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彩風一刻

    文言文閱讀之考綱規定的18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那就離開吧

    (一)而

    1.連詞

    ·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與”“和”。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勸學》)

    ·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而且”。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司馬遷《鴻門宴》)

    ·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但是”“卻”。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為“如果”“假如”。 死而有知,其幾何離?(韓愈《祭十二郎文》)

    ·表示修飾關係,連線狀語。可不譯。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表示因果關係。一般譯為“因而”“所以”,也可靈活翻譯。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勸學》)

    ·表示目的關係。可譯為“來”。 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司馬遷《鴻門宴》)

    2.通“爾”,用作第二人稱代詞,可譯為“你(們)的”;偶爾也做主語,可譯為“你”。

    嫗每謂餘曰:“某所,而母立於茲。”(歸有光《項脊軒志》)

    (二)何

    1.疑問代詞

    ·單獨做謂語,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等。可譯為“為什麼”“什麼原因”。

    何者?嚴大國之威以脩敬也。(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做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裡”“何處”。翻譯時,“何”要後置。 豫州今欲何至?(司馬光《赤壁之戰》)

    ·做定語。可譯為“什麼”“哪”。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琵琶行》)

    2.副詞

    ·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麼”“怎麼”。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司馬光《赤壁之戰》)

    ·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麼”“多麼”“怎麼這樣”。 青泥何盤盤。 (李白《蜀道難》)

    3.動詞

    ·通“呵”,呵斥,譴責。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賈誼《過秦論》)

    (三)乎

    語氣詞

    ·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兒寒乎?欲食乎?(歸有光《項脊軒志》)

    ·表反問語氣。可譯為“嗎”“呢”。 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推測或商量的語氣。可譯為“吧”“呢”。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韓愈《師說》)

    ·用於感嘆句或祈使句。可譯為“啊”“呀”等。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蘇軾《赤壁賦》)

    介詞

    ·相當於“於”。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助詞

    ·用作詞尾,在形容詞或副詞後,相當於“然”,可譯為“……的樣子”“……地”。 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副詞

    ·強調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陶淵明《桃花源記》)

    ·表示對事物範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只”“僅僅”等。

    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司馬遷《項羽之死》)

    ·表肯定。可譯為“是”“就是”等。 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司馬光《赤壁之戰》)

    代詞

    ·第二人稱代詞,常做定語,譯為“你的”;也做主語,譯為“你”“你們”。不能做賓語。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指示代詞。可譯為“這樣”“如此”。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齊桓晉文之事》)

    (五)其

    代詞

    ·第三人稱代詞,表示領屬關係。可譯為“他(們)的”“她(們)的”“它(們)的”。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第三人稱代詞,可譯為“他(們)”“她(們)”“它(們)”。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

    ·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代詞。可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司馬光《赤壁之戰》)

    ·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 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司馬光《赤壁之戰》)

    ·指示代詞,表示近指。可譯為“這”“這個”“這些”“這裡”。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柳宗元《捕蛇者說》)

    ·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其一犬坐於前。(蒲松齡《狼》)

    副詞

    ·表祈使,相當於“可要”“還是”。 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表揣測,相當於“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韓愈《師說》)

    ·表反問,相當於“難道”“怎麼”。 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連詞

    ·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果”。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助詞

    ·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六)且

    連詞

    ·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而且”“況且”。 且立石於其墓之門。(張溥《五人墓碑記》)

    ·表示順承關係。可譯為“然後”“那麼”。 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歸有光《項脊軒志》)

    ·表示讓步關係。可譯為“尚且”“還”。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司馬遷《鴻門宴》)

    ·表示並列關係。可譯為“又”。 示趙弱且怯也。(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副詞

    ·將,將要。 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

    ·暫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杜甫《石壕吏》)

    (七)若

    動詞

    ·可譯為“像”“好像”。 上善若水。(《老子》)

    代詞

    ·表人稱,相當於“你”“你們”;做定語時則譯為“你的”“你們的”。 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司馬遷《鴻門宴》)

    ·表近指,相當於“這”“這樣”“如此”。 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論語·憲問》)

    連詞

    ·表假設,相當於“如果”“假如”等。 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司馬光《赤壁之戰》)

    ·表選擇,相當於“或”“或者”。 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班固《漢書·高帝紀》)

    ·至,至於。 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齊桓晉文之事》)

    (八)所

    名詞

    ·處所,地方。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司馬遷《陳涉世家》)

    助詞

    ·用於動詞前同動詞組成“所字結構”,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韓愈《師說》)

    【所以】

    ·表示行為所憑藉的方式、方法或依據,相當於“……的憑藉”“用來……的”等。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表示原因,相當於“……的原因(緣故)”。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九)為

    動詞,讀wéi

    ·有“做”“作為”“充當”“變成”“成為”等意思,翻譯比較靈活。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以為,認為。 竊為大王不取也!(司馬遷《鴻門宴》)

    ·表判斷,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是”。 如今人方為刀俎。(司馬遷《鴻門宴》)

    介詞,讀wèi

    ·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結構,譯為“被”。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

    ·介紹原因或目的。可譯為“為了”“因為”。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

    ·介紹涉及的物件。可譯為“給”“替”。 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對,向。 如姬為公子泣。(司馬遷《信陵君竊符救趙》)

    ·表示動作發生的時間。可譯為“當”“等到”等。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句末語氣詞,讀wéi

    ·表示疑問或反詰,可譯為“呢”。 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楚辭·漁父》)

    (十)焉

    兼詞

    ·相當於“於之”“於此”“於彼”。 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於義而死焉者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相當於“於何”。可譯為“在哪裡”“從哪裡”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代詞

    ·相當於“之”。可譯為“它”“他”等。 猶且從師而問焉。(韓愈《師說》)

    ·表疑問,相當於“安”“何”。可譯為“哪裡”“怎麼”等。 割雞焉用牛刀?(《論語·陽貨》)

    語氣詞

    ·句末語氣詞。可譯為“了”“啊”“呢”等。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蘇洵《六國論》)

    (十一)也

    句末語氣詞

    ·表示疑問或反詰語氣。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司馬遷《信陵君竊符救趙》)

    ·表示商量語氣。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殽之戰》)

    句中語氣詞

    ·表示語氣的停頓。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韓愈《師說》)

    (十二)以

    介詞

    ·表示工具。譯為“拿”“用”。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示憑藉。譯為“憑”“靠”。 以勇氣聞於諸侯。(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示所處置的物件。譯為“把”。 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司馬光《赤壁之戰》)

    ·表示時間、處所。譯為“於”“在”“從”。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班固《蘇武傳》)

    ·表示原因。譯為“因為”“由於”。 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示依據。譯為“按照”“依照”“根據”。 今以實校之。(司馬光《赤壁之戰》)

    連詞

    ·表示並列關係。可譯為“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不譯。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表示承接關係,前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為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為“而”,或者省去。

    樊噲側其盾以撞。(司馬遷《鴻門宴》)

    ·表示目的關係,後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為“而”“來”“用來”等。

    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殽之戰》)

    ·表示修飾關係,連線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為“而”,或者省去。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並序)》)

    助詞

    ·語氣助詞,表示時間或方位。 夏、殷以上,后妃之制,其文略矣。(范曄《後漢書·皇后紀》)

    ·語氣助詞,起調整音節的作用。 逆以煎我懷。(《孔雀東南飛》)

    動詞

    ·以為,認為。 皆以美於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用,任用,是意念上的被動。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屈原《涉江》)

    ·率領,帶領。 欲以客往赴秦軍。(司馬遷《信陵君竊符救趙》)

    名詞

    ·譯為“緣由”“原因”。 古人思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曹丕《與吳質書》)

    (十三)因

    介詞

    ·依照,根據。 更延英俊,因才授爵。(范曄《後漢書·劉玄列傳》)

    ·依靠,憑藉。 又使司馬錯發隴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司馬遷《史記·秦本紀》)

    ·透過,經由。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因為,由於。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副詞

    ·於是,就。 相如因持璧卻立。(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趁著,趁此。 因擊沛公於坐。((司馬遷《鴻門宴》)

    動詞

    ·根據。 故事因於世,而備適於事。(《韓非子·五蠹》)

    ·沿襲,繼續。 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賈誼《過秦論》)

    (十四)於

    介詞

    ·在,從,到。 乃設九賓禮於廷。(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由於。 業精於勤荒於嬉。(韓愈《進學解》)

    ·向,對,對於。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韓愈《師說》)

    ·引出被動行為的施事者,相當於“被”。 而君幸於趙王。(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表示比較,相當於“比”。 苛政猛於虎也。(柳宗元《捕蛇者說》)

    【於是】

    ·相當於“於+此”,有“在這時”“在這種情況下”“對此”“從此”“因此”等意思。

    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柳宗元《捕蛇者說》)

    【見……於……】

    ·表示被動。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秋水》)

    (十五)與

    介詞

    ·和,跟,同。 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司馬遷《鴻門宴》)

    ·給,替。 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孟子·離婁上》)

    ·比,和……比較。 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連詞

    ·和,跟,同。 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勾踐滅吳》)

    動詞

    ·讀yǔ,給予。 則與一生彘肩。(司馬遷《鴻門宴》)

    ·讀yǔ,結交,親附。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蘇洵《六國論》)

    ·讀yǔ,對付。 龐暖易與耳。(司馬遷《史記·燕召公世家》)

    ·讀yù,參加,參與。 蹇叔之子與師。(《殽之戰》)

    ·讀yù,稱譽。 朝過夕改,君子與之。(班固《漢書·翟方進傳》)

    (十六)則

    連詞

    ·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便”。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司馬遷《鴻門宴》)

    ·表示條件、假設關係。可譯為“假使”“如果”“要是……就”。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表示轉折、讓步關係。表示轉折時,用在後一分句中,可譯為“可是”“卻”;表示讓步時,用在前一分句中,可譯為“雖然”“倒是”。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韓愈《師說》)

    ·表示選擇關係。常和“非”“不”相呼應,可譯為“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則徙爾。(柳宗元《捕蛇者說》)

    副詞

    ·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表已然,可譯為“已經”“原來”“原來已經”。 及諸河,則在舟中矣。(《殽之戰》)

    名詞

    ·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 《論語》六則。

    ·準則,法則。 以身作則。

    動詞

    ·效法。 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司馬遷《史記·周本紀》)

    【則是】

    ·只當是。 與竇娥燒一陌兒,則是看你死的孩兒面上。(關漢卿《竇娥冤》)

    【則則】

    ·讚歎的聲音。 連呼則則。(袁枚《祭妹文》)

    (十七)者

    代詞

    ·用於動詞、形容詞等詞語後面,指人或事物。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用在數詞後面,指代事物,可譯為“……個方面”“……樣東西”“……件事情”等。 或異二者之為,何哉?(范仲淹《岳陽樓記》)

    ·用在“今”“昔”等表示時間的詞語後面,可譯為“……時候”。 近者奉辭伐罪。(司馬光《赤壁之戰》)

    語氣詞

    ·用在主語後面,引出判斷,不必譯出。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用在前一個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十八)之

    代詞

    ·第三人稱代詞。譯為“他”“她”“它”。 太后盛氣而揖之。(《觸龍說趙太后》)

    ·指示代詞。譯為“這”“此”。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助詞

    ·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的”,用於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用於倒置的動(介)賓短語之間,作為賓語前置的標誌。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韓愈《師說》)

    ·用於倒置的定語與中心語之間,作為定語後置的標誌。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用於表示時間的詞語或動詞之後,湊足音節,無實義。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

    動詞

    ·到。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莊周《逍遙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哪個朝代藩王或者節度使,亦或者太守刺史之類的官,有一定可以自由調運的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