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晚自習

    魏文侯、魏武侯任用李悝變法,重用吳起,重用孔子弟子,創造河西學派,政治、軍事、經濟、外交都十分強大。

    起初,魏國是聯合趙、韓,抵禦秦國的,打壓秦國近百年。

    但是到了魏惠王時候就開始逐步轉折了,魏惠王是魏文侯的孫子,魏武侯兒子,這傢伙活的歲數很大,當魏國國王時間也很長,在位前期可以說魏國很牛逼,空前鼎盛。

    但是這貨有一個缺點,就是好大喜功,他與齊國國君在徐州相王,互相尊稱對方為王,異常高調,同時不斷的打擊他國,樹敵很多。而且他生活的時代也是群英薈萃的時代,當時秦國雖被打壓,但也在逐步趨於穩定和發展。

    齊國和楚國兩個國家的國王齊威王和楚威王也不是孬熊。

    齊威王也在不斷的挑戰魏國的霸主地位。魏惠王背棄約定,攻打趙國,圍困邯鄲。於是就出現了圍魏救趙的典故。魏國先後兩次敗於齊國,逐漸走下坡路。

    可以說,魏國衰落既有內因也有外因。內因就是魏惠王好大喜功,不斷用兵,樹敵太多,不注重國內經濟文化的發展。外因就是其他國家正在變法崛起。

  • 2 # 天有道人無道932

    在戰國初期,魏國不是一般的強盛,首先是與秦之戰,五年時間控制了原本屬於秦的河西地區。接著就收拾了中山國。秦,齊,楚為傳統三大強國,魏國將這三個國家都打了,可見其強盛。所謂盛極必衰,在戰國中期,強大的魏國逐步走向衰落,那魏國的衰弱主要因素是什麼呢

    一,變革的侷限性:任何歷史時期都有它的侷限,所以魏國也不例外,魏國的變革主要是在軍事和經濟方面,而這兩者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戰國初期魏國直接吊打其他國家。魏國對政治制度卻幾無建樹,這就導致改革的紅利不能長久持續的傳承下去,所以這種強盛也只能是暫時的。

    二,地勢因素:魏國地處中原腹地,基本上無險可守,國家強盛時,自然無人敢覬覦,而衰落之象稍現,便腹背受敵,畢竟魏國得罪的國家太多了。

    三,人員流失及腐敗:初期,由於連年的戰爭對青壯年的減少是很嚴重的,尤其是對齊之戰更甚,所以在戰爭中最重要的“人”的減少也是魏國衰落的致命因素。在加上吳起之後,國政日益腐敗,變革本來就觸動了貴族階級的利益,貴族階層的反撲,導致國內矛盾的加劇,外加本土人才的大量流失,都是魏國衰落的原因。(注:①吳起後逃至楚國改革了楚國軍隊;②商鞅本是魏國宰相家臣,後至秦國商鞅變法;③孫臏至楚國,有馬陵之戰的圍魏救趙等等)。

    是故,戰國中後期魏國的衰落,有外因也有內因,魏國失了人和,又無地利,而似乎天時也不在魏。本來魏國有絕對的把握能夠稱雄稱霸,可是一副好牌讓自己人打臭了。魏國昔日強盛的榮光,也在漫漫時光中逐漸消散了!

  • 3 # 海天玄宇

    戰國初期,三家分晉。姬姓魏氏魏國領銜三晉首領。繼續晉國的霸主地位。有魏文侯和魏武侯兩代人,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國強兵,拉攏南韓,抑制趙國,滅掉中山,連敗秦、齊、楚諸國,開拓大片疆土,使魏國一躍為中原的霸主。

    魏國強大有文武兩侯的英明和一時人才的優勢。稱霸時期已經夠長。到魏惠王時期,前後有將近百年的霸主地位。因此衰落就也會相應的出現了。天下事都如此,有出生,有發展,有保持,有衰落。

    我們來看看魏國衰落的主要原因。

    一、四戰之地,沒有穩固的後方。

    魏國地處中原腹地,四面強敵環伺。易攻難守,沒有地利。

    二、人才流失,一大批有能力的改革人才沒有得到應有的信任和重用。

    長期的霸主地位,人才濟濟,反而忽略了人才的儲備和利用。沒有珍惜人才。

    三、長期的戰爭,消耗了魏國的實力。

    過多的戰爭,窮兵黷武,沒有注重休養生息,養、戰兼備。

    四、戰爭方向不明確,樹敵過多。

    戰爭方向不明確,政治樹敵過度,把周圍所有強國都得罪了。包括曾經的三晉盟友。應該暫緩東方攻略,先平定秦國,取得穩固的後方,然後再帶領三晉東向進攻。而不是先在三晉裡鬥,把三晉實力消耗掉。招致四面楚歌。

    五、戰爭把握不善,招致最後的失敗。

    長期的霸主地位,養成了驕兵悍將,最終由於輕敵而失敗,直接從統一熱門淘汰出局。譬如桂陵和馬陵之戰。

    當然魏國的衰落還有很多原因,譬如其他國家的英明和聯合。我們就不贅述了。

    希望大家再多提參考。一家之言。

  • 4 # sunjin6278

    正所謂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人睹。戰國初期,魏國之所以能強大,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國君賢明,魏文侯魏武侯,勤奮治國,會用人,能招攬人才。重用李悝變法,革新強軍,奠定了魏國近百年在戰國初期的霸主地位。但是,隨著國君的更替,魏國近百年的強盛,讓魏國君臣高傲自大,自私自利,政治腐敗,人才流失。魏國居天下之中,處在各國的包圍之中。再加治國方略不當,仇國強國環伺,關鍵的幾戰失利,一下子就讓魏國走向衰落。魏國處天下之走集,需時刻奮發圖強,不敢有半點鬆懈,但由於封建君主的專制,一旦君主不明,國家就會很快跨掉。這就是獨裁專制制度的最大弊端。

  • 5 # 趣聊每天熱點

    我個人覺得可以拿戰國時期魏國和二戰時期的的德國類比一下,這樣比較通俗易懂

    首先二戰前期的德國希特勒加強國內經濟政治體系的改革,任賢用能如任用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爾等一批二戰名將,使得當時的德國從一窮二白變成了國富民強。同樣!魏國初期的魏文侯改革變法,選修水利,鼓勵耕種任用了翟璜、白起、樂羊等名士,使得魏國在當時成為蒸蒸日上的強盛國家。

    二戰的德國,聯絡日本、義大利形成了軸心國,戰國的魏國和南韓、趙國構成三晉同盟國。

    德國任命古德里安為裝甲集團軍司令,古德里安是個怪才,理論聯絡實際,他的裝甲部隊高速突擊,橫掃一切。魏國任命吳起為軍隊負責人,成立當時世界上還沒有的鐵甲步兵,一身的戎裝,吳起作戰勇猛,體恤下屬,他的鐵甲重兵在當時也是無人能敵。

    二戰初期,德國捷報頻傳,迅速攻佔周邊小國,攻進蘇聯腹地五百公里如入無人之境,而白起率領的軍隊更是打得周邊國家丟盔棄甲、瑟瑟發抖,攻入大秦帝國上千公里,秦國舉國震驚,落荒而逃。

    然而誰也逃不過王朝週期律,隨後的形式迅速發生了變化,由於德國四處出擊,樹敵眾多,兵員損失得不到彌補,補給跟不上,尤其是在圍困斯大林格勒以後,蘇聯利用天氣嚴寒的有利條件,迅速反攻,德國東西兩線作戰面臨困境,而魏國此時也是四面樹敵,兵員銳減,補給匱乏,尤其是桂陵,馬陵之戰以後,惡劣狀況愈演愈烈,魏國走向衰敗。

    德國此後的同盟國不再互相信任,日本偷襲珍珠港也沒有事先告知德國,逼得德國和美國宣戰,而魏國也同樣如此魏、韓、趙相互猜疑,同盟國瓦解,魏國失去了幫手。

    德國接下來發生了內訌,希特勒差點被暗殺,免掉了隆美爾,而魏武侯聽信讒言,任命白起的政敵公叔為相,懷疑白起,最終逼得白起遠走他國。

    隨後的德國被振作起來的蘇聯等國聯和打敗,希特勒自殺,魏國更是被透過商鞅變法崛起的秦國擊潰。於公元前225年被王賁攻破滅亡。

  • 6 # 番番電影

    縱觀整個魏國高開低走的局勢,可以說,魏國主要是昏君頻出,整個戰國時期,各代魏王的治國水平,是要低於其他六國的,或者勉強能跟邊陲的燕國在一個檔次之上。但魏國的地緣政治卻又和燕國不同。

    魏國自從徐州相王之後,在整個戰國時期逐漸衰落。所謂“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說的就是魏國。

    我說幾個魏國比較典型的人才流失事件:

    商鞅,原本叫衛鞅,最先投奔魏國,魏惠王完全沒有重視,注意:當時商鞅的治國理念是能很快改變國家局勢的政策。而魏國的大臣公叔痤得知魏王不接納商鞅之後,就向魏惠王說:不留他,就得殺了他。

    魏惠王也沒當回事。

    結果商鞅到了秦國,跟秦孝公談了之後,很快得到重用,並在秦國實行了商鞅變法,打下了大秦帝國壯大的根基。

    孫臏,在魏國被削去了雙腳。史書說是受到了龐涓的迫害。但是魏王聽信了龐涓的話,把人才給逼走,逼到了齊國,這直接導致了龐涓最終戰死,魏國敗給了齊國,進一步走向衰落。

    張儀,所謂縱橫捭闔之術,算是張儀和蘇秦在戰國時代開的先河,而他們的老師都是鬼谷子。

    張儀是魏華人,最先投奔魏國,魏國不看好,又投奔楚國,結果被楚華人嘲笑並陷害他是小偷。然後張儀到了秦國,秦國重用張儀,最終導致了楚國大片山河被秦軍佔領。蘇秦的合縱也被張怡嚴重破壞。

    還有公子卯、魏章,這兩個是屬於和魏國王室有血緣關係的人。一個最終投降了秦國反過來攻魏,另一個被逼走到了楚國建立了許多功勳。

    魏惠王這個坑貨,在執政期間,甚至沒有留住任何象樣的人才,反倒是讓魏國宮廷變成了一個內耗嚴重的國家。

    再說范雎,他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門客,因被懷疑通齊賣魏,差點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致死。這才逃到秦國。和秦王談話後,秦王認可了范雎的才華,范雎提出,秦國現存的問題是貴族把持了很多資源,王權受到了限制,恐有隱患。秦王聽了范雎的意見,加強了王權,並拜范雎為相。

    范雎的政策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秦的最終統一,因為確實解決了當時秦的最要命的內患。

    這麼多人才,走一兩個,是人才的問題。但是到最後一個都沒留住,還是人才的問題?

    魏國之問題,在於在最開始就給宮廷製造了無需內鬥之風,使得人才沒法得到重用,被逼到他過,是以魏國乃七國文化最繁盛、人才最豐富之地,卻在整個戰國時代,都沒能留得住一個真正有治國之才的能人。

    這才是魏國最終衰敗的核心原因。

  • 7 # 老梁說歷史

    首先,戰國初期的魏國到底有多強?強到你不敢想象:還記得齊國的“圍魏救趙”之計嗎?齊國為了救趙國,兵圍魏國首都,但是任然是堅持拿下了趙國首都邯鄲,使得此計失敗破產,並且魏國回頭又是攻打秦國(戰國初期秦國不強),大敗之,並以其強大的實力堅持兩線做戰, 迫使齊國求和, 趙國臣服,這才將邯鄲還給趙國。可見那時大魏,說聲霸主,當之無愧!

    可惜,事情的轉折點關係到一個人——龐涓!龐涓是魏國大將,且智謀非凡,可惜,我們也都知道他和孫臏的故事,馬陵之敗, 萬弩齊發,此戰魏國大將龐涓中伏戰死,魏軍十萬精兵全軍覆沒,魏太子申被俘。而從此之後,在秦、楚兩強的接連打擊之下,驕橫的霸主魏國從此國運中衰、一蹶不振。

    就像後來魏惠王淒涼之語:東敗與齊(馬陵之戰),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丟失河西之地);南辱於楚,失八邑,寡人恥!

    唉,一戰敗,從此不強,典型說的便是大魏吧!

  • 8 # 左說春秋

    一、直接原因是幾次戰役上的失敗。第一,魏齊相爭的戰役,魏軍主帥龐涓遇到了自已危險的師兄孫臏連吃兩次敗仗。一次是前354年,魏國攻趙,趙求救齊國。齊國孫臏沒有發兵邯鄲救趙,而是集中兵力逆向進攻魏國首都大梁,魏軍殺到邯鄲已是兵疲將乏,聞聽國都被圍,忙回師救援,在國都外的桂陵被埋伏的齊軍大敗,全軍覆滅,只有龐涓一人逃生。這就是著名典故"圍魏救趙"。二次是馬陵之戰。距桂陵之戰13年後的魏、趙合好,魏趙又聯合出兵攻打南韓,南韓又求齊救援。齊國孫臏力主救韓以弱魏。田忌為將,孫臏仍為軍師。孫臏依舊讓齊軍攻魏都大梁。龐涓接受教訓,趁齊軍剛入魏境就回師救援。一路追來發現齊兵軍灶逐漸減少,從十幾萬減少到兩萬個。誤為齊軍潰敗兵損,丟掉魏軍重甲步兵,只帶兩萬輕裝精銳急追。當進入馬陵道山谷後,天己昏暗。士兵發現山谷大樹剝皮,上寫"龐涓死於此"。頃刻間箭石齊下,居山谷中兩萬精銳魏兵及主帥龐涓全部戰死。之後的重甲部隊也被消滅,連太子申也被俘。此次減灶增兵的馬陵之戰,使魏損失主帥龐涓、太子申及IO萬魏武卒。自此走向衰弱。第二次西與秦戰,丟失從秦國搶回的河西七百里土地。經過幾次東西與齊、秦的戰爭,稱霸資格蕩然無存,成為四面受敵,節節敗退。魏惠王死前哀嘆:"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失八邑;寡人恥也!"。

    二、深層次戰略原因。魏惠王死前之悟,仍然是戰術層面,而魏衰弱原因應該是戰略失誤。第一,前403年三家分晉時,魏國所佔土地為中原肥沃之地,是魏國稱霸的天然優勢。魏文侯和魏武侯實行聯合三晉戰略,周圍諸侯唯馬首是瞻。特別是文武兩侯重賢用賢,廣延各國英才於魏,是諸侯中首個變法自強的諸侯國。李悝、吳起、西門豹、公孫痤、樂羊、犀首、龐涓等為魏國的繁榮富強都立下功勞。魏創造武卒制度,精銳甲步車騎兵達80萬。獨步諸侯。

    魏國地處中原,無險可守,成為四戰之國。文侯和武侯制勝之策為聯合韓、趙,三晉一體。雖四邊無險,諸侯無人敢染指於魏。從武侯後期到魏惠王馬陵之戰一段,驕橫自大,東攻齊,南攻楚,西攻韓、秦,北攻趙,四處出擊結怨於諸侯各國,連最緊宻的韓、趙也倒向齊、楚。秦失河西七百里,魏棄商鞅於秦,秦則變法圖強,魏不攻秦,反倒與趙、韓內鬥,一直受氣的齊、楚和秦伺機打擊,各自奪回被侵土地,使魏處於四面夾擊之中。實屬自我樹敵招致滅亡。等秦變法成功後,只有等亡。這應該是百年稱霸魏國跌落神壇的深層次原因。加之魏惠王唯親是用,吳起入楚,商鞅入秦,孫臏入齊。棄賢的後果就必然敗亡。

  • 9 # 墮落之心痛503

    魏國在戰國初期確實強大無比,魏文侯和魏武侯時期魏國經濟軍事得以空前發展,而且吳起在魏國施行變法圖強,建立了戰國時期令六國膽寒的魏武卒,而秦魏兩國曾經也爆發過戰爭,吳起帶領五萬魏武卒擊敗十倍於自己的秦軍,可見當時的魏國軍事實力的強悍,可魏惠王統治時期由於吳起被公叔痤擠走去了楚國使楚國也崛起了,而公叔痤在臨終前對魏惠王推薦過商鞅,說有此人魏國最終能一統天下,可魏惠王不信,因為當時的商鞅只是公叔痤門下的一個不起眼的中庶子,魏惠王對他很不屑,但公叔痤對魏惠王說如果不用他就殺了他,不能讓他出魏國,可魏惠王在公叔痤死後依然沒殺商鞅,最後商鞅出魏國周遊列國去了,後來由於秦孝公的求賢令商鞅去了秦國,最終在秦國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華,也使得秦國從此崛起,當魏國周邊的諸侯都紛紛變法圖強了,魏惠王卻生活在醉生夢死當中,而魏惠王派龐涓出征攻打趙國後由於趙國當時還是弱小的諸侯,敵不過魏國的虎狼之師,最後求齊國相救,而孫臏給齊王出了一計,就是派軍隊圍住魏國大梁讓龐涓回魏國救援,以便在半路設埋伏殺了龐涓,這就是圍魏救趙的故事,魏國下魏惠王之後就走了下坡路,東南西三大諸侯全部崛起了,而後來趙國在趙武靈王對戰匈奴人當中找到了改革軍事的辦法,士兵作戰一律穿胡人的衣服,效仿匈奴人,這就是胡服騎射,趙國也從此崛起,而魏國自己卻一步步走向下坡路,東南西北全部都是強敵,他只能苟延殘喘,人才外流昏君當道,可以說魏國是亡在了自己的手上,怨不得別人,最後到秦始皇時期嬴政滅掉南韓後就把劍指向了魏國,雖然魏國大梁久攻不破,但秦軍在黃河邊挖了一條大鴻溝引黃河之水灌大梁,歷經三個月後魏王投降魏國滅亡

  • 10 # 歷史縱橫帝

    公元前633年,晉文公作三軍設六卿,六卿是韓、趙、魏、智、範、中行氏,這六家一直把握著晉國大權。到公元前453年,只剩韓趙魏三卿(其他三卿被吞併),晉國國祚搖搖欲墜。到公元前376年,三家瓜分了晉國公室,至此,魏國走上了屬於自己的歷史舞臺,開始了自己的稱霸之路。

    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封建社會的開端,在這樣的歷史變革時期,風雲激盪,魏國做為第一個進行改革的國家收穫頗豐。魏文侯作為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魏國建國和改革稱霸的歷史時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新成立的魏國處於四戰之地,周邊群雄環伺:西有秦韓,南有楚國,北有趙,東有齊,地處中央,易攻難守。殘酷的地緣環境和不甘於久居人下的性格使魏文侯成為戰國最早推行變法圖強的君主。魏國在強烈的憂患意識情況下開始了在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各方面的改革,以期破開危急局面富國強兵。內政方面:魏國拜李悝、翟璜為相,改革弊政;軍事上拜樂羊、吳起等為將,與同是出自晉室的韓趙結盟,攻掠中山國、秦國、楚國;經濟上用李悝教授法經,依法治國,推行盡地利之教的精耕細作原則,推廣農副業成功經驗,綜合利用魏國的田地和山川,提高魏國耕地的單位產量和土地的使用效率,開創性使用了國家糧食儲備調節糧食價格,魏國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機。魏國也因此一躍而起,成為戰國時期200多年曆史上第一個稱霸的國家。魏文侯既是亂世梟雄也是一代明君,執政五十餘年,參與見證了三家分晉和魏國的崛起稱霸,是名副其實的強魏的奠基人和開創者。魏國在魏文侯和魏武侯時期走上了人生的巔峰,好嗨吆。“魏武卒”名震四方,睥睨天下,無人能敵。

    然則,水滿則溢月盈則虧。歷史規律無法規避,關於魏國的衰落也是循序漸進,有跡可循。一個國家,人事、利益非常複雜,在變法過程當中,有人得益就有人失去,無論是經濟上的還是軍事人事方面的,國家的強大無法掩飾複雜的內鬥。從魏惠王開始,衰落凸顯,老祖宗常言說的富不過三代,一語成詬。強大的國家在一段歷史時期內,會人才輩出,群星閃耀。從魏文侯武侯時期的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到惠王時期的商鞅,孫臏,範睢等人才輩出,如何充分使用人才利用人才,魏惠王可沒有兩位老祖的眼光和手段,造成人才流失,就像在一個小城市有一流大學,可畢業的人才留不下來,長此以往,魏國就悲劇了,而同一時期的秦國的秦孝公和齊國的齊威王虛心納賢積累實力魏國衰落的開始也是失敗與秦齊兩國,此為人不能盡其才,衰落的第一條理由。你就說人才多不能全用吧,你倒是留下其中的精英使用啊,偏偏用些什麼龐涓之流的嫉賢妒能又沒什麼水平,偏偏依仗強大國力頻頻發動進攻,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從總的來看,迅速消耗的國力和獲得的特別不成比例,價效比太低,特別是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魏軍二度為齊軍孫臏所敗(也是魏華人才,可惜不為魏國所用,還被龐涓迫害)。魏國名將龐涓死後,魏國軍事實力徹底衰落。好大喜功是第二條理由。更小心眼的是魏惠王居然打破兩位老祖制定的聯合韓趙的國策,為私利攻打趙國,這才引出歷史上著名的圍魏救趙的桂陵之戰,不但損兵折將,也沒達到目的,還弄的與同宗的趙國和南韓反目成仇,四戰之地,沒有一個盟友,處處受敵,魏國由此壓力陡增,缺乏全域性視野,此其三也。同時期的秦孝公、齊威王意識到除舊革新的重要性。秦孝公實行商鞅變法,使積貧積弱的秦國煥然一新。而齊威王任用鄒忌為相,推行變法革新,國家實力迅速提升。而楚國地廣物博,家大業大,一直對中原虎視眈眈。沒有了韓趙魏的聯盟體系,就沒有了南韓和趙國對秦國和齊國的壓制,不但河西之地被秦國搶了回去,東邊兩次被齊國擊敗,以至於後來造成魏國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的嚴重不利局面。用現在的話說那真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爛。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在徐州尊齊威王為王,齊威王也承認魏惠王的王號,史稱“徐州相王”,這標誌著魏國的霸主地位的喪失,秦國齊國開始崛起,開始了自己的稱霸之路。

    魏惠王以後的歷代魏國君主,更是一輩不如一輩,況且秦國,齊國,趙國,楚國甚至燕國和南韓都先後改革,勵精圖治,人才更不可能大量回歸魏國來了,包括後來的李斯等人才徹底流失,魏國有苟延殘喘了一百餘年,終於被秦始皇一舉滅國,至此,魏國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園助教一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