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貞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止於至善,德是什麼?德即生存延續進而成道的正確有效途徑,而道即全知全能心想事成,德即人類並萬類的頂級品質和能力,而道並不存在,在培育覺醒中。

    所以孔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

  • 2 # 我是大明星嗎不是

    孔子所謂的“德”用今天的話簡單解釋一下,就是懂規矩,這是通俗的解釋。懂規矩,什麼事應該做和什麼事不該做,心裡都有數,亦即“門兒清”。進一步說,這就是一套約束自己行為的方法,做人做事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不只儒家提倡人要講道德,以別於畜生,佛道兩家也講德。人生在世上,天同覆,地同載,但是每個人的品性完全不同。有的人道德高尚,有的人沒有道德感,有的人完全不講道德。不講道德的人有的是道德觀念,意識模糊,或者因為受到慾望驅使,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得到自己不該得的東西,就背叛了他的良心。所以,我們可以更簡單地說,德就是指人的良心。比如,一個人做了壞事,是出賣了自己的良心嗎?有時候我們做了壞事卻完全不知,還以為那是對的,除了無知以外,還有道德觀念不高的原因。這些都可以補救,我們學習好的文化知識,再一邊學知識一邊學做人,就可以增強我們的道德觀念,道德意識。儒家主要教人做人的道理,然後再教你一些文化知識,他為什麼這麼安排?就是因為只有我們懂得了怎麼做人了以後,才可能學有所得,學習才能精進。如果我們無德,學再多的知識,也沒有用。因為如果無德,就會利用所學的知識,去做違法的事,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害人,這叫損人利己。動物界中,老虎比很多動物都聰明,他懂得如何捕獵,先是隱藏起來,接著接近獵物。一來二去的捕獵,使他懂得了這個道理,它要悄悄地行動,他選擇智取而非妄動,直接上去追。世上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知識也是這樣,它能利人也能害人。所以,我們必須做一個有德的人,懂得怎麼做人,才能學到更多,才能領悟到更多。一個講道德的人永遠受人敬重,有道德的人無論窮富貴賤,我們一視同仁,敬重並向他學習,也就是見賢思齊。賢者,有德也。德者,做人之道。

  • 3 # 世道澆漓人心不古438

    大成至聖孔子先師慈訓: 春熙嫋嫋飛頭鬢,謙禮和氣是人禮。聖訓憂心無上細,同塵和光妙妙諦。 吾至此說敘吾之出處。希世間善人君子了記曉明。吾實乃孔雀明王之子孔宣,後為方便建立儒家學派改名諱為孔丘。亦稱孔子。三清三境太上道德天尊(老子)乃是吾當初之師父,今以三期末劫時期,亦同諸佛聖賢金仙於此訓示世間諸位善士男女。望加珍惜眼前時機,早得大道心法。榮歸無極。切莫有門教之爭鬥。儒釋道本是一家也,三清便是儒釋道之代表,便是宇宙萬法總源也。還望人間諸位善士良弟修學諸善禮儀,節氣。此儒家禮儀亦是諸佛考證之題,亦會考拔諸善士君子佛子之修行。切莫有小視禮儀心。修善修心,至善至行。

  • 4 # 愛易理愛國客家人乙乙

    德是倫理的量化標準。就是說,一個人類你在人類社會中生活,那麼你就必須運用倫理的規則與人交流,在交流過程中,你對這個倫理道理的使用程度,是不是最適當的?最順應這個社會需要的要求?這個從過程中就會體現出來的是處理事情水平高低問題。掌握倫理道理人情之理的水平高者,是德高者,掌握了比較少的人是德淺德薄者,對道理的掌握低於正常人者,是叫缺德,缺德者和壞人是差不多的概念了。有喜歡這樣去論德的嗎?有人這麼解讀的嗎?如果從中有所受益,是造化。

  • 5 # 記憶中的大橡樹

    孔子的思想,應該沒那麼多錯誤,只是我們理解有誤,或者是被後世朱熹等解讀的有誤而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是對的,當君主的,要有當君主的樣子,當大臣的要有當大臣的樣子,當父母的要有當父母的樣子,當子女的要有當子女的樣子,這難道不對嗎?做到這些,就叫有德。大家好好想想,世界上無德之人,什麼時候會好好遵守法律了?所以,法律那玩意,只能限制好人,對壞人並無多大懲處作用,壞人壓根也沒把那法律當回事。且依法治國,執法也是需要人去執行,那麼執法人員若無德,執行出來的是個什麼結果,不難想象吧?所以,社會生活中,重點是人要有德,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

  • 6 # 烏賊不是魚

    《大學》開篇第一句,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就是弘揚彰顯光明正大的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德佔了極其重要的一部分,而孔子對德,也有諸多論述,從這些論述中,可以看出孔子對德的理解及德在為政、為人、為學中的重要地位。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這句話,突出了孔子的德政主張。在儒家看來,“德”是治理國家、取得民心民力的主要方法,唯有德可以感召,可以推行。為政以德,就好像天上的北極星,安居其所,而眾星圍繞著它旋轉。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孔子的政治理想,主德化,主禮治。因此這裡提出了使百姓人心歸服的兩個要點:德、禮,用德來引導、用禮來整頓。孔子認為,政刑能使人暫時免於犯罪,而德禮卻可以潛移默化地改變人。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論語·顏淵》”。這是季康子向孔子請教政治的時候,孔子的回答。季康子問,如果殺掉壞人來親近好人怎麼樣。孔子回答道:治理政治為什麼要殺戮?你想把國家搞好,老百姓就會好起來。你的心向善,百姓也就向善了。在上的人的作風好像風,在下的人的作風好像草,風往哪邊吹,草就向哪邊倒。這其實是強調了為政者品德的重要性。

    “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這句話是說,有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會有夥伴。因為有德之人即使身處亂世,也會有志同道合的夥伴,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如居之有鄰。孔子本身就是這句話的一個例證: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為賢人,雖處春秋亂世,亦不孤單。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孔子說自己憂慮的有這些:品德不培養,學問不講習,聽到義的卻不能親身赴之,有缺點的卻不能改正。其中“德之不修”居於首位,因為德必修而後成,必須要培養、並加以修養,才能有品德。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論語·述而》這一則說的是為學應當如何做:目標在道,根據在德,依靠在仁,而遊憩於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此四者是孔門教學的條目,為什麼說“據於德”?道行在外,德修在己,若要想求道行於天下,就必須得先據守自己的德,以德為根據地,方可得道、行道而不失道。

    主忠信,徙義,崇德也。——《論語·顏淵》。這是子張問孔子如何去提高品德、辨別時,孔子的回答。就崇德而言,孔子認為,以忠誠信實為主,唯義是從,就可以提高品德。若不以忠信為主,徒爭在外的事業功名,就離德遠了。而在樊遲問孔子如何崇德修慝辨惑時,孔子則說“先事後得”為崇德,先付出勞動,然後收穫,不是提高道德了嗎?兩種回答,既是孔子因材施教,也是自己從不同角度對崇德的認識。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這一則說的是君子小人的品格有所不同,所思所懷也有所不同。君子懷念道德,小人懷念利益;君子關心法度,小人關心恩惠。

    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論語·憲問》。驥,是古代的良馬之名,日行千里。但孔子說,稱千里馬叫作驥,不是讚美它的氣力,而是讚美它的品質。驥雖有力、能行千里,但重在其德性馴服善良。那麼於人而言,德才兼備,所稱讚的亦是在德,若有才無德,又有什麼可以值得讚美呢?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聽到道路上的傳言就四處傳播,這是應該被拋棄的作風。德,是由內心修養而後成的。聽聞嘉言懿行,就學習、思考潛心修煉,潛移默化,轉化為自己的德行。而道聽途說,聽得容易、說得容易,不經思考,善言不為己有,惡言脫口而出,對品德來說,是應該拋棄的。另外孔子也說過“巧言亂德”,花言巧語足以敗壞道德,可見巧言與道聽途說,都無益於品德的修煉。

  • 7 # 搜搜看了來

    孔子提出的“為政以德”源自《論語》:“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意思是說,用道德來治理國家,執政者便會象北極星一樣,居於一定的位置,別的星辰都環繞著他。

    這裡說“為政以德”就是用道德來治理國家,不是象法家那樣依靠刑律懲罰來治理國家,德治也是儒家政治特色,也是中國封建制度之所以能夠延續長時間的根本所在。古代德治從本質上說是人治(以皇帝意志決定一切),不是現在說的公共道德,孔子所說的德治就是以封建道德作為帝皇統治天下的手段,如果是象周文王、周武王那樣的賢明君主,就天下太平,但是如果是象紂王那樣的暴君,則是人神共憤的亂世

  • 8 # 寂語堂齋

    《論語.衛靈公篇》15. 4 子日:由!知德者鮮矣。那麼到底什麼是孔子所說的德?

    孔子周遊十四國後發出感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這是孔子對當時社會環境的真實寫照。為什麼那個時代的人都不好德而都好色呢?這樣孔子才道出了真正原因,子路啊!現在這個社會知道什麼是德的人太少了。正因為人們不知道什麼是德?人們才去好色。

    那麼什麼是德呢?孔子是這樣說的,《論語.雍也篇》6. 29 子日: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庸稱之為德,並且是最高的德,人們缺乏這種德已經很久了。在《論語》裡孔子就說過這麼一句中庸,也許這個中庸太高深的原故吧!但是孔子在《論語.子路篇》裡把中庸改做中行了。《論語.子路篇》13. 21 子日:不得中行而與之,必有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狷即拘謹無為的意思,得不到中行之人,那麼人只有瘋狂進取和拘謹無為這兩種人,這就是中庸思想的精華所在,也是德之所在。

    我們這樣來理解中庸,中庸不是和稀泥,中庸是一種哲學,是任何事物最為正確的存在和執行方式。古人講太過和不及都是錯的,後來又講左傾和右傾。其本質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無不尊守著這樣一個規律。比如喝酒,喝少了不解渴,喝多了則失態,喝的正好方為最佳。再比如社會上大體是由少年人、中青年人、老年人組成,中青年人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承載著家庭和社會,這種承載就叫厚德載物,中青年人在社會的人群中就屬於中庸,所以中庸就是德。

    德的外在表現形式有很多種,比如不偏不倚為人處事公正,這就是一種德,就象孔子說的為政以德就是這種治國主張。還有比如孔子說的,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千里馬不稱其力,稱其德,這個德就是能承載而又任勞任怨。還有比如孔子說的,泰伯,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謙讓也是一種德。還有比如孔子說的,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君子之德象一種風,也就是說德是一種風氣,一種行為準則的風氣。就象孔子周遊列國時看到的人們把好色當做流行風氣。也象我們過去剛改革開放時把港臺歌曲看做流行歌曲一樣,形成了一種風氣。如果把德也形成為一種風氣,就成為德風。

    根據孔子說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德是獨立於仁而存在的一種行為準則。我們再根據中庸即德的思想,我們把德就可以理解成,仁的恰到好處即為德;義的恰到好處也為德;禮的恰到好處也為德;智的恰到好處也是德;信的恰到好處也是德。同理溫、良、恭、儉、讓恰到好處均為德。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孔子所說的德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行為。公正、正直是德、謙讓是德、任勞任怨是德、把任何事情做的恰到好處也是德。

  • 9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孔子所謂的“德”,有一般含義和特殊用法,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品德,德行,德操。《論語·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鄰。”意即孔子說:“不違背道德的人,必有人靠近、圍繞著他。”其中“德”指的就是品德,德行,德操。

    第二,政治品質。《論語·述而》: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意即孔子說:“立志於‘道’,執守於德,不違於仁,遊學於‘六藝’。”其中“德”指的就是德才兼備範疇的政治品質。據,“執守之意”(朱熹《四書集註》)。

        第三,信念,抱負。《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意即孔子說:“君子胸懷的是偉大抱負,小人想念的是鄉土習俗小事。”其中“德”指的就是信念,抱負。

    第四,恩德。《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即有人說:“以德報怨怎麼樣?”孔子說:“用什麼報德?應該是用公正無私的思想來化解怨恨,用崇高的道德來報答恩德。”其中“德”指的就是恩德。

    以上“德”的含義,與我們現代四角號碼新詞典的定義是一樣的。

    第五,中庸之為德。《論語·雍也》: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意即孔子說:“中庸作為一種道德,是至高無上的了!人們缺少這種道德已經為時很久了。”其中“中庸之為德”就是把“中庸”的本質——客觀公正作為“德”的準則,用之於各方面,要體現客觀公正。例如解讀孔子文化,能體現客觀公正,就不致於被扭曲,這就是“中庸之為德”(以下第六至第八點也體現這一意涵)。

        第六,修文之德。《論語·季氏篇》:孔子論“不患寡而患不均”時,對冉求說:“……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意即“……這如果是正確的話,那原來邊遠人不歸服就修文德讓他們來這裡。既來之,則安之。”其中“德”指的就是修文之德,在修文方面也講究“德”。修,寫。

    第七,倫常道德。《禮記·哀公問》:孔子回答哀公問時說:“夫婦別,父子親,君臣嚴。三者正,則庶物從之矣。”其中“三者正”指的就是在倫常道德方面體現正,公正。

    第八,德風(政風)。《論語·顏淵篇》:“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意即“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風,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風吹到草上,草必定隨風而倒。”其中“德風”指的就是“政風”,要體現正,公正。

    嚴正宣告:

  • 10 # 3分清醒6分醉

    德”屬於內在修養要求,德”與“禮”互為裡表,構成了人格塑造的內外統一。周人認為要完成禮治,必須加強養德,這樣社會秩序才會令人心服,因而禮制無疑促進了道德的深化又反過來有助於實現禮制。

    體現在西周禮器上,周人與商人也自有異趣。商人禮器可謂一種奉神之器,周人禮器則含有一種戒人之意,禮器的固定化與社會的法制化是相適應的。周禮的思想和制度藏於尊爵鼎彝等神物之中,這種宗廟社稷的重器寓含著法律條文的內容,這與商人偏重祭神功能和含糊人倫界定有所不同。由西周宮室建築看,佈局合理、規整、嚴謹,前堂後室連為一體,顯然是依照宗法禮制,將生活場所和政務場所結合,體現出完整、系統、嚴密的“家天下”特徵。在喪葬中,成批禮器也說明周禮的森嚴,其中尤以列鼎制度為甚。考古學證實,列鼎數目確因主人身份高低而有嚴格規定,其他隨葬禮器多少也有相應的配置數目,都能反映出墓主生前的地位等級情況。這一切表明,西周的禮制確實得到強化,而道德自然要遵循禮制所規定的角色、如僭越,即為違禮,不願安分守己而超越等級規定,便被視為道德品質出現問題,就會受到社會譴責。

    由於周人堅持宗法制,殷人“孝”的思想也是“禮”的基礎。殷人固然強調“孝”,但沒有具體詳細的實施。而周人不但建立起“孝”的權威,而且制定出較為完備的條律。他們相信祖宗鬼魂的存在,以向先祖獻孝來加強周族的團結。同時對父母的奉養、服從、尊敬更切實地付諸日常生活中。因而,“孝”這一道德要求,成為周人重要的道德綱領。他們倡導敬祖,結合社會現實,道德規範具有能動性和有效性,使“天人合一”的宗教思想延展到“天人合一”的倫理思想。由宗教到倫理,是商周文化轉變的重要特徵。“以祖為宗,以孝為本”,家族血緣擴充套件到政治領域,自然形成合理有機的體制。

    在宗法禮制日益完善的情況下,道德意識也深入人心。因而,在周禮的框束下,形成普遍的道德追求,以此建構起人人必遵的道德觀念,形成社會的有序運轉。誰若大逆不道,不管是貴族還是平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總而言之,周人的敬德保民還是要服膺天命,但比較一下《商書》和《周書》就會發現,二者在宣揚天命時所強調上天授命的條件是有差別的。《商書》在講上天授命給有德者以及有德者才能保天命時,德的內容重神而抽象,而《周書》所宣揚的周先王之德和訴說殷紂王的不德就重人而具體。周代形成的一套道德倫理規範,歸結起來不外以“父權”為軸心的“社會倫理”和以“君權”為軸心的“政治倫理”,而這也正是天命的實際內容。他們極力宣傳所建立的一切社會政治制度都是天帝的決定,“天秩有典”“天秩有理”,事實上是借用天命來神化社會的等級區分和人倫關係,遵從上天的命令和安排當然也是有德的表現。周人正是將天上人間結合起來,把“天命無常”和“敬德保民”連為一體,這體現出周人以德配天、注重人事的理性精神。只有周王有權祭天,那麼不管春耕秋收,他都要率臣民求佑謝恩,人們相信人事可以影響天神的那種巫術成分。因而人間治理得好,便以為天降福祚;人間治理得不好,便以為天降災殃。久而久之,周王一方面彷彿成為天神的化身,操持著天神的諸種事務,以君臨國家統率萬民;一方面又必須恭謹從事,以民為鑑,樹立起良好的社會風氣。正如郭沫若在《青銅時代》中所說,周人極端尊崇天的說話都是對殷人說的,而有懷疑天的說話都是周人對著自己說的,周人繼承殷人的天的思想只是政策上的繼承。也就是說,周人對天又懷疑又崇拜:懷疑只在統治集團內部講,強調“敬德保民”才是治國之本;崇拜則對全社會講,利用天命樹立自己的高大形象。這完全是統治上的需要,而恰恰也說明周人頭腦的清醒。

    但是到了西周末年,隨著周王室的衰落和各諸侯國經濟、政治勢力的發展,人們的神權和王權意識都在削弱。勞動人民的逃亡反抗,新興封建勢力的擴張,王室貴族之間的內訌,使僭越違禮之事層出不窮,既衝擊著貴族專政的世卿世祿制,也不斷動搖著上帝的權威。人們對上帝的懷疑和詛咒,對自然界變化的唯物解釋,使西周以來的統治思想受到很大沖擊。在這種新形勢下,一方面統治者仍然宣揚自然變異是天在賞善罰惡,是人們違反道德規範的結果;另一方面,人們的天、德、禮、孝等思想觀念,則產生了巨大的動搖和革新。這樣,西周“敬德保民”的確曾帶來過欣欣向榮的國勢,但由於堅持不力,導致後世失政,最後造成西周覆亡。隨著統治機構的崩潰,天命受到詰問,而民本思潮由此而興,不能不說西周的道德、秩序完成了其承前啟後的歷史使命。

    建立在敬德保民基礎上的天神觀念,在西周時人們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它一方面保留了自然界百神之長的身份,另一方面又是宗法禮制的保護者,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糾纏在一起分辨不清。這種情況使中國文化長久以來形成天人關係的難解難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總不能分道揚鑣,道德似乎便是一種天道與人德的結合。而由於西周天命神學的主要內容是為宗法國家作理論上的辯護,所以後來的中國文化對天命神學無論是繼承、改造還是批判,都是圍繞著對宗法制度的不同態度而展開。這種情形也就規定了中國文化以政治道德問題為主要內容,而不是把客觀解析自然永珍作為積極目標。儘管後來不斷有人探究人主宰萬物的能量,但總是很難反撥歷史的巨大慣性。夏、商、周形成的堅實的文化基礎,實在造就了傳統觀念的深刻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腿肌肉該怎麼練?有哪些訓練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