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季我努學社

    楊嗣昌是崇禎朝的重臣,崇禎帝曾每每感嘆稱““用卿恨晚!”,正是由於崇禎帝過於信賴楊嗣昌,以至於楊嗣昌去世後,崇禎帝環顧朝內似乎無人能替他分擔朝政“自楊嗣昌歿,無復有能督師平賊者。”

    楊嗣昌,字文弱,又字子微,自號肥翁、肥居士。生於1588年,卒於1641年。為晚明重臣楊鶴之子,曾與其父同朝為官,1610年高中進士,1637年,由於深得崇禎皇帝的信任,出任兵部尚書一職,楊嗣昌並非典型的武將,而是文人出身,除了其顯赫的家世背景之外,他還是一名詩人,著有《楊嗣昌集》。面對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大明帝國,楊嗣昌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張網”,可以說他是中國“攘外必先安內”的踐行者之一。

    楊嗣昌雖然早在萬曆年間就已從政,但真正“伯樂識千里馬”則是在崇禎帝一朝,偶然的一次機會,尚未登基為帝的崇禎皇帝讀到楊嗣昌親作的《地官集》,感嘆楊嗣昌身上的才華,1628年,崇禎登基,楊嗣昌即受到崇禎皇帝的重用,此時,楊的父親因詔安不成功獲罪當誅,崇禎帝為安撫臣子,免除了楊嗣昌父親的死罪。勉勵楊嗣昌多多為國盡忠,此後楊嗣昌歷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兵部右侍郎兼宣大山西三鎮總督,崇禎九年又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從此開啟了新的人生,活躍於大明的中央高層中。

    楊嗣昌一生有幾個明顯的標籤

    一、文人點兵,楊嗣昌的文人形象無疑是他最為明顯的標籤,他少年得志,魚躍龍門。雖然曾經優遊幾年,但很快就被崇禎帝發現其才華,並得到重用。《野客青鞋記》、《樂飢園詩集》、《武陵競渡略》等皆是他所做的詩集雜文。其文筆流暢,寄情山水,似有唐初豪放派詩人之遺風。

    二、攘外安內,是楊嗣昌為沉珂痼疾的大明開出最後藥方。在他看來東北邊關是可以透過議和得到緩解的,真正的問題是流竄中原附近的農民起義軍,為此他向崇禎皇帝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計劃,深得崇禎皇帝的賞識。但文人終究不諳兵法,世事變化之理,最終其宏大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也隨著農民起義軍隊伍的不斷壯大,而宣告破產了。

    三、羞愧而亡,晚年的楊嗣昌雖身負重任,但似乎有些體力難支,疲於應付。面對著內憂外患,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楊嗣昌再無辦法可解。面對氣勢洶洶的農民起義軍,1639年,再次被崇禎帝派出督師平寇,可這一次楊嗣昌再也沒有回來。1641年,追擊張獻忠連連失利,加之洛陽、襄陽失守,楊嗣昌最終數日不進食,羞愧而亡。也有傳聞說是自殺而死,這也正如有人評論到:在傳統中國社會里,當這種個體利益與皇權忠君思想發生衝突時,個體的犧牲或許是對皇權忠君思想的最好踐行。

    楊嗣昌死後,崇禎帝追贈為太子太傅。

    參考文獻:

    1) 樊樹志:崇禎:攘外與安內的兩難選擇.學術月刊.1996.

    2) 李超:楊嗣昌軍事策略研究.華中師範大學.2012.

    3) 梁頌成:楊嗣昌的生平與創作.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

  • 2 # 璽言春秋

    我認為明末的事就是成也楊嗣昌,敗也楊嗣昌!

    先說為什麼成也楊嗣昌。崇禎時期對待國內起義和關外後金一直都是戰守難定。對待起義軍,一開始想招撫。後來眼看勢大,又決定全力進剿。當起義軍被逼的走投無路了,又覺得都是大明‘赤子’,落得如此險境於心不忍,又要招撫。就是趁著官軍這愣神兒的功夫,農民起義軍衝出包圍圈,所有的努力前功盡棄。在整個崇禎十七年,明朝有數次機會能將這起義的大火撲滅,可總是在這戰和之間左右搖擺,白白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最終神器易手。

    對待後金也同樣如此,一時半會兒也滅不掉,打又打不過,守倒是還能守。慢慢拖下去,興許還能把他拖垮。這個時候,議和就是最好的選擇。可要議和,這幾百年天朝上國的尊嚴怎麼辦?不議和,早晚帝國要被這兩條戰線給玩死。

    清楚當前形勢的楊嗣昌一針見血的指出,後金雖然強大,但如疾在肩臂;到處流竄的起義軍雖然經常被官軍擊敗,但卻是病在腹心。第一次,有人給崇禎指明瞭這其中的厲害關係。第一次面對起義軍和後金,大明有了一個完整的戰略先後順序。也是唯一一次,看到了大明勝利的曙光。 緊接著針對起義軍作戰特點而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戰略規劃,真正的給崇禎提供了一個可以徹底解決國內問題的辦法。關於這項戰略規劃的厲害,一年以後只剩下十八個人的李自成和接受招安養精蓄銳的張獻忠應該是深有體會的。

    再說為什麼敗也楊嗣昌。在給崇禎皇帝指明瞭戰略方向後,緊接著楊嗣昌就又出了兩個餿主意。第一個就是海過去的因糧法為均輸法。什麼意思嘛?就是之前朝廷加稅只針對納糧在五兩銀子以上的人,改成均輸後,不管納糧多少都要加徵。連年的天災人禍,大量的饑民已經處在生死的邊緣,給他們一條活路,他們便不會從賊。這實際上也是在給朝廷本身一條活路。而如果不管不顧的還要加徵,那麼只能是把這股巨大的能量推到起義軍一邊。說白了就是,楊嗣昌自己在給自己制定的偉大戰略挖坑。在《明史》中,我們多次看到,被擊敗的起義軍路過某地時,當地的饑民積極加入,於是‘勢復振’。

    這第二個餿主意就是為了議和,逼死盧象升。這個靠著兩萬人就能把幾十萬起義軍打的丟盔棄甲;這個發出了‘刀必見血、人必帶傷,違者斬’這樣名載青史的戰前動員的盧象升, 因為害怕他戰勝清軍而影響自己的議和大略,竟然把這個天下勤王軍的最高指揮官逼的只有五千人馬。最終,盧象升戰死在鉅鹿。盧象升的死,實際情況就是楊嗣昌在磨滅將士們心中的忠義。盧象升戰死時,離他只有五十里路的關寧軍在高起潛的帶領我們作壁上觀,當他們目睹了盧象升戰死的全過程後,忠君衛國的想法就在他們心裡消失了!失去了這種信念,軍隊也就失去了它的靈魂,這樣的軍隊,只是軍閥保證自己利益的工具而已。

    所以我們看楊嗣昌,他真是一個不世出的戰略大師,但也僅此而已。他給了崇禎解決問題的方法,卻又親手毀了它。明末的天下,成也楊嗣昌;敗也楊嗣昌!

  • 3 # 青史回聲

    明季士大夫問錢穀不知,問甲兵不知,於是嗣昌得以才顯。然迄無成功者,得非功罪淆於愛憎,機宜失於搖制故耶?

    這是《明史》對楊嗣昌的評價。這句話簡單來說,就是明朝文武大臣沒有一個能夠當得起大任,都是些尸位素餐的傢伙,沒辦法,楊嗣昌這個稍微有些才能的人不得已站了出來,這頗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意思。

    楊嗣昌出生於官宦之家,父親楊鶴曾經當過朝中的兵部右侍郎,有這樣的家風,楊嗣昌顯然是要考科舉的人,很快,在他的18歲那年,他就中了舉人,四年後,他進士及第,開始了他的從政生涯。那段時期正值萬曆末年。

    天啟年間,司禮監秉筆太監魏忠賢權勢滔天,皇帝朱由校醉心於他木匠生活,不理政事,大小事情都交給了魏忠賢來處理,因此魏忠賢在朝中勢力日益龐大,人稱“九千歲”。為了打擊異己,魏忠賢與朝中的東林黨人的矛盾日益尖銳。

    為此,楊嗣昌為了避禍,於是稱病,隱居在家鄉,每日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

    不過這生活沒過幾年,朝中就發生了鉅變:崇禎帝朱由檢繼位,他一繼位,就先剷除了魏忠賢一干人等,並重用了東林黨人。而楊嗣昌也就被召回了朝堂。或許崇禎帝想重振大明,他特別重用像楊嗣昌這樣的人才,在崇禎七年,他便提拔楊嗣昌為兵部右侍郎兼宣大山西三大總督,相當於現在的北京軍區總司令,為了報答皇帝的禮遇之恩,楊嗣昌就向崇禎帝多次提出了一些寶貴的建議。

    後來因為關外滿清入塞劫掠,原兵部尚書張鳳翼畏罪自殺。於是崇禎帝起用了楊嗣昌,任他為兵部尚書。而楊嗣昌也不負重任,在任兵部尚書期間,對大明的未來提出了許多規劃。

    當時的明朝已經陷入外憂內患的境地,外有滿清,內有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形勢十分緊張。為此,楊嗣昌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內、足食然後足兵和保民方能蕩寇三大建議。而這三點也頗有成效:各地督撫在楊嗣昌的指揮下,剿滅農民軍有了很大的進展。張獻忠投降,李自成勢力銳減,只剩下十八人逃到了商洛山上。似乎內患已經解除了。

    於是楊嗣昌著手對滿清的議和。按照楊嗣昌的想法,先與滿清議和,攘外必先安內,這是他一直主張的。不過他遇上了一群就知道拉後腿的豬隊友和猶豫不決的領導。群臣皆反對議和,令崇禎帝十分猶豫。而群臣目的不是為了反對議和,而是將楊嗣昌從內閣首輔的位置給拉下馬來。後來的清兵入關,徹底使楊嗣昌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化為泡影,而農民起義軍的死灰復燃更是雪上加霜。

    由此,楊嗣昌被彈劾下臺,前往湖北督剿張獻忠。一開始還好,等到張獻忠逃到了四川,形勢就不好了。張獻忠打了個回馬槍,攻佔了襄陽,襄王朱翊銘被殺。連續的噩耗傳來,使楊嗣昌重病加身,最後徹底崩潰,死在了沙市。

    對於楊嗣昌,可以說他是很務實的官員,他既不是東林黨人,也不是魏忠賢的閹黨人,他只忠於大明皇帝,可惜在大形勢下,他也無法力挽狂瀾。但他作為晚明一代能臣,那是當之無愧的!

  • 4 # 沒眼皮的蚊子

    楊嗣昌是湖廣武陵人,字文弱,萬曆年三十八年進士,官至戶部郎中,因為有病辭官 回鄉。

    崇禎元年,被啟用為河南副使,加右參政。

    在崇禎七年的秋天,官拜兵部右侍郎,總督宣府、大同和山西軍務。

    崇禎九年兵部尚書張鳳翼死了,崇禎啟用楊嗣昌,三次上疏辭都不允許。

    第二年三月,楊嗣昌到京城上任。

    楊嗣昌是個文武全才,他不僅對邊防有獨到的見解,而且善於對對子博覽群書。他對前朝的事兒知道的清清楚楚,還能言善辯,因此崇禎皇帝非常喜歡他,他上奏的事兒,件件應允。

    崇禎皇帝曾經對楊嗣昌說:“恨用卿晚。”

    楊嗣昌確實能,被稱為一帶奇才,但是他剛愎自用,目空一切。在他眼裡天下只有他一個能人,大明帝國沒了他就得亡國。

    從各種史籍對楊嗣昌的詳細記載來看,大明帝國的興亡確實和他有關,如果沒有他,大明帝國不一定就那麼早滅亡。

    在對待關外的大清,楊嗣昌主和,他不準出戰,結果貽誤軍機,導致統帥盧象昇陣亡,德王被抓,清兵貢獻濟南兵犯德州。

    對待國內的百姓和起義軍,楊嗣昌主張嚴厲鎮壓。為了得到大量軍費,他提出了‘四正六隅’和增稅法,加緊壓榨百姓,弄得民不聊生,導致活不下去的農民紛紛加入起義的隊伍。

    在鎮壓起義軍的時候,楊嗣昌事無鉅細都親自過問,所有行動都必須按照他計劃的來,結果是貽誤戰機,屢戰屢敗。在他指揮的各次戰役中,除了翡翠山一戰,部下 沒有聽從他的命令大勝一次,其他的很少有勝利的。

    對付張獻忠,他帶著軍隊疲於奔命,倒追追趕起義軍,不讓手下主動出擊,導致軍事失利。他對部下的苛刻和對百姓的苛刻,導致許多詔安了的起義軍再次叛變。

    張獻忠殺了襄王后,明軍大敗,洛陽失陷,福王遇害,楊嗣昌嚇得吃不下飯,絕食而亡。

    能臣不是全才,明史記載:嗣昌雖有才,然好自用,躬親薄書,過於煩碎。軍行必自裁進止,千里待報,坐失機會。

    楊嗣昌死後歸葬於武陵,後來張獻忠攻陷武陵,掘他家七代祖墳,砍斷了他的屍體,他的子孫得到半個屍體改葬。

  • 5 # 小龍女5505

    楊嗣昌明末重臣名將,出身官宦家世顯赫身居要職結局悲慘的名將。進士及第其父又是兵部右侍郎三邊總督楊鶴,他自己也居兵部尚書高位奉旨圍剿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軍曾獲勝利,可惜最終還是明軍大敗在得知張獻忠攻破襄陽城後自殺身亡以身殉明。

  • 6 # 愛看愛思考

    最起碼他還有廉恥心,以自殺以謝天下。比水太涼,頭皮癢有骨氣多啦。明朝末年有太多的人,去當滿清朝廷的狗了,能夠以自殺以謝天下?有這份擔當的還真不多。明朝末年文臣武將裡面能夠做到文死諫,武死戰的人的確是不多了。且不論他的戰略佈局是否正確?最起碼,他還是有擔當的。太監?這個群體被稱作閹黨。可是最後時刻陪伴著崇禎皇帝朱由檢一起上吊自殺的王承恩,也是一種忠心。那些拿著大明王朝的俸祿的文臣武將們又有幾個人對得起這份薪水呢?就更加不要說官位,給他們帶來的榮耀和利益了。

  • 7 # 愛歷史故事的Aurora

    我覺得明末忠臣楊嗣昌是一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庸才。他是一位忠孝之人,人品自然是沒問題。推薦熊文燦的人是他,殺熊文燦的人也是他,證明他用人不當。提出"攘外必先安內"的天才計劃,對外,不能說服崇禎大帝和清兵議和,導致盧升象以身殉國,孫傳庭下獄。對內,被張獻忠的圍魏救趙的戰術拖累,疲於奔命,襄王死,他也因為傷病和愧疚不幸去世了。且拋開他一生的功與過評論,我所看到的,是一個人,在絕境之中,真誠、無條件信任另一個人,而那個人終究沒有辜負他的信任。盡力而為吧。

  • 8 # 晴空遠望史

    楊嗣昌博聞多學,思路開闊,才幹過人。但政治眼光不夠寬廣,政治上不講策略,嫉賢妒能,不以國家大局為重,自己孤立無援。遇到問題有方略有措施,但往往大而不實,操作性不夠強,措施不夠細。明末局勢因朝廷內鬥也更加加速了滅亡。

    一、楊嗣昌

    楊嗣昌(1588年-1641年),字文弱,一字子微,自號肥翁、肥居士,晚年號苦庵,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明朝後期大臣、詩人。兵部右侍郎兼三邊總督楊鶴之子,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進士,崇禎十年(1637年)出任兵部尚書,入閣,深受崇禎皇帝信任。

    二、楊嗣昌功業

    1、面對明朝內憂外患的時局,楊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鎮壓農民軍策略,同時主張對清朝議和。這就是明朝版的“攘外必先安內”

    2、崇禎十年(1637)三月,當他擔任兵部尚書之後,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戰術。所謂“四正”是把陝西、河南、湖廣、鳳陽四鎮作為重點地區,“六隅”則是把延綏、山西、山東、應天、江西、四川作為六處邊地,十面羅網,各有側重,協同配合,“隨賊所向,專任剿殺”。還要求增兵、增餉,並相應地提出籌措辦法,崇禎皇帝非常滿意。實際上,這些軍事措施曾使義軍受到挫折,但是明軍各方配合執行力很成問題,再加上增餉措施傷害了官僚地主,原來限定於崇禎十一年(1638)二月前取得成功的“四正六隅”的辦法,到了三月還沒有奏效,只得上奏請罪。

    3、薊遼總督吳廣衡正喝得醉醺醺的,無法率兵作戰,最終戰敗而死。京城危急,崇禎對於和與戰的態度搖擺不定,楊嗣昌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力主議和,而盧象升主張堅決抵抗,就率領諸將分道出擊。楊嗣昌手握兵權,事事牽制,使盧象升屢戰失利最後戰死沙場。

    4、崇禎十二年(1639年)以"督師輔臣"的身份前往湖廣圍剿農民軍。在四川瑪瑙山大敗張獻忠,但隨後被張獻忠疲敵戰術牽制,疲於奔命。崇禎十四年(1641年)張獻忠破襄陽,殺襄王朱翊銘,楊嗣昌已患重病,聞此訊息後驚懼交加而死(一說自殺),享年五十四歲。

    綜上所述,明末朝廷內外交困,楊嗣昌雖然為能臣,但他的主張和策略響應者寥寥無幾,這說明他的戰術策略缺乏廣泛的政治基礎,另外他個人性格偏執,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再加上朝廷政治腐敗,優缺點都很大的能臣,在缺點被放大的情況下,卻帶來了更大的破壞性。這在朝廷後來的事情就得到了很大的驗證。

  • 9 # 笑語千年

    在姚雪垠的長篇小說《李自成》中,楊嗣昌是一個精明狡猾的政客,屠殺人民的劊子手,對外妥協的投降派;著名史學家顧誠甚至稱楊嗣昌的死亡為"結束了他的反革命生涯"。

    在《明朝那些事兒》中,當年明月是這樣評價楊嗣昌的:“我所看到的,是一個人,在絕境之中,真誠,無條件信任另一個人,而那個人終究沒有辜負他的信任”。

    (楊嗣昌劇照)

    從評價上可以看出,楊嗣昌是一個爭議極大的人。有人誇他,有人愛他,也有人恨他。但在明末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他也許是崇禎最後力挽狂瀾的希望。他和他的"四正六隅十面網"的剿匪戰略,客觀上說還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只是命運捉弄人,楊嗣昌沒有完成對農民軍的最後一擊。

    楊嗣昌,字文弱,今湖南常德人。他是一個很傳統的讀書人,並沒有學過任何兵法。他十九歲中舉,二十三歲考上進士,是一位良好青年。從萬曆三十九年起,他一直在戶部上班,直到魏忠賢當權時,看不慣閹黨行徑,辭官回鄉。

    到了崇禎元年,魏忠賢倒臺,被閹黨迫害的大臣們得到起復,楊嗣昌也被啟用為右參政、河南副使。但此時天下大亂,遼東局勢緊張,而陝西一帶農民起義也是風起雲湧,明王朝面臨血雨腥風,局面危如累卵。

    (楊嗣昌劇照)

    楊嗣昌的父親楊鶴時任兵部右侍郎,由於對農民軍作戰不利,被崇禎下獄。楊嗣昌為了救父親,挺身而出,連上六疏陳時事,為崇禎設計了剿滅農民軍的計劃,深得崇禎賞識。

    當崇禎九年,皇太極派阿濟格率兵十萬,分三路入寇時,“廷臣無可任者”,崇禎想起了楊嗣昌。而楊嗣昌提出的“安內方可攘外”的主張,又特別符合崇禎的胃口。楊嗣昌建議與清議和,贏得時間,將他早已籌劃好的“十面張網”之計用來對付農民軍的計劃也得到了崇禎的批准。

    楊嗣昌認為,滿州清兵雖然極具戰鬥力,但大明的關寧鐵騎完全可以震攝住他們。只要關寧鐵騎時不時的主動騷擾遼東,清兵必然不敢遠離巢穴而進犯薊、宣等地。只要拖住清兵三五年,明王朝就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剿滅農民軍。只要做好保密工作,讓那些言官抓不住把柄,就有九成把握。

    (楊嗣昌)

    可是這件事還是讓言官們知道了。以黃道周為代表的東林黨人指責楊嗣昌“主款不主戰”,彈劾楊嗣昌的奏章雪片一般飛到崇禎案頭。崇禎無奈放棄了這一戰略舉措。

    清兵一見和議不成,於崇禎十一年九月又突破長城關隘,南下進犯。這一次明朝總督、著名將領盧象升戰死,山東十八府被清兵攻破,明朝為了對付清兵,被迫在大練兵的同時徵收練餉,又給老百姓帶來了新的負擔,致使民怨沸騰,民窮財盡,將明朝向滅亡的道路又推了一把。

    (李自成與張獻忠)

    雖然楊嗣昌的以和談贏取時間的計劃落空,但他在對付農民軍的“四正六隅十面網”的戰略,還是十分見效的。

    “四正六隅十面網”是以陝西、河南、湖廣、鳳陽四個方向為正面戰場,為主要剿匪陣地;延綏、山東、山西、應天、江西、四川六個方面為隅,是分戰場,主要擔負防守及協剿任務。整個戰略構想如同一張十面張開的漁網,讓農民軍無處可逃。

    當時的農民軍主要優勢在機動性強,經常轉戰多數,遇到明軍堅壁防守就掉頭進入其他地區。而明朝的地方軍都是各自為戰,很難形成有效的包圍圈,所以明軍在經常戰勝農民軍的情況下,總是無法剿滅他們。楊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網”計劃則正是針對這種情況,爭取遏制農民軍的流動,逼迫他們與政府軍決戰,以便政府軍予以消滅。

    (熊文燦與洪承疇)

    在對實施計劃的人選上,楊嗣昌也有識人之明。他起用洪承疇、熊文燦等具有真本領的良將,為他們安排了十二萬大軍。同時對之前作戰不力的總兵王忠、張全昌甚至名將左良玉都予以懲戒,使得明軍軍紀大振,戰鬥力也大大提升。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崇禎十年十月,這個計劃開始正式實施。楊嗣昌提出以三個月為期,以河南、陝西作為主戰場,切斷各地農民軍之間的聯絡,立下“巡撫、總兵不用命,解其兵柄;監軍、副將以下不用命,斬于軍前”的戰場紀律,以熊文燦、左良玉在河南圍剿張獻忠、羅汝才等農民軍;以洪承疇、孫傳庭等部在陝西圍剿李自成。

    這個戰略計劃在戰場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張獻忠在河南被左良玉打得差點喪命,最後請求投降;李自成被官軍圍剿,被迫放棄陝西大本營,調頭逃入四川。但是在接下來的四川之戰中,洪承疇戰略指揮出現了失誤,讓李自成折回了陝西,十面之網被撕破了一個大洞。

    (明軍抓住農民軍俘虜)

    楊嗣昌精心設計的計劃由於洪承疇執行不到位,功虧一簣。之後楊嗣昌建議崇禎將洪承疇罷免,洪承疇則重金賄賂言官,為自己辯護,兩人從此結仇。

    楊嗣昌的性子實在是著急了一點。因為就在李自成折回陝西后,被孫傳庭早已埋伏的明軍突襲,幾乎全軍覆沒。李自成丟妻棄女,與劉宗敏、田見秀等十八騎捨命逃往商洛山,明軍幾乎可以說完成剿滅了李自成部的任務。正是楊嗣昌的努力,使得崇禎十一年的大明局勢大為改觀,蔓延全國的農民起義轉入了低谷。

    如果崇禎能更果決一些,識破張獻忠假投降的用心,快刀斬亂麻,將張獻忠等人處死,也許歷史會改寫。只是歷史沒有如果,所以後人才浩嘆不已。

    崇禎收降張獻忠,也許是為了體現皇帝的肚量,可是他沒有想到的是,張獻忠會降而復叛。崇禎十二年五月,張獻忠和羅汝才在湖北大敗左良玉,震驚天下。崇禎一怒之下,斬了收降張獻忠的熊文燦,再次起用楊嗣昌督師中原,“速蕩妖氛,救民水火”。

    (農民軍)

    崇禎對楊嗣昌這次出征,寄予了極大的期望。他親自做詩一首送給楊嗣昌,將楊嗣昌比做周亞夫,希望他一舉平定中原。楊嗣昌深為感動,指揮大兵在瑪瑙山大破張獻忠,活捉了張獻忠的妻妾,張獻忠的三千鐵騎被斬兩千百八餘,勝利彷彿就在不遠處向楊嗣昌招手。

    楊嗣昌的性格屬於剛正不阿的型別,他的眼裡容不下沙子,也絕不允許戰場上會出現不稱職的將領。所以在幾次戰鬥之後,他對出工不出力的左良玉十分不滿,向朝廷提出以賀人龍取代左良玉的主張。此時的左良玉手下有數十萬大軍,早已成為一名只考慮自己利益的軍閥。在戰鬥中,左良玉生怕自己的實力受損,所以常常出工不出力,在得知楊嗣昌想用賀人龍取代自己後,更是對楊嗣昌恨之入骨。

    楊嗣昌也知道左良玉實力不凡,自己還需要他,所以在推薦賀人龍代替左良玉之後不久,又收回了這個建議。這一下使得眼巴巴等著升官的賀人龍對楊嗣昌產生了極大的不滿,認為楊嗣昌是在耍自己玩,所以從此也不太買賬。失去了手下兩位主要將領的支援,是楊嗣昌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

    (左良玉)

    從這時起,楊嗣昌再也無法真正指揮這些大將了;這些大將不服從命令,爭權奪利、徘徊觀望的後果就是農民軍再次星火燎原,不斷會合,並屢敗官軍。

    雖然局勢不利,但楊嗣昌始終沒有喪失信念和決心。他竭力想尋找張獻忠的主力進行決戰,但張獻忠總是邊打邊跑,明朝其他將領又不願真心與楊嗣昌配合,所以總是無法阻止農民軍轉移的步伐。

    崇禎十四年正月,張獻忠突然回師湖北,攻破襄陽,殺死襄王朱翊銘,楊嗣昌得知訊息後口吐鮮血浸數升,病倒在床。幾日後,李自成攻破洛陽,殺死福王朱常洵的訊息又傳到楊嗣昌耳中,這位五十多歲的老人再也經受不起這種打擊,一病不起。是年三月一日,楊嗣昌病逝於荊州,大明最後一根倚天之柱倒塌了。

    楊嗣昌一生忠於大明,但奇怪的是,這樣一個忠臣,生前彈劾不斷,死後也屢遭詆譭。是什麼原因呢?

    (崇禎)

    楊嗣昌一生不參與黨派之爭,他既不是閹黨,也不是東林黨,他就是一個特立獨行的獨行俠。這固然是他人品高潔之處,但也無可避免的成為黨爭的犧牲品。他是個正直的人,必然不會被閹黨喜歡;他是個幹實事的人,建議與清議和,又得罪了“道德君子”自翊的東林黨人,可謂兩面都不討好。

    崇禎雖然性格古怪,特別容易猜忌大臣,但他對楊嗣昌始終信任,一直倚為長城,這使得楊嗣昌成為朝中小人們攻訐的物件,嫉妒的物件。一些人抓住一些小事不放,一直誹謗楊嗣昌。特別是楊嗣昌的父親去世,在明王朝風雨飄搖之際,楊嗣昌被“奪情起復”,更是給了那些禮教的維護者以口實,批判聲繞樑三日不絕。要知道當年張居正那麼大的權力,也幾乎被這種口水逼瘋,更何況一個楊嗣昌!

    (喪失士氣的明軍)

    楊嗣昌也有缺點和不足,他性格猶豫,怕得罪人,是一個短板。可是用兵之人,就該有威嚴,所謂“慈不掌兵”,他這個書生出身的統帥,有時殺伐之心少了點,手下大將不怕他,導致他無法有效的指揮,這是他的不足之處。他可以提出很完美的計劃,但在執行力上,打了折扣。

    楊嗣昌首先是個讀書人,他與當時文壇的“公安派”、“競陵派”詩人們交往都很深,他自己也是一位晚明時傑出的詩人。他有一首七律,寫出了他的理想:“青鞋踏著舊因緣,欲話遊蹤恰悄然。家近半千身半百,酒醒中夜月中天。但看草草勞人夢,獨訝星星聖主憐。安得功成棹歸去,前溪忽逗武陵煙”。他其實不想打仗,他只想做一個山林隱士。只是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政治環境逼迫他選擇了“忠君保國”,擔負起大明屏障的重任。

    (楊嗣昌)

    我們不能從現代的角度來看待楊嗣昌圍剿農民軍的正義性與否,站在當時儒家的角度,他的做法和立場是完全正確的,也是毫無疑問的。他是個清廉的官員,他在給父親的書信中說,他有兩個“乾淨”:一是手頭乾淨,二是心腸乾淨。崇禎十三年,他的家鄉要給他樹立功德牌坊,被他斷然拒絕;他的叔父楊鍔想請他派兵保護私產,也被他嚴辭拒絕。他在父親下獄時,向皇帝三次請求“以身代”,這是他的孝;在為父親守喪期間穿上戰袍,這是他的“忠”。最後他病逝在自己的戰鬥崗位上,他做到了盡忠報國。

    參考資料:《楊嗣昌集》、《明季北略》

  • 10 # 劉坤忠120

    對於風雨飄搖的明末,楊嗣昌的戰略意圖是正確的。攘外必先安內,與後金和淡,爭取時間消滅農民軍,是拯救大明的最好辦法。對後金只是和談,不是投降,後金有關寧鐵騎牽制,是不能有所做為的,楊嗣昌也不是置民族大義於不顧。東林黨人趁機以空談的民族利益已任,彈劾楊嗣昌,使和談不能實行。明亡於黨宦之爭,實亡於農民起義。因李自己不當操作,吳三桂放清軍入關,才改朝易姓。。。楊嗣昌出生官宦之家,進士及第,其父兵部右侍郎楊鶴因在西北與農民軍作戰不力被獲下獄,楊嗣昌六次上書救父,呈獻剿滅農民軍方案,崇禎准許。加楊嗣昌為兵部尚書三邊總督,楊嗣昌啟用盧象升、能文燦、洪承疇、孫傳庭等名將,對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軍圍剿鎮壓。清軍因和談不成舉兵犯境,侵佔山東,盧象升率軍抗敵,因力量懸殊奮勇戰死,楊嗣昌在西北鞭長莫及。張獻忠不敵朝廷軍隊投降,李自成被打得滿地找牙,徒步上山。崇禎為表示皇恩浩蕩,縱留農民軍,沒有趕緊殺絕。。。農民軍死灰復燃,形勢突變,楊嗣昌再次擔當剿滅重任,但各地將領日益腐敗,不聽號令,作戰不力。楊嗣昌殺熊文燦,孫傳庭下獄,左良玉擁兵自重。張獻忠從四川進入湖北,攻佔襄王府,處死襄王朱翊銘,楊嗣昌聽到口噴鮮血,一病不起,因戰事不利,對不起皇上,挽救不了大明。李自成從陝西進入河南,在洛陽處死了福王。楊嗣昌含恨而終。楊嗣昌忠心為大明,雖抯擋歷史前進的步伐,但是大明的擎天玉柱,一代良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g567國道是哪裡至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