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回家過年好像變成吃酒席了,沒意思。
1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338383709529

    年味沒有淡,看看每年的春運,看看高速上的車,看看摩托車騎行大軍。為什麼他們都要回家,因為過年,團圓的日子。所以年味沒有變。只是現在變得匆忙了,在家待的時間短,給人感覺沒什麼人。都在走親戚串門。

  • 2 # 影視小皇帝

    年味變淡了其中一個原因是自己長大了,生活滿是各種事情各種壓力,怎麼還會像孩童時期單獨的期待過年享受放鞭炮,穿新衣,吃好吃的,還有能拿到長輩的紅包,至少小孩非常喜歡過年,如果還能回去作為大人的我們依舊感覺年味很濃。

  • 3 # 豬寶美食屋

    一年到頭一直在忙忙碌碌,過年了大年三十在家好好陪一陪爸媽,做一桌美味佳餚,有吃有笑,在於多年未見的老朋友聚在一起小酌一杯,豈不樂哉。

  • 4 # 使用者104374324735

    在這資訊時代,手機減少了很多見面的機會,一部手機在手不出門也有吃有喝,包括娛樂,手機讓人變的越來越宅,自然就缺少了原來的年味

  • 5 # 巴耐

    以前過年是隆重的事,要在年前準備很多東西,進入臘月後天天上山砍柴,為正月做準備;在晴天時大掃除,裡裡外外,乾乾淨淨,家中被套洗個遍;挑著籮筐去鎮上趕緊買年貨,買回來的瓜子糖果甘蔗要藏起來,等到除夕才拿出來吃;在外打工的叔伯一年只在過年才回家,盼著他們回家時帶的禮物;臘月二十七八家家戶戶殺豬吃泡湯,難得吃上肉,個個大快朵頤。

    你看,以前的年就是這樣一點點堆出來的特殊儀式,現在呢,往昔過年才有的東西唾手可得,不用辛苦準備一切,親戚朋友間隨時聯絡,再無往日日夜思念的煎熬。也許就印證了“容易得到的東西會不珍惜”的說法,缺少了重視,年味自然變淡。

  • 6 # 一一一級

    現在生活節奏快了,人們都被各種事忙暈了,年沒有那麼純粹了,大家也不會再那麼看重 過年了。

  • 7 # 精選廚房好物

    年味變了是因為時代變了,所有的節日無一不應配到時的時代發展,在過去過年都會左鄰右舍親朋好友共聚一堂,那是因為在過去,資訊,交通等等都欠發達,所有人都盼過年了有時間共聚一堂搞各種各樣的活動,相互聯絡感情和友誼,再者,過去不是過節什麼的,大家都為討生活而忙,也唯有像過年這個時期農戶也都沒什麼可以幹了,整年都在忙,也難得能悠閒的享受節日。現在時代突飛猛進,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有錢人每天的生活比過去的舊時代人民的過年還快活,上班族難得有個長的假期也陪家人過了,顧不上那所謂年味的東西了,交通方便,想旅遊的旅遊了,去玩放鬆的玩去了,各自都有自己的節目了,年味能不少嗎?還有最關鍵的是當地政府在這方面努力了嗎?要想春節有年味,當地政府需要起帶頭作用,多辦節目活動,但凡有節日氣氛的地方無不是需要當地政府有所作為,尤其是在大城市更是了。

  • 8 # 三易生活

    超過4.5億人參與支付寶集五福的活動中,超過3.2億人成功集齊;春晚期間全球觀眾參與百度App紅包互動208億次,甚至在當晚擠爆應用商城;除夕至初五有8.23億人收發微信紅包共享祝福,在除夕跨年的那一刻甚至出現了海量紅包的“大堵車”……春節期間BAT三家的五福紅包福袋等活動,一如既往地獲得了廣大使用者群體的高度關注。

    在這三家中,除了百度目前還未統計參與活動人群特徵,在支付寶、淘寶和微信這些平臺上,根據官方的統計資料,年輕人表現得尤為活躍。比如淘寶1分鐘花光100萬的中獎名單中幾乎全是90後;在支付寶上集福送福的95後人數也超過1.2億;甚至於在微信上,90後的收發紅包量也是最大的。

    雖然在網際網路上年輕人們如此活躍,但是線上下傳統春節環境裡,“網際網路讓年味變淡”的聲音今年也依然存在著。

    【拜年是不可能拜年的,超喜歡宅家裡面】

    “好不容易過年回趟老家,(孩子們)一個個全抱著手機電腦不放”,不少家長在過年期間對自己年輕子女都有類似的抱怨。有意思的是,雖然家長們只能對發生在自家孩子身上的個別現象進行抱怨,但使用者日活已經超過10億的微信已經透過大資料揭示了其普遍性:大年初一微信步數不超過100步的“百步青年”中,80後與90後整體佔比60.7%,甚至比國慶時的56%還要高。

    指望宅家青年在大年初一走親訪友似乎不太現實,而那些活躍的年輕人似乎離“走親戚”這一傳統更加遙遠。根據攜程跟團遊和自由行的訂單資料來看,80後更是已成為春節出遊的絕對主力人群。而根據微信統計,除夕至初五,90後最熱衷於出境跨年、出境遊的人數佔比高達31%。由此看來,年輕人們不是不想動,只是動的方向與傳統的“拜年”固有認知有所不同。

    一方面,在傳統的年俗活動中,走親訪友拜大年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另一方面,網際網路在普及之初打出的最響亮的口號,就是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是當二者在現實中發生碰撞,似乎兩邊都顯得不對味了。透過網路掌握了一定話語權的80後,已經開始吐露“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討厭‘親戚’”的心聲了。對於他們來說,比起坐車幾小時拜訪血緣關係淡薄的親戚們,更寧願把心思花在編排一份圖文並茂的群發微信上,也算是拜年了。

    【讓年味變淡的“真兇”,是年三十才放假?】

    但是,倘若我們真要探究年味變淡的根本原因,網際網路固然難辭其咎,但也輪不到它主動去背這個鍋。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一千個年輕人眼中,似乎也有一千個年味變淡的深層緣由。最為典型的一個理由是,人們的物質精神生活水平都提上去了,以往過年才能吃的大魚大肉平日裡也不缺了,靠著春晚發掘的年度流行語也被網路段子覆蓋了,人們對過年的期待自然也就減弱了不少,而年味也就減淡許多。

    與此同時,也有觀點認為,年輕人的生活、工作壓力進一步加大,“新年”在許多人眼中從“親戚團聚”轉變為與“放假”、“睡覺睡到自然醒”劃上等號。借用網友們的吐槽來說,“作為一個90後,每天上班佔據了大部分時間,已經沒有精力去體會年味”,“真正淡化年味的,是三十才放假。不擱網上,我上哪兒買年貨去”。至於花樣繁多的年俗自然也就被網友們酌情進行了“刪減”。

    這個理由想必更能引起青年上班族們的共鳴。按照春節的童謠來看,早從農曆二十三開始就該進行過年的準備了,但是這個時候大多數人還在辦公室裡工作、加班,甚至於一些特殊的工作還將持續到大年初一。這種情況下,年輕人們就算想要沿襲傳統豐富年俗,也實在抽不出空檔來。

    【“年味”的多元表達:從線下到線上】

    從這個角度來看,對於工作十分繁忙,壓力好比山大的年輕人來說,與其說是“年味”減淡,不如說其實“年味”正在從線下轉移到他們更為熟悉的線上。過年前的打年貨,比起以往親自去農貿市場大采購,顯然網購更為方便高效。根據阿里巴巴的《2019春節經濟報告》顯示,80後、90後在淘寶上消費年貨的人群佔比高達60%,盒馬鮮生在初一到初三期間的全國成交總額增長186%。

    再比如年三十的團圓飯,比起在廚房忙活一晚上,剩下來的飯菜再吃上一個新年,顯然每天準備不同的半成品,以及叫外賣更省心省力。阿里資料顯示,天貓半成品菜年貨節期間同比增速高達1683%。而在春節期間,根據餓了麼資料顯示,春節期間三線城市訂單猛增,排名前三的保定、廊坊、鹽城的訂單分別增長320%、169%以及124%,同時咖啡、零食、燒烤、果汁奶茶等商品也在春節期間訂單量飆升。

    吃飽喝足之後,春節期間各項娛樂活動的線上資料也頗為好看。受春節檔的影響,阿里影業聯合出品、淘票票聯合發行的中國首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6天票房收入超20億。此外攜程釋出的《2019年春節旅遊賬單》中也提到,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綜合測算顯示,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同比增長7.6%;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同比增長8.2%。

    或許對於年輕人來說,在城市生活經歷著更加多元化的選擇後,過年的文化形式和內容表達也隨之改變,但只要過年的假期還在,過節的一顆心就始終常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以前的同事問他們現在的工作,都沒有回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