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聲繞樑
-
2 # 中學地理楊老師
五胡,指匈奴、鮮卑、羯、氐、羌這五個古代少數民族。西晉永嘉年間,趁中原八王之亂時陸續進入黃河流域,先後建立了十六個政權,因這段歷史相對黑暗,政權更迭,各少數民族之間相互征戰殺伐,北方的漢族與各少數民族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因而又稱“永嘉之亂”或“五胡亂華”。
五胡之中,匈奴是名氣最大的。因為整個西漢和東漢時期,幾乎大半時間都在忙著和匈奴作戰。西漢中後期,匈奴在漢朝的持續打擊之下,一分為二,北匈奴逐漸西遷,經過中亞進入歐洲,融合到歐洲的民族之中,有很多人認為歐洲歷史上的匈人是北匈奴的後裔,但是也有很多人認為兩者沒有關係。而南匈奴遷入黃河流域,十六國時期,建立了漢,前趙,北涼。此後的歷史中,匈奴逐漸漢化,改姓漢族姓氏,經過南北朝時代的民族大融合,到了隋唐時期,已基本融入漢民族的大家族。
鮮卑,也是古代遊牧在蒙古高原到東北地區的一個重要少數民族,在匈奴強盛的時代,受到匈奴的控制。隨著北匈奴西遷和南匈奴的南下,鮮卑佔據了蒙古草原。相比匈奴,鮮卑與漢族政權的關係相對友好,但是也有一定的戰爭。十六國時期,鮮卑影響力很大,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秦,南涼、南燕等政權。
《天龍八部》裡的慕容復一生都在苦苦為復興大燕而努力,他所奮鬥的目標就是復興祖上的基業,這個大燕國肯定不是戰國時代的燕國,而是十六國時代鮮卑人建立的燕國。至於是哪個燕國,畢竟是小說,不必太當真。
到了在南北朝時代,統一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權。
經過孝文帝改革,鮮卑族加快了漢化的過程,紛紛改姓漢族姓氏,後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後被北齊和北周取代,雖然後來隋朝建立,但是隋唐的皇室都有很大一部分鮮卑血統,比如唐朝的詩人元稹,就是鮮卑族後代,大批少數民族為隋唐盛世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也是隋唐時期,對北方胡人態度相對友好的一個重要原因。而鮮卑人也逐漸加入了華夏大家族,鮮卑已經成為了一個古老的名詞。
羯族,從某種意義上說還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民族,因為它只是當時匈奴族的一個分支(或部落),是匈奴族貴族的奴隸軍隊,後來脫離匈奴,成為獨立的部族,但生活習性與匈奴相似。十六國時代,在北方建立了後趙政權,該政權對北方的各少數民族,特別是漢族人很不友好,這段血淚就不多說了,後來被冉閔所滅。
後趙被冉魏滅亡後,羯族幾乎被被屠殺殆盡,僅剩下萬人左右投靠了鮮卑人,後來鮮卑內亂時候打擊鮮卑人,被鮮卑人報復,於是投降南梁,但沒多久就爆發侯景之亂,最終被陳霸先率兵伐滅。
羌族,歷史非常悠久,一直都沒有被其他的少數民族同化,自先秦時期就活動在青藏高原東部地區,歷經幾千年的發展,直到今天,還是56個民族中的一個成員。十六國時代,建立了後秦政權。
氐族,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民族。從先秦至南北朝,氐族分佈在今甘肅、陝西、四川等省的交界處,大部分集中於隴南地區,與羌族活動的區域比較接近。十六國時代,影響力也很大,建立了前秦、後涼、成漢等政權,特別是前秦,一度統一北方,不過由於前秦在後防不穩定的情況下盲目發動了淝水之戰,最終失敗,政權迅速瓦解。
南北朝以後氐族逐漸融合於漢族之中。
-
3 # 無間幻化
五胡指的是匈奴,鮮卑,羯,羌,氐,具瞭解匈奴有部份被成吉思漢大軍趕到歐洲,建立了奧匈帝國,散居東亞亦有之,鮮卑幾融於大漢民族,為維護統冶鮮卑貴族由複姓改為單姓,羌為古老民族,古稱九羌,現多為羌藏民族,羯族為白種人,因族性兇殘史稱被滅族,氐族與鮮卑同,多融於漢族。
華夏民族皆收並蓄,終將中華大地最亂時代,衍化為隋唐大一統格局。
各位,你們看法呢?
-
4 # 狸叔話北京
大歷史中,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三個大時期是有一些重疊交叉,並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一般來講,“五胡”即“五胡亂華”之五胡,是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嚴格的說是在西晉末期八王之亂以後,趁機大舉入侵中原地區,並先後建立十餘個地方割據政權的五個來自北方的少數民族部落:匈奴、鮮卑、羯族、氐族、羌族。
這些政權中,前趙、大夏、北涼三個國家為匈奴所建,後趙為羯族所建,前燕、後燕、南燕、南涼、西秦等六國為鮮卑族所建,前秦、後涼兩國為氐族所建,後秦為羌族所建,成漢為巴氐族所建。除此之外,還有高句麗建立的北燕,以及漢人建立的前涼、西涼、冉魏。史稱“五胡十六國”。
-
5 # 南方鵬
五胡指匈奴、鮮卑、羯、氐、羌這五個少數民族,西晉初,司馬家玩自摸嗨過了頭,爭權奪利弄至國家大亂,五胡族趁八王之亂中原衰弱之際攻伐劫掠後陸續建立政權。
期間稱五胡十六國,內遷中原的南匈奴建立前趙、北涼和夏等國家。鮮卑各部落建立慕容氏諸燕、西秦、南涼、代國等國家,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並在439年統一北方。羯族建立後趙,氐族建立前秦、後涼。成漢為巴氐族所建。羌人建立後秦。
-
6 # 川陀人
有個簡單的口訣可以記一下:匈奴,鮮卑,羯、氐,羌。
最初是西晉八王之亂時 ,匈奴人劉淵在成都王做將軍,藉口回族人聚居的左國城(今山西呂梁地區離石市)收攏人馬,乘機招集族人起事,建立了漢,史稱前趙。
此後這五個民族先後建立了十幾個大大小小的政權,史稱五胡十六國,直到鮮卑拓拔氏建立的北魏一直在和漢人南朝開始隔江對峙。
南朝也在東晉後有宋齊梁陳的王朝更替。
北魏後來分裂為西魏北周,和東魏北齊。最後北周滅北齊楊堅成立大隋滅南陳才又一次實現了統一。
-
7 # 王事情
匈奴、鮮卑、羯、氐、羌。
一、匈奴
係指南匈奴後裔,北匈奴已被強漢打跑西逃。史上有名的悍婦賈南風專權,引發了八王之亂。以目前的流行說法來看,不作不死,這次大亂正是這樣一場超級作死,先把自己的老大作死,再把漢人的國祚作死,並最終引發了長達三百餘年的大分裂(304年前趙立國—589年隋朝滅陳)。
劉淵既有劉姓,這個“劉”確實與漢朝國姓有關,《晉書·劉元海載記》說:
漢高祖以宗女為公主,以妻冒頓,約為兄弟,故其子孫遂冒姓劉氏。故而前趙立國之初,劉淵便“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立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標榜自己紹炎劉正統,得國途徑為“前漢→後漢→蜀漢”,既然如此,當然一定要將亂臣賊子的司馬氏血脈趕盡殺絕,然後晉懷帝及晉愍帝二位就被幹掉了。
然而正史並不承認匈奴貴族的扯淡,趙就是趙,不是“漢”,所以西晉亡於匈奴。
此外十六國後期,鐵弗氏赫連勃勃建胡夏政權,築“統萬城”,取君臨萬邦之意。後亡於北魏。
二、羯
匈奴的報應極慘,先是窩裡鬥,一頓亂砍亂殺,再然後滅於後趙石勒。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肯定,匈奴劉氏皇族幾乎全被殺絕。
石勒,羯族,繼匈奴之後登上歷史舞臺,再主北方大地沉浮。其人堪稱天生的亂世風雲人物,創造了從奴隸到皇帝的傳奇。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個羯胡小酋長的發跡最終帶動了全族的輝煌和煊赫,但這也不過是這個族裔最後的餘暉了。
石勒死,其直系子孫死於內鬥一部分,餘子被石勒之侄石虎殺盡。石虎是史上兇名赫赫的暴君,繼續用盡羯胡的氣運。石虎死,諸子亂鬥,最終大家熟悉的、網路上造神運動的終極人物冉閔崛起,非但殺盡石氏,更用一紙殺胡令(值得注意的是,史書中並未“殺胡令”三個字的明確記載,惟有近似之詞“諸羯胡之令”)殺盡羯胡二十餘萬。
羯族作為一個民族,從此煙消雲散,150年之後禍害江南的宇宙大將軍侯景,是完全鮮卑化的羯人,可以認為是鮮卑而非羯。
三、鮮卑
石虎死後,雄踞遼西的鮮卑慕容燕大舉南下,其興起之速,有席捲天下之勢。滅冉魏後,慕容氏首領慕容儁稱帝。傳國至其子慕容暐,滅於苻堅前秦。
淝水之戰後慕容氏又建有西燕和後燕。因法統之爭,後燕滅西燕,在國運之戰參合陂之役中慘敗於北魏拓跋跬,次年國都破,慕容寶北逃,後燕分裂為北燕和南燕。北燕滅於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南燕滅於東晉劉裕,末帝慕容超也是慕容家最後一個帝王,被斬於建康鬧市。
慕容氏終。
拓跋氏,代國滅於前秦,淝水之戰後拓跋跬重建代國,即位於牛川,54年後,至第三代拓跋燾一統北方。
孝文帝改革後短暫中興,但因六鎮起義而失去一切,威權旁落,元氏(孝文帝改革中,拓跋氏改姓元)成為傀儡。534年,隨著孝武帝元修出奔關中,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550年,北齊代東魏;556年,北周代西魏。
拓跋氏終。
此外,禿髮氏建南涼,滅於西秦;乞伏氏建西秦,滅於胡夏。
四、氐
先有巴蜀氐人李雄,建成漢,亡於東晉。成漢政權從本質上來說其實不錯,禍害太烈,而影響也不算大。
真正引起極大影響的是氐秦,即前秦。
冉閔奪取後趙政權後,一道屠羯胡之令使戰爭徙戶及諸胡氐羌在遲則送命的強大壓力之下,不得不各返故土:
青、雍、幽、荊州徙戶及諸氐、羌、胡、蠻數百餘萬,各還本土,道路交錯,互相殺掠,且飢疫死亡,其能達者十有二三。《晉書·冉閔載記》還鄉之旅是殺戮攻伐之旅,猶如養蠱一般,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最終產生一個生還者,其曰“蠱”。氐秦便是在這場殘酷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強大政權。
苻堅殺暴君苻生即位,本人堪稱史上最大度的君王,能納言、能容人,又用五胡十六國甚至整個魏晉南北朝最具風采、最有能力的謀士王猛王景略為相,滅前燕,統一北方,帶甲百萬,政清人治,三分天下有其二。
王猛病逝後,苻堅起投鞭斷流之志,興傾國之兵以攻東晉。
淝水之戰,輸掉了全部家底。後見殺於羌人姚萇。
五、羌
還鄉團成員之一,可惜跟氐秦同道,首領姚襄戰死後,其弟姚萇續統其眾,降秦。
淝水之戰後,強大的前秦分崩離析,姚萇叛,合縱連橫,血腥征戰,經歷過背叛與被背叛、信義與忘義之後,縊殺故主苻堅,滅前秦,稱帝,仍用“秦”國號,史稱後秦。
劉裕西征,末代帝王姚泓舉國投降,享受了和南燕慕容超一樣的待遇。
-
8 # 四十五度歷史
在西晉時期,胡族成為漢人管轄下的編戶。由於是少數民族,經常受到漢族官員的欺壓或者是歧視。在這種情況下對漢族不滿,時常會有揭竿起義的事情發生。由於少數民族驍勇善戰,在國家統一時期,匈奴劉猛率眾內侵,匈奴郝散叛,尚且不好平定,更何況到了戰亂時期。八王之亂的爆發,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能力進一步下降,特別是在邊陲地區,朝廷已經失去了影響力。
匈奴貴族劉淵起兵,一直到308年劉淵稱帝並遷都至平陽,國號漢,自稱繼承了漢朝的正統,歷史上把它稱為前趙。304年成漢與漢趙的建立,這是一個動亂時代的開端。
西晉王朝滅亡之後,為了儲存實力,包括了朝廷在內黃河流域的人口,大批遷移往長江流域,東晉朝廷的建立和九十萬的人口給長江流域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北方的經濟中心逐漸南移。但是東晉王朝一直到滅亡時期也沒有統一北方,北方一直處於攻伐征戰的混亂時期。在此期間一共有五個北方的少數民族建立了政權,這五個少數民族分別是匈奴、鮮卑、羯、氐、羌。
建立了十六個國家都有前後南西北涼、前後趙、前後西秦、前後南北燕、夏、成漢。由於國家過多,所以稱號重疊的也挺多。除了這些國家之外還有,代國、冉魏、西燕、吐谷渾等。這些國家都是短命王朝,短暫建立的朝廷貪汙腐敗,對人民的管理十分殘暴。這是整個封建王朝中民族鬥爭最為動亂的時代,直到北魏拓拔統一黃河流域,穩定了北方的局勢,才結束“五胡亂華”的亂像。
-
9 # 洱海107758846
其實所謂的“五胡亂華”中的五胡是指五個少數民族,分別是:鮮卑、匈奴、羌、氐、羯這五個民族。歷史的程序總是出人意料,兩漢時期被中原王朝打壓的胡人在經過幾百年的隱忍之後,在西晉時期在一次崛起了,而且這一次來勢洶洶,給中原百姓帶來了巨大地災難。五胡亂華的開始要從西晉的“八王之亂”說起。晉惠帝是歷史上有名的昏君,他在位期間皇后賈南風把持朝政,使得怨聲載道。西晉宗室的八個藩王趁機作亂,先後奪得了皇位,雖然這是一場西晉內部的內戰,但是卻使得西晉的實力遭到了極大的削弱,使得本來就虎視眈眈的胡人有了可乘之機。
公元304年,氐族率先吹起了進攻的號角,氐族的領袖李雄在四川起兵作亂,因為當時四川的兵力都在中原,李雄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四川的重鎮成都,他自稱:“成都王”正式建立政權和西晉分庭抗禮。李雄獲得成功之後,最為強大的匈奴也開始按耐不住,匈奴貴族劉淵在山西起兵,建立了漢趙政權。西晉政權面對當時的局勢束手無策,其他各族也開始紛紛效仿匈奴和氐族的做法,在北方各地建立了很多政權,也就是從他們兩人開始,中國古代正式進入的“五胡十六國”時期。
從公元304年開始到439年這135年的時間裡,北方五個民族前後建立了十六個政權,這直接導致了大一統的西晉滅亡。晉室南渡之後,北方就徹底成為了亂世,五族之間互相攻伐,使得當時中原漢人人口大量減少,用十室九空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但是事實證明中原漢人是打不垮的民族,經過一百多年的對抗和隱忍,漢人最終穩定了局勢。公元439年,北魏擊敗了北涼,成功統一了華北地區,這一事件標誌著五胡十六國正式結束,中國古代正式進入南北朝時期,而北方政權更迭依舊頻繁,南方大部分土地還是掌握在漢人的手中。
五胡十六國結束之後,五個民族的民運各不相同。最慘的就羯族了,他們鼎盛時期在北方建立了後趙、後涼和前秦等政權,其中前秦一度成為霸主級別的國家,可是經過鮮卑和羌族的夾擊之下,羯族的幾個政權還是覆滅了,最後一個羯族控制的政權被冉魏所滅,這也拉開了羯族滅亡的序幕。冉閔是十分痛恨胡人的,所以羯族幾乎被滅族,僅剩下的一萬人只能投降了東晉,但是他們還是經常叛亂,最終被東晉下令滅族。
匈奴是中原王朝的老對手了,北方被北魏統一之後,匈奴在一次遠走歐洲,在哪裡他們建立了匈奴汗國,開始和歐洲人展開了爭奪,最終導致西羅馬滅亡,從此匈奴就在也沒有回來過。鮮卑族相對其他四族來說是一個不怎麼團結的民族,他們建立幾個大燕政權,但是在政權覆滅以後他們分別和其他民族融合在了一起,經過百年的時間,鮮卑在隋唐時期已經銷聲匿跡,說明鮮卑已經完美融入到了其他民族當中。
而羌族和氐族則回到了自己的故鄉青藏高原,在唐朝的時候被松贊干布統一,就是後來的吐蕃王國。兩族之中的另外一部分人則南下進入了雲貴地區,形成了新的族權六詔。經過多年的發展,六詔也分裂成為了好幾個族群,據說現在的緬甸就有兩族的後裔。
其實小編覺得,無論是哪一個民族,只要是對人民有貢獻,真心為百姓做事都會得到支援,但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各族都是懷著自己的私仇互相攻伐,更是存在著民族之間的隔閡,還好歷史到了現在,中國各民族團結友愛地生活在一起,像五胡十六國這樣的時期再也不會發生了,我們應該慶幸生活在了幸福的年代,也應該繼續維持現在得之不易的和平。
-
10 # 翊翊浩浩尉尉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遊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數個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
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的國家達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後北方被前秦統一,中國呈現出前南北朝特徵。
西晉“八王之亂”,胡人趁亂反晉。西晉滅亡後,出於避亂,晉朝皇室和北方黃河流域廣大居民進入安定的長江流域,史稱衣冠南渡。南渡導致了經濟重心南移。
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有的學者也稱之為“永嘉之亂”、“中原陸沉”、“中原淪陷”等。這一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589年滅陳朝,方使中國結束了300年的動亂和分治。
東晉建立時,中原已淪喪於胡人之手。中原漢族在祖逖、桓溫等名將的帶領下絕地反擊,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遷居南方的愛國將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收復失土為己任。東晉與五胡的戰爭,十六國之間的廝殺,使得這一時期戰亂連連。河淮地區為南北交戰的主戰場。
在西晉時期北方漢人人口多達2000萬,而在五胡亂華過後,北方漢人卻銳減到了只剩下400萬。在當時,漢人被胡人視為奴隸甚至是食物,被稱之為兩腳羊。五胡亂華為什麼不能講?因為現在講究民族團結和民族融合,那個時代的主題是戰爭和民族屠殺,不符合當前主流價值觀。
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有的學者也稱之為“永嘉之亂”、“中原陸沉”、“中原淪陷”等。這一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589年滅陳朝,方使中國結束了300年的動亂和分治。
二、五胡亂華時期野蠻暴行
後趙的建立者石勒原本就有嗜殺、野蠻的基因,在他死後,後趙的統治者石虎,更是以殘暴著稱,他以殺人為樂,荒淫無度。每攻下一座城池,石虎便將城中男女屠殺殆盡。為了建宮室、修林苑、造甲造船,他多次野蠻徵發漢族男女,途中病死、餓死、拷打致死者數以十萬計。
他強奪民間五萬漢女編入後宮,肆意凌辱虐殺,致使女子的丈夫組織義兵反抗,但皆被鎮壓,死者無數。石虎愛好狩獵,他將南部中原數萬公里的土地全都圈為獵場,不許漢人投一塊石子,否則以“犯獸”侵犯野獸罪論死。胡人所到之地,盡皆屠戮。
石虎的兒子石邃也是胡作非為,他有時會在夜裡到宮臣的家中,任意姦淫他們的妻妾;有時砍去漂亮宮女的頭顱,放在玉盤中做成工藝品供人輪流欣賞;這些都玩膩了,就從宮內挑選出有姿色的尼姑,先淫後殺,再把她們的肉與牛羊肉合著煮熟,分給左右大臣品嚐,讓大臣識別味道。
在後趙這種野蠻統治下,中原漢族人口數量一下銳減到四五百萬,在幾乎亡種的情況下,殘留的北方漢人流民決定奮起反抗。後趙大將冉閔釋出了讓漢人崛起反抗的殺胡令,幾百萬匈奴、羌、氐等胡人平民滅亡,近百萬胡人士兵被斬殺。而受屠殺最多的羯族,則或遷徙、或被屠,基本在中原地區滅絕,才讓漢人的血脈得以儲存。
回覆列表
五胡亂華,是指西晉時期塞外的遊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造成國力衰弱之時,陸陸續續建立的非漢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的對峙的時期。
而在這裡五胡是指五個主要的大部落,他們分別是:匈奴、鮮卑、羯、羌、氐。
匈奴和鮮卑族在隋唐胡漢民族融合,尤其是胡漢通婚出現了民族血統的混合形成了新漢人。
羯族在南梁大將王僧辯率軍討伐叛亂之後就在史書上消失了。據說在俄羅斯境內的葉尼塞河流域尚有羯族的後裔。
羌族在宋代以後,一部分發展為藏緬語族的各個民族;一部分發展為現在的羌族,是我們中華56個民族之一。
氐族在南詔滅亡後,分裂為各個民族;其餘的南遷,與緬甸的各族譜寫緬甸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