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毛開雲
-
2 # 風神翼龍12
烏外長的話,本身就是向西方賣可憐,拉攏西方為烏克蘭站臺的意思。
烏克蘭要從西方獲得支援,得看兩方面的因素。
第一,是烏克蘭的利用價值有多大。值不值得西方為了烏克蘭的利益而將自身置於俄羅斯的巨大導彈陰影之下。如果是剛獨立時的烏克蘭,那還是有巨大的利用價值的,再怎麼說也是擁有航母的全球第四核大國,絕對有和俄羅斯掰一下手腕的實力。隨著這些年烏克蘭在敗家的路上越走越遠,烏經濟持續衰退,軍事一落千丈,早已不復當年了。
第二,是歐洲與美國能否彌合分歧,在涉俄問題上達成一致。北約作為軍事同盟組織,是由美國主導的。而現階段美國與歐洲的利益點或是關切點並不一致。對於美國來說,俄羅斯就是對手,是敵人。在一切可能的範圍內,對俄羅斯進行圍堵,遏制,制裁,甚至動武都是符合美國利益的行動。
對於歐洲國家來說,俄羅斯哪怕打個擺子,歐洲都要振動好一會兒。所以對烏克蘭頻繁挑釁俄羅斯的行為,歐洲是有自己的擔心的。
因此,在刻赤危機中,美歐雖然都對烏克蘭表示了支援。但態度大相徑庭。美國叫囂發動更嚴厲的對俄製裁,歐洲卻沒有支援制裁。更關鍵的是,無論歐洲還是美國,都沒有進行經濟援助和軍事幹預的意向。可以說,完全是將烏政府架在了火上烤。最終的解決辦法仍然是要烏政府去和俄羅斯談判來解決。這可真是傷了波羅申科的脆弱的心。
-
3 # 天太2
應當承認,烏克蘭外長巴維爾.克里姆金說了一句老實話:沒有西方的幫忙,烏克蘭無法對抗俄羅斯。這不僅是在刻赤海峽或亞速海和黑海上,在陸地上也同樣。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明白是這麼回事,為什麼要讓二艘小炮艦,一艘拖船帶上武器彈藥去闖刻赤海峽,專門送給俄海軍,讓俄羅斯“包了餃子”呢?原有這是在打悲情牌呀!
蘇聯時亞速海是蘇聯的內海,蘇聯解體後亞速海及刻赤海峽屬烏克蘭和俄羅斯共有。克里米亞迴歸俄羅斯後,刻赤海峽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就成了俄羅斯的了。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不是硬闖而是應該提前向俄羅斯申請透過。當然烏克蘭有自己的理由,認為克里米亞是自己的,但克里米亞經公投已迴歸了俄羅斯,顯然成了有爭議的。如果硬闖,在俄羅斯看來無疑是挑釁行為。
烏克蘭明知“不如人”,還要這麼來,顯然就是要取得西方的支援,為自己做主,心甘情願地把自己擺在了棋子的位置。那麼,關健的問題是西方能不能靠得住?蘇聯剛解體時烏克蘭就希望得到西方的支援,結果在西方的忽悠下,把一個軍事工業大國弄的山窮水盡,奄奄一息。西方世界在經濟上不願幫助烏克蘭,在政治上卻積極操弄烏克蘭的總統選舉,為了讓尤先科上臺,竟有近百名美國選舉顧問參於了烏克蘭的街頭政治,實現了所謂的顏色革命。而現在尤先科談起美國是這樣說的“美國曾保證我們國土完整和主權獨立性,但我深深感到它背叛了我們,對此我感到十分失望……數萬烏克蘭人死亡,120萬人受災,這是二戰來最大的數量……”尤先科已醒悟了,認識到了美國的虛偽。只是烏克蘭現在執政的某些人,仍沉緬在對美國的幻想裡,美國能靠的住嗎?特別是靠美國對抗俄羅斯,讓美國為烏克蘭“火中取栗”,怎麼說這也是一廂情願的事情。
-
4 # 孤獨的人209381559
烏克蘭外長稱對抗羅剎沒法不依靠西方,但問題是,西方根本就靠不住。從烏克蘭獨立至今,西方對烏克蘭許下了N次美好的喏言,但是哪一件會實現過?1994年,在西方與羅剎信誓旦旦的“保證”下,再加上烏克蘭本身的缺乏資金,烏克蘭銷燬了遺存在它的境內的蘇聯時期的核武器和戰略轟炸機。它天真的以為這樣一來,就可以安枕無憂了。
然而,隨著2014年年初羅剎對克里米亞的侵佔與吞併,西方與羅剎把當年對烏克蘭的承諾,全都拋到了九霄雲外。對羅剎吞併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一事,西方倒也是對羅剎進行了制裁並進行了泛泛的指責。然而,這對於已經丟失了東部的烏克蘭來說,能有什麼用處呢?近三十年來,西方對向烏克蘭許下的N多諾言,是有哪一件曾經能夠落到實處?在西方的N次忽悠愚弄下,烏克蘭硬生生的從蘇聯時期的二號加盟共和國,淪落成為一個類似於阿爾巴尼亞、塞爾維亞一類的乞丐國家,這才是活生生的事實。可悲的是,烏克蘭的親西方勢力已經攫取了國家的最高權力,它們根本就無視最廣大的烏克蘭的人民的利益,無視從全域性的考量而處理的烏克蘭的國家的利益,一條心跟著本來就靠不住的西方走到底,從而把國家帶進了崩潰的不歸之路。在這個冷酷而又勢利的世界上,除了自己,沒有誰會是完全靠得住的。可是,烏克蘭的親西方勢力根本卻不懂得這個道理。它們要把烏克蘭帶向的,是一條自我毀滅的不歸之路。
-
5 # 使用者吉祥如意ABC
烏克蘭外長說的並沒錯,對抗俄羅斯不靠西方還真夠嗆。不但烏克蘭如此,俄羅斯周邊許多弱國或小國都是如此,至於靠住或靠不住那是另一碼事。但是,有靠總比沒靠強,這和誰都會尋找自己的戰略盟友沒什麼兩樣。
克里米亞事件之後,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已經成了歷史的任務,至少會延續幾代人或者更遠,別無選擇。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係發展到今日,有其歷史的必然性,這是不由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從地緣位置上說,俄羅斯失去了烏克蘭,永遠不會成為真正的大國和強國。雖然俄羅斯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卻沒有停靠黑海艦隊的一隅港口,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強大的海軍,這個國家肯定不會成為強國。
蘇聯本來就不應該解體,政治經濟完全可以統一轉型,或者至少俄羅斯和烏克蘭不應分家。但是,當時的權貴官僚們誰也沒有威信獨自掌舵蘇聯這個龐然大物。俄羅斯和烏克蘭在蘇聯的政治經濟地位勢均力敵,兩個聯盟的領導人都不甘拜在其門下,再加上幾個小獨聯體國家鬧騰獨立的呼聲很高,於是雙方聯合了另一個主要聯盟國家白俄羅斯,秘密策劃了"分贓"方案。三個主要加盟共和國的"權貴"頭子,一紙協議就輕而易舉地把蘇聯解體了,俄烏也就這麼分家了。
而葉利欽在撈足了油水,過足了總統癮之後,為了保住財富不被情洗,個人不被情算,最後盡然拿總統權杖換取了平安。但是俄羅斯已經被禍害的經濟日息奄奄,民眾生活慘不忍睹。普京上臺之後,國際油價像插了翅膀向上飛躍,俄羅斯的經濟有了較大改善,民生有了較大的提升。此時,普京才有機會總結蘇聯解體的悲慘教訓,從耐心發出了"誰不為蘇聯解體惋惜誰就沒有良心"的感嘆。重塑蘇聯強大的雄心攸然而生,普京大刀闊斧地對內外政策進行了一系列調整。而這些政策的主基調鮮明地包含了普京的強硬色彩,立志要再次主導全世界。但是,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尤其是海軍連個紮根修養的基地都沒有,始終是個短板。其實,普京早已盯上了克里米亞,儘管那時俄烏關係仍然親密無間。
有港口,有出海口這是俄羅斯夢寐以求的大事,也是成為真正強國必需具備的基本硬體。港口花點錢能從烏克蘭租到,但命運必定不在直己手裡。而對於出海口刻赤海峽,在獨立不久俄烏就產生了爭議,俄羅斯主張不劃界,烏克蘭主張劃界。在此期間俄羅斯以修堤壩為理由,有意識地在吞蝕烏克蘭的海界,引起了烏克蘭的強烈不滿。刻赤海峽這回因俄羅斯炮擊和扣留烏克蘭艦艇而瞬間聞名天下,但在專家們看來,這種事遲早也會發生。
許多人把俄烏關係的敗壞,甚至連俄羅斯侵吞克里米亞,插手東烏戰亂都怪罪於烏克蘭,但這只是看到了表面現象,背後的緣由其實深的很。我們只要看一看蘇聯解體後周邊的國家,有幾個能與俄羅斯相處好的就不難明白。小國家紛紛投奔北約,就連曾經一起策劃"分贓“的白俄羅斯也改成了白羅斯,開始與俄羅斯切割。白羅斯總統公開拒絕俄羅斯在其境內建立軍事基地,在經濟貿易上也曾多次公開指責俄羅斯。哈薩克近幾年也在努力與西方建立關係,為美軍基地提供方便。這充分說明俄羅斯個性太強,不是個好打交道的鄰居。烏克蘭被俄羅斯忽悠地放棄了核武器,放棄了國防軍工,而重工業也由於俄烏分家產業鏈斷裂,受到了致命的毀損,經濟一直在崩潰的邊緣掙扎。而俄羅斯只顧扶植親自己的政權,對烏克蘭經濟實際上沒有多少幫助,反而忘不了從中擠油水。在這種局勢下,烏克蘭的多種政治勢力難免出現,尋找解決困境的道路。同時不免把這種壞結果歸結到俄羅斯及親俄政權頭上。
國內政治的動盪,使烏克蘭很難保持中立。政治方面面臨來自俄羅斯的壓力,不允許烏克蘭有異心,這被認為是背叛。而對於背叛,俄羅斯從來都不會手下留情。另一方面,烏克蘭經濟捉襟見肘,急需尋求快速發展方法,俄羅斯靠不住,就只能寄希望與歐洲市場。這兩方面的壓力,使烏克蘭不是站在俄羅斯一邊,就是投奔歐洲。而恰恰俄羅斯不能沒有烏克蘭,或者說不能沒有海軍基地,所以俄羅斯在壓服烏克蘭無效的情況下,乾脆借烏克蘭投奔北約之口,侵吞了克里米亞。黑海艦隊的基地及出海口一勞永逸的解決了,而且省下了租用費。俄羅斯的強大從此有了依託,烏克蘭的倒黴卻沒完沒了。丟了克里米亞不說,而且丟了出海口,走自己原來的家門口,都會被暴揍了一頓。不但落下了挑釁的惡名,而且普京還說這是烏克蘭為了選舉制造的陰謀。即然如此,豈不是刻赤炮轟烏克蘭艦船及扣壓審判官兵,波羅申科應該感謝普京才對?沒有普京的配合陰謀哪能實現?但是,烏克蘭民族情緒空前高漲,波羅申科就能當選總統?而不是徹底被唾棄
長期以來,烏克蘭面對俄羅斯幾乎是毫無應對之方,更無應對之力,求助西方也許是唯一的出路。可是西方靠的住嗎?不見得。輿論上道義上不能說靠不住,但這並不能解決烏克蘭的實質問題。說實話,北約自身也特別畏懼俄羅斯,就是為了切身利益也不至於輕易和俄羅斯兵戎相見,更不會為了還沒有加入北約的烏克蘭去動武。烏克蘭也沒有奢望北約為它大打出手,也不想把國土變為屠宰場。烏克蘭國防部長所謂的對抗俄羅斯應該是真實想法,但也主要限於輿論及道德上對俄羅斯施展壓力及經濟上予以制裁。豈知俄羅斯最不再乎的就是這一套,對經濟制裁早已有了免疫力。克里米亞在這種壓力下頂過來了,一個小小的刻赤海峽衝突更不在話下。
特朗普仍然準備G20與普京會晤,法德也不打算制裁俄羅斯,幾句口頭上的聲援成了烏克蘭能抓住的稻草。這些連普通外人都預料到,難道當事者烏克蘭盡然沒有想到?這不可能。但是烏克蘭在前沒進路與後沒退路的悲慘狀態下,能怎麼辦?尤其是烏克蘭這個只能捱揍不能還手的國防部長,能說什麼?有什麼好說的?如果連西方也不為烏克蘭說句話,豈不是更悽慘?所以,儘管知道西方的作用並不會大,也只能言不由衷地這麼表達。
弱國無外交,這是血淋淋的事實。
-
6 # 鐵嶺鋒
烏克蘭外長說的一點都沒錯,不過他把主客位置放顛倒了,不知是發燒燒的,還喝多了管不住舌頭。如果探討對烏克蘭來說,西方到底靠住靠不住,立場上看決對靠得住,但是西方決不會允許烏克蘭在對抗北極熊時,使用戰爭方式,否則,對不起,西方無能為力,烏克蘭就靠自己吧!
為什麼對抗俄羅斯?對抗俄斯為了什麼?無論是哪一項都需要巧克力和這位外長有點靠譜的論據支撐,證明烏克蘭必須對抗俄羅斯。單憑俄羅斯連線烏克蘭與歐洲三方共同發展,或者歐洲借道烏克蘭獲取俄羅斯的工業原料,都未能滿足烏克蘭寡頭的利益訴求,這大概就是巧克力必須投靠西方的道理了吧?除此再其它選項可以解釋。而對抗俄斯就是投靠西方必備條件,這就是巧克力當局的外交事務的理論依據。至於投靠西方可為烏克蘭人民賺到什麼利益,這好像跟巧克力的寡頭利益沒多大關係,他們只要給民眾“自由民主”加上西北風裹腹足矣,所以他們當務之急是先對抗俄羅斯,滿足西方要求的標準,才能投靠西方,賺取寡頭利益。
事實如此,四年前,巧克力當局為了投入西方的溫柔鄉,搬來“自由民主燈塔”引路,引領那些用西北風活命的“民眾”,發動了顏色革命,打跑了俄、烏、歐共同發財的國策,為此就率領烏克蘭去當美國絞殺北極熊的衝鋒隊,拿烏克蘭人民當肉盾,把烏克蘭國土當戰場,換取寡頭們的一己私利而急不可奈的要加加入北約,逼迫北極熊收回克里米亞,保住自己生存命脈,並造成頓巴斯地區獨立,致烏克蘭內戰持續至今。
這也就是巧克力當局對抗俄羅斯,就必須投靠西方的理論依據了。但卻不提為什麼要對抗俄羅斯?對抗俄羅斯為了什麼?同時這也是那些國際美粉的理論依據。但老鐵就不明白,在為了投靠西方而玩丟了克里米亞之時,巧克力滿懷期待依靠的西方並未給烏克蘭什麼實際補償,倒是借制裁北極熊之機自己賺了個盆滿缽滿;
這次又是為了讓西方借烏克蘭國土,與喬治亞南北呼應,直接威脅北極熊的安全七寸——外高加索,巧克力當局又直接挑戰俄烏雙方1994年達成的刻赤海峽通行協議,被北極熊開火,扣船,抓人對烏克蘭的國格,尊嚴,和巧克力當局的國內政治形象造成了巨大傷害,但它從西方獲得的“好處”只有漠視。在這種條件下,克里姆金先生為對抗俄羅斯而投靠西方的立場依據在哪?呼籲西方援助的意義在哪?大概連他自己都找不出來。這就是隨風飄來一個字——屁!還帶點巧克力在政治炒鍋裡的爆炒味。
-
7 # 華正先生
作為烏克蘭現政府的外長,知名政治外交活動家,還是這個想法,那烏克蘭被徹底分裂將是指日可待!
按俄羅斯總統普京在11月28日的說法,烏克蘭釆取冒進的作法,是烏總統波羅申科為了爭取連任使用的政治手段。這也是一個理由,但不完全是:
主要是烏東地區的武裝衝突至今無法平息,20萬的軍事部隊有3萬多加入了俄軍,這次刻赤海峽事件,仍不能排除是為了向俄羅斯投降的事件!所以,也不能排除波羅申科為了平息民憤而挺而走險。
西方會拯救烏克蘭於水火嗎?絕對不會!
首先是美國。美總統是特別喜歡普京的!只是美國內共和民主兩黨的阻撓,使特朗普始終無法突破蕃蘺與俄結盟!按特朗普的思路,聯俄製中是美國的伎倆。現在烏克蘭自撞槍口,特朗普絕對不會因為毫無還手之力的烏克蘭而與俄羅斯開戰!從事件發生以來,美國政府的幾易說辭到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可以看出,美國不會因為烏局勢緊張而與俄交惡!
其次是歐盟。歐洲天然氣的百分之四十來自於俄羅斯,現進入冬季,正是歐洲使用天然氣的高峰期,此時烏克蘭與俄羅斯發生衝突,整個歐洲都陷入尷尬的境地,說不能說,打不能打,怎麼可能能指望西方出手相救呢?
其實西方國家也很清楚,烏總統一定是為了連任而冒險的。
但是,包括美國在內的整個西方世界,肯定會釆用制裁的措施,從道義上聲援烏克蘭。僅此而已!
-
8 # 春風踢碎鬼門關
烏克蘭說這話如果是真的,那麼純碎就是瞎忽悠,根本不值得信任。
眾所周知,烏克蘭的問題就是美國等西方國家介入造成的,沒有美國的介入,也許烏克蘭和俄羅斯會是另一番情景。然而美國介入了,所以直到現在也沒有看到和平的曙光,這其中美國起了一個很壞的作用。
烏克蘭說盡量不靠西方,但是看看烏克蘭周邊能和俄羅斯抗衡的國家有嗎?靠烏克蘭自己能實現和俄羅斯的對抗嗎,顯然不可能?那麼烏克蘭說這話什麼意思?就是心虛了,不想給外界一種形象,烏克蘭自己無能的,沒有力量和俄羅斯對抗的。
但是事實就擺在那裡,不是你否認就可以消失的。再者說了烏克蘭國土比俄羅斯小,人員也不如俄羅斯,還沒有重型武器,只能靠西方的援助才能維持,就這樣都維持不下去了,不靠西方能行嗎?
俄羅斯早就看穿烏克蘭背後的影子,多次指責西方的干涉是造成烏克蘭危機的罪魁禍首,而烏克蘭的否認其實就是為了給西方開脫,可以在西方主子面前搖尾乞憐,贏得一點少的可憐的狗食。僅此而已,狗就是狗,做不了人,烏克蘭想擺脫目前的局面,必須推出一個又遠見卓識的領導人才能擺脫危局。學學白俄羅斯。
-
9 # 聽濤觀雪973
謝您邀請。烏克蘭外長稱對抗俄羅斯沒法不依靠西方,這進一步證明烏克蘭的挑釁行為是有意為之,目的就是調高俄烏對抗的調門,喚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同情與支援,挽救 現任總統 搖搖欲墜的執政地位,事實將會證明 這種想法真的不太靠譜。 當先前普京採取軍事行動拿下克羅米亞時,西方國家喧囂了一陣,並對俄實施經濟制裁,此後再無下文。這次烏俄海上軍事衝突,烏克蘭還指望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幫他出手嗎?
歷史已經告訴人們,美國善於幹挑起民族矛盾,製造國家分裂的勾當。讓同胞相殘,兄弟互毆,然後賣武器,從中漁利。但烏克蘭問題不同,他面臨的是個軍事強國俄羅斯,美國對此還是有所顧忌的。這次西方國家雖聲援烏克蘭,可讓他們大打出手,赤膊上陣,他們會幹嗎?俄羅斯要是擺出決戰的架勢,在他的導彈射程之內的任何目標都有可能被摧毀,因此,放出幾句狠話可以,可是與俄羅斯直接對抗就要三思了,況且對抗起來,何利之有?
-
10 # 相忘江湖71941665
烏克蘭在剛剛從前蘇聯獨立出來時,可以說家底是殷實的,並且也是兵強馬壯,軍事實力雄厚,但是在季莫申科和波羅申科之流的親西方份子治理下的烏克蘭,不僅使東西烏克蘭差異巨大,存在著嚴重的分裂隱患,更是加上私有化程序造成的懸殊貧富差距,已經嚴重的影響了社會的正常發展。就是這樣的烏克蘭,即使加入歐盟,隨著一體化程序的發展,烏克蘭內部的差距必將拉得更大,到時將如何平衡東西烏克蘭之間日益加深的裂痕,都將成為每一屆國家領導人需要面對的巨大挑戰。
而烏克蘭不穩定的政治制度,也將成為烏歐關係的隱患。在烏克蘭,除了庫其馬成功連任之外,其他的總統沒有一個能做到。而且烏克蘭總理更替頻繁,在顏色革命後總統和總理的職權劃分混亂。在這種政治背景下的烏克蘭,更為外部勢力干涉提供了隱患和空間。而且烏克蘭的宗教問題,黨派之爭得不到解決,加入歐盟後的烏克蘭也將因此受到歐盟的制裁。
所以說,真的無法想象,就這麼一個歐洲倒數的窮國,連自己內部問題都無法解決的“窮人",卻非要擠進“富人"俱樂部,其結局除了被當槍使,被利用之外,真的看不出這個國家的價值究竟體在哪裡?
然而能請神不能送神這句話用在烏克蘭的身上也的確是恰到好處了。
特別是在刻赤海峽危機爆發後,做為主權國家的烏克蘭,不僅無法保障本國軍人的尊嚴,還要使自己國家的軍人接受俄羅斯國內法的審判,這種自取其辱,自找打臉的行為,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烏克蘭這個國家,也真的沒誰了。
所以難怪烏克蘭外長克里姆金要這麼說,"如果俄羅斯關閉刻赤海峽,除了呼籲西方援助,烏克蘭幾乎無能為力"。
然而對於烏克蘭來說,最悲催之處在於,西方國家的外交原則向來是以利益說話的。如果烏克蘭對西方有利用價值時,自然西方國家能替他出頭,能幫助他。如果烏克蘭沒有利用價值時,西方就能隨時隨地能出賣,並且要犧牲掉烏克蘭的利益。在這次波羅申科製造的刻赤海峽事件中,似乎波羅申科出手的時機有些不對,拍西方馬屁的時機沒太找準,所以這次烏克蘭註定不會在俄羅斯身上能討到什麼便宜。
回覆列表
烏克蘭外長稱對抗俄羅斯沒法不靠西方,至少可以衍生出幾個問題:第一,烏克蘭為啥要與俄羅斯對抗;第二,烏克蘭為什麼要依靠西方?第三,西方靠得住嗎?
烏克蘭與俄羅斯本是“一家”,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分家”,即使“分家”了,也不應該成為“仇人”,至少還是“鄰居”。那麼,烏克蘭為啥要與俄羅斯對抗呢?明知無法與俄羅斯對抗,與俄羅斯搞好關係不行嗎?遠親不如近鄰,捨近求遠不是辦法,遠水解不了近渴。
蘇聯曾考慮走近西方,但實踐證明,蘇聯無法走近西方,更難以融入西方。眾所周知,與西方親近的結果是什麼,被西方同化、奴役。那麼,烏克蘭為啥不走自己的道路,為啥要依靠西方?蘇聯尚且無法走近西方,烏克蘭又怎麼能走近西方?西方早已露出本來面目,很多國家都已經看清,烏克蘭難道是睜眼瞎?
西方靠得住嗎?這本身不是一個問題,但在烏克蘭看來還真是一個問題。說到西方,當然主要是指美國,美國靠得住嗎?美國有很多盟友,但越是盟友,美國越要看準時機收拾你。還是舉例說明吧!
土耳其和美國是盟友。2016年,美國慫恿土耳其反對派發動政變,差點推翻了埃爾多安政權。土耳其看穿了美國的狼子野心,決定與美國分道揚鑣。現在美國對土耳其實施高強度的經濟制裁,土耳其抓住沙特記者被害事件不放,對美國施加巨大壓力。從鐵桿盟友到反目成仇,土耳其的遭遇,烏克蘭看到了嗎?
德國、法國、加拿大都是美國的盟友。但是目前,德國和法國都已經喊出,不要依賴美國的幫助,歐洲國家要自己主宰命運。而且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出,要建立“歐洲軍”,雖然立即遭到美國總統特朗普批判,但德國總理默克爾立馬錶示支援。美國悍然發動全球貿易戰,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曾說,美國徵收加拿大一分錢關稅,加拿大必須徵收美國一分錢關稅,完全是一個釘子一個眼地對著幹。德國、法國、加拿大都覺得美國靠不住,烏克蘭還覺得美國靠譜、西方靠得住嗎?
用不著多舉例,就說這次烏俄衝突中美國的表現吧。烏俄衝突發生不久,特朗普表態,可能取消阿根廷G20峰會的“雙普會談”,烏克蘭聽到這個訊息肯定無比高興。然而僅僅過了一天,特朗普表示,將在12月1日G20峰會上舉行“雙普會談“,烏克蘭瞬間經歷“過山車”的命運,心裡一下子涼到了底。這就是美國,這就是特朗普,這就是西方!
烏克蘭外長稱對抗俄羅斯沒法不靠西方,完全把自己擺在了擺錯了地位、高估了西方。搞好“鄰居”關係,走自己的路,丟掉對西方的幻想,或許這才是烏克蘭的正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