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於左

    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兒,又稱合浦公主。

    最初,李世民對這個寶貝女兒異常寵愛,精挑細選,最後選擇了宰相房玄齡的二兒子房遺愛,讓他娶了高陽公主。

    房玄齡在宰相的位置上做了十多年,深得唐太宗的信任,而且房玄齡的家教極好,所以唐太宗讓兒子娶了房家的女兒,又把高陽公主嫁給房遺愛。

    唐太宗對待房遺愛的態度很好,比對其他的駙馬更為親近。但這門親事的結果並不好,房遺愛這個人有武力,其實沒什麼學問,在許多事情上都沒有自己的主張。而高陽公主從小就是尊貴無比的公主,說一不二。

    房遺愛有個哥哥,名叫房遺直,因為是嫡長子,可以繼承父親的爵位,成為銀青光祿大夫。相比之下,房遺愛就差了許多,只是一個右衛將軍,這讓高陽公主很不爽。

    房遺直惹不起這位弟媳,主動提出要把爵位讓給弟弟,但被唐太宗駁回。這以後,房玄齡去世,高陽公主慫恿房遺愛和哥哥分家,然後又反過來指責房遺直要求分家。唐太宗知道真相之後,大怒,把高陽公主痛責一番。

    高陽公主在父親那裡慢慢失寵,於是開始胡來。有一次她和房遺愛到自己的封地去打獵,有一個僧人辯機就住在那附近,高陽公主對辯機一見鍾情,晚上就在附近搭建帳篷,與辯機胡混。

    為了堵住房遺愛的口,她找了兩個年輕女子送給他。於是兩個人各玩各的,相安無事。

    後來有一位御史查案子,從一個盜賊手中查獲一隻金寶神枕,是宮中才有的寶物。追查的結果,原來是高陽公主把神枕送給了辯機,再被盜賊偷走。

    兩個人的情事因此敗露。唐太宗大怒,把辯機腰斬,高陽公主身邊的十多個奴婢也被處死。

    至此,高陽公主徹底失寵,她痛恨父親殺掉了自己心愛的情人,父親駕崩時她也不傷心。

    到了唐高宗時代,高陽公主舊習不改,越鬧越兇,又搞了幾個僧人道士在身邊,繼續亂來。而房遺直被貶為汴州刺史,房遺愛被貶為房州刺史。

    高陽公主繼續指責房遺直對自己無禮,房遺直針鋒相對,指責高陽公主有罪,唐高宗派長孫無忌調查。

    這一次高陽公主給自己惹來了大禍。長孫無忌竟然查出來一個驚天的謀反案,涉案的除了房遺愛,還有駙馬都尉薛萬徹、駙馬都尉柴令武和吳王李恪等人。

    當然,這是長孫無忌玩的手段,要藉機排除政治對手。但唐高宗支援此案,涉案人全被處死,房遺愛被殺,高陽公主賜死,房遺直被貶官。

    唐朝的公主一般都比較狂野,在她們中間,高陽公主並不是最能作的一個,她和辯機之間,應該是真有愛情的。可惜她遇到一個嚴厲的父皇,假設他的父親是唐高宗、唐中宗,她的愛人辯機應該不會丟了性命。

  • 2 # 包租婆249074549

    這個案子一直是個懸案,因為新舊唐書的記載並不一致。

    舊唐書的高陽公主,溫婉賢惠,新唐書的高陽公主恃寵而驕,搬弄是非。舊唐書的房遺愛,雖不是特別出彩但也是文武雙全並有軍功,而且倆人感情也可以。新唐書的房遺愛就開始變形,房遺直開始粉墨登場,變成正面形象。

    再說辯機,和尚是高僧啊!唐初佛教基本上是明揚實壓,對出家人管理異常嚴格,不是電視上演的,到個廟裡就剃度了。那是要考試的,別的不說最起碼不傻吧,辯機作為玄奘法師譯經的首座其智商更不一般,不可能這邊玄奘為了《瑜伽師地論》等經書的合法性在朝廷中奔波遊走,他那邊跟公主胡鬧給老師上眼藥水;再者,僧尼的人身自由也是受限制的,基本上沒有特批是不能出寺廟,更何況和尚還得翻譯經書,那是佛教的盛典,各法宗的高僧都會集一處,他怎麼做到和公主在郊外相遇?你當是柳夢龍夢會杜麗娘啊!

    還有那個引發血案的枕頭,根本就是個無頭案。這賊不是一般的賊,得是武林高手高手之高高手,才能在一眾羽林守軍中來去自如。因為譯經,唐太宗以護衛之名,派了軍隊在寺外“站崗放哨”。其實舊唐書根本沒寫辯機因這起盜竊被腰斬。

    還有那個房遺直,民間就有他三歲被看相的斷為必絕房氏子孫的傳說。高陽和他弟弟兩次倒黴都和他撇不開關係,甚至說他就是謀殺自己胞弟的兇手或者是幫兇。就算新唐書是真的,一個士族長子跑到皇帝那裡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自己被弟弟和弟妹欺負怎樣怎樣,這不光是抽家族臉面也是抽皇帝臉面。

    歷史真相估計也很狗血,但當事人應該是清白的。玄奘在辯機神秘死亡後經常悲慟不止,足以說明真相除了狗血也很殘酷。

  • 3 # 世界人文通史

    貞觀二十三年,長安城發生了一起離奇的盜竊案件。長安弘福寺被盜,竊賊捲走了寺廟中的金寶玉枕。盜賊被緝拿歸案後,玉枕落到了官府手中。官府中有人認出那件玉枕是皇室用品,向盜賊逼問玉枕的來歷。那盜賊受不了嚴刑逼供,就供出了寶物來自於弘福寺辯機和尚的禪房。由於牽扯到皇家,辦案的官員不敢怠慢,立即將寶物上呈給了宮內。唐太宗李世民派御史徹查此事,最終牽扯出了當朝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之間的驚天醜聞。

    高陽公主是唐太宗的愛女,在宗室諸位公主中排行第18(一說17),性格開朗,容貌姿美,素來受到太宗皇帝的寵愛,這也導致她從小養成了恃寵而驕的性格。在她15歲左右的時候,她就被唐太宗許配給宰相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河東房氏本身就出身望族,特別是房玄齡執掌中央長達16年之久,按理來說高陽公主嫁給他的兒子房遺愛是件很尋常的賜婚事件。可是這位高陽公主生性風流,不喜歡公子哥兒出身的房遺愛,反而與弘福寺裡相貌英俊的辯機和尚勾搭成奸。那位辯機和尚也不是普通和尚,正是高僧玄奘(唐僧)的嫡傳弟子,曾經幫助玄奘完成《大唐西域記》的編寫。兩人乾柴烈火,情深意濃,也顧不得身份懸殊。高陽公主後來還特意將自己陪嫁的金寶玉枕送給辯機作為定情信物,這才牽扯出了後來的盜竊案。

    唐太宗李世民對此極為震怒,認為皇室威嚴掃地,他下令將高陽公主的幾十名婢女全部處死,又將辯機和尚腰斬,把高陽公主圈禁起來。高陽公主對於父親處死辯機的事情十分不滿,父女間最終反目成仇。這年冬唐太宗病死,高陽公主去送葬時連眼淚都沒有流下一滴。(《新唐書》)

    唐高宗李治即位,本來還十分同情他這個妹妹的遭遇,寬恕了她以前胡作非為的事。可是在永徽4年,高陽公主慫恿丈夫房遺愛與哥哥房遺直爭奪爵位,還誣告房遺直對自己無禮。唐高宗讓長孫無忌來徹查此事,長孫無忌卻意外發現房遺愛、高陽公主等人牽扯進了荊王李元景的謀反案。唐高宗極為憤怒,立即下令嚴懲不貸。長孫無忌以謀反的罪名將高陽公主賜死,而吳王李恪、荊王李元景全部被殺,株連甚廣,成為唐高宗初年的冤案之一。

    高陽公主並不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她的榮耀只是伴隨著父皇李世民的恩寵而存在,隨著李世民的去世而消亡。因此,她無法與後世的武則天、太平公主這類政治家相提並論。她在私生活上的混亂表明了當時的民風還較為開放,倫理約束力不強。但她的不幸遭遇也跟她自己嬌縱的性格有關。不過,沒有進入大唐權利中樞的她也只是權利鬥爭的犧牲品而已。

  • 4 # 貓眼觀史

    高陽公主是李世民的女兒,與當時的辯機和尚發生了一段愛情故事,屬於婚內出軌,最後因為一個枕頭被發現公之於眾,李世民下令腰斬辯機,高陽公主隨後也被賜死。我怎麼看?羽評君以為這段禪門公案應該從三個人物去入手,分別是高陽公主、房遺愛、辯機。

    一:喜歡溫柔浪漫的高陽公主

    高陽公主是李世民最寵愛的女兒,他把高陽公主許配給了宰相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一開始高陽公主和房遺愛的感情應該是可以的,但是後來高陽公主發現房遺愛並不是自己喜歡的物件。精神上早已經出軌了,從小受到的教育導致高陽公主空前開放的性格。就因為一次和房遺愛外出打獵遇到了辯機和尚,辯機和尚的言行舉止、樣貌清秀、富有才華都讓高陽公主如痴如醉,第一次見面就跟人家好上了,在後面的日子,兩人經常私會纏綿,出身高貴的高陽公主怎麼會在辯機和尚的茅草屋住的習慣,於是把自己最心愛的枕頭也搬了過去,沒想到卻因為這個枕頭讓事情敗露。有個盜賊被抓,而這個裝飾豪華的枕頭便引人注目,在嚴刑拷打後說出了枕頭是在辯機和尚那裡偷的,李世民知道實情後腰斬了辯機。

    二:榆木腦袋房遺愛

    房遺愛比起他老爹差的不止是一條街,尤其在感情方面。本來因為高陽公主的緣故,李世民愛屋及烏,對房遺愛也很重視,可是後來因為和哥哥爭奪繼承權的事讓李世民頗為頭痛,李世民因此不在寵溺高陽公主,這件事讓他們夫妻倆有間隙,然而房遺愛以為女人都愛陽剛的男人,為了補救這即將消失的愛情,房遺愛天天鍛鍊身體,經常外出打獵。有一次就邀請了高陽公主,就這一次直接把老婆送到了別人的懷抱,高陽公主說累了要休息,房遺愛正好想起前面是辯機和尚的住處,於是就把高陽公主送過去休息,自己又去打獵了。你說房遺愛是不是榆木腦袋,一是對妻子的不瞭解,二是認為和尚有戒律,可你得知道和尚也是男人啊!辯機和尚儒雅俊朗的外表和內斂蘊藉的氣質,恰恰符合了高陽公主對男人的審美要求,於是乎,高陽公主“見而悅之,具帳其廬,與之亂。”

    三:內心躁動的辯機

    玄奘法師取經迴歸大唐後,辯機作為最早的一批譯經助手,因為辯機的高才博識、譯業豐富,成為了轟動一時的翻譯官。為了能靜下心來翻譯經文,大臣許敬宗批准了辯機在外居住的請求。雖說和尚有戒律,要戒色,辯機也做到了,可是那是因為沒怎麼接觸女性,然而高陽公主的到來,辯機被眼前美麗嫵媚的高陽公主一下子吸引住了,內心開始狂熱,加上高陽公主的主動,乾柴烈火一下子就燒起來了。之後一發不可收拾,最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其實這三人裡面房遺愛應該負主要責任,不但不及時制止,而且還幫他們偷情,如果沒有房遺愛的掩護,高陽公主怎麼可能一帆風順;其次就是高陽公主的熱情豪放,內心不甘寂寞;最後只能怪辯機定力不足了。

  • 5 # 趣談國史

    唐朝湧現出了很多著名的公主,比如太平公主,安樂公主,以及這個題目中提到的高陽公主。

    這些公主,都不是省油的燈,不但私生活特別任性,還動不動就參與造反,按照今天的說法,就是不折不扣的“作女”。

    因為太作,往往難以善終。太平公主、安樂公主、高陽公主最終都因參與謀反而被殺。其中安樂公主被殺時只有26歲。

    在這種背景下,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偷個情,根本就算不上什麼大事情了。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暗度陳倉時,她其實早已經結婚了。她的丈夫,是大唐名臣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

    根據經驗不難看出,這應該屬於包辦婚姻和政治婚姻。皇帝為了拉攏重臣,就與他聯姻,把女兒嫁給了他的兒子。

    對於父皇為自己挑選的夫婿,高陽公主並不太喜歡。因為房遺愛是個典型的武將,而高陽公主是個文青。

    倆人沒有什麼共同語言,聊不來。

    正是在這個情況下,高陽公主偶遇了辯機和尚,然後雙雙掉進了愛河。

    實事求是的說,辯機和尚是個十分優秀的和尚,尤其是富有文采,溫文爾雅,正對高陽公主的胃口。

    還有一個隱秘的原因是,古代婦女貌似對和尚特別感興趣。不管是史實中還是文學作品裡,經常能看到古代婦女與和尚偷情的故事,比如《水滸》中的潘巧雲與裴如海。

    反正不管怎麼說吧,高陽公主被辯機和尚迷倒了,然後出軌了,雙宿雙飛。

    此事怎麼暴露的呢?

    源於一起盜竊案件。

    有一個小賊,到辯機和尚的禪房裡去行竊,偷到了一個女式的玉枕。小賊被抓後,審訊的官差對於和尚房間裡出現女式玉枕這件事特別感興趣,便把辯機和尚請來詢問。

    辯機和尚的心理素質有點差,一張口就把高陽公主給賣了。於是,二人偷情的事情就曝光了。

    此事曝光後,最憤怒的不是房遺愛,反而是高陽公主的父皇——太宗皇帝。他一生氣,讓人把辯機和尚給腰斬了。

    好好的和尚不念經,無故招惹貴族少婦,最終命喪黃泉,也算是求仁得仁、死得其所吧。

  • 6 # 可食中國

    扯,題主題目都錯了,錯得沒有常識啊。

    我也是一名皈依弟子,必須得給你撥亂反正了。這哪裡是什麼禪門公案?辯機是玄奘弟子,根本不是禪宗,而是唯識宗的弟子,公案本義指公文案牘,官府檔案。具有公信力和權威性。

    大家知道,達摩祖師一花開五葉,功到自然成。禪宗自唐宋以來形成一種風氣,禪宗又不著文字,非常重視對前代宗師間典範言行的教化啟迪意義,或者創設一些特殊的言行,曲折地闡發禪宗某些特定的教義、規則,其中充滿了智慧的光芒,思辨的禪機和獨特的佛家意趣,修行真諦。這種被記錄下來的高僧大德言行,由於具有如政府公案那樣的權威性,同時又作為後學參禪的重要資料,可以供學禪者研究參考,啟發思想,定奪宗門是非,達到開悟定慧,所以禪家亦把它稱做公案。

    所以,禪門公案一定是包含了高深佛理的言行故事,例如僧問青原:“如何是佛法大意?”源雲:“盧陵米作麼價?還有蘇東坡的“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的故事才算得上是禪門公案。不是講跟佛家有關的故事,連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的偷情出軌野合也成了公案?簡直荒天下之大謬,不知道出題的人是否有一點基本的佛家常識。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留下的故事,其實是太宗寵愛的女兒,生性風流,勾搭玄奘高徒,破和合僧,敗佛法,然後釀成慘案,奴僕被殺,僧人被殺,又謀反和鎮壓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如果真要說是佛家故事,那也應該是因果報應的故事,而非包含玄機義理,修行真諦,頓悟法門的禪門公案。

    至於如何去看待,我覺得可以當因果故事看待,也可以當出軌故事看待,還可以當一代野蠻驕橫風流公主的作死史看待,或者按另一個說法,一位自由女性的不倫之戀看待,但絕不是禪門公案來看待。

  • 7 # 清水空流

    我是辯機,十五歲出家,是會昌寺的主持,在大唐貞觀皇帝在位的時候,拜一代佛門高僧玄奘大師為徒。協助師傅翻譯佛經。深得師傅的喜愛和重用。同門師兄弟都說我是唯一可以繼承師傅衣缽的人。

    但一切都在那一天改變了,我生命的軌跡從此改變。我從一個佛法高深,前途遠大的佛門高僧,變成了一個破戒的和尚,破葷戒。破色戒。起貪念。如此墮落,如此頹廢。這所有的罪責首先都怪我,怪我不守清規戒律。不守佛門之則。成為佛門敗類,是他們嘴裡的淫僧。但這一切的一切都起因於那個女子,那個美麗的而魅惑眾生女子,她是大唐的公主,貞觀皇帝的女兒,宰相的兒媳。高陽公主。

    我最初開始認識高陽時候,她已經二十多歲了,已經是為人夫,為人母。高陽很奔放,很高傲,當然額是很美麗。但我初次遇見她 的時候,高陽和他外貌臃腫的丈夫出門打獵。而我在附近的茅屋裡做禪,這是我和高陽的第一次相遇。我從她美麗的眼睛裡看到了的哀傷,也看到了無奈她是皇帝最寵愛的女兒,是宰相的兒媳,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她難道還不幸福嗎。但我意料不到是,高陽遇見我的時候,她的眼睛裡立即充滿的興奮和異樣。立即開始閃爍靈動的光輝。後來,高陽的告訴我,她從我的眼裡也看到了羞澀和愛慕。會嗎?難道第一次我遇見她的時候都動心了。那個時候就犯了色戒。不會的,我是玄奘大師的高足。未來的大唐第一高僧,再說,高陽是誰,貞觀皇帝而女兒,宰相的兒媳。她怎麼會看上一個和尚。

    但事實卻無法改變,至少我徹底地改變了,從一個高僧變成了一個自己都唾棄了的淫僧,從一個本應成為高僧的出家人變成了勾引有夫之婦的齷齪男人。但必須指出的是,一切都是高陽勾引我的結果,我至少沒有主動侵犯過她,但也必須得承認,我也深深地愛上這個外表看上幸福,而實際上婚姻並不幸福的公主。我很難相信,大唐最傑出的宰相房玄齡怎麼會有這樣一個愚蠢的兒子,對了,高陽的丈夫叫房遺愛,既無情趣也無能力。我很理解高陽為何對他不懈表情。任何一個男人都會對綠帽子憤慨,但房遺愛沒有,當我和高陽在一起的時候,他會給我們把風。封堵訊息,可真是個可人啊。高陽在我的勸導之下,把自己的兩個婢女送給房遺愛做妾,房遺愛很高陽,但他不知道是我的主意。這也許是我對他有所愧疚的表現吧。

    但必須要說的是,我每天都生活在矛盾之中,極其痛苦,當翻譯和誦讀佛經的時候。我是得道的高僧,而晚上,我又成為觸犯戒律的僧人,我多次想擺脫這種糾纏。但高陽始終不答應。,當然。我也已經是欲罷不能了,我也覺得我自己深深地喜歡上了這種生活。確切的說,我也我喜歡上了高陽,佛法的高深也無法阻止我對高陽的迷戀。為此,即便來生下阿鼻地獄我都願意。那天晚上,高陽送給我 一個禮物,是他父親,就是貞觀皇帝送給他的一個玉枕,如果能夠玉枕睡覺,可以養心明目,我偷偷和高陽說,如果能夠遇見你那是最好的。但我不會想到,這個晚上是我和高陽 的最後一面,我無法想象。如果知道最後的結局,我一定會拒絕這個不祥的禮物。

    玉枕送我的第三天失盜了,我沒有在意,高陽送給許多禮物,我沒有在意。但意料不到是。事情過去不久,我就被官府緝拿了。面對官府的問詢,我嚇癱了。與公主和宰相的兒媳通姦是多麼大的罪責,何況我還是個和尚、對我是個和尚,現在我也許才意識到我是個和尚。很快。皇帝陛下的判決下來了。我被判以最慘烈的腰斬。我沒有怪罪皇帝,這是我罪有應得,我甚至是有些感激那個竊賊,讓我早些結束這個浪漫但不應該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我並知道以後發生的事情,高陽曾經為了我的事情向他 父皇苦苦求情。但皇家的威儀不許有這樣的醜聞,功勳家庭也需要顏面,而我這個不守清規戒律的和尚就是他們發洩物件。從此高陽就深深地恨上了他的父皇,當他父親駕崩的時候她沒有哭泣,她要報復。但一個沒有任何頭腦的公主很快被別人利用,成為政治的犧牲品。她的丈夫房遺愛,包括她自己因為“謀反”都被賜死了。而賜死高陽的就是她喜歡哥哥。大唐的第三位皇帝。

    我不知道如果再有一次這樣的機會我會怎麼辦,是遠離高陽,遠離長安,還是保證那個玉枕不會丟失。還是精研佛法成為和師傅一樣 的僧,我不知道,真不知道,但有一點我可以告訴你,高陽很可愛,我也很愛高陽。

  • 8 # 放蕩5584

    高陽公主是李世民的女兒並且李世民對這個女兒的話是十分喜愛的,在高陽公主十六七歲的時候,這個李世民就為高陽公主選好了老公,就是唐太宗的兒子,因為他兒子長大了就是當皇上的料,可不曾想到高陽公主,卻愛上了比自己大許多的辯機,高陽公主的性格就是大大咧咧的,他也不是特別的喜歡唐太宗的兒子,而是喜歡那種溫文爾雅,有書生氣的人,這是辯機剛剛好符合這些,那麼高陽公主就順理成章的愛上了辯機,但是高陽公主已經是別人的人了,當時這可是一個大錯,辯機就被當時最嚴酷的刑法腰斬處死了。

  • 9 # 亭殿閣

    時光倒流千年,停在那旖旎多情,風月成韻的大唐,入耳聲聲佛音,眼前檀香徐徐,高陽公主和辯機大師,一念情緣起,一念情劫生,歲月穿梭千載,他們的故事始終不朽,至今廣為流傳。

    這段轟轟烈烈的愛情,最終徒留一聲嘆息,只是這惋惜背後,卻也是疑點重重,且不說唐朝世風開放,皇室對情愛之事更是格外寬容,而高陽公主作為大唐明珠,既然她和辯機情投意合,唐太宗完全可以成全他們,就單單來說,哪怕唐太宗顧及皇家顏面,也礙於房家面子,必須處置辯機,按照大唐律法,私通罪的罪犯處以流放一年半為刑罰,辯機也罪不至死,可他卻是被動用了腰斬這樣的極刑,實在很難不去猜想,辯機之死背後,是不是還有不為人知的隱情?答案是肯定的。

    辯機並不是非死不可的,可是,他又必須死,並不是因為他和高陽公主的私情,而是因為他是個僧人,他信佛。

    或許是受《西遊記》的影響,在大眾的印象裡,大唐禮佛,唐太宗還派玄奘大師去西域求取佛經,後來又興師動眾譯經。可鮮為人知的是,這並不是歷史全部的真相。事實上,李唐朝統治階級最為推崇的是道教,他們以老子後人自居,利用道教的來維持唐朝皇權的正統性和神聖性。而玄奘大師,當年也並不是受皇命所託出使西域,他其實是偷渡過去的,貞觀初年,唐王朝一度封閉河西一帶,嚴禁百姓擅自西行。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載:玄奘於貞觀三年九、十月間抵達瓜州晉昌城,瓜州刺史獨孤達,州史李昌被玄奘西行真意深為感動,違背朝廷旨意,當面撕毀追捕玄奘的牒文,玄奘由此才出玉門關,渡葫蘆河,到西突厥、阿富汗,南下巴基斯坦、北印度的佛教聖地——那爛陀寺。

    五年之後,玄奘載書而歸了,面對這樣一位公然違反朝廷禁令,而且還是佛教子弟的高僧,唐太宗心裡恨的牙癢癢,卻又只能不動聲色,畢竟當時玄奘名滿天下,要把他就地正法,輿論壓力他也扛不住。可偏偏玄奘不見好就收,他請求借助朝廷的力量去完成翻譯經文這項浩浩蕩蕩的工程,唐太宗一開始是婉拒的,幾次三番的不給玄奘正面回答,直到玄奘和他做了一個交易,這個交易是什麼呢?答案就藏在《大唐西域記》裡,這本書裡全是西域風土人情、政治、歷史、文化等,最重要的是,唐太宗透過它,能間接還原西域路線圖——在冷兵器時代,地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以後的軍事大有益處。

    佛教在當時已經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而與此同時,在百姓看不到的地方,佛教和道教的矛盾日益尖銳,唐太宗雖然表面上支援翻譯經文工作,心裡其實也在琢磨怎麼樣控制眼前的局勢。就在他左思右想,沒有一個好的鍥機的時候,高陽公主和辯機事發,辯機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成為了唐太宗打壓佛教的一顆棋子。

    而一切,也正去唐太宗所預想的那樣,一時之間,天下悠悠之口,都在唾罵辯機為“淫僧”,連帶著,對佛教也開始懷疑,就連他們之中優秀的僧人都如此不堪,何況其他人?百姓對佛教的信仰多少減去三分。

    辯機死後,從唐太宗對高陽的一系列行為來看,他是有意彌補這個親生女兒的,大唐盛世,萬國來朝,公主終於不用去和親,不用淪為政治犧牲品,在唐太宗的本心裡,是希望自己最寵愛的高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所以,他把她許給了長安最好的人家。可最後,他還是犧牲了高陽一輩子的幸福,於心有愧,所以唐太宗最終還是沒有再過多追究高陽公主的過錯。而歷史的風沙也慢慢掩蓋住了這一個的秘密,或許這對辯機和高陽公主來說並不公平,而且殘忍,可在那個年代,他們沒有選擇。唯一幸運的是,他們的愛情沒有被歷史希望,唐人雖已沒,千古有餘情。

  • 10 # 漢周讀書

    唐朝初年,有個叫辨機的高僧,自幼志向高遠。“遠承輕舉之胤,少懷高蹈之節,年方誌學,抽簪革服。”是大總持寺道嶽法師的弟子。

    道嶽法師名氣很大,唐朝著名高僧玄奘也曾向他學習過佛法。名師出高徒,在道嶽法師的精心培養下,十五歲的辯機和尚“潛心向學,鑽研佛法”,二十六歲任會昌寺住持,成為高僧中的佼佼者。

    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法師從西方回到長安,取回大量佛經。

    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接見玄奘法師,玄奘法師建議朝廷抽調人力物力,翻譯他帶回來的梵語經文。

    唐太宗同意從國庫撥專款,由玄奘法師牽頭,在弘福寺組建翻譯團隊,在全國遴選高僧二十餘人,玄奘優中選優,最後留下九人,其中就有二十六歲的辨機和尚。

    九個高僧,辯機和尚的工作量最大,成為玄奘最得力的助手之一,《瑜伽師地論》共一百卷,辯機和尚獨立完成了其中的三十卷。

    完成了繁重的翻譯任務後,玄奘法師按照唐太宗的旨意,將西行見聞寫成了一本書,當時由玄奘口述,辯機和尚編輯整理,一年時間完成了鉅著《大唐西域記》。

    辯機和尚本應該成為載入史冊的高僧,卻因為違犯了清規戒律,竟然以罪犯的身份載入史冊。

    損毀辨機和尚名譽的人可非同一般,她是唐太宗的第十七女高陽公主。

    高陽公主自幼嬌生慣養,深得父皇寵愛,成人後嫁給了宰相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

    高陽公主不喜歡公子哥做派的丈夫,卻看中了神情俊朗,談吐風雅的辯機和尚。

    高陽公主和丈夫在封地打獵時,路過辯機和尚修行的寺院,高陽公主仰慕辯機,一來二去就自薦枕蓆,後來索性搬到寺院住下來。

    一邊是森嚴的清規戒律,一邊是年輕貌美的公主,情慾最終戰勝理智,孽緣隨之而來。

    樂極生悲,公主與辯機和尚的風流事最終因為一起盜竊案被無意間給曝光了。

    長安捕快抓到一個盜賊,發現贓物中有很多屬於皇宮御用的物品,其中最顯眼的就是西域進貢的金寶神枕。

    事關重大,官吏連夜突擊審訊,罪犯交代是從寺廟竊取的,辨機和尚因此被牽扯出來,審訊期間,辨機辯稱金寶神枕是高陽公主贈送給他的,御史不敢自作主張,案件彙報給皇帝。

    唐太宗勃然大怒,為了保全皇家顏面,辨機以“盜御寶”的罪名處以腰斬酷刑,一代名僧就這樣窩里窩囊死掉了。

  • 11 # 生命猶如水泡

    錢文忠《玄奘西遊記》瑕疵之二:未辨辯機通姦高陽案真偽

    辯機通姦高陽一案,《舊唐書》《唐會要》等均未載,唯為宋人所治《新唐書》《資治通鑑》所載。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曰:初,浮屠廬,主之封地,會主與遺愛獵,見而悅之,具帳其廬,與之亂,更以二女子從遺愛,私餉億計。至是浮屠殊死,殺奴婢十餘。主益望,帝崩無哀容。(《新唐書》卷第八十三《列傳第八•諸帝公主》),《資治通鑑》取文等同,不再陳列。

    吉祥辨析如下:

    一者,歐陽修本闢佛之人,正所謂唐有韓愈,宋有歐陽修,皆謗佛之大賊。此人治史,涉及釋教,誣陷佛僧,存有極大可能。故其言不足取信。何況後朝治前朝史,抹黑之言,已成定例。如漢修秦史、唐修隋史、清修明史、宋修唐史,皆如此耳。故宋人所治《新唐書》中,存有大量抹黑唐朝的段落,譬如蓄意主觀抹黑武周,主觀抹黑唐高宗等,因此,此處由謗佛之人治唐史,加入野史雜傳,汙謗佛僧,構陷唐人,大有可能。

    二者,依《新唐書》,所謂“初,浮屠廬,主之封地,會主與遺愛獵,見而悅之,具帳其廬,與之亂”,意思就是最初時,辯機結廬於高陽公主的封地,因為高陽公主和房遺愛在封地打獵,遇到辯機,而後在辯機的茅廬內,高陽與之發生了曖昧之事。吉祥辨析:依唐初公主封地與名號相應例,比如巴陵公主的封地在巴陵(湖南嶽陽),汝南公主封地在汝南(河南駐馬店),安康公主封地在陝南安康,豫章公主封地在豫章(江西南昌),晉陽公主封地在晉陽(山西太原),,以此類推,高陽公主的封地在河北高陽縣,高陽公主另一封號是合浦公主,故其另一個封地在廣西合浦縣。而且,很多皇子和公主的封地雖然很遠,但是其本人並不必然遠赴封地居住,而是常年久住京師。比如晉陽公主根本就沒有去過太原封地。皇子中,晉王治、魏王泰都沒有去封地(魏王泰只在臨終前幾年去過湖北均州最後一個封地,其他封地均未去過),而是常年久住京師。若單論高陽公主相關,在任何唐史資料中,均無高陽公主曾經去過河北高陽、廣西合浦的證據,也沒有辯機和尚曾經去過此兩地的證據,更無房遺愛曾經去過此兩地的證據。遑論三人同去,缺一不可,並且碰巧遇到,一見鍾情,進而淫亂。既無史料證明三人去過遙遠封地,《新唐書》所謂“初,浮屠廬,主之封地,會主與遺愛獵,見而悅之,具帳其廬,與之亂”,就成了無據之詞,真實性嚴重成疑。

    三者,依據許敬宗《瑜伽師地論新譯序》和《大唐內典錄》及《開元釋教錄》記載,《瑜伽師地論》開始翻譯的時間是貞觀二十一年五月十五日。翻譯結束時間是貞觀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也就是說,整整使用了一年時間,才完成這一部大論的翻譯。而許敬宗寫作序文,必然至少要大概閱讀《瑜伽師地論》,也要花費時間。其《序文》又稱:大總持寺沙門辯機,受旨綴文,攝異門分,攝釋分,凡四卷。意思就是《瑜伽師地論》中這四卷是辯機綴文。而《瑜伽師地論》攝異門分,攝釋分均在八十卷之後。這就證明《瑜伽師地論》翻譯快要結束的時候,辯機還在參與工作。並且,《瑜伽師地論》於貞觀二十二年五月十五翻譯結束,還要經過許敬宗耗時閱讀之後,才寫作《瑜伽師地論新譯序》,以呈太宗閱覽。這至少又要大大晚於貞觀二十二年五月十五。而唐太宗崩於貞觀二十三年七月初十。因此,依照《新唐書》所說辯機殊死,那麼辯機被斬的時間,必須發生在這短短几個月之內,才存在可能性。既然後世史家依靠相關史料,都能精確推匯出假定辯機被斬,必死於太宗駕崩前的幾個月或最多一年之內。但《新唐書》只說辯機殊死,卻不敢提及如此輕易可知的具體時間。這明顯是為了防止後來史家證偽,故意未敢偽造並提及時間,以防留下被證偽的把柄,蓄意構成一種模糊其詞、真偽難辨的說辭。本可說清的時間問題,故意不說清,不能說清的曖昧情節,沒有證據的封地幽會,反而描繪得繪聲繪色,《新唐書》於此,明視訊記憶體在避實就虛。其實諸位仔細思考,世間哪一種陰謀構陷,又不具備這一特徵呢?

    四者,許敬宗《瑜伽師地論新譯序》,成文於太宗駕崩前一年,也就恰恰是按照各種史料推理,辯機必須死於的這個時間段,而許敬宗竟還對太宗於《瑜伽師地論新譯序》一文聲稱:臣許敬宗,奉詔監閱……(包括辯機在內)僧徒並戒行圓深,道業貞固。如果辯機犯戒被斬,天下盡知,太宗震怒,許敬宗還敢這樣對太宗呈文?還敢讚美玄奘僧團“僧徒並戒行圓深,道業貞固”?這顯然不合乎常理人情,也不合乎君臣之間基本的相處邏輯。當然,這是依辯機事發被斬在先,而後許敬宗不能如此呈文的合理邏輯解析。反而言之,假定辯機被斬於太宗閱覽《瑜伽師地論新譯序》之後,須知奘師譯經事業是朝廷和皇帝支援的,皇帝、朝廷和佛教在辯機醜聞被斬之後,竟然還繼續公然允許刊載許敬宗《序》文所謂“僧徒並戒行圓深,道業貞固”,竟一字未改,流傳至今,此於當時的佛教,和當時的朝廷,絕對不存在絲毫合理性。因此推理,無論《序》文和辯機被斬事件孰先孰後,都不能推匯出辯機被斬的可能。所以,《新唐書》所採信內容,主觀誣陷惡意最大,而客觀邏輯完全不符。

    五者,又何況,太宗於貞觀二十三年駕崩,次年的永徽元年,依據《宋高僧傳·唐簡州福聚寺靖邁傳》記載:辯機竟然在永徽元年還活著,竟然還在參加《本事經》的翻譯工作?這顯然和《新唐書》採信的野史矛盾。如《宋高僧傳·唐簡州福聚寺靖邁傳》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即居慈恩寺也,同普光寺棲玄、廣福寺明浚、會昌寺辯機、終南山豐德寺道宣,同執筆綴文,翻譯《本事經》七卷。又依《大唐內典錄》及《開元釋教錄》中記載:《本事經》(七卷九十四紙),唐永徽年玄奘於長安譯。《本事經》七卷,見內典錄,永徽元年九月十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至十一月八日畢,沙門靜邁、神昉等筆受。推斷:既然翻譯七卷《本事經》一事,從頭至尾都是在永徽元年(650年)之內完成的,而且有辯機參與,就證明永徽元年時,辯機依然還在世。而唐太宗崩於貞觀二十三年七月初十(649年七月十日)。那麼,已崩的太宗,怎麼腰斬至少一年後還活著的辯機和尚?穿越未來嗎?

    綜上,高陽通姦辯機一案,除宋人所治《新唐書》《資治通鑑》之外,少有史家採信。又《新唐書》頒出不久就引起不滿,其中吳縝就寫了《新唐書糾謬》,找出很多錯誤,並且說修撰者是“不知刊修之要而各徇私好”,而且還說《新唐書》增出的事“多采小說而不精擇”,還說“唐人小說類多虛誕”。因此,很多史學家眼中,《舊唐書》比較務實,而《新唐書》類似於“史學演義”。

    吉祥果

    2021.06.04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羊座事業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