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芝士書圈
-
2 # 良人說史
秦代一直是為人所不齒的國家,當代人跟後代人的評價如此的相似。
不得不讓人懷疑,這其中是否有什麼貓膩。
當時被山東之國認為是蠻夷,後來被認為是暴秦,道德從來不從實際出發。
漢代尊儒,而秦國最痛恨儒家,特別尊崇墨家,墨家是戰國時期與儒家並列的顯學,
是儒家的死對頭。
那些後代的儒學大師難免有會些失實的言論,
因此漢代的記載不可全信。
實際上秦國對中華民族的貢獻非常大,怎麼誇耀都不為過。
至於說,秦國為什麼越打越富有,因為,以戰養戰。
這是商鞅變法的重要內容,打仗嘛,戰勝國,一要城池若干,二要財物若干,
那時候不像現在真金白銀的交易,都是實物交易,家畜,牛羊,布匹,精銅,
這些都可以算作戰略物資,變現很容易。
秦惠王一生最重要的決定就兩個,第一殺商鞅,第二維持變法現狀。
這一殺一維持,高超玄妙的政治智慧啊,一方面安撫老氏族使秦國不至於分崩離析,另一方面又維持了秦國的強大。
以戰養戰是一個相對動態的平衡,相當於一個遊戲規則,而秦國是制定規則的一方,自然有著先天的優勢,而山東各國只有招架之力,後天不足。
可以類別一下抗日戰爭,日本彈丸之地,蛇吞象之勢吞併大陸,我們就處於非常不利的形式,
日本就是以戰養戰,掠奪資源,赤裸裸的掠奪資源,掠奪東北資源,奴役人口,如果中國不是面積巨大的國家,後果不堪設想。
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國內的人都在幹什麼呢,我們可以簡單分析一下,
一部分人口組織土地生產,一部分從事桑麻,一部分管理國家,一部分修建秦始皇的陵寢,
一般皇帝繼位就開始了陵寢的工程,一般都是耗資無數歷時數十年的龐大工程,一部分外出作戰,一部分防守北方,環環相扣,充分利用了人口資源。
相對而言,秦長城的施工量真的不大,我們現在說的長城是明代又建的。
秦國只是在六國長城的基礎上,把收尾連線起來,工程量真的不大,
但是六華人刁啊,沒有老秦人質樸,不好好幹活,偷奸耍滑,
所以編造一些虛假傳說,什麼孟姜女哭長城什麼的了。
沒有撞臉的兵馬俑。
秦國強大的原因只有一個,制度,可以說是非常嚴苛的制度,我們現在也應該學學。
從秦始皇兵馬俑可以看出來,秦國的兵制,武器,夾衣,盾牌,弓箭,戰車,
都有嚴格的尺寸要求,不能越距。
那時候用的是匠籍制,也就是說工匠是專門的一套戶籍,不允許轉業。
所製作的東西動必須刻上製作人的姓名,為的就是,方便究責。
從出土的戰國兵刃來看甚至有人斷言,秦代已經進入了工業社會,
箭頭製作精良,基本上差距不大,所以別再黑秦了。
-
3 # 嘟嘟讀讀
秦國得國家制度天生就是為打仗而設計的。
商鞅變法中為了鼓勵老百姓參軍打仗,創造了軍功爵制。二十級軍功爵,從第一級到第二十級,殺8000人可做大將。軍功爵不但可以擺脫奴隸的身份,那時候戰國七雄大部分人都是貴族的奴隸,商鞅的軍功爵制度,極大的激發了他們的熱情,為了擺脫奴隸身份改變命運,他們作戰不是一般的勇猛,此外軍功爵還可以獲得田宅賞賜以及榮譽,軍功爵還可以用來免稅,有軍功爵的人可以獲得免稅、免罪等等好處。因此,秦國的軍隊十分的彪悍。上戰場的時候,殺敵一人可以獲得一級爵位。所以戰場上的秦國兵都是在進攻的路上(很像李雲龍的風格);戰場上各國穿著盔甲計程車兵,看著光著膀子的秦國兵不要命的往上衝,臉上彷彿寫了四個字:快來砍我。
秦國士兵不穿盔甲,是為了多殺敵人。因為重重的盔甲會導致行動不夠靈活;因為要殺人,用人頭領賞,所以必須要進攻,進攻的時候越靈活成功機率越高。因此也秦國被稱為虎狼之師。
但是僅僅靠這個是可以繳獲很多,但是卻不能富有。讓秦國富有的是商鞅的另一條變法:抑制工商業。在鼓勵農業生產的同時,對商人徵收重稅,尤其是把秦國商人往外倒騰的商人,外來進入則低稅收。很快商人都不願把秦國糧食往外倒騰了。因此秦國很快實現了糧食富足,有了豐富的糧食,那就有了充足的軍餉,可以生養更多小孩。
還有一條,遠交近攻。你會發現秦國後期不幹那種跨國打別人的事情,秦國打的都是和自己接壤的,如南韓、魏國、楚國、趙國、蜀國等。從這些國家搞來了很多富庶之地。
而其他幾個國家,後期不思變革,把老本都吃光了。
-
4 # 小強讀史
1商鞅變法開始,吞巴蜀、收河西、興水利、獎農耕.2外交靈活,3最關鍵的一點秦國從孝公開始明君輩出.沒有明君其他都扯淡.
-
5 # 有畫說話
秦國的富有是打出來的嗎?
恰恰相反,是富有了才有打的基礎!對於大秦的理解,不能光看表面!在大秦開始統一六國之前,國家財富已經佔當時全國的60%!中國後代史書中的記載多參雜記述者個人主觀認為,或者是皇家認可的政治,文化,思想,軍事等方面,而甚少關注經濟,科技,加工業及真正的農業和商業!尤其漢代起,對大秦的態度採取的是貶抑立場,加上歷代“所謂儒家”的得勢,更是將大秦描繪成窮兵黷武的暴秦,導致後代對大秦的認知居於負面!
好在戰國時,各國皆有史官,且諸子百家學說非常流行,故可參考的相對真實材料也多。想真正瞭解大秦,小編的心得是:可以多讀史記的貨殖列傳,再結合同時代的著作,包括兵家學說,呂氏春秋,荀子,秦律,商君書等加以立體解讀,甚至也可以研讀一下相關老子,孔子,孟子的學說,也可以從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學說中尋找有關的記載。最好也關注考古發現的實物,如兵馬俑,秦墓和雲夢秦簡等的相關記載,再綜合分析。
反正掌握一點,不可以一家斷章取義之言,來下最後判斷!小編自專注秦史以來(秦史與情史音近,讀來好聽!),個人得出的結論傾向於:大秦可能是自古代中國(一直到清朝),最先進的國家!先進的科技,工藝,製造,農業,商業,軍事,包括國家制度,管理體系,獎懲措施等,幾乎涵蓋各個方面!即使是被後人認為的“興農而抑商”也只是對了一半!(另文後說)結論:大秦,是國力強大之後,才保障了敢打能打,打是為了統一!個人觀點,歡迎指正!圖片來自網路,侵權必刪
-
6 # 老李2019
打仗從來沒有富有的,只有窮的,以前爭的是土地,不代表打贏了和平了就是富有,不要以為打贏了穩定了就是比較富的,我們看到只是皇宮裡的人比較高興,但歷史書沒有寫百姓打贏了過得怎麼樣,給大家看歷史的人一個錯覺,就拿白啟打趙國一戰互相40萬軍隊進行對峙,兩國都沒有糧食了,又大量的把幾年以後的糧食稅都徵收了,但是還是不夠,所有皇宮貴族都在省吃檢用的打仗,皇宮貴族都在天天喝粥了,百姓都只有喝米草粥了,秦最後實在是籌不到糧食了,只好用計策引趙國上當速戰速決,一個國家連把百姓幾年以後的稅都提前收了,而且國家變著法的在增加稅收,所以最後雖然秦統一了,但是民怨四起,為什麼稅太重了,古時候打仗不是我們現在考慮的要多麼富有才打仗,而過去皇帝腦袋一拍想打,將領主要靠打仗得到獎賞,所以要打仗,過去不打仗可能就一點工資,但一打仗打勝了,那大把獎賞就有了,所以過去君王想打仗征服更多國土,而武將希望用打仗立功,只有文官不想打仗,因為打仗百姓得不到休養沒有了經濟,那文官已沒有地方貪錢,所以過去是武官主戰,文官休戰,因為利益不同,考慮的立場就不同,所以過去戰爭只要夠家人吃的,然後夠大軍起初起兵時糧食夠了,後面在慢慢籌糧,不像現在如果大軍預計打1年就得把1年錢都準備好了再打,沒準備好不輕易打仗,而且還要看百姓富不富有,百姓不富有已可能不打,而過去一旦打敗了,糧食已沒有了,那國家就等著滅亡,秦並不是越打仗越富有,過去打仗主要靠糧食,只要有糧食軍隊就能堅持,兵器主要是冷兵器,打造好了可以用好幾次戰役,主要供應的就是弓箭,但已可以透過繳獲再利用,不像現在需要大量生產子彈,秦長平一戰糧食該買的都買了,稅官該想到的徵稅名目都想了,但就是徵不到糧食,很多百姓家裡都只能吃樹皮了,而且軍隊能不能打勝仗跟治軍的將領和國家君王的人心有關係,只要有糧食吃就不會兵變,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好的將領就算富有已不一定能打贏,就像曾經我們列印度和支援北韓,其實我們國家都很窮了,但軍隊由於治軍有方上下一心,照樣有戰鬥力,所以過去秦軍隊有戰鬥力跟治軍有關,國家富不富沒有很大關係,而且透過商鞅變法後生產有序,大家種糧食已能有獎勵,所以積極性高,大家願意生產,所以長平一戰後秦又歇了幾年,等糧食充足了再打,那時候主要其他國家沒有勇猛的將領,都被秦的虎狼之師打怕了,如果這時秦長平一戰後其他哪個諸侯國要是大軍壓境,估計秦就滅了,但是當時諸侯國沒有現在看歷史頭腦這麼清楚和知道敵軍內部是什麼狀況,如果有精明的將領要是能有現在看歷史一樣清楚雙方的實力情況,估計歷史就要改寫了,基本上過去打一仗其實要歇少則幾年,多則10幾年,有的甚至是一輩人不發兵的情況都有,因為經過大仗軍隊需要新兵訓練補充軍隊,還需要百姓休養準備糧食,否則就要激起民變了,我們看歷史只是把幾百年歷史濃縮了看,把幾百年加起來看所以感覺打仗挺多的,其實以前主要邊境經常會發生小股敵軍侵擾,但是大舉用兵打一次估計要休養幾年,甚至是10幾年,有的甚至幾十年都不打仗了,主要是糧食,因為土地就那麼大,糧食就這麼多,所以過去國土面積大就意味著強,因為糧食多人口多土地多。只能說過去看誰的糧食多,跟富不富沒有什麼關係。過去只要有土地,有年輕人國家就會強,而沒有土地,沒有人的國家就會弱,哪怕再富有但打仗靠人,不像現在靠現代化武器,過去全靠人口,只有人多的國家就強,而國土小了不夠養更多的人,沒法種更多的地,所以過去對國土擴張慾望較大。因為沒有權威的規則不像現在,只要糧食夠,有大將就可以發兵,跟富不富有沒有關係。所以說只有秦越打越富有是無稽之談。一個國家治軍有方跟富不富有沒啥關係,這個跟君王和將領治理國家和軍隊有關係。當時秦的國力只是跟自己以前比是富了不少,但跟其他諸侯國都是差不多的,所以說只有秦越打越富,只能說越打越強的,沒有越打越富,因為秦打仗磨練了軍隊的戰鬥力,所以秦打勝仗多,我們可以看地圖後面秦土地越來越大,因為土地越大地就越多,糧食和人口就越多,所以過去強主要是國土大,糧食多,人口多就強,和富不富有沒有關係。百姓過的好不好已不沒關係,其實我們看秦吞併六國是用了好幾代人,其實已是幾十年才打仗,並不是我們看歷史一樣感覺打仗挺多的。要想過去那種規則下能10幾年不打仗就很不容易了。
-
7 # 貓臉先生的野望
無論什麼時候打仗都是一件消耗國力的事。秦國越來越富不是因為打仗,而是因為其國家機器的高效運轉。
其他各國各有各的原因,導致他們固步自封,從而越打仗越傷元氣。最終為秦國所滅。
-
8 # 小生聊史
秦國不是為了富有而打仗,而是為了打仗而變得富有。秦也不是一直都處於崛起狀態,在秦穆公時期,秦國的國力逐步好轉,但秦穆公死後 ,他兒子沒穆公能力卻比穆公更拽 不但窮兵黷武, 更有窮奢極欲的嫌疑, 敗仗加揮霍 ,連西戎的霸主地位都不保 。然後短命的共公忽略 。接著失信於諸侯的桓公又經理麻隧之戰的大敗。直到景公時期才結束秦晉間的戰爭。 然後是厲共公時期短暫的繁榮, 隨後卻又是無盡的內憂外患。躁公期間 秦內亂不說, 連義渠也大規模入侵 ,接著躁公的繼承人懷公被本朝貴族逼死 ,被推上位的靈公壓根不說魏文侯的對手 ,被魏國揍的一點脾氣都沒有,這還不算,這時的秦國國君可以說壓根沒半點話語權 ,繼承者都要由貴族說了算。 所以獻公很遺憾這時沒法即位 ,反而由遠在晉國的簡公繼位。
簡公和再接下來的惠公可以說是在被魏國蹂躪的陰影中度過的 。而再接下來秦國 主政的是歷史有名的小主夫人 ,之所以說她有名 ,是因為和趙太后完全相反的一個存在, 爛的沒法形容了 。
還好 沒多久 ,獻公終於迴歸了,再然後才到了秦重新洗牌的時機。
經歷四代亂政,秦國當時的制度應該是落後於列國的,而且秦地處於現在的陝西,應該較山東各國地產貧弱,所以商市消極。而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煥然一新,主要因為:
(1)軍功制,農耕制,解放奴隸制,使得國民特別是新國民參軍作戰和耕作動力大增。(2)擁有了“法制”由此觀念是先秦時期的一大壯舉。
(3)統一度量衡,使商市公平,可靠,便捷。由此使秦國奠定了一統天下的根基。(4)正確的人才戰略,徠民政策為秦招攬了大批能人賢士
(5)秦國的遠交近攻戰略,打破了其他各國想聯合滅秦的想法,其他各國雖聯手打過秦,但沒多久就破滅了,因為所有人都各懷鬼胎,便鬧出不合。
自此,各國便再也無力抵禦秦,除齊國之外,其餘五國只得割城讓地,賄秦以求和平,但這也只是溫水煮青蛙,沒多久其餘五國便都被秦攻破,最後幾十年無戰爭的齊國不戰而降,成就了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秦朝。
-
9 # xfy2018
秦國越打越富有,商鞅變法是根基,范雎的“遠交近攻”是方向,秦軍的戰無不勝是保障。
先說根基部分,商鞅變法開井田分田地,廢除奴隸制,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同時變法中規定除了農戰可獲得功爵獎賞以外別無他徑,也激發了農民的種地打仗熱情,故秦民聞戰則喜。能打仗的去打仗賺獎賞功爵,不能打仗的在家種地將糧食賣給政府也賺獎賞功爵。這就是在根本上激發了秦國軍民的生產力與創造力。
范雎提出的遠交近攻戰略,讓秦國專注於蠶食鄰近的城池土地人口,改變了以前戰勝後劫掠糧食財貨而放棄土地人口的做法,讓秦軍認識到土地與人口才是最大的財富。以至於後期秦軍每攻佔一地方,都會佔領並推行秦法,這樣城池土地人口財富就越打越多。而山東六國相互攻戰多年,領土人口財富都只是流水移動,並沒有實現地生人口,人口生財的良性迴圈。
秦軍自商鞅變法以後,勝多敗少,攻佔的地方也就越多。攻下來後,秦國就會派官吏到當地進行變法,對佔領地實現軍政管理,軍隊主攻,官吏主守,將秦軍所攻佔的領土一點點化入秦國,進而實現良性迴圈。
-
10 # 孤舟釣江雪
嚴格來說,沒有哪個國家打仗會越來越富,但如果把打仗得來的土地算上的話,秦國當然是越打越富了,因為土地是無價的。對此,我粗略的分析了下,秦國之所以能統一六國(或者說越打越富)有很多原因,這裡面既是實力的體現,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
實力的體現方面:
第一,秦國透過商鞅變法,推進國家進行根本的制度改革,給了底層群眾向上爬的渠道,搞得全華人民像打了雞血一樣,從而把一切的社會資源(包括人)都趨使到國家的耕與戰上去,以形成強大的國家凝聚力和戰鬥力。
第二,秦國從秦孝公開始,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一共經歷了7個君王,從公元前361年至公元前221年,一共用了140年,而這140年裡的7個君王,沒有一個是草包,除了秦始皇的爺爺秦孝文王繼位3天就去世,時間較短沒法定論,其他的都是6位都是同時期能力超群的君主,這一點是非常難得的。這方面六國中唯一能拿出來比一比的,只有與趙國了,但即使是趙國,也相差甚遠。別的不說,若沒有秦孝公的支援,商鞅變法很有很可能虎頭蛇尾,甚至胎死腹中。
第三,秦國的地理位置很好,商鞅變法後,很快就南下滅蜀,拿下了天府之國,之後向西北又滅了義渠,在土地面積和人口上得到了很大的擴充,這一點只有楚國可以比擬。
第四,善於用人,商鞅、張儀、範睢、李斯、韓非都非秦華人,卻在秦國風生水起。
運氣的成分方面:
第一,長平之戰險勝,長平之戰是改變秦趙國運的一場大戰,具體不多說了,只說一點:如果趙括不在戰場被射死,四十萬趙軍與秦軍拼死到最後一刻,加上其他五國的援軍,秦國可就危險了。
第二,在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中,基本上沒有什麼不好的決策。但六國就不同了,經常是很容易就被秦國挑撥而互相攻殺,這與這幾個國家的國君昏庸有一定的關係,若六國的國君精明能幹一點,秦國很難佔到便宜,更難統一六國。
第三,晉國的分裂,如果韓魏趙是一家,秦國很難佔到便宜,事實上,戰國前期,一個魏國就經常打的秦國滿地找牙,戰國後期,秦國花了很大的力氣才滅了趙國。
不知道我的回答滿不滿意呢?
回覆列表
與史書所寫的秦軍是虎狼之師不同,我發現大多時候秦軍是勝之不武的,比如在長平之戰,秦軍參戰的人數史書上沒寫,只寫了秦昭襄王發舉國16以上60以下的男丁去參戰而且傷亡過半,伐楚時楚軍有20萬人,而秦將王翦要求秦始皇給他60萬人他才願意去出戰。而不同的是秦國傷亡比趙國大(筆者認為這也可能是後來白起不願意攻趙的原因)可趙國卻從此一蹶不振,而秦國從此一家獨霸,甚至那些憎恨他的六國們也不敢在戰後去騷擾他,我認為這一切還得歸功於商鞅變法。商鞅變法的核心就兩個字,耕戰,除此之外所有的一切都放棄,比如商業、詩書禮樂、娛樂活動等全部放棄,上至王公大臣下到黎民百姓,所有人的進階之徒只有上戰場殺敵,除此之外什麼學習、經商、縱橫全部封死,讓你不再心存僥倖。至於平時,除了耕地你不能也不敢去幹別的。有了耕地,就會有更多的糧食,有了糧食就會有更多的人口,有了人口就會有更多的兵源(而且你也不用擔心士兵戰鬥力的問題,因為那是每一個人唯一能改變他命運的選擇),有了更多的兵就可以打更多的戰役,而且因為有更多的糧食,不用擔心後勤問題(秦滅楚戰役,王翦60萬大軍曾與楚軍對峙了一年而秦國啥事也沒有,諷刺的是楚國卻吃不消了)。對於六國來說,在與秦的戰爭中,戰敗就意味著喪失更多的國力,損失更多土地和人口,實力削弱;而秦國相對較強,勝多敗少,意味著損失的兵力少,還可以從奪得的土地中獲得更多人口和兵員,以及大量的可耕種土地,實力越來越強。
相對於六國,秦國的商鞅變法更加徹底,獎勵耕戰的政策使秦國國富兵強,凝聚力更強,越是戰爭越是能提高國民的鬥志;六國則不同了,戰爭尤其是戰敗,只能打擊國民自信心,造成失地失民,越來越弱小。
秦國的強大,得到越來越多的有才能之士前來投靠,以施展自己的抱負,這進一步促進了秦國的強大,強國強相強民,自然更加強大,六華人才流失,越來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