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百川
-
2 # 山家往事
張良和范增在各自的位置上都對各自的君主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最終只能有一個勝出。作為各為其主的謀士,這裡面更是存在著過多的變數。打個比方,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來做可能就會得出不一樣的結局。我想,張良和范增成敗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幾條吧。
1、眼界不同
張良出身南韓貴族,祖上為南韓相國,位高權重,打小接觸的都是這些達官貴人,對於官場之事駕輕就熟,在如何與人相處上,張良完勝范增,雖然劉邦出身只是一個小小的亭長,但畢竟是自己的領導,該低姿態的時候自己就保持低調。
范增出身一般,沒有和權貴打過交道,潛意識中認為項羽離不開自己,所以有時候有意或無意的會透漏出一點優越感,而且項羽出身楚國貴族,范增經常干涉項羽,這種小的怨言變多了,日積月累就會變成大麻煩,比如鴻門宴,項羽對他忍耐到了極點。
2、經歷不同
張良是受過系統性教育的人,起點自然就比范增高。另外,張良在博浪沙刺秦失敗後,便精心鑽研,提高自己,據說後來得遇《太公兵法》,深得黃老之學點撥。他的人生目標也是變得更加明確---復仇,對於名譽、富貴等皆不在乎,他心理上也就沒什麼負擔了。
范增則不同,項梁起事的時候,他主動投奔項氏,那時已經七十歲了。所以他帶有很大的功利心,人一旦功利之心太重,雙目就容易被遮擋,雙手也就被束縛了。
3、主帥性格不同
劉邦出身卑微,善於採納別人建議,尤其在大是大非上。劉邦在很多重大決策上面,充分信任下屬。而項羽這個人則是剛愎自用,且優柔寡斷。比如在鴻門宴上,他完全有機會除掉劉邦,最終還是讓劉邦跑了。
項羽抓到劉太公,想威脅劉邦,劉邦卻說,咱倆是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煮他的時候,記得給我留一碗湯。
項羽最後垓下被圍,明明有機會逃出來,但是自己心灰意冷,兵敗自殺。
綜上,基於個人的眼界、經歷、主帥等因素綜合影響結果,造就了一方勝出,一方失敗。
-
3 # 御賤飛行
范增,項羽的首席謀士;張良,劉邦的首席謀士。二人均有經天緯地之才,但是結局卻是截然不同。范增被項羽掃地出門,某方面也標誌著項羽註定要輸給劉邦;劉邦對張良那是深信不疑,異常尊敬,這才有了後來的成功。那麼同樣具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才幹,為何一個成功,一個失敗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范增跟錯了剛愎自用的項羽,張良跟對了知人善用的劉邦范增作為項羽的謀士,其實他的許多建議都是沒有被項羽採納的。最著名的就要說鴻門宴了,范增多次暗示項羽,讓其殺掉劉邦,以絕後患,均被項羽視而不見。更可氣的是項伯,當范增讓項莊藉著舞劍的機會刺殺劉邦的時候,項伯竟然暗中相助劉邦,後來讓劉邦僥倖逃脫。
作為首席謀士,范增的建議竟然被無視。這一切都源於項羽的剛愎自用,他很輕視劉邦,認為劉邦難成大事。反觀劉邦,他深刻知道張良對自己的重要性,什麼事情都是跟張良商量,基本對張良那是百依百順,二者之間親密無間,毫無間隙。如果領導和下屬之間各懷鬼胎,不能一條心的話,怎麼成就大事!
後來,因為陳平的一條離間之計,項羽就趕走了忠心耿耿的范增。這更加表明范增跟錯了主子。
范增雖然忠誠,但是脾氣火爆,經常讓項羽下不來臺范增輔佐項羽的時候,雖然已經年七十,但是脾氣相當的火爆。
再拿鴻門宴來說,當項羽多次無視范增眼色,最終導致劉邦逃走的時候,范增就當著眾人的面,沒有給項羽好臉色。要知道,當時張良也在場,范增就把劉邦送給項羽的玉斗狠狠地摔在了地上,並且大罵項羽“豎子不足與謀”,還說他們最終都會死在劉邦的手裡。
這種行為對當時意氣風發的項羽來說,絕對是一種很難堪的羞辱了。雖然范增是項羽的亞父,但是,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讓項羽下不來臺,實在是犯了職場大忌啊。
范增處處以長輩自居,每當項羽不聽他的建議的時候,他就容易大發雷霆,這令項羽非與他之間的隔閡在慢慢的擴大。項羽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傲氣的人物,他表明上不說,但是內心已經對范增產生了反感。這也是後來一條離間計,項羽就趕走范增的深刻原因。
范增輔佐項羽的時間也不算短,應該對項羽的脾氣性情有很深的瞭解。但是范增卻不懂收斂自己火爆的性格,喜歡把話說得非常的直接,與張良對劉邦的循循善誘,溫文爾雅形成強烈對比。
結束語范增與張良都是非常牛逼的人物。他們對自己的主子都是忠心耿耿,別無二心的。但是,范增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沒有深刻地認識項羽,以及自己本身的性格因素。反觀張良,卻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他知道劉邦,同時更加了解自己!你們覺得呢?
-
4 # 夏有涼風61
范增和張良都是各自政權的首席謀士,為何一個成功另一個失敗?
范增的失敗,主要一個是選錯了主子,志不達,中了陳平的離間計。
張良的成功,是善識人,選對了主子,才得以施展平生。
同樣是謀士,二人一比較就知道孰高孰低了。
就拿《三國演義》裡,袁紹的謀士田豐在獄中自諷的一句話說:大丈夫生於天地間,不識其主而事之,是不智也!這也是田豐自刎前最後大徹大悟的人生總結。可是歷史上又有多少能人智士犯同樣的錯,所以古代能人智士遇明主則事,遇昏主為不智且喪命。
-
5 # 菜九段的酒
股評家張良與操盤手劉邦
來自專欄九公茶坊
股評家張良與操盤手劉邦
菜九寫的《張良的歷史地位是鐵哥們劉邦捧起來的》這個段子,遭到絕大多數人的反對。人們據以為反對的理由是,如果沒有張良,劉邦根本不可能成功。但很少有人肯反過來想,如果沒有劉邦,張良能幹什麼。儘管不同意菜九,但有兩個事實是駁不倒的。一是張良自己沒幹出個名堂,這一點他就不如魏豹、瑕丘申陽與司馬卬了;還有就是張良與劉邦一起時,在滎陽這個地方吃了兩大敗仗,差一點當了俘虜。可見張良能決勝千里之外,但不能決勝於眼前。人們大概會以為張良只善於遠端發炮,拼刺刀則非其所長也。姑且認為這也是世事難料原理吧。
仔細想來,人們反對菜九的原因,實際上是因為討厭劉邦。因此說張良的地位是鐵哥們劉邦捧起來的,一聽之下就令人噁心。如果肯靜下心來認真一思索,可能就不會那麼反感了。因為人們公認張良是一個大英雄,而大英雄又豈能隨便找個什麼人就去寄人籬下。能讓大英雄追隨的原因其實也非常簡單,即被追隨者是一個更大的英雄。如果想明白了這個環節,一切心理疙瘩就全部解開了。但人們的認識是歷史長期形成的,哪能說轉變就轉變?再加上敝帚自珍、自以為是的人性因素,這種轉變就更不容易了。於是菜九尋思,如果換一種形象一點的說法,可能更容易理解兩者的關係。這個所謂形象一點的說法,就是股評家與操盤手的關係。
劉邦力捧張良的名言是:“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順著這個話,人們認定劉邦全靠張良才取得的勝利也很正常。其實張良自己對此事也有個很中肯評說:“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因此,評價張良的歷史作用時,應該把這兩句話綜合起來看才好,即在運籌帷幄之後,補上個幸而時中,其作用就恰如其分了,這也表明其主要工作應該是出謀劃策。我們現在說運籌帷幄,基本上指的是決策,但出謀劃策與決策並不是一回事。張良的作用肯定不是決策,與我們心目中的距離差別還是比較大的。現在的股市比較火爆,我們不妨用股市的原理來類比劉邦與張良的關係。仿之於股市,投資人與股評家的關係與劉張關係很有一比。只要介入過股市的人,對股評家應該都不會陌生,而張良在劉邦陣營所起的歷史作用也確實與股評家比較接近。
天下共同反秦時,相當於一個大牛市剛剛開張,張良自己也整出了一個小盤股,加入進上市的大潮。一開始遍地都是黃金,資金面寬裕得很,但張良的股本就是沒有擴張,在股市上沒什麼賺頭。於是就邊炒股邊搞股評。但股評也不易找到好的聽眾,直到遇上了劉邦,張良的頭號股評家的地位才顯現出來。史書上說,張良無論對其他人說什麼,人家都理解不了,而劉邦一聽就很投緣,一點就透。所以張良說“沛公殆天授”。其實不是劉邦耳根子軟,而是因為水平高。張良的水平很高,跟沒水平的人說,人家當然聽不懂,聽不懂自然就沒興趣,再再正常不過了。劉邦就不同了,一聽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於是乎,意想不到的事情就發生了——張良走不好的股票,劉邦就能走好;張良不敢做的波段,劉邦就敢做;張良看好但不敢持有的股票,劉邦就敢滿倉。於是乎,劉邦的股本就急驟擴張,很快就成了股市裡的一個強莊。後人以為劉項原來不讀書,這其實是誤會,這兩人只是不以讀書見長,並非沒什麼文化。張良是當時第一流的學問家,如果沒文化,兩個人也談不到一起去啊,張良再閒得發慌,也犯不著去開導一個文盲啊?
大概看到劉邦在股市裡賺得盆滿缽滿,張良心裡或者也老大不是滋味。他可能以為自己沒能發起來,是因為本錢太少。如果有足夠的本錢,也未必發達不了。於是乎,他想到了融資,發行了一支南韓股票,其招股說明書肯定是寫得相當的好啊,證監會主事的項梁與楚懷王很快就批准上市,並提供了一筆開張資金,等於借錢供他炒股。但張良可能只會寫招股說明書,而不太會經營股票,剛一上市,他這支新股就開始走熊,連曇花一現都沒有過,很快就由績優股,淪為ST了。這一下張良知道了,股市上掙錢非常困難,原來做股評與炒股還不是一回事。於是金盆洗手,專職股評,堅決不炒股。如果有誰動員他炒股,一律以身體不好為理由堅決推掉。
滅秦之後,所有的股票都空前利好,新股票不斷推出,但張良持有的南韓股票竟然被暫停上市了,搞得張良怪沒勁的。怎麼辦呢?他只好跟股市的另一個強莊項羽搞到一塊。圖個啥呢?無非是想讓他持有的股票從籠子裡放出來,因為項羽此時還兼著證監委主席一職。但項羽是天字號第一牛人,不聽股評也能霸莊。於是乎,張良的股評一句也沒發生作用,甚至張良持有的南韓股票被搞到摘牌,搞得張良連尋常股東也當不成了,怪鬱悶的。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張良一氣之下,又跑到老哥們劉邦處重操老本行。而最氣人的事就在張良走後發生了。張良前腳走,項羽後腳就把傾注了張良無數心血的南韓股票轉給他人——新受封的韓王鄭昌重新上市。這不是成心慪張良嗎?好在張良已對持股票坐莊沒有太大熱情了,否則真要給氣暈過去。
張良投奔劉邦不久,劉邦就斥巨資一口氣將那個不屬於張良的南韓股票打到跌停板上,然後徹底併購。不久又將其資產重組,交給韓王信坐莊重新上市。劉邦是非常清楚張良與南韓股票的淵源的,但他沒有將這支股票交給張良這個發起人,可能不是怕張良坐大,而是怕張良炒不好。畢竟知人善任是劉邦的強項嘛,畢竟張良有業績不佳的前車之鑑嘛。千萬不要以為劉邦此舉是嫉賢妒能,憑他與張良的交情,讓後者持有一支股票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不讓張良持有,也是為他好。
到了劉項強強對話,比資金,比兇悍,比手段時,張良的股評似乎沒發揮什麼作用。劉邦這個股市高手強莊,碰到更高更強的項羽,就一點轍也沒有了。劉邦有幾次被打到跌停板,清倉離場,血本無歸,就是有張良在邊上支招也沒有用。看來張劉兩人的實力與頭腦加在一塊也不是項羽的對手。但劉邦的特點是愈挫愈奮,每次給鏟莊,都能很快就透過各種融資渠道募集到鉅額資金,重新殺回股市,繼續向項羽叫板。而項羽每次勝利過程中消耗的資金得不到補充,最後莊也坐不成了,被劉邦清倉出局了。在這個過程中,看不到張良的作用何在,即使歷史存在的若干記載,也都不是決定性的作用。或者那些決定性的作用因天機不可洩露,所以就一條也沒記下來。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張良與劉邦在秦末的股市裡吃盡了千辛萬苦,受夠了行情的起起落落,終於一莊獨大,封住漲停,享受暴利。劉邦建立了四百年的王朝,張良得到了第一謀略大師的歷史榮耀。語言大師劉邦創造的運籌帷幄這個詞真是有不小的魔力,好像這麼幹的人註定就是個大贏家,而且一贏就轟轟烈烈。菜九說過,劉邦這些話是為了給張良多分紅而給人們下了一個套。結果呢?不僅人們上了劉邦套,劉邦自己也上了劉邦的套。好像決策都是張良的,劉邦自己倒只是個跑腿幹活的。實際上,運籌帷幄只有與決勝千里聯絡起來,才能達到這個效果。運籌帷幄本身是個中性詞,表示一個人在私下裡謀劃什麼,沒什麼了不得。比如早先菜九在家裡盤算著要買什麼股票,憧憬著發財的前景、美好的未來,也屬於運籌帷幄,但股市也不是菜九開的,菜九運籌帷幄有個屁用。事實上,菜九一入股市就盡顯絕對菜鳥本色,即使天天運籌帷幄,其結果也只能是屢戰屢敗。所以金盆洗手,只看不練。基於此理,菜九以為,張良先生運籌帷幄的事情肯定會有,但決勝千里,就只能存疑了。比如菜九就傾向於將攻破武關的功勞記在張良名下,但沒把握,只得作罷。
菜九在前面說了,劉邦的運籌帷幄評價,要與張良的幸而時中評價聯絡起來看才好。而運籌帷幄與幸而時中恰好就是時下里股評家的作用所在。只要與股票沾邊的人都知道,股評家會一口氣推薦好些個股票,其中有說準的,有說不準的(成心誘人上當的不在其列)。但聽了股評而發財者的比例並不高。多數情況是,人們從股評家推薦的眾多股票中選了一支或幾支,結果沒選中的都漲上去了,而選中的不漲反跌。好像千選萬選,特意把那個不漲的給選出來一樣,讓人哭笑不得。張良給劉邦出主意,肯定也不是一條兩條。為了報答劉邦的知遇之恩,張良肯定是絞盡腦汁出謀劃策,解讀業績報告夜以繼日,K線圖畫個不停,基本面資金面分析個不休,於是乎好股票與壞股票同時存在一點也不稀奇。張良只管推薦股票,具體操作的好壞還是劉邦的事。劉邦的高明就在於他能慧眼識珠,一下子就能把一大堆薦股中最有價值的那個挑出來並一路持有。劉邦的偉大也因此而顯現出來了。我們聽了股評而發財的人多了去了,有幾個人感謝股評家呢?這也是人之常情,人性總是看重自己的、看輕別人的。這不,那些聽股評而發財的人也就把功勞往自己頭上一安,關股評家屁事。偉大的漢高祖就不同了,他只記住了你的推薦的好股票,至於你推薦的爛股票,反正最終成了大贏家,也就在所不計了。於是乎,不僅你的功勞是你的,劉邦自己的功勞也不妨分一點給你,比如張良的功勞本上記其下南韓,就是劉邦率部完成的。這與霸王有質的不同,項羽專門記別人的過失,誰要有個閃失,就揪住不放,搞得在下邊幹活的人心情很不好。其實這個項羽,實在是我們的同類。比如,我們最喜歡記別人的不是,別人的功勞在我們眼裡分文不值;別人的過失罪不容誅,自己的過失理所當然;所以我們都特別討厭劉邦。但我們恰恰忘記了,沒有劉邦,也沒有今天張良的崇高地位。
其實這個段子的正確題目應該是投資分析師張良與莊家劉邦,但不如股評家張良與操盤手劉邦順口。就這麼著吧。
編輯於 2019-05-21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
6 # 唐言唐語
據《左傳》記載:魯哀公十一年,衛國發生內亂。大臣衛文子打算攻打太叔疾,向孔子求教。孔子婉言拒絕,說:“祭祀方面的事,我還略知一二。打仗嘛,我是一竅不通啊。”從衛文子那兒回來後,即刻令弟子套車趕路,準備離開衛國。他說了:“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意思是:鳥可以選擇樹木而棲,樹木怎麼能選擇鳥呢?
人們常說:選擇大於努力。這裡所說的選擇實際上是指相對比較合理、正確、高明的選擇。而不是那些糟糕透頂的選擇——透過人們的選擇可以鑑別一個人洞察力的深淺、品鑑能力的高低以及智慧的層次——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意思是說某某人值得深入交談交流的卻與他失之交臂,這就叫做失人——對於如白駒之過隙一樣短暫的人生而言,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話不投機、不在一個層次、頻率上的時候就應該禮貌的、理智地終止交流了,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苦口婆心、大費周章企圖說服對方,往往是徒勞無功的。這就是失言、就是白費口舌。作為智者應該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史記·留侯世家》裡說:陳涉等人起兵反秦之後,張良在下邳也聚集了一百多個年輕人積極響應。當時景駒自立為代理楚王,駐紮在留縣。張良就打算前去投靠他,半道上碰上了沛公。沛公當時有幾千人馬,已經奪取下邳以西的地方,張良便暫時歸附於他。沛公任命張良做廄將。張良多次用所學《太公兵法》的內容向沛公獻計獻策,沛公對他非常賞識,經常採用他的計謀。在此之前,張良也曾多次對其他人講這些,那些人對他所講的內容都不感興趣、不予理會。張良說:“大概上天就是讓我來輔佐沛公的吧。”於是,張良就決心跟隨沛公,不再想著去投靠景駒了。
張良想把平生所學和自己的聰明才智買給識貨之人,在天下大亂的背景下,到處似乎都是機會、但是也可能到處都會碰壁——張良如此,韓信也是如此:韓信最初投靠項羽,得不到重用。於是就離開了項羽的陣營去了劉邦的帳下,在這裡同樣不受重視,然後又鬱郁然而去。幸虧蕭何知道韓信是個了不起的人才,連夜把他給追了回來(這就叫不“失人”啊)。劉邦聽從蕭何的建議,重用了韓信。韓信不孚眾望,為劉邦建立大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士為知己者死:一個人能夠被人重視、信用,把自己的才華能力充分展示、發揮出來,才是個人心理上最大的滿足,也是企業主、君王籠絡人心、留住人才的最佳手段。
韓信如此,張良何嘗不是如此——在《史記》的大量記載裡,劉邦對張良都是言聽計從、信任有加的。所以在項羽計劃對劉邦集團進行剿滅、處於弱勢的劉邦集團就要面臨滅頂之災的危急時刻,張良才會全力以赴、竭盡所能來拯救劉邦集團——“鴻門宴”前前後後都是張良在極力斡旋、爭取一切可能來“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終於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同樣是在鴻門宴上,范增幾次三番暗示項羽應該當機立斷、殺死劉邦,甚至讓項莊以舞劍為名來直接刺死劉邦——在這樣的情勢之下,項羽的婦人之仁被展示得淋漓盡致,始終一言不發。劉邦走後,范增將劉邦奉上的玉璧砸得稀爛,說:"唉!這小子難成大事!奪項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劉邦。我們都難逃覆滅之命運啊!”
作為一個智者,尤其是一個給人出謀劃策的首席智囊,明明知曉自己輔佐的人難堪大任、總是在關鍵的時候掉鏈子,對於自己的建議、計謀總是含含糊糊、模稜兩可、搖擺不定——基於這樣的認知,“智者”“首席智囊”就應該斷然離去的——蘇軾在《范增論》裡感慨道:對於剛愎自用、固執己見的項羽,有什麼好留戀的呢?!——“獨恨其不早爾”只是遺憾他(范增)沒有早些離開啊!事實上范增根本就不願意離開項羽啊,又怎麼可能“早些”走呢?那他最後為什麼要離去呢?不過是中了劉邦手下的另一個謀士陳平所設的離間計。《范增論》開頭就說了“漢用陳平計,間疏楚君臣,項羽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未至彭城,疽發背,死。”由此可知,范增是在被項羽懷疑、奪權之後,氣憤難耐下才選擇離開的。而根本不是主動離開的——對於項羽這樣的不開竅的榆木疙瘩,范增卻是不離不棄、盡心盡力、苦口婆心,希翼項羽能夠改變、期盼著奇蹟能夠出現。等到最後,卻是連自己都被懷疑、罷黜和整個集團的徹底覆滅。
在四海平定、大功告成後,張良主動選擇了離開,逐漸淡出了權力的核心圈——老子說: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張良與范增都是“智者”,都被稱為各自陣營裡的首席智囊——而且,他們二人在許多方面都有著共通相同之處:比如他們對於天下大勢、事態發展的分析、判斷基本上是一致的;再比如他們對於自己陣營的忠誠也是近乎一樣的。…………
然而,一個成功;一個失敗。也許就是各自的選擇所決定的結局——結局,或許在一開始就確定了。
鳥可以選擇樹木而棲,樹木怎麼能選擇鳥呢?如果所琢非玉,就應該果斷離開了。非要拿出精誠所至的勁頭來,終了之時不免會有“自古多情空餘恨”的感傷。
此恨綿綿無絕期。
-
7 # 品讀歷史人生的意義
性格決定命運,正確行動決定勝利,項羽的性格就是要光明磊落,好比是黑社會的老大,不能用詭詐之術,項羽並不是發自內心的信任范增,只是項梁託付讓項羽認范增為亞夫(乾爹),關鍵時刻項羽是不聽范增的,儘管范增的計謀是那麼正確✅。
劉邦卻截然不同,知道自己不行,農民庭長出身,沒有油任何能耐,歷史把他一步步逼上了造反之路,而一發不可收拾,所以他從心底渴望有能耐的人幫助自己,張良的身份高貴只是其一,主要是劉邦沒辦法,而張良則智謀超群,有何不能聽但從的。
項羽和劉邦的價值觀也不一樣,最終決定了范增和張良的命運。
-
8 # 夏世平
張良和范增這兩個謀士為什麼一個成功,一個失敗?這不是簡單的"成王敗寇"的問題,它牽涉到兩人的綜合能力問題。
我們先來看看兩人的能力大pK。
一、鬥狠。比狠心,范增更勝一籌。各位看官想過沒有,原本輕輕鬆鬆吃頓飯,在享受美食時卻要搭上身家性命。這種用美食當誘餌捕殺對手,好像在動物界才有的事,居然被范增想到用到了,這就是鴻門宴。你說范增有多狠?
不過鴻門宴的過程,卻顯露了西楚集團的幼稚。范增都能想得到的事情,難道劉邦陣營就沒人看得出來嗎?既然是用宴會毒害對手,那為何就沒有在事前和項羽等高層商討過方案的可性行,有沒有想過方案萬一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時,要有補救的措施?怎麼沒想過在其他方面著手而一定要拔刀相向?
狠心一項,張良敗北。0:1
二、勇武。張良勝出,總比分1:1
在大家心目中,張良只能算一個謀臣而已,卻不知道他有武勇的一面。公元218年,張良埋伏於博浪沙(今河南原陽)刺殺秦始皇,由於秦始皇出行的車隊聲勢浩大,並且在"保駕"車輛釆取了和他主力車同樣的六驅動(六匹馬車拉的車),從而混淆了張良和他的殺手。刺殺雖末成功,但張良勇氣可嘉。范增70歲才出山,沒有他這方面的記載。
三、膽識。膽識一項,張良佔優。大比分2:1反超
還說鴻門宴。張良既然識破鴻門宴,仍然不退縮,和劉邦帶著樊噲等一干文武,從容到項羽處"吃大戶"。在項伯前來告密時也處變不驚,說明他從赴宴之初已有全盤周密的打算,做好了全方位的應對措施。這與其有高超的膽識密不可分。
四、遠見。遠見一項,雙方難分伯仲,戰平。
范增勸項梁擁立楚懷王之孫,即在民間替人放羊的熊心為"義帝"(後楚懷王),以此團結各路反秦大軍的力量,收到奇效。項羽成為上將軍、范增官拜歷陽侯,人生走到巔峰。張良則在劉邦受到酈食其錯誤思想"鼓惑"時,為劉邦深入分析並提岀的"八項"正確主張,漢王集團得以迅速發展壯大。
劉邦攻進咸陽,夢想住進秦王宮時,又是張良極力阻擋,才避免了劉邦和秦王朝一樣揹負奢侈腐化之罵名。
五、精力。精力一項,范增老當益壯,70歲才出山輔助項梁。項梁在定陶之戰中被秦將章邯夜襲戰死後,范增輔佐項羽。范增在精力和體力上都絲毫不遜色於張良。考慮到張良年輕力壯,這個小項就算范增佔優吧。
五個回合下來,張良范增各有所長,大比分2:2。
六、雅量。張良勝出,大比分再度反超。3:2
張良在得到"絕世寶典"《太公兵法》(六韜)時受到考驗(見《史記.留侯列傳》):那個自稱濟北谷城山下隱士的"黃石"見到張良,故意把鞋子甩下橋去,然後用不容置疑的口氣讓張良把鞋檢起來,替他穿上。見到張良"孺子可教"時,也是三番五次才把兵書送給他。相反,范增脾氣暴躁,在鴻門宴未遂事件後怒斫劉邦贈送的玉石,爆出"豎子不足以謀"的名為罵項莊實為罵項羽的粗口,導致和主帥關係緊張,最後被漢王又一重要謀士陳平離間,落得被迫離開項羽、亡命于歸途的可悲下場。
七、俠義。張良勝出,領先優勢得以鞏固。4:2
張良早年在下邳闖蕩時,營救了因殺人而要四處逃亡的項伯。項伯為了感謝張良的救命之恩,在項羽陣營也就是"出工不出力",鴻門宴掩護劉邦,後來歸順劉邦,被賜姓封侯,有被收買成為"臥底″之嫌。范增出道甚晚,並無俠義之舉。也沒有發現任何一條有助於西楚集團的人脈存在。
八、居功。張良勝出,大比分5:2
雙方各為其主,在取得階段性成就後被主人封賞,范增被項羽尊為"亞父″,封歷陽侯,權傾一時。張良則低調行事,拒絕劉邦"三萬戶"封侯,只要了個"名不見經傳"的"留侯",也為自己在功成名就之後"獨善其身"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九、成效。張良佔優,范增敗北。總比分6:2
縱觀楚漢相爭的歷史,張良的謀大多落到了實處,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范增的謀偶爾也有一時的成功,但大多還停留在口頭,沒有去實現!
這就是張良和范增能力的大比拼,6:2,張良大獲全勝。張良能夠成功、范增只能失敗,不是天意,而是人謀。
-
9 # 花開花落緩行客
范增和張良都是各自政權的首席謀士。
范增輔佐西楚霸王,最終烏江自刎,皇圖霸業,煙消雲散。
張良輔佐漢高祖劉邦,取得楚漢之爭的最後勝利,建立大漢王朝,名垂千古。
范增輔佐的項羽,以武稱霸,剛愎自用。“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項羽力能扛鼎,才氣逼人,憑藉勇力滅亡秦朝,分封諸侯,建立西楚政權。
但項羽始終相信武力,不重視人才,有一范增而不能用其計,剛愎自用,致使鴻門宴上放虎歸山,留下隱患。
有項羽這樣以武稱霸,剛愎自用的主公,所以身為首席謀士的范增最終結局功敗垂成。
張良輔佐的劉邦,鬥智不鬥力,知人善任。劉邦本人沒有出色的謀劃,沒有智計百出的智慧,沒有指揮千軍萬馬的軍事才能。
但是劉邦知人善任,有漢朝三傑的韓信,張良,輔佐輔佐,有陳平這樣智計百出的人才,與項羽鬥智鬥力,最終以十面埋伏打敗項羽,建立大漢王朝。
有劉邦這樣鬥智不鬥力,知人善任的主公,所以身為首席謀士的張良取得最後的成功。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10 # 國史記聞
范增和張良都是各自政權的首席謀士,但是最終一個失敗了,一個成功了。我們只能說,范增在項羽的陣營下失敗了;張良在劉邦的陣營下成功了。因為范增在追隨項梁之時也可以說是成功的,張良在追隨韓王成(包括沒有追隨成功的楚王景駒)之時是失敗的。所以,范增與張良的失敗或者成功,其決定性因素在於是否能夠順利地擇主而事。
范增最初是在天下義軍首領陳勝已經被殺,項梁等人已經率領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而西的情況下投奔的項梁,並且首次提出了擁立楚懷王之後,達到類似於後世“挾天子以令諸侯”目的的重大戰略措施。項梁聽從了他的計謀,並且順利而迅速地提高了楚軍的威望,在鉅鹿之戰前,項梁所率領的楚軍已經成為當時最重要的一支反秦隊伍。
但是項梁被章邯所殺、項羽成為楚軍的實際領袖之後,卻沒有對范增太過重視,甚至開始“言不聽,畫不用”,在陳平受劉邦之命開始對楚軍使用離間之計後,范增成為項羽最先拋棄的人。空有一身安邦定國謀略的范增只能感嘆“豎子不足與謀”,最終走向了政治和人生的終點。
但是張良就幸運多了,他很早就遇見了潛力股劉邦,並且發現自己的謀略只有劉邦可以聽懂並且執行“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從之”,在之後的滅秦戰爭及楚漢戰爭中,他都以自己獨有的貴族教育、站在國家的戰略角度給劉邦出謀劃策,最終促進了劉邦的成功。
范增和張良都是難得的王佐之才,他們在謀略上的能力以及對上司的忠誠度等方面可能都不相上下,差就差在了運氣上。
回覆列表
所謂謀士,就是為主公出謀劃策,幫助主公處理不同的問題,最終的決定權在主公手裡,當主公不採納自己的計策時,謀士也只能束手無策。
范增為項羽手底下的首席謀士,張良為劉邦手底下的首席謀士。楚漢爭霸最後劉邦贏了,張良也獲得了漢初三傑之一的稱號。
范增是最早跟隨項梁的一批人,從他勸說立楚王的後裔為楚懷王,以此號召天下百姓。就能看出范增的目光看得有多長遠,後來項梁去了之後,項羽尊稱他為"亞夫",成為項羽手下的第一謀士。
主公的差距項羽是個英雄,一方面他和劉邦結為異性兄弟,另一方面他從心裡沒有把劉邦放在心裡,當做對手。而范增看出了劉邦的野心,看到劉邦遲早是項羽的大敵,一直想處死劉邦。項羽和范增就是在這個問題上產生了分歧,導致陳平用反間計間離項羽和范增的時候,項羽輕而易舉就相信了。項羽像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雖然一身英雄氣概,但是思想過於單純。
劉邦從一個平民起兵,與項羽爭霸,建立漢朝,是一個傳奇的人物。仔細看他的一生會發現,他本身並沒有很出色本事,但是他會用人,他把所有的事都分配給手下的人幹。他管人,而不管事。他自身並沒有很大的智慧。但是他身邊有張良,而他又相信張良,願意聽取張良的建議,張良的計謀可以在他的手上得到施展,他又能從張良的計策中不斷地發展壯大。
對主公的態度不同范增把項羽看成自己的兒子,所以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把主公看成後輩去教導造成的結局就是進言獻策方法方法不對,不受項羽待見。而張良始終能擺正自己的位置,沒有做什麼逾規的事。從後來功成名就之後明哲保身就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