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縱橫觀智庫

    央視網訊息:馬克龍之後,德國總理默克爾定於27號、也就是本週五抵達華盛頓、開始訪問美國。據德國外長馬斯23號說,默克爾此訪也將盡全力勸說特朗普“不要退出伊核協議”。

    默克爾此次訪美,恐怕不僅僅是為了《伊朗核協議》,還有美德之間的雙邊貿易。德國對美國的經濟依賴程度很大。

    1.《伊朗核協議》的分歧無法達成一致。2018年1月,特朗普強硬的表示,最後一次延長對伊朗經濟的制裁豁免期。如果5月22日之前,伊朗沒有拿出另特朗普滿意的方案,美國將退出《伊朗核協議》,繼續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

    伊朗人卻絲毫沒有給特朗普面子,4月22日,伊朗外交部長穆罕默德·賈瓦德·扎裡夫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採訪時發出警告,一旦美國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伊朗將重啟受協議約束的核專案,推進速度將比以前“快得多”。

    伊朗人的警告,沒有嚇到特朗普,卻令歐盟各國寢食難安。伊朗與歐洲的距離,一旦伊朗研製出核武器,中程導彈就可以達到歐洲,卻威脅不到美國本土。所以,默克爾繼馬克龍之後訪美,也是為了勸說特朗普不要退出《伊朗核協議》。不過,以特朗普“美國優先”的“自私”,是不會與默克爾達成一致。以伊朗的軍事工業能力,核武器根本打不到美國本土,特朗普根本不擔心!

    2.雙邊貿易的分歧無法達成一致。3月8日,特朗普正式簽署公告,對美國進口的鋼鐵和鋁分別徵收25%和10%關稅。但對歐盟進行了豁免,直到5月1日。豁免期過後,特朗普將根據談判情況決定後續是否進行豁免。

    德國是繼中國和日本之後,美國的第三大逆差國家。過去3年內,歐元兌美元貶值了25%左右。貶值的歐元讓“德國出口”在與美國的貿易上獲得了額外的優勢。因為貿易逆差,特朗普先後對中國和日本下手,斷沒有放過德國的道路。特朗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經發過牢騷,認為美國汽車出口到歐盟需要25%的關稅,歐盟汽車進入美國只需要2.5%的關稅,這是極不公平的!

    所以,默克爾想要在雙邊貿易上與特朗普達成一致,也幾乎不可能!

    馬克龍、默克爾相繼訪美,接下來恐怕特蕾莎·梅也要坐不住了,訪美迫在眉睫。

  • 2 # 雲霄飛翼

    在法國總統馬克龍訪美后,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要訪問美國,伊朗核協議當然是雙方會談的重點之一,但除此以外貿易問題、對俄關係問題、敘利亞問題等等,德國也要和法國一樣代表歐盟和北約盟國向特朗普發聲。我認為,雙方的共同利益大於分歧,對於商人出身的特朗普而言,只要開的價碼足夠大,雙方的分歧即使不能化解也可以縮小很多。

    在伊朗核問題上,歐洲與美國的談判在技術層面已經取得了進展,所以在政治層面法國和德國首腦先後訪美勸說特朗普

    一方面,今年3月,英法德聯合提議歐盟以伊朗試驗彈道導彈和支援敘利亞政府為由,對伊方施加新制裁,以歐盟新制裁勸說特朗普留在伊朗核協議框架內,目前三國政府代表正在與美國國務院官員布賴恩·胡克深商談可替代伊核協議的方案,技術層面已經取得了進展,但美方代表表示無法保證談判結果會讓風格多變的特朗普滿意。另一方面,伊朗在放硬話的同時,也有軟化的跡象,比如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要求歐洲國家領導人向特朗普施壓,同時又表示與美方就換囚問題談判,前提是特朗普政府“轉變態度”,伊朗也是色厲內荏。從特朗普來看,他的商人本性已經帶到了國家談判中,喜歡先漫天要價,再坐地收錢。他的原話是,如果5月12日前沒有達成令他滿意的修改方案,他將考慮退出伊朗核協議,而現在看來伊朗核協議的修改或替代方案極有可能達成。從他面臨的國內政治壓力來看,如果強行退出伊朗核協議,必然遭到國內民主黨人的強烈反對,而且是否能夠退出還要國會在60天內決定,沒有必要消耗過多的外交資源。既然歐盟大佬馬克龍和默克爾先後來訪,伊朗又願意“換囚”,給歐盟一個面子,自己又可以外交加分,為什麼不可以呢?所以,我認為特朗普和默克爾最終一錘定音的可能性很大。

    在貿易問題上,特朗普也承受不了與歐盟撕破臉的後果

    歐盟的經濟總量16.22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94%,與這樣大的一個經濟體打貿易戰,美國根本不佔優,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在特朗普已經和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談崩的情況下,再和歐洲盟友打貿易戰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現在特朗普能做的是儘可能地從歐盟那裡獲取更多的利益,必要時必須妥協,至於損失麼只能透過敲詐日本和沙特這樣的國家來彌補了。而且如果一旦開打貿易戰,歐盟必然會解除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意味著美國對俄經濟制裁措施的崩盤,這是美國不可付出的代價。美國和歐洲的經濟聯絡密切,有共同的價值觀和市場經濟體制,所以我認為,特朗普和默克爾在貿易問題上達成一致的可能性更大。

    在談妥了貿易和伊朗核問題後,特朗普這個商人肯定要求歐盟在俄羅斯問題、敘利亞問題上等作出讓步,站到美國的佇列裡來,對俄羅斯採取更強硬的一致措施。這對俄羅斯來說可不是好訊息。
  • 3 # 英武

    短期內歐美之間的分歧是無法化解的,除非歐美拿出更大的“誠意”——掏更多的錢!

    1.馬克龍、默克爾相繼訪美,有何目的?

    (1)5月初,美國豁免歐盟鋼鋁進口高額關稅的截止日期,美歐經貿關係就會是馬克龍、默克爾訪美要談論的重點。

    (2)勸說特朗普改變主意,不要輕易退出伊核協議。

    (3)聽取美國在敘利亞問題的最新走向。法國有自己的需求,而德國雖然不採取軍事行動,但是聽聽特朗普談談敘利亞未來的考量,作為默克爾一定會聽的相當認真的。

    畢竟,作為歐盟老大,如果特朗普執意要退出伊核協議,歐盟就需要調整自己的策略,否則怎麼跟老大哥美國保持一致?

    2.德國希望美國能夠給予鋼鋁課稅永久豁免權,而特朗普一定會“獅子大開口”,乘機“敲竹槓”!所以,目前來看,此次默克爾要想獲得“永久豁免權”難度相當大!原因很簡單:當特朗普在“北邊兒”獲得會談後、壓力陡減,必然會繼續推行自己的“美國優先”政策!

    3.探底“貿易戰”最想走向。特朗普挑起的“貿易戰”已經快一個多月了,作為成熟政治家,默克爾一定會探底——特朗普到底有什麼的走向,以便於歐盟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政策。而目前已經顯示出來,與法國鐵心跟著美國混“社會”相比,默克爾更加註重務實的外交政策。

    4.評估德國自己“不參與任何軍事行動”是否符合德國利益?敘利亞美俄博弈升級,而英法宣佈“入局”,俄羅斯主導的局勢正在走向深入,而接下來美國的敘利亞政策,對於德國很重要,德國道關鍵時刻是不會“掉鏈子”的,所以需要探底。

    就目前來看,中東局勢繼續升級,危機歐盟安全,德國就不得不調整自己的政策,哪怕是表面的“順從美國”也得“做足戲份”才可以!

  • 4 # 道聽陳說

    4月27號,德國總理默克爾將訪問美國,期間除了商談兩國之間的貿易問題以外,最主要的可能就是就美國退出《伊核協定》的相關問題,對美國進行勸說。

    《伊核協定》也稱《伊朗核問題協議》,是2015年由伊朗與美英法中俄德六國簽署的關於解決伊朗進行鈾濃縮活動而擬定的一攬子自覺方案。

    這個方案的簽訂,結束了西方國家因為伊朗核活動而對其進行的長期經濟封鎖嗎,同時也因為伊朗停止核活動,而使得歐洲國家免遭可能出現的伊朗核威脅,這是一個雙贏的決定。

    伊朗自古以來就是一箇中亞大國,是一個政教合一國家,而且比較仇視西方國家。而且伊朗國力強盛,科技相對發達,研發的射程2000-2500公里的“阿舒拉”彈道導彈,幾乎可以覆蓋整個歐洲。如果伊朗研發出核武器的話,那麼將會對整個歐洲的核安全形成嚴重的挑戰。

    當初美國與伊朗簽署1991年,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歐洲的核威脅,同時以此團結歐洲的盟國,此次退出《伊核協定》也是希望歐洲國家能回到自己身邊。

    曾經簽訂了和協定的美國,為什麼會突然宣佈要退出《伊核協定》呢?這裡面其實包含了很多的大國之間的政治博弈在裡面。美國此次之所以突然宣佈要退出《伊核協定》,主要的目的不是幫助歐洲國家解決麻煩,而是想要製造麻煩,以此來威脅歐洲國家,逼迫他們回到自己身邊。

    因為就伊朗目前的彈道導彈的技術而言,還沒有能力研發出射程超過一萬公里的洲際彈道導彈,因此美國退出《伊核協定》,並不會對他本身的國家安全產生什麼影響,但是會對歐洲國家的戰略安全產生嚴重的威脅,這就是為什麼美國退出《伊核協定》,法國和德國會感到十分緊張的原因。

    從此美國與法國、德國等國的關係變開始漸行漸遠,以法國德國為首的歐盟國家,藉著次貸危機的影響,企圖從經濟上脫離美國的掌控,雙方之間博弈不斷。默克爾甚至在2017年的G7峰會上說到:“最近幾天的經歷讓我感受到,從某種程度來講,我們互相完全依賴對方的時代已經結束……我只能說:我們歐洲人真的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對於歐洲國家對自己的背離,美國其實是非常惱火的,所以美國對歐洲國家也是軟硬兼施,除了勾引英國脫歐、在歐洲周圍發動戰爭製造難民問題、包括此次的退出《伊核協定》,都只是雙方博弈中的一環而已。

    德國能否化解歐美之間的分歧,關鍵在於德國能否承受的住需要付出的代價。

    就像我上面所講的那樣,美國是否退出《伊核協定》,並不會影響自身的國家安全,所以美國此次的決定,其實就是想要以此從歐洲國家身上獲取其他的好處,那麼這一次默克爾訪問美國的任務就很清楚了。

    如果默克爾能夠付出讓美華人感到滿意的代價,比方說重新歸與美國的旗下,在外交步驟上與美國的態度保持一直,在敘利亞內戰問題上,像英、法兩國那樣成為美國的打手,這樣的話美國自然就不會退出《伊核協定》。

    同樣,如果默克爾此行沒有拿出足夠的誠意的話,那麼美華人退了也就退了,到時候美國不僅會退出《伊核協定》,而且還會重新對伊朗發起制裁,逼迫伊朗重啟核武器計劃,讓歐洲重新籠罩在核威脅的陰雲裡。我想以特朗普的尿性,他是絕對會做的出來的。

    所以說,國家之間的交往,都是以利益為主,過去美國支援《伊核協定》,那是為了美華人的利益。而今天美華人退出《伊核協定》,其目的也同樣是為了美國的利益。這中間並沒有什麼正義與邪惡可言。但是這中間造成的對其他國家的傷害,呵呵!那可就不關美華人的事情了,誰叫別人惹不起他呢,就是這樣。

  • 5 # 錦繡中華一捧土

    德國總理默克爾將於4.27日訪問美國,能不能化解歐美之間的分歧?面對這樣的提問,我感覺有點幼稚?因為

    第一,如果世界上的事情都這麼簡單,那麼世界上就不會存在有戰爭災難衝突。何況誰也不是神仙妙藥,可以包治百病。試圖透過一次兩次訪問就可以解決全部問題不是心存僥倖是什麼!

    第二,美歐儘管有千絲萬縷的聯絡,歐洲一貫按照美國的風格行事,按照美國利益辦事,但是面對美歐利益不一致的情況下,必然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如何才能在某些方面達成共識,也需要艱苦的努力。沒有妥協、與包容,難以有所作為。

    第三,歐洲與美國矛盾重重,問題多多。例如,中東地區問題,中東難民問題,敘利亞問題,伊朗核問題石油天然氣問題,歐元問題,貿易問題。馬克龍總統到美國訪問,不僅涉及法國本身的一些問題,看來迫在眉睫的的伊核協議問題。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如果在2018年5月12日拿不出新的協議版本,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而伊朗方面也強硬表態,如果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伊朗將恢復核生產和核武器研究,製造核武器。所以目前核問題成為歐洲的最大事情。因為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伊朗恢復核試驗,不能打到美國本土,但是歐洲就是伊朗的有效射程之下。

    第四,馬克龍總統訪問美國,除了伊核協議以、美歐貿易問題、法國其他問題之外,還是希望特朗普能夠重返《巴黎氣候協議》?

    第五,德國作為歐洲發展的發動機,歐洲最大的經濟體,默克爾跟隨法國總統馬克龍之後,也到美國訪問,最重要的是勸說特朗普總統“不能退出伊核協議”。如果此問題能夠得到美國的允許,那麼也解決了重大的問題。如果美國一意孤行,肆意而為,那麼歐洲就會暴露在伊朗的核打擊之下。特朗普總統難道不為歐洲盟友著相嗎?

    第六,儘管德國與法國訪問美國的交集是伊核協議問題、鋼鋁關稅問題,但是多大程度上有效果,真的很難說。至於貿易問題那是結構性矛盾,暫時的協議可能達成,但是涉及一年以上的協議恐怕就無能為力。我希望默克爾能實現這個伊核協議的目標。

  • 6 # 布衣侯15

    歐美之間,是同盟關係。都是大航海時代崛起的歐美國家。是欺負原住民發家的國家。

    歐美互訪也許會統一認識,正確認知當下中國世界。歐美決裂的可能幾乎為零,要先改變觀念也是極難的。

    不用妄自猜測,實事求是的尊重事實不是挺好。

  • 7 # 亦新湖

    默克爾將在4月27日訪問美國,能夠化解歐美之間的分歧嗎? 歐美是自家兄弟,是親密盟友,甚至整個美國幾乎都是,歐洲人來到新大陸之後衍生出來的。在大多數問題上歐美的觀點都基本上差不多,甚至一致。特別是在3月份發生在英國的間諜中毒事件,歐美25國以示團結,一起在事實真相不明的情況下,不分緣由一起合夥群毆俄羅斯。

    儘管如此,畢竟不是一家人,也還有諸多分歧。歐美之間最近因為特朗普的政策調整,雙方產生了一些新問題,歐盟感到比較焦慮。在4月23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已經先於默克爾訪問美國。而緊接著默克爾將在4月27日訪問美國,與特朗普會談磋商歐美之間的分歧和矛盾,看起來歐盟感到情況比較緊急。 歐美之間存在的分歧,目前主要集中在三個問題上;

    一、歐美雙方的貿易關稅問題,特別是特朗普在3月份發起的針對全世界的鋼鐵和鋁製品,增加25%的稅收。這對歐盟來說非常不能接受,雖然特朗普也以歐盟是盟友,給予臨時豁免。但歐盟希望要像南韓一樣,與美國簽定一個永久性的協議來保證不受變化。但是歐盟對美國來說也是一個貿易逆差物件,特朗普能不能讓步現在還很難說。

    歐美貿易的分歧總的來說是歐盟有求於美國,雙方商品進出口商品,歐盟去年有11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何況現在的美國總統是特朗普,什麼但是美國第一。雙方在對汽車進出口稅率不同,美國是2.5%的進口稅,而歐盟是25%。特朗普特別對這個稅率不滿意,默克爾去美國這個問題應該是重中之重。

    二、美國與伊朗的核協議問題。在下個月5月12日,特朗普就要根據程式重新對伊朗的核協議,作出新的決定。根據特朗普一直嚷嚷的觀點,可能要在5月12日廢除伊朗核協議。而歐盟則認為伊朗履行了條約精神,廢除條約不符合西方的利益,特朗普提出廢約完全是跟著以色列跑的。如果真的廢約,伊朗重新啟動核濃縮鈾計劃,歐盟感到風險更大。

    三、關於歐美西方軍隊在敘利亞的存在問題,歐美之間對於敘利亞局勢的看法基本一致。目的都是想推翻阿薩德政府,將在敘利亞的俄羅斯和伊朗軍事力量驅逐出去,從而建立一個親西方政權,但是在具體操作上發生了分歧。特朗普是一個錙銖必較的商人,以敘利亞當前的形勢,特朗普認為美軍維持在敘利亞的駐軍,是出錢出力沒有好處。所以特朗普本人想將美軍撤出敘利亞,希望由法國和英國的軍隊進來填補。而這正是歐盟所擔心的,這次德國雖然沒有出兵敘利亞,但是觀點看法也與法國馬克龍一樣美軍不能走,希望美軍還是要保持在敘利亞的存在。

    四、自從2014年3月烏克蘭事件以來,歐盟跟著美國製裁俄羅斯。歐盟與美國不同,歐盟與俄羅斯的經濟往來雙方有互補性。在經濟制裁的這幾年裡,實際上歐盟自己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失。從馬克龍訪問美國之後馬上就要去莫斯科,急著與普京會面,就是這個原因。默克爾在這方面與馬克龍一樣,甚至比馬克龍還要急迫。看起來美國能否阻止歐盟與俄羅斯恢復發展經濟關係,也是一個重要看點。

    總而言之,歐美之間有共同利益,也有很大的分歧。這一次馬克龍與默克爾前後腳訪問美國,估計歐美雙方在一些問題上能夠走近。歐美貿易問題上特朗普還可以讓步,因為歐盟雖然貿易順差,在美國的貿易逆差排位第三,只有區區110億美元絕對值不大。在伊朗核協議問題上,不排除特朗普會接受歐盟要求,暫時不廢約。因為廢約以後對伊朗的新制裁,沒有歐盟的配合也沒有辦法執行。

  • 8 # 春風踢碎鬼門關

    我認為夠嗆,基本是原先啥樣子還是啥樣子狀態。不會有根本的改變,這是因為美歐之間的利益不同,沒有彌合的前景。

    美歐的分歧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貿易方面歐盟強調全球化,認為世界各國都是有聯絡的,美國方面則是美國優先的政策,強調其他國家為美國服務,有啥好的先給美國,美國這一說法讓人很憤怒,這就是赤裸裸的霸權明顯的流露。

    美歐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有溫差,美國要求歐盟團結起來,在美國的指揮下壓制住中國的發展。而歐盟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態度明顯不一致,以德國為代表主張和中國接觸,透過潛移默化來改變中國。在這方面美國多次指責歐盟對中國太軟,而歐盟又多次指責美國的政策危害全球貿易的安全。

    中國的貿易政策受到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贊同,包括歐盟也願意和中國多交流,中國的發展促成了美歐的分歧逐步擴大,在這方面是很多年沒有改變的,所以默克爾去美國啥也改變不了,非得說有改變的話,那就是默克爾和特朗普會面的次數加了一個。

  • 9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歐洲和美國之間的分歧,究竟是什麼呢?

    歐洲各國對美國的態度,是既愛又恨,作為西方國家的領袖,美國自特朗普上臺之後,完全拋棄了之前的發揚風格的做法,開始以商人的做派,對歐洲各國實行經濟、政治的雙重壓迫。

    政治是經濟的保障,美國所有的經濟行為後面都有著政治的考量。這次默克爾訪問美國,與政治方面的分歧有關。美國不再願意負擔歐盟的防務成本,於是刻意製造緊張局勢,使得歐盟的防務壓力增大,凸顯美軍價值的存在。如此,才可以在政治和經濟的談判中,佔據主導地位。

    美國在敘利亞、烏克蘭、伊朗各個方面各個國家的問題處理手段,都在製造者一個緊張的對抗氛圍。以現階段的伊朗核危機為例,由於伊朗缺少遠端打擊的攻擊載具,因此伊朗核武器對美國的現實威脅並不十分強大,相反,歐盟近在咫尺,十分明顯地感受到了伊斯蘭國家的不友好態度。因此,歐洲國家對於和平的中東、歐洲是有著地緣安全、經濟發展、政治平穩的各種需求。

    美國可以用這種需求,對歐盟國家予取予求,在安全問題上,歐盟國家不得不依賴美國,不得不支付給美國大量的安全防務費用。同時,由於美國的不配合,歐盟國家將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政治資源、經濟利益讓渡給美國,來求得自身周邊環境的安定。這其中就包括了貿易利益。由於德國是世界第三大貿易國。藉助於歐元的貶值,德國的產品在競爭力上,由於美國,由此德國積累了大量的貿易入超。美國近階段對中國發起的平凡的貿易戰,其背後原因,也是因為中國貿易的入超,德國如果不能倖免於難,那麼只能說明特朗普經營國政一視同仁,童叟無欺。

    歐美之間的分歧,是結構上的,可以有調和的可能,但是不可能得到最終的解決。歐洲國家在過去的五百年是世界中心,由此歐洲國家,尤其是你英國、法國、德國為首的經濟強國,在內心深處都有著歐洲中心論的懷舊情結。

    大約祖上闊過的民族,都有著一顆恢復榮光的雄心。暫時的隱忍,只是為了等待更好的時機。對於歐洲大陸來說,英國和美國與俄羅斯同樣是危險,但是兩害相權取其輕,西方國家內心更傾向於文化上更具同的英美國家。

    這是在歐洲大陸實力不足以應對地區安全形勢的基礎上,歐洲國家所選擇的折中策略。美國也不願意放棄歐洲的盟國體系,這是美國霸權的基礎。所以,美國會維持軍事存在,一為震懾,二為製造緊張局勢,為美國自己過去利益。

    這種狀態,歐洲和美國都心知肚明,只是由於有共同的敵人,他們之間的合作收益要大於分歧,所以他們之間的合作才能進行下去。所以,俄羅斯曾經那麼傾心歐洲,結果硬是被美國懟回去了,美國需要一個敵對狀態下的俄羅斯。鬥爭博弈,納什均衡,美國的政治智慧很高超。

    所以,不管是默克爾還是馬克龍,或者是特蕾莎,歐洲國家離不開美國,也就談不到有分歧,無外乎美國需要歐洲給予更多的利益讓渡,歐洲國家過去除了談判外,也需要納個投名狀。

  • 10 # 劉愛源

    目前世界一場暴風雨來臨之際。誰都無法改變,世界各國都應該學習《馬克思資本論 》尤其資本主義國家。剩餘價值。怎樣化解全球經濟崩潰狀態。資本家生產很多軍火在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怎樣打破世界經濟危機,崩潰。並不是經濟制裁。而是團結起來共同走出困境。生產軍火佔用資本社會大量資本,資金。資金週轉不過來,導致經濟崩潰。以罰款,禁止,來尋找崩潰資本與資金週轉貨幣流通。最後結果發動戰爭,人類消滅人類毀滅城市建築。經濟才能恢復復甦。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訪問美國聯合下次又象那一個國家開始發射幾國導彈,軍火只要發射出,幾個國家經濟復甦,從建承園。需要大量鋼材,水泥,等建築材料,糧食,油,水果,肉食。菜日用品,家用電器,電視,服裝,家居,通訊,電腦,手機,電器,石油,天然氣。當然美國政府雖然經濟制裁俄羅斯。但是不感動用軍事俄羅斯不但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敘利亞現在不感在發射導彈。石油基地,看下一個目標是那一個國家。美國籌盟友導彈發射出它們幾國國家安全保衛了。不是美國等國家及民眾每天生活在隨時暴炸導彈軍火。德國總理與特郎普談下步導彈發射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適合詩歌、雨、作者金波的背景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