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古代史上的軍隊人數,要根據具體情況分別辨析,如戰國時期各國動輒出動幾十萬大軍,這些兵力是同時包括了戰兵和作為輔兵的壯丁,甚至是民夫。
如果用這種兵力計算法則,那麼淮海戰役時我軍投入的兵力就並非只有野戰軍六十萬了,而是必須把543萬“支前民工”也就是戰地民夫全算進去,那就是整整六百萬大軍,對面那眾叛親離得不到人民支援的八十萬敵軍,又焉能不敗呢?
春秋時期,各國交鋒出動兵力尚且有限,吳軍攻破楚都,兵力不過三萬。秦國出兵援楚,也只用了兵車五百乘,也就是37500兵馬。而此後吳王夫差在艾陵之戰大破十萬齊軍,竟基本摧毀了齊國這個數百年強國的世襲貴族階層,間接促成了“田氏代齊”。
吳王:夫差
到了戰國時期,戰國七雄經過數百年長久分裂,貨幣不同、語言不同、文字不同,已經形成了有自己統治精英集團、形成了自己民族意識的真正國家,才能在相互兼併戰爭中,動輒出兵數十萬(戰兵+輔兵+民夫),將全國十分之一以上的成年人口投入一場戰爭,打出類似近代工業化國家的殘酷總體戰。
商鞅變法後,整個秦國就是一個只有耕戰二字的戰爭機器,舉國上下所有官民,群起一致的人生目標,就只有打仗、種地,而種地也是為了支援對外擴張和掠奪的戰爭。其餘各國為了在這殘酷的大爭之世存活下來,同樣各自進行了適應時代的變法,將自己國家體制轉變為不同程度的古典軍國主義體制。
古典軍國主義體制是真正意義的“全民皆兵”。每個成丁男子(15歲-60歲)都要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並按國家徵發命令,定期去服兵役,都是所謂的“預備役軍人”,隨時可以變為正規軍戰士,一旦進入戰時狀態,舉國“三丁抽一”甚至“二丁抽一”組成大軍,成年婦女和未成年兒童也立刻動員起來去接替國內生產。
戰爭時,戰兵和輔兵更不像後世區別得那麼嚴格,輔兵甚至民夫在戰事緊急時,一樣拿了武器就要作戰。成年婦女也隨時要動員起來,擔運後勤甚至守城。當然,戰國七雄的動員力看似強大,還因為他們的絕大部分戰役都是“內線作戰”,而非後世王朝那種長途遠征。
比如長平之戰最關鍵時,秦昭襄王嬴稷直接就把河內郡所有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全部就地動員,直接就作為一隻援軍,去阻擊趙國的援軍,斷其糧道了。
秦昭襄王:嬴稷
【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又比如李信蒙恬二十萬大軍攻楚,原為楚國公子的秦相昌平君起兵反秦,斷絕秦軍後路,致使秦軍被楚將項燕殺得慘敗。而就在幾年之前,秦將桓齮領十萬大軍攻趙,被趙將李牧大敗。
然而,經歷了兩場損失合計近三十萬人的慘敗後,秦王嬴政下令舉國“空甲士”,又迅速動員一隻六十萬人的大軍,由王翦率領,大破項燕的四十萬楚軍,攻滅楚國。
秦國名將:王翦
王翦伐楚這六十萬大軍,當然是戰兵和輔兵的總和,但也是隨時可以變成貨真價實的六十萬軍隊,只有所有成年男子常年接受正規軍事訓練的軍國主義國家,才能隨時化民為兵,這是後世那些搞募兵制的王朝,如宋朝和明朝後期所不可想象的。
同時,正因為戰國七雄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絕非後世的袁紹袁術、王世充竇建德、陳友諒張士誠那種割據一時,連一次決戰失敗都扛不住的軍閥政權可比。因此,指望和後世的內戰那樣,一方佔優勢、決戰勝利則一鼓而下,一戰滅國,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所以,戰國時期打仗,首要目的還不在於攻城略地,而在於屠軍,只要把一國的青壯年男丁都屠光了大半,自然該國的國力就削弱了大半,所以眾多戰國名將才會有動輒斬首幾十萬的輝煌戰績。
長平之戰,趙軍戰死五萬,被坑殺四十萬,全軍覆沒,死的人肯定是正兵、輔兵和隨軍民夫也一起計算。白起堂堂“人屠”難道還會那麼慈悲,只殺戰兵不殺民夫?他的戰爭目的不在區區長平,就在於將趙國所有青壯年男子在內的潛力動員兵力,去儘可能削弱。
秦國武安君:白起
後世王朝也有類似的例子,以西夏北宋戰爭中著名的永樂城之戰為例,西夏方面稱,斬殺二十萬宋軍,大勝特勝,而宋朝方面則堅持,只損失了一萬二千多士兵,小敗而已。其實雙方都不過是玩“輔兵和民夫算不算士兵”的文字遊戲。
真實事實是什麼情況呢,戰前宋軍有戰兵+僕從蕃軍7萬,民夫16萬人,戰後按其主帥奏報「永樂城陷,漢蕃官二百三十人、兵萬二千三百餘人皆沒。」
也就是說,城是丟給西夏人了,宋朝士兵戰死了1.23萬,傷者另計,至於宋朝丟下不管的那十多萬築城民夫,宋朝方面可以不把他們算自己軍隊的損失,西夏人當然老實不客氣地要計入自己的殲敵斬獲數里。
正因為後世封建王朝尤其是王朝後期的動員力組織力,完全沒法和戰國時這樣的古典軍國主義國家相比,因此後世許多文人,才會覺得戰國時的兵力資料匪夷所思,便簡單認為是司馬遷在《史記》誇大其詞。
當然,如赤壁之戰,曹操軍號稱“八十萬”,就純粹是曹操在書信裡用來恫嚇孫權的話,並非其實際兵力,而只是所謂宣傳用的“號稱兵力”。司馬遷同時亦寫明瞭鴻門宴時,劉邦軍實際兵力十萬,號稱二十萬;項羽所率諸侯聯軍實際兵力四十萬,號稱一百萬,這些資料自然不會有大的誤差。
明初開國時,持續的幾十年戰亂許多地方殺成白地,需要朱元璋去強制跨省移民大遷徙,和鼓勵人口生產,總人口數量遠遠不及明末。
可那時候明帝國政權如旭日初生,組織動員力強大,所以朱元璋、徐達、馮勝、傅友德、朱棣們,誰不是統帶幾十萬大軍揮斥方遒?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而到了明末,國家體制病入膏肓,動員力組織力已經十分低下了,所以舉傾國之力也只能在薩爾滸之戰動員不足十萬戰兵,松錦大戰也只有十三萬人馬。
再看看對面的敵手滿清,根據現代史家發現的滿清檔案,薩爾滸之戰時,以滿洲八旗為主的八旗總男丁只有七萬左右(後金天命六年資料,6.9萬人),其丁口和大明比不過百分之一 。
到了山海關一片石大戰時,因為持續幾十年戰爭的損失,真滿洲男丁只剩5萬,加不足3萬編入八旗的蒙古男丁,剩下26萬多,都是歷次戰爭中陸續俘虜、征服、歸順的漢八旗男丁。其八旗總男丁才區區34萬。
然而,因為剛興起時的滿清政權,採取的正是類似於戰國七雄的“全民舉族皆兵”的古典軍國體制,組織力和動員力異常強大。因此當薩爾滸大戰和松錦大戰,他們舉族極限動員,和同樣傾舉國之力動用精銳的大明朝比,兵力上居然可以不落下風。
薩爾滸之戰,面對8.7萬明軍精銳、以及北韓軍1.3萬、葉赫軍1萬,總計十一萬大軍的聯合征剿,在亡國滅族邊緣下,後金大汗努爾哈赤下令,舉國總動員。
後金大汗:努爾哈赤
因此總共還不到七萬男丁的滿洲八旗,竟能讓努爾哈赤極限動員出超過5萬的軍隊和2萬隨軍民夫,婦女老人小孩無不上陣支援後勤,最後成功殲滅四路明軍中的三路,取得一場斬俘明軍四萬多人的奇蹟大勝。
當然,後金政權能做到這個地步,也是因為他們是純內線作戰,動員到投入戰鬥的時間相對較短。
松錦大戰時,滿清皇帝皇太極,透過“三丁抽一”,維持一隻十萬人左右的常備軍隊,和洪承疇部13萬明軍持久抗衡,終於再獲一場殲滅明軍過半的大勝。
清太宗崇德皇帝:皇太極
一片石大戰,總共才34萬男丁的滿清,由多爾袞“三丁抽一”組織了十萬多大軍,大破李自成的闖軍,更入關分路突進,一年時間就平李闖,克南京,征服佔領了近億人口的明朝大半疆土。
而滿清這些兵力資料,都是距離今天很近,各種史料互證,無數專家學者考證,擠掉水分的。所以,看了滿清這種距今不過三百年的現成例子,還有人還會對兩千多年前戰國七雄的動員力和兵力有疑問麼?
對中國古代史上的軍隊人數,要根據具體情況分別辨析,如戰國時期各國動輒出動幾十萬大軍,這些兵力是同時包括了戰兵和作為輔兵的壯丁,甚至是民夫。
如果用這種兵力計算法則,那麼淮海戰役時我軍投入的兵力就並非只有野戰軍六十萬了,而是必須把543萬“支前民工”也就是戰地民夫全算進去,那就是整整六百萬大軍,對面那眾叛親離得不到人民支援的八十萬敵軍,又焉能不敗呢?
春秋時期,各國交鋒出動兵力尚且有限,吳軍攻破楚都,兵力不過三萬。秦國出兵援楚,也只用了兵車五百乘,也就是37500兵馬。而此後吳王夫差在艾陵之戰大破十萬齊軍,竟基本摧毀了齊國這個數百年強國的世襲貴族階層,間接促成了“田氏代齊”。
吳王:夫差
到了戰國時期,戰國七雄經過數百年長久分裂,貨幣不同、語言不同、文字不同,已經形成了有自己統治精英集團、形成了自己民族意識的真正國家,才能在相互兼併戰爭中,動輒出兵數十萬(戰兵+輔兵+民夫),將全國十分之一以上的成年人口投入一場戰爭,打出類似近代工業化國家的殘酷總體戰。
商鞅變法後,整個秦國就是一個只有耕戰二字的戰爭機器,舉國上下所有官民,群起一致的人生目標,就只有打仗、種地,而種地也是為了支援對外擴張和掠奪的戰爭。其餘各國為了在這殘酷的大爭之世存活下來,同樣各自進行了適應時代的變法,將自己國家體制轉變為不同程度的古典軍國主義體制。
古典軍國主義體制是真正意義的“全民皆兵”。每個成丁男子(15歲-60歲)都要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並按國家徵發命令,定期去服兵役,都是所謂的“預備役軍人”,隨時可以變為正規軍戰士,一旦進入戰時狀態,舉國“三丁抽一”甚至“二丁抽一”組成大軍,成年婦女和未成年兒童也立刻動員起來去接替國內生產。
戰爭時,戰兵和輔兵更不像後世區別得那麼嚴格,輔兵甚至民夫在戰事緊急時,一樣拿了武器就要作戰。成年婦女也隨時要動員起來,擔運後勤甚至守城。當然,戰國七雄的動員力看似強大,還因為他們的絕大部分戰役都是“內線作戰”,而非後世王朝那種長途遠征。
比如長平之戰最關鍵時,秦昭襄王嬴稷直接就把河內郡所有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全部就地動員,直接就作為一隻援軍,去阻擊趙國的援軍,斷其糧道了。
秦昭襄王:嬴稷
【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又比如李信蒙恬二十萬大軍攻楚,原為楚國公子的秦相昌平君起兵反秦,斷絕秦軍後路,致使秦軍被楚將項燕殺得慘敗。而就在幾年之前,秦將桓齮領十萬大軍攻趙,被趙將李牧大敗。
然而,經歷了兩場損失合計近三十萬人的慘敗後,秦王嬴政下令舉國“空甲士”,又迅速動員一隻六十萬人的大軍,由王翦率領,大破項燕的四十萬楚軍,攻滅楚國。
秦國名將:王翦
王翦伐楚這六十萬大軍,當然是戰兵和輔兵的總和,但也是隨時可以變成貨真價實的六十萬軍隊,只有所有成年男子常年接受正規軍事訓練的軍國主義國家,才能隨時化民為兵,這是後世那些搞募兵制的王朝,如宋朝和明朝後期所不可想象的。
同時,正因為戰國七雄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絕非後世的袁紹袁術、王世充竇建德、陳友諒張士誠那種割據一時,連一次決戰失敗都扛不住的軍閥政權可比。因此,指望和後世的內戰那樣,一方佔優勢、決戰勝利則一鼓而下,一戰滅國,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所以,戰國時期打仗,首要目的還不在於攻城略地,而在於屠軍,只要把一國的青壯年男丁都屠光了大半,自然該國的國力就削弱了大半,所以眾多戰國名將才會有動輒斬首幾十萬的輝煌戰績。
長平之戰,趙軍戰死五萬,被坑殺四十萬,全軍覆沒,死的人肯定是正兵、輔兵和隨軍民夫也一起計算。白起堂堂“人屠”難道還會那麼慈悲,只殺戰兵不殺民夫?他的戰爭目的不在區區長平,就在於將趙國所有青壯年男子在內的潛力動員兵力,去儘可能削弱。
秦國武安君:白起
後世王朝也有類似的例子,以西夏北宋戰爭中著名的永樂城之戰為例,西夏方面稱,斬殺二十萬宋軍,大勝特勝,而宋朝方面則堅持,只損失了一萬二千多士兵,小敗而已。其實雙方都不過是玩“輔兵和民夫算不算士兵”的文字遊戲。
真實事實是什麼情況呢,戰前宋軍有戰兵+僕從蕃軍7萬,民夫16萬人,戰後按其主帥奏報「永樂城陷,漢蕃官二百三十人、兵萬二千三百餘人皆沒。」
也就是說,城是丟給西夏人了,宋朝士兵戰死了1.23萬,傷者另計,至於宋朝丟下不管的那十多萬築城民夫,宋朝方面可以不把他們算自己軍隊的損失,西夏人當然老實不客氣地要計入自己的殲敵斬獲數里。
正因為後世封建王朝尤其是王朝後期的動員力組織力,完全沒法和戰國時這樣的古典軍國主義國家相比,因此後世許多文人,才會覺得戰國時的兵力資料匪夷所思,便簡單認為是司馬遷在《史記》誇大其詞。
當然,如赤壁之戰,曹操軍號稱“八十萬”,就純粹是曹操在書信裡用來恫嚇孫權的話,並非其實際兵力,而只是所謂宣傳用的“號稱兵力”。司馬遷同時亦寫明瞭鴻門宴時,劉邦軍實際兵力十萬,號稱二十萬;項羽所率諸侯聯軍實際兵力四十萬,號稱一百萬,這些資料自然不會有大的誤差。
明初開國時,持續的幾十年戰亂許多地方殺成白地,需要朱元璋去強制跨省移民大遷徙,和鼓勵人口生產,總人口數量遠遠不及明末。
可那時候明帝國政權如旭日初生,組織動員力強大,所以朱元璋、徐達、馮勝、傅友德、朱棣們,誰不是統帶幾十萬大軍揮斥方遒?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而到了明末,國家體制病入膏肓,動員力組織力已經十分低下了,所以舉傾國之力也只能在薩爾滸之戰動員不足十萬戰兵,松錦大戰也只有十三萬人馬。
再看看對面的敵手滿清,根據現代史家發現的滿清檔案,薩爾滸之戰時,以滿洲八旗為主的八旗總男丁只有七萬左右(後金天命六年資料,6.9萬人),其丁口和大明比不過百分之一 。
到了山海關一片石大戰時,因為持續幾十年戰爭的損失,真滿洲男丁只剩5萬,加不足3萬編入八旗的蒙古男丁,剩下26萬多,都是歷次戰爭中陸續俘虜、征服、歸順的漢八旗男丁。其八旗總男丁才區區34萬。
然而,因為剛興起時的滿清政權,採取的正是類似於戰國七雄的“全民舉族皆兵”的古典軍國體制,組織力和動員力異常強大。因此當薩爾滸大戰和松錦大戰,他們舉族極限動員,和同樣傾舉國之力動用精銳的大明朝比,兵力上居然可以不落下風。
薩爾滸之戰,面對8.7萬明軍精銳、以及北韓軍1.3萬、葉赫軍1萬,總計十一萬大軍的聯合征剿,在亡國滅族邊緣下,後金大汗努爾哈赤下令,舉國總動員。
後金大汗:努爾哈赤
因此總共還不到七萬男丁的滿洲八旗,竟能讓努爾哈赤極限動員出超過5萬的軍隊和2萬隨軍民夫,婦女老人小孩無不上陣支援後勤,最後成功殲滅四路明軍中的三路,取得一場斬俘明軍四萬多人的奇蹟大勝。
當然,後金政權能做到這個地步,也是因為他們是純內線作戰,動員到投入戰鬥的時間相對較短。
松錦大戰時,滿清皇帝皇太極,透過“三丁抽一”,維持一隻十萬人左右的常備軍隊,和洪承疇部13萬明軍持久抗衡,終於再獲一場殲滅明軍過半的大勝。
清太宗崇德皇帝:皇太極
一片石大戰,總共才34萬男丁的滿清,由多爾袞“三丁抽一”組織了十萬多大軍,大破李自成的闖軍,更入關分路突進,一年時間就平李闖,克南京,征服佔領了近億人口的明朝大半疆土。
而滿清這些兵力資料,都是距離今天很近,各種史料互證,無數專家學者考證,擠掉水分的。所以,看了滿清這種距今不過三百年的現成例子,還有人還會對兩千多年前戰國七雄的動員力和兵力有疑問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