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冰荷666

    我是女人,所以女人的智商高。聰明的女人才能生出聰明的男人。

    你的從比例來說,需要統計全中國的資料嗎?

  • 2 # 帥逸生活

    謝邀,這個原因和個人的智商並沒有多大的關係,關鍵就在於情商、細節意識、良好習慣、自控能力、學習態度和學習品質等方面。女生做到較好的地方,往往是男生相對薄弱的地方。如果男生要成為優秀,首先要改變的是個人的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學習心態。否則,光有智商沒有情商,光靠聰明而沒有勤奮,那是無法和女生相比的。不過現在老師高考,為啥女孩要多

  • 3 # D調de浪漫131

    女人智商高,只是千百年來重男輕女的思想把女人的才智給束縛了,現在的女強人越來越多,而且也沒有緋聞之類事件頻頻發生!

  • 4 # Groes

    據美國《科學》週刊網站4月11日報道,幾十年來,腦科學家發現,平均來看男性的腦容量往往略高於女性,哪怕是在考慮到男性相對較大的體形而進行了調整之後。但是,要確定到底腦部哪個子結構造成了這種差異卻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大多數研究所關注的樣本規模相對較小,通常不到100個大腦,因此不可能得出涵蓋廣泛的結論。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由愛丁堡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斯圖爾特·裡奇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求助於英國生物醫學庫的資料,這是一項針對生活在英國的人持續進行的長期生物醫學研究,有50萬名參與者。一部分研究物件接受了磁共振成像腦部掃描。在年齡為44歲~77歲的2750名女性和2466名男性中,裡奇及其同事研究了大腦68個區域的容量以及大腦皮層的厚度。大腦皮層是大腦外面一層多褶皺的區域,對人的意識、語言、記憶、認知及其他功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將年齡因素考慮在內後,他們發現,平均來看女性的大腦皮層往往比男性要厚得多。更厚的大腦皮層會讓人在許多認知和一般智力測試中有更好的表現。此外,在研究人員關注的所有皮層下區域中,男性的腦容量都多於女性,其中包括海馬區(在記憶和空間感知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杏仁核(負責情緒、記憶和決策)、紋狀體(學習、抑制和獎勵機制)和丘腦(處理感覺資訊並將其傳遞給大腦其他部分)。

    在研究人員觀察這些皮層下區域相對於整個腦部的大小時,這些差異就比較接近了:只有14個區域是男性的腦容量大於女性,還有10個區域是女性腦容量大於男性。 研究人員說,不同男性的腦容量和大腦皮層厚度也往往存在很大差異,這種差異比女性之間的差異要大。

  • 5 # 做一隻飛鳥吧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講過這個,表格我也不找了,有興趣自己搜搜看吧。

    表格大概意思是,男人波動較大,比較分散。女人波動較小,曲線比較寬。

    倘若說男性的總智商和女性的總智商大致相當的話,那麼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智商頂尖的人群裡,男人的數量和智商更高些;

    2.低智商的人群裡,男人也更多,智商也低些;

    3.女人大多智商中等,比較集中。

  • 6 # 清玖眼裡有乃萬

    女人,因為只有男人才會那麼傻逼地拋棄女生,打女生,女人生個孩子在鬼門關走了一趟,卻被男人一句生個孩子有那麼疼嗎反駁回去。所以說男生都是大豬蹄子這句話非常有道理。(誰敢反駁誰就是大豬蹄子)

  • 7 # 是伊娃啊

    我個人認為男生的智商會普遍高一點,這是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看的,沒有科學依據哈,我身邊的大部分男生都挺優秀的,跟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我都挺有安全感的,覺得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 8 # 波可

    智商測試:現代人的偏見

    文/大象公會塑造神童的人總喜歡拿愛因斯坦作標杆,或許因為他的名字已成為“天才”的代名詞。“英國13歲女童智商160,堪比愛因斯坦”,類似標題屢見不鮮。但這種對比的說服力極低,智商測試不是通考。市面上最為流行的韋氏、斯坦福-比奈、瑞文測試各有評分標準,兒童與成人的試題也不相同。更重要的是,愛因斯坦生前並沒有接受過智商測試,雖保留了大腦,也無法用此估算屬於心理學概念的智商——除非大腦復活,親自做一次智商測試。實際上,愛因斯坦的智商值來源於1926年凱瑟琳·考克斯和路易斯·特曼所做的300位歷史天才早年智力的估算。對這些智商測試發明前的人物,考克斯的研究方法相當粗暴:閱讀傳記細節,替他們做當時流行的斯坦福-比奈(Stanfor-Binet)智力測試題。考克斯的結果或許令喜歡拿它對比的神童們失望:愛因斯坦的智商只排在中游,遠低於斯圖亞特·密爾的190、笛卡爾和伽利略的180,只與詩人艾略特持平。唯一超過200的人叫弗朗西斯•高爾頓,他並沒有前幾人的名望,但他有特殊的身份:智力測量的先行者,考克斯和特曼的學術偶像。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智商測試的改進過程中,無論其注重考察何種能力,它始終是一個為現代社會標準而設定的遊戲。在某種意義上,它很難擺脫現代人的偏見。【智力測試的進化】長期以來,智力高低都是仁者見仁,沒有精準、抽象的標準。工業革命後,驚歎於科學定理效力的人們,開始將目光轉向以往含混不清的領域,智力就是其中之一。“200分先生”高爾頓是這方面的先行者。1859年,閱讀了他表哥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高爾頓深受刺激,決定測量人類的智力,用精確的資料證明他的優生學設想:人的智力由遺傳決定。高爾頓很快開工了。他試圖在聽力、手的靈敏度、中指長度、頭顱大小等要素間,找到與智力高低的相關關係。結果令人失望,這些因素完全無法解釋智力的差異。不過,這些失敗的舉措開啟了量化智力的嘗試。1881年,法國開始推廣義務教育。為區分普通兒童和有缺陷兒童,教育部門急需合適的檢測工具,以便因材施教。需求刺激下,法國的阿爾弗雷德·比奈和西蒙在1905年製作了第一份智力測量表,並在1908年的修訂中,創造性地按不同的年齡段設計了試題,提出了心理年齡概念。相比較後人,比奈沒有宏偉的野心,他清楚地強調他的測驗只能測量部分智力,對預測有學習困難的兒童可能有效。接下來,改進智力測試的交接棒傳到了美國。20世紀初,這個生機勃勃的國家裡,徵兵、移民、教育,都急速擴充套件,成千上萬的學歷不明,各式背景的移民蜂擁而入,迫切需要更有效率的區分方法,在混亂中整理出秩序。同時,應用心理學正在美國快速的發展,人們相信,心理學家可以搞定一切:婚姻失和,工作不滿,推銷保險。於是被法華人漠視的比奈測試在這裡大放異彩。戰爭的爆發催化了狂熱需求,智商測試就在這個背景下大踏步地走入美華人的生活。1916年,路易斯·特曼,就是給歷史名人估算智商的考克斯的導師,修改了比奈-西蒙測量表,將新版本命名為斯坦福-比奈智力測試。特曼吸收了1911年德華人威廉·斯特恩提出的智力商數(IQ)概念,根據不同年齡兒童做測試的分數均值,設為“智力年齡”標準,每個兒童的個人智力數值,取決於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的比率。這種測試方法被稱為比率智商,公式如下:所以,高爾頓智商被測為200,是考克斯和特曼認為他3歲就能完成達到正常兒童6歲的斯坦福-比奈智商測試水平,同理,愛因斯坦的傳記等材料被認為只能體現1.6倍的心理年齡/生理年齡比。此後,智商測試不斷進化。1949年,韋克斯勒編制了不同於比奈系列的新測試表,稱為韋氏智商測試,影響至今。韋氏測試分為成人、兒童、幼兒三版,採用離差智商計算,將同一組的智商平均值設為100,標準差設為15,整組的資料呈正態分佈。與比率智商不同,離差智商不計算不同年齡的成績比率,而將挑選出來的同年齡人作常模參考,表示個人在同年齡組的相對位置。這種新的參照方法也影響了斯坦福·比奈智商測試。在1960年第三次修訂時,它也採用了離差智商,但其標準差為16。這意味著高智商的分數,在韋氏測試應為130,在斯坦福·比奈測試則為132。所以,即使考克斯的傳記估演算法合理,媒體上介紹可與愛因斯坦媲美的聰明的少年時,也該先確定幾個問題:你使用哪種測試?成人組還是少兒組?標準差多少?參考的常模又是哪些?【什麼是智力】智商測試首先取決於對“智力”的理解。早期智商測試的短板在於:應用先行,缺乏理論。此後,智力理論層出不窮,但是最核心的問題:什麼是智力,智力的結構,遺傳和後天因素對智力的影響,依舊充滿爭議。最初,對智力本質的探討來自英國心理學家斯皮爾曼,1904年他提出了常規智力和特殊智力之分。常規智力被稱為g因素,它被認為是智力的關鍵。斯坦福·比奈測試就主要集中於g因素的測量——反應速度、記憶力、語言能力、計算能力。這種解讀的方法,將智力解析為各種能力。但只關注靜態能力,容易落入窮舉的泥潭。到1980年代時,它已細分到了240種因素。認知心理學興起後,學者提出了資訊加工理論,不再斤斤計較於靜態的劃分,更注意智力處理現實問題的能力。按此類理論,人腦被理解為資訊處理系統,智力體現於為了一定目的,加工處理資訊的表現。於是,將因素和資訊加工調和在一起的智力層面理論出現了——既劃分了不同因素,又注重因素在資訊加工中的表現。在這種視角下,一些心理學家將以往不被重視的能力納入視野,不侷限於傳統的狹隘定義。哈佛大學的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慧”概念,一改以往強調抽象思維的智力觀念,將人際關係、音樂、肢體動作等加入智力範疇。著名的情商概念也在此時提出。1991年,薩洛維提出的情緒智力(EI)概念,認為認知、控制情緒的能力,是一種長久以來被忽視的智力。經過戈爾曼的傳播,情緒智力廣為人知,逐漸被傳播為情商(EQ),和智商並列。智力理論的發展,影響了智商測試的專案,斯坦福-比奈量表的測試能力,從最初的g因素,到後期的8種,其測試結構在數量和內容也發生變化。斯坦福-比奈智商測試五次修訂的內容變化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又給智力理論提供了新的支撐。目前,學界傾向於認為大腦突觸更多的人,智力表現更好,大腦皮質的厚度也與智力相關。除了從腦部構造角度探討,認知神經科學還在確定人腦的資訊加工速度、知覺速度、神經速度等功能與智力的關係。不過,這些神經科學角度的嘗試也受到“智力”概念的困擾,對人腦哪一部分的掃描?都只能夠確定相關關係進行推論,更進一步的探討,則都需要理論標準。未來智商理論會有什麼發展,技術上能否用腦部掃描等手段取代智商測試,抑或證明智商測試的合理性,仍是未知數。理論的發展推動人們更理性的看待智商測試,因為人類曾有濫用測試的深刻歷史教訓。【智商測試的濫用】1927年,美國最高法院以8:1的投票結果,判處弗吉尼亞州對一名“弱智”婦女實施絕育手術。著名的霍姆斯大法官曾對此評論道:“三代弱智已足夠”。此後,美國12個州通過了對智力缺陷人群實施絕育手術的立法,27個州實施強制絕育計劃。最熱衷於此的加利福尼亞一共實施了2萬多例手術。登峰造極的是納粹德國,近40萬人被判定智力缺陷,強制絕育。還有十餘萬人被殺害。更早的時候,美國醫生在移民到達的地點,僅憑交談和觀察,就評估他們的智商分數,弱智者將因此被遣返。1924年,受智商檢測結果的影響,美國國會出臺了更嚴格的移民控制法案。這種濫用智商測試的現象引起了人們的警覺,最著名的反對者是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1922年,他在《新共和》雜誌上與特曼打了一場筆戰,李普曼抓住當時智商測試的弱點,批評其簡單粗暴的對待複雜的人類智力,總是偏重某些能力,只能得出偏見,容易給個人貼上永久的標籤。當時智商測試值得詬病處甚多。比如早期的斯坦福-比奈測試中,女孩的分數在每個年齡段都高於男孩,這讓路易斯·特曼很焦慮,1937年,新版本的測試量表刪除了男性得分差的專案,輕輕一動,男孩就和女孩一樣聰明瞭。1960年代的美國,民權運動風起雲湧,智商測試被認為是種族主義的方法,受到活動家的衝擊,紐約、華盛頓特區、洛杉磯等市禁止對小學生智商測試,不過隨著民眾熱情的消退,這種激進的禁令很快被取消了。隨後,智商測試不斷完善,早期的很多問題已經解決。但接下來,它又面臨更大的麻煩:弗林效應。這是由美華人詹姆斯·弗林命名的現象,它顯示,在1930年到1980年間,發達國家的智商測試初始分數一直在上升,比如1932年至1978年,美國年輕人的IQ平均指數提高了14點。弗林效應也出現在發展中國家。1994—1998年間,肯亞6—8歲農村兒童的分數增加了11分,這讓人懷疑智商測試的穩定性,也與智商測試體現先天智力的觀念不符——基因的變化不可能這麼快。目前,多數心理學家將此解釋為隨著社會進步,教育和營養水平提高,影響了抽象能力的發展,而對於弗林效應本身引起的智商測試有效性討論,則莫衷一是。

    請注意上文第一處粗體下劃線。之所以全文引用,就是怕有人扣斷章取義的帽子。女孩智商全面高於男孩當然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測試本身的不完善,但單單透過刪去男孩得分低的專案似乎並不是一個科學的、讓人信服的解決方案。而且看到不難看出:透過調整智商測試的專案來達到提高某一人群或降低某一人群的智商平均值的效果是件輕而易舉的事。這裡答主很難不進行進一步的惡意揣測:那麼後來的智商測試會不會被設計者有意無意地透過刪減女性均分較高的專案或設計出更多男性均分較高的專案,而得出“男人智商高於女人”這樣的“事實”呢?

    很難說。

    我們再結合第二處粗體下劃線來分析一下智商的問題。弗林效應的存在證明瞭智商測試出來的結果並不是完全取決於先天因素,教育和營養水平對人的智商有重要影響。而一開始引用的那篇《最新研究女性智商高於男性》的報道也佐證了這個觀點:

    弗林說:“男性與女性在過去100年中的智商得分不斷上升,但女性上升得更快,這是現代性的結果。現代人的大腦不斷髮展,呈現出對複雜事物認知能力的提高,我們透過智商的上升可以看到這一點。女性的提高更為明顯,因為她們在過去總被低估。”

    正因為過去100年中平權運動的發展,女孩在家庭中更受重視,營養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就產生了女性智商得分上升迅速甚至已經追平或略超過男性智商得分的結果。這與日本牛奶計劃使日本人身高大幅躥升是類似的情況。

    下面討論一下大腦重量與智商的關係。

    一開始引用的《揭密男女健康十大差別:男人智商高女人語言好》中是這樣解釋的:

    男性大腦比女性大腦重100克、多出4%的腦細胞,所以他們的平均智商比女性高3—4分。但女性的腦神經更為稠密,在語言上更勝一籌,口吃的男人比女人多。男女的記憶也大不相同,女人善於記細節,男人善於記大局。記路時,女性一般會依據地標性建築來確定位置。而男性更擅長憑公里數記憶。

    可以發現,這裡的關鍵點就是男性大腦比女性重。這也很正常,畢竟男性體格本身就比女性大,自然大部分地方都要比女性重。不過大腦更重就一定意味著更聰明嗎?我們往下看。

    現代人類如此聰明,為何大腦還會縮小?

    約翰·霍克斯(John Hawks)正在解釋其對於人類進化的研究,突然他語出驚人,這位威斯康星大學的人類學家回顧了自石器時代起人類骨骼和頭顱的變化,然後淡定地說道:“很明顯,大腦一直在縮小。”“縮小?”我問道,“我還以為大腦是在變大。”這可是在說人類的進化發展啊。“以人類200萬年的進化過程來說,大腦是在變大,”霍克斯說,“但確實存在倒退。”他快速報出一串可怕的數字:過去2萬年間,人類男性的平均腦容量已從1500立方厘米下降至1350立方厘米,足足減少了一個網球那麼大的體積,而女性大腦也在以相同的比例減小。“我稱之為進化過程中瞬間發生的嚴重縮減,”他說,“中國、歐洲、非洲——我們看到的所有地方都是這樣。”如果我們的大腦在今後的2萬年中仍以相同比例縮小,就會接近直立人(Homo erectus)的大小。直立人是一種生活在100萬年前的古人類,腦容量只有1100立方厘米。大概是因為我的大腦真的萎縮了吧,過了好一會兒我才反應過來,“你是說我們正在變傻?”霍克斯長得虎背熊腰,卻有一張娃娃臉,他笑著看著我:“那麼,你肯定不會覺得腦袋大是個優勢了吧。”在和霍克斯談過之後,我又給其他專家打了一圈電話,問他們是否知道大腦在縮小。研究人類基因組進化的遺傳學家們跟我一樣驚詫(典型反應都是:“別逗了!”),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全世界最容易被忽悠的人。不,霍克斯並沒有和我開玩笑。我很快發現,只有一小部分古生物學家對這個問題有研究,但就算是他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也很混亂。他們關於大腦體積縮小的理論各不相同,並沒有達成共識。一些人相信腦灰質的流失確實意味著現代人類正在變傻(夜間脫口秀的主持人們,注意記下來——這可是漫畫的絕好素材)。而另一些權威人士認為恰恰相反:由於大腦萎縮,腦神經元間的訊號傳遞變得更為高效,使我們思考更快更敏捷。還有些人相信,大腦的縮小證明我們正在馴服自己,就像我們馴養豬牛羊一樣,這些家畜的大腦都要比他們的野生祖先小。瞭解的越多,我就越覺得困惑,我們的大腦在縮小這件事如此乏人關注,不僅是在媒體當中,在科學工作者中也是如此。“我同意,這確實很奇怪,”,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人類學家及人類起源專家克里斯多夫·斯特林格(Christopher Stringer)說,“科學家們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很多人都忽略了這種減少,或者認為它微不足道。”不過媒體和科學家們的熟視無睹也並不像乍看起來那麼奇怪,斯特林格稱,這歸因於人們對於體型比例問題的認識。“通常來說,”他說,“骨骼上附著的肌肉越多,就需要越大的大腦來控制大量肌肉群。”比如大象的大腦重量是人類的四倍。而同樣是因為體型原因,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一種約3萬年前滅絕的健壯的原始人類,擁有較大的大腦也就不足為奇了。大腦最大的智人(Homo sapiens)生活於2萬至3萬年前的歐洲,被稱為克魯馬努人(Cro-Magnon),他們長有桶裝胸、大而突出的下頜,以及巨大的牙齒。因此,他們那巨大的大腦通常被認為是由於他們的肌肉較為健壯,而不是因為他們有多麼聰明。作為對這個觀點的的支援,一項被廣為引用的研究發現克魯馬努人擁有和我們相等的大腦容量與身體重量的比值——通常稱為腦化商數(encephalization quotient, EQ)。在此基礎上,斯特林格說,可以推斷我們的祖先也擁有同樣的原始認知能力。然而,目前很多人類學家開始重新審視這一相等關係。一方面,我們無法確定石器時代EQ保持不變。最近對於人類化石的研究顯示,近代人類大腦比身體縮小的更快。更重要的是,對基因組的分析質疑了這樣一個觀點,即現代人類和祖先相比大腦只是更為精巧,而我們思考與感覺的方式並沒有差異。實際上經歷了大腦的縮小,我們的DNA積累了大量與大腦發育及神經傳導系統相關的適應性突變——也就是說伴隨著器官變小,內在運作方式也發生了變化。這些突變的影響尚無法確定,但很多科學家稱,有理由相信性格與推理能力的變化就是這些突變造成的。打過許多個電話之後,我明白了這些世界頂尖的專家並不清楚為什麼我們蘊藏智慧的器官正在消失。不過在長時間的忽視之後,至少有一些專家已經認識到這件事的重要程度,應該開始正式的研究了,他們已經形成了一些雖然初步,但很大膽的結論。越變越蠢縱觀對人類頭顱尺寸縮小原因的各種解釋,一些科學家提出了一個解釋令我們略感寬慰,即地球氣候也是在2萬年前開始變暖的。龐大的身軀有利於儲存熱量,因而更容易熬過寒冷的天氣。而在地球開始變暖之後,自然選擇會更偏向於體型較小的人。所以該觀點認為,骨骼與頭顱隨著氣溫升高而縮小——在這過程中大腦也一同縮小。斯特林格認為這一觀點有些道理,但總體上值得推敲,如他所指出的,在過去的2百萬年間曾多次變暖,而身體與大腦的尺寸卻穩步增長。另一個熱門理論將大腦縮小歸咎於農業的出現。這似乎自相矛盾,但農業的出現首先導致了營養的缺失,道理很簡單,最初的農民無法依靠土地獲得賴以生存的一切元素,他們的食物以穀類為主,缺乏蛋白質和維生素——這對身體和大腦的生長十分重要。作為對長期營養失衡的反應,我們的身體和大腦就會縮小。但許多人類學家質疑這一解釋,理由是,農業革命直到近代才在澳洲及非洲南部出現,而那些地區的人類,大腦也同樣從石器時代就開始縮小了。這將我們引向了一個我們不願接受的可能,“你可能不想聽這個,”密蘇里大學的認知學家大衛·吉爾裡(David Geary)說,“但我想對於我們大腦縮小的最好解釋就是‘蠢蛋進化論’(idiocracy theory)。”吉爾裡指的是2006年麥克·賈奇(Mike Judge)拍攝的同名電影,電影講述了一個普通人在21世紀末參與了一次冬眠實驗,500年後甦醒過來時,他輕而易舉地成為了這個已經變蠢的星球上最聰明的人。“我想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就有點像這個電影裡的事。”吉爾裡說,換句話說,我們正經歷蠢蛋進化。吉爾裡是在最近與其同事德魯·貝利(Drew Bailey)共同進行的研究中得到這一結論的。他們的研究旨在弄清190萬年至1萬年前,頭顱尺寸是如何適應日趨複雜的社會環境而發生變化的。由於在所研究的時期文字還沒有產生,研究者們無法透過文字記錄量化我們祖先的社會環境。因此,密蘇里團隊使用人口密度作為社會複雜度的指標,因為在一個地理區域內人口越集中,貿易在群體間萌生,就有越完備的勞動分工,食物採集更為有效,個體之間的互動也更為豐富和多樣,社會複雜度也就越高。貝利和吉爾裡發現人口密度增減確實與大腦的大小密切相關,但令人驚訝的是,當種群密度較低時,這在人類進化過程中很常見,顱骨變得較大,而當特定區域內的人口從稀疏變得稠密時,顱骨的尺寸減小了。特別是在距今約1.5萬年至1萬年前之間,EQ值陡然下降了3~4%。“我們在歐洲、中國、非洲、馬來西亞——每個我們研究的地區,都發現了這一趨勢。”吉爾裡說。這讓研究者們得到一個頗為激進的結論:由於複雜社會的出現,大腦變得更小,因為人們生存下來不再需要有多聰明。如吉爾裡所揭示的,一些個體本來靠自身智慧無法生存,但在社會保障體系的支援下,他們也可以勉強度日了。吉爾裡並不是說我們那些粗眉毛祖先們的智慧勝於我們。但如果克魯馬努人也是玩高科技玩具長大並且接受現代教育的話,吉爾裡大膽斷言:“那我們肯定就會有好戲看了,別忘了這些傢伙可是創造了‘文化大爆炸’的。”——文化大爆炸是一場思想上的革命,促使令人震驚的新表現形式比如巖畫,以及專門工具和骨笛等的出現。以原始的先天智慧來說,吉爾裡相信,他們可能“像當今最聰明的人一樣聰明”,甚至可能會超過我們。不過吉爾裡仍然不願使用天才或才華這樣的詞來描述他們。“實際上,”他解釋道,“我們的祖先不像我們這樣聰慧或有創造力,因為他們缺少像我們一樣的文化支撐。建立在經濟專門化基礎之上的農業和現代城市的崛起,讓最聰明的人得以將精力放在科學、藝術及其他領域上。遠古同行們可不具備這樣的基礎支援,生存已經耗盡了他們的全部心力。”更小更聰明當我回想起和霍克斯的談話時,發覺他是第一個提醒我關於腦灰質流失的,我以為他對於這一趨勢的解釋會和吉爾裡類似。但霍克斯雖然沒有質疑密蘇里團隊的發現,但卻從完全不同的角度(在他看來更樂觀的角度)來解讀資料。霍克斯去年整個夏天都在測量從4000年前的青銅器時代到中世紀的歐洲人頭骨。這一時期人們居住的更為密集,正如密蘇里團隊的模型所預測的,大腦縮小的比身體更快,導致EQ值下降。簡言之,霍克斯記錄下了與吉爾裡及貝利從更早期化石標本中發現的相同的趨勢。實際上他發現的走勢更為顯著,“自青銅器時代以來,大腦的縮小程度遠甚於你根據身體縮小比例得出的期望值,”霍克斯的報告寫道,“以現在歐洲男性大腦的平均大小來看,需要一個侏儒大小的身體”才能維持原先的比例。霍克斯解釋道,他選擇研究相對更近時期的歐洲人,是因為那一時期有數量異常龐大的完整遺骸留存,這讓他可以重建一個大腦縮小過程的詳細情形。他發現的這一過程是間斷髮生的,有時大腦的大小不變而身體在縮小的——他說最明顯的是從羅馬時期到中世紀,但更常發生的是大腦變小而身體不變。霍克斯說,在他所研究的數千年的期間內,確實存在一個總體趨勢。頭小身體大的情景讓我們想起了恐龍,一個我們不太清楚其智力水平的群體。不過霍克斯沒有在這一趨勢中發現什麼值得恐慌的,恰恰相反,他相信我們腦容量的驚人減小——不論是從絕對值來說還是和相對於我們身高的來說——都顯示我們是在變得更聰明。這一樂觀的觀點是霍克斯從大腦能量需求的研究中得出的。大腦器官絕對是耗能大戶,他說,大腦吞噬了我們消耗的全部卡路里的20%。“所以儘管更大的大腦也許具備更多的功能,但也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發育,並消耗更多的能量。”大腦的大小可能更多取決於那些阻礙因素的作用。這個問題的最優解,他說,“是大腦用最少的能量發揮出最大的智慧。”而要在進化中產生出這個最優解,霍克斯承認,需要若干極為有利的突變——看起來是一場持久戰。但2萬至1萬年前的人口爆炸,大大增加了產生這樣一個偶然進展的可能性。他引用了一條群體遺傳學的核心原理:個體越多,基因庫越大,發生異常的有利突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達爾文都知道這個,”他說,“那也就是為什麼他建議動物養殖者們保持較大的種群規模,這樣你不用等太久就能得到想要的性狀。”霍克斯注意到這樣的變化與過去2萬年間產生的許多與大腦相關的DNA突變是一致的。他推測是由於腦組織的連結方式變得更為順暢,或神經化學反應發生了轉變,或者二者協力提升了我們的認知能力。馴服的物種其他研究者認為,他們的很多同行在解答腦灰質流失的謎題時著眼於智力,是搞錯了物件。真正可能導致這樣一個趨勢的,應該是針對攻擊性的而進行的選擇。本質上講,是我們在馴化自己,哈佛大學的靈長類動物學家理查德·蘭厄姆(Richard Wrangham)是這一觀點的領軍人物。他說,大約有30種動物已經被馴化,而每一種動物在被馴化的過程中腦容量都會減少——與野生祖先相比通常減少了10~15%。馴化的動物還具有更纖弱的體型、更小的牙齒、更扁平的面部以及種類更為繁多的顏色與毛髮型別——在很多種類中還有更軟的耳朵和更卷的尾巴。除了最後這兩個特點,這些馴化的物種聽起來和我們頗為相似。“當你針對攻擊性進行選擇時,你會同時得到很多令人驚訝的性狀。”蘭厄姆說,“我的猜測是,如果自然選擇的目的是減少攻擊性,那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選擇那些大腦比身體發育更慢的個體。”長大後,這樣的動物不會顯示出太多攻擊性,它們的大腦更偏向幼年個體,因而攻擊性會比擁有成年大腦的個體弱。“這對自然選擇來說是非常容易實現的目標,”蘭厄姆稱,因為這可以不依賴於大量的突變,而只需要調整一兩個決定整個發育過程的時間調控基因。他相信因此產生的結果是一個擁有幼年特點的成年個體,會擁有完全不同的性格。他說,“這是相伴發生的。”為了說明這是如何發生的,蘭厄姆引用了一個50年前在西伯利亞進行的實驗。1958年蘇聯遺傳學家德米特里·別里亞耶夫(Dmitri Belyaev)開始圈養銀狐,並選擇只喂那些在人類靠近籠子時,最慢發出嘶叫的個體。經過約12代繁殖之後,這些動物開始顯現出被馴化的身體特徵,在前額上長有一個顯眼的白斑。它們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馴服,幾代之後它們變得更像是家犬。它們發育出更小的骨骼,皮毛上的白斑,軟塌的耳朵以及捲曲的尾巴;它們的頭顱也改變了形狀,此外,兩性形態差異縮小,總體攻擊性更低。那麼是什麼馴化作用使得人類重蹈著銀狐的覆轍呢?蘭厄姆直言不諱:是死刑。“過去10萬年中,”他推理道,“語言已變得足夠複雜,如果有個惡霸不斷惹是生非,人們會聚在一起說,‘我們得對喬這個人做點什麼了。’他們會平靜而從容的作出決定殺掉喬,或者將他驅逐出群體——在效果上等同於處決了他。”蘭厄姆說,關於狩獵者的人類學記錄顯示,死刑已經成為我們人類的標準特徵。最近兩項關於新幾內亞族群的研究證據充分顯示,按照遠古流傳下來的部落傳統,每一代人中至少有10%的青年男性會被處以極刑。“寫在我們骨子裡的故事就是,過去5萬年裡我們變得越來越平和,”蘭厄姆說。而且這還不是全部,如果他是對的,馴化過程同樣改變了我們的認知模式。他的直覺來源於馴養動物與其野生親緣的比較研究——這項工作大部分是由他以前的研究生布萊恩·黑爾(Brian Hare)完成的。蘭厄姆說,好訊息是“你不能說一個種群比另一個種群智力更高。” 現在已經是杜克大學進化人類學助理教授的黑爾表示贊同,“你只能說野生型和馴化型的想法不一樣。”兩位科學家指出了對於狼與狗的認知能力比較的研究結果。狼具有較大的大腦,具有很強的洞察力,能自行解決難題;狗的大腦較小,擅於利用人類來幫助它們。“和狗相比,狼在解決像開啟盒子或者尋找路徑這樣的簡單問題上表現的更為執著,”黑爾說,“在狗輕易放棄之後,狼還在堅持。”另一方面,狗在追尋主人的目光及手勢上令狼望塵莫及——或者像黑爾說的,“它們很善於利用人類作為工具來為它們解決問題。”儘管狗表現的慵懶並被溺愛,但有些狗仍可在遠離人類的地區生存數代——黑爾說,這一現象表明它們仍保留著適應野外的能力。為了進一步證明自己的觀點,黑爾目前在研究其他靈長動物,特別是倭黑猩猩(bonobo)。他告訴我他猜測這些類人猿就是被馴化的黑猩猩。就在這時,電話中一陣陣奇異的鳥叫一樣的顫音蓋過了他的聲音。“不好意思,”他在電話中吼道,“是那些倭黑猩猩。”原來和我講話時,他並不在杜克的辦公桌前,而是在倭黑猩猩生活的剛果叢林中。“倭黑猩猩的外觀和行為都像是幼年的黑猩猩,”他繼續說,“它們很瘦弱,從未表現出致命的攻擊性,也不會互相殺戮,它們的大腦比黑猩猩小20%。”黑爾認為倭黑猩猩變得馴服是因為佔據了一個偏好較弱攻擊傾向的生態位(生態位:自然生態系統中,一個種群所佔據的時空位置及其與相關種群之間的功能關係。——譯者注)。他說,這個生態位提供了較為充足的營養來源,因此為爭奪食物而打鬥對生存來說變得毫無必要。於是這種以平和著稱的高度合作的靈長動物得以將血統傳承下來。蘭厄姆和黑爾都看到了倭黑猩猩和我們人類類似的發育過程。他們認為人類的自我馴化,可能是我們這一物種具有異乎尋常的合作與溝通動力的關鍵因素——合作與溝通可以說是支撐我們整個文明的兩大基石。180度轉彎正當我開始理解這各種各樣的解釋的時候,我又被人類進化故事中的奇事打擊了:在長期而緩慢的縮小之後,人類大腦的大小又開始增加了。當田納西大學的人類學家理查德·詹茨(Richard Jantz)在測量從殖民地時期到20世紀晚期的美洲、歐洲及非洲人頭骨時,他發現腦容量再一次增加了。進化不是一夜間發生的,可以假設這一突然的變化(像是身高和體重的增加)和遺傳適應沒什麼關係。例如,霍克斯解釋說,“基本就是因為營養。”詹茨同意這一觀點,但仍認為這一趨勢有“進化的成分,因為過去200年間自然選擇的力量已經發生了本質變化。”他的理論是:在早期,當饑荒較為普遍的時候,擁有與眾不同的較大大腦的人被餓死的風險較高,因為腦灰質需要大量的能量。但近現代食物史無前例的豐盛,那些自然選擇的力量減弱了,較大大腦的進化成本減少了。不論近代顱骨尺寸增加的原因是什麼,詹茨相信這都會對我們的思想產生影響。根據詹茨及其他科學家的說法,最近的核磁共振研究表明,腦容量確實與智力存在相關性——至少以既為人稱頌也飽受詬病的IQ測試來判斷確實是如此。從這個觀點來看,更大的大腦聽起來是個好訊息。不過如果攻擊性也隨之增加的話,就不能算好訊息了。也許就如同生活中的許多事情一樣,我們大腦大小的波動是喜憂參半——與家畜育種不同,我們無法決定進化會將我們帶往何方。“自然選擇與人工選擇的不同就在於它對所有性狀同時起作用。”斯特林格說,“完全可以說我們的現代大腦在一些方面更聰明瞭,在另一些方面更笨了,但總的來說是更馴服了。”

    愛因斯坦的大腦被研究了60年 沒發現與常人有很大差異

    愛因斯坦的大腦被哈維分為240塊,每片在大腦中的位置都有詳細記錄並貼上標籤,哈維還做了12套共200張包含組織樣本索引的幻燈片。但其後20多年,哈維並沒有貢獻出研究成果,愛因斯坦這個天才的大腦似乎和普通人的大腦沒有什麼區別。人們只知道愛因斯坦的大腦有1230克,這個重量比與愛因斯坦同一年齡段的男性大腦的平均重量還輕一些。

    此外,列寧的大腦也比平均重量輕:

    儘管科學家早就證明,人腦的大小與智力高低沒有直接關係,但人們還是願意相信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聰明人的大腦質量往往要超過普通人。不過,對列寧大腦的研究顛覆了這一流行的說法。斯皮瓦克指出:“事實上,列寧顱腔內容物的質量並不大,只有1340克而已,這甚至比常人還要小一些。”這一點很出乎人意料,因為根據科學界認定的標準,人腦質量應在1400克左右。但是,很多天才的大腦卻“嚴重超標”,例如俄羅斯文學家屠格涅夫的達2012克,英國詩人拜倫的也有1800克。

  • 9 # 瑪咖244

    智尚:,我個人看無論男女,只要不是先天性的婊,那就沒有婊子,只時,時間的快慢,而有些人只作聰明,認為你身邊的人都婊,就數你精,你看我做的事,沒有人知道,我不說了,大家也知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年人怎麼做才能睡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