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世界人文通史
-
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最重要的,也是改變三國大局和走向的三個重要戰役之一。
(失荊州之前形勢圖)
這三個戰役,第一個是“官渡之戰”。曹操透過這個戰役,打敗強敵袁紹,並實現北方的統一。第二個是“赤壁之戰”。蜀漢和東吳有效地阻擊了曹魏,讓曹魏再也沒有絕對的優勢可以進攻蜀漢和東吳,從而確立了三國鼎立的局面。第三個就是“夷陵之戰”。這場戰役使得蜀漢基本上從戰略攻勢轉變為戰略守勢。也就是說,夷陵之戰失敗後,基本上註定了蜀漢不可能再實現天下統一。後來諸葛亮和姜維的多次北伐,之所以最後安全勞而無功,其實從“夷陵之敗”已經決定了。
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和袁紹發動的“官渡之戰”,以及曹操發動的“赤壁之戰”一樣,是一場失敗的戰爭。在戰爭之前,很多人都不看好。包括諸葛亮,也不贊成劉備發動這場戰役。而且很多人評價劉備是“負氣而往”,《三國演義》甚至把劉備打這一場仗寫成是為了給自己的兄弟關羽報仇,似乎是意氣用事。其實,我倒認為,劉備發動這場戰爭,是一場非打不可的戰爭。
(關羽,影視配圖)
我們首先要看一看劉備的志向。劉備和孫權、曹丕的志向都不太一樣。對於孫權來說,只要能在東吳立足,他也就很滿足了。當然,也不能說他完全沒有統一全國的志向,但是立足是第一位的。對於曹丕來說,能夠篡漢,他也是很滿足了。所以曹丕一直沒有系統性的統一天下的計劃。而劉備不一樣,劉備的目標就是要光復漢室,統一全國,致天下太平。
因為有這一個遠大目標,所以劉備從來不滿足於只在成都稱帝。而且,他一開始就是有系統的統一天下的規劃。
劉備這個統一天下的規劃就是:以益州為後盾,以荊州和漢中為兩個箭頭,兩線作戰,互相呼應。
注意,我這裡說的兩個箭頭,並不是用一個箭頭對付曹魏,一個箭頭對付東吳,而是都用來對付曹魏。事實上,劉備並沒有太把東吳放在眼裡,至少,東吳不會輕易主動進攻。我這裡說的是,劉備在進攻曹魏的時候,依然需要兩個箭頭。只有這兩個箭頭同時存在,對曹魏才會有殺傷力。
(劉備畫像)
而現在荊州失去了,這樣,蜀漢就只剩下漢中一個箭頭。一個箭頭和曹魏作戰,就算東吳不在一旁騷擾,不牽制,蜀漢也很難有所作為。所以劉備非常著急,奪回荊州,那是勢在必行的事。就算一年之內不打,兩年之內也要打;就算兩年之內不打,三年之內也要打。這個時間,對於劉備來說,應該是越早越好,為什麼呢?
第一,劉備已經60多歲的人,這在古代已經算是一個非常老的人了。時日不待,如果再不主動出擊,可能他有生之年就沒有希望了。而如果他沒有希望,靠他的兒子劉禪,這個目標是更不容易實現的。
第二,荊州丟了,如果不及時把荊州奪回來,東吳在荊州釀成氣候,到時候再想攻取,就更不容易了。所以,這也要求劉備越早越好。
而劉備用了接近兩年的時間來做準備,可以說,時間節點也是非常恰當的。
但最後依然失敗了。這隻能說,主觀願望和實際能力之間,確實存在差距。這個實際能力,既包括戰略素養,也包括糧草補給及將領能力等等。就像“官渡之戰”袁紹必打不可,“赤壁之戰”曹操必打不可一樣,“夷陵之戰”劉備出兵,也沒有什麼不對。
-
3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劉備之所以發動夷陵之戰,有四個原因:為了關羽報仇、為了奪回荊州、為了穩定蜀漢政權、為了垂暮之年的搏命一擊。
關羽之死,完全是孫權所為,而關羽身為劉備的義弟和左膀右臂,卻被孫權所殺,劉備無論從私人感情還是國家道義,都應該為關羽報仇,否則為天下人所言論。
關羽被殺後,劉備完全丟失荊州,對於蜀漢來說,損失巨大,不僅失去一大批戰將和地盤,而且蜀漢統一天下的戰略也將破壞,荊州身為戰略要地,北進可攻曹魏,東下可取東吳,如果不奪回來,對於蜀漢未來的戰略環境非常惡劣,只得蝸居益州及漢中。
蜀漢失去荊州後,導致國內政治環境不穩,東吳陳兵荊州,曹魏對峙漢中,如果蜀漢不出擊,那勢必會引發內部矛盾,要知道蜀漢內部本地士家大族不太服氣,蠢蠢欲動,劉備需借外部戰爭轉移內部矛盾。
夷陵之戰發生在公元221年七月,此時的劉備已經60歲了,垂暮之年,在那個平均壽命只有五十多歲的三國時代,己經沒有幾年可活了。而三個月前劉備剛剛稱帝,七月就御架親征,並且不聽任何勸阻,哪怕手下並無謀臣武將也要發動夷陵之戰,以劉備沉著冷靜的性格完全不同,顯得非常浮燥。
劉備就在這種情況下,帶著複雜浮燥的心情發動夷陵之戰,也為後來的失敗埋下伏筆。
-
4 # 切割地球
答 | 江隱龍
後人多認為劉備伐吳不當,甚至連杜甫也寫下了“遺恨失吞吳”這樣的句子來評價諸葛亮戰略部署的失誤。而對於劉備不應當伐吳的理由,《雲別傳》中引用了趙雲的一句話,可謂經典:
“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圖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凶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舍魏以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願陛下察之。”
趙雲反對伐吳,原因有二。一是國賊是曹操、曹丕父子。劉備以漢室正統的守護者自居,而曹氏父子篡漢,劉備不去討伐;卻因為關羽之死而伐吳,這是公私不分。二是當下曹丕剛剛篡位,是伐魏的好時機,此時出兵,關東義士必然大有響應者;如果派兵伐吳,很難速勝,那這個伐魏的好時機就不可復得了。
後一條理由沒有問題,但前一條理由卻未必。劉備伐吳,為關羽報仇自然是原因之一,但劉備是一個政治家,他應當有這樣的政治手腕將伐吳解釋成復興漢室的一部分。以公來論,孫權前有對曹操勸進之舉,後有向曹丕稱藩之舉,如果曹氏父子是國賊,那孫權便也是國賊,劉備伐吳,有政治上的優勢。以私來論,關羽雖然剛愎自用、欺凌孫權,但破壞孫劉聯盟、偷襲荊州的,畢竟是孫權不是劉備,劉備伐吳,也有道義上的優勢。
更為重要的是,劉備稱帝前後所面臨的政局,其實不穩定。他北伐漢中,得其地而不得其民;關羽又失了荊州。內部益州的舊部,不認可他稱帝之舉的不在少數,劉備太需要一場勝利了。伐魏,力量不足;伐吳,自謂可勝,而且劉備經營荊州近二十年,荊州民望在他身上,其影響力不容小視。
綜上所述,劉備伐吳佔著政治、道義、民望上的優勢,又有求勝的“剛需”,這場仗自然是要打,而且必須要勝。劉備敗後,感嘆“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邪”!從中也可以看出,他真的是沒把東吳放在眼裡的。
-
5 # 淨月暖陽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原因,就是劉備當上皇帝了,要找個軟柿子捏捏,以宣誓自己為漢之正統,順便擴張地盤。
曹操死後,曹丕很快代漢立魏,讓漢獻帝交出皇位,結束大漢王朝。接下來曹丕玩了個政治手段,登基後派使臣至東吳,封孫權為吳王。這是個兩面三刀的流氓手段,如果孫權不接受誥封,曹魏完全可能出兵攻吳,而吳實力並不如魏,防守戰線東起建業,西至荊州,這條防線又過長。孫權因白衣渡江殺了關羽,孫劉聯盟已經破滅,吳國只能獨立迎戰魏國,形勢不容樂觀。接受封賞,則承認了魏代漢之合法性,並對孫權的江東也是種羞辱,雖被封為“吳王”,但已俯首稱臣了,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孫權權衡再三,忍辱接受了封賞。
這樣一來,曹丕篡權固然大逆不道,孫權也成了附逆之人,也是大漢的叛臣。以正統漢室繼承者而稱帝的劉備,當然要討伐之。蜀國雖小,但因蜀地道路艱難,漢中交魏延一員大將看守,燒了棧道,魏軍就無法入蜀。劉備可盡起全國之兵,在區域性上行成優勢兵力,順江而下,正好與孫權一戰,立威、報仇、擴張實力,一舉幾得,故爾興兵伐吳。
這就是劉備稱帝后僅三個月,就與吳國開戰的原因。至於有沒有劉備覺得年歲大了,時不我待,再不瘋狂就太老了這樣的心理原因,就只能揣測,無法考證了。
-
6 # 盪漾飛劍
三國是中國古代史上的一個戰亂時期,戰爭不斷,最著名的有三大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
劉備當主角的主要就是被迫參與的赤壁之戰和主動出擊的夷陵之戰。劉備軍在此次戰役中幾乎全軍覆沒,陣亡數萬人,《傅子》更是記載到:吳軍消滅蜀漢軍八萬餘,劉備僅以身免。劉皇叔到底是沒有保住晚節,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讓劉皇叔晚節不保的“夷陵之戰”:
公元219年,孫權派遣隊伍荊州,擒殺關羽,關二爺刮骨療毒正是出自於這裡,二爺與劉皇叔、張飛三人桃園結義,成為一番美談,被後世所敬仰,因此劉皇叔立馬積極備戰,滿朝文武全部行動起來,準備進行國戰、為二爺報仇,蜀漢猛將張飛更是率兵萬人,從閬中至於江州,與劉備會師,但在出發前,由於嚴令部下完成不可完成的任務,最終在晚上被部下張達、範強所殺,桃園三兄弟,由此只剩下了皇叔一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公元221年,劉備在益州稱帝,年號為章武,稱號為“漢”,意喻著漢朝還沒有滅亡,但是由於劉備的漢朝實力太過於差勁,所以後來通稱“蜀漢”,建國之後蜀漢士氣大增,經過兩年的準備,時機已經成熟,劉備為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親率大軍攻打東吳。孫權聽說劉備將來討伐,立馬遣使求和,孫權對於劉備來說就是殺弟之仇,如何能夠放過,劉備甚至不顧風度的將使者扔出大殿。
沒想到小小吳國居然還有陸遜這等大才,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成功阻擋了蜀漢軍隊的攻勢,更在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隊,“火燒連營七百餘里”,使得蜀軍幾近覆滅,劉備更是慌忙逃竄,逃到白帝城後,吳將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張乘勝追擊,擴大戰果。但此時趙雲率軍來援,永安駐軍接近兩萬,陸遜也就失去攻克永安的機會,強行攻城也只是徒勞無功,趙雲在此,攻克永安簡直就是白日做夢,再加上陸遜顧忌曹魏乘機渾水摸魚、襲擊後方,於是停止追擊,主動撤兵。
同年九月,曹魏果然前來攻打吳國,但因陸遜早有準備,魏軍最終無功而返。223年四月,劉備惱羞於夷陵慘敗,一病不起最終亡於白帝城。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夷陵之敗讓新建的蜀漢政權受到沉重的打擊,不僅損失大量士兵與物資,還有諸多將領陣亡。而君主劉備的死亡更讓這個國家搖搖欲墜,國內叛亂四起。還好有丞相諸葛亮坐鎮後方,最終花了約五年的時間才真正的平定了這些叛亂,並讓國力提升到很高的水平,可以支撐蜀漢進行北伐了。
這場戰役之後近四十年的時間內,三國互相之間的疆域基本保持不變,魏國依舊一家獨大,吳蜀重修於好的聯盟再也沒有發生動搖,三國局勢出現穩定的對峙,因此,夷陵之戰也被認為是前後三國的分界點之一。
-
7 # 不可思議的歷史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總給人一種隱忍,仁慈,虛心聽人意見,動不動哭的的形象。但其實劉備是真英雄,戰略家,眼光極其精準。鞭打督郵的不是張飛,是劉備!劉備心有大志卻被督郵輕慢,於是一不做二不休,老子打死你。倒是歷史上的張飛尊重氏族,所以可能的場景是:張飛抱著劉備的腰,攔著劉備說:“大哥別打了,他好歹是個讀書人,傲慢了點。大哥!快別打了,再打就死啦!” 劉備:“放開老子!他拽個毛線啊?讓我打死他!”
和漢中之戰一樣,奪回荊州是必然的。 從軍事地理學角度上看,荊州扼守著西川的東大門。要想保住西川,必須東據江陵,保守巫山。關二爺在此經營多年,根基深厚。荊州無失,則蜀國東南大門無險。終劉備一世,他的軍事地理學一項絕對是滿分,無愧於真英雄,大戰略家!
從蜀華人才構成來看,一個重要的派系就是荊州派。劉備在荊州八年,深得荊州士族擁戴。劉備集團的荊州派以諸葛丞相為領袖,馬謖馬良兄弟為輔助,主要武將基本上都參加了夷陵之戰,損失慘重。後世史學家很奇怪,為什麼丞相在夷陵之戰時雖然反對伐吳,但沒有力阻,事後嘆息如果法正還在就好了,那是因為丞相的內心是支援奪回荊州,奪回他的第二故鄉的!
丞相的隆中對,前提條件就是佔據荊州,兩路出兵! 但是,對於東吳而言,荊州也是勢在必得的,荊州對於劉備重要,對於孫權亦復如是。東吳賴以生存的長江從“荊州為尾,安慶為腰,金陵為首”,要全據長江割據東南,必須控制荊州。孫氏從稱霸江東那一天起,做夢都想得到荊州。
蜀國被滅以後,東吳不得不加強荊州的防衛。公元272年,西陵督步闡率領所部投降西晉,東吳第一名將陸抗立即率部平叛,史稱西陵之戰,為東吳續命八年。對於荊州這個遲來的“禮物”,孫權是不可能輕易放棄的。
可惜,劉備戰略是第一流的,戰術是二流的。比之於老祖宗劉邦,就個人才華而言,劉備毫不遜色,只是他的敵人不是腦殘的項羽。而他的韓信,關二爺等都稍稍遜色。他的張良,法正先生死的太早。他的蕭何,諸葛亮不得不去兼職韓信和張良的工作,最後活活累死。人算不如天算啊!
-
8 # 唐朝的長老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根本原因就是要奪回荊州,而在當時劉備攻打吳國是具備很大的優勢的,所以此時發動夷陵之戰是一個絕佳的時機,肯定是明智之舉。劉備在夷陵之戰栽了跟頭,只能說上天不眷顧劉備罷了!我們來看一下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相比東吳有哪些優勢吧!
劉備剛奪得漢中,士氣正盛劉備本身只有荊州一個地方容身,但是在龐統和法正的幫助下,接連拿下了益州和漢中,可以說此時的劉備已經走向了人生巔峰,此時正是蜀國國力最強的時候。然而不幸的是關羽在荊州失利,幾乎全軍覆沒,盡丟荊州之地。此時的劉備正當兵強馬壯之時,此時不取荊州更待何時呢?
劉備為弟報仇可以籠絡人心在中國古代特別是重視禮儀道德的。就如關羽對劉備忠心耿耿,結果得以萬古流芳,包括現代人也是,對忠義之人都是佩服的五體投地的。而此時關羽為孫權所害,此時劉備也有必奪荊州之心,正好借為弟報仇的名義向孫權宣戰,不僅有了正當理由,還可以收買人心,可以極大的增加取勝的砝碼!
荊州乃三國時期兵家必爭之地劉備一直夢想一統天下,而荊州是當時的戰略要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荊州之地位於三國之間。進可攻,退可守,所以三國時期魏蜀吳都對荊州虎視眈眈,誰都想拿下荊州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所以荊州對於一心想要橫掃天下的劉備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沒有荊州,劉備的夢想就難以實現!
魏國當時也對吳虎視眈眈,吳國很可能會兩年受敵夷陵之戰時期蜀國和吳國的兵力是想差不大的,可以說是勢均力敵。考慮到吳國國力更強,吳國的軍事力量可能也是稍勝蜀國的。但是當時如果魏國在夷陵之戰期間大舉攻吳的話,吳國必定大敗,很可能回被魏蜀瓜分的。果不其然,在夷陵之戰之後曹丕對吳發動總攻,把吳國打的狼狽不堪。如果曹丕早點發起戰爭的話,可能就不會有後來的吳國了。曹丕確實貽誤了戰機,但是小編認為主要是當時曹丕剛剛繼位,人心不穩,特別是他的兩個弟弟。所以曹丕首先要做的必定是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如果冒然出征,就不能保證自己的皇位牢固,相信換成別人也會像曹丕這樣做的,誰也不會為了一個好的戰機而拿自己的皇位去做賭注吧。但是這件事情讓孫權撿了個漏,讓劉備倒了大黴!
所以作為當時的蜀國國君劉備來說,發動夷陵之戰完全是明智的行為,現代人拿夷陵之戰的失敗來詬病劉備,完全是事後諸葛亮嘛。
-
9 # 東嶽巍巍汶水幽幽
劉備討伐東吳,是打著為關羽復仇的旗號,關羽荊州兵敗被殺,劉備不但失去了最親的盟兄弟,也失去了最信任最為倚重的大將,也失去了荊州這個沃裡千里,又是兵家必爭之地的重地!劉備對東吳自然是切齒痛恨,對孫權恨不得食其肉而後快。
但是,關羽兵敗被殺,其實是給了劉備討伐東吳的極好藉口,讓劉備師出有名。
諸葛亮給劉備定下的聯吳抗曹戰略,劉備一開始限於自身實力薄弱,對此自然也是非常推崇,才有了赤壁大戰,孫劉聯軍擊敗曹操。但後來隨著實力的壯大,特別是到劉備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關羽攻拔襄陽後,劉備的勢力已到了如日中天的局面,劉備面臨的就是實現他興復漢室的夙願,滅吳伐魏,令天下三分歸一統。
但此時實力最強大的依然是曹魏集團,而東吳的實力則比不上蜀漢這個後起之秀了,劉備要取得爭霸天下的勝利,自然是吃柿子先揀軟的捏,先滅掉東吳。而當時依自己的年齡,阿斗的無能,他自覺時日無多,已經沒有多少時間讓他等待,他想的是在他有生之年實現一統天下的大業,而不是留給阿斗太子來完成。
彼時的孫劉聯盟隨著孫尚香的離去,孫劉聯盟已名存實亡,但還沒到撕破臉的地步,劉備不好單方面毀約,雖然孫尚香歸吳,東吳有錯在先;還有一點,東吳畢竟是劉備的老丈人家,號稱以仁義取天下的劉備是怎麼也拉不下臉來出兵東吳的。
但是關羽的死,荊州被奪,劉備被刺痛了神經!劉備此時:第一,他是真正被激怒了,此仇不報非丈夫也!第二,他也有了出兵東吳最有力的藉口!所以劉備不顧諸葛亮趙雲的苦苦相勸,毅然決然的起兵伐吳。這個決定,以劉備的立場和當時的環境來說,無疑是正確的!
至於夷陵兵敗,則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薰天意氣連宮掖,明眸皓齒無人惜
-
10 # 小小的酸奶
《孫子》: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公元221年,漢昭烈帝劉備興兵伐吳。一個國家的帝王不可能輕易的攻打別人,必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劉備會發動夷陵之戰確切的說是伐吳戰爭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為關羽報仇。其實這個理由很牽強。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關羽丟失荊州,敗走麥城,到最後身死,全部發生在公元220年。而劉備沒有立馬報仇,我們姑且認為因為文武百官強力勸服。而次年,劉備稱帝。在這一年又提出要東征伐吳,而且這一年也成功的發動了戰爭,我們就姑且認為劉備不顧群臣勸諫,一意孤行。
說這個理由牽強的原因就在於中間相隔一年,為了保證這個理由的成立。我們就認為劉備一直想為關羽報仇,為了報仇要發動戰爭需要大量的準備,所以用了一年的時間,同時再稱個帝,增加集團的凝聚力,而且在名頭上壓過孫權。
第二,爭奪荊州,甚至想一統南方。我認為發動伐吳戰爭的戰略目標首先肯定是奪取荊州,甚至可以一舉拿下江東。荊州這個四戰之地是蜀國必須要拿到的。蜀國地處益州,山地眾多,雖然易守難攻,但是同樣的想要攻出去也是很困難的,而且《隆中對》中也說了荊州這塊地方的重要性。拿下荊州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荊州富足,雖然經歷了很多征戰,但是這塊地區的富足還是存在的。蜀國只佔有一州之地,想要對抗曹魏,根本不可能,有了荊州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實力。甚至一統南方後,與曹魏南北對峙。
第三,立威之戰。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更別說劉備剛成為皇帝,為了立威,曹魏打不過,東吳就相比之下好欺負,而且收益很高,還師出有名。綜合之下,東征是最好的選擇。
第四,正名之戰。蜀漢政權只能說是為了延續東漢,但是是否是正統得兩說。諸葛亮等人認為應該討伐國賊曹魏,但是曹魏不管怎麼說,從名義上是漢獻帝禪讓給曹丕的,從正統性來講,是在蜀漢之上的。而東吳的統治者孫權還僅僅只是吳侯,在東漢末年早早地裂土而治,同樣也是一個國賊。攻打東吳也可以確立自己帝位的正統性。可以讓臣民認為劉備會是下一個光武帝,能夠再次讓漢室中興。這為日後的北上有更大的幫助。
對於題主的第二個問題,發動這場戰爭是否明智。其實如果不論最後的結果,我覺得發動這場戰爭是明智的。
我們可以看到,蜀國的東征大軍在開始可以說是勢如破竹,東吳根本無法抵擋。蜀國大軍在道義上,士氣上,都是在東吳軍隊之上。如果不是陸遜的到來,最後一舉狂瀾,這場戰爭的結果最後還真不好說,至少在我看來奪得荊州這個目標一定可以達到。
回覆列表
夷陵之戰是劉備發動的大規模伐吳戰爭,也是三國時期最著名的三大戰役中的最後一場。夷陵之戰中,劉備不僅全軍覆沒,隨軍的馬良、馮習、張南、傅彤等人也全部戰死,鎮守江北的黃權投降魏國,東吳陸遜的軍隊從湖北一直追擊劉備到今天的重慶奉節縣附近才停止。可以說,夷陵之戰的失敗使得劉備一生的努力幾乎付之一炬,徹底宣告了劉備復興漢室夢想的失敗。
時光先回到距離夷陵之戰4年前的公元219年,劉備在漢中戰勝曹操,大封百官。當時鎮守荊州的關羽為了響應劉備的攻勢,發動了襄樊北伐,擊破龐德、于禁;圍攻曹仁、滿寵。一時之間,聲勢滔天。由於關羽圍攻的樊城距離許昌、洛陽很近,關羽的北伐已經威脅到了曹操的統治腹地。為了避關羽的軍威,曹操一度打算要遷都到黃河以北。司馬懿向曹操獻出了“驅虎吞狼”之計。他主張利用劉備與孫權的荊州之爭分化孫、劉關係。曹操採納了司馬懿的計策,與東吳約定攻擊關羽的後方。關羽在前線被徐晃擊敗的同時,後方的南郡也被呂蒙拿下。陸遜則攻下了夷陵,切斷關羽往益州逃跑的退路。220年,關羽父子在臨沮附近被東吳的軍隊俘虜,遭到梟首而死。關羽鎮守的荊州南郡、零陵、武陵全部都落入孫權了手中。孫權奪荊州、殺關羽的行為導致孫、劉聯盟徹底破解,雙方反目成仇。221年,劉備率領文武百官在成都稱帝,國號為漢,史稱為“蜀漢”,建元章武,是為漢昭烈皇帝。劉備即位的當年,就立即開始準備伐吳的事項。當時的黃忠已經去世,趙雲也因為反對伐吳被調往江州。劉備就下詔讓車騎將軍張飛從閬中帶兵一萬作為伐吳的先遣,但張飛在途中被部下範強、張達所殺。221年,劉備率師出川,與五溪蠻族約定夾擊東吳。孫權向劉備求和不成,開始全力迎戰。戰爭一開始,蜀將吳班擊破了陸遜,奪取秭歸打通了蜀軍前進的道路。劉備從川東一直推進到夷陵,此後便與陸遜率領的主力長期對峙。
說到這裡,想必大家對於劉備為什麼要伐吳已經心知肚明瞭。
第一、劉備為了報東吳殺關羽之仇。
第二、劉備為了奪回屬於自己荊州。
第三、劉備為了報復孫權背盟的行為。
第四、劉備為了消滅孫權的勢力
另外,再談一談夷陵之戰的後續影響
第一、由於夷陵之敗,劉備勢力大損,奪回荊州已經不現實。同時割據荊州、益州的想法已經無用了。至此,諸葛亮在《隆中對》裡苦心構造的藍圖基本上已經失敗了。
第二、夷陵之戰後不久,劉備也病死,蜀漢的形勢更是雪上加霜。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到“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第三、吳蜀本身是三國裡較弱的兩方,可是卻大動刀兵。夷陵攻伐的受益者不是蜀國也不是吳國,而是坐山觀虎鬥的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