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心助理
-
2 # 金山上的小鳥
我見過很多人,退休工資7仟到8仟,但平時省吃儉用,一分錢恨不得瓣成二次化。
這是真人真事。我一個親戚,是我表姐,從中學老師位置上退休,在上海郊區退休金8仟多,兒女早已成家,離異。到菜市場買只鴨子,找同事要一分為二,說一個人吃不了。
煤氣灶上燒飯用大號不鏽鋼茶杯,說節約煤氣。沒有淋浴裝置,冬天在陽臺上拉上窗簾,關上陽臺門,燒幾瓶熱水擦擦身子,代替冼澡。
身上永遠是舊衣服,壞了自已縫縫,捨不得買新衣服。不肯交小區的物業費,物業催交,由於她家省錢不裝電話機,要爬到六樓也不交。那個老人手機平時一直關機,只有和兒子通話時才開機。
那麼她省下錢怎麼化呢?就是買房子。她買了三套商品房,一套自住二套出租,租金每月有4仟。
真不知道她是怎麼想的,就是一個守財奴!
-
3 # 太白天下
五六十年代的人苦日子過慣了,人人勤儉持家,現在讓他們儘量享受生活,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可能不會接受的。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他們也與時俱進,也逐步改善了物質生活,吃的穿的住的用的行的雖然不趕時髦,但也能跟得上,只是慢一點而已。但像你所說的“儘量享受生活”那恐怕許多人的條件還不具備,像有些人那樣吃喝玩樂,奢侈浪費的可能性很小。
他們享受生活應當是根據自己的條件,有限度地享受生活。他們節儉慣了,像剩菜剩飯還是捨不得倒掉,衣服破了還是捨不得扔掉,東西壞了,能修的就不買新的。買東西要買經濟適用的物有所值的,不會亂花錢的。
他們理性消費,艱苦樸素,不奢侈浪費應當是美好的品德,值得傳承和弘揚。
-
4 # 別太清醒2333
呵呵,有什麼不能接受的?人必須適應環境,而不是環境適應人。正常人既能吃苦,又能享福。不要總拿五六十年代說事!剛解放20能百廢待興。總拿五六十年代說事,不是白痴就是別有用心……
-
5 # 工口好
五六十年的人絕大多數都是苦命人,上學時趕上文革,畢業了趕上插隊,工作沒多久趕上國企下崗,結婚時趕上取消福利分房,孩子大了又趕上房價上漲,年輕時平均月薪不到一百,存一輩子也就幾萬的積蓄,被高通脹稀釋成月薪。這一輩都是奉獻的一代人,對物質需求也不高。
-
6 # 使用者6920641771636
巳經又被八九十年代的人打到十八層地獄了!自食其力的幾代人,養出了啃老族,而且啃得有理有據!你們把我生到世上就要養我,我過不好都怨父母。供上學,結婚,彩禮,買房,買車,養孫輩,父母被榨乾了還說我不會給他們養老!現在又出了這一問,真是好笑,誰跟幸福快活有仇?
-
7 # 魯南打鬼人
這個問題提的對,但你不能懷疑。俗話說得好,沒有享不了的福,沒有受不了的罪。說五六十年代的人如何如何苦,能苦過兩千五百里長征嗎?以老夫之如炬目光看中國,今天的華人能吃飽穿暖,絕對言之無虛。讓老年人享清福,我代表全中國三億老年人,說一聲:謝謝了。既是老年人,就有人生經驗。老年人不會叫外賣來一碗清湯麵。老年人也不可能兩口子下酒店,叫上五六個菜,吃一半揚長而去。老年人就是老年人,他們不是小氣節省,他們低調,不囂張。
-
8 # 王盛銀
別老是拿五六十年代的人來說事,那年代的人能吃苦耐勞,人人熱愛集體,個個熱愛祖國的,那時代的工人,農民是囯家的主人!工人叫大哥,農民叫伯伯,那時代工人,農民雖清貧,人人激情奮進,互幫互助,個個的心積極向上的清風正氣,大幹社會主義熱潮!總而言之,五六十年代現享福不多,更不會為國家添多大麻煩!五六十年代的人清風正氣已習慣了!
-
9 # 騎行俠230
這個怎麼不能接受呢?你這個話問的,五六十年代的人過苦日子不是過慣了,是被逼無奈,誰願意過苦日子呢,那個年代的人家裡孩子多,收入少,不勤儉持家,一家人喝西北風啊,現在日子好過了,還去放著好日子不過,不去享受一下自己的好日子,安度自己的晚年,難道還要再去吃二遍苦,受二遍罪嗎?我們的共和國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剛解放的時候也是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時候,能不節儉嗎?隨著改革開放,我們國家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舊貌換新顏。全國的經濟大變樣,山河也大變樣,現代化的高樓大廈,現代化的交通工具,讓我們出行更方便,我們不是也會享受高鐵這樣的交通工具,難道你想讓我們在去走路,騎腳踏車出行嗎?現在我們就要盡情地享受生活,在享受生活的同時,我們要想到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不能去鋪張浪費,不去奢侈。這樣就足夠了。
-
10 # 和平之光輝
誰不想過好日子,誰不想享受生活,當時的人民共和國需要人民勤儉建國,奮發圖強。人民以國家主人翁的態度勤儉持家,節衣省食,這是一種愛黨,愛國自發產生的一種奉獻精神,現在的一代是體會不到毛主席領導勞苦大眾翻身後人民的那一種深厚的階級感情和報恩心情的。
-
11 # 愛生活愛旅行的老黃
五六十年代的人會過日的,是因為那個時代造成的。14年抗戰。三年內戰。三年自然災害。抗美援朝。國家是百廢待興,一窮二白。五六十年代的我們就這樣誕生了。而且家家都五六個孩子。多的家庭有十多個孩子。等到我們記事兒的時候。吃的是苞米麵兒。而且是帶皮的苞米麵兒。不向現在磨的是精苞米麵兒。吃的是鹹菜疙瘩。連大米粥都喝不著。過年過節能吃頓餃子就老樂了。為什麼小孩兒都盼著過年?就是為了吃頓餃子。做衣服可老大穿。穿小了給老二。三老四老五往下排。所以說從小吃不飽穿不暖。再有印象的時候從來就沒花過錢。不知道花錢的滋味兒。就知道幫父母幹活兒。上學連本兒橡皮都買不起。有的寫錯字了,就擱手蹭。把本兒都稱壞了。買個新本兒就樂壞了。正面用完了,反面用。現在的孩子用的書本兒沒幾片兒就不用了。看到他們用過的書本兒,真可惜。等到我們長大上班兒了已經習慣了窮日子了。精打細算已經深深印在腦海裡了。想改掉都難。現在日子好了,也不捨得亂花錢現在的年輕人掙多錢花多錢。因為從小沒過窮日子,所以拿錢不當回事兒。我們六七十年代的人,不管有錢沒錢還是那麼會過。到死也改變不了了。
-
12 # 木子語言
看到這個題目我想起了老家一位老人,兒子有本事後接她到城裡享受生活,她接受不了,接連“逃跑”了兩次。
事情是這樣的,大娘是艱苦年代一路走過來的,家裡家外幹活是把好手,吃苦耐勞,從無怨言,幾個孩子慢慢長大,雖不富裕,但也過得去,三個大孩子讀書少,很快參加了勞動,到小兒子上學時,家境開始逐漸好轉,小兒子上學很爭氣,一路順風考上了大學,後來在城裡參加了工作,當了官。
小兒子是個孝順孩子,當他成了家在城市站穩腳跟後,就想到了把還在老家勤扒苦做的老孃接到城裡享受生活,於是回到老家,很順利的接走了老孃,但是到了城裡,老人人生地不熟,哪也不敢去,整天待在單元房裡,家裡的電器灶具也不會用,兒子兒媳天天上班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想讓兒子送她回家又怕兒子不同意,於是趁姑娘來看她,兒子兒媳上班之際跟著姑娘第一次“逃”了回家。
後來孫女出生,兒子兒媳又回來接老孃,這次沒有理由不去,到了城裡由於照看孩子和媳婦的接觸多了才知道這個城裡姑娘不好處,兒媳不讓她給孩子用從家裡帶去的尿布,不讓她對著嘴喂孩子吃東西,不讓她給孩子講家鄉話……她整天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幹什麼,該怎麼幹,特別讓她不能接受的是兒媳不吃剩飯剩菜,中午沒吃完的雞子魚一下子就倒到垃圾桶裡,有一次老人搶著端去洗,悄悄把剩菜藏起來想晚上自己熱熱吃,被兒媳發現,強行倒掉還被教育了一番。看著這麼好的東西被糟蹋老人心疼的直掉淚,後來本村有人到城裡辦事並來看望老人,她趁著孫女正好被她外婆接走又一次“逃”回了家,經過老家集市時還買了一頭小豬帶回家,打算在家長住,再也不去城裡了。
兒子第三次回來接老人是下了很大決心的,因為他說什麼理由老人都表示堅決不去,沒辦法,他就趁老人出去割草時把家裡的糧食,雞鴨等都拉到街上去買掉,一無所有又年歲已大的老人只好又到了城裡,這次兒子兒媳已在一樓給老人租了一間房子讓她單住,讓她自由自在在院子裡玩耍,老人一人單住倒是很開心,可是在家做慣了活,閒著沒事幹就難受,她看到院子裡有不少廢品沒人撿,就開始在大院撿廢品,還把撿到的半新的衣服儲存起來送給鄉下親戚家孩子穿,兒子兒媳說了幾次不管用,後來也就不說了。
看來生活習慣一旦養成,要想徹底改變是不容易的,何況老人的勤儉持家,吃苦耐勞又不是壞習慣,至於對享受生活的理解各人有不同,您說是嗎?
-
13 # yzy感悟
這個問題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為什麼呢?人上一百,五藝俱全,這麼大一群人,各有各的性格和世界觀,有的人是;乍富不知新受用。已經習慣成自然了,即便現在生活很好了,也仍然保持著勤儉度日的舊習慣,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人和事持非常否定的態度。而自己也仍然保持那個年代的節儉習慣。
另外一些人則是認為過去日子太苦寒了,現在生活好了,要抓緊時間把過去失去的補回來,在做法上緊跟時代的潮流。該享受的絕不含糊。
還有一部分既沒有忘記過去,也不排斥現在,他們融入和享受現在生活,不過他們決不會鋪張浪費,說話做事都有那個年代的印記。
-
14 # 白格爾
當年八十年代的新一輩正是歌頌的他們!我是七十年代的人,我兩個哥哥是六十年代的人。我丈母孃是五十年代的人。我感覺七十年代是最幸福的一代人,因為只要有心,就可以切身體會到整個人類歷史的程序。相對而言,五六十年代童年過於沉重,八九十年代又沒有苦難史。對於這三代人來說,享受的定義於不同,生活的定義更不同。不知道小編是什麼年代的人,你所認為的享受生活四個字,在這三代人心裡,定義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希望你能問出有質量的問題。
-
15 # 使用者張林會
五六十年代的生活不能一概而論。相對富人生活水平下降了,相對窮人來說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混而統子說苦日子是不妥當的!五六十年代人們講奮鬥,新中國一張白紙,蔣界石把搜刮的財富弄到了臺彎,中國又遇上北韓戰爭,不勒緊褲帶拿什麼搞建設,拿什麼支援戰爭?就像南宋暖風曛得遊人醉行嗎?中國兩彈一星不就是那時代艱苦奮鬥出來的嗎?我認為現在華人特別是知識分子中一部分人思想有嚴重問題。不講奮鬥,光想享受。前三十年奮鬥前面還有艱苦二字,現在連奮鬥都討厭說,誰還敢談艱苦奮鬥!不奮鬥怎麼創造社會財富,社會怎麼過步?文革後我覺得在知識分子中反右派過份了,今天一看我黨反得好,不然政權不保!
-
16 # 雲中子595
人的生活平平淡談才是真正的生活,老年人的生活懂得量入而出,絕不會窮侈極欲,懂得自己的責任養家餬口孝敬父母,絕不會啃老厭老,更不喜歡有人對他們說三道四的,希望愛拿老年人說事兒的人好自為之。
-
17 # 61934131815
生活太完美,你是找不到幸福的!人生無缺焊,你也就不懂得完滿!
恨人窮,怕人富這是人性的劣根所在。今天的人為什麼沒有幸福感?為什麼老是抱怨今不如昔?
是因為我們少了知足感,多了貪婪心!
-
18 # 瘦馬180
我老伴就是一個不會享受生活的人,她退休前一直幹財務,精打細算捨不得花錢,特別是在穿戴方面太不講究,眼看春節快到了,買個羽絨襖才250元,自以為很便宜,我一看就是地攤貨,不會是真羽絨,沒辦法,她買一身春秋裝從沒超過300元。
五六十年代人,經歷過缺吃少穿的艱苦生活,年輕時候一件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孩子多的家庭,一件衣服按順序老大傳老二,老三,從貧窮中長大的人窮怕了,一輩子養成的勤儉節約習慣,改變不了。
-
19 # 石丁
你 你說五六十年代 過苦日子的人 讓他們 先現在 享受好生活 他們受不了 那我問一問 現在越有錢 越貪汙的 他們在五六十年代 是過苦日子的 還是過好日子的 我的看法 艱苦朴樹 勤儉持家 是我們國家 幾千人幾千年 保留著文化傳統 過去我們沒有丟 現在我們不能丟 就是走到共產主義社會 也不能忘了 艱苦樸素 勤儉持家 勤儉建國 我們不能像 歷史上 李自成那樣 生活好一點了 就忘了過去 就腐敗了 那樣的話 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 肯定走不到頭 最後失敗告終
-
20 # 鳳146983974
接受不了。我們好心好意地請我爸爸去餐廳吃飯,他當著一大桌子客人的面大聲嚷嚷著:“這是個啥餐廳呀?炒盤菜嘛!吃不得的東西比吃得的東西都還多……”(指的是佐料太多,肉菜太少,我們重慶的江湖菜就是泡菜、泡姜、泡海椒多,才有味道)見我們偷偷地笑,沒人搭理他,他更是氣得打算把經理叫到跟前訓斥,嚇得我們大驚失色,趕緊出手制止從此以後我們再也不帶他外出吃飯了。對於他老人家的節約程度,我們一家人也是司空見慣了。
回覆列表
我只想說,現在為什麼外賣那麼盛行,因為年輕人連自己吃的飯都懶得做了,吃口飯都叫外賣,味道好不好不要緊,要緊的是偷閒,那麼五六十年代的人會這樣嗎?有,同樣是懶人,單身漢,當然單身漢無可厚非,不論你是哪類人,不可能永久吃快餐外賣,必須要有個限度。書歸正傳,五十六年代的即便是歲數大了也閒不住,這是肯定的,比如現在的小孩就是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拉領,甚至帶大,而有空餘時間還要跳廣場舞,女性佔比較多人人都知道,她們閒不住,所以說科技發達,只會使人退化。現在的人韭菜和麥子的葉子有多少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