回覆列表
  • 1 # 納蘭談史

    深入理解的話目前學術界有三種說法:

    說法一治理一個國家就如同烹飪魚鮮一樣,油鹽醬醋都要恰到好處,調料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講究的是對於度的把握。

    說法二治理大國應該跟燒菜一樣難,應該像燒菜一樣精心,還要掌握火候。講究的是重視整體和部分的關係,注意到細節方面。

    說法三小鮮像是小魚,意思是治理大國跟煮小魚一樣,不能多加攪動否則很容易爛,比喻無為而治的治國方針。

    雖然只是一句箴言,但是經過古往今來的各種推敲在學術界仍然有很大的爭議,我個人理解更偏向於治國理政和很多生活中常見的小事物都是普遍聯絡的,應該從小處著眼注重細節的同時也要統籌兼顧大政方針,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度。

  • 2 # 閒看秋風999

    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出自《道德經》,也是被引用過N次的老子的名言。 從字面上看,意思淺顯易懂,而仔細琢磨,這裡面又蘊藏著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烹:燒煮;鮮:活魚。字面意思就是治理一個大國藥像烹煮一條小魚一樣。

    這句話由這麼兩層意思。一層是一說: 小鮮是很嫩的,如果老是翻過來、翻過去,就會弄碎了;因此治理大國千萬不要朝令夕改,來回折騰。

    第二層意思是說: 僅僅不折騰還不夠。還要把握好火候。 烹製小魚,是各種烹飪材料中最為嬌嫩的,更要細心伺侯。所以治理大國的最高境界,就是小心翼翼地掌握火候。

    那麼,怎麼掌握火候,大國又如何可以被比作小鮮?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但也可以大而化之道來。

    怎麼治理。一言以蔽之,以人為本。政府所有政策的出臺都要如同烹製小魚一般,掌握火候,不折騰。趨利避害,維持秩序,調解糾紛,一碗水還要端平。 市場可以做的,發揮市場的作用,政府應該監管的,該出手時就出手,絕不含糊。

    個人認為,老子的“治大國,若烹小鮮”的理念與他在《道德經》中另外一處所言“聖人不仁,視百姓為芻狗”又向前邁了一大步。已經不僅僅是無為而治,而是順天應時,所以才能無為而無不為。

  • 3 # 平凡2850

    先說答案。

    “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話,對於治國之道而言,有兩重含義。

    一是火候,如同烹飪小魚一樣,不能火太大;二是操作,不能頻繁的翻炒。

    如果火大,頻繁翻炒,小魚必然會碎掉。

    也就是說,治理大國,一要知天道,察時變,慎之又慎;二不能以妄為常,瞎折騰。

    否則,大國就會被弄碎,國家亂了,最後就會四分五裂。

  • 4 # 章顥宸

    老子說:“為無為,則無不治。”由此可見,老子社會政治思想的總原則就是“無為而治”。在筆者看來,這種“無為而治”的總原則又體現在兩個層面上:第一是天道的層面上;第二是統治者的層面上。

    天道是自然無為的,所以老子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此句同時出現於第十章和第五十一章,可見老子對天道無為的重視。而後老子又在第七十七章中說道:“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此句又直接表明天道善於調和萬物的特點,這便形成了天道的“無為而為”。因此,老子最後得出結論:“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即天道總是無所作為,但是又沒有任何東西不是出於它的作為。言至此處,老子話鋒一轉,說道:“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天道層面的無為由此轉換到統治者的層面上來。

    在談到統治者治國的問題上,老子用了這個生動形象的比喻,“治大國若烹小鮮。”烹調小魚不去腸,不去鱗,治理大國也是如此,所以老子強調“治人事天,莫若嗇”。統治者只有對百姓少加干預,才能“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否則結果必然“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統治者想要達到“其政悶悶”,首先要做到的便是“不以兵強天下”,靠兵力在天下逞強,最後必然逃脫不了被毀滅的命運;其次是“無狎其所居,無言其所生”,不要逼迫人民無處安居,不要壓迫人民無法生活。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此處看似是統治者的愚民政策,其實卻是“無為而治”必需的一個過程。

  • 5 # 萃辰天心書院

    印安說:談到治國,老子«道德經»有句話耐人尋味:“治大國如烹小鮮。”治理國家就好像烹煎小魚一樣,要不急不躁,切忌折騰。治國如此,萬事萬物莫不如此。印竹說:以烹飪言治國始於商朝宰相伊尹。烹飪之意在於滅腥去臊除羶而成美味,治國之道在於覺後知誠眾志舉而措之成大業!

    說到伊尹,那可是了不得的人物!他是孟子口中的“任聖”,是商代的“元聖”,在商代曾為四朝宰相,他也被廚師供奉為“中國的廚師鼻祖”。

    伊尹生於空桑之中,他的母親是在沂水之上的採桑女。一天,在夢中有神人告訴她:如果見到存米的臼有水湧出,就馬上向東跑,不要回頭。轉天,她果然發現存米的臼有水如泉湧出,善良的採桑女馬上告知鄉親四鄰向東跑,跑出20裡以後,她忍不住回頭望去,見自己的村落已成汪洋。但因回頭而違背了上天的告知,所以化為一棵桑樹,這桑樹是空心的。

    有一天,另一位採桑女來的時候,在這空心的桑樹發現一個嬰兒,於是就抱走,獻給了莘國的國王。國王把他交由御廚撫養,這就是伊尹。因為他生於沂水河畔,後成為“尹”這種官職,所以名尹。因為伊尹和御廚一起長大,所以廚藝很高超,長大以後就成了精通廚藝的大師。然更重要的是,他以烹飪而通治國之道,輔佐成湯建立商朝,成為商湯心目中的智者、賢者,被任用為相,一直輔佐了商湯之後的四代君王。

    伊尹說,烹調美味,首先要認識原料的自然性質:“夫三群之蟲,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羶。”這是說:住在水裡的,如魚類,多有腥氣;跑在陸地上的,多有臊氣;食草的動物多有羶氣。而這些惡臭之味經過烹調之後,皆可變為美味。所以他說,美味的烹調:“凡味之本,水為最始,火為之紀,五味三材,九沸九變,時疾時徐。滅腥去臊除羶,必以其勝,無失其理。”這在告訴我們,調味之事是很微妙的,要特別用心去掌握體會。

    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鹹。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伊尹說,烹調的全過程集中於鼎中的變化,而“鼎中之變,精妙微纖,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陰陽之化,四時之數。”這是在告訴我們,經過精心的烹飪而成的美味,應該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這個高水平被他稱為“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噥,酸而不酷,鹹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膩。

    與此同時,伊尹還與商湯講了當時可以製作美味的各種具體的做法,比如老子在《道德經》所說的“烹小鮮”,即是熬小魚,然後以熬小魚之道來比喻治國之道。伊尹認為,天之生民就是有先知先覺的、有後知後覺的,就是要以先覺覺後覺。他自認為自己是那先知先覺的人,所以他有責任去教化、幫助那些後知後覺的人,讓他們都沐浴到堯舜的澤被。所以,他認為,只有先覺覺後覺,才能夠眾志成城,和合天下。

    這讓我想起《周易》的《繫辭》中所說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這段話告訴我們的是:將道和氣完美的融合,需要“化而裁之”。這個“化而裁之”就如同烹飪的“九鼎九變”,也便是我們能夠隨時覺知、觀察到事物的變化。

    治國者的責任就是融合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對於那些看似都有缺點的,有腥臊羶味的這些材料變成美味,需要“化而裁之”;將他們都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之後,還要“推而行之”,“推而行之謂之通”這便是要推動他們走向一個光明的通途。這種推動人們走向光明大道的舉而措之的一份擔當“謂之事業”。治國是一種開創,是一份事業,其責任便是“舉而措之天下之民”,便是付出、便是奉獻,便是將自己對大道的先知先覺化而裁之、推而行之。

    然,僅僅有這樣的擔當還不夠,治國者的心態很重要,就如同煎小魚要能穩得住,不能急著去把魚翻來翻去,煎魚不是炒菜,它要文火慢煎。要把魚翻過來的時候,如同一個國家需要改革,一定要火候到了,還要找準位置,不翻則已,一翻要快,要穩、準、狠,避免魚因為翻而散了、亂了。煎魚是如此,治國亦是如此。

    這便是老子在《道德經》中以伊尹從烹飪通治國的這個典故中所講的”治大國,若烹小鮮“,從中我們應該感悟到,無論是持家烹飪還是治國做事業,首先還是要不急不躁,有一顆安然的心。所以,萬法不離本心,歸根結底都是要從心上著手啊!

  • 6 # 當年青山

    《道德經》第六十章說“治大國,若烹小鮮”

    意思是說:“治理大國,如同煎炸小魚(或做小菜)”

    老子是春秋中晚期人(東周)。周時,中國領土已經較大了。最北到燕山以北(今河北北部),最南到淮河,最東到大海,最西到隴山(陝甘寧交界處)。面對如此大的國土,如此多的諸侯封地,如此多的氏族(不同的語言,習俗,政治,文化)

    老子提出了“治大國,若烹小鮮”的政治思想。怎麼理解呢?

    如果解作“如同煎炸小魚”,有過炸魚經驗的人知道,魚不能經常翻動,翻動多了容易碎。“大國”國情複雜,更應該像雜魚一樣,王侯治理時候,不能大動干戈和反覆折騰。否則國家就容易走下坡路。具體說政令不能朝令夕改;戰爭不能頻繁;苛捐雜稅應該減免。

    如果解作“如同做小菜”,有過下廚經驗的人知道,做菜既不能太鹹,又不能太淡,最好要五味調和。才能保證菜味正中,營養價值高。同理,治國就要講究策略: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過於鬆懈。而應該“守中”。此中,也是道。該為時為,不該為時,莫要亂為。

    此乃“無為”真諦,即“不亂為,不大動作”

  • 7 # 南坡二月

    “治大國若烹小鮮”,短短七個字,字面的意思也簡單,治理大國就像烹飪小魚,有的說是煎小魚。但為什麼治理大國像做小魚那?做小魚有什麼訣竅與內涵?有什麼講究?有什麼大道?

    《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說:烹小魚不去腸,不去鱗,不敢撓,恐其爛也。治國煩則下亂,治身煩則情散。這句話的大意是魚小,不去腸,不去鱗就烹,就燉,因為魚本身就小,如果在加工的話就爛了,沒了,不成形了。治國治身就像做小魚,要清靜無為,少說少做,不要做的太多,太過,做多了只有害無益。就像當領導的亂髮指令,員工與下屬不知道聽那個命令了。有時領導的不做為,就能使下屬多做,做好。特別是在大災,大亂過後。漢初時治國選黃老之術就在於此。天下經“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亂太久,苦了太久,人心思定,而秦不知道變通還用爆政,所以致敗。漢沿用了秦的大部分政體,只改治國用黃老之術,天下大治。

    做菜有個講究,那就是火侯與左料。有的要大火,有的要小火,有的要溫火慢燉。做什麼菜要放什麼左料,先放什麼,後放什麼,都是有講究的,有技巧的。治國與做菜一樣,要掌握好火侯,分寸,時機。也就是在對的事間與對的人,做對的事。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會事半功倍。不對的時間做不對的事,怎麼努力都是白費。烹飪,愛情,做事,修身,治國都如此,都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這個順與逆就是自然之道,就是規矩,規律。就像船行在河,是順流,還是逆流;是順風還是逆風。順流逆流,順風逆風之間的差距是天壤之別的。往山上推石頭,和往山下推石頭,用的力量是不可比較的。

    治大國若烹小鮮,就像周潤發的電影《秋天的童話》裡說的“做菜放鹽,要講究距離,遠了太淡,近了太鹹”。雖然這話有些扯淡,但也不無道理。世間的道理都是相通的,雜七雜八的看似不相干的事情,你細想起來都是有關連的。舉一反三,蝴蝶效應,就是萬物相互影響的佐證。治大國若烹小鮮,道理簡單,用好很難。魚人人會做,人人能做,可做出來的味道卻千差萬別。做菜與治國的文章不在做時,而在做之前,或更久,功夫都在事外。

  • 8 # 一方書畫苑

    看了很多人回答,難免產生爭議。

    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六十章,原文為“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在我們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前,先了解一下歷代名家對其如何剖析。

    這裡舉出韓非子先生的解析,應該是最早並且最具代表性的回答。

    《韓非子·解老》篇:“事大眾而數搖之,則少成功;藏大器而數徙之,則多敗傷;烹小鮮而數撓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

    韓非子的意思很明確,如果你打算做一件事情,然後很多人都來打擾你,你就難免分心,你做個決定,周圍人眾說紛紜,讓你猶豫不決,原本正確的決策就有可能因為別人的干擾而搖擺不定,結果就很難成功;你家裡收藏了一件古董珍品,價值連城,你總是擔心它的安全,不斷移動它,以為不停地換個地方儲存就沒人知道了,孰不知在你搬運它的過程中,珍品有可能在此損害;你拿鍋燉點小魚,總覺得哪裡燉不到位,於是不斷地翻弄它,從上面到下面,從前面到後面,小魚都搗爛了你還覺得不浸味道;治理大國也是一樣,國家需要安定,你卻反其道而行之,不斷嘗試新的方法,今兒變個法,明兒換個政策,然而你不知道,百姓哪經受得了如此折騰,最終你的一番好心卻落得民不聊生。因此,作為的明君,講究無為而治,靜觀其變,不會隨意經常變法的。

    後人對此說法十分贊同,特別是一些君王,甚是注重。

    想起了一句話,忘記從哪兒看到的:爾其靜也,體象皎鏡,星開碧落,爾其動也,風雨如晦、 雷電共作。

    治理國家,就像慢鍋燉小魚,不僅火候調料適宜,最重要的是既然決定慢燉了,就不要再多次擾動。

    你覺得呢?

    (圖片出自網路,侵刪)

  • 9 # 夢溪筆談

    說起《道德經》大家都不陌生,因為他的地位跟《論語》一樣重要,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文化典籍。聽倒是不少聽,但真正完完整整讀下來的人不多,作為普通人來講,這本書的成書年代距離我們已經有幾千年之久,其中的語言晦澀難懂。但對於其中的一些名言名句,我們倒是比較熟悉,耳熟能詳的一句就是“治大國若烹小鮮”。其實我們不得不佩服老子這個人,講的話十分精煉精闢。生活當中,很多人解讀這句話的方式都是顧名思義,這句話的意思不難懂,但是這句話背後所包含的意思,恐怕很少有人能理解透徹。

    在這裡我們講一個古代的典章制度,古人講究立德立言,所謂立德就是樹立德行,立言就是創立學說,為後世留下楷模。而老子可以說是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了,留下的話基本句句都是經典,不像一些人,寫了一輩子書一句話都留不下來。

    研究文學、歷史的人都知道,要想研究透徹,必須得知人論世,即瞭解一個人的生平和他著書立說的背景。那麼我們首先考慮一下,老子他老人家是在什麼背景下提出這句話的。老子生活在春秋時代,比孔子還要大二十多歲,春秋是一個亂了套的時代,在外你徵我討,天下大亂,各種打仗;在每一個諸侯國的內部都是忙著爭權奪利,以下僭上,霍亂宮廷,盤剝百姓,權力爭奪。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治國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難事,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跌入萬劫不復的局面,哪能如此的悠閒自在?

    所以,首先我認為,老子講的這句話,是他理想中的一個治國主張,他要力挽狂瀾改變春秋混亂的局面。在老子設想下,治國應該是很輕鬆的一件事情,不是神神秘秘的,而是按照大道來治,沒有什麼血雨腥風,沒有父子成仇,兄弟反目,夫妻不認那種情況的出現,大家都和和氣氣的,共同生活,共同努力,一同奔向小康社會。

    其次,這是老子一種辨證的處理問題,即——大事當小事,小事當大事。其實這個世界說白了,很多事情的原理都是相通的,基本都是一通百通。大事情可以當作小事情去處理,小事情也可以當作大事情去對待,這種例子比比皆是。在老子看來,那種完全放鬆的治國態度是不存在的,他說這句話的目的是想讓所有國君都能以比較輕鬆、比較自然、比較自信的方式處理國家大事。

    再者,這還是老子一種“烏托邦”式治國主張。什麼意思呢?就是在老子設立的這個情境下,治國都變成了一種境界,每個人都非常自然,國君都能使老百姓接受自己的主張,接受自己設立的規則,用不著去治理,用不著用刑法和條例嚇唬百姓。在這樣的管理之下,老百姓們都安心、放心的接受這種觀點,覺得所有的主張都是自己應該去做的,應該去規範的,是自己主觀的去接受的,而不是被強迫著去接受的。

    以上所述,就是對老子這句話的解讀,其中不乏有很多個人的主觀見解在。其實在對待經典的態度上,我個人比較持人人都能解讀經典的態度,就像歐洲宗教改革一樣,每個人都能夠解釋《聖經》只要合理,而不是隻有傳教士能去解讀。人要想變得見解深刻,除了有豐富的生活閱歷之外,更得需要閱讀經典,看一些自己能力理解範圍之外的,這樣自己的進步就會越來越大。

  • 10 # 國內ERP專題

    黃老之道主張的是“無為”二字

    統治者什麼都不做。

    老子說:統治者無所作為,老百姓就潛移默化;

    統治者喜歡清淨,老百姓就走上正軌;

    統治者無所事事,老百姓就逐漸富裕;統治者清心寡慾,老百姓就善良純樸。

    這就叫“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一句話:“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所以,君王不要自作多情,還是“無為而治”好。無為不是“不治”,而是“大治”。

    要知道,在老子那裡,但凡可以稱之為“大”的,必定是“無”,比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方無隅,大器免成。 既然最大的器物不用做,最好的天下也不用治。不治之治,是為大治。

    有政府,無作為;小政府,大社會。

    所以,治大國,就象煎魚一樣,別沒事隨便折騰。順其自然得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姜子牙在十二生肖屬於什麼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