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口四川話的強哥

    農村務農是吃力不掙錢,哪個農民爸媽願把自己的孩子的前途耽誤在農村?不說子女不同意,農民爸媽都不會願意的!

    工人的很多子女得到好的生活後,他們就更要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所以他們當然不願意幫別人做工了。

  • 2 # 星海糧貿

    因為現在生活條件都好了。教育方式不同了。以前教育落後不論是農民工人子女上不了大學都有後路。工人子女可以接班。農民子女種地。而現在國家繁榮即使沒有上大學也可以追尋自己的夢想到外面闖一闖。即使失敗也沒什麼。因為現在餓不死人。國家是我們強大的後盾

  • 3 # 青松楊柳1

    大環境變了,市場化加私有化,給就業有更多出路,教育程度高了,人口結構,早些年計劃生育年輕人相對少了。不願苦勞,相對條件的最佳化。

    南方地小人多,北方相對農業機械化程度高了。

    農業,城市的年輕人隨著教育同步,部分城鄉青年由於家境,教育程度自主擇業很正常。

    至於農村與城鎮差別相對少了。

  • 4 # 一念歸無

    很正常啊,誰規定農民的子女就一定要務農,工人的子女就一定要打工?

    如果是這樣的話,是不是要世襲制了?

    這都啥時代了,還用這種落後的想法看問題。現在都是經濟時代,一切以經濟價值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就比如,國外農作物優質便宜,我們每年還採購大量農產品了,而種地有啥收入?能讓你在現如今的現實當中可持續生存?

    所以,窮則思變,變了,肯定就要往好的方向變才是對的。而不是窮就要窮到底。

  • 5 # 沉著冷靜微笑的石雁廳

    這不是你願不願意的事,現實社會你要想生存,想過上你想要的生活,那你的適應這社會,還必須的有實力!無實力一切都是幻想,記住一句話:沒錢寸步難行!

  • 6 # 不花錢降溫

    其實歷史上,子承父業的不算多。這沒啥好大驚小怪的。

    農業必須要工業化生產。土地流轉就是盤活農村土地的一個比較好的舉措。

    目前咱們中國的產業升級還沒完成,所以企業還是以勞動密集型為主,難以給出高工資。

    目前的網店,網紅吸引了大批的年輕人加入。

    且走著吧。市場會自然調節的,只要不管死,人才會自然流動的。

  • 7 # 元元30037

    就是沒理想,好高騖遠,這山望著那山高!照理農民的孩子應該立志成為下一個袁隆平!他們有這樣立志嗎?農民解放前有地嗎?沒有,國家分給他們地,有好好珍惜嗎,不願務農!袁隆平是不是農民,當然不是!他出生北京,父母家境殷實都是大戶人家,人家用一生務農,專研提高農產品產量,為什麼這麼高尚又賺錢的事業農民的孩子不願意做?

  • 8 # 三農農村女

    從以下幾個方面為你分析工人還是農民務農

    體力方面工人和農民的體力強度都是很強的,但是農民幹累了,可以休息,然而工人是沒辦法隨時休息的,出去打工,你休息了,老闆會同意嗎?他會給你發錢嗎?這是很現實的問題,農民是短時間的體能強度大,工人是持續性的體能強度大,工人是比農民要累的總結:工人做工和農民務農壓力都很大,但是工人在體力強度上因為持續性強,不能休息,導致強度過大,農民累了可以隨時隨地休息,相比之下體力強度工人大,精神壓力,農民的壓力在於農作物的生長是否優良,這種壓力是長年累月的慢慢積累的,工人是今天你不完成任務是沒有錢的,老闆和領導會一直盯著你,看你做工是否認真,這種精神和體力上的雙重壓力會讓一個人崩潰,所以工人做工要比農民務農辛苦!不管做那份工作都要認真的去對待,

  • 9 # 冷血真情

    農民的子女都不願務農是因為這個社會農民的收入最低,福利沒有,身負三座大山,一個不願的,工人的子女都不願做工這是不完全對的,我居住在國有礦區附近,每每礦上招收子弟工入囲都擠破了頭,除上學的外。

  • 10 # 談說心聲

    這個是自然規律,那個不想享受享清褔,誰是願意辛苦勞累的工作,那只有傻瓜,生活的所迫,才會去工作,農民的子女不務農,是務農維持不了日常的生活所需,才進城打工,打工也是迫不得己的,誰很願意離鄉別井,與親人分居兩地,工人的子女不願做工,是想更上一層級別,輕輕鬆鬆舒服的工作,做個人上人的級別,享受人人想,就看誰的本領大。

  • 11 # 老馬永識途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誰都想做收入高又清閒的工作,關鍵是你的有沒有知識、技術、資金,有沒有選擇,有多少選擇。

  • 12 # 老頭1459372165

    不是有很多人崇拜一句什麼: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嗎?也許農民丶工人把這句話引深了。即:不想當鄉長的農民不是好農民,不想當經理的工人不是好工人。所以他們都想當鄉長丶經理,再也不想當農民丶工人了。對嗎?

  • 13 # 使用者9732477687866

    子承父業,本是天作之合。但是社會發展到今天已經沒有了成就感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可是社會的導像,誰能掙到錢,誰是英雄,所以大家爭著幹能掙大錢的活。不管自己是否適合的活。人歸3.6.9.等。你的自身條件適合幹什麼,就幹什麼,這樣既節約資源又節省人力資源。廣大時令青年也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所以子女不願意幹父母的工作,還是要從教育改革,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逐級淘汰,最後成塔尖。要自覺走,老師,學校不逼,沒有培訓機構。孩子快樂學,老師快樂教,最後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多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玩的手遊可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