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伊甸園163295357
-
2 # 宋馳
4月30日,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紛紛公佈了一季度的業績,其中中國石化一季度虧損197.8億,中國石油一季度虧損162.3億元,原油市場上漲兩桶油是虧損的,原油市場下跌,兩桶油也是虧損的?作為壟斷企業,是不是覺得混的忒差了一點呢?
其實一季度的虧損還是情有可原的,一季度因為業績大幅虧損主要還是因為市場的需求減少,但是該出的費用一樣不拉。疫情爆發之後,市場需求大幅度下降,本來是消費旺季的春節,全國99%的車輛都在家停著的,大量的航班也是停運,市場大幅下降的需求讓油企的銷售成了大問題。就比如我,以往在春節期間,按照300元一箱油計算,一個假期下來是需要3-5箱油,而今年我是一箱油也沒有用到。
此外,該出的費用也是一樣沒有拉下,比如倉儲物流費用等,此外國內一些油井也需要正常的運轉,不可以輕易的停下,此外工人工資等等都是需要費用的。此外作為國企,還需要承擔一些社會責任,比如在疫情中為國內捐款捐物等。這就造成了更加多的開支,。
所以一季度的虧損還是可以理解的,不理解的是,在沒有特殊情況的時候,也是虧損,這才是讓人不理解的。可憐的是兩桶油120萬的投資者,炒股炒成股東最好的詮釋!
-
3 # 華偉說說
這個朋友問道,中石油虧,中石化虧,難道都是做賠本的買賣嗎?我個人覺得有一下幾點:
1,從國家體制的角度來說,中石油,中石化都是國有企業,每年都得向國家交高額的稅費,這些稅費都用到國家一個運作方面。
2,從成本的角度來說,首先一桶油在20美元,透過交通運輸,拉到提煉廠,提煉完後再透過運輸車運到各個加油站,這個時候會產生一個運費;所有環節需要的人工費;還有機器的損耗費;另外還會有一些稅收;還會有一些蒸發的損耗。
3,從國家的基本政策來說,國家鼓勵新能源車, 這樣很多人考慮到成本,就會轉向新能源車。
以上是我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
4 # 財經小兵兵
作為從業人員,我專門寫了一個季報解讀。
一、季報中特殊事項: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主要是非套期衍生金融工具浮盈83億元,去年同期22億元。
資產減值損失:存貨減值增加103億元,去年同期1億元。
所得稅:本年-75億元,應當是虧損導致的遞延資產導致。去年同期55億元。
二、虧損原因:
1、中國產原油的高成本
原油是重要戰略物資,中國產油必不可少,但直接勘探成本非常高:
2020年1季度
自產原油實現價格(美元/桶):49.15
自產天然氣實現價格(摺合原油當量,美元/桶):39.22
2、進口原油尚未降低整體庫存成本
商業企業為保證生產至少需要保持2-3個月的存貨,將油價前推2-個月,從11月看到本年2月,實際油價還是處於高位的。我統計一下迪拜油價供你參考。
只是隨著庫存平均成本降低,二季度經營會得到明顯改善。大量進口低價原油對充實石油戰略儲備、支援實體經濟會形成長期支撐。
3、國內消費低迷
疫情對經濟影響比2008年金融危機還要深遠,石油石化產品市場需求大幅下降,疫情期間日銷量最低時不足日常的20%。體現為收入大幅下滑23%。
4、國家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
發改委設定了成品油價格調控上下限,分別為原油每桶130美元和40美元。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於40美元調控下限時,成品油價格未調金額全部納入風險準備金,設立專項賬戶儲存。
對於企業而言,40美元以下,130美元以上並非舒適利潤區間。對國家的影響和對企業的影響是存在差異的。
-
5 # 坎普那拉先生
這個其實是會計的虧損,和一般人眼裡的虧損,兩者計算的方式不太一樣。
舉個例子說明:
小明花了100萬買了一間商鋪,批來了10萬件商品,成本價為5元。
第一季度,小明以每件商品10元的價格,賣出了4萬件商品。
按照(賣出價-批發價)*賣出商品數,小明一季度賺了20萬元。
但按照(總銷售額-總批發成本),小明一季度實際虧損了10萬元。
這兩種計算方法是大多數人認同的。
再來說說會計師的計算方法:
(總銷售額-總批發成本-商鋪成本),小明虧損了110萬元。
當然了,實際操作中,商鋪成本是會分攤到許多季度的。但按照會計的標準,小明一季度還是虧了超過10萬元。
重新回到兩桶油上,像兩桶油這樣的國企,每年都是要擴張,簡單說,每多建一個加油站,兩桶油都是要花錢的,這筆錢會計入成本,加油站對企業當然有價值,但這種價值卻不會計入營業收入。
所以在疫情來了的時候,營業收入少了,賺的錢沒有花在擴張上的錢多,體體現在賬目上自然就是虧損了。
這不等於賠錢買賣。
-
6 # 習慣
這次是血虧,國內採油成本,在加上國有企業的通病,國際油價的白菜價,能不虧嘛,就比如說油錢是六塊,稅兩塊,成本兩塊,人工一塊,人情世故就得五毛的成本,你說他能不虧嘛
-
7 # 熙研君
中石油、中石化2020年一季度虧損完全在預料之中!
2020年註定是個極不平凡的一年:國際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爆發,全球經濟出現衰退;國際原油市場震盪不安,沙特、俄羅斯、美國上演原油價格“三國殺”;在國內,同樣遭受疫情的嚴重影響,石油天然氣行業未能倖免,所受衝擊較大,石油和化工產品需求銳減,其他行業一季度基本都虧損,導致中國一季度經濟衰退,GDP增長為-6.8%。
在國內外諸多不利因素共同作用和影響下,中石油、中石化(簡稱:兩桶油)無法獨善其身,一季度形成虧損確實在意料之中,中石化虧損197.82億元;中石油虧損162.30億元,主要原因如下:
1.先行煉製庫存大量高價進口原油,煉油板塊虧損最嚴重。
中國原油進口量約佔總需求量的70%,對外依存度很高,兩桶油進口的大量原油為國際原油價格未大幅度下跌時的高價原油,價格大約為55-60美元/桶。因此,一季度煉油虧損是必然的,比如中石化,每桶虧損3.67美元,總虧損額高達262.99億元,虧得令人“傷不起”!
2.成品油和化工產品需求銳減,降價以換取更多銷量,消化庫存。
中國疫情從1月開始快速席捲全國,各地方政府下達限制令,經濟活動幾乎停頓,除了防疫物資和裝置的需求外,其他行業所用的成品油和化工產品嚴重滯銷。為了消化庫存,不得不採取降價措施,“以價換量”,謀求更多的銷量。就中石化來講,一季度,成品油營業虧損26.21億元,而去年同期為盈利79.9億元;化工產品營業虧損17.67億元,而去年同期為盈利68.27億元。
3.上游原油和天然氣銷售價格被迫下調。
在疫情影響和國際原油價格低迷情況下,被迫下調油氣銷售價格。以中石化為例,一季度,原油實現價格為49.15美元/桶,同比降低14.8%;天然氣實現價格為1.59元人民幣/立方米,同比降低9.2%。銷售價格下調導致上游的中國產原油和天然氣幾乎沒有盈利。
4.趁機進口低價原油的成本優勢要滯後大概兩個月,對一季度收益沒有貢獻。
進口原油需要大概需要2個月的週期,即便3月份發出訂單,也差不多5-6月份才能顯現該部分低價原油的低成本優勢。對於一季度來講,只能瞪眼乾著急,只能等待二季度和三季度收穫價差收益了。
5.高成本中國產原油受市場需求低迷影響而承壓較大。
兩桶油的原油生產成本偏高,其中,中石化生產成本是最高的,桶油主要成本在45美元左右;中石油的桶油生產成本為35-40美元(中海油的最低,大約30美元)。然而,一季度國際油價遠低於該成本線,在市場競爭中,顯然處於劣勢;為了生存,只能壓價,提高價格優勢,因此造成了更大的虧損。
6.國際油價低於40美元/桶下,成品油價格與實際國際油價形成的價差上繳國庫。
根據國家發改委2016年1月13日釋出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設定成品油價格調控下限為每桶40美元,即當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於每桶40美元時,國內成品油價格不再下調”;“成品油價格未調金額全部納入風險準備金,設立專項賬戶儲存,經國家批准後使用,主要用於節能減排、提升油品質量及保障石油供應安全等方面。”
同年12月15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徵收管理辦法》,明確了成品油價格未調金額上繳國庫,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管理,統籌用於節能減排、提升油品質量、保障石油供應安全,以及應對國際油價大幅波動,實施保障措施的資金來源。
風險準備金是當國際原油價格跌破“地板價”40美元后,由成品油消費者在正常成品油價格之外支付形成的收入,與企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日常生產經營無關,是國家制度安排形成的政策性收入,屬於政府收入。
因此,當前國際油價確實遠遠低於40美元“地板價”,但是差價(未調)部分石油企業仍需上繳,並不是企業所得。因此,兩桶油等上游石油企業並沒有從國際油價暴跌中獲得更多收益。
2020年4月28日,國家發改委釋出通知,截至4月27日,國際油價前10個工作日均價低於40美元/桶,本次汽油、柴油價格不作調整,未調金額將全部納入風險準備金,全額上繳中央國庫。
-
8 # 南方老吃貨
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結論不同,中石化 ,中石油虧損從投資者角度看,不可理解, 國際油價漲,跌他都虧。但從中石化,中石油角度,他有很多,各種原因造成虧損,這種理由老百姓是無法理解。
-
9 # 盧樹仁
在當前世界原油大幅跌價的情況下中石油虧丶中石化虧是不是世界原油不垓跌國內油也還漲就不虧了,目前全國各行各都受到疫情的影響沒有那家企業至之渡外,只要有信隨著國內疫情穩定,各行各業都會走出困境。
-
10 # 有一種不要臉叫鼓勵
公司的帳目為負值,說明支出大於收入了,工資的支出大於賣油的收入。連年負值,說明連年都是這樣了。說明不想讓ni們老百姓福利賺到,明白了沒?都是剛剛好,而且略顯負值,跟企業其實差不多,也是剛剛好。說明都在做,都在賺,忙著呢。。就是繳繳流動帳款所發生的稅,帳面都是虧的,而且略顯負值。開開玩笑^^
回覆列表
國有企業虧損的原因很多,主要還是體制問題,領導幹部論資排輩,裙帶關係,能者不能上,庸者不能下。在一個是機關龐大,養的閒人太多。在一個分配問題,幹活的掙不到錢,閒人不少掙錢。在有一點有時屬於政策性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