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孚鑑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個,當時因為關羽被東吳所殺,劉備為替關羽報仇,帶大軍去攻打東吳孫權,孫權向劉備求和,但劉備不同意孫權的求和,最後孫權對陸遜委以重任全權處理戰事,同時有和曹魏修好關係,避免腹背受敵,最終陸遜大敗劉備。劉備因為夷陵之戰的失敗,沒多久就病逝於白帝城。

    那夷陵之戰東吳大勝,為什麼不乘勝追擊蜀軍呢?

    第一,雖然在夷陵之戰中,東吳勝利,但是兩國的實力都受到影響,同時劉備雖然在夷陵之戰中失敗,但是他的後方所還是很穩固。

    當時劉備失敗後退,但是到了益州的永安就不在西進後退。孫權聽聞劉備不在後退,也知道蜀漢的實力尚在,自己目前是不具備消滅西蜀的。

    而東吳也知道,目前三分天下,曹強而孫劉勢弱,只能孫劉聯合抗曹,同時又唇亡齒寒。後來劉備死後,諸葛亮掌權,於是就重新修好東吳和西蜀的關係。也因為孫劉這次的重新修好,,三國的情勢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了相對穩定的對峙階段。

    第二,東吳雖然在開戰之前,就已經和曹魏修好關係,但是曹魏勢大,也經常想吞併東吳,所以曹魏也不會遵守前約的。

    若是東吳趁著劉備夷陵之戰的失敗,大舉進攻西蜀,那樣的話,東吳大軍就會深入蜀國重地而不能自拔。

    要是這時曹操從東吳的背後在派軍攻打東吳,東吳就會腹背受敵。同時東吳大軍精銳都在蜀國。那時就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東吳不僅不能消滅蜀漢,同時也會敗給曹魏。

    孫權能立於三國肯定有他的能力,陸遜深知兵法,他們肯定會想到曹魏的,所以他們最後沒有乘勝追擊。

    後來曹魏果然派兵前去攻打東吳,但是因為東吳早有準備,曹魏就只能無功而返。

    第三,劉備的蜀漢和東吳的實力相差不多,劉備雖然在夷陵失敗,但他的大本營還是很穩固。而東吳就算拋開曹魏的威脅,他那時也沒有能力滅了西蜀的。

    所以,在夷陵之戰中,劉備雖然大敗而歸,但東吳卻沒有乘勝追擊消滅西蜀。

  • 2 # 恆實說

    民間傳說,三國時吳蜀夷陵之戰,劉備被陸遜打得大敗虧輸。後衛將軍傅彤陣亡、鎮北將軍黃權率眾向曹魏投降、白眉馬良撤退時被步騭截擊而死......軍師孔明事先就料定劉備必敗,所以預先在(一說在四川夔州(今奉節縣),一說在四川新都縣北)設下九宮八卦陣。號稱十萬伏兵。陸遜率兵趁勝追趕到魚腹浦(在夔門之西奉節城南附近)時,誤進九宮八卦陣中,差點被困死陣中。多虧了諸葛亮的老丈人黃承延帶路,才勉強逃出。遂帶兵返吳,不再提攻蜀一事。

    這只是民間流傳的一個傳說而已。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子嗎?吳兵被一座九宮八卦陣阻擋,而無法趁勝攻蜀了嗎?這件事咱們需要慢慢分析:

    一、時政。蜀吳雖說在赤壁聯合打敗了曹魏大軍。但是荊州這個梗,讓蜀、吳始終無法釋懷。孫權一直在防備曹魏、提防蜀漢。而蜀漢雖說孔明的戰略構圖是聯吳抗魏。但是上至劉備、下至關羽,對此戰略並沒有嚴格執行。終於在219年孫吳取荊州、誅關羽時,事情達到了蜀吳兩國衝突的頂峰。劉備率軍攻吳報殺弟之仇。孫吳求和,劉備不許。大有滅吳方才解恨之意。而曹魏此時採取坐岸觀虎鬥,混水摸魚的方針。孫吳見此形態,無奈向曹魏稱臣,以求從曹魏這裡拖延一些時間,好騰出手來對付蜀漢。

    二、國力。雖然此時是三國鼎立此時天下為魏、蜀、吳三足鼎立之態。但是曹魏國力最強、蜀漢國力次之、最弱當屬孫吳。雖說打敗了劉備,但是要趁此吞併蜀漢。也屬痴人做夢一說。國力弱,還要提防曹魏。相當於兩面作戰。國力不允許、還得防著蜀漢在最後拼死一博的能力。搞不好,蜀漢沒有吞併掉,自己卻可能被曹魏兼併了。

    三、角度。從孫吳的角度來看:吳南郡太守諸葛瑾給備來箋說:“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熟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其實拋卻關羽、荊州之事,兩國確實、必須、一定要聯合抗曹,方是正事大事。可惜劉備因二弟關羽之死急怒攻心、亂了心智。大局察視不清。

    四、軍事。孫吳要進攻蜀漢的話,也只能走長江三峽通道,相對來說,從荊州進攻巴蜀比從蜀進攻荊州更加困難一些。尤其在古時攻城掠寨,防禦方的優勢要比攻擊方大。最好的例證就是:蜀漢滅國時,孫吳想趁亂佔些地盤。東吳方面陸遜的兒子陸抗率精銳三萬攻白帝城。而蜀將羅憲率領2000人在白帝城擋住吳軍近兩年之久。可見當時攻城確實不易。而孫吳蜀漢最缺的就是時間!

    五、條件。當劉備大敗,逃到白帝城(也就是如今四川奉節東)。收攏潰兵,而此時趙雲也前來增援。再加上蜀漢內仍由諸葛孔明主持大局。攻城意味著時間、有被趙雲夾攻的風險、即使攻下了白帝城、擊敗了趙雲。仍有諸葛這座高山在後頭。衡量再三,孫吳覺得吞併蜀漢未到條件成熟階段。

    而最後夷陵之戰告終。蜀漢受到重創,國力削弱,興復漢室的希望更為渺茫、孫吳雖說取了荊州,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本來就弱的國力更加不負重擔了。鑑於此種情況。諸葛在劉備白帝託孤後,立即與孫吳修好,雙方恢復同盟關係,共同對抗曹魏。諸葛孔明悲壯的命運也到了高潮: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 3 # 劉一千五

    曹丕的奸詐,不比乃父曹操差。要不,輪不到他在幾個兄弟中"撥尖而出"當上太子,進而廢卻漢獻帝,給劉姓大漢幾百年江山畫上一個句號。

    荊州就是一塊敏感的地方。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諸葛亮也說過"若控有荊益,保其阻巖,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襄之兵以向宛洛……″,這是東伐北上的"跳板"。失去就麻煩了。(而荊州失去之後,諸葛亮北伐,次次皆空,跟路線長短,曲折坎坷有極大關係)。但是,關羽丟了荊州,引發曹,劉,孫三家的敵對關係重新洗牌。劉備就去討伐吳國孫權了。孫權咋辦都不能讓妹夫改變主意。只好一方面硬著頭皮迎戰,另一方面派使者去魏國向曹丕稱臣。曹丕準了,心頭卻打定主意要揀便宜。

    夷陵之戰之前,劉備己作好國家安排,讓魏延守漢中。防北方門戶。孔明輔太子守成都……其他就是他親征了。孫權得到曹丕答覆後,讓陸遜領兵迎戰。並不敢馬虎在東線濡須備下戰船重兵防守魏兵偷襲。

    夷陵之戰,劉備慘敗,奔向白帝城。沒退了,不退了,這是底線。陸遜不是不想攻擊,而是怕東線的濡須遭曹丕乘虛而下。所以,把劉備趕出境就退兵向東去了。

    曹丕一見這仗打成這樣,就不動了,原本想吳國一敗,他好搶佔東南方吳人的大片土地,沒想到,劉備間接壞了他的謀劃。這真是人算不若天算。讓他白費心思計較了許多日子,一根毛也沒撈著,倒讓孫權從此把荊州牢牢地抓到自己手裡……

  • 4 # 潯陽鹹魚

    孫吳方面的主帥陸遜當然有想過啊!但是劉備拒守白帝,陸遜也無法進兵,雙方也就只能打打嘴炮而已了。

    對於陸遜來說,他肯定不能自作主張入蜀,因為孫權給陸遜的既定戰略目標是阻擊劉備軍的東進,守住荊州。夷陵之戰後,陸遜已經達成戰略目標,就沒有必要畫蛇添足去入蜀了。

    第一,劉備已經依山傍險做好了防守,陸遜以身犯險,風險太高。

    第二,荊州以北也有來自曹魏帝國方面的軍事壓力,陸遜不可能把戰線拉得太長。

    第三,劉備也沒有出蜀的能力了。

    第四,孫權也不會答應入蜀的。

    洞浦之戰

    在孫吳的沿江防線,魏帝曹丕也率大軍坐鎮許昌,指揮大軍準備南下,孫權則早就領兵守衛沿江防線,雙方主力在洞浦展開了遭遇戰。

    洞浦之戰的前提是,孫權徹底跟曹丕攤牌:之前我向你示好是權宜之計,現在我江東沒有危機了,我根本就不怕你。

    曹丕知道自己被忽悠了,為了掙面子,命令進軍,於是雙方在洞浦打了一場。互有勝負,雙方從此徹底撕破臉。

    所以,在這樣的局面下,劉備和孫權之間又建立其“外交通道”,互相讓步,開始往和平復交上發展。

    即便劉備心裡不甘心,孫權也是逢場作戲慣了的人,單純的也就只有曹丕了吧。

    曹丕單純

    為什麼我說曹丕單純,因為當初孫權為了求得曹丕幫助(至少不與自己敵對),釋放了當初被關羽擒拿的于禁等一系列魏國官員,其中有一個名叫浩周的,就是被孫權忽悠過的“被動間諜”。

    孫權曾拉著浩週一起談心,演技非常了得,表演自己對曹丕的忠貞,浩周本是降將,能受到孫權的禮遇,也是受寵若驚,自覺地把孫權對自己說的話當成真心之言。

    等到浩周返回曹丕處,曹丕問浩周等人“孫權是不是真心投靠我大魏?”

    原南陽太守東里袞說孫權不是真心的,浩周則堅持說孫權是真心的。

    結果,曹丕選擇相信浩周的話。這說明,曹丕的耳朵喜歡聽好話。

    曹丕也下詔讓孫權交出兒子作為人質,孫權便以種種藉口拖延時間。

    甚至在曹丕南征之前,孫權還未得到夷陵之戰的捷報之前,孫權還繼續寫信忽悠浩周,給一些虛假的承諾,讓他繼續給曹丕吹耳邊風,以達到拖延時間的目的。

    等到洞浦之戰後,雙方徹底翻臉;曹丕班師後,再也不理浩周了。

    曹丕也不能全怪浩周單純被人騙,明明也有如東里袞等人向自己反應孫權的話不可靠,曹丕作為領導,不聽忠言,自己也是有領導責任的。

  • 5 # 有書共讀

    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公元221年,東吳陸遜在此戰中擊敗蜀漢劉備,導致其白帝託孤。在此戰中,蜀漢的主力喪失殆盡。按理說,吳軍完全可以乘勝追擊,一舉消滅蜀漢,但事實卻沒有這樣做,像陸遜這樣的三國頂級名將都未能做到的事情,背後肯定有複雜的原因。

    一、地理原因

    古代戰爭受地理環境、交通條件的限制非常大,所謂戰爭必須考慮天時地利人和,尤其是中國西高東低的地理走勢,加之湖北與四川被巫山山脈隔斷,造成了川路艱險,要想從湖北入川,一走水路,入三峽,但在帆船時代,逆水而上談何容易。

    劉備出兵前,治中從事黃權就勸他:“吳人悍戰,而水軍沿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當寇,陛下宜為後鎮。”意思就是指順流而下,進軍容易退軍難。二走陸路,但要千里繞行,而且三峽一帶都易守難攻,蜀漢只需扼守險要,就能以逸待勞打得東吳有來無回。

    事實上,劉備所選擇的進軍道路都在長江沿岸的河谷地帶,原本不便於大兵團作戰,其初期兵力上的優勢完全無法展開,陸遜之所以選擇戰略後退,一是看清楚了此非用兵之地,故意後退至猇亭。

    因為一出猇亭就進入了平坦廣闊的江漢平原,可以集中兵力對蜀漢軍隊形成向心攻擊,這就是陸遜後退的終止點。二是陸遜在後退過程中沿路節節抵抗,消耗蜀漢的兵力和兵勢,加上六月的炎熱天氣和隨之而來的疫病,加劇了蜀漢的非戰鬥減員。

    這種地利的再一個例子就是吳永安七年(公元264年)蜀漢亡國後,東吳想趁火打劫,使撫軍步協從湖北西攻蜀地,蜀漢巴東太守羅憲僅僅用2000人守永安就大敗步協,隨後羅憲降魏。

    東吳咽不下這口氣,又派鎮軍陸抗率兵3萬圍攻永安,仍然打不下來。陸抗是三國後期名將,連擁重兵的他也拿不下一個區區永安,足可見從湖北仰攻蜀地之難度。

    二、曹魏原因

    三國鼎立,吳蜀較弱,必須聯手抗曹,這也是整個三國時期吳蜀兩國的總體策略,吳蜀任何一方被嚴重削弱,都會導致另一方被強大的曹魏消滅,諸葛亮、魯肅包括陸遜都懂得這個唇亡齒寒的道理。

    事實上,蜀漢六月兵敗,九月,曹丕就派出三路大軍伐吳了,徵東大將軍曹休、前將軍張遼、鎮東將軍臧霸出洞口,大將軍曹仁出濡須,上軍大將軍曹真、徵南大將軍夏侯尚、左將軍張郃、右將軍徐晃圍南郡。

    吳則由建威將軍呂範督五軍迎戰。可以說,這時的東吳已經面臨兩線作戰的危險,如果蜀漢和曹魏聯手,東吳更加應付不過來。這種可能性並非沒有,當時劉備聽說魏軍大舉南下,就給陸遜寫信:“賊今已在江、漢,吾將復東,將軍謂其能然否?”意思是我準備整頓軍隊重新東下,與曹魏夾擊你,你覺得我能做到不”?

    三、東吳內部原因

    三國時期,東吳對江南的開發程度有限,孫權所穩定控制的不過吳郡、會稽郡、丹陽郡、豫章郡、廬陵郡、廬江郡,即所謂的江東六郡。

    而六郡以南的原住民山越,與東吳官方一直對立,如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丹陽費棧與山越人聯手叛亂,孫權派陸遜從東三郡抽壯丁成軍,“強者為兵,羸者補戶,得精卒數萬人”,才得以討平費棧之亂。

    而《資治通鑑》也記載,東吳黃武元年(公元222年),“吳王以揚越蠻夷多未平集,乃卑辭上書,求自改厲”,孫權因為山越未平,所以雖然稱帝了,但仍然向曹丕認慫。

    山越人的襲擾、對東吳的統治構成的嚴重威脅直到諸葛恪在公元234年、237年的兩次重兵圍剿之下才徹底解除。可想而知,在公元221年的時候,東吳要想冒著後院起火的危險,傾全力滅蜀是不現實的。

    正是多方面的因素,導致了陸遜對蜀漢的戰略追擊僅僅止於湖北秭歸,更導致了吳蜀兩國在剛剛經歷了夷陵大戰之後半年就立刻修好,當年年底,孫權派太中大夫鄭泉出使蜀漢,“吳、漢復通”,重新結盟抗曹。

  • 6 # 歷史長流中的魚兒

    劉備稱帝之後,以給關羽報仇為由興兵伐吳,一路連番勝利,但是由於劉備大意,被東吳陸遜大敗,劉備逃往永安。之後孫權向劉備求和,劉備同意了。既然劉備大敗,孫權為什麼不乘勝追擊,一舉滅了西蜀呢?小魚兒覺得不是孫權不想,而是他不能,有一下四條原因。一、劉備實力仍然強大。劉備夷陵大敗,只是一場大仗的失敗而已,這些人並沒有被殺絕,只是被東吳一時給打散了,西蜀的實力雖然受損,但是並沒有傷到根本。《三國志·先主傳》記載,“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劉備大敗之後慢慢把散亂的兵力都收整起來,然後一直住在白帝城,以防備孫權,孫權知道這個訊息後是相當害怕的,以劉備的實力,他是可以再次調兵,再來一次伐吳大戰的,但是這一次東吳到底能不能打贏也是一個問號,孫權就怕劉備打紅了眼,被一時衝昏了頭腦,所以趕緊派使者去求和。二、“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東吳很難打上去。劉備雖然戰敗了,但是蜀道各處的守將和駐守的兵力還在各司其職,吳軍要乘勝追擊,那也只是追打了敗仗的劉備,但是這些守軍可都是以逸待勞等著的呢。李白有一首詩寫道:“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蜀地道路崎嶇,易守難攻,劉備當初攻下蜀地還是劉璋請劉備進去的,孫權想要強攻上去其難度也是相當之大的。三、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當西蜀和東吳大戰時,曹魏早就虎視眈眈了。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如果孫權非要一舉滅了西蜀的話,那麼必然會延長戰爭的時間。西蜀實力尚在,蜀地又是易守難攻,兩國交戰,雙方國力將嚴重損耗。就算東吳真的有實力滅蜀,曹魏怎麼可能坐等東吳滅了西蜀,讓東吳成為一個更強大的勁敵呢?所以曹魏一定會在這期間搞事情,搞不好西蜀還沒有攻下來,自家的大本營就被曹魏掏了老窩。四、審時度勢,求和是劉備和孫權的共識。當時的情況處於膠著之中,劉備打了敗仗心中肯定不甘,孫權僥倖獲勝,算是撿了便宜,要是還繼續打下去,曹魏定會乘虛而入。所以此時求和是這兩家共同的意願,但是由誰先提出呢,當然是孫權了,劉備提出來就成了戰敗而示弱了,會對蜀國計程車氣造成極大的影響,孫權也看到了這點,所以主動去請和。總之,夷陵之戰,蜀軍雖然大敗,但實力還在,吳軍雖然大勝,但也只能算是僥倖獲勝,見好就收是最好的,不知死活的往上衝很有可能就回不來了,或者回來後發現大本營已經成了曹魏的了,所以孫權是不會做乘勝追擊的事的。

    每天一段有深度的三國曆史,小魚兒謝謝大家關注、點贊、評論!

  • 7 # 這些歷史要讀

    最根本的一個原因是:吳國也好,蜀國也罷,大家都深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個道理。

    三國時期,說是三足鼎立,其實應該算是曹魏一家獨大的。從綜合實力來看,吳蜀即便聯合起來,都還是比不上曹魏。因此,他們只能聯合起來,再憑藉山川之險,才能維持。

    所以,不論是孫權,還是諸葛亮,都清楚吳蜀兩國可謂是唇亡齒寒的關係。而聯吳(蜀)抗曹,更是吳蜀的基本外交方針。因為,不管哪一方先被嚴重削弱或是敗亡,對剩下的一方來說,都是致命的。

    迴歸到夷陵之戰後的情況;當時蜀國雖敗,但川蜀之險還在。即便吳國乘勝追擊,不見得就能夠順利滅掉蜀國,即便真能滅掉蜀國,恐怕也會落得個個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下場。而倘若攻不下來,不僅土損國力和軍力,還會使得吳蜀聯盟再沒有恢復的餘地。

    但不論是那個結果,對吳蜀兩國來說都是致命的。因為,曹魏是不會作壁上觀的,他們肯定會抓住這個機會,要麼聯蜀滅吳,要麼聯吳滅蜀,然後再把剩下的一方也消滅掉,完成統一。

  • 8 # 君山話史

    夷陵之戰,吳軍大敗蜀軍,為何不乘勝追擊,直取蜀漢呢?

    答案是:不可能。吳國能打敗蜀軍入侵,保全自己,已屬萬幸。

    這裡必須要對當時的時局有一番全面的瞭解。

    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即劉備稱帝三個月後,他親自揮師東進,攻擊目標直指東吳。

    蜀軍節節進逼,劉備派吳班、馮習兩名將軍率領四萬人馬進攻巫縣。東吳將領李異、劉阿不是蜀軍對手,很快潰敗,蜀軍進逼秭歸。武陵諸蠻夷部落風聞訊息後,紛紛前來歸降,蜀軍聲勢大振。

    為了抗擊劉備,孫權把鎮西將軍陸遜提拔為大都督,總攬前敵事務,率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等諸將共計五萬餘人,做好迎敵的準備。

    孫權所擔心的,不止是劉備。一旦蜀、吳交戰,魏國乘機大舉南下,他就面臨腹背受敵的不利局面。無論是蜀漢還是曹魏,都不是省油的燈,兩線作戰,孫權吃不消。大丈夫能屈能伸,劉備已是鐵了心要報仇,和解是不可能了,那麼孫權必須倒向曹丕,這是惟一的選擇。

    很快,孫權的使者抵達洛陽,正式向曹丕稱臣。

    對孫權來說,這是千鈞一髮的時刻。這時的吳國可謂危機空前。劉備東征的威脅是巨大的,如果曹丕大舉南征,兩線作戰的吳國必定土崩瓦解。退一步說,即便曹魏不進攻,只要吳國陷入戰爭的泥潭無法自拔,也只能惟有完全投靠曹魏,其獨立性也將蕩然無存,將淪為魏國的附庸。

    倘若曹操還活著,一定會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一鼓作氣先滅了東吳。但曹丕畢竟不是英雄,好大喜功,認為不戰而屈東吳,甚是划算,便答應其稱藩的請求。看來幸運女神垂青孫權,否則三國的歷史將就此結束。為了表示誠意,孫權把先前被關羽俘虜的于禁送還魏國。

    除了遣回于禁之外,孫權還送回兩名于禁的部將,一個是護軍浩周,另一個是軍司馬東里袞,想讓這兩人在魏帝曹丕面前美言幾句。

    曹丕接見浩周與東里袞,問道:“依你們之見,孫權臣服這個事是不是可信呢?”

    東里袞認為孫權歸附只是權宜之計,他肯定不是真心實意臣服的。浩周則拍著胸脯,信心滿滿地說:“孫權定會臣服。”為什麼呢?他解釋說,孫權言辭極為謙卑恭敬,態度非常誠懇,歸降之心,就像嗷嗷待哺的小孩翹首以盼父母一般。浩周甚至用全家人的性命為孫權打保票,認為他一定會真心實意歸降。

    浩周這麼一說,曹丕聽了很開心。自己現在乃是皇帝,理應“恩澤天下”,為了顯示自己懷柔天下的寬廣胸襟,加封孫權為“吳王”,並加“九錫”。

    政治,就是博弈,是賭局。

    孫權能屈能伸,透過臣服魏國,換得了喘息之機,避免了兩線作戰的危險,可以集中力量對付劉備的入侵。

    夷陵之戰,東吳取得徹底的勝利,幾乎摧毀了蜀軍主力,保障了東吳在政治、外交、軍事上的獨立性,避免淪為魏國的附庸。然而,倘若東吳採取進一步軍事行動,反客為主,殺入蜀國,卻是非常不現實的事情。

    因為夷陵之戰剛結束,另一場大戰又開打了。

    孫權向魏國稱臣,只是權宜之計,夷陵之戰後,他的種種投降承諾當然就成了忽悠。

    曹丕派浩周出使吳國,授予孫權“吳王”封號,並要求他遣子入侍。所謂遣子入侍,是好聽的說法,實際上就是要孫權把兒子當作人質扣押在魏國,以表示對朝廷的忠心。

    孫權當然沒那麼笨,要是把人質送上,就完全受制於人。他使了一個“拖”字訣,用各種藉口忽悠魏國特使浩周,拖延時日。浩周有點急了,對孫權說:“我可是用全家百餘口人的性命在陛下面前為您打保票的。”孫權裝出十分感動的模樣,感動得淚眼汪汪,眼淚打溼了衣襟,並指著天發誓。

    可是,直到浩周返回魏國,孫權也沒有遣子入質。

    此是曹丕才意識到自己被狡猾的孫權給耍了,不禁龍顏大怒。

    於是魏國大舉出兵,南征兵團兵分三路南下:第一路由徵東大將軍曹休為統帥,前將軍張遼、鎮東將軍臧霸為副將,兵出洞口;第二路由大將軍曹仁為統帥,兵出濡須;第三路由上軍大將軍曹真為統帥,下轄徵南大將軍夏侯尚、左將軍張郃、右將軍徐晃諸部,進攻南郡。這是曹丕稱帝以來第一次大規模出兵,來勢洶洶,大有踏平東吳之勢。

    試想想,在這種情形下,吳軍還有可能挾夷陵之勝的餘威,西取巴蜀麼?從蜀伐吳到魏伐吳,中間只有區區幾個月的時間,孫權大智大勇,在外交上先穩住魏國,集中力量打掉劉備,再回頭與魏師交鋒,挫其南犯。這一年,對東吳來說,可以說是生死攸關的一年,能活下來已經是萬幸,談何滅掉蜀國呢?

  • 9 # 南門太守

    夷陵之戰後孫權沒有乘勝追擊,一方面是從當時的實力格局看,孫吳尚不具備一口氣滅掉蜀漢的能力;二是曹魏的因素,孫權不得不防備曹魏的進攻。

    首先,孫權並不想打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是劉備發起的,孫權並不想打這一仗,孫權在荊州已經佔到了便宜,只想保住既得利益,不想再冒險了。

    劉備那邊調集大軍準備開戰,眼看大戰在即,孫權的想法還是最好別打。孫權為此做了最後一次努力,他做出一項人事調整,任命諸葛瑾為綏南將軍,代替呂蒙兼任南郡太守,駐紮於公安,負責面對蜀漢第一前線的軍政事務。

    吳、蜀未來如果真的交戰,南郡就是前線,孫權讓諸葛瑾到這裡來,是交付給他一項任務,孫權知道劉備一定要報仇,但他實在不願意跟這個妹夫打,所以讓諸葛瑾給劉備寫信勸和。

    諸葛瑾給劉備寫了信,信中提醒劉備:關羽親還是先帝親?荊州大還是天下大?這是簡單的道理,不用多想劉備應該知道答案。

    但是劉備的態度異常堅決,不理諸葛瑾的來信。劉備也並非不識數,他也知道孫、劉翻臉所帶來的後果,但他內心裡除了復仇的怒火,還有僥倖的心理,因為在他看來與風險相比,勝算更大。

    其次,劉備雖敗但蜀漢仍強。

    夷陵之戰中劉備慘敗,倉促間只得退到白帝城,但這裡蜀軍並不多,依然危險重重,大家都勸劉備快走。

    但是劉備很執著,不走。劉備的想法大概是:損失巨大,慘不忍睹,悲傷難忍,死就死在這裡吧!

    這時有兩支蜀軍人馬迅速靠近白帝城,眾人才稍稍安心。一支是由牙門將向寵率領的隊伍,當時蜀軍各營幾乎全部損失,只有向寵的軍營得以保全。

    另一支人馬是由益州方向趕來的,巴西郡太守閻芝聽說前線吃緊,緊急徵兵,加上本郡原有人馬,湊齊了5000人,命漢昌縣長馬忠率領趕到白帝城護駕。

    而且,劉備出發前命趙雲守衛江州,有這幾支人馬,劉備有了底氣,乾脆呆在白帝城不走了。

    再次,孫吳的戰略重點發生轉移。

    這時,吳將李異、劉阿等率部跟蹤而至,前鋒已達白帝城外的南山。劉備在白帝城給陸遜寫了封信,信中說:“聽說曹魏大軍已經進逼江陵,而我也要重新東進,將軍認為有沒有這樣的可能呢?”

    陸遜接到劉備的來信,知道劉備的用意,回覆說:“貴軍剛剛大敗,元氣大傷,現在請求和好是為自己考慮,哪還能再勉強用兵?如果還有其他打算,定會全軍覆沒,一個都跑不了。”

    不過,陸遜倒是認為,與蜀漢的戰事可以告一段落了,現在戰略重點已經發生了轉移,陸遜認為劉備已敗,當務之急是防備曹魏背後突襲,主力應迅速回防,不宜再追擊劉備,朱然、駱統等人支援陸遜的意見。

    此時,留守在江州的翊軍將軍趙雲星夜馳援,率大部人馬趕到了白帝城,劉備更不擔心了。孫權見狀,命李異、劉阿等從白帝城外撤回,將前鋒駐紮於秭歸。

    就在雙方擺開陣式,要繼續打下去的時候,孫權突然做出了令人震驚的一件事,他派出使者來到白帝城向劉備請和。

    這件事確匪夷所思,作為戰勝者,孫權此時正兵強馬壯,士氣也正旺,而劉備是敗軍之將,手下能打的武將死的死、降的降,哪有力量實施反擊,在這種情況下孫權怎會主動求和呢?

    而且,幾個月前還殺得人家屍橫遍野,對方的眼裡現在沒有別人什麼,都是仇恨,可能談和嗎?但孫權就是孫權,他認為不僅完全可行,而且勢在必行。

    在對外事務方面孫權常有驚人之舉,比如為了對付曹操他主動聯合比自己弱小得多的劉備,比如為了搶奪荊州他突然放棄孫劉聯盟轉而與曹魏結盟,再比如他突然向曹魏稱臣,這些需要的不僅是勇氣,更是對局勢和時機的精準把握,而每一次他都收到了奇效。

    孫權認為雖然跟劉備結下了深仇大恨,但對於自己的求和劉備還得接受,這是因為從感情上說劉備當然不願意也不能接受,但如果理智起來劉備一定會覺得接受比不接受更為有利。

    結果讓孫權料對了,劉備儘管內心裡充滿了憤怒,但仍然接受了孫權的建議,雙方逐漸恢復了外交往來。

  • 10 # 小刀三國

    夷陵之戰,劉備軍大敗而歸,兵馬損失慘重,蜀主劉備乘夜逃跑,還被東吳部將孫桓帶兵追殺,所幸部下拼死保護,劉備才得以逃回永安。

    當時,吳軍完全可以趁著劉備兵敗之際,舉兵反攻永安郡以擴大戰果,甚至可攻入成都以消滅蜀漢,可他們為什麼沒這麼做呢?或者說,東吳是否有想過這麼做呢?

    夷陵之戰

    當然是想過的。

    據《三國志》記載:又備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權以問遜,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

    即當時東吳將領徐盛、潘璋、宋謙等人都向孫權上表請求追殺劉備,孫權詢問了大都督陸遜的建議,而陸遜覺得不可,當然除了陸遜,朱然、駱統等人也覺得不可,他們都認為曹丕可能會打過來。

    於是,孫權決定和劉備停戰,全力防禦曹魏的來襲,遂大都督陸遜只派了李異等將領帶小部隊追擊,大部分吳軍都去佈置防禦工作了。

    孫權

    果然他們所料沒錯,曹丕發三路大軍征伐東吳,曹休、張遼等將出兵洞口,曹仁出兵濡須塢,曹真、夏侯尚等將出兵南郡。

    還好吳軍是有所準備的,猛將朱桓大敗曹仁軍隊,扭轉了整個戰局,導致了魏軍無功而返。

    不久之後,孫權竟然派出使者主動聯絡劉備,歸還了物資以“賠罪”,請求再結盟好。至此,蜀漢和東吳邊界確實基本沒動過刀兵,雙方都很遵守承諾。

    曹丕

    以上是史實,那麼,接下來簡單分析分析東吳不乘勝追擊的原因吧。

    其一,東吳很無奈,並沒有強到能兩面應敵,曹魏又豈會坐視不理?

    夷陵之戰開打之際,曹丕估計就在盤算著找誰下手了,孫權要是真率大軍去攻取成都,曹丕肯定在背後襲擊,而東吳還沒有強到能兩面應戰的地步。

    來回顧下東吳過往的戰役你會發現,孫權總是聯合一方而對戰一方。赤壁之戰是聯合劉備對抗曹操;數次合肥之戰也是聯合劉備對抗曹操;攻取荊州之戰則是聯合曹操對抗劉備;夷陵之戰也是聯合曹丕對抗劉備;之後的石亭之戰等等則又是聯合劉禪對抗曹丕或曹睿了。

    這是吳主孫權聰明的地方,也是孫權無奈的地方。

    陸遜

    至於曹丕為什麼不攻打成都,趁機剿滅劉備呢?本篇就不做分析了哈。

    其二,永安郡已經是蜀漢地界,而且趙雲已經帶兵入駐,難以一時攻下。

    據《三國志》記載: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

    可見,蜀將趙雲已經帶兵從江州趕到了永安,而且永安郡居高臨下,確實難以一時攻下,一旦久攻不下,那邊山脈綿綿,糧草如何應付,豈不將陷入僵局?

    趙雲

    其三,要攻下成都,起碼一兩年吧!

    劉備當時攻下成都並佔領全境用了多久?約三年。蜀軍再怎麼弱,也不會比當時的劉璋差吧?即使孫權全軍進攻,沒個一兩年不可能攻下來,甚至可能被蜀軍打敗。

    其四,三足鼎立,少了誰都難以穩固。

    設想下幾種情況:

    一、吳軍用時一年消滅蜀漢,此時兵力自然折損大半,而曹丕以逸待勞,全線進攻,荊州幾郡還守得住???

    二、吳軍在攻打成都之際,曹丕也發兵漢中,蜀漢被消滅後,益州被曹丕和孫權平分,然後雙方誰會贏?

    所以,孫權是不會主動發兵打蜀漢的,相反他還去向劉備“道歉”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夫妻之間不同房、不關心、不體貼,這是什麼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