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蘋果兒科醫生
-
2 # 海之聲北京超級旗艦店
寶寶聽力損失有哪些跡象?
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早期發現孩子的聽力問題。
(1)聽覺反應遲鈍
睡覺時異常安靜,很少被大聲吵醒;
叫名字不回頭次數較多;
對大聲有反應,對小聲不理會;
對拍手關門聲有反應,對鈴聲不敏感;
聽聲音時習慣將頭轉向一側。
(2)言語發育遲緩
10個月仍不會發“ba ba ba”,“ma ma ma”等聲音;
1歲半時仍不會說1到2個有意義的詞;
2歲左右只會說1到2個詞,如“爸”、“奶”;
某些音發不準,如“3”、“4”、“7”、“10”等;
只會重複別人的話,不理解別人說話的內容。
(3)日常行為及交流
平時性格暴躁,不聽指揮;
平時較為孤獨,不願交流;
別人和他說話,他不看別人;
注意力不集中,常常答非所問;
反問較多,常把電視音量放大;
唱歌或做操時,常合不上節拍。
-
3 # 卓理超人
#樸貨研究所#
兒童期是言語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聽力障礙沒有及時發現並採取有效干預措施,輕者引發言語發育落後及行為問題;重者導致嚴重的言語發育障礙,甚至影響兒童情感、心理和社會交往等能力發展,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負擔。
建議一: 聽力篩查過三關,初篩不過莫著急 在中國正規醫院出生的嬰兒都要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查檢測。初篩是在出生後48小時,復篩是在出生後42天。篩查過程簡便,寶寶熟睡下操作,不會有任何驚嚇或者痛苦,是早期發現聽力損失最有效的方法。 聽力篩查不透過也不代表孩子一定會耳聾。不少初篩不透過的孩子可能復篩就通過了。如果復篩還不透過就需要做聽力診斷。全套聽力診斷,包括聲導抗、畸變產物耳聲發射、多頻穩態誘發電位、聽性腦幹誘發電位,還有40Hz相關電位檢查等等。做這些相對複雜的檢查,有時需要給孩子使用一定的鎮靜劑,讓孩子在熟睡狀態下配合檢查,避免一些干擾因素導致檢查結果不準確。但無論是初篩、復篩還是之後的聽力診斷檢查,都是非常安全的。
建議二:先天性耳聾可預防,婚前檢查要重視先天性耳聾大部分是由於遺傳因素導致的,建議廣大青年朋友一定要去做婚前體檢,如果自身耳朵不太好或是近親中有耳朵不好的,建議抽一點血,做耳聾基因的篩查。另外,懷孕期間如果得了病毒感冒、風疹或是高燒,一定及時到產科或是遺傳生理科進行諮詢。
建議三:新生兒護理重細節,防止急性中耳炎 正常寶寶出生一個月後已經具有比較完善的聽覺,這個階段不宜接受較大聲音刺激,給孩子洗澡、洗頭時要特別注意別讓汙水灌進耳道,以預防外耳及中耳炎的發生。在後期引起聽力下降的原因中,急性中耳炎是最常見的,這是由於寶寶咽鼓管較成人短、平而寬,且咽口位置較低,鼻咽部分泌物及致病微生物易經此侵入中耳;小兒機體免疫功能差,易感染各種傳染病;小兒中耳免疫機能發育也不成熟,區域性防禦能力不強造成的。 哺乳時母奶過於充足,壓力太大,嬰兒頭稍低,乳液易經咽鼓管進入中耳,以致造成急性中耳炎甚至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而影響聽力,所以要做到正確餵奶和喂水姿勢,要把嬰兒抱起來,取半臥位姿勢。
建議四:感冒後突發耳悶要重視 另外一種非化膿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也是一種常見的影響聽力的疾病。其特點是中耳腔內積有液體。得這種病的孩子有的在感冒後突然出現,有的在不知不覺中發生,常以耳悶、聽力減退為主要表現,少數兒童自述有輕微耳痛,兒童多表現為聽話遲鈍,誤聽或注意力不集中,把電視機音量開得很大,學習成績下降等,由於臨床症狀不典型極易被家長忽視,造成兒童不同程度的聽力下降或伴隨終身。
建議五:扁桃體、腺樣體肥大,可視情況摘除 由於中耳還常常受到“左鄰右舍”的威脅,如鼻和咽部的疾病,包括鼻竇炎、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等,所以為了保護中耳的健康,還必須積極治療這類疾病。因此臨床上在摘除患兒肥大的、反覆發作的扁桃體或腺樣體後,不僅感冒的機會少了,而且原來反覆發作的中耳炎也痊癒了。
建議六:耳毒性藥物黑名單,用藥之前細諮詢 對耳朵來講,許多藥物具有強烈的毒性,長期或一次性大量使用,或患兒對這種藥高度敏感,都可引起聽覺障礙。最常見的耳毒性藥物有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等,這些藥物主要造成聽神經損害。由於小兒在使用這些抗生素時,不能正確反映早期中毒症狀,極易誤診或漏診。
-
4 # 南京ZSDL
一般來說,寶寶不會因為家裡的一些電器的聲音過大而抱怨,但是其聽力卻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傷害,等寶寶漸漸長大發現聽力減退的時候,已經對學習生活付出代價了,如學習成績的下降等。所以,家長,特別是年輕的家長在有了寶寶後要注意,音樂不要太大、太勁爆,電視聲音要小等等
-
5 # 小倩愛健康
孩子從一出生,就要定期檢查視力與聽力。直到確認都正常為止。
我有個朋友的孩子,在檢查聽力的時候不正常,讓她非常的擔心,後來不放過任何一次的檢查。直到聽力正常才放心。就是說孩子出世後,要注意檢查,所有一切正常才可以。
我隔壁村有個村民,就是沒注重體檢,兒子的眼睛有問題都不知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小小年紀就要配眼鏡,而且還不便宜,而且還要每年去複檢。所以孩子出身後一定要檢查,確保身體都健康。
對於孩子聽力,一定要注意不要讓孩子被高分貝的聲音刺激。孩子發育還不成熟,有時候太大聲音有可能會破壞耳膜。
還有不要給孩子挖耳屎,這樣也會傷害孩子的耳膜的。不管大人小孩,其實都不需要經常挖耳屎。耳朵自己會自行調整的,耳屎也是對耳膜的一種保護,有滋潤的作用,切經常挖,特別是小孩子的,不要挖。
-
6 # 天津海之聲河北旗艦店
1 給寶寶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生長環境 如何避免孩子聽力受損?一般來說,寶寶不會因為家裡的一些電器的聲音過大而抱怨,但是其聽力卻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傷害,等寶寶漸漸長大發現聽力減退的時候,已經對學習生活付出代價了,如學習成績的下降等。所以,家長,特別是年輕的家長在有了寶寶後要注意,音樂不要太大、太勁爆,電視聲音要小等等。 2 不要經常給寶寶掏耳朵 如何避免孩子聽力受損?耳屎是可以隨著人的咀嚼而自動脫落的,大人可能故意的掏出來才覺得乾淨,但對於小兒,因為耳道特別短,再者嬰兒也沒有這方面的要求,所以家長還是不要多此一舉,免得對寶寶造成傷害。 3 不要給寶寶戴耳機聽歌 如何避免孩子聽力受損?儘量不要讓寶寶戴耳機之類的聽力裝置,耳機等聽力裝置對寶寶聽力的衝擊要比音響還大,寶寶聽力系統脆弱,更容易受到傷害,所以MP3之類的電子產品雖然時尚,但不要用早小兒身上。 4 洗澡洗頭防止寶寶耳朵進水 如何避免孩子聽力受損?在給寶寶洗頭洗澡的時候,可以在耳朵塞一些棉花,避免汙水進入。 5 避免中耳感染 如何避免孩子聽力受損?中耳的感染主要是鼻咽部的致病微生物,經過小兒扁平的咽鼓管,到達中耳,引起感染,導致中耳炎,可以導致聽力的減退甚至喪失。防治小兒感冒、保持鼻咽、口腔的清潔是非常重要的。 6 避免用耳毒性藥物 如何避免孩子聽力受損?以前很多小兒應用鏈黴素,導致耳聾,後來發現其有很強的耳毒性,並且陸續發現了另外一些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利尿劑、抗瘧藥等,醫生用藥一般都能考慮到,但是家長在用藥的時候則要多加小心,如果不確定,可以諮詢醫生再用藥。 7 注意一些食物塞到耳朵裡 如何避免孩子聽力受損?主要是指乾果類,如黃豆、花生、玉米等。因為小兒有一種往自己鼻子、耳朵、嘴巴等塞東西的習慣,如果是塞到嘴裡,可能嚥到肚子裡,但塞到鼻孔、耳朵裡可就有些麻煩。所以,父母在這方面需要格外注意。 8 這些生活細節容易使寶寶聽力受損 用力擤鼻涕 絕大多數父母教寶寶擤鼻涕的時候,都用拇指和食指分別把寶寶的兩側鼻孔壓住一半,然後囑咐寶寶使勁用鼻孔噴氣,讓氣同時從兩個鼻孔噴出來!這樣大錯特錯了,趕緊STOP! 這樣的動作往往讓寶寶擤鼻涕時過於用力,特別是兩個鼻孔一起擤,可能會使鼻腔內的病菌在壓力的作用下經耳咽管直接侵入鼓室,給耳朵帶來損傷!這種損傷輕則引起暫時性的耳堵塞感,重則可發生耳痛、中耳積膿,甚至導致鼓膜穿孔、聽力下降等。 吸鼻子 與用力擤鼻涕相反的是,有些寶寶有鼻涕時,懶得擤出來,而喜歡往咽部吸鼻涕,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沒有鼻涕時也經常有這個“吸鼻子”的動作。無論有無鼻涕,吸鼻子都是個非常不好的習慣,這個動作會增加寶寶患中耳炎的機率,嚴重者可能併發腦膿腫,是十分兇險的。因此,寶寶有鼻涕一定要輕輕擤出來,父母要注意方法,及時糾正寶寶的壞習慣。 9 補充:各年齡段寶寶聽力發育情況 除了避免以上這些有損寶寶聽力的行為外,父母還應該瞭解孩子聽力減退後的症狀,以便及時瞭解孩子在各個時期聽力是否發育正常。 新生兒:距離孩子20~50公分拍拍手,他沒有任何反應,或者他聽到你的聲音後並沒有安靜下來。 8~12個月:你孩子聽到熟悉的聲音並沒有轉過頭去,或者聽到人們的說話聲沒有對應地呀呀學語。 1歲半:孩子不能說出一些很容易發音的字,比如媽、爸,或者你讓他做那些你教過的動作,他一直不會做。 2歲:孩子沒有透過眼睛看見你的提示,他就不能按照你發出的一些簡單命令去做。 3歲:孩子不能斷定聲音是從哪裡發出來的,或者他不懂也不會用一些詞,象走、我、進來、大等等。 4歲:孩子不會把有些比較近的經歷聯絡起來,他不懂前後或者左右這些簡單的方向。 5歲:孩子不能與他人進行簡單的交流,或者他說的話很難聽懂。 上學後:對於這個時期的孩子,他們聽力減退的表現是:經常性的漫不經心,精神散漫,注意力不集中,行為能力低於同一時期的孩子,或者頻繁地感冒或耳朵疼。 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了以上所描述的任何一個問題,或者他的行為能力達不到同一年齡段兒童的中等水平,你就要尋求醫生的幫助了。
-
7 # 海之聲徐匯助聽器
引起聽力障礙(耳聾)的原因主要有耳毒性藥物(例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鏈黴素等),其次為病毒感染(如流感和高燒)、傳染性疾病(如腮腺炎等),再次為家族性遺傳病(如21三染色體徵合徵等)等等。這些因素都可導致耳蝸毛細胞受損、退化、死亡,從而造成永久性聽力損失。新生兒應早期基因檢測用藥安全,避免發生監護人給孩子用錯藥導致不可挽回性耳聾的後果。
-
8 # 天津海之聲
(1)從婚檢開始,孕期注意保養,避免感冒和感染,孕期不亂服藥。(2)要儘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如鏈黴素、慶大黴素等。若病情需要必須使用時能口服則避免使用針劑;(3)預防中耳炎:幾乎每個幼童和學齡前兒童在某一階段都會染上滲出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母親要避免小兒平躺著餵奶的做法,因為這樣奶水容易嗆入孩子中耳腔,導致中耳炎的發生。小兒感冒及感冒時用力擤鼻涕、乘飛機、游泳、洗澡也易導致中耳炎的發生;(4)、病毒感染(如麻疹、腮腺炎、耳帶狀皰疹等)常併發感音神經性聾,需及時就醫。在治療期間和之後要特別關注小孩的聽力情況。(5)強噪聲:避免接觸過多過強噪聲,如放鞭、迪廳和KTV停留時間過長、過度使用MP3等;(6)大前庭水管綜合徵兒童避免撞擊頭部,更不可掌擊耳部。擤鼻涕時應左右鼻腔一個一個地擤,以及大便時都儘量避免過分用力。(7)好的衛生習慣:洗頭、洗澡時防止水流入耳內,戒除掏耳朵的習慣,尤其是家長不要為小孩亂挖耵聹(俗稱“耳屎”)。其實,耵聹有保護外耳道的作用,一般會隨著口腔的運動向外自行脫落,勿需作特別處理。個別油性耵聹可定期到醫院請醫生處理。
-
9 # 可愛的嚶嚶醬
1 給寶寶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生長環境
一般來說,寶寶不會因為家裡的一些電器的聲音過大而抱怨,但是其聽力卻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傷害,等寶寶漸漸長大發現聽力減退的時候,已經對學習生活付出代價了,如學習成績的下降等。所以,家長,特別是年輕的家長在有了寶寶後要注意,音樂不要太大、太勁爆,電視聲音要小等等。
2 不要經常給寶寶掏耳朵
耳屎是可以隨著人的咀嚼而自動脫落的,大人可能故意的掏出來才覺得乾淨,但對於小兒,因為耳道特別短,再者嬰兒也沒有這方面的要求,所以家長還是不要多此一舉,免得對寶寶造成傷害。
3 不要給寶寶戴耳機聽歌
儘量不要讓寶寶戴耳機之類的聽力裝置,耳機等聽力裝置對寶寶聽力的衝擊要比音響還大,寶寶聽力系統脆弱,更容易受到傷害,所以MP3之類的電子產品雖然時尚,但不要用早小兒身上。
4 洗澡洗頭防止寶寶耳朵進水
在給寶寶洗頭洗澡的時候,可以在耳朵塞一些棉花,避免汙水進入。
5 避免中耳感染
中耳的感染主要是鼻咽部的致病微生物,經過小兒扁平的咽鼓管,到達中耳,引起感染,導致中耳炎,可以導致聽力的減退甚至喪失。防治小兒感冒、保持鼻咽、口腔的清潔是非常重要的。
6 避免用耳毒性藥物
以前很多小兒應用鏈黴素,導致耳聾,後來發現其有很強的耳毒性,並且陸續發現了另外一些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利尿劑、抗瘧藥等,醫生用藥一般都能考慮到,但是家長在用藥的時候則要多加小心,如果不確定,可以諮詢醫生再用藥。
7 注意一些食物塞到耳朵裡
主要是指乾果類,如黃豆、花生、玉米等。因為小兒有一種往自己鼻子、耳朵、嘴巴等塞東西的習慣,如果是塞到嘴裡,可能嚥到肚子裡,但塞到鼻孔、耳朵裡可就有些麻煩。所以,父母在這方面需要格外注意。
分享一個識字APP。父母用手機下載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來教寶寶認字。寶寶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所以用手機軟體教,他不會產生牴觸心理,而且軟體的課程豐富,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
10 # 文文育兒66
感染、噪音、藥物都會影響寶寶聽力
鄭州博愛眼耳鼻喉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黃順寬說,由於孩子的耳朵咽鼓管較大人的直且短,更容易受到傷害,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對孩子耳朵的保護。
回覆列表
想要預防孩子聽力異常,首先得知道哪些原因會導致孩子聽力損害。
造成孩子聽力損害的主要原因分為先天性原因和後天性原因(環境、疾病等)。
我們知道,聽力損失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出生缺陷,其中永久性的聽力損失佔到20%左右,發病率在1~3‰左右。造成寶寶先天性聽力損失(甚至耳聾)的原因主要是遺傳因素和孕產期各種風險因素導致的。當然,這裡面遺傳因素佔比更高,這方面可以透過基因檢測做出規避(小兒聽力損失家族史);孕產期其他因素如孕期感染(孕婦感染過梅毒、皰疹病毒、鉅細胞病毒、風疹病毒或弓形體引起宮內感染)、低出生體重、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有嚴重缺氧病史、耳廓或者耳道畸形、出生後感染(細菌性腦膜炎)、重症監護室監護時間超過24小時等等。
除了這些外,還有很多後天性的環境因素會對寶寶聽力造成傷害。
首先是中耳炎。反覆發生或者持續性的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會對寶寶聽力造成損傷,孩子的感覺通常是耳朵裡通常像塞了棉花、聽自己說話聲音很大、聽別人說話聲音小,如果治療不及時少數患者可能會因為中耳積液並沒有完全吸收而導致聽力下降。
再一個,是暴露在巨大的聲響中,不論時間長短的巨大聲響都會造成感覺細胞疲勞而導致暫時聽力下降或者耳鳴;如果長時間接觸音量過大則可能會造成感覺細胞和其他結構的永久性損失而導致聽力損失,比如KTV、爆竹或者迪廳等等。
當然,還有些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鏈黴素等,但現在兒童用藥限制很嚴格,不用太擔心這個了。
避免這些因素就能預防孩子聽力損失啦。z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