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e醫路有你

    要如何區分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

    從字眼上看,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出血,也就是說是腦實質內的血管出血,在臨床上常見的部位為基底核的殼核及內囊區,最常見的原因為高血壓引起的腦動脈硬化破裂所致;而蛛網膜下腔出血是指顱腦的血管發生破裂,血液流向蛛網膜下腔所致,發生的部位為多Willis環及主要的分支血管,特別是動脈分叉處,最常見的原因為顱內動脈瘤破裂所致;

    這裡還要說下蛛網膜下腔出血其實包括外傷性和自發性兩種情況,假如是外傷性引起的蛛網膜下腔出血,很顯然並不符合腦出血的範疇。

    但兩者能完全區分開來嗎?也不盡然。

    首先兩者都是急症,都需要緊急處理,其次如腦出血患者出血量大,顱腦血腫也可破入腦室,最後流入蛛網膜下腔,這又稱之為繼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

    我們來說說兩者之間的特點吧

    1.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可分為兩種型別,分別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前者是指腦底或腦表面血管發生病變(如先天性動脈瘤、腦血管畸形、微血管瘤等)所致;而後者是指腦內血腫穿破腦組織,流入蛛網膜下腔所致。

    2.腦出血最常見的病是因高血壓合併腦動脈硬化導致,腦內細小動脈在長期高血壓的作用下發生慢性病變破裂所致。

    3.蛛網膜下腔出血最常見的病因是顱內動脈瘤,還可見於高血壓、動脈硬化所致的動脈瘤(梭型)及感染所致的真菌性動脈瘤。

  • 2 # 白老師談健康

    腦出血是指出血部位原發於腦實質內的非外傷性出血。腦出血佔急性腦血管意外病例的35%~ 38%,其中80%發生在大腦半球,20%發生在腦幹和小腦,死亡率佔腦血管意外病例的38%~ 43%。其直接病因多與高血壓合併動脈硬化有關,僅有少數為顱內動脈瘤和血管畸形破裂出血等因素所致。本病多見於50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男多於女,部分病人可有腦出血或腦梗塞發作史。

    腦出血屬於中醫學的“中風”、“偏枯”、“大厥”、“薄厥”等範疇。腦出血如果發生在性生活時,民間俗稱“馬上風”。中醫學認為,此證急性期多因風、火、痰濁阻閉腦竅或元氣虛脫而致,病性以實證為主;恢復期以風、瘀、虛證為主,病位在腦竅、肝、心、腎,病性以虛實夾雜為主。

    蛛網膜下腔出血俗稱“蛛血”,係指由動脈瘤、血管畸形、動脈硬化、出血性疾病、腦外傷等原因引起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網膜下腔隙,出現以劇烈頭痛、嘔吐、明顯腦膜刺激為主要表現的急性腦血管病。“蛛血”多發於45歲以上的中年人,如果治療及時,死亡率和致殘率可控制在50%左右,如果在發病後72小時內進行手術治療,多數病人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蛛網膜下腔出血屬於中醫學的“中風”、“頭痛”、“暈厥”、“痙證”等範疇。中醫學認為,本病多與憂思過度、飲食不節、七情失調、虛風內動、氣血逆亂、上衝腦竅以及鬱而化火、火盛傷陰、而致風動及血隨氣逆等因素有關。

    通常情況下,人們習慣於將一般性原發性腦出血與蛛網膜下腔出血一起統稱為出血性中風或出血性腦血管意外。

    一、主要表現

    1.腦出血

    (1)高血壓患者如果出現鼻出血,要警惕在半年內出現腦出血,他們的鼻出血很可能是腦出血的最早發病徵兆。

    (2)多在清醒、活動時發病,有情緒激動、用力、氣候劇變等誘因。少數病例在病前有一般性頭痛、動作不便、講話不清等症狀。

    (3)通常突然起病,在幾分鐘至數小時達到高峰,表現為突然頭劇烈疼痛、頭暈、噁心、嘔吐、偏癱、抽搐、失語、意識障礙、大小便失禁等症狀。

    (4)因出血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也各有差異,常見的有殼核-外囊出血、丘腦內囊出血、腦橋出血、小腦出血、皮質下白質中央卵圓出血、腦室出血和腦葉出血等。

    (5)腦出血可合併肺部感染、心臟損害以及消化道出血等。有15%~ 40%的患者死於急性期,多在發病數小時內死亡。在慢性期死亡者多為心肌梗死和由呼吸道感染而致長時間昏迷者,無肢體肌力障礙者預後較好。

    2.蛛網膜下腔出血

    (1)最早期的發病徵兆是容易疲勞,看東西變黃,眼鏡度數感到不合適。發病初期(5~ 10天內)可有體溫升高,一半人可出現意識障礙,以一過性意識不清為主,其次是煩躁不安、畏光、精神錯亂。少數可有精神症狀及抽搐發作。嚴重者從起病時即開始昏迷直至死亡。

    (2)最主要的發病特徵是發病快,突如其來,主要表現是頭痛、頭暈、頸痛、低頭時加重。若出血多,發病急驟,可突然出現極其劇烈的頭痛,並伴有嘔吐或不省人事。如果病人意識清醒的話,會感到頸項強直、疼痛,活動受限。

    (3)80%以上的患者起因於顱內動脈瘤破裂,很容易在短期內再次發生更為嚴重的破裂,從而導致極為嚴重的後果。首次發作死亡率為10%~ 15%,存活者約有1/3可復發。一般不留後遺症。

    二、檢查驗證

    1.腦出血

    (1)除有上述症狀表現外,經眼底檢查可發現有視乳頭水腫,視網膜出血。

    (2)血尿常規、血糖、血尿素氮等可作為常規檢查。

    (3)CT檢查可發現腦出血部位出現高密度影。腦血管造影及MRI檢查可排除非高血壓性腦出血。

    (4)對症狀並不典型的病情較輕者,可行腦脊液檢查。

    (5)對昏迷或症狀不繼續惡化以及腦疝和小腦出血者應禁止作腰部穿刺。

    (6)應與缺血性腦梗塞及高血壓腦病相鑑別。

    2.蛛網膜下腔出血

    (1)腰部穿刺是診斷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最可靠辦法,不僅可明確診斷,而且對判斷預後也有幫助。

    (2)眼底檢查和腦脊液檢查為一般性檢查。但行腦脊液檢查時,必須是針對沒有顱內佔位性表現者。

    (3)CT與核磁共振檢查的創傷小,且無危險。頭顱CT掃描可用於早期診斷。

    (4)腦動脈造影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對確診顱內動脈的部位、大小,瘤體與供血動脈的關係等,均有很好的作用。

    (5)應與各種腦膜炎性頭痛、嘔吐、腦膜刺激徵以及動脈瘤等腦病相鑑別。

    三、服藥治療

    (一)非處方藥選

    中成藥

    三七片、膠囊 片劑:成人每次2~ 6片,日服3次;膠囊劑:成人每次8粒,日服2次。傳統醫學認為,本品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現代藥理與臨床研究發現,本品除了有止血、鎮痛和抗炎作用外,還有擴張冠脈、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可用於出血性中風證(腦出血)合併消化道出血者。兒童、孕婦和肝腎功能異常者禁用。

    (二)普通處方藥選

    1.西藥

    (1)尼莫地平(硝苯吡酯,尼莫通,硝苯甲氧乙基異丙啶)治療高血壓合併腦血管病時,成人每次40毫克,日服3次,每日總劑量為120毫克。本品為治療腦血管疾病的鈣通道阻滯劑,對區域性腦缺血具有保護作用,能抑制和解除各種血管活性物質引起的血管收縮,可用於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並可預防和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後腦血管痙攣、突發性耳聾、高血壓、偏頭痛等。

    (2)硝苯地平(硝苯啶,心痛定,利血平,硝苯吡啶) 成人每日20~ 60毫克,分3次服用,口服或舌下含服,遵醫囑。亦可靜注給藥,劑量為成人每次1毫克。本品能鬆弛血管平滑肌,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壓下降,心肌耗氧量降低,增加心肌供氧量,適用於各種型別的高血壓,對頑固性、重度高血壓和伴有心力衰竭的高血壓患者也有較好療效,奏效迅速。

    (3)卡託普利(甲巰丙脯酸,巰甲丙脯酸,開搏通) 成人開始每次12.5毫克,日服2~ 3次,逐漸加量至每次25~ 50毫克,日服2次,飯前服。每日最大量不超過150毫克。本品是有效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適用於各種型別的高血壓病人。由於本品可降低心臟前、後負荷,故可用於對洋地黃、利尿劑和血管擴張劑無效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還可減輕心肌梗死後左心室擴大,因此可用於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療。

    (4)氨甲環酸(止血環酸,凝血酸,抗血纖溶環酸,反-對氨甲基環己酸) 成人每次0.5~ 1.5克,日服2~ 3次。本品屬抗栓溶治療藥品,可降低出血率,減輕腦血管痙攣,適宜於不能手術治療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但要注意引發腦梗塞。

    (5)桂利嗪(腦益嗪,肉桂苯哌嗪) 成人每次25~ 50毫克,日服3次。本品屬於腦血管擴張用藥,有抗組織胺的作用,能使腦血流增加,腦迴圈改善,可用於蛛網膜下腔出血者腦血管痙攣的防治,也可用於急性期腦梗塞、高血壓腦病、腦外傷後遺症、內耳眩暈症和腦動脈硬化症等。

    (6)6-氨基乙醇 服法遵醫囑。本品屬抗栓溶治療藥品,可降低出血率,減輕腦血管痙攣,適宜於不能手術治療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但要注意引發腦梗塞。

    (7)鹽酸苯那普利 服法遵醫囑。本品能抑制血漿中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Ⅱ,降低血管緊張素的含量,減輕腦水腫等繼發性腦損害,對腦出血後所致的心律失常具有明顯的防治作用。

    其他常用口服藥物還有腦通、腦復康、腦復新、都可喜、喜德鎮和穀氨酸等。

    2.中成藥

    (1)雲南白藥散劑 成人每次0.25~ 0.5克,日服4次,也可灌服或鼻飼。本品具有止血愈傷、活血散瘀、消炎消腫、排膿去毒之功效,可輔助治療出血性中風證(腦出血)合併消化道出血。孕婦忌服。服藥期間,忌食蠶豆、魚類及酸冷食物。

    (2)安宮牛黃丸 成人每次1丸(3克),碾碎後每日以溫開水灌服或鼻飼2次。本品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之功效。可用於本病的配合或補充性治療,對症治療的範圍是劇烈頭痛,頻繁嘔吐,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兩手固握,半身不遂,肢體拘急,面赤身熱,氣粗口臭,煩躁不安,大便秘結,小便瀦留。舌紅絳,苔黃膩幹,脈滑數或洪數。

    (3)至寶丹  用量遵醫囑,碾碎後每日以溫開水灌服或鼻飼2次,本品有化痰醒神、清熱解毒、開竅鎮驚之功效,可用於肝陽暴張,風火夾痰,上蒙清竅(陽閉)型出血性中風證(腦出血)的配合或補充性治療。藥品效能作用同安宮牛黃丸。

    (4)紫雪丹 成人每次1.5~ 3克,碾碎後以溫開水每日灌服或鼻飼2次。藥品效能作用及具體適應證候同至寶丹。

    (5)牛黃清心丸 成人每次1丸,病重者每次2丸,碾碎後以溫開水灌服或鼻飼,每日灌服或鼻飼2次。如喉嚨有痰聲,可用竹瀝水送下。傳統醫學認為,本品有安神清熱鎮驚、化痰息風、補益氣血之功效。現代藥理與臨床研究發現,本品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起到鎮靜與鎮驚作用。可用於肝陽暴張,風火夾痰,上蒙清竅(陽閉)型出血性中風證(腦出血)後遺症的配合或補充性治療。藥品效能作用同安宮牛黃丸。孕婦慎服,溫熱病狂躁譫語神昏者不宜服用。

    (6)蘇合香丸 成人每次1丸,碾碎後以薑湯或溫開水灌服或鼻飼,每日2次。傳統醫學認為,本品具有芳香開竅、行氣止痛之功效。現代藥理與臨床研究發現,本品含有對抗血小板凝聚的成分,治療各種痛症效果非常明顯。可用於痰溼阻絡,蒙閉心神(陰閉)型出血性中風證(腦出血)的配合或補充性治療,其主要證候是頭痛劇烈,頭暈嘔吐,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半身不遂,口歪眼斜,兩手固握,筋脈拘急,面色蒼白,手足麻木,四肢不溫,痰涎壅盛,靜臥不煩,小便瀦留。舌暗淡,苔白膩,脈沉滑。孕婦禁服。

    (7)再造丸 成人每次1丸。碾碎後以溫黃酒或溫開水灌服或鼻飼,每日 2次。本品有活血通絡、祛風化痰、舒筋止痛、鎮靜安神、清熱熄風之功效,可用於痰溼阻絡,蒙閉心神(陰閉)型出血性中風證(腦出血)的配合或補充性治療,藥品效能作用同蘇合香丸。

    (8)伏虎丹 成人每次15粒,碾碎後每日以溫黃酒或溫開水灌服或鼻飼2次。本品有豁痰通絡、祛風化痰之功效,可用於痰溼阻絡,蒙閉心神(陰閉)型出血性中風證(腦出血)的配合或補充性治療。

    (9)人參再造丸 濃縮丸:成人每次4丸(1.5克),碾碎後以溫開水灌服或鼻飼2次。傳統醫學認為,本品具有祛風化痰、活血通絡之功效。現代藥理與臨床研究發現,本品有解熱、抗炎、鎮痛、利尿、抗凝血和擴張外周血管的作用。可用於一般性出血性中風證(腦出血)的配合或補充性治療。

    (10)散風活絡丸 成人每次1丸(3克),日服2次。本品有舒筋活血、祛風除溼之功效,可用於一般性出血性中風證(腦出血)的配合或補充性治療。

    蛛網膜下腔出血者可參考上述治療法服藥。

    (三)中草藥處方藥選

    1.出血性中風證(腦出血)

    【藥方1】水蛭5克,紅花8克,當歸、桃仁、川芎、地龍、澤蘭、赤芍、生大黃各10克,益母草15克。氣虛者,加黃芪、黨參各10~ 30克;頭痛甚者,加天麻、鉤藤各10克,石決明(先煎)、牛膝各30克;痰多者,加天竺黃、膽南星各10克;肢體麻木者,加蜈蚣1條,全蠍5克。

    【適應證】急性期出血性中風證(急性期腦出血)的配合或輔助性治療。

    【制用法】水煎2次,溫服或灌服、鼻飼,早晚各1次或每天3次,每日1劑。孕婦忌服。腎病患者慎服。

    【藥方2】五味子9克,甘草、乾薑各10克,制附子20克,人參、黃芪各30克。

    【適應證】元氣敗脫及心神散亂(脫證)型出血性中風證(腦出血)的配合或輔助性治療。主要證候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肢體癱軟,兩手撒開,兩眼緊閉,張口不閉,鼻起鼾聲,肢冷,頻繁嘔吐,冷汗淋漓,氣息微弱,小便自遺,面晦無華。舌痿,舌質紫暗,苔白滑或膩,脈微弱欲絕。

    【制用法】煎湯灌服或鼻飼,日灌服或鼻飼2~ 3次,每日1劑。待回陽之後,再繼續服用。孕婦及心律失常者慎用。

    【藥方3】油肉桂3克,遠志6克,茯苓、五味子、熟附子、巴戟天、石菖蒲各9克,山萸肉12克,肉蓯蓉、麥門冬、鮮石斛各15克,大熟地30克。

    【適應證】元氣敗脫及心神散亂(脫證)型出血性中風證(腦出血)的配合或輔助性治療。

    【制用法】水煎2次,早晚或在必要時每天3次鼻飼進藥,每日1劑。孕婦及心律失常者慎服。

    【藥方4】肉桂6克,大棗6枚,遠志、生薑、人參、石菖蒲、五味子、制附子、山萸肉、肉蓯蓉各10克,石斛、巴戟天各12克,地黃20克。

    【適應證】元氣敗脫及心神散亂(脫證)型出血性中風證(腦出血)的配合或輔助性治療。

    【制用法】煎湯,早晚或在必要時每天3次灌服或鼻飼,每日1劑。孕婦及心律失常者慎用兩手固握。

    【藥方5】龜板10克,生地、菊花、磁石、鉤藤、白芍、牛膝、丹皮、石菖蒲、夏枯草、石決明(先煎)各15克,羚羊角、珍珠母各20克。

    【適應證】肝陽暴張,風火夾痰,上蒙清竅(陽閉)型出血性中風證(腦出血)的配合或輔助性治療。主要證候是劇烈頭痛,頻繁嘔吐,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兩手固握,半身不遂,肢體拘急,面赤身熱,鼻鼾氣粗,口臭,煩躁不安,大便秘結,小便瀦留。舌紅絳,苔黃膩而幹,脈滑數或洪數。

    【制用法】先用中成藥至寶丹或安宮牛黃丸鼻飼後,繼而將藥水煎2次,早晚或在必要時每天3次溫服或灌服、鼻飼,每日1劑。孕婦及腎病患者慎用。

    【藥方6】杭白芍9克,菊花、潤玄參、細生地、夏枯草各12克,淮牛膝、生龍骨、生牡蠣各15克,生石決30克。

    【適應證】陽閉開後所給予的鎮肝熄風療法。

    【制用法】水煎2次,早晚或在必要時每天3次溫服或灌服、鼻飼,每日1劑。孕婦忌服。

    【藥方7】肉桂、甘草、大黃各5克,地龍、枳實、鬱金、茯苓、菖蒲、竹苔、膽南星、制半夏、車前子各15克。

    【適應證】痰溼阻絡型(陰閉)出血性中風證(腦出血)。主要證候是頭痛劇烈,頭暈嘔吐,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半身不遂,兩手固握,筋脈拘急,面色蒼白,四肢不溫,痰涎壅盛,靜臥不煩,小便瀦留,鼻鼾。舌暗淡,苔白膩,脈沉滑。

    【制用法】先用中成藥蘇合香丸鼻飼後,繼而將藥水煎2次,早晚或在必要時每天3次溫服或灌服、鼻飼,每日1劑。孕婦忌用。

    【藥方8】粉甘草3克,天麻、鬱金、茯苓、炒枳實、石菖蒲、陳皮絲、膽南星各9克,法半夏12克。

    【適應證】陰閉開後所給予的導痰療法。

    【制用法】水煎2次,早晚或在必要時每天3次溫服或灌服、鼻飼,每日1劑。孕婦慎用。

    【藥方9】芒硝、生大黃、膽南星各10克,全瓜蔞15~ 30克。

    【適應證】痰熱腑實型出血性中風證(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主要證候是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言語謇澀,眩暈,便秘,痰多,或腹脹堅實,可觸及燥屎包塊,煩躁或朦朧嗜睡,呃逆或嘔吐,息粗痰湧。舌苔黃或黃膩,脈弦滑。

    【制用法】水煎2次,早晚或在必要時每天3次溫服或灌服、鼻飼,每日1劑。用藥不可過早過量,若體質壯實、胃腸功能好,當重用芒硝和生大黃,一般在10克以上;若體氣陰虛不足,則用藥宜輕,量可稍減。

    【藥方10】甘草、菖蒲各5克,白芥子6克,殭蠶、地龍、竹茹、半夏、橘紅、枳實、當歸尾各10克,膽南星12克,茯苓、赤芍各15克。

    【適應證】痰熱腑實出血性中風證(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主要證候同上方。

    【制用法】水煎2次,早晚或在必要時每天3次溫服,每日1劑。孕婦慎用。

    【藥方11】紅花、桃仁、川芎、當歸尾、天竺黃各10克,赤芍、丹參、地龍各15克,雞血藤30克。

    【適應證】瘀血阻滯型中風證(腦出血)。主要證候是肢體癱瘓,言語不利,面色無華。舌質暗並有瘀斑,苔薄,脈細而澀。

    【制用法】水煎2次,早晚或在必要時每天3次溫服或灌服,每日1劑。孕婦慎服。

    【藥方12】菊花、鉤藤各10克,玄參、龜板各15克,白芍、珍珠母各20克,牛膝、牡蠣、龍骨、代赭石(先下)各30克。

    【適應證】陰虛陽亢型中風證(腦出血)。主要證候是肢體癱瘓,言語不利,面紅煩躁,頭暈頭痛。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有力。

    【制用法】水煎2次,早晚或在必要時每天3次溫服,每日1劑。孕婦忌服。腎病患者慎用。

    對於無意識障礙的腦出血以及恢復期和後遺症期的病人,如果採用中草藥服藥治療,可參見缺血性中風證中的腦栓塞的有關藥方。

    2.出血性中風證(蛛網膜下腔出血)

    【藥方1】菊花、丹皮、柴胡、梔子、夏枯草、車前子、龍膽草各10克,黃芩、生地、當歸各12克,葛根15克。肢體癱瘓者,加地龍10克,川牛膝15克,桑枝30克。

    【適應證】肝陽亢逆型出血性中風證(蛛網膜下腔出血)。主要證候是頭痛劇烈,痛處多在腦枕部、頂部,有時可放射到前額、眼部或整個頭部,嘔吐眩暈,目脹耳鳴,急躁易怒,頸項強直,四肢抽搐,面紅目赤,大便幹,小便黃,或神志昏迷,或半身不遂。口苦咽乾,舌紅苔黃,脈弦數。

    【制用法】水煎2次,溫服或灌服、鼻飼,早晚各1次,每日1劑。孕婦忌用。

    【藥方2】川芎、天麻、鉤藤、梔子、黃芩、牛膝、杜仲、菊花、葛根、生黃蒲、三七粉、石決明(先煎)各15克,珍珠母20克。

    【適應證】肝陽亢逆型出血性中風證(蛛網膜下腔出血)。主要證候同上方。

    【制用法】水煎2次,溫服或灌服、鼻飼,早晚各1次,每日1劑。孕婦忌用。腎病患者慎用。

    【藥方3】蔥白2根,桃仁、川芎、赤芍、生地、羌活各10克,地龍12克,當歸、川牛膝各15克。

    【適應證】瘀阻腦絡型出血性中風證(蛛網膜下腔出血)。主要證候是突然頭痛加劇,痛如錐刺,痛有定處,或頭痛經久不愈,伴有嘔吐,頸項強直,或抽搐,或半身不遂。舌質暗或有瘀點,脈弦或細澀。

    【制用法】水煎2次,溫服或灌服、鼻飼,早晚各1次,每日1劑。孕婦忌用。

    【藥方4】桃仁、赤芍、紅花、當歸、生地、丹參、三七粉各15克,水牛角絲20克。

    【適應證】瘀阻腦絡型出血性中風證(蛛網膜下腔出血)。主要證候同上方。

    【制用法】水煎2次,溫服或灌服、鼻飼,早晚各1次,每日1劑。孕婦慎用。

    【藥方5】枳實、黃芩、黃連、大黃、竹茹、當歸各10克,知母12克,生石膏(先下)30克。

    【適應證】胃火上擾型出血性中風證(蛛網膜下腔出血)。主要證候是頭痛劇烈,疼痛以前額為主,可擴散到整個頭部,頸項強直,噁心嘔吐,渴喜冷飲,脘腹脹滿疼痛,甚至神昏譫語,大便秘結,小便黃赤。口臭口乾,舌紅,苔黃,脈弦數。

    【制用法】水煎2次,溫服或灌服、鼻飼,早晚各1次,每日1劑。孕婦慎用。

    【藥方6】芒硝、牛膝、枳實、黃連、黃芩、大黃、白芷、三七粉各15克。

    【適應證】胃火上擾型出血性中風證(蛛網膜下腔出血)。主要證候同上方。

    【制用法】水煎2次,溫服或灌服、鼻飼,早晚各1次,每日1劑。孕婦忌用。

    【藥方7】陳皮9克,半夏、竹茹、黃連、枳實、膽南星、車前子各10克,茯苓12克。

    【適應證】痰蒙清竅型出血性中風證(蛛網膜下腔出血)。主要證候是頭暈、頭昏沉或突然眩暈昏倒,噁心嘔吐,喉中痰鳴,口乾不欲飲,腹脹納呆,心煩不眠,大便乾燥,或半身不遂。舌紅或淡,苔白膩或黃膩,脈弦滑。

    【制用法】水煎2次,溫服或灌服、鼻飼,早晚各1次,每日1劑。孕婦慎用。

    四、其他治療

    1.降溫療法

    腦出血病人在救護車到來之前,用冷水為病人擦身。千萬不要給病人加蓋被子或使病人受熱。這樣做可降低中風患者的顱內壓,給治療爭取到寶貴的時間。

    2.插管療法

    在早期應用抗生素治療的前提下,對意識遲鈍或昏迷的病人,應行氣管內插管和輔助呼吸療法,以降低顱內壓。

    3.靜滴療法

    (1)用20%的甘露醇125~ 250毫升靜滴,每日2~ 4次。連用7~ 10天,可降低顱內壓,防治腦水腫。也可用10%甘油鹽水或甘油果糖替代甘露醇靜滴。

    (2)用甲基多巴或安血定、六甲溴胺、酚妥拉明、硝普鈉等靜滴,可起到降壓作用。

    (3)靜滴6-氨基己酸,可起到止血作用。

    (4)靜滴青黴素,對高齡昏迷病人可起到抗感染的作用(青黴素過敏者禁用)。

    (5)其他常用靜滴藥物還有腦活素、胞二磷膽鹼、三磷酸腺苷以及丹參注射液等。

    4.肌注療法

    用利血平肌肉注射,是常用的一種降壓治療方法。

    5.手術療法

    (1)開顱減壓、血腫清除術。此項手術可用於腦組織移位的大腦出血者,但應嚴格掌握適應證。

    (2)血腫抽吸術。此項手術作用及注意事項同血腫清除術。

    (3)纖維型腦內窺鏡術。此項手術可用於混合型腦內出血並嚴重阻塞了腦脊液迴圈的生命垂危者。

    (4)顱內多靶點置管微創術。此項手術不僅可對危重型病人進行有效的搶救,而且在病人床邊即可施術,與普通的傳統手術相比,具有操作安全、定位準確、迅速省時、療程縮短以及費用降低等特點。

    (5)超早期小骨窗微創術。此項手術可用於殼核(基底節區)出血的腦出血病人,其優點是術後病人意識恢復相對較快。

    (6)幹細胞移植術。此項手術採用多靶點移植的方法,將患者自身的骨髓幹細胞“種植”到腦組織軟化灶周圍,對腦出血、腦外傷和脊髓外傷後遺症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7)微侵襲術。此項手術結合術後尿激酶顱內灌注引流,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死亡率可由以往的80%降低至13%。

    (8)穿刺導流術。此項手術又稱“鑰匙孔”神經內窺鏡手術,是搶救腦出血病人的一項新技術,顱骨鑽孔不足1釐米,對腦內瘀血排出效果好,一般手術時間只用90分鐘即可完成。

    (9)淨化鞘內注射術。此項手術可用於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

    (10)反覆腰穿放液術。對於丘腦出血流入腦室型的腦出血病人,用此療法可使腦脊液總量減少,顱內壓降低,腦室積液下流,減輕對蛛網膜的刺激,並可避免腦室引流術中出現的合併症。

    6.輸血療法

    可用新鮮血小板輸入以糾正凝血異常。

    7.針刺療法

    閉證(含陰閉和陽閉,證候見上文):人中、百會、內關、足三里等穴。

    脫證(證候見上文):人中、內關、關元、素髎、神厥(炙)、足三里等穴。

    恢復期和後遺症期:主穴為人中、內關、三陰交;配穴為極泉、委中、尺澤。言語不利者,加謙泉、啞門穴;口角歪斜者,加風池、地倉、合谷、太沖、迎香穴;有吞嚥障礙者,加風池、完骨穴;手指不利者,加合谷穴;眩暈者,加風池、足三里穴。

    出血性中風證(蛛網膜下腔出血):太沖、太陽、曲池、風池、豐隆、行間、足三里穴。

    8.鼻孔吹藥療法

    成人每次取少許通關散,吹入鼻孔內。本品具有開竅醒腦之功效,可用於出血性中風證(腦出血)的配合或補充性治療。

    五、飲食宜忌

    (1)在可能的情況下給予流食。

    (2)給以低鹽、低脂飲食,忌食肥甘厚味和刺激性食品。

    (3)要預防腦出血,平時可以選以下食物:

    ①可以吃一些動物內臟、瘦肉和禽蛋,因為高蛋白飲食可以有效地預防腦出血。

    ②要吃一些含磷脂較多的豆製品,使磷脂在體內起到乳化劑的作用,以阻止膽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積。

    ③可吃一些禽類脂肪、魚肉、魚油,膽固醇不高的人甚至可以吃一些肥肉,以從中獲得一定量的優質膽固醇,以達到減緩動脈硬化速度、降低血黏稠度和減少血栓形成的目的。如果發生過輕微腦出血或經常鼻出血,更不能一味減低膽固醇的攝入量,而是要注意平衡膳食,使膽固醇水平中度增高。

    ④需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含碘較多的紫菜、海帶等,多飲茶、喝湯。

    (4)禁忌食品可參見“腦動脈硬化”一節的內容。

    六、專家提醒

    (1)鼻出血頻繁者以及高血壓患者出現鼻出血者,一定要警惕腦出血,有統計顯示,以鼻出血為先兆而繼發腦出血的病例佔腦出血病人的10%~ 25%。

    (2)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症等容易引起腦出血的潛在因素。有上述症狀的人還要避免扭秧歌、打腰鼓等過度活動,以防過度興奮和疲勞引起腦出血。即使是沒有高血壓,但卻有動脈硬化或血脂過低的人,也要預防腦出血,這些人多是喜歡酗酒、熬夜、吸毒或濫用其他成癮藥物的人。

    (3)預防腦出血還應注意以下11點:穩血壓,調情緒,擇飲食,避勞累,防跌倒,防便秘,不蹲便,動左手,飲足水,適寒冷,重先兆。

    (4)在腦出血與腦梗塞的易發人群中,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是他們的共同之處,但膽固醇含量的多少則不一定相同。有研究發現,缺血性腦梗塞患者中的絕大多數有血脂偏高的傾向,膽固醇水平也較高。而在出血性中風病人中,多數人的血脂和膽固醇水平並不高,甚至偏低。尤其是在腦出血高發的冬季12月份中,發病者的血脂和膽固醇水平都偏低,發病誘因也常常與過於激動、性格暴躁有關。這些特點對於缺血性中風病人來說,一般不具備。

    (5)避免發病誘因,減少過度勞累,戒除菸酒。高血壓病人在性生活時還要注意防止“馬上風”。

    (6)發病後要及時預防腦出血併發症和後遺症,如低血鉀、癲癇和褥瘡等。因此需要隨時監測血鉀濃度,同時要防治腦水腫,保持呼吸道通暢和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家屬要加強護理。

  • 3 # 仁濟仁愛888

    (腦出血)(診斷要點)1,多發生於中老年高血壓,動脈硬化者。2,病前可有頭暈,項痛,肢體輕度運動障礙或感覺障礙。3,誘因多為情緒激動,過勞,入廁,有時打哈欠也可發病,常突然發生,進展迅速。4,全腦症狀:劇烈頭痛,嘔吐,嗜睡,直至深昏迷。5,局灶症狀:中摳性偏癱(包括中摳性面癱,舌癱,)交叉癱,重症腦出血,深度昏迷,局灶體徵常不易發現。且由於超限抑制,一切反射均消失。6,生命體徵改變:呼吸深緩,或不規則,脈洪緩,血壓升高,可現高熱。(珠網膜下腔出血)(診斷要點)1,發病早期:疲勞,乏力,精神差,煩燥不安,意識障礙,視力模糊,有發熱表現。2,發病變化快,突然頭痛劇烈,噁心嘔吐,頸痛低頭加重,屈直強直,活動受限。③病情突發快,80%以上患者顱內動脈瘤血管破裂會產生產重後果,首次發作死亡率10一l5%,存活者有1/3病人可復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齡增加給了你哪些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