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下了戰書了,迎戰又何妨
必須要說的經絡是誰發現的,已經史不可考了,也沒有考究的必要,因為不管是哪種知識都是一代代傳承發現的智慧結晶。
大約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中國的古代先民們便發現了經脈現象——循經脈感覺。
當時,把猶如棗核般大小的“艾炷”放置在病人四肢遠端的部位上點燃起來,實施灸法治療,這時,接受治療的病人便會體驗到有一股溫熱的感覺從施灸的地點出發,沿循著一定的路線好像流水那樣地向軀幹或者頭部走行。這就是“灸致循經脈感覺”。點燃的“艾炷”由施術者用嘴吹風來控制燃燒的強度,當“疾吹其火”時,循經脈感覺的走行便會變寬而加快;當“緩吹”或“不吹”其火時,循經脈感覺的走行便會變窄而緩慢,確實是狀如流水啊。或者,猶如炊飯時從釜上小孔裡冉冉上升的一縷蒸汽。
最初,先民們把這個“灸致循經脈感覺”稱作是“氣”。後來,為了確定它的規範的走行路線並且給予命名的需要,這才改稱為“脈”。古人利用呼吸作為度量時間的單位來測量循經脈感覺的走行速度,例如,呼吸定息,“氣行六寸”《靈樞·五十營》,也可以稱作是“脈行六寸”《難經·一難》。
關於循經感測的一些史料記載,就應該談到一位大醫--俞拊,其正是擅長於灸療的大醫
俞拊是繼歧伯之後的大古神醫。我們可以找到他與經脈醫學相關的史料有如下三條。其中《韓詩外傳》與《史記》寫作“俞跗”,《說苑》寫作“俞拊”,引用時尊重原文,但在本書中均採用“俞拊”為正式名稱。
《韓詩外傳》:中古之為醫者曰俞跗。俞跗之為醫也,搦腦髓,爪荒莫。吹竅定腦。死者復生。
《說苑》:中古之為醫者曰俞拊。俞拊之為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孔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為生人。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鑱石撟引、案扤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臟之輸。乃割皮解肌,決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煎浣腸胃,漱滌五臟,練精易形。
上記三則史料,各自反映著著錄人的時代特徵。《韓詩外傳》最古,約成書於西漢初年(公元前156年左右);《說苑》與《史記》則較為晚出,為西漢末年(約公元前17—前16年間)。三條引文,可能均出自對於當時流傳著的同一個故事傳說的理解,擇選與概括,均各自反映了轉錄者個人與時代的醫學水平。其中,以《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所載者最為可靠與合理。
俞拊,或寫作俞跗,“俞”作為人的姓氏時,讀作“渝”。“俞”(在此讀作“輸”)是循行性感覺轉變方向的地點;“付”字的甲骨文有“一手持艾,灸灼人背”的象形。而手與足的偏旁則表明施灸的處所。俞拊或俞跗這一氏名錶明,他是一位施灸於手與足的脈口處或者前臂與小腿的“五俞”處以引發循行性感覺的能者,這也就是他獲得這個綽號的緣由。
《韓詩外傳》與《說苑》稱俞拊為“中古”之醫者,其目的在於給巫醫弟父或苗父讓出“上古”的位置,從而襯托出俞拊循脈診治疾病卓有應驗的神奇。《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的作者識破此點,刪除有關巫祝醫者的描寫,而使俞拊迴歸到“上古”,恢復了“大古有歧伯、俞拊”的歷史本來面目。從而說明,俞拊之術與巫祝之法毫無關係。
前記三條史料,各自由一套複合句構成。主語主句是“俞拊/跗之為醫也”;謂語主句則如黑體字所表示的是:
吹竅定腦/炊灼孔竅而定經絡/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臟之俞。
上記三條謂語主句中的動詞是“吹”、“炊灼”與“一撥”。吹,同炊,即是炊或炊灼,也就是吹風助燃,燃艾為灸的意思。《靈樞·背俞》所載“以火補者,勿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就是對吹灼的形象說明。在這裡,吹(炊)、炊灼與“一撥”是同義詞,而“一撥”的整個意思是“一撥見應”,即引發循行性感覺到達病所而出現可以觀察到的“應”,即應答反應。 吹與炊灼的物件是“竅”,實即“孔竅”(按,原文誤為“九竅”)。一撥的直接物件沒有明講,但在當時,只可能是“脈口”,或者是“五臟之俞”。
“定”即安定之意,即指康復,其文字構成中的“正”字的甲骨文象形著“氣至病所”。“定經絡”應該是“定經脈”,即是使循行性感覺的走行路線從橫斜趨向病所的狀態得以改為正順而趨止於頭部,也就是“定腦”。趨病走行的脈改變為趨頭走行,於是疾病就痊癒了。當死之人亦即“復為生人”。如此神奇效驗的“一撥脈法”也可以稱作為俞拊脈法。
1973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一卷帛書《陰陽脈死候》
中有“三陰腐髒爛腸而主殺 ;陰病而亂,則不過十日而死”的記載。所論為手足三陰之脈同時出現,全部橫行別出而會聚於胸腹部的“募”。被認為,各脈均從此處“入”於患病的臟腑。不過十日,病人果然死了。其時,為了找到諸脈的走向,當然要剖視,探究一下各脈與不同臟腑間的對應關係。於是便“割解決結搦,揲爪煎浣漱”,開顱、開胸、開腹……果然找到了某一臟腑上的腐爛化膿病灶。
《陰陽脈死候》就是古代經脈大表解剖(Channel surface anatomy)與死體解剖(Channel-autopsy)相結合的有關“循死規律”的文字記錄。
對於經絡的研究加深之後產生了針療
中國的古代醫家還發現,引發經脈感覺循行的方法除去使用灸法之外,也可以使用先端鈍圓的石制小棍來抵壓的方法。後來,又把這個用來引發“壓致循經脈感覺”的小棍改為金屬製的,命名為“針”,用來“按脈致氣”,成為專用的工具了。
古代醫家在觀察經脈感覺循行的時候,在腕部或者踝部稍稍上方的佩戴手鐲或腳鐲的部位,環繞一圈採取6個刺激點,陰面3個點,陽面3個點。把出現的循經脈感覺分別命名為:手三陰脈與手三陽脈,足三陰脈與足三陽脈。所以說,那是以“三條脈”作為一組的,一共有12條脈。
據《金石索》記載,東漢武氏墓壁畫有一幅古圖,可名之為《石針行氣出函圖》。此圖的中心是一個巨大的石針,正在從一個被開啟的石頭匣子中飛騰而出,匣子的兩旁各有一個生有翅膀的仙人助其飛出,在石針兩側的空中也左右各有一位飛仙在協助。更重要的是,當石針飛出後在石函的側壁上留下了好像似飛行雲樣子的條紋。此函共有四個面,圖中可見及的兩個面上各有三條與石針行進方向相同的條紋,共為6條,加上不可見及的兩個面上應該有的6條共為12條。這裡所代表的正是12條脈。
取其中的一個面上的三條脈寫成甲骨文,為了避免與“川”字混同而改成橫寫,又為了避免與“三”字混同而把中間的一橫寫的短些,最後又把上邊一橫的前端上翹,下邊一橫的尾端下垂,從而寫成“氣”字形,那就是古體的“氣”字,我們今天把它採用來作為簡體字。
把“脈”字進行古文字還原時需要去掉“月(肉)”字旁,剩下的字根便是正寫的“永”字;如果是繁體的“脈”字,剩下的字根便是反寫的“永”字:“ ”。“永”與“ ”兩者乃是同一個字,後者是前者的反寫,即鏡面書寫。這個字根的基本構成乃是一個甲骨文的“人”字,是一個垂手側立的人形,或者面向左而立,或者面向右而立。在此“人”字的周圍有三條被稱為“脈”的循經脈感覺分佈著。
大古扁鵲岐伯
1958年出土于山東省微山縣兩城山的東漢畫像石,據劉敦願先生介紹:“石上浮雕著從前未曾發現過的一種神話題材,即在帶狀的畫幅內,一端刻著一個半鳥半人的神物(胸以上是人,胸以下是鳥),它對面是魚貫而來的人群,人數多少不等,均作披髮跪坐的姿勢。神物一隻手和來人為首的那個相握,另一隻手則作揚舉之狀,或是握一短棒狀物。”
《漢書·藝文志》載有《泰始黃帝、扁鵲、俞拊方》,“黃帝”雲者為假託,應為《扁鵲、俞拊方》,將扁鵲排列在俞拊之前,應指在俞拊之前的“泰始扁鵲”,也就是“軒轅時扁鵲”。與醫藥有關的泰始或太古時期的“神人”,據傳說記載,有人面蛇身或龍身人首的伏羲氏,他嘗味百藥而制九針;有牛首的神農氏日嘗百草而遇七十毒;被假託為醫藥始祖的黃帝,則稱為有熊氏。依理,同樣帶有圖騰崇拜特徵的半鳥半人的太古神醫扁鵲,也應該是同一個歷史時期的神話人物。那麼,這個居於俞拊氏之前的神醫是誰呢?依“大古有歧伯、俞跗”的記載順序應為歧伯。也就是說,在中世扁鵲之前,還有一個大古、太古(泰古)、上古、遠古或太始(泰始)時代的有著扁鵲綽號的神物,此半鳥半人的傳說中的大古扁鵲,它的正確氏名應是歧伯。
歧伯的“歧”字,據《靈樞》的明·趙府居敬堂刊本,均寫作“歧”。但是,《針灸甲乙經》的明刻本則寫作“岐”。前者為正,後者為誤。歧,或者說是“足多趾”與分叉為二,意指鳥足。又說“歧歧飛行貌”。歧字的甲骨文構成於“止”(前行的足跡)與“支”(手持工具以操作)。伯,指部落的首領,常為年老長者而兼通醫術者。
《漢書·古今人表第八》中所載,也唯有歧伯之名,可見歧伯在經脈醫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
觀察此畫像石,被稱為大古扁鵲的歧伯,其中以右手握持受術者的右手而左手舉持著一個棒狀物者,很可能是在以石制的“鍉針”進行“一撥”的操作而“致氣”,使被稱為“氣”或“脈”的循行性感覺出現,據之以相脈而作出“占斷”(診斷)。因而,這幅畫像石應該名之為《歧伯佔脈行醫圖》。歧伯手中所持的石針就是石制的鍉針。這個“鍉” 字是金字旁加一個“是”字,讀如“鏑”(dī)音,是拿來抵壓於人體的面板表面上而引發出循行性感覺用以診斷和治療疾病的工具。 “是”字,構成於“日”與“正”。“正”字的象形,就是氣至病所或循行性感覺的趨病循行。今有“日”字在上頭,則表示著“氣之通天”,是趨頭循行,有“正常”與“正確”的涵義。
據《靈樞·九針十二原》,“鍉針者,主按脈勿陷,以致其氣。”翻譯成今日的語言就是:鍉針的功用是按壓在經脈之上,使之出現循行性感覺(致氣)的,不能刺入肌膚之內(勿陷)。另據《靈樞·九針論》,鍉針“主按脈取氣,令邪出。”則說明致氣或取氣可以有逐邪外出的功效。
除了上述兩城山歧伯畫像石之外,還有濟南大觀園歧伯畫像石。後一塊畫像石上的歧伯,也就是大古的扁鵲,他正在審視手中所持的鍉針,同時口中唸唸有詞地進行著“佔脈”呢!。
浙江省蕭山的跨湖橋遺址出土過一些奇形怪狀的釘形骨器和木器,據推斷,這很可能是八千年以前新石器時代的跨湖橋人用於針灸致氣的鍉針的前身。出土的骨釘形器有的是由骨壁較厚的肢骨鋸切、精磨而成,造型圓潤、規整,器壁光亮,尖部較鈍,因為長期被使用,骨釘形器表面還呈現出一種有如玉器被長期把玩後的包漿狀。
出於河南省新鄭縣鄭韓故城遺址中的一枚石針,它的尾端有稜可以用為砭,頭端則為鈍圓,其實就是一枚石制的鍉針,與畫像石上歧伯所持者完全相同(圖1—05)。
中世扁鵲秦越人的登場,標誌著中國古代經脈醫學進入了一個成熟的時期。
循脈診療的理法案術已經形成了體系。《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有記載說,中世扁鵲秦越人過虢而遇太子“死”,在宮門下與中庶子(古代一個小官吏的名號)發生爭辯——中庶子專崇上古時代的醫者俞拊,瞧不起秦越人。秦越人仰天長嘆著說:
越人之為方也,不待切脈、望色、聽聲、寫形。病應見於大表:聞病之陽,論得其陰;聞病之陰,論得其陽。言病之所在。
秦越人入宮為虢太子診,“診”即佔脈,用口講解脈案,“言病之所在”,作循病分析。循病診斷的結論是太子所患為“屍厥”之症,循病治療所採用的手段是:“礪針於砥石”之後,以針取“外三陽五會”;結果是,過了不一會兒太子就甦醒了。
旁觀者不相信秦越人佔脈時所做的循病分析,認為那只是疑人取信的說辭煙幕,扁鵲必然能夠雙眼透視洞見病者的五臟六腑,看到病灶的所在。傳說得玄了,則說扁鵲能夠“視見垣一方人”,“言能隔牆見彼邊之人,則眼通神也”,“特以診脈為名耳”。
特意加粗這段就是針對中醫黑老說扁鵲秦越人有透視眼的一個考證。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約前145-?)以“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為扁鵲傳結尾,為我們儲存下來了這段珍貴史料。
據《漢書·藝文志》中的《方技略》的記述,“漢興有倉公,今其技術闇昧。故論其書,以序方技為四種。”說的是,經脈技術傳授到倉公(官職名)淳于(複姓)意(名)名下時,尚有餘暉,此後即闇昧失傳了。然而,卻有“其書”留傳而為《方技略》所記述討論。那麼,倉公淳于意所獲與所傳的“其書”究竟是哪些書,其有關經脈技術的內容怎樣,它的來龍去脈如何?司馬遷所撰的《史記》中的《扁鵲·倉公列傳》裡找到了相應記載:
司馬遷倉公受傳於同郡公乘(官職名)陽(姓)慶(名)的禁方書是《黃帝·扁鵲之脈書》,去掉“黃帝”的偽託,便是《扁鵲脈書》。倉公得到這些“脈書”時,年約26歲。以下則是淳于意傳授給弟子的諸書:
◎臣意教以經脈高下及奇絡結,當論俞所居,及氣當上下出入邪正逆順,以宜針石,定砭灸處。◎教以案法逆順。◎臣意授以上下經脈。◎教以上下經脈、奇該。
整理上記倉公所得與所授的《扁鵲脈書》,我們知道其書大體上有兩種,那就是:
第一種:《脈書上下經》,又稱《經脈高下》或《上下經脈》。
第二種:《奇該術》,又稱《奇絡結》或《奇該》。
奇該的“該”字,原文寫作“咳”,其音與義均與“該”同。在本書中,我們均使用“該”字。至於“案法逆順”與“揆度陰陽外變”等則是形容循行性感覺的走行狀態的。
1983年湖北省荊州江陵縣張家山M247漢墓出土了一種《脈書》。根據墓葬中的簡牘很相關出土器物,可確定墓葬的年代為漢代呂后至文帝初年,墓主人是一名基層官吏。張家山《脈書》被抄寫在65枚竹簡上,共兩千多字。《脈書》是有關古代針灸方面的內容,其本是《靈樞·經脈》的一種祖本,《脈書》中有部分內容可與《靈樞·經脈》對讀互勘。同時還可以與先前出土的馬王堆帛書中的《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脈灸經》有諸多相同內容。
馬王堆8號漢墓出土的經絡著作,計有《經脈》古佚書兩種,古診斷學佚書兩種,今按不同特點分別定名為《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甲、乙本)和《脈法》、《陰陽脈死候》。其中“經脈”佚文的共同點是:只有十一脈。主病及其治療均為灸法。故稱“十一脈灸法”。
顯然,古人對於經絡的研究並不像某些人所說的那麼膚淺,雖然在微觀上因為科技實力限制無法做到細緻入微,可是他們另闢蹊徑,從自然整體由大及小對人體的生命現象進行解釋。
隨著研究的深入,經絡的稱呼和劃分一直在變化
在東漢之前,或者大略的說,就是在公元紀元之前,脈的所指乃是路線。譬如“山脈”、“水脈”、“一脈相承”……說的都是路線。而此後,經脈醫學與經脈感覺循行脈法失傳之後,或者說是《黃帝內經》與經絡學說問世之後,血脈論奪取了“脈”字的使用權。此後,“脈”字的所指便是血脈了,而且把脈字的偏旁改成血字,寫作“衇”。
當世的“血脈論”主張者,“數典忘脈,見脈思血”,他們列舉東漢以後的大量文獻資料與辭書字典,說“脈就是血管”。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經脈醫學的古代歷史的緣故。《思考中醫》的作者採用“拆字法”來解釋“脈”字,說“脈之造字”不應該放到“血”或“肉”部,而是要收到“月亮”那個部,因為月亮可以引起潮汐,血本靜物因而產生脈搏而在血管裡流動。他們都不知道,“氣”與“脈”的概念的誕生,原來都是源於古人觀察經脈感覺循行的臨床實踐啊!
古代醫家運用觀察與操縱循經脈感覺的走行路線的變化來診斷與治療疾病,創造了“經脈醫學”,撰寫了“扁鵲脈書”,製作了“涪水經脈木人”,我們把指導經脈醫學的理論稱作是“扁鵲經脈理論”。
當經脈醫學失傳與血脈論奪取了“脈”字的使用權之後,為了與“血脈”劃清界限,便出現了“經脈”的專用詞彙。後漢班固(32-92)在《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裡寫道:“醫經者,原人血脈,經落”——把“血脈”與“經落(絡)”分別排列,他所寫的這句話便是“血脈”與“經脈”分道揚鑣的最後的分界標誌。這也就是說,在先秦,脈是什麼?是經脈!在兩漢迄今,脈是什麼?是血脈!
班固在上述引文裡把“血脈”與“經落”並列,出現了一個“落”字而不是“絡”。在經脈醫學裡,沒有“絡”的概念,只有“落”,也就是“橫行而旁落”,他的同義詞是“下”,說的是循經脈感覺的趨病灶循行。循經脈感覺在橫行而旁落時,有時採用了“分支”的形式,在出土《脈書·足臂》裡,寫作“枝”,是個動詞。“落”字的初文是“洛”,它的字根“各”的甲骨文構成,上邊的“夂”代表著“下行的足跡”;下邊的“口”代表著“病所”。
“經絡”這個詞彙的出現最晚。《回眸與反思:中西醫結合二十講》的作者統計了《靈樞》與《素問》中“經脈”與“經絡”兩個概念的使用次數。“經脈”一詞的使用是:在《靈樞》為52次,在《素問》為33次,一共是85次。“經絡”一詞的使用是:在《靈樞》為31次,在《素問》為26次,一共是57次。該書作者說:“據此可知,經絡一詞應該晚出,它是經脈和絡脈的簡稱。此前更多用‘經脈’一詞。”該書作者自問自答:“經脈怎麼變成了經絡呢?這是由於後來《內經》將‘脈’分作三級:經脈是主幹,主幹分為支絡,支絡再分為孫絡。”
這也就是說,在《黃帝內經》裡,把“經脈現象”給物化成為“經絡系統”了。根據當代經絡實質研究權威專家的定義:“經絡系統是由十二條正經、八條奇經、經別、絡、經筋和皮部構成的網路周布全身的一個複雜系統;是人體機能的聯絡系統、調節系統和反應系統。”根據這個概念定義,它是我們人體裡存在的一個具有特殊功能的解剖生理學系統。這種觀點,被稱為是“黃帝經絡學說”。
對於這個“黃帝經絡學說”,《針灸經典理論闡釋》一書的作者有精闢的評價:“這些理論內容的意義在於對人體一些生理功能活動的理論說明,而非以經脈形式所反映的針灸治療規律,教科書上一般所列出的‘經絡的生理功能’即是這種說明作用,而與經脈產生之初的內涵、意義有相當大的區別,難以直接體現對針灸臨床的實際指導意義。”
還有,談到經絡,就不能不談“孔穴”或“穴位”。由於扁鵲《脈書》與“涪水經脈木人”(略稱“脈人”)的出土,“脈穴異源論”與“脈先穴後論”得到了證實。這也就是說,在古代,經脈醫學與孔穴醫學是各自獨立起源與發展的,而且是經脈醫學在先,孔穴醫學在後。經脈醫學的基礎單位是經脈,是經脈循行線,基本上與孔穴無關。當經脈醫學式微與失傳之後,孔穴便佔領了經脈循行線的軀殼,來了一個“孔穴歸脈”,結果便是出現了“經絡穴位線”。
本來,經脈循行線(Channel)蜿蜒而圓挺,沒有成角度的轉折,基本上與穴位無關。可是,經絡穴位線(Meridian)卻被位置固定的孔穴生拉硬扯而形成了很多銳角的曲折,為了用“一筆畫”的形式去收編孔穴,還出現了膽經在頭側部的三摺疊與腎經在內踝部的畫圈圈。依照黃帝經絡學說,由穴位連線而形成的經絡穴位線就是“經絡”。
經脈醫學失傳與孔穴歸脈之後,留下來的便是《經絡腧穴學》,它只需要“腧穴”與被稱為“經絡”的穴位的連結線。
由於《靈樞·經脈》的文字所描述的基本上還是“經脈循行線”,所以,以“黃帝經絡學說”為出發點的“經絡腧穴學”與“經絡實質研究”,就必須把後世的“十四經發揮經絡圖”與“經絡腧穴銅人”取來奉為準繩與圭臬。
現代對於經絡的驗證研究一直在做
祝總驤利用電激發下的機械探測法、面板電阻抗測試法、叩擊聲音探測法證明了經絡的存在且證明了經絡的路線有別於神經和血管。
祝總驤是如何用現代科學方法驗證人體內經絡存在的
過去,人們一直以經絡看不見摸不著,來否定經絡的客觀存在。祝總驤透過三種科學方法:電激發下的機械探測法、面板電阻抗測法和叩擊聲音探測法,終於證明了經絡的客觀存在。
第一個問題就這樣了,再延伸下去就無休止了,已經足夠回答問題了。
在中獸醫學中,針灸療法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用針、灸、烙、 放血等刺激作用於動物體表的特定部位,以達到調整薔禽生理功能治療疾病的目的。 有資料報道針灸療法用於十幾種畜禽的各種疾病治療, 有效率達到89.2%。 這些體表特定部位也就是畜禽的穴位。 因此從獸醫針灸來看,動物與人類一樣是存在著穴位的。
根據《中國獸醫針灸學》一書記載,馬有173個穴位,牛有102個,豬有84個,駱駝77個, 羊75個,犬76個,兔51個,鴨35個,雞34個。,一些學者應用穴位探測儀在動物身上測定,所得結果報道不一致。據初步統計:猴有351個; 狗有150~400個;羊有200~300個;兔有240個 (其中80個與人相應); 大、小白鼠約有150個,等等。
首先要承認動物與人的差異, 不能簡單地以人體穴位按比例在動物身上模擬投影。
獸醫針灸穴位的制定是獸醫千百年來在醫療實踐中逐漸發展而來的,具有較高可靠性, 因此獸醫針灸穴位是實驗動物穴位定位的理想依據。
至於華人之外的其他人種是否有穴位,簡直是不值一駁,世界各國的針灸療法是在紋身嗎?
從幼兒到成人變化就可以看出來了,兒童經絡大體走向沒和成人什麼不同,但具體穴位有不同,甚至有位置和名字的差異。比如攢竹穴,成人的在兩眼上方,有兩個,而兒童的在額頭正中印堂出,且只有一個。顯然經絡也隨著歲數增加慢慢完善,可是整體架構是不變的。
同理也可以應用在雞蛋變雞上,畢竟蛋全身都是禁穴,刺之即死,變雞之後就不一樣了,有了可以進行治療的穴位了。
經絡自然會受到傷害,人體在生產與生活活動中,會發生一些易外事故,使其受到傷害,造成經絡受到傷害產生病變,有的因遺傳因素的引響,引發經絡產生病變,由此會產生以下後果。
古代文獻有關損傷與經絡現象的記載內經經脈篇每一經皆有經絡病候的記載,即所謂“是動病”與“所生病”兩組病候。許多經,特別是陽經,皆有循經疼痛的描述。如大腸經有“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胃經有“循膺乳、氣衝、股、伏兔、骭外廉、足附上皆痛,中趾不用”;小腸經有“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膀胱經有“頭囪項痛,……項、背、腰、尻、膕腨、腳皆痛,小趾不用”;
按照傳統的經絡理論,經絡系統是氣血執行的通道,而且氣血是按一定的順序,沿著十二經脈週而復始地迴圈的。經絡通暢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必要條件。經絡不通則會引起疾病,“不通則痛”。《靈樞.經脈》中就說:“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在“子午流注”中,互為表裡的陰經和陽經是在手腳末端彼此相連的:肺經和大腸經在食指端相連;胃經和脾經在足大趾端相連;心經和小腸經在手的小指端相連;膀胱經和腎經在足小趾端相連;心包經和三焦經在手的無名指端相連;膽經和肝經在足大趾相連。這些地方的傷害和切除在理論上都能中斷經脈的通路,使得氣血迴圈受阻。但切除這些指(趾)頭並沒有引起這樣的後果。
醫生在進行胸腔和腹腔的大手術有時會有橫貫軀幹前面的切口,按理說有可能切斷經過這些區域的任脈,胃經,脾經,腎經,膽經和肝經,造成氣血從切斷的經絡斷口洩露外流,給對應的臟器帶來不利的後果,但這樣的情形並不出現。在創傷外科中,有器官受傷,血管受傷,神經受傷,但從來沒有“經絡受傷”及其後果的報道。
還有就是幻肢感傳。在截肢患者身上,針刺斷肢殘端上的穴位仍然可以引起感傳,並且能通達已經不存在的肢體的末端。一些腦部疾病的患者也可以在沒有外部刺激的情況下產生循經感傳現象。另一個是意念的誘導。一些練氣功者能用意念使循經感傳的現象發生。中國的研究還發現,循經感傳經過口部時,張開雙唇並不能阻止感覺沿著人體正中線,即任脈和督脈的進行。感覺沿著其它經脈傳遞時,也可以越過裂開的傷口。這些現象都說明循經感傳並不需要沿著經脈線的,具體的物質結構。
針對這個由於各個假說都無法得到認可,因此我也不妨根據這些做一下自己的假設。
經絡走的是營衛之氣
《黃帝內經·靈樞·營衛生會第十八》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焉受氣?陰陽焉會?何氣為營?何氣為衛?營安從生?衛於焉會?老壯不同氣,陰陽異位,願聞其會。岐伯答曰: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度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故曰日中而陽隴,為重陽,夜半而陰隴為重陰,故太陰主內,太陽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為陽衰,平且陰盡而陽受氣矣。日中而陽隴,日西而陽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如是無己,與天地同紀。
黃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氣使然?少壯之人,不晝瞑者,何氣使然?岐伯答曰: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博,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
黃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岐伯答曰: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
因此動刀甚至是不小心的磕碰都可能傷到淺表經絡,可是經絡既然是走營衛之氣,自然可以帶來強大的自我修補能力,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經絡四通八達,經絡、支絡、孫絡遍佈人體全身連線緊密,既然如此,不管是被割傷甚至是截肢產生徹底截斷都不會影響經絡之間的聯絡,這個理論可以參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的重建。
大血管遍佈分支,越到遠心端分支越多,無論動脈靜脈都有分支進入周圍的組織,並透過毛細血管彼此相連,所以雖然大體迴圈是環形,但實際組織內的迴圈是網狀的。截肢手術血管斷端以下部分負責的是被截部分的供血和迴流,由於組織間毛細血管的聯絡直接結紮不會影響切面以上的供血和迴流。當然不是完全沒影響,有些細小動脈中斷會影響部分組織,所以有時不是一截了事,也會清理掉切面以上存在壞死風險的組織,細小靜脈中斷影響迴流只會造成組織水腫,血液會自適應流向,建立新的迴流通路。
當截肢後,原來的大的動脈和靜脈血液迴圈系統被破壞,所以要維持人體正常的能量供應,這個重擔就落在無數的毛細血管身上,隨著身體的復原,連線動脈或者靜脈的部分毛細血管會逐漸的演變成大的靜脈或動脈血管,從而形成一種新的血液迴圈系統,來保證人體能量的供應。
同樣的自我修復也適用於神經系統和經絡系統,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截肢之後還會有幻肢感傳,患者會感覺到從不再存在的肢體傳來疼痛、癢或者其他刺激,這些應該是經絡重建網路導致的。
那麼手術之類切開式創傷對經絡沒有影響嗎?顯然不是,術後人體虛弱持續時間就可以說明很多事情,尤其是本沒有多少失血都有一段虛弱期,而傷得嚴重點的都會多多少少留下點病根。
就以剖腹產為例,小腹橫切一刀,傷及任脈、足少陰腎經(腎主子宮)、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等經絡,術後既有一股洩氣之感,自此既有全身虛脫、易疲勞無力現象,自覺全身經絡穴道有阻塞不暢感。之後容易伴生疼痛、月經不調、再次妊娠困難、絕經期疾病等。
結果因人而異,有的氣血旺盛,恢復就很快也不容易留下病根,反之就容易不舒服,檢查又發現不了問題。
因此不要小看人體的自我修補能力,即使遭受破壞都有強大的自我修補能力進行代償。
既然下了戰書了,迎戰又何妨
經絡是誰先發現的?透過什麼手段(現象)發現的?必須要說的經絡是誰發現的,已經史不可考了,也沒有考究的必要,因為不管是哪種知識都是一代代傳承發現的智慧結晶。
大約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中國的古代先民們便發現了經脈現象——循經脈感覺。
當時,把猶如棗核般大小的“艾炷”放置在病人四肢遠端的部位上點燃起來,實施灸法治療,這時,接受治療的病人便會體驗到有一股溫熱的感覺從施灸的地點出發,沿循著一定的路線好像流水那樣地向軀幹或者頭部走行。這就是“灸致循經脈感覺”。點燃的“艾炷”由施術者用嘴吹風來控制燃燒的強度,當“疾吹其火”時,循經脈感覺的走行便會變寬而加快;當“緩吹”或“不吹”其火時,循經脈感覺的走行便會變窄而緩慢,確實是狀如流水啊。或者,猶如炊飯時從釜上小孔裡冉冉上升的一縷蒸汽。
最初,先民們把這個“灸致循經脈感覺”稱作是“氣”。後來,為了確定它的規範的走行路線並且給予命名的需要,這才改稱為“脈”。古人利用呼吸作為度量時間的單位來測量循經脈感覺的走行速度,例如,呼吸定息,“氣行六寸”《靈樞·五十營》,也可以稱作是“脈行六寸”《難經·一難》。
關於循經感測的一些史料記載,就應該談到一位大醫--俞拊,其正是擅長於灸療的大醫
俞拊是繼歧伯之後的大古神醫。我們可以找到他與經脈醫學相關的史料有如下三條。其中《韓詩外傳》與《史記》寫作“俞跗”,《說苑》寫作“俞拊”,引用時尊重原文,但在本書中均採用“俞拊”為正式名稱。
《韓詩外傳》:中古之為醫者曰俞跗。俞跗之為醫也,搦腦髓,爪荒莫。吹竅定腦。死者復生。
《說苑》:中古之為醫者曰俞拊。俞拊之為醫也,搦腦髓,束肓莫。炊灼孔竅而定經絡。死人復為生人。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上古之時,醫有俞跗,治病不以鑱石撟引、案扤毒熨。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臟之輸。乃割皮解肌,決脈結筋,搦髓腦,揲荒爪幕,煎浣腸胃,漱滌五臟,練精易形。
上記三則史料,各自反映著著錄人的時代特徵。《韓詩外傳》最古,約成書於西漢初年(公元前156年左右);《說苑》與《史記》則較為晚出,為西漢末年(約公元前17—前16年間)。三條引文,可能均出自對於當時流傳著的同一個故事傳說的理解,擇選與概括,均各自反映了轉錄者個人與時代的醫學水平。其中,以《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所載者最為可靠與合理。
俞拊,或寫作俞跗,“俞”作為人的姓氏時,讀作“渝”。“俞”(在此讀作“輸”)是循行性感覺轉變方向的地點;“付”字的甲骨文有“一手持艾,灸灼人背”的象形。而手與足的偏旁則表明施灸的處所。俞拊或俞跗這一氏名錶明,他是一位施灸於手與足的脈口處或者前臂與小腿的“五俞”處以引發循行性感覺的能者,這也就是他獲得這個綽號的緣由。
《韓詩外傳》與《說苑》稱俞拊為“中古”之醫者,其目的在於給巫醫弟父或苗父讓出“上古”的位置,從而襯托出俞拊循脈診治疾病卓有應驗的神奇。《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的作者識破此點,刪除有關巫祝醫者的描寫,而使俞拊迴歸到“上古”,恢復了“大古有歧伯、俞拊”的歷史本來面目。從而說明,俞拊之術與巫祝之法毫無關係。
前記三條史料,各自由一套複合句構成。主語主句是“俞拊/跗之為醫也”;謂語主句則如黑體字所表示的是:
吹竅定腦/炊灼孔竅而定經絡/一撥見病之應,因五臟之俞。
上記三條謂語主句中的動詞是“吹”、“炊灼”與“一撥”。吹,同炊,即是炊或炊灼,也就是吹風助燃,燃艾為灸的意思。《靈樞·背俞》所載“以火補者,勿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就是對吹灼的形象說明。在這裡,吹(炊)、炊灼與“一撥”是同義詞,而“一撥”的整個意思是“一撥見應”,即引發循行性感覺到達病所而出現可以觀察到的“應”,即應答反應。 吹與炊灼的物件是“竅”,實即“孔竅”(按,原文誤為“九竅”)。一撥的直接物件沒有明講,但在當時,只可能是“脈口”,或者是“五臟之俞”。
“定”即安定之意,即指康復,其文字構成中的“正”字的甲骨文象形著“氣至病所”。“定經絡”應該是“定經脈”,即是使循行性感覺的走行路線從橫斜趨向病所的狀態得以改為正順而趨止於頭部,也就是“定腦”。趨病走行的脈改變為趨頭走行,於是疾病就痊癒了。當死之人亦即“復為生人”。如此神奇效驗的“一撥脈法”也可以稱作為俞拊脈法。
1973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一卷帛書《陰陽脈死候》
中有“三陰腐髒爛腸而主殺 ;陰病而亂,則不過十日而死”的記載。所論為手足三陰之脈同時出現,全部橫行別出而會聚於胸腹部的“募”。被認為,各脈均從此處“入”於患病的臟腑。不過十日,病人果然死了。其時,為了找到諸脈的走向,當然要剖視,探究一下各脈與不同臟腑間的對應關係。於是便“割解決結搦,揲爪煎浣漱”,開顱、開胸、開腹……果然找到了某一臟腑上的腐爛化膿病灶。
《陰陽脈死候》就是古代經脈大表解剖(Channel surface anatomy)與死體解剖(Channel-autopsy)相結合的有關“循死規律”的文字記錄。
對於經絡的研究加深之後產生了針療
中國的古代醫家還發現,引發經脈感覺循行的方法除去使用灸法之外,也可以使用先端鈍圓的石制小棍來抵壓的方法。後來,又把這個用來引發“壓致循經脈感覺”的小棍改為金屬製的,命名為“針”,用來“按脈致氣”,成為專用的工具了。
古代醫家在觀察經脈感覺循行的時候,在腕部或者踝部稍稍上方的佩戴手鐲或腳鐲的部位,環繞一圈採取6個刺激點,陰面3個點,陽面3個點。把出現的循經脈感覺分別命名為:手三陰脈與手三陽脈,足三陰脈與足三陽脈。所以說,那是以“三條脈”作為一組的,一共有12條脈。
據《金石索》記載,東漢武氏墓壁畫有一幅古圖,可名之為《石針行氣出函圖》。此圖的中心是一個巨大的石針,正在從一個被開啟的石頭匣子中飛騰而出,匣子的兩旁各有一個生有翅膀的仙人助其飛出,在石針兩側的空中也左右各有一位飛仙在協助。更重要的是,當石針飛出後在石函的側壁上留下了好像似飛行雲樣子的條紋。此函共有四個面,圖中可見及的兩個面上各有三條與石針行進方向相同的條紋,共為6條,加上不可見及的兩個面上應該有的6條共為12條。這裡所代表的正是12條脈。
取其中的一個面上的三條脈寫成甲骨文,為了避免與“川”字混同而改成橫寫,又為了避免與“三”字混同而把中間的一橫寫的短些,最後又把上邊一橫的前端上翹,下邊一橫的尾端下垂,從而寫成“氣”字形,那就是古體的“氣”字,我們今天把它採用來作為簡體字。
把“脈”字進行古文字還原時需要去掉“月(肉)”字旁,剩下的字根便是正寫的“永”字;如果是繁體的“脈”字,剩下的字根便是反寫的“永”字:“ ”。“永”與“ ”兩者乃是同一個字,後者是前者的反寫,即鏡面書寫。這個字根的基本構成乃是一個甲骨文的“人”字,是一個垂手側立的人形,或者面向左而立,或者面向右而立。在此“人”字的周圍有三條被稱為“脈”的循經脈感覺分佈著。
大古扁鵲岐伯
1958年出土于山東省微山縣兩城山的東漢畫像石,據劉敦願先生介紹:“石上浮雕著從前未曾發現過的一種神話題材,即在帶狀的畫幅內,一端刻著一個半鳥半人的神物(胸以上是人,胸以下是鳥),它對面是魚貫而來的人群,人數多少不等,均作披髮跪坐的姿勢。神物一隻手和來人為首的那個相握,另一隻手則作揚舉之狀,或是握一短棒狀物。”
《漢書·藝文志》載有《泰始黃帝、扁鵲、俞拊方》,“黃帝”雲者為假託,應為《扁鵲、俞拊方》,將扁鵲排列在俞拊之前,應指在俞拊之前的“泰始扁鵲”,也就是“軒轅時扁鵲”。與醫藥有關的泰始或太古時期的“神人”,據傳說記載,有人面蛇身或龍身人首的伏羲氏,他嘗味百藥而制九針;有牛首的神農氏日嘗百草而遇七十毒;被假託為醫藥始祖的黃帝,則稱為有熊氏。依理,同樣帶有圖騰崇拜特徵的半鳥半人的太古神醫扁鵲,也應該是同一個歷史時期的神話人物。那麼,這個居於俞拊氏之前的神醫是誰呢?依“大古有歧伯、俞跗”的記載順序應為歧伯。也就是說,在中世扁鵲之前,還有一個大古、太古(泰古)、上古、遠古或太始(泰始)時代的有著扁鵲綽號的神物,此半鳥半人的傳說中的大古扁鵲,它的正確氏名應是歧伯。
歧伯的“歧”字,據《靈樞》的明·趙府居敬堂刊本,均寫作“歧”。但是,《針灸甲乙經》的明刻本則寫作“岐”。前者為正,後者為誤。歧,或者說是“足多趾”與分叉為二,意指鳥足。又說“歧歧飛行貌”。歧字的甲骨文構成於“止”(前行的足跡)與“支”(手持工具以操作)。伯,指部落的首領,常為年老長者而兼通醫術者。
《漢書·古今人表第八》中所載,也唯有歧伯之名,可見歧伯在經脈醫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
觀察此畫像石,被稱為大古扁鵲的歧伯,其中以右手握持受術者的右手而左手舉持著一個棒狀物者,很可能是在以石制的“鍉針”進行“一撥”的操作而“致氣”,使被稱為“氣”或“脈”的循行性感覺出現,據之以相脈而作出“占斷”(診斷)。因而,這幅畫像石應該名之為《歧伯佔脈行醫圖》。歧伯手中所持的石針就是石制的鍉針。這個“鍉” 字是金字旁加一個“是”字,讀如“鏑”(dī)音,是拿來抵壓於人體的面板表面上而引發出循行性感覺用以診斷和治療疾病的工具。 “是”字,構成於“日”與“正”。“正”字的象形,就是氣至病所或循行性感覺的趨病循行。今有“日”字在上頭,則表示著“氣之通天”,是趨頭循行,有“正常”與“正確”的涵義。
據《靈樞·九針十二原》,“鍉針者,主按脈勿陷,以致其氣。”翻譯成今日的語言就是:鍉針的功用是按壓在經脈之上,使之出現循行性感覺(致氣)的,不能刺入肌膚之內(勿陷)。另據《靈樞·九針論》,鍉針“主按脈取氣,令邪出。”則說明致氣或取氣可以有逐邪外出的功效。
除了上述兩城山歧伯畫像石之外,還有濟南大觀園歧伯畫像石。後一塊畫像石上的歧伯,也就是大古的扁鵲,他正在審視手中所持的鍉針,同時口中唸唸有詞地進行著“佔脈”呢!。
浙江省蕭山的跨湖橋遺址出土過一些奇形怪狀的釘形骨器和木器,據推斷,這很可能是八千年以前新石器時代的跨湖橋人用於針灸致氣的鍉針的前身。出土的骨釘形器有的是由骨壁較厚的肢骨鋸切、精磨而成,造型圓潤、規整,器壁光亮,尖部較鈍,因為長期被使用,骨釘形器表面還呈現出一種有如玉器被長期把玩後的包漿狀。
出於河南省新鄭縣鄭韓故城遺址中的一枚石針,它的尾端有稜可以用為砭,頭端則為鈍圓,其實就是一枚石制的鍉針,與畫像石上歧伯所持者完全相同(圖1—05)。
中世扁鵲秦越人的登場,標誌著中國古代經脈醫學進入了一個成熟的時期。
循脈診療的理法案術已經形成了體系。《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有記載說,中世扁鵲秦越人過虢而遇太子“死”,在宮門下與中庶子(古代一個小官吏的名號)發生爭辯——中庶子專崇上古時代的醫者俞拊,瞧不起秦越人。秦越人仰天長嘆著說:
越人之為方也,不待切脈、望色、聽聲、寫形。病應見於大表:聞病之陽,論得其陰;聞病之陰,論得其陽。言病之所在。
秦越人入宮為虢太子診,“診”即佔脈,用口講解脈案,“言病之所在”,作循病分析。循病診斷的結論是太子所患為“屍厥”之症,循病治療所採用的手段是:“礪針於砥石”之後,以針取“外三陽五會”;結果是,過了不一會兒太子就甦醒了。
旁觀者不相信秦越人佔脈時所做的循病分析,認為那只是疑人取信的說辭煙幕,扁鵲必然能夠雙眼透視洞見病者的五臟六腑,看到病灶的所在。傳說得玄了,則說扁鵲能夠“視見垣一方人”,“言能隔牆見彼邊之人,則眼通神也”,“特以診脈為名耳”。
特意加粗這段就是針對中醫黑老說扁鵲秦越人有透視眼的一個考證。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約前145-?)以“至今天下言脈者,由扁鵲也”為扁鵲傳結尾,為我們儲存下來了這段珍貴史料。
據《漢書·藝文志》中的《方技略》的記述,“漢興有倉公,今其技術闇昧。故論其書,以序方技為四種。”說的是,經脈技術傳授到倉公(官職名)淳于(複姓)意(名)名下時,尚有餘暉,此後即闇昧失傳了。然而,卻有“其書”留傳而為《方技略》所記述討論。那麼,倉公淳于意所獲與所傳的“其書”究竟是哪些書,其有關經脈技術的內容怎樣,它的來龍去脈如何?司馬遷所撰的《史記》中的《扁鵲·倉公列傳》裡找到了相應記載:
司馬遷倉公受傳於同郡公乘(官職名)陽(姓)慶(名)的禁方書是《黃帝·扁鵲之脈書》,去掉“黃帝”的偽託,便是《扁鵲脈書》。倉公得到這些“脈書”時,年約26歲。以下則是淳于意傳授給弟子的諸書:
◎臣意教以經脈高下及奇絡結,當論俞所居,及氣當上下出入邪正逆順,以宜針石,定砭灸處。◎教以案法逆順。◎臣意授以上下經脈。◎教以上下經脈、奇該。
整理上記倉公所得與所授的《扁鵲脈書》,我們知道其書大體上有兩種,那就是:
第一種:《脈書上下經》,又稱《經脈高下》或《上下經脈》。
第二種:《奇該術》,又稱《奇絡結》或《奇該》。
奇該的“該”字,原文寫作“咳”,其音與義均與“該”同。在本書中,我們均使用“該”字。至於“案法逆順”與“揆度陰陽外變”等則是形容循行性感覺的走行狀態的。
1983年湖北省荊州江陵縣張家山M247漢墓出土了一種《脈書》。根據墓葬中的簡牘很相關出土器物,可確定墓葬的年代為漢代呂后至文帝初年,墓主人是一名基層官吏。張家山《脈書》被抄寫在65枚竹簡上,共兩千多字。《脈書》是有關古代針灸方面的內容,其本是《靈樞·經脈》的一種祖本,《脈書》中有部分內容可與《靈樞·經脈》對讀互勘。同時還可以與先前出土的馬王堆帛書中的《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脈灸經》有諸多相同內容。
馬王堆8號漢墓出土的經絡著作,計有《經脈》古佚書兩種,古診斷學佚書兩種,今按不同特點分別定名為《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甲、乙本)和《脈法》、《陰陽脈死候》。其中“經脈”佚文的共同點是:只有十一脈。主病及其治療均為灸法。故稱“十一脈灸法”。
顯然,古人對於經絡的研究並不像某些人所說的那麼膚淺,雖然在微觀上因為科技實力限制無法做到細緻入微,可是他們另闢蹊徑,從自然整體由大及小對人體的生命現象進行解釋。
隨著研究的深入,經絡的稱呼和劃分一直在變化
在東漢之前,或者大略的說,就是在公元紀元之前,脈的所指乃是路線。譬如“山脈”、“水脈”、“一脈相承”……說的都是路線。而此後,經脈醫學與經脈感覺循行脈法失傳之後,或者說是《黃帝內經》與經絡學說問世之後,血脈論奪取了“脈”字的使用權。此後,“脈”字的所指便是血脈了,而且把脈字的偏旁改成血字,寫作“衇”。
當世的“血脈論”主張者,“數典忘脈,見脈思血”,他們列舉東漢以後的大量文獻資料與辭書字典,說“脈就是血管”。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經脈醫學的古代歷史的緣故。《思考中醫》的作者採用“拆字法”來解釋“脈”字,說“脈之造字”不應該放到“血”或“肉”部,而是要收到“月亮”那個部,因為月亮可以引起潮汐,血本靜物因而產生脈搏而在血管裡流動。他們都不知道,“氣”與“脈”的概念的誕生,原來都是源於古人觀察經脈感覺循行的臨床實踐啊!
古代醫家運用觀察與操縱循經脈感覺的走行路線的變化來診斷與治療疾病,創造了“經脈醫學”,撰寫了“扁鵲脈書”,製作了“涪水經脈木人”,我們把指導經脈醫學的理論稱作是“扁鵲經脈理論”。
當經脈醫學失傳與血脈論奪取了“脈”字的使用權之後,為了與“血脈”劃清界限,便出現了“經脈”的專用詞彙。後漢班固(32-92)在《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裡寫道:“醫經者,原人血脈,經落”——把“血脈”與“經落(絡)”分別排列,他所寫的這句話便是“血脈”與“經脈”分道揚鑣的最後的分界標誌。這也就是說,在先秦,脈是什麼?是經脈!在兩漢迄今,脈是什麼?是血脈!
班固在上述引文裡把“血脈”與“經落”並列,出現了一個“落”字而不是“絡”。在經脈醫學裡,沒有“絡”的概念,只有“落”,也就是“橫行而旁落”,他的同義詞是“下”,說的是循經脈感覺的趨病灶循行。循經脈感覺在橫行而旁落時,有時採用了“分支”的形式,在出土《脈書·足臂》裡,寫作“枝”,是個動詞。“落”字的初文是“洛”,它的字根“各”的甲骨文構成,上邊的“夂”代表著“下行的足跡”;下邊的“口”代表著“病所”。
“經絡”這個詞彙的出現最晚。《回眸與反思:中西醫結合二十講》的作者統計了《靈樞》與《素問》中“經脈”與“經絡”兩個概念的使用次數。“經脈”一詞的使用是:在《靈樞》為52次,在《素問》為33次,一共是85次。“經絡”一詞的使用是:在《靈樞》為31次,在《素問》為26次,一共是57次。該書作者說:“據此可知,經絡一詞應該晚出,它是經脈和絡脈的簡稱。此前更多用‘經脈’一詞。”該書作者自問自答:“經脈怎麼變成了經絡呢?這是由於後來《內經》將‘脈’分作三級:經脈是主幹,主幹分為支絡,支絡再分為孫絡。”
這也就是說,在《黃帝內經》裡,把“經脈現象”給物化成為“經絡系統”了。根據當代經絡實質研究權威專家的定義:“經絡系統是由十二條正經、八條奇經、經別、絡、經筋和皮部構成的網路周布全身的一個複雜系統;是人體機能的聯絡系統、調節系統和反應系統。”根據這個概念定義,它是我們人體裡存在的一個具有特殊功能的解剖生理學系統。這種觀點,被稱為是“黃帝經絡學說”。
對於這個“黃帝經絡學說”,《針灸經典理論闡釋》一書的作者有精闢的評價:“這些理論內容的意義在於對人體一些生理功能活動的理論說明,而非以經脈形式所反映的針灸治療規律,教科書上一般所列出的‘經絡的生理功能’即是這種說明作用,而與經脈產生之初的內涵、意義有相當大的區別,難以直接體現對針灸臨床的實際指導意義。”
還有,談到經絡,就不能不談“孔穴”或“穴位”。由於扁鵲《脈書》與“涪水經脈木人”(略稱“脈人”)的出土,“脈穴異源論”與“脈先穴後論”得到了證實。這也就是說,在古代,經脈醫學與孔穴醫學是各自獨立起源與發展的,而且是經脈醫學在先,孔穴醫學在後。經脈醫學的基礎單位是經脈,是經脈循行線,基本上與孔穴無關。當經脈醫學式微與失傳之後,孔穴便佔領了經脈循行線的軀殼,來了一個“孔穴歸脈”,結果便是出現了“經絡穴位線”。
本來,經脈循行線(Channel)蜿蜒而圓挺,沒有成角度的轉折,基本上與穴位無關。可是,經絡穴位線(Meridian)卻被位置固定的孔穴生拉硬扯而形成了很多銳角的曲折,為了用“一筆畫”的形式去收編孔穴,還出現了膽經在頭側部的三摺疊與腎經在內踝部的畫圈圈。依照黃帝經絡學說,由穴位連線而形成的經絡穴位線就是“經絡”。
經脈醫學失傳與孔穴歸脈之後,留下來的便是《經絡腧穴學》,它只需要“腧穴”與被稱為“經絡”的穴位的連結線。
由於《靈樞·經脈》的文字所描述的基本上還是“經脈循行線”,所以,以“黃帝經絡學說”為出發點的“經絡腧穴學”與“經絡實質研究”,就必須把後世的“十四經發揮經絡圖”與“經絡腧穴銅人”取來奉為準繩與圭臬。
現代對於經絡的驗證研究一直在做
祝總驤利用電激發下的機械探測法、面板電阻抗測試法、叩擊聲音探測法證明了經絡的存在且證明了經絡的路線有別於神經和血管。
祝總驤是如何用現代科學方法驗證人體內經絡存在的
過去,人們一直以經絡看不見摸不著,來否定經絡的客觀存在。祝總驤透過三種科學方法:電激發下的機械探測法、面板電阻抗測法和叩擊聲音探測法,終於證明了經絡的客觀存在。
第一個問題就這樣了,再延伸下去就無休止了,已經足夠回答問題了。
經絡是否只是人體有,比如猴子,雞等動物有沒有?同樣是否除了華人以外,其他人有沒有?在中獸醫學中,針灸療法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用針、灸、烙、 放血等刺激作用於動物體表的特定部位,以達到調整薔禽生理功能治療疾病的目的。 有資料報道針灸療法用於十幾種畜禽的各種疾病治療, 有效率達到89.2%。 這些體表特定部位也就是畜禽的穴位。 因此從獸醫針灸來看,動物與人類一樣是存在著穴位的。
根據《中國獸醫針灸學》一書記載,馬有173個穴位,牛有102個,豬有84個,駱駝77個, 羊75個,犬76個,兔51個,鴨35個,雞34個。,一些學者應用穴位探測儀在動物身上測定,所得結果報道不一致。據初步統計:猴有351個; 狗有150~400個;羊有200~300個;兔有240個 (其中80個與人相應); 大、小白鼠約有150個,等等。
首先要承認動物與人的差異, 不能簡單地以人體穴位按比例在動物身上模擬投影。
獸醫針灸穴位的制定是獸醫千百年來在醫療實踐中逐漸發展而來的,具有較高可靠性, 因此獸醫針灸穴位是實驗動物穴位定位的理想依據。
至於華人之外的其他人種是否有穴位,簡直是不值一駁,世界各國的針灸療法是在紋身嗎?
經絡會不會變化?如果變化,是怎麼變化,經絡圖有沒有意義?如果不變化,個體產生變化了怎麼辦(比如雞蛋變成雞,蝌蚪變成青蛙)?從幼兒到成人變化就可以看出來了,兒童經絡大體走向沒和成人什麼不同,但具體穴位有不同,甚至有位置和名字的差異。比如攢竹穴,成人的在兩眼上方,有兩個,而兒童的在額頭正中印堂出,且只有一個。顯然經絡也隨著歲數增加慢慢完善,可是整體架構是不變的。
同理也可以應用在雞蛋變雞上,畢竟蛋全身都是禁穴,刺之即死,變雞之後就不一樣了,有了可以進行治療的穴位了。
經絡能否受到“傷害”,比如手術刀能否割斷經絡?經絡自然會受到傷害,人體在生產與生活活動中,會發生一些易外事故,使其受到傷害,造成經絡受到傷害產生病變,有的因遺傳因素的引響,引發經絡產生病變,由此會產生以下後果。
古代文獻有關損傷與經絡現象的記載內經經脈篇每一經皆有經絡病候的記載,即所謂“是動病”與“所生病”兩組病候。許多經,特別是陽經,皆有循經疼痛的描述。如大腸經有“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胃經有“循膺乳、氣衝、股、伏兔、骭外廉、足附上皆痛,中趾不用”;小腸經有“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膀胱經有“頭囪項痛,……項、背、腰、尻、膕腨、腳皆痛,小趾不用”;
按照傳統的經絡理論,經絡系統是氣血執行的通道,而且氣血是按一定的順序,沿著十二經脈週而復始地迴圈的。經絡通暢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必要條件。經絡不通則會引起疾病,“不通則痛”。《靈樞.經脈》中就說:“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在“子午流注”中,互為表裡的陰經和陽經是在手腳末端彼此相連的:肺經和大腸經在食指端相連;胃經和脾經在足大趾端相連;心經和小腸經在手的小指端相連;膀胱經和腎經在足小趾端相連;心包經和三焦經在手的無名指端相連;膽經和肝經在足大趾相連。這些地方的傷害和切除在理論上都能中斷經脈的通路,使得氣血迴圈受阻。但切除這些指(趾)頭並沒有引起這樣的後果。
醫生在進行胸腔和腹腔的大手術有時會有橫貫軀幹前面的切口,按理說有可能切斷經過這些區域的任脈,胃經,脾經,腎經,膽經和肝經,造成氣血從切斷的經絡斷口洩露外流,給對應的臟器帶來不利的後果,但這樣的情形並不出現。在創傷外科中,有器官受傷,血管受傷,神經受傷,但從來沒有“經絡受傷”及其後果的報道。
還有就是幻肢感傳。在截肢患者身上,針刺斷肢殘端上的穴位仍然可以引起感傳,並且能通達已經不存在的肢體的末端。一些腦部疾病的患者也可以在沒有外部刺激的情況下產生循經感傳現象。另一個是意念的誘導。一些練氣功者能用意念使循經感傳的現象發生。中國的研究還發現,循經感傳經過口部時,張開雙唇並不能阻止感覺沿著人體正中線,即任脈和督脈的進行。感覺沿著其它經脈傳遞時,也可以越過裂開的傷口。這些現象都說明循經感傳並不需要沿著經脈線的,具體的物質結構。
針對這個由於各個假說都無法得到認可,因此我也不妨根據這些做一下自己的假設。
經絡走的是營衛之氣
《黃帝內經·靈樞·營衛生會第十八》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焉受氣?陰陽焉會?何氣為營?何氣為衛?營安從生?衛於焉會?老壯不同氣,陰陽異位,願聞其會。岐伯答曰: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度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故曰日中而陽隴,為重陽,夜半而陰隴為重陰,故太陰主內,太陽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為陽衰,平且陰盡而陽受氣矣。日中而陽隴,日西而陽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如是無己,與天地同紀。
黃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氣使然?少壯之人,不晝瞑者,何氣使然?岐伯答曰: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博,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
黃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岐伯答曰: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
因此動刀甚至是不小心的磕碰都可能傷到淺表經絡,可是經絡既然是走營衛之氣,自然可以帶來強大的自我修補能力,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經絡四通八達,經絡、支絡、孫絡遍佈人體全身連線緊密,既然如此,不管是被割傷甚至是截肢產生徹底截斷都不會影響經絡之間的聯絡,這個理論可以參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的重建。
大血管遍佈分支,越到遠心端分支越多,無論動脈靜脈都有分支進入周圍的組織,並透過毛細血管彼此相連,所以雖然大體迴圈是環形,但實際組織內的迴圈是網狀的。截肢手術血管斷端以下部分負責的是被截部分的供血和迴流,由於組織間毛細血管的聯絡直接結紮不會影響切面以上的供血和迴流。當然不是完全沒影響,有些細小動脈中斷會影響部分組織,所以有時不是一截了事,也會清理掉切面以上存在壞死風險的組織,細小靜脈中斷影響迴流只會造成組織水腫,血液會自適應流向,建立新的迴流通路。
當截肢後,原來的大的動脈和靜脈血液迴圈系統被破壞,所以要維持人體正常的能量供應,這個重擔就落在無數的毛細血管身上,隨著身體的復原,連線動脈或者靜脈的部分毛細血管會逐漸的演變成大的靜脈或動脈血管,從而形成一種新的血液迴圈系統,來保證人體能量的供應。
同樣的自我修復也適用於神經系統和經絡系統,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截肢之後還會有幻肢感傳,患者會感覺到從不再存在的肢體傳來疼痛、癢或者其他刺激,這些應該是經絡重建網路導致的。
那麼手術之類切開式創傷對經絡沒有影響嗎?顯然不是,術後人體虛弱持續時間就可以說明很多事情,尤其是本沒有多少失血都有一段虛弱期,而傷得嚴重點的都會多多少少留下點病根。
就以剖腹產為例,小腹橫切一刀,傷及任脈、足少陰腎經(腎主子宮)、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等經絡,術後既有一股洩氣之感,自此既有全身虛脫、易疲勞無力現象,自覺全身經絡穴道有阻塞不暢感。之後容易伴生疼痛、月經不調、再次妊娠困難、絕經期疾病等。
結果因人而異,有的氣血旺盛,恢復就很快也不容易留下病根,反之就容易不舒服,檢查又發現不了問題。
因此不要小看人體的自我修補能力,即使遭受破壞都有強大的自我修補能力進行代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