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夜花輕夢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生病發燒很正常,切記不要讓孩子的病讓你失去判斷能力!

    孩子如果是發燒,打噴嚏流鼻涕,咳嗽,說明他是感冒了,這時候發燒只要不超過38.5℃就可以使用物理降溫!超過了就喝點退燒藥,退燒藥只能在前一次用完後的4~6小時之後用藥!

    如果發燒伴隨著上吐下瀉,就要帶著2小時以內的大便去醫院化驗!根據醫生的診斷使用藥物!

    很多孩子在長牙的時候也會發燒,這時候也不用太擔心,只要溫度不高,自己在家護理就好!

    很多寶寶在第一次發燒的時候都會起幼兒急疹,這時候作為家長要做好準備,有時候會斷斷續續發燒好幾天!如果持續高燒一定要帶到醫院檢查,不要誤了時間!

    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 2 # 李國吾

    發熱是體溫超過正常範圍,即37度(腋窩溫度),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症狀。

    發熱是一種保護機制,是身體免疫功能對抗病原的過程。

    小孩體溫升高時要注意觀察其神態和舉止。38度是精神萎靡的患兒與40度精神尚可的患兒比較,前者更值得關注。抵抗力低下的患兒,縱使患嚴重疾病體溫也是正常的。

    根據一些伴隨症狀可找到小兒發熱的原因。

    流鼻涕,鼻塞,打噴嚏等合併發熱,一般是感冒。即病毒性感染。

    皮疹伴發熱,常見疾病有麻疹,溼疹,幼兒急疹等。

    皰疹伴發熱,常見疾病水痘和手足口病。

    面板淤斑伴發熱,考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和血液系統疾病。

    咳嗽,喘息及肺部聽診有溼羅音,可考慮支氣管炎,哮喘病,肺炎等。

    對於小兒發熱,尤其是長期發熱患兒,詳細瞭解病史,認真體格檢查,注意伴隨症狀,並根據患兒年齡,發病季節,有無傳染病接觸史,根據臨床具體情況行相關檢查治療。

  • 3 #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孩子發熱分感染與非感染髮熱,

    感染主要有病毒,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等。

    非感染主要有結締組織疾病,血液疾病,包被太多,環境過熱。

    孩子發燒不全是壞事,中等發燒可以激發機會抗病菌能力,超高熱導致機體代謝異常而不適需要積極處理

    目前孩子發燒處理原則:孩子舒服可以不急用退熱藥,不舒服時才使用退燒藥,不主張物理降溫。多喝水,減少活動,鬆解衣被。

    發燒不是疾病只是症狀,應該主要尋找發燒病因,針對病因治療,否則延誤治療。

  • 4 # 心鈺子賢

    孩子發燒如果體溫在38度以下,建議給與物理降溫,不做過多處理,針對孩子的情況注意觀察,讓孩子用自身的抵抗力解決問題。

    如果體溫高於38度,要及時就醫,針對孩子的情況給與抗菌消炎治療。

    以上說的發燒是由感冒、一些小炎症引起的發燒,遇到特殊情況的發燒,不論低燒還是高燒都需要及時就醫。所以孩子發燒需要辯證的看。

  • 5 # 紫月朧曦

    孩子發燒是很常見的,一旦發燒家長既不能驚慌,也不能輕視。

    發現孩孑發燒了,第一時間給孩子測量體溫,看看是否溫度較高,一般以38.5度為界,以下不用吃退燒藥,以上建議吃,當然還要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狀態差應當立刻去醫院,狀態好可以再觀察。

    發燒期間注意補水,孩子多喝水有助於退燒。

  • 6 # 希望你長大

    孩子發燒只要不超過38度5,先物理降溫,用溫水擦洗,.觀察溫度是否下降或上升。擦洗段時間溫度不降不升,去醫院醫冶。

  • 7 # 百世樂活

    孩子發熱與成人發熱大有不同,年齡越小差別越大,所以不能以“小大人”來對待。由於孩子的體溫調節中樞機能還不完善,汗腺發育相對不足致散熱受到限制,易引起發熱。

    特點:1,以急性高熱、耐受力較強為主,可由感染性、非感染性及過敏性所引起。2,冬春季以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等多見;夏秋季以急性腸炎、菌痢、乙型腦炎、傷寒等較多見。3,呼吸道感染、急性傳染病等常起病較急,病程較短,;結核病、傷寒、血液病、風溼熱、暑熱症、細菌性心內膜炎等起病稍緩,病程較長。4,呼吸道感染常伴咳嗽、氣急;消化道感染常伴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泌尿系感染伴尿頻、尿急、尿痛等;中樞神經疾患,多伴嘔吐、驚厥、昏迷。5,高熱時精神狀態良好者,常屬於輕度感染,;如出現嗜睡,精神萎靡,神志不清等提示顱內感染。

    參考:小兒正常體溫常以肛溫36.5~37.5℃,腋溫36~37℃。通常情況下肛溫比腋溫準確,因腋溫方便操作常以腋溫為準。若腋溫超過37.4℃,且一日間體溫波動超過1℃以上,可認為發熱。所謂低熱指腋溫為37.5~38℃、中度熱38.1~39℃、高熱39.1~40℃、超高熱則為41℃以上。

    建議:發熱是機體的一種防禦反應,可使吞噬細胞活動性增強,抗體生成增多而使肝臟的解毒功能增強,有效抵禦疾病的侵襲,促進機體恢復。因此,如發熱不是太高情況尚好,不應盲目或急於降溫治療。但是發熱過久或高熱持續不退而出現一系列嚴重症狀,使病情加重影響機體恢復,應儘快就醫查明原因。

  • 8 # 子馨12

    我家寶寶剛剛經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發燒。我來說一下這兩天的經過。

    前幾天氣溫驟升,25℃以上,大街上已經長裙飄飄了。而前天氣溫驟降,因為小寶夜間踢被子凍著了,開始發燒。體溫一直在38.5℃以下,最高38.3℃。從傍晚知道寶寶發燒,我們就開始給寶寶喂溫開水,很快體溫就有所下降,夜間測體溫達到38.2℃,喂水寶寶不喝,我們就用熱毛巾給寶寶採取物理降溫2次,體溫便一直在37℃到38℃之間,我們便沒有在折騰孩子。

    第二天體溫最高達到38.3℃,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買了一盒退熱貼,晚上給寶寶用了一帖的二分之一貼額頭。第三天的上午體溫仍高。幸運的是,寶寶在第三天的傍晚體溫恢復正常了。直到現在,體溫仍然正常,可以確定寶寶的發燒終於好了。

    在寶寶發燒的這兩三天裡,吃喝拉撒睡都正常,就是臉色有點發紅。不咳嗽,不拒食。

    我們採取的措施:1.多喂溫開水,2.夜間物理降溫兩次,3.退熱貼用了半片。

    這是我家寶寶出生以來的第一次發燒,體溫一直在38.5℃以下。

    所以這次經驗只能算做小兒的低燒經驗。

  • 9 # 愛肺醫生127384925

    孩子發熱是每個家長都碰到過的,在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如何處理孩子的發熱呢?

    首先,當兒童腋表溫度超過37.4℃則認為是發熱,發熱是人體的正常防禦反應,所以不要看到孩子發熱就緊張。

    其次,根據發熱(腋表)程度可分級為 (1)低熱 37.5~38.0℃; (2)中等熱 38.1~39.0℃; (3)高熱 39.1~40.0℃; (4)超高熱 40℃以上。

    最後,一般發熱處理:

    1.孩子一般對發熱的耐受程度比成人好,有時患兒發熱39°C,好像沒事人一樣頑皮,這時就不需要特殊處理,只要多飲水,注意適當增減衣物,保持患兒舒適即可,不需要強行退熱。但是如果患兒精神萎靡,神情呆滯就要注意了,哪怕只有38°C,也要及時送醫院診治。

    2.但是患兒體溫超過40°C,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6個月至3歲階段有發生高熱驚厥的危險,會導致神經系統的損害,這時候要積極退熱。

    3.退熱處理以患兒是否舒適為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一般情況下退熱治療應該只用於高熱的幼兒,即肛門溫度達39或以上。推薦醋氨酚作為首選藥物,鼓勵多飲水,衣物乾爽,保持通風,適當環境溫度。不提倡脫衣服、洗浴、用冷水或溫水擦洗,特別是酒精擦浴可能引起寒戰,並經面板吸收引起中毒。目前不主張酒精擦浴,但也不主張透過蓋被捂汗來退熱。

    總的來說,孩子發熱,是否需要退熱及退熱的程度以患兒的舒適度為準。有時並不需要強行降至正常溫度。

  • 10 # 蜜桃姐姐

    發燒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它是癒合過程中的重要部分。

    理解發燒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91%的受訪家長認為發燒會造成對孩子的有害影響,56%的看護者非常擔心發燒對孩子的潛在危害。89%的父母在孩子溫度達到38.8°之前就會給孩子用撲熱息痛和布洛芬等退燒藥。

    其實當孩子發燒時,趕快去拿藥往往是不必要的,甚至可能不明智的。發燒並不奇怪,它表明孩子正在抵抗某種感染,比如單純的感冒、流感或耳朵感染。它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事實上,發燒可能會對孩子有好處。在2004年2月的《過敏與臨床免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與沒有發燒的兒童相比,第一年發燒的兒童在兒童期後期發生過敏的可能性較小。

    更重要的是,發燒可以幫助孩子增強抵抗力。許多致病微生物在人體正常溫度下表現正常。發燒會升高某些微生物需要繁殖的溫度。發燒也會使孩子的免疫系統進入高速運轉,從而刺激快速產生錯誤的白細胞。讓發燒自然恢復是可以減少感冒和流感等疾病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

    至於父母擔心發燒會產生有害的影響,這些情況非常罕見。大腦有一個內部調節機制,防止由感染引起的發熱上升到40°。體溫超過42°才能造成傷害。高溫是由特殊情況引起的,例如中樞神經系統紊亂或中暑。

    發燒只有在引起不適時才需要治療(通常發燒可能在38°或39度以上才能使兒童感到不適)。只有4%的兒童發燒嚴重——會出現暫時失去知覺、眼睛往後翻、顫抖、抽搐或僵硬等情況。

    孩子的樣子比溫度計上的精確讀數更重要。

    如何讓發燒的孩子感到舒服

    我們都知道,發燒不舒服,沒有人希望看到孩子受苦。幸運的是,大多數孩子直到發燒超過38°或39度才會感覺到發燒的不良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泰諾林或布洛芬是減輕病痛的好方法。

    如果給發熱的孩子服用藥物,一定要遵照醫囑的劑量指示。研究表明,許多父母過於頻繁地服用退熱藥,而且劑量太大。選擇與孩子當前體重相匹配的劑量,並使用匹配的滴管。不同的發燒藥物配方有不同的強度,所以一瓶藥滴管可能不適合另一瓶。

    確切的劑量很重要,因為例如過量的泰諾林可能導致肝臟損傷、布洛芬可能導致腎臟損傷。最好不要給發燒的兒童或青少年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和病毒感染的結合可能導致一種罕見但可能致命的肝臟疾病。18歲以後,這種風險幾乎消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諮詢網站靜態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