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吹臉膀

    毛遂自薦典自《史記•平原君列傳》毛遂是戰國時趙國平原君趙勝的門客。 當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到楚國求救時,毛遂以囊錐自喻,說讓自己處於囊中, 早 已脫穎而出了 ,並自薦同往。 後來平原君與楚王談判沒有結果, 毛遂 上前展露才華,陳述利害,威言並加,使楚王答應派兵救趙。竊符救趙典自《史記•魏公子列傳》魏安釐王二十年,秦將邯鄲圍困,魏懼秦不敢出兵救趙。情急之下,信陵君以國家利益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如姬手竊得兵符,奪取兵權,完成了救趙的使命,也鞏固了魏的地位。完壁歸趙典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戰國時代,秦昭王欺騙趙國說,願用15座城池換取趙國的和氏璧。趙惠文 王不敢拒絕,但又怕上秦國的當,這是趙國大臣藺相如自願請命帶保玉到秦國 完成換城任務。臨行時他對趙王說:“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完壁歸趙 ”。隨後藺相如到秦國獻了璧,但見秦王沒有換城之意,就憑自己的機智和勇 敢,把和氏璧從秦王手裡要回,派人送往趙國,併入宮指責秦王不講信義,秦 王知璧已經回趙,便無可奈何,只好送藺相如回國。現在,人們用“完壁歸趙”比喻把原物完整無損地歸還原主。一箭雙鵰源於《北史•長孫晟傳》。長孫晟是南北朝時期洛陽人。他不僅聰明,而且很有軍事才能,尤其擅長射箭。他出使西北突厥族時,突厥王非常佩服他的箭法,常和他一起出外打獵。有一次,他又和突厥王外出打獵。突厥王看到空中有兩隻雕,正在爭奪一塊肉吃,準備搭弓射箭時,只聽得“嗖”的一聲,兩隻雕一齊直落下來,突厥王跑去一看,原來一箭射中了兩隻雕。從此更加佩服長孫晟的本領。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一箭雙鵰”,用來比喻採取一項措施同時收到了兩種效果。一毛不拔源於《孟子•盡心上》。戰國時期的墨子反對殘酷的戰爭,主張“兼愛”和“非攻”。楊朱卻與墨子作對,主張“為我”。有一天墨子的學生禽滑釐遇到楊朱,毫不客氣地問道:“拔你身上的一根汗毛而能使天下的人都得到好處,你願意不願意?”楊朱聽後搖搖頭說:“天下的問題,決不是一根汗毛可以救濟得了的。”禽滑釐反駁道:“這只是一種假設,如果拔你一根汗毛而能安定天下,你肯不肯?”楊朱聽後默然不語。後來,人們用“一毛不拔”比喻非常自私慳吝的人。以人為鏡唐太宗李世民善於聽取各種不同的意見。 諫議大夫魏徵(邯鄲館陶縣人)曾多次告誡他要經常自省,要居安思危。 李世民魏徵的忠告約束自己的言行,善自處理朝政。 魏徵去逝後,李世民很難過,曾深有感觸地對朝中大臣說:“用銅做鏡子,可以使穿戴整齊;以歷史為鏡子,可以知道以往各個朝代存亡的原因;以人為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過錯……現在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鏡

  • 2 # 觀海路紫鈴兒

    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

    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 3 # A九啊

    【圍魏救趙】公元前353年,魏國圍攻趙國,齊國派田忌率軍救趙。田忌乘魏國空虛而引兵攻魏,魏軍回救本國,齊軍乘其疲憊,大敗魏軍,趙國因而解圍。

    【出奇制勝】戰國時期,齊國將領田單用火牛陣出擊燕軍,使燕軍大敗。這就是孫子兵法勢篇中“凡戰者,以奇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會透過吃幽門螺旋桿菌病人的東西而被傳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