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逸風三農

    所謂侵染性病害,從字面理解其意思入侵後能傳染併到處能傳播的病害。侵染性病害分為三大類,細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它們對植物都有侵染性,對辣椒也不例外。那麼在辣椒的種植過程中,常見的侵染性病害有哪些?該如何防治?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棚室辣椒侵染性病害的防治方法。

    辣椒細菌性病害

    主要有軟腐病、青枯病、細菌性斑點病。

    軟腐病症狀 辣椒病株的葉片先萎縮,後期軟腐。果實被侵染會腐爛,聞起來有臭味,爛開後能流出鼻涕樣的黏液。青枯病症狀 辣椒植株被青枯病侵染後,整棵辣椒從上到下慢慢萎蔫後枯死,但是葉片仍然是綠色的而且還不會脫落。(所以會被叫作青枯病)切開莖部可看到辣椒的莖的內部變成褐色。高溫高溼的環境、低窪地、偏酸性、砂性土壤上種植的辣椒容易發生青枯病。細菌性斑點病 症狀 也就是瘡痂病。葉片發病,其上有不規則的褐色病斑,中部稍凹陷,表面呈瘡痂狀。果實發病,一開始會有皰疹狀褐色小斑點,擴大後變成長圓形,微隆起的黑褐色瘡痂狀病斑。辣椒細菌性病害的綜合防治方法

    主要有選種抗病品種、種子處理、消毒處理、培育壯苗、科學管理、藥劑防治。

    選種抗病品種 挑選適合本地氣候,抵抗細菌性病害能力強的品種種植。種子處理 先將種子用53℃左右的溫水浸泡10分鐘,然後撈出來再用1%硫酸銅溶液泡5分鐘,然後洗淨再進行催芽播種。消毒處理 棚室種植,在夏季高溫季節在棚室內灌入水,使土壤或基質含水量達到60%以上,然後密閉棚室暴曬十天以上,露地種植,灌水後用塑膠布蓋嚴,同樣暴曬十天以上。消毒效果非常好。培育壯苗 苗期要管理好,培育出健壯的苗來,只有苗期健壯了,辣椒長大後才能更健壯,抵抗病害的能力才能更強。科學管理 種植的密度要合理。要想辦法改善辣椒田通風條件,降低溼度。經常巡查田間,看到枯枝落葉,及時清出去銷燬。辣椒拔園後,病殘體要集中燒燬。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可用1:1:200的波爾多液噴霧3次進行預防。軟腐病、瘡痂病可選用72%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5000倍液、50%加瑞農可溼性粉劑600倍液、52%豐護安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每週噴一次,連噴三次。清枯病可選用25%絡氨銅水劑500倍液、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400倍液、50%百菌通可溼性粉劑400倍液灌根,每株灌300毫升藥液,每十天灌一次,連灌三次。辣椒真菌性病害

    辣椒真菌性病害主要有疫病、白粉病、炭疽病、枯萎病、菌核病、灰黴病、根腐病等。

    疫病症狀 疫病俗稱“死棵”、“發瘟”辣椒的各部位都能被侵染,莖部染病大部分在莖節上和莖基部。花、葉、果、根都有可能被侵害。病害部分表現為暗綠色或褐色水浸狀溼腐,有灰白色黴狀物。高溫多雨季節、低窪地辣椒田容易發病,發病後蔓延迅速。白粉病症狀 主要侵害辣椒的葉片,發病後,辣椒葉片的正面和反面後會長出白粉狀黴物。發病後期葉片變黃褐色,然後乾枯。辣椒的葉柄、莖部也會染病。炭疽病症狀 辣椒炭疽病,辣椒的葉、莖、果實都能發病。葉片受害,葉片會生出近圓形的褐色斑點,發病部位常會變薄,容易破裂穿孔。莖部發病,莖杆上會生出近菱形病斑。果實上發病,果實上會出現橢圓形或不規則形褐色凹陷斑,斑面上有不規則環紋,上有黑色或硃紅色小點。枯萎病症狀 辣椒枯萎病,辣椒的苗期和成株期都會受害。發病後,辣椒葉片從下到上慢慢變黃後枯萎,切開發病株的莖可看到內部變褐。莖基部呈褐色溼腐,根也會腐爛。潮溼時會有黃白、粉紅、淡一紫色的黴狀物。菌核病症狀 主要危害辣椒的葉片、莖杆和果實。受害部位會發生水浸狀腐爛,但是聞起來不臭,表面密佈白色絮狀菌絲體,發病後期會產生白色到黑色老鼠屎狀的菌核。灰黴病症狀 辣椒苗期和成株期,除根以外的所有部分都可受害。葉片發病從葉尖開始,表現出灰褐色的V形狀。莖杆受害後當病斑繞莖一圈後,發病部位上部會枯死。受害部位呈水浸狀腐爛,環境潮溼時會生出灰色黴狀物。溼度大,溫度低時易發病。辣椒真菌性病害的綜合防治措施

    包括種子處理、棚室消毒、農業措施、棚室環境調控、藥劑防治

    種子處理 先用日光把種子暴曬三天,再用55℃溫水浸種30分鐘,然後再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20分鐘。完成後用清水衝淨後催芽播種。棚室消毒 定植之前可對棚室進行高溫悶棚,先向棚內噴灑300倍的菌毒清液,每畝噴50千克。農業措施 要進行輪作種植,儘量不要連作,要合理安排茬口。棚室環境調控 採用高壟地膜種植,使用滴灌來控制棚室內的溼度,降低病害的發生的可能性。溫室冬季栽培,每天中午前要開天窗通風排溼。2月下旬後,要逐漸加大通風量,多排溼,使棚室內溫度白天保持在20~30℃,夜間保持在14~17℃,溼度保持在白天不高於70%,夜間不高於80%,地表土壤保持見幹見溼。也就是說幹一片溼一片,不要全乾全溼。藥劑防治 疫病 定植後用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預防,每十天噴一次。發病初期用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8%雷多米爾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每週噴一次,連噴三次。白粉病可選用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50%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1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每週噴一次,連續噴3次。炭疽病 發病初期選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600倍液、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每週噴一次連噴三次。枯萎病發病初期選用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400倍液、農抗120殺菌劑100毫升/生灌根。每週噴一次,連噴三次。菌核病可選用50%農利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40%施加樂懸浮劑800倍液噴霧防治,每週噴一次,連噴三次。灰黴病可選用50%笨菌靈粉劑1500倍液、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霧,每週噴一次,連噴三次。辣椒病毒性病害

    辣椒病毒性病害主要有三種:花葉型、厥葉型、條斑型。

    花葉型症狀 頂部嫩葉皺縮,葉片黃綠相間有花斑。厥葉型症狀 頂部嫩葉葉片變型或變細長,或葉片呈線狀。卷葉型症狀 頂部嫩葉葉片扭曲,向上彎卷。條斑型症狀 辣椒果實尖部變黃。在變黃的方會出現褐色凹陷條斑。辣椒病毒病的綜合防治措施輪作栽培,與不同的作物進行輪換種植,可減少病原積累,防止病害嚴重發生。加強田間管理 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及時拔掉田間地頭雜草,及時拔掉病株並銷燬,及時防蟲治蟲,減輕病害。選用抗病和耐病品種 種植抗病和耐病品種可有效的防治和減輕病毒病的發生。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用1.8%愛多收水劑6000倍液葉面噴施,提高植株自體抗病能力;用2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800倍液,定植前10天、定植緩苗後及盛果期各噴霧一次,藥劑要交替使用,防治產生抗藥性。

  • 2 # 鄉村螢火蟲

    在辣椒的種植過程中,可能遭遇的侵染性病害很多。科學防治辣椒侵染性病害,也是確保辣椒豐產豐收的關鍵所在。下面,我們就來簡明扼要地說一說,在種植辣椒的過程中經常見到的一些侵染性病害的症狀表現、發病條件和防治方法。

    猝倒病

    苗期發生,主要由黃瓜花葉病毒和菸草花葉病毒等侵染引起。

    1、症狀表現

    在種子發芽到幼苗出土之前即可發生。辣椒種子萌發時抽出的胚芽或子葉,在沒有出土時就被危害死亡,表現為爛種、爛芽,種子出土後主要危害基部沒有木質化的小苗,已經木質化的椒苗很少受害。幼苗感染髮病時,莖基部出現水漬狀病斑,像被開水燙過,很快向上發展,病部失水後幼苗縊縮,呈線狀,莖部表皮脫落,發生嚴重時,病情發展迅速,由點到片向四周擴充套件,成片的幼苗猝倒。

    2、發病條件

    病菌以卵孢子或菌絲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卵孢子萌發,以遊動孢子的芽管直接侵入寄主,引起爛種倒苗。借雨水、堆肥、土壤、農事作業等傳播。苗床消毒不好,育苗用土條件差,肥力低,通透性不好,春季低溫天冷,容易發病。

    3、防治方法

    選擇排水良好、土質疏鬆的地塊種植。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適當增施磷鉀肥。使用無病床土育苗,育苗前對床土和種子進行消毒。發病初期,使用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等噴霧,7——10天1次,連續使用2——3次。

    立枯病

    苗期發生,由真菌中的立枯絲核菌侵染引起。

    1、症狀表現

    發病初期,幼苗莖基部產生橢圓形暗褐色病斑,病情發生較緩慢,病斑擴充套件後出現凹陷,在Sunny下可表現萎蔫,夜晚和陰天時能夠恢復。當病斑繞莖1周後,莖基部縊縮,有些受害植株莖基部的木質部外露,整株逐漸枯死,但病株不倒伏。

    2、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和菌核在土壤或病殘體上越冬,透過雨水、流水,或沾有病菌的農事工具傳播。生長適溫為17——28℃,12℃以下或30℃以上,病菌生長受到抑制。發育適溫是20——25℃。一般多發生在育苗的中後期,多在苗床溫度較高,陰雨多溼,土壤黏重,重茬栽培,播種過密,間苗不及時的情況下發生。

    3、防治方法

    可參照猝倒病防治方法執行。

    疫 病

    辣椒疫病,又稱輪紋病,由鞭毛菌亞門真菌中的辣椒疫黴侵染引起,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發生,多數發生在辣椒3——5葉期,主要危害葉片、莖杆和果實。

    1、症狀表現

    受害初期,葉片出現褐色或黑褐色圓形或橢圓形小病斑,逐漸擴大到4——6毫米,病斑邊緣一般具有淺綠色或黃色暈環,中部有同心輪紋,引起落葉。莖杆受害,一般在分杈處產生褐色到深褐色不規則圓形或橢圓形病斑。果實發病,形成橢圓形或不定形褐色或黑褐色病斑,明顯凹陷。後期果實開裂,病部發硬。苗期發病,一般在老葉葉尖或頂芽產生暗褐色水漬狀病斑,引起葉尖和頂芽腐爛,形成禿頭苗。

    2、發病條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和病殘體上越冬,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0——37℃,最適溫度為20——30℃。空氣相對溼度90%以上,發病迅速。卵孢子在適宜的溫度下萌發,產生遊動孢子,侵入辣椒的根部、莖基部和葉片。病菌侵染後產生的孢子囊和遊動孢子,隨雨水、灌溉水擴散傳播,發生多次再侵染,引起葉、枝、果發病。

    3、防治方法

    實行輪作,深翻曬土,增施有機肥、磷鉀肥、微肥,適量使用氮肥,改善土壤結構,促進辣椒根系生長,提高抗性。選用抗病品種,播種前用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為種子包衣,或用68%精甲霜•錳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浸種30分鐘,洗淨後催芽播種。發病前畝用50%烯醯嗎啉可溼性粉劑,或20%氟嗎啉可溼性粉劑1.5公斤,對25公斤細土,拌勻後撒施田間耕耘入土。發病初期,可選用50%烯醯嗎啉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20%氟嗎啉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10%氰雙唑懸浮劑1500倍液等噴霧,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病毒病

    由黃瓜花葉病毒、菸草花葉病毒等多種病毒侵染引起。

    1、症狀識別

    ①花葉型:病葉和病果出現不規則褪綠、或淡綠相間的斑駁濃綠。嚴重時,病葉和病果畸形皺縮,葉明脈,植株矮小,結果小,難轉紅。②黃化型:病葉變黃,嚴重時上部葉片全部黃化,形成上黃下綠,植株矮化,落葉明顯。③壞死型:包括頂枯,植株枝杈頂端幼嫩部分變褐壞死;斑駁壞死,葉片和果實發生後出現紅褐色或深褐色不規則病斑,有時穿孔,或發展成黃褐色大斑,葉片迅速黃化脫落;條紋型壞死,主要表現在枝條上,病斑紅褐色,沿枝條上下發展,落花、落果、落葉。④畸形型:葉片畸形或叢簇生,心葉葉脈褪綠,形成深淺不均的斑駁。發展後產生黃綠相間斑駁或黃褐色大斑,葉緣向上捲曲,植株節間短縮呈叢簇狀,病果果面有綠色不均的花斑和疣狀突起。

    2、發病條件

    主要由蚜蟲中的櫸赤蚜傳播,也可由種子帶毒,經由汁液接觸傳播侵染。高溫乾旱,蚜蟲發生嚴重,多年連作,低窪缺肥地,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均可加重危害。

    3、防治方法

    選用早熟、有辣味的品種,實行2年以上輪作。種植前為種子消毒,用清水浸種3——4小時,再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種20——3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乾淨。也可用0.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0分鐘,洗淨後播種。定植後開花結果初期,每4行種一行玉米間作。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及時防治蚜蟲、白粉蝨、茶黃蟎等傳毒媒介。發病前或發病初期,選用20%嗎胍•乙酸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劑300倍液,或1.5%烷醇•硫酸銅乳劑1000倍液,或2%寧南黴素水劑600倍液噴霧,7——10天1次,連續防治3——4次。

    瘡痂病

    由野油菜黃胞桿菌辣椒斑點病致病型侵染引起的細菌性病害。

    1、症狀表現

    葉片染病後,初期出現許多圓形或不規則形墨綠色至黃褐色斑點,有時出現輪紋,葉背面稍隆起,正面稍內凹。莖蔓染病病斑呈不規則條斑或斑塊。果實發病出現圓形或長圓形墨綠色病斑,直徑0.5釐米左右,邊緣隆起,表面粗糙,引起爛果。

    2、發病條件

    病原菌主要在種子表面,或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適宜情況下從辣椒葉片的氣孔侵入,潛育3——5天后發病,發病適溫27——30℃。植株旺長期易發,潮溼時病斑上產生灰白色菌膿,飛濺傳播。7——8月高溫高溼,多雨水,結露重時,易高發。

    3、防治方法

    與蔥蒜或水稻合理輪作2——3年,育苗前用冷水浸種5分鐘,再用52℃溫水浸種30分鐘後,再次移入冷水冷卻後,再催芽播種。合理密植,保護地注意通風排溼。發病初期,選用53.8%氫氧化銅幹懸浮劑1000倍液,或36%氧化亞銅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或78%波爾•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等噴霧,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青枯病

    由真菌中的青枯雷爾氏菌侵染引起。

    1、症狀表現

    植株細根首先開始褐變,不久開始腐爛並消失。切開近地面的病莖,可見維管束變褐。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莖葉仍保持綠色。病莖的褐變部位用手擠壓,有乳白色菌液流出。高溫高溼、重茬連作、低窪土黏、田間積水、土壤偏酸、偏施氮肥易發生。

    2、發病條件

    病菌主要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灌溉水傳播,從傷口侵入,經過較長時間的潛育和繁殖,到成株期在維管束的導管內繁殖,堵塞導管或使辣椒植株的細胞中毒後,才會使其萎蔫死亡。土溫20℃時開始發病,25℃出現發病高峰。久雨或大雨後轉晴,氣溫急劇升高,病害加重。

    3、防治方法

    合理輪作,降低菌源。青枯病喜微酸土壤,可畝施石灰100公斤,調整土壤酸鹼度。採用高壟或半高壟栽培,增施磷鉀肥。葉面噴施微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發現病株,立即拔除。並選用2%福爾馬林溶液,或20%石灰水,或4%嘧啶核苷類抗菌素等灌根,10——15天1次,連續使用2——3次。灌根的同時,可用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等噴霧,7——10天1次,連續使用2——3次。

    菌核病

    是由真菌中的核盤孢侵染引起的病害。

    1、症狀表現

    苗期發病在莖基部產生水漬狀病斑,以後病斑變淺褐色,環繞莖1周,溼度大時病部易腐爛,無臭味。乾燥情況下病部灰白色,立枯而死。成株期發病在主莖或側枝的分杈處,病斑環繞分杈處,表皮呈灰白色。發病處上部葉片凋萎。果實染病從臍部開始呈水漬狀溼腐,逐步向果蒂擴充套件至整個果實腐爛。溼度大時,果實發病部位表面長出白色菌絲團。

    2、發病條件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雜在種子中越冬萌發時產生子囊盤及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成熟後,從子囊頂端逸出,借氣流傳播,先侵染衰老葉片和殘花組織,,再進一步侵染其它組織。20℃最適合菌核形成,溫度在5——20℃和較高的土壤溼度下,菌核就能萌發,溫度20℃左右、空氣相對溼度在85%以上條件下,病害嚴重。

    3、防治方法

    與禾本科作物實行3——5年輪作,栽培前深翻土壤,覆蓋地膜,使菌核不能萌發。整地時可用25%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按每平米10克的藥量拌土1公斤,撒在地表後耙入土中。對待播種子按種子重量的0.4——0.5%的量加入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塞好瓶口滾動,為種子包裹藥粉。發病初期,可噴施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7——10天1次,連續使用2——3次。

    炭疽病

    由辣椒刺盤孢、黑刺盤孢及辣椒盤長孢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果實和葉片。

    1、症狀表現

    葉片染病,初呈水漬狀褪色綠斑,後逐漸變為褐色,近圓形,中間灰白色,有同心輪紋,密生黑色小粒點,葉片易脫落。果實染病,初呈水漬狀黃褐色病斑,擴大後呈長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凹陷,有同心輪紋,邊緣紅褐色,中間灰褐色,輪生黑色粒點。潮溼時病斑上產生紅色黏稠物。乾燥時膜狀,易破裂。

    2、發病條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絲體在在種皮上越冬,借風雨和昆蟲傳播,主要從傷口侵入。適宜發病的溫度為12——33℃,最適溫度為27℃,並要求70%以上的空氣相對溼度。孢子發芽和侵入要求空氣相對溼度95%以上,空氣相對溼度低於54%不發病。肥水不足,種植過密,植株生長勢弱,易發病。

    3、防治方法

    因地制宜選擇抗病品種,與瓜類、豆類蔬菜輪作2——3年。播種前用55℃溫水浸種20——30分鐘後,用1000毫克/千克的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藥液浸種2小時。合理施肥和澆水,注意控制田間溼度。發病初期,可選用50%混殺硫懸浮劑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溼性粉劑800倍液等噴霧,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白粉病

    由擬粉孢菌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葉片。

    1、症狀表現

    受害葉片正面呈黃綠色不規則斑塊,邊緣不清晰,白粉狀黴不明顯,背面密生白粉,病葉較早脫落。

    2、發病條件

    病菌以閉囊殼隨病葉在土表越冬,越冬後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一般辣椒生長中後期發病較多,露地栽培多在8月中下旬到9月上旬天氣乾旱時發病或流行。

    3、防治方法

    發病初期,選用2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或2%武夷黴素水劑200倍液,或47%春雷•王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等噴霧,7——10天1次,連續使用2——3次。

    鐮孢根腐病

    由真菌中的尖鏈孢菌、茄腐皮鐮孢菌、串珠鐮孢菌和銳頂鐮孢菌侵染引起。

    1、症狀表現

    發病初期,病株枝葉尤其是頂部葉片白天萎蔫,傍晚和清晨恢復,反覆數日後死株。根莖部和根部皮層呈水漬狀,後變為淡褐色至深褐色腐爛,剝離木質部,縊縮變細,但變細不明顯,導管變褐色,(這是與根腐型疫病的明顯區別,辣椒根腐型疫病莖基部導管不變褐色。)溼度大時,產生白色至淡粉紅色黴。

    2、發病條件

    病菌屬弱寄生性土壤習居菌,能夠在土壤有機質上繁殖,以厚坦孢子和菌絲體在土壤或病殘體上越冬,靠雨水、灌溉水、施用農家肥和農事作業傳播,從傷口侵入。辣椒初花期氣溫多變,陰雨連綿易發病。

    3、防治方法

    合理安排茬口,科學施肥,施足腐熟的有機肥,育苗前對床土給予消毒。發病初期,選用40%辛硫磷乳油1公斤,拌細土30公斤,撒在莖基部周圍,抑制病菌傳播。也可用50%琥銅•甲霜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30%甲霜•噁黴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淋病穴併為植株灌根,每株用藥250克,5——7天1次,連續使用2次。

    軟腐病

    由細菌中的胡蘿蔔軟腐歐氏桿菌胡蘿蔔軟腐致病型侵染引起,主要危害果實。

    1、症狀表現

    受害病果初生水漬狀暗綠色斑,後變褐軟腐,具惡臭味,內部果肉腐爛,果皮變白,失水後幹縮,掛在枝幹上,稍遇外力即脫落。

    2、發病條件

    病菌在土壤中腐生,透過灌溉水和雨水飛濺到植株上,從傷口侵入,還可透過煙青蟲等害蟲移動危害辣椒而傳播。田間低窪易澇,鑽蛀性害蟲多,或連陰雨天氣多,土壤溼度大時容易流行。

    3、防治方法

    與非茄科蔬菜進行2年以上輪作,使用無菌土育苗,培育壯苗。合理密植,雨後及時排水。及時使用合理藥劑,殺滅煙青蟲等傳播媒介。棚室種植注意通風排溼,防止溼度過高。關注天氣預報,雨前雨後,可使用50%琥膠肥酸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38%噁霜•菌酯水劑800倍液等噴霧,7——10天1次。

    葉斑病

    由真菌中的茄匐柄黴侵染引起,主要危害葉片,葉柄和莖有時也染病。

    1、症狀表現

    發病初期,葉片上散生褐色小斑點,迅速擴大呈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直徑2毫米左右,中央灰白色,邊緣暗褐色。乾燥時病斑中央壞死處常脫落穿孔,後期病葉死亡脫落。一般病株從下部葉片向上發展,嚴重時葉片脫光成禿枝。條件適宜時,葉柄和莖杆也會發病。

    2、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附著在種子上越冬。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雨水、灌溉水、苗床灑水傳播。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分生孢子產生最適溫度20——22℃,最適發病溫度22——25℃、空氣相對溼度92——94%。溫暖高溼是發病的基礎條件。

    3、防治方法

    與豆科或十字花科蔬菜輪作2年以上,選用抗病品種。播種前按每1公斤種子用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3毫升,兌水20毫升拌種。苗床和定植地施足底肥,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露地栽培,雨後及時排水,棚室種植注意通風排溼。發病初期,選用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58%精甲霜•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等噴霧,5——7天1次,一般用藥1——3次。

    細菌性葉斑病

    由丁香假單胞桿菌侵染引起的一種細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葉片。

    1、症狀表現

    田間一般點片發生,受害葉片初呈黃綠色不規則水漬狀小斑點,擴大後變為紅褐色或深褐色至鐵鏽色,病斑膜質,大小不等。乾燥時,病斑多呈紅褐色,擴充套件快。嚴重時葉片大部分脫落。

    2、發病條件

    腐生的病菌借風雨或灌溉水傳播,從葉片傷口處侵入。連作地,雨季降水多易見蔓延流行。

    3、防治方法

    參照瘡痂病防治方法操作。

    灰黴病

    由真菌中的灰葡萄孢侵染引起,苗期危害葉、莖、枝條頂部。成株期危害葉片、花和果實。

    1、症狀表現

    葉片受害從葉尖開始,初呈淡黃褐色病斑,逐漸向上擴充套件成“V”字形斑。莖部發病病斑水漬狀,病斑以上枯死。花期受害,花瓣萎蔫。果實受害,多從幼果與花瓣粘連處開始,呈水漬狀病斑,病健交界明顯,病部有灰褐色黴層。

    2、發病條件

    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上越冬,主要隨氣流和雨水傳播。低溫、高溼、弱光,有利於發病。陰雨天氣多,氣溫偏低,棚室溼度大,通風不及時,光照不足,容易發生和蔓延。

    3、防治方法發病初期,注意節制澆水,防止溼度過大,導致病害流行。棚室種植,注意通風降溼。需要澆水時,上午澆水,下午通風排溼。發現病株,及時採取措施。棚室可畝用5%百菌清粉塵劑1公斤噴粉,9天1次,連續使用2——3次。或畝用10%腐黴利煙劑250——300克燻煙,7天1次,連續使用3——4次。噴霧用藥劑可選用50%異菌脲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60%多菌靈超微粉劑600倍液等。7——10天1次,連續使用2——3次。

    枯萎病

    由真菌中的尖鐮孢侵染引起,多在開花結果期發病。

    1、症狀表現

    初期可見植株下部葉片萎蔫下垂,以後由下而上萎蔫。初始早晚可恢復,數天後病株變黃枯死。重病田成片死亡。剖視植株根部可見內部組織變褐,皮層易脫落,木質部呈暗褐色至煤煙色。溼度大時,病部產生白色或藍綠色黴狀物。

    2、發病條件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透過灌溉水或隨病土借風傳播,夏季陰雨天發病重,雨後晴天病情發展迅速。土壤潮溼,微酸,排水不良,多年連作,偏施氮肥等易發病。高溫高溼,根線蟲為害重時,會加劇發生。

    3、防治方法

    選用抗病品種,種子消毒(與炭疽病相同)。選擇排水良好的高燥地塊播種,與其它非茄科蔬菜輪作3年以上。雨後及時排水,避免大水漫灌。發病初期,可選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溼性粉劑400倍液噴霧,7——10天1次,連續使用2——3次。

  • 3 # 搬磚的農村娃

    辣椒的病害分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它們的發病原因與防治方法是有所區別的,因此在對病害進行防治之前,我們先要分辨出它們所屬的病害型別,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防治。一、辣椒的病害型別

    非侵染性病害的發生一般是由於辣椒自身的問題或者是不適宜的生長環境造成的,比如說品種遺傳、生理缺陷、光照不足、溼度過大、施肥過量等等,都有可能引起辣椒非侵染性病害的發生。辣椒常見的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有澇病、燒根病、日灼病、辣椒“三落”病等。

    侵染性病害的發生一般都是由病菌引起的,它的顯著特徵是病害能夠傳播侵染,並且會進行迴圈,例如在冬季,外界的環境不適宜侵染性病害傳播時,病菌會隱藏在土壤中過冬,待來年條件適宜時它又會重新傳播。辣椒常見的侵染性病害主要有疫病、猝倒病、菌核病、炭疽病、白粉病等。二、辣椒常見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危害

    疫病的發病範圍與危害範圍都比較廣,在發病範圍方面,它從幼苗期到結果期都有可能發病,在危害範圍方面,辣椒的果、莖、葉均有可能受害。發病初期病發部位會出現水浸狀的斑點,隨著病情的加重,斑點擴大相互連線,形成較大的病斑,造成葉片枯萎、植株死亡。

    猝倒病的表現主要為爛種和猝倒,種子在發芽之前或剛發芽時,感染了病菌,會表現為種子腐爛,這稱為爛種。辣椒出苗以後,染上病菌,常表現為莖基部呈水漬狀,隨後莖的病發部變細,辣椒幼苗因莖部不能承受上部葉子的重量而倒伏,這稱為猝倒。

    菌核病發病時一般從莖基部開始,發病初期呈水漬狀淡褐色病斑,莖逐漸變細,隨著病情的加重,菌絲集結為菌核,顏色呈灰白色。除了莖基部之外,葉、花、果也都有可能染病。果實染病時,從臍部向果面蔓延,果實出現水漬狀褐色病斑,並逐漸腐爛脫落。

    炭疽病主要出現在辣椒的結果期,危害成熟的果實和老葉,嚴重時可令辣椒減產20%—30%。如果果實染病會產生黃褐色水漬狀的不規則形狀的病斑,病斑上面佈滿小黑點,最終導致辣椒內部組織腐爛。如果是葉片染病,病斑會呈不規則形,邊緣褐色,中間灰褐色,上生小黑點,葉片染病後如不及時防治,最終會導致果實染病而減產。

    白粉病發病時,初期表現為不規則的白色小斑點,隨著病情的加重,斑點擴大成斑塊,同時在發病處的背面會產生一層很薄的白粉狀物。白粉病會造成葉片皺縮變小、變黃,隨後脫落,嚴重時能導致辣椒減產甚至絕收。三、辣椒常見侵染性病害的防治方法

    辣椒的侵染性病害一般都是由於病菌的傳播造成的,發病原因高度相同,因此在防治方面,它們也有高度相同的地方,現在我將適用於它們共同的防治方法,分享如下。

    侵染性病害的病菌一般都是隱藏在土壤中越冬的,深翻土壤,能將病菌埋入土壤深層,加大病菌傳播的難度,減少發病機率。

    在辣椒的品種選擇時,應選擇抗侵染病能力強的品種,使其在基因上就具備抵抗侵染性病害的能力。

    同一地塊如果連續種植辣椒,那侵染性病害的病菌也會聚集的較多,這會增大辣椒患病的可能,因此在辣椒栽培時,應該選擇前茬作物不易發生上述侵染性病害的地塊。

    因侵染性病害能夠傳播感染,因此在發現病株時,要及時將病株拔除,並帶至田外進行深埋或者銷燬,減少病菌傳播的可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戰國早期的霸主魏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滅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