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第一軍情

    2017年年初我軍就試射了一枚攜帶10個分彈頭的東風5C導彈,這樣的威力讓外界不的不另眼相看,中國的戰略核力量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這次東風5C從原來東風5B不足5枚的分彈頭攜帶能力一下子提高到了10個,可以說是進行了全面升級,最大的改進可能是發動機發生了巨大改變。

    東風5C洲際導彈採用發射井方式,其射程超過了一萬公里,輻射範圍可以覆蓋美國本土全境,是一款真正的大國重器。這個戰略武器,全重達到了200噸,而東風41的重量也不過才是60噸,採用固定導彈發射井來發射,這樣就讓其擁有較大的體型和重量。

    東風5C洲際導彈的最高速度達到了15到20馬赫,攜帶10個分彈頭,每個分彈頭能夠攜帶一枚熱核彈頭,可以摧毀一座特大城市,殺傷威力非常巨大,在對戰美國的時候保持了足夠的威懾力,這款導彈的面世大幅度增強了中國的核突防能力。

  • 2 # 國平軍史

    東風5C,是東風系列洲際導彈的最新改型,原型彈定位是一種發射井基,二級液體推進的洲際彈道導彈,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研發製造成功,作為大國戰時重器,其射程超過一萬公里以上,具備在全球任何地區的殺傷能力。

    原型東風5號洲際導彈,出現在1984年10月1日國慶35週年大閱兵中,可攜帶一枚300萬噸的核彈頭,作為壓軸武器,最後緩緩駛過天安門廣場,引發了外界的強烈關注。

    (東風5原型洲際導彈)

    東風5C,作為東風系列洲際導彈最新改型,主要改進了發動機效能,彈頭效能大幅提高,有分導彈頭,顯著提升了導彈的突防能力,但具體彈頭數量保密,具備高精度打擊能力,為國內撐起了一把核保護傘。

    在導彈防禦系統不斷髮展的今天,越來越堅固的盾牌需要越來越銳利的長矛予以制衡,至少在當下,東風5C洲際導彈,是刺破對手的一柄銳利之劍。

    (東風5B洲際導彈)

    由於某國急切部署TMD和NMD,具備多枚分彈頭、安裝使用4臺單極發動機的東風5C就橫空出世了,15000公里的大射程,以及對目標的高精度打擊,成了國內火箭軍手中的利器。

    (貌似東風5C洲際導彈)

    發射東風5C洲際導彈,向國際社會展示了國內戰略博弈的決心和能力,是對有關國家在國內周邊部署薩德反導系統,試射和準備部署標準3IIA導彈等打破地區戰略平衡行為的響應。

  • 3 # 異域邊緣

    東風5C是東風系列的最新升級版,它與其他核大國的洲際彈道導彈處於同一水平。東風5C透過陸基發射井進行發射,並配有多彈頭髮射倉可以實現一枚導彈攻擊多個目標,這也是目前洲際彈道導彈的主流水平。

    有了東風5C的存在可以斷掉很多不懷好意國家覬覦中國的念頭,也許某些國家對東風系列導彈的瞭解更甚於我們,這也是他們不敢越雷池的重要原因。中國的和平發展環境很大歸功與當年的兩彈一星工程,今天我們享受著美好的生活就是他們當年浴血奮鬥的結果。

  • 4 # 雛菊西瓜Peterpan

    DF-5系列是典型的液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雖然年代比較久遠,但其實他是一個比較可靠的運載平臺,所以跟59和殲7一樣一直在改。改進後的DF-5C可以攜帶10個分導彈頭,而之前的DF-5B是3-8個分導彈頭,再往前的DF-5是單彈頭。也就是說DF-5B/C也是在遵循多目標打擊能力和單彈頭小型化的路子在走,畢竟單彈頭生存能力和打擊能力實在是有點弱了。當然了有朋友會說液體燃料加註需要很長時間,其實著個根本不用擔心,因為中國已經做到了液體燃料封裝技術,燃料早就已經加註好,只需要定期更換即可。如果有需要它完全可以立即發射。

    關於洲際彈道導彈這些東西作為最高階機密確實沒有公佈什麼有用資訊,這個跟核潛艇是一樣的,所以關於DF-5C一些所謂的“細節”我們也不去瞎猜了。我們只說兩點:分導彈頭技術(MIVR)、單彈頭小型化。

    先說一下分導彈頭技術:上面我們也說到了DF-5C可能具備10個分導彈頭的攜帶能力,所謂分導彈頭和純粹的多彈頭還不一樣,多彈頭技術只是具備2個以上彈頭攜帶能力,但是這些彈頭最終目標還是一個,在五常國家中這種技術早就已經淘汰。分導彈頭技術也是具備2個以上彈頭攜帶能力,但是這些彈頭可以攻擊不同的目標。也就是說DF-5C可以同時攻擊10個目標(城市)。除了多目標打擊這個優點之外,分導彈頭技術還有生存能力強這個優點。如果1枚洲際導彈只攜帶1個彈頭,那麼一旦彈頭遭到攔截就意味著這枚洲際導彈徹底廢掉,沒有發揮什麼作用。如果是攜帶多個彈頭,那麼即便有個別彈頭遭到攔截,那麼剩下的彈頭可以繼續飛向目標,這枚洲際導彈依舊能夠發揮打擊的作用。同時攔截10枚彈頭要比攔截1枚彈頭難度大的多以目前的技術幾乎不可能在末端同時攔截10個彈頭,也就是所具備分導彈頭技術的DF-5C一旦發射那麼必然會有打擊成果。

    其次我們再說一下這個:單彈頭小型化技術。可能有朋友覺得一枚氫彈爆炸當量達到1000萬噸是一個很“過癮”的事情,看著巨大的蘑菇雲升空很刺激。然而在這要潑一盆冷水,1枚1000萬噸級熱核彈頭打擊範圍並沒有10枚100萬噸級熱核彈頭要大(總量都是1000萬噸級),而且可以說小很多。通常情況下,核武器有效毀傷半徑(人員和建築物損毀90%)為C*爆炸當量^1/3(C為為常數,一般取1.494)。這樣算下來1枚1000萬噸級熱核彈頭有效毀傷範圍為14.93公里,有效毀傷面積為150平方公里。而100萬噸級熱核彈頭有效毀傷半徑為3.22公里,有效毀傷面積為33平方公里,這樣10枚100萬噸級熱核彈頭的有效面積達到330平方公里,是1枚1000萬噸級核彈頭的2.2倍。顯然,多個當量減弱的小型化核武器的總殺傷範圍要比1枚大當量彈頭要大的多,所以各國洲際導彈的發展趨勢已經從“大當量單彈頭”的方向轉變為“小當量多彈頭”。這就是為什麼各國都在銷燬大當量老式氫彈的原因。

    對於DF-5C來說,他從一枚早期的單彈頭洲際導彈蛻變為多分導彈頭的洲際導彈本身就是在緊跟目前世界洲際導彈的發展趨勢,這是一個積極且很正常的情況。至於他彈頭當量到底是多少、攻擊速度到底是多少、飛行軌跡等等這些問題,不要試圖在這裡找到答案,更不要以訛傳訛,知道這些東西的人不可能到處說,到處說的人也不能是真的。就是這樣。下圖為1984年亮相的早期東風-5和2015年參閱的DF-5B

    這種大型洲際彈道導彈其實美俄也有,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運載能強,既能保證1萬公里以上的射程,又能保證攜帶足夠多的彈頭。中國東風-5系列洲際彈道導彈發射重量達到183噸,最大射程達到1.5萬公里,投擲能力達到5噸以上(DF-5A)。俄羅斯R-36M洲際彈道導彈更是達到200噸的發射重量,投擲能力達到8噸以上,最大射程達到1.6萬公里。美國的“和平衛士”洲際彈道導彈發射重量88.4噸,投擲能力3.6噸,最大射程1.4萬公里。但是運載能力強帶來的問題就是體積過於巨大,只能用固定發射臺或發射井發射。雖然生存能力較低,但是他的大投擲重量和射程帶來的優勢還是讓核大國依舊保留足夠的井射洲際彈道導彈。

    而普通機動式洲際彈道導彈如果帶滿彈頭射程就要大打折扣,甚至達不到8000公里的射程,美國的UGM-133A“三叉戟-2”如果帶滿12枚分導彈頭那麼射程相應要減弱的7800公里。俄羅斯公路激動地RS-24“亞爾斯”和RT-2PM2“白楊”本身最大射程只有11000公里左右,如果帶滿彈頭那麼也是要相應減到8000公里以下。DF-31的情況跟亞爾斯應該差不多,彈頭數量也不會超過5枚。所以說想要既想要1萬公里射程,有想要10枚彈頭攜帶能力還是要依賴這些發射井發射的“百噸巨獸”,僅僅依靠機動發射洲際彈道導彈是無法實現的。這也是為什麼在擁有DF-31AG和DF-41的情況下我們依然要繼續保留DF-5的原因。

  • 5 # 威吶解析

    東風-5系列洲際彈道導彈是我們目前裝備的射程最遠的一型戰略打擊武器,根據公開的資訊顯示目前裝備的的東風-5B型號最大射程達14000公里,可以攜帶4-6枚分導式多彈頭(MIRV)。而作為進一步改進型號,東風-5C導彈的效能肯定會更加優秀,雖然目前沒有任何關於東風-5C的官方資訊,個人推測東風-5C的結構尺寸不會有明顯的變化,主要是在多彈頭攜帶能力和打擊精度上會進一步提升,整體效能應能達到世界前三的水平。

    網路上流傳的關於東風-5C洲際導彈的效果圖(分導式多彈頭清晰可見)

    東風-5系列洲際彈道導彈是兩級液體燃料導彈,其基本型號於1981年就開始服役,最大射程約12000公里,能夠搭載一枚300萬噸TNT當量的熱核彈頭,打擊精度圓機率偏差約500米,也是中國第一款真正具有全球打擊能力的洲際導彈;目前裝備的東風-5B洲際導彈,相對於早期型號主要是改進了推進裝置和制導系統,同時得益於核彈頭小型化技術的基本,東風-5B具備了多彈頭搭載能力,東風-5B的射程提升到了13000公里以上,能夠搭載4-6枚分導式多彈頭(估計單彈頭威力在50萬噸TNT當量左右),打擊精度也提升到了圓機率偏差300米左右。塔架旁樹立待發的東風-5洲際彈道導彈閱兵式中接受檢閱的東風-5B洲際彈道導彈

    東風-5C的研發已進入到了最後階段,有媒體報道東風-5C曾於2017年進行了發射試驗,而關於其具體效能引數尚未可知。關於東風-5C的效能,其實可以透過另外一個型號的洲際導彈來推測,那就是正在研發中的公路機動的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據報道東風-41導彈可攜帶多達10枚的分導式多彈頭,打擊精度圓機率偏差在100-200米。而東風-5C的結構尺寸和發射重量都比東風-41大的多,因此其射程和所搭載的核彈頭數量和威力肯定不會比東風-41弱。因此,可以判斷東風-5C的最大射程至少在14000公里左右,並具備搭載10枚分導式多彈頭的能力。據稱是公路上測試的東風-41導彈東風-5C洲際彈道導彈MIRV結構示意圖

    從導彈技術上來說,東風-5系列的兩級液體導彈算不上先進,也不是目前洲際導彈發展的主流,即使是最新的東風-5C在效能指標上出了射程外並沒有太多亮點,而且由於龐大的體型只能採用發射井或者塔架發射,反應速度和生存能力都相對較差。但是,不能否認的是東風-5C強大的戰略核打擊能力所發揮的威懾作用,而且基於成熟的東風-5平臺可以對分導技術、制導技術等進行實踐驗證,這也是東風-5系列能夠一直保持生命力的原因。未來隨著東風-41的投入,東風-5系列的重要的可能會受到影響,但是最新的東風-5C型號應該還會在一段相當長的時期內發揮重要的威懾作用。東風-5C仍將是未來一段時期內的鎮國重器!

  • 6 # 天下布武

    與東風-41、東風-31等陸基機動發射、固體燃料的洲際導彈不同,東風-5系列則屬於固定發射井發射、二級液體燃料發動機的洲際導彈。從1980年東風-5首次發射以來,目前東風-5系列導彈又相繼衍生出了東風-5A、東風-5B以及東風-5C等改進型號,那最新改進型的東風-5C又有著怎樣的威力呢?

    首先東風-5系列洲際導彈的改進並不是一味地增加射程,更多的是尋求威力的最大化,第一代東風-5洲際導彈的最大射程已經可以達到1.2萬公里了,而如今的最新型號東風-5C最大射程仍為1.3萬-1.5萬公里,不過這已經夠用,已經可以覆蓋全球所有的潛在威脅,射程也在東風-41之上。

    而東風-5C洲際導彈的威力之大,主要體現在它的投擲能力上。因為不需要機動發射,東風-5洲際導彈可以無需控制它的發射重量,目前東風-5C的發射重量應該已經超過了200噸,而相比較之下東風-41的發射重量只有60噸左右,很顯然更大的發射重量也就擁有更大的投擲能力。

    但作為戰略型武器,東風-5C的具體投擲能力並未公之於眾,但從同為200噸級液體燃料洲際導彈的投擲能力來看,俄羅斯/蘇聯發射重量210噸的R-36M“撒旦”洲際導彈的最大投擲重量為8噸、俄羅斯最新一代RS-28“薩爾瑪特”洲際導彈的投擲重量為10噸,所以可以推測出東風-5C的投擲重量約為8-10噸。

    右二為東風-5導彈

    如果東風-5C同樣以10噸的投擲能力來算,顯然是要大幅超過東風-41那最大約為3噸的投擲重量,而且即便是分配下來,東風-5C也可以輕鬆攜帶10枚50萬噸TNT當量以上的分導核彈頭,如果是隻攜帶一枚核彈頭的話,那這枚核彈頭的威力將可以達到1000萬-2000萬噸TNT當量,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爆炸威力的數百倍。

    2000萬噸TNT當量的爆炸示意圖

    不過,多枚小當量的分導核彈頭加一起的殺傷效果,要遠比一枚大當量核彈頭的殺傷效果好很多,如果東風-5C導彈攜帶的是10枚50萬噸TNT當量分導核彈頭話,除了幾乎不可能被攔截之外,那它還可以對數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實施全覆蓋打擊,而這也是各大國大力發展小型分導彈頭技術的原因之一。

    總之,東風-5C洲際彈道導彈在生存能力上可能不如東風-41,但它在威力上卻是東風-41洲際導彈的數倍,所以該導彈在未來數十年內將依然會是中國戰略型武器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 7 # FALCON生活

    東風5c是東風5系列最先進的一款洲際導彈,與東風41一樣,也是中國的鎮國之寶,也可以說是捍衛中國尊嚴的殺手鐧。

    東風5c採用的是液體火箭發動機,這點與東風41完全不一樣,這也是東風5c的特點之一。採用液體推進劑,其發射重量可以承載200噸,不僅如此,東風5c導彈的射程最大已經超過了14000公里,從載重量和射程來看,東風5c絲毫不遜色於東風41,甚至已經超越了東風41。

    此外,東風5c可以攜帶10枚核彈頭,從這款導彈發射一直到命中某個目標,也只需要三十分鐘左右,對比之前的東風5b(最多攜帶5枚核彈頭,每一枚的當量50萬噸),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東風5c採用的是液體燃料,不僅推重比大,而且存放的時間相對而言較長。

    東風5c採用的是發射井方式進行發射,這點與其它導彈不一樣,採用發射井發射便於導彈的維護和保養,但是比起發射車發射,前者就顯得不是特別靈活了。

  • 8 # 刀鋒戰士他爺

    但是大當量對於環境的破壞性,那是你小當年無法比擬的。說個簡單點的,在馬裡亞納海溝爆炸4個2,000萬到5,000萬噸的核彈。所引發的海嘯和把日本炸塌一半的效果。你10個50萬噸的,也沒有這麼大的威力。或者給你100個。效果也沒有這麼強。

  • 9 # 海事先鋒

    早在2017年,中國就試射過東風-5C重型洲際導彈。一般網友都知道,洲際導彈是所有導彈中最具有威懾力的,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大國利器”之一。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甚至資深軍迷都不一定知道,洲際導彈也是分級別的,分成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不同的級別,用在不同的地方。而我們今天所說的東風-5C導彈,就是重型洲際導彈。

    圖為東風-5C重型洲際導彈CG。

    東風-5系列洲際導彈可謂是中國洲際導彈家族中的常青樹了,他是中國最早的洲際導彈,在上世紀80年代,正是他的驚豔亮相和遠端精準試射,讓世界承認了中國的洲際導彈技術能力,認可了中國“打擊全球任何角落”的威懾能力。在中國,輕型洲際導彈是東風-31系列,中型洲際導彈是東風-41系列,而重型洲際導彈,就是東風-5系列了。

    圖為東風-5B導彈和東風-5C導彈的對比。

    類似的還有俄羅斯,俄羅斯的輕型洲際導彈是白楊-M,中型洲際導彈是亞爾斯,重型洲際導彈是薩爾馬特導彈。有趣的是,中俄的重型洲際導彈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液體燃料導彈。東風-5洲際彈道導彈是一種液體燃料洲際導彈,液體燃料彈道導彈是誕生最早的彈道導彈形式,他一般使用塔式發射或者井式發射。

    圖為發射井中的東風-5C設想圖。

    這種導彈優點和缺點同樣明顯。缺點是反應速度會比較慢,由於液體燃料保質期有限,需要在發射前加註,當然,後來由於燃料技術的進步,可以把液體燃料直接封裝在導彈內部,從出廠時就加註在內,一直到退役都可以隨時使用。但是他依然使用不方便,因為要保持這種液體燃料的安全和質量,需要把他們儲存在溫度較低的發射井中,需要使用製冷裝置,保持溫度很低的環境,這就造成了全系統的結構複雜、價格昂貴。

    圖為發射井中的東風-5C洲際導彈設想圖,這種導彈都需要放置在擁有製冷裝置、堅固防護的洲際導彈發射井中。

    再者,液體燃料導彈體積較大。由於液體燃料導彈結構更加複雜,因此固體燃料導彈在達到同樣射程的情況下,體積和尺寸要比液體燃料導彈小很多。但是液體燃料導彈也有他的優勢,比如,他的射程和推力可以更容易提高,無非是保持導彈體積可以接受的前提下,大量的加註燃料,增加火箭發動機的推力和數量。類似於大型航天火箭,都是這樣的設計。

    圖為東風-5B洲際導彈。

    因此,中俄兩國都選擇在繼續發展固體燃料洲際導彈,保持陸基核導彈機動性、生存性和快速反應能力的同時,還保留了一些重型液體燃料洲際導彈,東風-5導彈從誕生至今,一直在服役之中。但是東風-5導彈並非是一成不變。最早的東風-5導彈,也叫作東風-5A,射程為11000公里,只能攜帶一枚單彈頭作戰。由於重型洲際導彈價格昂貴,如果僅能攜帶1枚核彈頭作戰,那麼雖然威懾力依然強大,但是畢竟在打擊效率、突防能力上都不如多彈頭導彈。

    圖為中國的東風-41洲際導彈,他是固體燃料導彈,具有機動發射能力,反應速度更快。

    此後,中國在東風-5A基礎上改進出東風-5B導彈,依然是分為兩級火箭,但是由於燃料技術和制導技術的進步,東風-5B導彈可以攜帶6-8枚左右的分導式彈頭,每一枚彈頭都是300萬噸TNT當量級別,在全球來看,這樣的打擊威力已經是非常拔尖了。同時,分導式多彈頭技術的應用,使得他可以一次發射打擊多個目標,這和集束式彈頭還不同,集束式彈頭是多枚彈頭打擊1個目標,而分導式多彈頭則是打擊多個不同區域的目標。

    圖為東風-41導彈,屬於中型洲際導彈。

    如今的東風-5C洲際導彈更進一步,在射程提高到16000公里的同時,他的分導式彈頭也提高到了10枚,和俄羅斯的薩爾馬特處於同一級別了。這樣,一枚東風-5C洲際導彈,就可以在太空中分出10個彈頭,發射一枚頂10枚東風-5A,不但極大增加了攔截難度、目標判斷難度,而且提高了突防能力和打擊效果,威懾力和實戰能力大大提升。

    圖為兩級火箭的東風-5B洲際導彈。

    東風-5C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可以使用中國新一代的乘波體滑翔式高超音速導彈。我們都知道,俄羅斯已經在薩爾馬特洲際導彈上使用了先鋒高超音速乘波體彈頭,大氣層內突防速度達到了近20馬赫,無法攔截。而我們的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內部裝載1枚滑翔式高超音速彈頭,飛行中使用錢學森彈道,在大氣層上以“衝浪”形式飛行,處於外太空和大氣層內之間的區域,也叫作臨近空間高度,在這個高度,如今沒有任何導彈可以攔截,中段攔截導彈無法機動攔截,只能在軌道上調整,而區域防空導彈不能飛到這樣的高度作戰,空氣稀薄,也難以進行機動。

    乘波體導彈得以實現大氣層內以15馬赫速度滑翔式飛行,在臨近空間高度突破防禦。東風-5C在使用乘波體導彈時,無法攜帶10枚分導式彈頭,但是攜帶3-4枚還是沒有問題的。這樣,就提高了東風-5C導彈打擊“必須摧毀的目標”時的把握,同樣是一種巨大的震懾力。可以說,正是東風-5C這種大射程、多彈頭、高效率洲際導彈的存在,才讓中國在洲際導彈數量不如美俄多的情況下,實現了強有力的核威懾。

    圖為東風-31AG洲際導彈,是中國最早的固體燃料洲際導彈,屬於輕型洲際導彈的範疇。

    當然,固體燃料導彈因為體積較小,儲存時間長,可以機動、快速發射,因此肯定會代表未來導彈的前進方向,但是在固體燃料導彈的技術性能達到液體燃料重型洲際導彈的效能之前,液體燃料導彈也還會繼續發展下去,東風-5C恐怕還要在我軍繼續服役半個世紀啦。

  • 10 # 東斯坦因

    東風-5C是東風-5洲際導彈的最新改進型。所以想要對東風-5C的效能有一個透徹的瞭解,那就必須先要了解東風-5系列中的其他型號。

    東風-5洲際彈道導彈是中國研製的第一代洲際地地戰略導彈,1965年開始研製,1971年首次試驗,1980年5月18日全程飛行試驗成功後,於1981年開始服役。導彈全長 32.6 米,彈徑 3.35 米,採用二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發射井發射,最大射程 9000公里,可攜帶1枚3200公斤威力為 300萬~400 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是當時威懾美國的主要戰略武器。

    1983年,東風-5導彈經過改進,射程進一步提高至13000~15000公里之間,並換裝了更精確的制導系統,命中精度達到500米。該改進型號被命名為東風-5A。

    此後,中國又在東風-5A的基礎上,研製出了東風-5B洲際彈道導彈,並於近年投入現役。東風-5B,與之前的東風-5和東風-5A一樣採用發射井發射,最大射程15000公里;採用多目標獨立重返大氣層載具技術(即的分導式多彈頭技術)可攜帶 4~6 個分導彈頭,每枚彈頭的爆炸威力約為50萬噸TNT炸藥,可同時打擊4~6個戰略目標,命中精度也在500米以內。

    (分導式多彈頭技術是在有制導裝置的母艙內裝多個彈頭,由母艙按預定程式逐個釋放,使其分別導向各自目標的彈頭。分導式多彈頭能攻擊相隔一定距離的數個目標,也能集中攻擊一個目標,從而提高了導彈的突防能力、打擊/毀傷效能)

    東風-5C已於2017年1月試射成功。該型導彈依舊沿用了發射井發射方式;採用了新的浸泡式發動機和可貯存液體燃料技術,射程、反應速度和投擲能力較之東風-5B大大提高;而且其可以攜帶10個分導彈頭,彈頭數量多於東風-5B,導彈的突防能力和毀傷效果倍增。

    總體來看,東風-5C的出現使中國戰略核力量的威懾效果更加靈活有效,保障了中國的和平發展不受他國核武器威脅。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煮米飯用自來水還是用熱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