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菲利普醫生

    早在上古時代,《黃帝內經》中就記載描述了腫瘤。到了隋朝,中醫名家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中就將腫瘤(未區分良惡性)的病因歸結為“氣血留結”,或者是體內某些不正常產物的蓄積造成的腫塊。而腫瘤的“瘤”字其實就是氣血留結的“留”加了一個病字框。可見古代華人對腫瘤已經有了大量的臨床觀察和初步的、樸素的病因分析。

    那麼惡性腫瘤的“癌”字又是怎麼來的呢?這恰好也是古代中醫造的字。古代“巖”字寫作“嵒”,外面加個病字框就是癌症的“癌”——這說明中國古人已經透過大量的臨床觀察總結了惡性腫瘤的共性——堅硬、不能移動、表面凹凸不平,恰似體內臥著岩石一般。

    以上這是中國方面,那麼西方人是怎樣認識癌症的呢?

    西醫的癌症成為“cancer”,根據語言學家和醫學家的共同考證,其詞源來自於螃蟹“crab”。因為癌症就有螃蟹的幾個重要特點:

    1.硬

    2.癌變組織如同螃蟹爪子一樣插入正常組織內部,難以被移動。

    比如這個肺癌的CT切面上可以看到腫瘤彷彿伸出了很多爪子一樣,確實如同蟹足。相比之下良性腫瘤的外觀則是相對光滑的:

    比如這個肝囊腫的CT

    所以西方有用螃蟹暗指惡性腫瘤的習慣。

    綜上所述,不論中外,古代人不僅會患癌症,而且中外古代醫家都做了充分的研究。

  • 2 # 貊拾

    謝邀。對於為什麼古代沒有癌症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探討一下“癌症”的來源。癌症,又稱為惡性腫瘤,與它相對的是良性腫瘤。癌,是指起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癌症是由於正常細胞異常過度增殖而導致的。古希臘學者希波克拉底曾經描述了一些癌症的症狀。他把良性腫瘤稱為ὄγκος,意為膨脹、腫塊。惡性腫瘤則稱καρκίνος,意為螃蟹或小龍蝦。所以在那個時期,已經有關於“癌症”的研究。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癌症有遺傳傾向。我想古代不是沒有癌症,中國古代的人民平均壽命為四十多歲,除去戰爭動亂,土匪橫生造成的死亡外,惡疾造成的死亡大概就位於首位了。

    連現在的中醫都把癌症歸結於“正虛邪實”“邪盛陽衰”之類的,更不用說古代了,當西醫還沒引進古中國的時候,只有我們的中醫們去診斷,所以就算是“癌症”,也不會是這樣描述的,如果是處於矇昧無知的年代,就應當是聽從祭司把人綁祭壇上燒了。

    所以並不是古代沒有癌症,只是沒有“癌症”這個確切的詞語而已。

    下面來普及一下癌症的一些區域性表現。

    1,腫塊。

    2,疼痛。

    3,潰瘍。

    4,出血。

    5,梗阻。

    6,其他。

  • 3 # 人生感悟151122350

    古代癌症一點都不少,只是叫法和認識不同而已,中國古代只有中醫,中醫的那套理論不可能把癌症獨立分為一種疾病,都是按照表徵歸到相關領域裡去了。因為認知的侷限性,中醫不能把發生在不同器官組織的這些病變歸為一種疾病,所以沒有單獨給這種疾病命名,癌症是現代醫學下的一個名詞。使用時間還很短。

    中醫並不是建立在科學體系下的學科,沒有解刨學和生理學做基礎,屬於循證醫學,他只能把不同器官和組織的癌症根據症狀分到相關領域裡,比如肺癌的惡病質咳血,統一歸到和肺結核相管的肺癆範圍。體表腫瘤破潰和癰癤瘡毒並論。

    癌症的表現複雜多樣,位置多變,影像的功能迥異,沒有現代醫學的科學理論基礎,很難把這些幾乎完全不相關的症狀統一到一個名詞之下。中醫只能含糊的用所謂的五行和寒熱溫涼等去籠統解釋,所以我們很難發現古代中醫對癌症單獨的理論,但也不是王全沒有,比如食道癌和胃癌,症狀相對明顯,愈後也大多不好,古人客氣把他清楚的和其他疾病分離出來,但也只限於疾病的名稱相對具有特異性,而不是能夠真的認識癌症。古人把食道癌叫做噎食,因為食道癌晚期的病人基本不能進食,吃一點吐一點,所以稱為噎食。而胃癌一般能夠進食,但隔一會也會吐出來,稱之為轉食。這個在區域性地區已經被廣泛認識,噎食等於食道癌,轉食為胃及十二指腸癌晚期梗阻。另外,乳腺癌因為距離體表近,透過必要的檢查,容易直觀判斷,對一些浸潤生長,推之不動的惡性腫瘤稱之為石乳。

  • 4 # 美中嘉和抗腫瘤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醫學發展到今天仍然無法治癒所有的癌症,難道古代的人也會得癌症嗎?

    癌症是我們自身的遺傳物質的改變,自身的正常細胞惡化成癌細胞。癌症不會像“SARS”一樣突如其來又迅速消失。它與我們相生相伴,是潛伏在我們遺傳密碼裡的危險資訊。因此古人與我們一樣,也會得癌症。古代人得癌症雖然不常見,但依然有存留下的證據表明癌症並不是新出現的疾病,而是古老的疾病。古人的癌症發病率顯然沒有現在這麼高。不是因為現在的環境汙染多麼嚴重、生活習慣多不健康,而是因為絕大多數癌症都是老年病而古代生活艱辛,70歲即被稱為“古稀”了。人們還沒有到癌症高發的年紀,就已經因為其他原因去世了。科學家推測,兒童腫瘤的發病率古今並未存在較大差異。

    目前中國人口預期壽命76.1歲(男性74.6歲,女性77.6歲),而夏、商時期預期壽命只有18歲,周、秦大約為20歲,漢代22歲,唐代27歲,宋代30歲,清代33歲,民國時期約為35歲。西方古代富裕人群才有可能活到40-50歲,低收入平民的壽命約在25-30歲。英國到了15世紀,男性預期壽命50歲,女性則只有30歲。

    目前古人患癌症的確鑿證據來自化石和遺體。年代最久遠的一塊化石是170萬年前腳骨骨肉瘤化石,要知道人類這個物種的歷史也就200萬年左右。雖然軟組織病灶證據不易儲存,科學家還是從木乃伊遺體解剖中發現了結腸癌肝轉移的痕跡。

    170萬年前古人類骨肉瘤化石

    中國古代對癌症的記載始於公元3世紀初,王叔和的《脈經》中就有癌症病例的記載,中醫學裡把惡性腫瘤稱為癌。公元一二六四年,楊士瀛在《仁齋直指附遺方論》裡對癌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癌者,上高下深,巖穴之狀,顆顆累垂……毒根深藏,穿透孔裡,男者多發生於腹,女者多發生於乳,或頸或肩或臂,外證令人昏迷。”

    直到近現代,醫生才逐漸的認清楚癌症的真實面目。16-17世紀西方醫生開始研究癌症,18世紀隨著顯微鏡的發明和普及,醫學對癌症有了新的認識——細胞的增多。此時還發現了癌症能夠轉移到其他組織中。利用外科手術來切除癌症病灶得益於19世紀無菌操作的推廣,在此之前手術後患者極易因複雜感染而死亡。

    諸多證據都說明,其實古人與我們一樣也會得癌症。由於古代社會整體壽命較低發病率小,外科和解剖學的發展遲緩,而很少被記載或系統研究。

    總之,在古代,人均壽命短,科學技術不發達,醫學上對癌症沒有系統正確的認識,更沒有現代化的CT、核磁、PET等診斷裝置,即便是罹患了現代醫學認為的“癌症”,僅僅憑表面的症狀,以當時的條件也是無法被診斷的,更談不上得到相關治療了。

  • 5 # 一個男人在流浪

    隨著傳播媒介的進度,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從口頭相傳、書籍,再到後來的廣播、電視,直至透過現在四通八達的網際網路。癌症作為一種惡性疾病也隨著媒介方式的改變而日益頻繁出現在健康知識傳播過程中。很多人會認為癌症是現代疾病,尤其是工業革命以後形成的環境汙染,還有人們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唯利是圖地摻加各種化學制劑,加速了患病率的上升。

    事實並非如此,從現有記載來看,癌症可以說自古有之。

    作為古文明之一的古埃及,就曾以文字的形式記載了與現代癌症一樣的症狀。而且在那時,就已將腫瘤區分為良性與惡性,並由此採取不同的治療方式。對於良性腫瘤的治療,通常類似於現在的手術切除。對於惡性腫瘤,則會使用一些藥物作為附加手段輔助治療。

    迄今為止,最早的實體證據,是一名生活在青銅器時代的女性,在她的頭骨內研究者發現了類似於今天“頭頸癌”的惡性腫瘤痕跡。

  • 6 # 毅而三思吳六奇

    如果古代沒有癌症,那麼“癌”這個字是何時發明的?所以這種想法很不可取。這裡不妨以乳癌為例,贅述一番。

    宋元時期,對乳癌的記載是“婦人乳巖,因久積憂鬱,乳房內有核如指頭大,不痛不癢,五七年成癰,名乳巖,不可治也。”(見《丹溪心法》),至明代明代《本草綱目·果部》金陵本可見類似說辭,但乳巖一名已為乳癌,說“乳癌(乳房內有核如指頭,不痛不癢,五、七年成癰,名乳癌)。”然而上溯的話,卻可見唐代《外臺秘要》中提到“乳癰堅硬……(治法)”。毋論其他,就描述而言,這些記載相似度很高。這足以證明,中國古代對癌症的認識,一直是緩步發展中的。

    反過來說近代對癌症的認識。外國的Cancer這個詞派生自希臘語中表示螃蟹的Karkinos一詞,而到了18世紀還有使用“癌毒(cancer poison)”一詞。這一認識建立在16世紀尼克雷斯·託普(Nicolaes Tulp)對癌症的描述上,即“癌症是一種毒藥,會慢慢擴散”,可結論卻是癌症“具有傳染性”。因此那時的一些人對癌症患者,就像今日的恐艾或恐其他什麼一樣。而託普這個雖然不能說錯,但卻並非完全正確的認識,已經遠好於同時期其他人對癌症的認識了:

    德國的威赫姆·法布里(Wilhelm Fabry)認為乳癌是乳腺導管中出現乳汁或其他物質的凝塊(不通則堵?我想到了不通則痛)。

    著名化學家勒內·笛卡爾(Rene Descartes)對此的認識如同今日國內的老頭老太,認為是酸性體質(如淋巴組織)導致。

    那麼還有什麼理由認為,近代癌症的認識是先進的呢?有。17世紀時法國醫生讓·路易斯·珀蒂(Jean Louis Petit)曾提出過全乳切除術的概念,只是直至20世紀50年代為止,歐美更多采用的是保守療法和放射治療。最初如1817年的乳癌切除術,看起來更像是一場謀殺。

    因此保守治療才成了上選。直至一戰時期(20年代)乳癌患者的生存率不足10%,甚至於這一時期沒人認為男性也會出現此類疾病。直至70年代,全乳切除術才列為美國的醫療標準。所以有些人引以為豪的現代,是名副其實的近50年之醫學發展。而在此前,如清代《醫方歌括》中“瘍毒根深在臟腑,乳癌非此不能痊。”,作為一本1644-1911年出現的醫書,它對癌症的認識並不比“癌症是一種毒藥,會慢慢擴散”遜色。而且更合理之處,在於它並沒有認為癌症是“具有傳染性”的。

  • 7 # 薛慧儷

    不明確。

    對於腫瘤的概念,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裡就有論述。那時叫腫或癤。只是在《黃帝內經》沒有對惡性腫瘤定義為癌,也沒有區分惡性和良性。

    惡性腫瘤在很多中醫文獻裡都有記載,但是用的比較多的是另一個字:瘍。

    瘍是發生潰爛危及生命,無法挽救的惡劣病變。在古代沒有病理學生理學和高精儀器無法對細胞性質進行研究判斷,所以對惡性腫瘤的判斷是不正確的推斷。實際上,就到今天雖然對惡性腫瘤的性質可以確診,但是對於成因還是不能完全解釋清楚。

    有一本叫《諸病源候論》的中醫理論,認為惡性的瘍是精神抑鬱,體外邪氣侵入,加上某些不乾淨的物質在體內轉化的。這些東西在體內排不出去,就留在體內作祟,就成了“瘤”。

    惡性腫瘤在中醫學裡叫做“癌”,為什麼會有這個名稱?這是由於到惡性腫瘤質地堅硬,部位固定,表面凹凸不平,好象岩石一樣,所以稱為“巖”。而在古時候“晶”字的上半部是一個品字,下半部是一個山字,它同岩石的巖字是通用的。“品”字加上病字偏旁就成“癌”字了。

    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還提到,對腫塊這類病症,是採用促使它消散的的治法。

    1700多年前的名醫華佗,對於腹內的結塊,在使用針刺術和藥物都不能達到治療目的時,就給患者施行全身麻醉,採用手術割除醫治。

    這些結塊,很可能包括了某些腫瘤在內;公元7世紀《晉書》裡寫道:“景帝目有瘤疾,使醫割之”。這是最早明確記錄採用開刀切除眼部腫瘤的病例。

  • 8 # 東家APP

    不得不說,最近兩月,去世的人不要太多。

    追過的球星退役了,看過的漫畫完結了。喜歡的歌手隱退了,讀過的作者去世了。崇拜的偶像消失了,童年的座標沒有了。一個時代過去了。(微博@盧思浩)

    生老病死,本就是人生常態。壽終正寢者,我們沉痛卻也釋然。這一生過得精彩,足矣。但面對英年早逝者,我們往往扼腕嘆息,還這麼年輕的生命,怎麼就走了?

    人生最怕遺憾。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

    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李詠因癌症在美國去世,享年50歲。

    是的,詠哥正是我所說的,令人扼腕嘆息的那一個。

    雖然已經淡出銀屏,但詠哥的離世還是令很多人痛心。一個總是樂呵著,給人歡笑的人離開,是最令人難過的。而更令人遺憾的是,他還那麼年輕。

    詠哥的離開,也讓癌症和健康的問題重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

    根據2017年國家癌症中心釋出的報告中顯示,全國惡性腫瘤估計新發病例數380.4萬例(男性211.4萬例,女性169.0萬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症。

    這麼高的患癌比例,癌症現在已成為威脅健康與生命的常見病。但當我們回溯歷史,卻發現“癌”這個字幾乎很少出現。

    難道中國在古時候,很少有人患癌嗎?

    癌從何來?

    現代醫學認為,各類癌症有一個共同的基本特徵——細胞的異常增長。當人體內機體細胞在其內部或外在致瘤因素的長期作用下,瘋狂增生、分化變異之後惡性腫瘤就產生了。

    癌症英文是Cancer,它源出於拉丁文cancrum,意亦指是螃蟹,形容癌腫的形態和生長方式如同張鉗伸爪的螃蟹。

    在中國,現存文獻中宋東軒居士所著的《衛濟寶書》(12世紀)最早使用了癌字並視為癰疽之一種。

    此後《仁齋直指附遺方論》(1264年)對癌作了詳細論述說:“ 癌者,上高下深,巖穴之狀,顆顆累贅 ... ...毒根深藏,穿孔透裡。 ”意思說:癌是體表的惡性腫物,外形凹凸不平,堅硬不移,一如岩石,有毒根深藏於體內。

    從造字分析看,癌原作“巖”,讀yán。古代中醫將表面凹凸不平、質地堅硬如石的腫物(即較明確的惡性腫瘤)稱為“巖”,例如“乳巖”(乳腺癌)。而古時“巖”字與象形字“嵒”(山上的石塊)相通,後人再加上“疒”(“病”字偏旁),就成為“癌”了。象形字嵒加病字頭疒(疒讀nè),說明癌是一種病,且是惡病。

    雖然命名的角度不同,但在東西方兩種不同的文化中,癌症的意象都是頑固、猖狂、醜陋的,足見當時的人們對於癌症的痛恨與恐懼。

    癌的命名,千奇百怪

    中國醫學所記載的癌症是可以觀察得到、觸控得著的癌瘤。至於其他的體內臟腑的癌及惡性腫瘤,則在不同的學科內按其主要特徵命名。

    對癌症的命名主要是根據癌症患者後期身體的狀況與癌瘤的形態,因此形成眾多的名稱。

    根據癌症病人後期的身體狀況命名

    癌症病人後期,氣血相逼,血脈虛減,身體日削,如樹木之失於榮華,枝枯皮焦。《內經》 稱之為“脫營” 、 “ 失精” 。

    《素問 · 疏五過論》說: “ 凡未診病者,必間嘗貴後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 嘗富後貧,名曰失精。 五氣留連,病有所並,醫工診之 不在臟腑 不變軀形 身體日減,氣虛無精,病深無氣 灑灑然時驚。 ”

    防癌,從健康生活開始

    由此可見,並不是古人很少得癌症,而是古代科技不發達,人類生存條件惡劣,死亡率很高,導致平均壽命很低。

    據林萬孝《中國曆代人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中國曆代人的平均壽命大約是:夏、商時期18歲;周、秦大約為20歲;漢代22歲;唐代27歲;宋代30歲;清代33歲;民國時期約為35歲。

    之所以古代的癌症似乎比今天少很多,是因為醫療衛生條件太差,大多數人來不及活到得癌症的年紀,就被感冒發燒等現在司空見慣的小病給帶走了。

    而生活在現代的我們,雖然已經長壽了很多,但也多了要面臨預防癌症的問題。研究發現,80%~90%的癌症與環境因素,如地理條件、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有關。

    “癌症是可以預防的”,這個觀念,應當深深地種在每個人的心裡。

    1、不吃發黴的糧食及其製品。花生、大豆、米、麵粉、植物油等發黴後,可產生黃麴黴菌,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

    2、少吃熏製或醃製的食物,如燻肉、鹹肉、鹹魚、醃酸菜、醃鹹菜等,因為這些食物可產生一種致癌物質———亞硝酸胺。

    3、不飲酒,特別是不飲烈酒。因為酒在製作過程中產生多種致癌物質,酒精又能直接刺激口、舌、食道、胃、腸粘膜,可能致癌。

    4、不吸菸。煙塵吸入氣管和肺中,危害比空氣汙染大5萬倍,煙霧中有多種致癌物質。

    5、不要過度曬太陽。在Sunny中有強烈的紫外線,久曬對面板有致癌作用。

    6、不吃過熱、過硬、燒焦或太鹹食物、不喝過燙的水。因為它能刺激胃粘膜上皮細胞,破壞粘膜屏障的保護作用,給癌變以可乘之機。

    7、多吃新鮮蔬菜、吃飯不要過飽,控制肉類食物,體重不要過胖,這樣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病率。

    人生已經諸多不易,

    所以我們更要照顧好自己。

    願大家一生平安。

  • 9 # 鬱金香184995999

    古代人也會得“癌”,只是叫法不同。現在給大家闡述一下自己對古人也得“癌”的學習心得,願與醫長同僚共勉!

    《黃帝內經》癰疽論中說:榮衛稽留於經脈之中,則血澀不行,不行則衛氣壅遏而不通,故生大熱,熱盛則肉腐為膿。然不能陷肌膚衍骨髓,骨髓不為焦枯,五臟不為傷損,故叫作“癰”。

    在這裡,就是西醫ct片中的“高密度和低密度影”的診斷。

    熱毒熾盛,下陷肌膚,骨髓皆焦枯,內連五臟,氣血涸竭,當其病下筋骨,良肉無餘,故叫作“疽”。

    這是西醫臨床檢查報告中,疑似(考慮)什麼“癌”的結論。

    癰疽之生,有內有外,內則生胸腹腑臟之中,外則生膚肉筋骨之表。凡此二毒,發無定處,而有常名。壅滯之本者,始於血老不作汗,肉陳不脫垢,蒸氣不能外達,留積遂成,內熱所為。癰疽生濃水之成,非天降,非地出,蓋積微之所成。

    這說明“癌”的生成,有內外之分,不是絕對由父母遺傳,而是自身情緒、環境等等所致。

    膿水已成,則死者十有八九矣,豈不慎歟!

    這就是西醫裡的“癌晚期”。

    還有好些古文獻裡論述更具體,說明古人也得“癌”。

  • 10 # 歷史銅鏡ZBW

    對癌症有一定的認識,但肯定是不全面的。

    中國早在距今約3500多年的殷周時代,殷墟甲骨文上已記有“瘤”的病名。該字由“疒”及“留”組成,說明了當時對該病已有“留聚不去”的病理認識。“留聚不去”指出了癌症在當時是難以治癒的。

    在12世紀(1170年)的宋朝,東軒居士撰寫過一本《衛濟寶書》,提到“癌”這個名詞。

    1264年宋朝福建人楊士瀛著的《仁齋直指附遺方論》,相信是傳統醫學文獻最先對癌的特徵有簡明敘述:“癌者上高下深,巖穴之狀”,並且指出它“毒根深藏”,最後會引起昏迷。這和現代醫學的“癌”的特徵和臨床表現有點相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雍正皇帝為什麼建了一座清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