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不給孩子報班害怕落後於那些報班的同學?學校有正常的課程,報班還有學費和精力負擔?
10
回覆列表
  • 1 # 享受慢時光

    根據孩子的情況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看孩子的學習情況,喜歡程度

    不建議盲目給孩子報輔導班,關鍵是瞭解孩子的情況

  • 2 # 菩提心觀

    從實際出發,根據孩子興趣、父母期待和家庭條件而定,破除“起跑線”的從眾思維定勢,讓孩子在Sunny下成長、成學、成功!

  • 3 # 天天學古箏

    中國學生“減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88年5月的《關於減輕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問題的若干規定》。隨後的十幾年,教育部門又相繼出臺了多項減負政策。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等四部門聯合發文,糾正校外機構“超綱教”“提前教”現象,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著力解決中小學課外負擔重問題”,減負再度成為社會熱點。

    在政策不斷對中小學減負三令五申的同時,課外補習機構卻如雨後春筍一般的瘋狂生長。同時也出現了一個尷尬局面:校內減下來,校外加上去。甚至有人提出質疑,“關停了補習班,孩子們的負擔就會降低甚至沒有了嗎?”採訪中有家長迴應:“就算關停補習班,家長們也會‘組團’請老師,甚至請‘一對一’的家教。”

    心理1

    別人都報了,我家不報就輸了

    家長心聲:“別的孩子去補了,我家的不補,豈不是又輸在‘起跑線’上了。於是,在看到孩子的同學奔波於那些輔導班時,迅速決定給自家孩子也報班。”

    王女士為正在上初中的兒子報了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四科課外培訓班,每年花費近8萬元。對此,王女士很無奈,因為孩子的同學幾乎都報了課外班,“獨善其身”很可能掉隊。在劇場中,前排觀眾站了起來,後排的觀眾為了看到演出也只好被迫站起來。“劇場效應”正是競相參與校外培訓的寫照。

    心理2

    玩也是玩掉了,不如學點知識

    家長心聲:“休息的時間,反正玩也是玩掉了,還不如給孩子報些輔導班鞏固鞏固知識。”

    “反正玩也是玩掉了,不如去學點知識。”這也成為了家長給孩子報課外培訓班的理由之一。

    玩和學習真的對立嗎?馬雲之前在教育高峰論壇上的一句話在朋友圈裡刷屏:“現今社會,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東西,不讓孩子去體驗,去玩,不讓他們去嘗試琴棋書畫,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因為他們無法競爭過機器、‘人工智慧’。”

    在很多教育專家看來,“玩”其實不僅可以使孩子獲得童年該有的簡單的快樂,更可以提升孩子心智,發展孩子的各種能力和品質。玩,既是孩子的生活方式,也是孩子的學習途徑。

    此前,北京就明確提出“學前玩、小學慢、初中寬、高中活”的四字訣,玩成為學前和小學階段兒童發展的需求導向。

    心理3

    報了輔導班,學習就是你的事

    家長心聲:“我幫孩子報了輔導班了,錢也花了,老師也請了,學習成績再上不去,那我也是沒辦法了,孩子沒教育好,責任不在我了,今後,沒有好前途,也怨不得爹和娘了。”

    “輔導班也給你報了,要是學習成績再搞不上去,就跟我沒關係了。”採訪中,確實有些家長會這麼想,認為給孩子報課外班就是一種責任,責任盡到,家長就解脫了。

    對於這種心理,北京的一位資深教師薛倩認為這是家長的一種變相推責。薛倩是一名英語教師,她以自己熟悉的英語學科舉例說明:“不應該完全寄希望於週末課外輔導班,平日不下任何功夫。英文的學習不像理科的公式,學會了,記住了,很難忘記或者短期內退步。英文講究的是日積月累,每天都要讀一點書,背些單詞,隔天聽聽音訊,保證效果。”

    薛倩認為,孩子的成長一定需要“三劍合一”,學生和老師的共同努力,加上家長督學,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證書有助升學,不妨碰碰運氣

    家長心聲:“聽說知名機構的競賽證書,在升學中能起作用。所以帶著自家孩子‘摟草打兔子’,萬一考到了某個重要證書呢。”

    在家長圈裡,總是暗地裡盛傳一些“升學寶典”,比如哪個知名機構的競賽證書,在升學中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於是很更多的家長寧願相信這個作用:萬一碰巧讓孩子考到了某個重要的證書,豈不是在升學中佔據了主動地位?這樣的機會,誰又願意主動放棄呢。

    一位家長在接受採訪時就這樣說到:因為在教育水平不均衡的情況下,有的區全區就一兩所重點中學,那孩子們肯定是要透過各種手段,去上好學校。透過課外教育機構的學習,只是給孩子增加了一種競爭的渠道和手段而已。其實,如果說教育資源分配更公平更均衡,或者說有其他手段,讓家長不在孩子升學問題上這麼焦慮,家長可能就不會對課外班趨之若鶩。

    心理5

    老師不好好講,留著課外班講

    家長心聲:“有的老師上課時根本不好好講課,留著重點內容,‘引誘’孩子去上他或者他同事的輔導班,不去上的話,孩子肯定會落後。”

    “個別教師在課堂上有所保留,將更多精力放在校外培訓班,鼓勵學生參與自己開辦或任教的補習班。”採訪中,這成為家長最大的隱憂。

    在種種課外培訓亂象中,社會意見最大的要數公辦學校教師、甚至是公辦學校與培訓機構勾結,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培訓。“無論任何形式,公辦學校及教師都不得有參與民辦培訓機構的行為。一旦參與其中,教師必須脫離公辦身份,學校應當被嚴肅處理。”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說。

    心理6

    以前沒條件,現在不能虧孩子

    母小時候條件不好,沒有條件實現理想,而有了孩子後,就把理想寄託在了孩子身上。

    王女士是一位8歲男孩的媽媽。英語頂呱呱一直是她的夢想。於是,從兒子兩歲半開始,她就讓孩子上英語班學習英語,而且成績稍有不好就一通批評。對於這種情況,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的唐琳老師認為,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如果大人把自己感興趣的強加給孩子,讓孩子擔負起父母的願望,那孩子的負擔就太重了,孩子學習起來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此,應該尊重孩子的興趣,讓他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對於感興趣的事,孩子能學得又快又好。

    唐琳認為,在孩子選擇課外輔導班這件事上,家長可以跟孩子公平討論商量,父母幫助孩子思考。她介紹了一個小遊戲,畫三個圓,第一個圓讓他寫滿“我最喜歡的”,第二個圓寫滿“我最擅長的”,第三個圓寫滿“社會的機會”,這樣的家庭遊戲有助於孩子正確認識自己,並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

  • 4 # 三尺講談

    對於孩子報太多輔導班的問題,我是持反對態度的。孩子的天性應該是天真自由的,我們家長人為地剝奪孩子們的天性是不符合教育規律的,愉快舒適的成長環境更能塑造孩子們積極向上的性格,相反,壓抑鬱悶的生活環境中,是不可能培養出Sunny活潑的孩子的。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家長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學習班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是孩子健康成長需要,也是孩子們全面發展的需要。但是,一部分家長拔苗助長式的報班,不僅破壞了孩子們正常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習慣,而且也嚴重的擠壓了孩子們的學習時間和自由活動時間,不要說老師佈置的作業了,孩子們連正常的休息時間都沒有。比如,我們班一個叫張洋的孩子,父母不懂基本的教育規律,望子成龍心切,小洋洋每天下午五點鐘放學後,五點半就必須到奧數班參加兩個小時的數學補習,然後,又馬不停蹄的趕往參加八點到九點的書法班學習練習書法,每天孩子到家時都是十點左右了,再也不想做作業了,每個週末孩子還要上繪畫班、跆拳道班等等,不要說是一個孩子,試想一下我們成年人能受得了嗎?孩子整天一臉的疲憊,上課時精力不集中打瞌睡,家長的良苦用心不但沒有使洋洋的學習成績有效提高,相反,原本活潑開朗的張洋,慢慢的像變了一個孩子一樣,整天悶悶不樂,壓力山大,缺少了孩子本應具有的天真爛漫和Sunny、富有朝氣精神面貌。

    所以,我認為家長給孩子選擇輔導班,一定要遵循教育規律,充分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避免隨波逐流盲目攀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包子培訓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