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孔乙己亂彈
-
2 # 鴻蒙盤古
世界上未來最厲害的武器是什麼?如果我告訴你是隱身導彈,你會相信嗎?
大家都知道導彈的威力要遠遠大於飛機導彈,導彈的價效比要遠遠高於飛機。但是目前裝備的導彈有一個很大缺點,那就是導彈發射後能對方雷達系統會看得清清楚楚,可以採取有效的預警和攔截,使導彈威力大打折扣。
試想一下,未來如果有一款導彈穿上了隱身外衣,發射以後敵方雷達是完全看不到的。然後敵方導彈陣地、機場、港口、供應基地、軍營等設施被悄無聲息的來襲導彈摧毀,那將是一個多麼可怕的場景啊!
上世紀冷戰時期各國發展攻擊性武器,比如飛機、導彈追求的是“唯快不破”。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武器發展的潮流開始進入隱身化時代,武器研製都開始追求“唯隱不破“。
世界武器家族中,在戰場上擔任突防尖刀任務的戰鬥機是隱身武器的帶頭大哥。比如美國的F-22、F-35隱身戰機,還有上個世紀在海灣戰爭、南聯盟戰爭中大顯身手的B-2隱身戰略轟炸機。
美軍B-2戰略轟炸機首次投入實戰,就是襲擊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B-2轟炸機於臺北時間1999年5月8日,使用三枚精確制導炸彈,直接擊中了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當時在館內的來自新華社的邵雲環、《光明日報》的許杏虎和朱穎三名中國記者當場犧牲。另外數十人被炸傷,大使館的建築也損毀嚴重。
因此世界第一款隱身戰略轟炸機一一美國空軍的B-2戰機,是華人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痛,也是美軍給我們在空中製造的恥辱!
現在,美國連軍艦、坦克都在朝著隱身化方向發展,比如美軍的朱姆沃爾特導彈艦。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把飛機隱身技術,運用到導彈身上的國家。除了把隱身塗料運用到導彈身上,美國從1990年開始對AGM-129型空射巡航導彈的氣動佈局進行了雷達隱形處理,同時也在發動機噴口位置大做文章,進行了如F-117和B-2一樣降低紅外訊號等技術處理。
作為美國的對頭,俄羅斯在發展隱身導彈方面當然也不甘落後。俄羅斯在KH-65巡航導彈、Kh-59MK2導彈身上嘗試大量應用隱身技術,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目前世界導彈隱身技術還不成熟,“價效比”還不高,隱身導彈現階段主要還是處於理論研究階段,真正能在實戰中發揮極大作用的隱身導彈還不多。影響和制約隱身導彈實戰運用的有兩大主要因素:第一,隱身和速度的矛盾。導彈是以速度見長的,正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是要追求導彈隱身化,勢必要破壞導彈的氣動佈局,使導彈飛行速度受到極大影響。因此在導彈沒有獲得絕對化隱身技術之前,這是得不償失的。
第二,價效比不划算。目前一枚導彈的隱身外衣價格那是要讓人驚掉下巴的,隱身導彈的出場費堪比梅西、C羅,一發隱身導彈可以頂十發普通導彈,還不如導彈雨飽和攻擊來得實在。
所以現階段世界主要軍事大國對隱身導彈尚處於預研和技術儲備階段,但是在未來,隱身導彈一定會以武庫家族中的明星身份登上世界的軍事戰場!
-
3 # 五嶽掩赤城
謝邀 ,太貴打不起,採用部分隱身技術,在效能和成本間平衡才是正道
隱身導彈差不多是跟隱身戰機同時期就推出,早在1982年,隱身技術剛開始應用的時候,美國空軍就開始研製隱身巡航導彈AGM-129。該巡航導彈在1985年開始首次試驗,1990年交付美國空軍,主要靠B-52戰略轟炸機為載體空射。AGM-129“硬指標”也非常出色,重1.68噸,射程3200公里
AGM-129在隱身方面相當講究,它從外形、結構佈局到使用材料、發動機都貫徹“將隱形進行到底”的設計理念。採用隱形氣動外形設計、翼身融合結構佈局、大後掠多面體的頭錐設計和採用吸波的複合材料和塗料。不僅如此其還在紅外線輻射、聲學等方面進行隱身最佳化,將被觀測到可能性降到最低,隱身程度比起當時的F-117A夜鷹不逞多讓。
AGM-129巡航導彈隱身化程度相當高,效能突出,但TMD價格也高的嚇人。在1989年正式採購的時候,價格高達674萬美元,價格是當時海軍的BGM-109戰斧巡航導彈的8倍還多,3枚AGM-129打出去,一架F-16戰鬥機的價錢就沒了。AGM-129獨特的“鉛筆頭”造型,其主要是B-52戰略轟炸機攜帶
美國當初搞AGM-129這種“金彈”,本意是載著戰術核彈頭,對蘇聯縱深目標進行核打擊的。屬於BOSS戰專用武器,不是平時練級用的。所以導致冷戰後實際使用中“捨不得用,打不起”,布什在說阿富汗戰爭時有個問題“一枚價值上百萬美元的巡航導彈,準確摧毀阿富汗恐怖分子一個3美元的帳篷,是虧還是賺?”,要是AGM-129這種打法,恐怕國家直接破產。
所以像AGM-129這樣徹底的隱身化導彈已經沒誰再去弄,成本太高,打不起。而且現在反隱身探測手段和能力不斷提升,這樣的“金彈”被發現後突防能力沒有任何提升。
現在大家更傾向於,採用部分隱身技術,進行隱身方面最佳化。在打的起的基礎之上,再探索如何降低被發現機率,不再追求完全隱身。所以美國空軍空射巡航導彈,在AGM-129之後,把主要精力放在改進AGM-86C上,這也是美國空軍冷戰後主要空射巡航導彈。AGM-86在外形和結構佈局上,進行隱身方面最佳化,可以降低被發現距離。這種巡航導彈1990年海灣戰爭期間售價約為160萬美元,屬於在成本和隱身效能上進行折中平衡。目前新一代的AGM-158聯合空地打擊武器,以及JSM反艦/反輻射導彈也是這樣道理,在用的起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隱身方面最佳化。
-
4 # 皇家橡樹1972
現代已經有一部分導彈採用了隱身化設計,比如:AGM–158(JASSM)巡航導彈,從外表來看它的彈體截面呈“矩形”、彈頭部分呈不規則的多稜形,擊中目標後有助於產生更大的“剪下效應”。由於採用了隱身化設計使得AGM–158這型長4.26米、寬0.55,重達1噸多的重型航空彈藥的雷達反射面積只有0.1平方米,大大的提高了導彈的突防能力...但是,目前導彈隱身設計只有AGM–158或者“Taurus”這類的大型對地/對海巡航導彈,其他種類的導彈仍舊採用截面圓形設計。
F–16機翼下掛載的依次是:AIM–120中距離攔截彈、“響尾蛇”格鬥彈、“哈姆”反輻射導彈,這幾型導彈仍然採用傳統的氣動佈局。
那麼,為何部分對地/對海導彈可以採用隱身設計,而大多數其它型號的導彈還是傳統設計呢?這個問題涉及到了飛行器氣動佈局(導彈也是飛行器)的問題,也就是說:飛行器在空中飛行時外表越光滑,它飛行阻力就越小,飛行阻力小飛行速度就會更快,同時也節省燃料使導彈的飛行距離就會更遠,而截面圓形設計會使導彈的內部空間更大一些,所安裝的裝置和戰鬥部裝藥也會更多...所以,現在的空對空導彈、反輻射導彈、地空導彈、地對地彈道導彈...等,這類需要高速飛行的導彈還是傳統的中規中矩的氣動佈局設計,如果採用非傳統的“異性氣動佈局”最顯著的影響就是:飛行速度變慢、射程變短、飛行機動能力變壞...所以絕大多數的導彈都是傳統氣動佈局。而AGM–158等少數空對地巡航導彈採用“隱身異性化設計”,是因為它們都是在空中發射的,首先:就是導彈不需要最消耗燃料的爬升加速階段,這會節省較多的燃料,對射程影響不是太大,另外彈體很大所裝的燃料也會很多,飛行距離有保證;第二點:這類導彈飛行速度並不太快,因為它們是根據事先裝定好的航行路徑來飛行的,甚至要“貼地面”,速度太快對於飛控系統是不利的!彈載雷達/影像跟蹤系統和彈載計算機有可能反應不過來,導彈就一頭紮在地面或者撞山了,所以這類導彈在不追求高速飛行的原則下導彈的氣動佈局可以放寬;第三:對地/對海攻擊導彈要求有更高的突防能力,現代防空系統的雷達和導彈效能非常高!並且發射頻率和火力密度也高的驚人,毀傷非隱身武器的能力大為提高...所以,要求將對地/對海彈藥進行隱身化處理,目的是為了減小敵方雷達的探測距離和壓縮敵方防空武器的反應時間。
雖然導彈隱身化處理有不少好處,但目前導彈還是以傳統氣動佈局為主,隱身化處理不但設計複雜,並且僅限於大型導彈,其它中小型導彈沒這個必要。
至於說飛機隱身處理,是因為飛行的體積要比導彈大了很多,可以有“內建彈倉”消除彈藥的雷達反射面積,飛機體積大不影響燃油裝載量對航程影響很低,還有隱身戰鬥機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亞音速飛行,隱身轟炸機更是不具備超音速飛行的能力!現代戰機已經不要求“高空高速飛行”了,對速度要求不高採用隱身化氣動佈局,也是要降低敵方防空系統的探測距離和壓縮反應時間。其實,隱身戰鬥機也分作戰物件的,它只是對作戰能力強大的對手隱身,對於大多數中小國家來說,防空能力是很孱弱的,也沒必要將所有的彈藥都安裝在內建彈倉內,就算是外掛彈藥也能較順利的突防。但是任何事物都要講“一個度”,過於突出某一方面,而忽略其它方面就會讓武器裝備的整體效能變得很差!圖片上的F–117戰鬥機就是一個例項,它是目前世界上隱身效果最強的飛機,甚至好於B–2轟炸機,但是它片面的追求隱身導致飛行效能非常差,根本不具備空戰能力、機翼面積太小根本不能外掛彈藥,只能使用內建彈倉,彈藥攜帶量很低...結果導致了它在服役期間出勤率極低,維護保養費用卻是極高,是一種價效比非常差的武器裝備,美軍也迫不得已將它提早退役!總結經驗教訓後,在後來的F–22和F–35戰鬥機的研製當中才沒有“出格”的追求隱身效果。
所以,不論是飛機還是導彈,需不需要進行隱身化處理,是要根據客觀情況和作戰要求而定,並不是所有的“高大上”技術就是好的。
-
5 # 小柳聊聊兵
眾所周知導彈是有很多種類的,有防空導彈(地對空、艦對空)、反艦導彈(分海、陸、空基)、巡航導彈(分海、陸、空基)、空空導彈(機載)、彈道導彈(分短、中、遠端),這幾大門類等。
為什麼大多數導彈都不隱身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1 成本問題。
一枚普通導彈的成本少的也要幾十萬美元,一枚洲際彈道導彈責要上億美元的成本,導彈的優勢在於速度快,可以精確打擊,攻擊距離遠,屬於超視距作戰,但是成本確實很高。
2什麼是隱身。
影身就是,我讓你看不到我,我打擊你的時候,讓你看不到我來了,等你看到的時侯已經來不及反應了,追求的是突然性,打個時間差,世界上來看,就現有的隱身技術來看,主是做到雷達隱身,減少紅外和熱成像特徵,這就要做到利於隱身的外形和刷隱身塗料,會增加很大的成本降低價效比。
3 有沒做成隱身導彈的必要性。
導彈的速度一般都是超過一倍音速以上的,(巡航導彈除外)甚至是好幾倍音速的,更誇張的是現在幾個大國都在研發7一10倍音速的高超聲速導彈,由此可見,現在導彈追求的是以速度突防,而非影身突防。也有國家在巡航導彈領域償試做成隱身巡航導彈(因為巡航導彈速度慢),增加突防性,但大多數導彈還是以速度為突破點。
由以上分析我們能給出明確的結論,不是沒有隱身導彈,不是所有導彈都比飛機小,大多數導彈是以增加速度作為突防方向,增加突防成功率的。
-
6 # 聯合防務
只能說大部分導彈比有人駕駛的飛機小,遠端導彈、洲際導彈的個頭比飛機大多了,例如俄羅斯公佈的薩爾馬特液體燃料洲際導彈總重達208噸,長度35.5米,直徑3米,比大多數飛機大。但常見的戰役戰術類導彈,普遍比飛機小。
導彈不太注重隱身,主要還是成本考慮。導彈的裝備量通常要比飛機多得多,隱身設計將導致價格飛漲,裝備數量大的話就承受不了,但是減少裝備量又會導致打擊能力不足。再說了,大多數導彈突防比飛機要好,彈道導彈有極高的速度;對地巡航導彈能跟隨地形飛行,高度又非常低,高亞音速反艦導彈高度更是到了掠海飛行,超音速反艦導彈高度雖然高一點,但是速度很快。而且大多數導彈射程又不遠,發射後很快就到目標跟前了。此外,大多數導彈個頭小,就是發現,攔截難度也比飛機大得多。
射程較遠的導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防區外導彈其實很早就考慮隱身設計了,例如美國在冷戰時期發展的AGM-86空射巡航導彈,被放棄的AGM-129更是全隱身設計。而在進入21世紀之後,越來越多的防區外導彈採用隱身設計,像美國的AGM-158、德國的Taurus、歐洲MBDA的風暴陰影、挪威的NSM、挪威和美國聯合研製的JSM、土耳其的SOM等都拋棄了傳統的圓柱形彈體,採用了不規則彈體設計。挪威的NSM在發射時還是顛倒的,肚皮朝上,飛行一段之後才將彈體翻轉,使得進氣口朝下,這樣就能降低被雷達、紅外探測裝置的發現機率,至少可以降低發現距離。(S)
-
7 # 晴空一鶴排雲上00
隱形導彈是所謂隱形導彈,是改變己方武器裝備等目標的各種可探測資訊特徵,從而降低目標被對方探測系統發現機率的導彈
能夠研製隱形導彈的國家並不多,就來說說比較出名的AGM-129和LRASM吧
AGM-129隱身巡航導彈,彈長6.37米,彈體最大直徑0.74米,發射質量1682千克,帶一顆當量為20萬噸級TNT的W80-1核彈頭,射程為3000千米,1991年開始裝備B-52戰略轟炸機,每架飛機可在翼下攜帶12枚導彈。
與AGM-86B空射巡航導彈比,AGM-129導彈的主要特點:一是採用獨特的隱身氣動外形設計和巧妙的結構佈局,使導彈具有較好的隱雷達、隱紅外和隱聲學的效能;二是彈體和翼面均採用吸收電磁波的複合材料和吸波塗料,大幅度減小了導彈對雷達電磁波的反射,不容易被敵方的雷達探測到;三是採用耗油率低的渦輪風扇發動機並用氣冷式高壓渦輪葉片,可提高推力、增大射程,明顯降低紅外訊號特徵;四是在慣性導航+地形匹配複合制導系統中使用鐳射雷達,提高了其測高儀的精度和地形解析度,使導彈在超低空以高亞音速進行地形跟蹤和機動飛行,導彈的命中精度約16米;五是由於採用新技術較多,生產數量較少,導彈成本大幅度增加。AGM-86B採購單價為157.4萬美元,而AGM-129隱身巡航導彈的採購單價高達673.4萬美元。
LRASM。目前,美國LRASM隱身反艦導彈的研發已經取得了成功,該導彈是基於AGM-158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研發的,也稱為AGM-158C,其最大射程達到了1000公里(空射版,艦載版450公里),可攜帶454千克重的高爆戰鬥部,可以說是全球反艦導彈射程最大的導彈之一。
LRASM隱身反艦導彈為了增加射程,所以只能以亞音速的速度飛行,不過其雷達反射截面只有普通導彈的十分之一,現存探測手段發現該導彈時已經是“近在咫尺”了,所以很難對復。
說說優點,LRASM隱身反艦導彈1000公里的射程,2.4米的命中精度,極強的抗干擾能力(可以不依賴GPS),可以做到反射後不管。前文提到LRASM導彈擁有454千克的高爆彈頭,所以美軍設定的該導彈的目標並非5000噸以下的軍艦,而是航母、兩棲攻擊艦、大型驅逐艦等噸位較大的軍艦。
筆者認為隱形導彈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據悉中國也在做相關的研究,期待中國的隱形導彈早日成功
-
8 # 軍武資料庫
不是沒有,而是有很多。只不過目前太多的先進巡航導彈都生活在戰斧的陰影下顯得不那麼出眾了。
隱身導彈多見於各種型號的亞音速巡航導彈。這類導彈飛行速度偏低,因此突防能力並不強。為了增加襲擊的突然性,在巡航導彈上增加隱身功能就是一件勢在必行的事情了。
通常的情況下,各個有巡航導彈研發能力的國家推出一款隱身巡航導彈並不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而且各個不同型號的隱身巡航導彈外形現在也開始趨同。
AGM-129是相對經典的隱身巡航導彈設計案例。通常很多的照片是上面的這張圖,由於塗黑,因此很難看清AGM-129的具體設計特性。W君找了一個“不黑”的來看看吧:
這種導彈採用了稜狀彈頭設計,取代了以前的巡航導彈的圓柱體彈頭。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是AGM-19本身飛行高度在100米以內,因此這個稜錐體被設計的比通常的戰鬥機更加狹長。這樣就可以更加有效的折射低空的雷達波。
同時我們還可以注意到這個導彈尾部的噴管也採用了矩形設計,皆在減少不必要的紅外線特徵。
類似的還有風暴影導彈,這也是按照普遍的隱身設計規則設計的一款巡航導彈。
這麼多的隱身並沒有特別的出現在大家的視線裡也是情有可原的。目前的各種區域性戰爭和反恐戰爭中大部分情況下的軍事對抗還是不對等的。這樣,更老更便宜的戰斧導彈就擔當了主要的打擊手段。
而新型的各種隱身巡航導彈就成了“試驗品”,只有少量發射和不多的戰績。
而對於射程相對較近的近程空空導彈、反坦克導彈,隱身的需求就不大了。從發射到命中目標也就是十幾秒的時間,隱身收益並不比想象的高。
再有就是彈道導彈了,這玩意無論如何也不能隱身。
大型的火箭發動機噴管溫度可以達到4000度以上,這樣的紅外輻射,在人造衛星的感測器中在地球上是最明亮的目標,因此發射後在幾千公里之外都可以發現的。
-
9 # 科普向
過去沒有隱身導彈不是因為造不出來,而是沒有足夠大的需求。以目前美軍開始列裝的LRASM隱身導彈為例。為了確保其具有隱身能力,在彈體材料,彈型結構上均與傳統圓柱形導彈區別巨大。其生產成本較常規構型導彈增加許多。另外其特殊的結構也導致許多機型攜帶量減少,單機單架次彈藥投擲量也有所減少。
對付一些防空能力弱雞的小國或者地區強國,常規彈藥就足夠了。畢竟打仗也是要精打細算的。而美國的隱身導彈針對的就是像中國這樣實力飛速增長,被美國視為未來唯一對手的世界級大國。
-
10 # 紫氣東來八千里
導彈本身Rcs很小,除巡航導彈外,大都是超音速,最關健是一次性的。而飛機在被擊落前要服役幾十年。費效比決定了一般不考慮隱身性。但美軍即將裝備的ALsM導彈則是隱身的空射型,射程達近1000千米。
-
11 # 話聊77621936
導彈想隱身,幾乎不可能。因為導彈發射必須有動力系統,而動力系統就是強大的熱源,而熱源就是隱身最大的障礙,如果沒有熱源的推進劑,導彈也就飛不上天。所以,想飛的高打的遠,又想隱身不被發現,太難了!互相制約,極為矛盾。
回覆列表
導彈武器系統,是一個龐大的作戰系統。只有作戰效能用途之分與導彈彈體大小無關。
MlSSllE/“導彈”~是各用途、各型別導彈武器系統的一個統稱。
這一枚導彈個頭不下吧?重量+體積世界已知的運輸機沒有一架可以裝載它。單兵/行動式防空導彈,個頭最小的導彈武器系統!
隨著導彈武器系統的作戰打擊效能不斷提高、反導彈武器系統也與時俱進,作戰效能指標也不斷進步、這就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矛”就一定有”盾”……(採用常規技術的防空導彈)
題目問:有沒有“隱身技術性能”的MissiIe導彈武器系統?
明確回答:有!不但有、而且是還投入實戰。
美國生產的/AGM-129A系列、AGM-158系列導彈就是採用“隱身技術”設計生產製造的導彈。法國的“陣風”式戰鬥機空中發射“風暴陰影”隱身技術巡航導彈。地面靜態展示的法國“風暴陰影”隱身技術導彈。我們在國際防務博覽會上展出的中國產採用隱身技術設計的超音速導彈武器系統!
隱身技術,就是對飛行器的外觀進行隱身設計+隱身材料+隱身塗料其目的就是將照射到的雷達波吸收/分解……
所以說:採用隱身技術的導彈武器系統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