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洛神富
-
2 # 牛頭馬面兩鬼
美國的退出會使伊朗想盡辦法反制或破局,更嚴重的會重起核計劃研究,這會引起中東地區各國的新一輪的軍備競賽,都想自己有強大的武裝力量,又沒研發能力,但是都是土豪國家有的是錢,這樣美國有武器,怎麼辦?快來買買買。
川普上臺一直嚷嚷著退出伊核協議,起因是想修改這份協議,不準伊朗發展彈道導弾,伊朗認為發展彈道導彈是國防專案,協議不容修改。
據獲悉,伊朗此前現有1萬幹克高濃縮鈾,有足夠的離心機,是有能力搞出核核彈的,美中俄英法德六國簽署這份協議,就是想限制伊朗製造核武器的一些條款,如果伊朗按照做了,同時取消對伊朗的制裁。
美國的退出,如果伊朗重起核計劃,美國會不會找理由打擊伊朗,發動戰爭呢?這樣跟打阿富汗,伊拉克一樣美國獲利,伊朗會是美國下一個戰場嗎?
-
3 # 無坡居士
無利不起早,特朗普那麼著急忙慌地想退出伊核協議當然是有利可圖的,美國優先嘛,那麼這個好處是什麼呢?
第一,有利於掌控中東。在美國小布什政府發動伊拉克戰爭以後,消除了伊朗在中東地區的主要對手,伊朗開始慢慢做大做強。如今的中東地區,伊朗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地區性國家,其實力和影響不可小覷。這也引起了美國重要盟友、伊朗宿敵以色列和有著深刻宗教衝突的沙特等遜尼派國家的警惕和擔憂。美國退出伊核協議,重啟對伊朗的制裁措施,有助於削弱伊朗,客觀上也鞏固了它在中東親美勢力的絕對優勢地位,從而牢牢地將中東控制在自己手裡。
第二,有利於美俄博弈。由於俄羅斯軍事介入敘利亞,中東地緣政治癒發覆雜化。伊朗和土耳其等在這次敘利亞大變局中對俄羅斯的支援和幫助非常之大。尤其伊朗過去就是俄羅斯的傳統盟友,敵人的敵人是朋友,敵人的朋友自然也是敵人,更何況自從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美伊之間就結下了不可化解的矛盾。退出伊核協議,加大對伊朗的制裁力度,削弱伊朗實力,等於卸掉俄羅斯的左膀右臂,意義重大!
第三,有利於拿捏歐盟。歐盟之所以在伊核協議問題上力挺伊朗,英法德三國輪流去美國做耐心的說服工作,並非是正義感使然。地球人都知道歐盟極力促成併力保伊核協議那是因為伊朗與歐盟間密切的經貿關係。歐盟做大之時,美國就成功透過北約東擴製造了俄羅斯歐盟之間的矛盾和對立,伊朗對於歐盟的作用也就愈發突出,尤其在歐盟的能源安全戰略方面。所以,明裡針對伊朗,暗裡也是在控制歐盟。
第四,有利於控制石油。美國自頁岩油革命以來,摘掉了石油純進口國的帽子,油氣出口成為美國一大經濟優勢。退出伊核協議,對伊朗石油工業是個重大打擊,有助於油價提升,對美國石油出口有利。更重要的是隨著各主要產油國開始採取貨幣互換等方式交易原油,這對美國的石油美元戰略是個重大打擊,退出伊核協議,是美國鞏固美元地位的一項重大舉措。
當然,特朗普執意退出伊核協議還有其國內問題的重大考量。美國中期選舉將至,如果退出伊核協議不但能爭取到實力強大的猶太院外集團的支援,也能打擊民主黨的氣勢,畢竟伊核協議目前成了前民主黨總統奧巴馬唯一碩果僅存的政績,如果連這個都沒有了,奧巴馬八年總統基本上是等於“裸奔”了。
當然,退出伊核協議也並非對特朗普有益無害。其負面作用也不可小覷。如嚴重損害美國的國際聲譽,也會令美國與歐盟中間產生裂隙,還會使得伊朗更加堅定反美親俄的決心,恐怕更會給複雜的中東局勢增加更多變數等等。
-
4 # 楓落天下秋
沒有損失是利益的基礎!美國當初跟伊朗簽訂協議是根據美國的區域戰略需要而與其他國家妥協政治妥協的產物。而如今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同樣是為美國政治戰略需要服務的。所以,好處對於美國一直都是存在的,只是根據時政的變化而採取不同的策略罷了。
伊朗是中東的大國強國,其領土寬廣,資源豐富。藉助伊核協議的簽訂,歐美等國家的經濟政治制裁的解除。伊朗國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並加深了與歐洲國家的能源經濟貿易交往。成為中東地域什葉派勢力的領袖,並對美國扶持的以色列和扶持遜尼派沙烏地阿拉伯等國造成戰略威脅。所以,對於嚴重影響了美國中東利益的伊朗,退出協議,加大制裁成為了首當其衝的政治任務。
對於中東地域而言,美國能減弱伊朗對於核心代理人的戰略威脅。伊朗的導彈導彈技術的發展一直是美國忌諱的重要問題。由於美國在中東的核心代理人以色列戰略縱深狹小,而沙烏地阿拉伯又空有錢無膽。一旦伊朗的導彈技術越發成熟,國力日漸昌盛,其對於中東的影響力和滲透活動會越來越加劇。而對於以色列和沙特的戰略空間的威脅將造成進一步的擠壓。所以,退出伊核協議,將問題明面化,更有利於限制伊朗的發展,加大對伊朗的制裁,將伊朗的威脅進一步削弱,維護中東核心代理人的利益並保持美國的區域戰略的長期優勢。
對於國際政治的博弈,也進一步打擊俄羅斯的在中東的政治戰略佈局,挽回在中東局勢上的頹勢。伊朗是俄羅斯在中東政治戰略佈局的重要環節,而打擊伊朗,也就等於對俄羅斯的政治戰略進行斷節式的破壞。對俄羅斯剛起步的政治影響力進行有力的打擊。並對俄羅斯的戰略空間的拓展造成擠壓和破壞。另外,在敘利亞局勢中,美國被俄羅斯擺了一道。加大制裁伊朗,對於美國敘利亞局勢有些重要的緩解和挽救作用。而對於敘利亞和俄羅斯則是少了很大的助力和支援。至少數量十萬的伊朗士兵很可能再也發揮不到原有的政治作用了。
而對於美國的盟友們,再次被迫跟隨美國步伐,成為美國政治戰略的佈局的重要參與者。雖然法國和德國以及其他美國盟友都堅決反對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但是美國退出去,歐洲國家仍然要跟隨美國步伐加入到對伊朗的制裁和打擊中去,再次加深並拖累歐洲國家的政治和經濟。因為美國的實力太強大,在許多方面都佔據著主導地位,而實力受損的歐洲國家無疑更適合美國“控制”和領導。這對於漸漸試圖脫離美國隊伍局面,無疑是很好的整合契機。
所以,退出伊朗核協議,美國在中東的利益非但沒有損失,反而有著增強的趨勢。而對於其他方面美國的好處也是多多。至於國際輿論和譴責什麼的,對美國而言,那是問題嗎?
-
5 # 北風不冷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對美國來說是有好處的,這個對美國來說,好處是有多種的。首先他會讓地區動盪不安的局勢,變得更加的動盪,而這個動盪也會朝著,長期化的局勢發展下去,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世界上對外,軍火銷售第一大國,哪裡有動盪,哪裡就有美國的軍火銷售。
一旦哪個國家,為強化國防採購了,美國的軍火,作為主要國防裝備後,那就會因後續的配套及更新,等一系列的問題,被美國牽著鼻子走,便會在以後包括軍火在內的,其他國際國內事務上,都要藉助美國的勢力幫助,才能解決自己日後所遇到的困難,這種依賴美國勢力,幫助的情況,越是在自己緊要關頭,被美國牽制的程度就越大。這種牽制甚至會因你不需要時,只要美國需要,想牽制你時,他也會給你製造個麻煩,讓你來求他解決。這就是美國,為什麼執意要退出伊核協議的主要原因。美國最擅長的就是,掌控世界的動盪。他可以憑藉自己的軍事,科技等自己的優勢,從世界的動盪中漁利。
但這個好處也不可能是永久性的,最壞的結果就是會造成,核武器的擴散,一旦造成核武器擴散,嚮往美國頭上扔的國家比誰都多。到那時他就知道什麼叫得不償失後悔晚已了。
-
6 # 無奈且向上
無利不起早,好處肯定有。但利弊權衡,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這就很難說的清楚。
總有影響是,美國這些年的中東政策是失敗的。花了數萬億美元,卻效果甚微。打了伊拉克戰爭,推翻了薩達姆政權,本指望建立一個親美的政府,沒成想在選舉中什葉派取勝,白白的為伊朗做了嫁衣,建立了一個親伊朗的什葉派政府。眼看著伊朗一步步的做大,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增強。美國心裡當然感覺很不舒服,尤其是伊朗核協議簽訂後,國際社會逐步取消了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伊朗經濟得以迅速恢復,進一步穩固了伊朗的中東地位。美國此次退出伊朗核協議,無疑會加大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力度,使伊朗經濟恢復和發展受挫,以達到使伊朗經濟蕭條民生凋敝,滋生內亂的目的。
尤其在敘利亞問題上,伊朗聯合俄羅斯取得了敘利亞局勢的主導權,對以色列構成巨大威脅,這是美國特別是以色列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也是以色列不可接受的結果。這次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協議,與其說是為了美國利益,還不如說是為以色列打抱不平。
總之,美國不甘心在中東地區的失敗,想透過伊朗核協議,找回點自己需要的東西。或許是透過協議問題,在打伊朗的其他注意,美國新任國務卿曾透露,特朗普有更迭伊朗政府的意願,也許不是空穴來風,特朗普或許會有後續的更大動作。
-
7 # 亦新湖
在全世界的一片反對聲中,特朗普無視聯合國,無視國際原子能組織,不顧幾乎所有的盟友(除了以色列)誠意相勸,一意孤行的退出了伊朗核協議。比世界媒體預估的做得還要決絕,根本沒有理睬歐盟提出的伊核協議修改版要求,直接的撕毀了奧巴馬政府,在世界其它主要大國(中俄英法德)的共同參與下,歷時十年透過艱苦談判得來的成果。
特朗普是在美國內保守勢力的挾持下,在以色列的強烈要求下,做出這項輕率而不負責任的美國單方面決定。 特朗普8日宣佈退出伊核協議的決定,第一時間受到了歐盟的強烈反對,歐盟外交和安全高階代表莫蓋里尼隨即召開記者會批評特朗普的退出伊核協議行為,宣稱歐盟將與中俄一起繼續履行伊核協議。就特朗普的退出行為,伊朗嚴厲抨擊特朗普的行為是背信棄義行為,將會承擔嚴重後果。
但是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儘管美國的退出協議,伊朗將與其他五國繼續留在伊核協議之內,與中俄英法德和歐盟,以及聯合國維護伊核協議框架的繼續存在。實事求是的說,伊核協議是得到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支援,應該說是符合世界的實際利益要求,哪為什麼特朗普政府這麼偏執的一定要退出呢,這是因為;
一、特朗普受到美國內保守勢力的挾持,特朗普的白宮官員幾乎全部是鷹派,成為“鷹巢”,特朗普本人也是右傾保守單邊主義理念。特朗普上臺以後推翻了一系列奧巴馬前政府的決策,伊朗核協議只不過是其中之一。
二、以色列政府對特朗普的施加壓力見效,針對伊核協議,世界上最為反對的是以色列政府。以色列在美國有強大的猶太人院外集團,美籍猶太人有操縱媒體,影響國會的能力,能量非常大。
三、從美國共和黨軍火利益集團出發,對現在的伊核協議本身就不滿意。認為伊核協議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協議,沒有解決伊朗的根本問題。其中主要有二點,一是沒有在伊朗真正的去核,二是協議沒有包括伊朗的中長程導彈的開發限制。這二點也是以色列極力反對的原因,以色列的意圖是要徹底的去除伊朗研發核能力。
四、因為伊核協議簽定以後,因為解除了對伊朗的大部分國際制裁,伊朗的經濟實力轉好。什葉派的伊朗軍事力量在中東地區空前活躍,因為伊朗反美支援敘利亞阿薩德政權,伊朗在中東的勢力範圍進一步發展壯大。反而是跟隨美國的遜尼派沙特等國勢力受到伊朗的擠壓。這是不符合美國利益,也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
五、美國要利用退出伊核協議之後,不受協議條約束縛,對伊朗多方位的全面制裁和打壓,削弱伊朗在中東的勢力範圍影響。特朗普的主要目的還是與以前奧巴馬政府,對待敘利亞和利比亞一樣,利用外部軍事圍剿打壓伊朗,對內策動伊朗政治反對派顛覆推翻現在的政教合一政權。解決了伊朗這樣就消除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最大的眼中釘肉中刺。 特朗普政府的如意算盤很好,但是肯定達不到其想要的目的。目前伊朗的政教合一政權相對穩定,自從伊核協議之後,伊朗的外部環境大為改觀,從美國的歐洲盟友反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支援伊朗的立場,就可以看出。
特朗普的行為是在製造中東地區的更大的不穩定因素,伊朗必然會針對美國的行為在中東地區反制美國。 雖然特朗普政府退出了伊核協議,但是其它的世界主要五個國家,並沒有跟隨美國一起退出,從而維護了伊核協議在聯合國框架內繼續有效,這是美國始料未及的。特別是英法德三國還是美國的盟友,明確的站在支援伊朗核協議的立場上。 按照這樣的現狀,美國可能會利用沙特等阿拉伯國家組建阿拉伯人部隊,進入到敘利亞,再利用以色列直接或者間接介入的方法,打擊阿薩德政權,削弱伊朗軍事力量。
但是這樣做的話,不會有什麼效果,仍然推翻不了阿薩德政權。以色列也將使自己置於新的戰爭風險之下,這應該是美國鷹派勢力的如意算盤是妄想。 美國在21萬億政府債務的壓力下,目前根本沒有能力發動針對伊朗的一場全面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已經嚴重的透支了美國的經濟能力,如果再發動伊朗戰爭,則將進一步削弱美國經濟,美國自己有不能承受之重。
所以說,不管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協議,想得到什麼好處,其實都是短視行為,現實並不是如特朗普政府所想象的那樣,最後的結果美國應該是得不償失。
-
8 # 雲霄飛翼
特朗普政府宣佈退出伊朗核協議是經過其“戰爭內閣”深思熟慮後的決策,從他們的角度來看當然利大於弊。但是,會計學上來講,“營業收入”和“利潤”是兩個相關而又不同的概念,賬面的收益要減去成本才是實實在在的利益;特朗普的做法是以短期利益換取長遠利益,有透支國力的風險,在借方記“長期投資”的時候,貸方也要記“壞賬準備”。所以這個問題中“絕對不存在退出後害處大於好處的情況”,這一論斷是武斷的。
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協議有看得見的好處,但這只是“營業收入”從好處來看,又分為兩個方面,特朗普的個人政治利益和美國的國家利益。從美國的國家利益來看,一是可以將以色列和沙特這兩個中東的盟友更加緊密地綁在美國的戰車上,一個有錢、一個有槍,可以讓美國以更小的代價在中東獲取更大的戰略利益。二是進一步削弱伊朗的國力。美國將恢復對伊朗最高級別的經濟制裁,而伊朗已經在敘利亞消耗了大量國力,引起了國內的不滿,這對伊朗的經濟是個打擊。三是進一步分化阿拉伯世界。沙特和伊朗之間的遜尼派和什葉派的矛盾由來已久,而此次美國站在沙特一邊將可以繼續加劇這種對立;而且更妙的是,在面對伊朗核計劃這個共同的敵人時,沙特可以藉機和以色列走近,這對視以色列為敵人的阿拉伯國家而言又會引起矛盾和分化。四是激怒伊朗,給下一步的軍事打擊找藉口。如果伊朗重新啟動核武計劃,既會使歐洲重新站到美國一邊,也給了美國對伊朗動武的藉口,此前的文章我曾分析過,美國的“杜魯門”號航母編隊打擊物件極有可能是伊朗。五是如果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必然會引起伊朗的軍事迴應,這將進一步地削弱伊朗國力,攪亂中東局勢,除了敘利亞又開闢了一個新戰場,將俄羅斯拖在中東這個泥潭中。從特朗普的個人政治利益來看:一是可以獲得國內猶太集團的支援,對於一個不受主流政治精英待見,缺少有力外援的特朗普而言,猶太集團是他目前可以抓住的最大金主了。二是迎合國內和共和黨內的保守主義勢力,鞏固他在共和黨內的地位,併為共和黨的中期選舉拉票,為2020的總統大選造勢。
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協議還有看得見的成本和看不見的風險,減去看得見的好處後,有可能得不償失根據最新訊息,俄羅斯副外長已經趕赴伊朗與其協調立場,而伊朗總統魯哈尼的表態非常剋制,他表示伊朗仍將留在核協議中。這就避免了給美國動武的藉口,也給了歐洲盟友支援伊朗的理由。如果沒有國際社會的廣泛參與,特朗普的單邊主義行動將得不償失。
-
9 # 聽聞知事
從特朗普執政至今的各種激進做法來看,他急於將自己手中總統的權利變現,變成真正的政績和政治資本,至於其種種做法所帶來的嚴重後果就留給繼任者頭疼去吧。
咱們先看看退出伊核協議會給特朗普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好處吧。
退出伊核協議的直接受益人是以色列,那麼特朗普能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就是獲得國內猶太精英勢力的支援;請各位小夥伴不要忘記這樣一個事實,一直以來美國國內的“建制派”力量就未放棄讓特朗普下臺的念頭,同時“通俄門”的調查也從未停止過,今年11月6日美國中期選舉將是雙方爭奪的最佳戰場。如果在中期選舉中,美國的“建制派”力量在議會中獲得優勢席位,那麼很快就會炮製出一份關於特朗普的彈劾案,這是對特朗普的總統生涯是尤為致命的。
從現在披露出的零零散散的資訊來看,其實“通俄門”的調查已經接觸到特朗普的核心圈子,隨著調查的繼續深入,絕對不能排除將所有的矛頭指向特朗普的可能。而這將葬送特朗普的政治生涯。從前些時候特朗普將其心愛的女婿踢出核心決策圈的做法就能看出來。
所以現在的特朗普急於在以色列的問題上做出種種有利於以色列的決定,從而獲得美國猶太精英對其的支援。
比如特朗普決定將美國駐特拉維夫的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自己將親自出席以色列建國70週年慶典還有這次特朗普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等。
對於現在的特朗普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保證自己在“美國中期選舉”中取得勝利。
遏制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崛起速度,獲得遜尼派海灣國家在中東事務上的支援;伊朗的崛起就代表著什葉派的崛起,在中東地區還有一股勢力是不願意看到這種結果的,就是遜尼派的海灣國家。
2017年12月,特朗普宣佈將美國駐特拉維夫的以色列大使館搬遷至耶路撒冷,這無疑觸動了所有阿拉伯國家的底線,作為迴應12月13日“伊斯蘭合作組織”宣佈承認東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國首都。顯然,美國的這一舉動激怒了所有的阿拉伯國家。
隨後特朗普熱炒退出“伊核協議”問題,這使得遜尼派海灣國家從中看到了既得利益,特朗普巧妙的利用了阿拉伯國家的內部矛盾化解了整個阿拉伯世界對他的憤怒。
雖然美國非常強大,但在中東事務中,美國還是需要這些阿拉伯國家的極力配合的。
從沙特王子訪美后的種種言論來看,特朗普這招還是非常有效的。甚至透過炒作退出“伊核協議”,整個世界都在似有似無的忘記了巴勒斯坦人的存在。
就連今天“巴勒斯坦宣佈重啟在東耶路撒冷市政府”這樣的敏感新聞都無法博得世界的關注了。
透過重新遏制伊朗,剪除什葉派穆斯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伊核協議”最大的贏家非伊朗莫屬,隨著制裁的慢慢解除,伊朗的原油出口得到了迅速的恢復,伊朗的經濟已經明顯好轉。
伴隨著經濟恢復,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也迅速的恢復,從黎巴嫩到敘利亞再到伊拉克還有葉門,各種熱點地區都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伊朗巨大的影響力。
而這種影響力會動搖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核心利益,而作為應對措施,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重新給伊朗帶上制裁的枷鎖。
這應該是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所帶來的最直觀的好處。。
因為不管如何,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都是事關美國強大與否的“核心利益”。
並且,重新恢復對伊朗的制裁也可以在敘利亞方向減輕些美國以及盟友們的壓力,幫助美國的那些盟友們接盤敘利亞的爛攤子,從而讓美國從敘利亞脫身。
摧毀建制派代表人物“奧巴馬”的重要政治遺產,為自己在國內獲得更高的聲望;奧巴馬有兩個重要的政治遺產,一內一外分別是“全民醫保法案”以及“伊核協議”。
在特朗普上任伊始就迫不及待的推翻了“全面醫保法案”,毫無例外這次輪到了“伊核協議”。
而他的這一做法除了損害到“建制派”的利益以為,無疑會受到美國廣大普通民眾的擁護。
甚至會營造出一種“通俄門”調查就是建制派的蓄意陰謀的氛圍,這也會為他贏得中期選舉甚至連任奠定一個比較好的基礎。
會加劇中東地區衝突,甚至在敘利亞方面會引發以色列與伊朗以及黎巴嫩真主黨的直接衝突;
使伊朗不再保持“不東不西”的外交策略,將伊朗全面推向俄羅斯;
會使得伊朗內部強硬勢力抬頭,而態度更加溫和的魯哈尼將會失去影響力。(從哈梅內伊和魯哈尼近期對於此問題上的表態可以看出端倪);
抬高原油價格,使俄羅斯和伊朗間接受益;
朝秦暮楚的國家政策、透支美國的國家信用;
讓美國與其傳統盟友(主要是歐盟)的關係產生裂痕,在關於伊朗的國際事務上有可能被孤立;
以上這些可能都會隨著美國退出“伊核談判”後慢慢發酵出來。
從近期看特朗普會獲得他需要的短期利益,甚至幫助他贏得中期選舉,但從長期看對於整個美國未必會是好事。
-
10 # 陳能先A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實際上就是弱化伊朗對敘利亞的支援和對葉門胡塞武裝的支援,進而實現競選承諾,而且也是對以色列的支援,尤其是沙特願意出資對伊朗的軍事行動,讓一向注重經濟效益的特朗普底氣十足。
伊朗在上一次貨幣里亞爾嚴重貶值時,接受了伊核協議。協議簽訂後的2016至2017財年,GDP增長了12.5%,雖然之後增長率只有4%左右,但是石油出口從伊核協議前的2013年每日110萬桶達到今年4月份的260萬桶,創下了2016年制裁解除後的最高水平,足以滿足國內民眾生活的需求。
但是伊朗置國內反對聲音的於不顧,掩耳盜鈴的建立什葉派新月地帶,必將耗盡僅有的一點收入,支援瀕死的巴沙爾政府和胡塞武裝,動盪著本不安寧的中東局勢,也讓美國感到伊朗處處在和自己過不去,所以克服與盟友在伊核問題上的矛盾,退出伊核協議,讓中東地區這個和平的阻礙者能夠更加省事安心,這是美國最大的收穫。
當然,特朗普的下期選舉,確實需要有一個滿意的成績單,才能取得連任的可能,加上歷屆總統對競選承諾都政治家的敷衍了事,只有商人特朗普才這樣攪得世界不得安寧,孰是孰非,只有美華人才能評判,特朗普在拿中東的亂局,給自己臉上貼金。
中東局勢,尤其是伊朗,應該為亂局買單,儘管2018年伊朗為此做足了準備,對匯率進行了改革,設定1美元兌換42000里亞爾,限制美元兌換,擴大歐元結算額度,但真正制裁降臨時,一切都只是溫室裡的花朵經不住風雨的摧殘。
回覆列表
伊核協議對於美國來說爭議是非常大的,當初簽署的時候國會就因為意見不統一沒有得到透過。這次退出協議,對於美國傷害有限,但是會加劇地區緊張局勢。
第一,美國退群的主要原因是對伊朗的彈道導彈技術不滿和對伊朗侵犯地區活動的擔憂。當初美國簽署伊核協議後,國際社會解除了對其制裁,伊朗經濟開始活躍。伊核問題解決後,中東的矛盾又變成了伊朗和沙特之間的矛盾。伊朗主動出擊,進行地區滲透活動,透過扶持地區什葉派勢力,打擊遜尼派。
但是,遜尼派後臺是沙特,沙特後臺是美國。伊朗的滲透行為影響到了美國的中東利益,美國當然不會對其放任下去,退出伊核協議能壓榨伊朗的活動精力,限制滲透活動。
第二,伊朗和俄羅斯是敘利亞的主要輸血國,打擊伊朗能有效的遏制其在敘利亞的活動,畢竟如何應對美國製裁成為了伊朗的首要問題。身為什葉派領導國家,伊朗受到威脅,其他地區什葉派勢力肯定會受到影響,正所謂擒賊先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