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非法的黑

    >>這要從 1915年12月16日的倫敦的幾個英華人說起,他們用一根鉛筆和一張地圖對幾千公里外的中東土地進行了分割 >> 這些英華人此次坐在一起,是為了討論如何把奧斯曼帝國作為未來的戰利品在協約國之間進行切分 >>為了滿足法華人的需求英法雙方於次年的5月16日又簽署了臭名昭著的賽克斯-皮克特秘密協定 >> 賽克斯-皮克特協定中的中東地圖,A和B分別標記了法國和英國的勢力範圍 賽克斯-皮克特協定也鑑定了百年中東動亂的序幕。 >> 為了討好美國政府中的猶太人群體,英華人在簽署賽克斯-皮克特協定的第二年,也就是1917年11月2日又發表了貝爾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在宣言中,英國政府承諾將幫助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民族家園(National Home)。對於渴望建立獨立國家的猶太人來說,這份宣言是他們建國之路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現在以色列建立的源頭。 >> 也是由於有《貝爾福宣言》的背書,大量在歐洲受到排擠和迫害的猶太人紛紛踏上這片「應許之地」並定居下來。在1922年,巴勒斯坦還只有84,000名猶太人,只佔總人口數的11%。而到了1936年,這個數字已經快速增長到了370,000人,達到了總人口數的27%。 >> 隨著猶太人的湧入,生活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與猶太人之間產生了越來越多的衝突。從1920年開始,在巴勒斯坦境內爆發了多次阿拉伯人針對猶太人的暴力襲擊事件。由於感到英國政府無法提供有效的保護,猶太人在1921年成立了自己的準軍事組織哈迦納(Haganah)這個組織也在後來的猶太建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隨著巴勒斯坦地區的暴力衝突不斷升級,英華人意識到這兩個相互仇視的民族是無法共同生活在這樣一塊狹小的土地上的。於是英華人再一次拿出了鉛筆,把巴勒斯坦進一步分割成了兩個部分,這就是1937年的「皮爾分治方案」(Peel Commission Partition Plan)。在這個方案中,猶太人將得到巴勒斯坦20%的土地,用來建立一個猶太國家;阿拉伯人將得到巴勒斯坦70%的土地,並最終與東面的外約旦合併為一個國家;剩下的10%的土地包括聖城耶路撒冷以及從地中海邊通往耶路撒冷的一條通道,將由英華人統治。 >>對於猶太人來講這個計劃中的土地大大的低於他們的期望,是不是有點太小了,但是猶太人還是服了軟,誰叫當時猶太人的力量太小呢。 >> 阿拉伯人對於這個分治方案的回答是一個堅決的、毫不妥協的「不可能,這輩子都不可能!」哥有人有的是人,憑啥把我的地盤分出去。 >> 雖然阿拉伯人堅決反對,但是並沒有啥效果,方案並沒有廢除,作為迴應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組織起了一輪新的武裝起義。英國政府也對這次武裝起義進行了強力鎮壓,但一直到1939年的夏天才控制住了局勢。 >> 這時正值二戰爆發前夕,英華人已經沒有精力去應付阿拉伯人新的武裝起義,他們急需一個承諾來安撫渴望獨立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於是在這一年的5月,英國政府釋出了一本白皮書,承諾在10年之內讓巴勒斯坦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白皮書中還對猶太移民的數量做出了限制,即每年不超過15,000人,這樣可以保證巴勒斯坦獲得獨立時將會是一個以阿拉伯人為主體的國家。 >> 白皮書的釋出是英華人對《貝爾福宣言》的一次徹底背叛(反正你們又打不贏我)。22年前英國政府曾經承諾過要支援建立的猶太國家在白皮書中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當然了,這也不是英國政府第一次違背自己的承諾。對於英華人來說,只要符合國家利益,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盟友是不能背叛的,也沒有什麼承諾是不能背棄的。 >>但隨著二戰的結束,巴勒斯坦問題反而變得越來越棘手了 >> 第一,英國在二戰中慘勝之後,國力大打折扣,對於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力大大降低。這時的英國政府已經沒有能力維持巴勒斯坦的穩定與和平。 第二,在二戰期間共有600萬歐洲猶太人遭到德國納粹工業流水線式的屠殺,這導致世界輿論開始一邊倒地支援猶太人建立自己的國家。在這場浩劫中倖存下來的猶太人也渴望前往一個猶太人可以免遭迫害的國家。 >>當時猶太人主要向美國和巴勒斯坦移民 >>而面對潮水般湧入的猶太難民,英華人嚴格執行了1937年白皮書中的移民限額。皇家海軍遊弋在巴勒斯坦海岸,將載有猶太非法移民的船隻攔截下來,然後再將他們重新遣返到歐洲的難民營中去。而對與英華人的這種做法,猶太人的武裝也對英華人做出來相應的迴應 >> 自從26年前從地圖上分割出巴勒斯坦這個地區之後,這個地方就一刻沒消停過。 >> 無論英華人提出什麼方案都會立刻同時遭到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反對。 最後,英華人得出結論(爺不伺候了),處理這個爛攤子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它交給別人去處理。 1947年2月14日,在賽克斯畫下那條直線32年後,英華人決定把巴勒斯坦問題交給聯合國來處理(聯合國大哥這個地方管不了)。 >> 面對英華人撒手不管的巴勒斯坦問題,聯合國決定成立一個特別委員會進行調查並給出建議。在經過了幾個月的實地調查後,委員會中的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兩個民族是無法共同生活在一個國家之中的。最後,特別委員會給出了一個分治方案。 在這個分治方案中,除了由國際共管的聖城耶路撒冷之外,整個巴勒斯坦被分成了六個區域,猶太國家和阿拉伯國家各佔三塊。兩個國家所擁有的三塊領土都是不連續的,每一塊都被另外一個國家的領土所包圍。三塊領土之間僅僅依靠幾個接觸點(Kissing Point)來維持聯絡,這些接觸點將由國際組織管理。猶太人共獲得了巴勒斯坦56%的土地,阿拉伯人獲得了巴勒斯坦43%的土地。 >> 不得不說,這一份方案 想得到美。但是這也是至今為止猶太人建國的最大依據所在。 >> 儘管這個分治方案存在很多問題,但它畢竟給了猶太人一個國家。而且與十年前的皮爾分治方案相比,猶太人獲得的土地面積增加了1.5倍。如果這個分治方案可以在聯合國大會上表決透過,就意味著猶太人在一千九百年之後將重新擁有一個自己的國家。猶太民族千年來的建國希望,現在掌握在了聯合國57個成員國代表的手中。 >> 全世界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們立刻行動了起來,對成員國代表們進行了一系列外交攻勢。著重標記一下 就連猶太裔物理學家世界級大佬愛因斯坦也被動員起來給印度總理尼赫魯寫了一封信。 >> 信中,愛因斯坦向尼赫魯講述了猶太人一千年來由於沒有祖國而遭受的各種迫害,尤其是納粹對猶太人進行的大屠殺。一戰結束後,原奧斯曼帝國控制下的阿拉伯地區中99%的土地都被分配給了阿拉伯人,猶太人難道沒有權力在這片祖輩曾經生活過的土地上享有餘下1%的土地嗎?愛因斯坦懇求尼赫魯對分治方案投下贊成的一票。尼赫魯在回信中委婉地表示他雖然很同情猶太人的遭遇,但是他不得不為國家利益考慮——當時的印度有1300萬穆斯林(大佬也沒得用啊)。 >> 與此同時,阿拉伯人則警告那些可能投出贊成票的國家,分治方案一旦透過,將會導致一場「全面戰爭」。除此之外,阿拉伯國家還用石油禁運來威脅西方國家不要投下贊成票。 11月26日,聯合國大會對分治方案進行投票的日子到來了。在大會開始前,猶太人的外交代表、一個留著小鬍子的男人在一遍遍地計算著他們所爭取到的選票數量。他沮喪地發現,經過幾個月的外交努力後,他們還是沒有拿到足夠的票數。 但是,這名叫做夏裡特(Moshe Sharett)的男人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他決定採取拖延戰術。在投票前進行的演講環節中,對猶太人友好的國家代表們發表了冗長的演說,成功地把會議時間拖到了傍晚時分。大會主席在徵詢各成員國意見後,決定將投票環節延期進行。由於11月27日這一天剛好是美國的感恩節,所以這次大會將延期至兩天後的11月28日繼續進行。 猶太人又得到了兩天的寶貴時間。在這兩天裡,猶太復國主義者們展開了瘋狂的外交活動。無數的電話被撥出,無數的電報被髮往世界各個角落。包括美國總統杜魯門(這才是真正的大佬)在內的各路權勢人物都接到了猶太人的請求,要他們盡一切手段去影響各成員國代表的投票。 >> 賴比瑞亞總統則接到了美國前國務卿打來的電話。 >> 除了菲律賓和賴比瑞亞,海地在美國政府的影響下最終也投出了贊成票。 >> 猶太人的下一個目標是法國 >> 巴魯克直截了當地告訴法國代表,如果不投下贊成票,法國將會失去所有美國的經濟援助(還想不想要錢花)。 >> 最終,分治方案以33票贊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的結果透過表決,成為了聯合國大會第181號決議。根據這個決議,猶太人有權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自己的國家。三天前還在絕望中計算選票的那名小鬍子男人此刻和同胞一起歡慶起了這一民族新生的時刻。這個男人此時還不知道,他將在七年後成為這個新生猶太國家的第二任總理。 >> 在猶太人歡慶民族新生的同時,會場內的阿拉伯人宣佈此決議無效,並退場表示抗議。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由於德國納粹犯下的暴行,阿拉伯人就要被迫讓出巴勒斯坦一半的土地。阿拉伯國家發誓要用武力來阻止這個猶太國家的建立,當時所有阿拉伯人都表示老子忍不了,老子要打,要把你們這些猶太佬打到地中海去。 >> 耶路撒冷,在特拉維夫,在海法,無數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透過收音機第一時間得知了投票結果。猶太人走上街頭又唱又跳,陌生人們在街頭熱情地擁抱、親吻。這將是一個不眠的狂歡之夜。 >> 距離分治方案在聯合國透過才剛剛幾個小時,阿拉伯人就兌現了他們幾個月來發出的威脅。在11月30日早上八點二十分,一輛開往耶路撒冷的巴士遭到了阿拉伯人的襲擊,車上五名乘客死亡。半個小時後,另一輛巴士也遭到了同一幫人的襲擊,車上兩人死亡。在同一天,特拉維夫的一名猶太人被狙擊手槍殺。四天之後,特拉維夫附近的一個猶太人居住區遭到大規模襲擊,至少七十名猶太人被殺。 >> 面對阿拉伯人的襲擊,猶太人的準軍事組織哈迦納開始了針對性的還擊 >> ,伊爾貢成員向人群中投擲了一枚炸彈,炸死了6人。作為報復,煉油廠裡的阿拉伯人在幾個小時之後殺害了39名猶太工人。第二天夜裡,哈迦納又襲擊了這些阿拉伯工人所居住的村莊,成年男子被一個個地從房屋裡拖出來槍殺。根據哈迦納自己的報告,共有約70名阿拉伯人死亡。 >> 當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的暴力衝突和恐怖襲擊愈演愈烈之時,英國在12月4日決定在第二年的5月15日正式結束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這意味著周邊五個阿拉伯國家對巴勒斯坦猶太人的宣戰進入了為期163天的倒計時狀態。163天后,哈迦納和伊爾貢所面對的將不再僅僅是遊兵散勇式的阿拉伯民兵,而是埃及、約旦、敘利亞、伊拉克和黎巴嫩等國的正規軍。 >> 要想讓這個猶太國家生存下來,本-古裡安需要在163天之內招募到更多的人,募集更多的武器和更多的資金。 >> 這位叫做果爾達·梅厄的女人來到美國,是為了給巴勒斯坦猶太人籌集資金,以對抗即將到來的阿拉伯國家聯合入侵。為了抵擋五個阿拉伯國家的正規軍,他們將需要很大的一筆錢——至少2500萬美元。 梅厄並不是第一個前往美國籌集資金的巴勒斯坦猶太人。在她之前已經有多位代表被派往美國,向那裡的猶太人募集捐款,但卻都沒有募集到足夠的金額。美國猶太人已經對世界各地猶太人無休止的捐款請求感到厭倦了。自從希特勒開始對歐洲猶太人進行迫害,他們就在不停地捐款。隨著二戰的結束,美國的戰時繁榮經濟也開始逐步下行,美國猶太人自己也遇到了經濟上的困難,捐款的意願也越來越低。剛剛從美國回來的財務主管卡普蘭彙報說,來自美國的援助不會超過500萬美元。 >> 果爾達·梅厄給美國聯合猶太人慈善會會長蒙托爾(Henry Montor)打了一個電話,後者想辦法幫她在第二天下午安排了時間進行一次演講。 第二天在芝加哥,面對全美國最有影響力的猶太人群體, >> 演講: 「我們終於等到了這一天,世界各國支援猶太人在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建立一個猶太國家。此刻在巴勒斯坦,我們正為了把這個國家變成現實而戰鬥。這並不是因為我們想要戰鬥。如果可以選擇,我們會選擇在和平中建設這個國家。 各位,我們已無路可退。穆夫提和它的手下已經對我們宣戰。我們必須為生存而戰,為安全而戰,為我們在這裡所擁有的一切而戰。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為猶太人的榮譽和獨立而戰。毫不誇張地說,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正在出色地完成這個任務。你們中的很多人都去過巴勒斯坦,你們中的每一個人都讀過關於巴勒斯坦年輕人的報道,知道他們是怎樣的一群人。我與這一代年輕人相處已經有整整二十七年了,我以為自己很瞭解他們。但現在我才知道,甚至就連我也並不完全瞭解他們。 …… 有三十五個年輕人,由於沒有車輛能帶他們去解救一個被圍困的村莊,他們選擇由山路步行前往那裡。他們知道這條路會經過阿拉伯人的村莊,他們也清楚自己所面臨的危險。他們是這個國家最優秀的年輕人,但他們全都被殺死了,一個都沒活下來。我們從一名阿拉伯人那裡得知,他們在犧牲前與上百名阿拉伯人戰鬥了整整七個小時。他們中的最後一個人打光了所有的子彈,戰死時手中緊握著他最後的武器——一塊石頭。 各位,我想讓你們知道,巴勒斯坦猶太人會戰鬥到最後。如果有武器,我們就用手中的武器戰鬥;如果沒有武器,我們就用手中的石塊戰鬥。 我想讓你們知道,我來到美國不僅僅是為了拯救巴勒斯坦的70萬猶太人。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剛剛失去了600萬同胞。如果僅僅是為了這區區幾十萬猶太人的安危就勞煩半個地球外的猶太同胞,那麼我們也太過放肆了。不,這並不是我來美國的目的。 如果巴勒斯坦的70萬猶太人生存了下來,那麼猶太民族就生存了下來,猶太民族的獨立就有了保障。如果巴勒斯坦的70萬猶太人被屠殺殆盡,那麼在未來的幾個世紀裡都不再會有猶太民族,也不再會有猶太家園。 各位,戰爭已經打響。在巴勒斯坦,每個猶太人都堅信我們必將勝利。這就是我們的信念。我們都知道在1921年、1929年和1936年發生的阿拉伯人暴動。我們都知道在過去幾年中歐洲猶太人的悲慘遭遇。現在,巴勒斯坦的每一個猶太人都知道,我們將在幾個月後建立一個猶太國家。 我們清楚,作為建立這個國家的代價,我們將失去我們當中最傑出的一群人。此刻,我們已經失去了300多人,我們還將失去更多。毫無疑問我們還將失去更多。同樣毫無疑問的是,無論有多少阿拉伯人入侵,我們的信念都絕不會動搖。然而,僅僅憑藉勇敢的信念是無法面對敵人的槍炮的。沒有信念支撐的槍炮固然並不可怕,但沒有槍炮支撐的信念也只能隨著肉體一同被粉碎。 我們現在就必須為明天的堅守做好準備。機遇就在眼前,我們能夠抓住它嗎?把我自己放在你們的位置上,我想說擺在各位面前的問題很簡單:那些此刻在前線堅守的戰士們,會不會最後沒能堅守住,僅僅是因為本該今天送到巴勒斯坦的資金晚到了一兩個月? 巴勒斯坦猶太人會不會最後沒能堅守住,不是因為懦弱,也不是因為無能,而僅僅是因為他們缺乏繼續堅守下去的物資? …… 僅僅憑藉十根手指、信念、犧牲,我們是打不贏這場戰爭的。你們是我們唯一的後盾。穆夫提有阿拉伯國家的支援,儘管不是每一個國家都對他格外熱情,但這些都是擁有政府預算的主權國家。埃及政府可以用政府資金支援我們的敵人。敘利亞政府同樣可以。 我們沒有政府。但我們有全世界的猶太同胞。我信任美國猶太人,正如我信任巴勒斯坦猶太人一般。我相信他們會看到形勢的危急,向我們伸出援助之手。 我清楚我們所要求的並不容易做到。我親自參加過多次籌款活動,知道籌集這樣大的一筆資金並不容易。但我在巴勒斯坦看到,當我們號召大家為傷者獻血時,人們紛紛從辦公室湧進醫院。我看到人們為了獻出自己的血而排上幾個小時的隊。 在巴勒斯坦,人們捐出的除了錢以外,還有血。 我知道你們中的很多人跟我們在前線的人一樣焦慮。我很肯定,如果身處巴勒斯坦,美國猶太人中的年輕人也會做與我們的年輕人完全一樣的事情。 我們並不比任何人優秀。我們也不是猶太人中的佼佼者。不過是命運的安排使得我們在那裡,而你們在這裡。我相信如果我們互換位置的話,你們在巴勒斯坦也會做同樣的事情,你們也會來到美國尋求我們的幫助。 最後,讓我借用二次世界大戰中丘吉爾的話來結束我的發言。 絲毫不誇張地說,巴勒斯坦猶太人將會在內蓋夫戰鬥,將會在加利利戰鬥,將會在耶路撒冷周邊戰鬥,將會一直戰鬥到最後。你無法決定我們是否應該戰鬥。我們已經決定。巴勒斯坦猶太人絕不會對穆夫提投降。我們已經決定,誰也無法改變。你們只能決定一件事情:當戰鬥結束時,獲勝的是穆夫提,還是我們。美國猶太人有能力做出這個決定。這個決定必須在幾天內、幾小時內儘快做出。 我懇求各位——不要等到太晚。不要在三個月之後才為你今天沒有做的事而追悔莫及。現在就做出這個決定。」 >> 當梅厄在臺上演講時,坐在臺下的人們一邊聽、一邊流淚。當演講結束的時候,大家紛紛起立,會場內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大家爭先恐後地衝上講臺送上捐款。一些人為了捐款甚至跑去銀行辦理貸款。在這個下午結束的時候,梅厄就已經籌集到了2500萬美元。 在這之後,梅厄在美國進行了全國巡迴演說,有時一天要進行好幾次演說。每到一處,猶太人對她的請求都報以熱烈、慷慨的迴應。 當1948年3月離開美國時,這名只帶了10美元進入美國的猶太女子一共籌集到了5000萬美元,相當於沙烏地阿拉伯1947年所有石油收入的三倍。 這名叫做果爾達·梅厄的女人,將在21年後成為以色列的第四任總理。 >> 有了錢還得有武器,但是當時的軍火都只能賣給主權國家,以色列當時還不存在。既然不能明的買那就暗地裡買,經過各種各樣猶太人的關係和走私,猶太人終於買回來第一批像樣的準備。(不容易啊) >> 到了1948年3月 >> 暴力衝突仍然在持續升級 >> 3月19日,美國代表在聯合國安理會上表示,鑑於聯合國分治決議無法在巴勒斯坦被和平執行,他建議暫緩執行該決議,由聯合國出面對該地區進行臨時託管。 >>12 月12日,在距離英軍撤離巴勒斯坦還有兩天時,以本-古裡安為首的全國理事會的10名成員對是否立即建國進行了投票 >> 最後以6比4的微弱優勢通過了立即建國的決定 >> 5月14日下午,英國高階專員康寧漢爵士(Sir Alan Cunningham)離開了耶路撒冷,飛往海港城市海法。幾個小時後,他將在那裡乘坐英國軍艦離開巴勒斯坦,結束英國對這片土地三十年的統治。 >> 同一個下午,在特拉維夫市中心羅斯柴爾德大道上的一個美術館大廳裡,以本-古裡安為首的一群猶太復國運動的領導人們聚集在了一起。本-古裡安將在這個下午宣佈以色列的成立,結束猶太民族長達兩千年的等待。儀式的時間和地點都進行了嚴格的保密,直到開始前一個小時才公佈。面積不大的大廳只能容納兩百多人,很多人只能站在美術館外 以色列建國典禮舉行時,特拉維夫美術館外的人群 在本-古裡安背後的牆壁上,掛著猶太復國運動發起人赫茨爾(Herzl)的一幅肖像。51年前,赫茨爾在瑞士的巴塞爾組織了第一屆猶太復國運動大會。在會後,他偷偷地在日記中寫道:「在巴塞爾我成立了一個猶太國家。如果我在今天這樣大聲地宣佈的話,肯定會遭到所有人的嘲笑。但是在五年後,最多五十年後,每個人都將知道這個國家。」 下午四點整,大廳內所有的人起立,一起合唱了他們的先輩在51年前就已經選好的國歌《希望》。接下來,本-古裡安在一片肅靜中宣讀了包含979個希伯來語單詞的《建國宣言》。在巴勒斯坦全境,無數的猶太人流著眼淚,透過收音機收聽了實況轉播。 >> 本-古裡安宣讀《以色列建國宣言》 >> 本-古裡安在《建國宣言》中宣佈,「以色列的大門將向全世界的猶太人敞開」,並且「向她的所有鄰國伸出和平與友愛之手」。 在《建國宣言》的最後,本-古裡安讀道:「我們將自己託付給以色列的磐石,於希伯來曆5708年以珥月第5天,公曆1948年5月14日,於我們的故土之上,在特拉維夫市臨時議會會議上,我們簽署這份宣告。」 >> 在本-古裡安宣讀完《建國宣言》後,大廳裡的領導人們一個個地走上去簽署了自己的名字。曾經為這個國家在美國籌集到了5000萬美元的果爾達·梅厄在簽字時忍不住哭了出來。最後一個簽字的是曾經經歷了聯合國分治決議投票時刻的那個小鬍子男人夏裡特。 在所有人都簽完字之後,大廳內的巴勒斯坦交響樂團奏響了《希望》。演奏結束後,本-古裡安敲了一下木槌,宣佈道:「以色列已經成立,此次大會結束。」整個典禮只持續了半個小時。從加利利到內蓋夫,再到被圍困的耶路撒冷,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都在等待著這一時刻。還沒等到典禮結束,特拉維夫的街道上已經有人跳起了舞。 >> 但大廳裡的猶太領導人們知道這個新生國家將要面對的是什麼。他們中有人曾經提議把完成簽字的獨立宣言原稿存放到英國巴勒斯坦銀行中,萬一這個國家無法存活很久,至少這份檔案還可以留給子孫後代。 >> 典禮結束11分鐘後,美國宣佈將承認以色列的建立。 >> 午夜過後,美國正式承認了以色列這個新生的國家。已經睡覺的本-古裡安在半夜被人叫醒,有人告訴他美國希望他可以透過電臺做一次公開演講。於是他又乘車來到了特拉維夫的一家電臺。這時,埃及空軍的第一批轟炸機已經到達特拉維夫的上空。在開始演講後不久,本-古裡安就告訴他的聽眾,他們剛剛聽到的爆炸聲就是埃及空軍所投下的第一批炸彈。 >> 同樣是在這一天的午夜,外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和他的軍隊一起守候在約旦河上阿倫比橋(Allenby Bridge)的東側,等待著英國委任統治的正式結束。十二點一過,國王掏出手槍朝天空開了一槍,高呼「前進!」。長長計程車兵隊伍在一片歡呼聲中跨過阿倫比橋,進入巴勒斯坦境內。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是耶路撒冷。 >> 幾個小時後,在5月15日的上午,伊拉克軍隊也渡過了約旦河,開始炮轟他們遇到的第一個猶太人定居點。伊軍的目標是一路向西打到海法,佔領由摩蘇爾至海法的輸油管道兩側的地區。 在北邊,敘利亞軍隊在同一個上午開始進攻位於加利利湖東側的猶太人定居點。實力較弱的黎巴嫩在最後一分鐘改變了主意,決定放棄發起攻擊性軍事行動,但將會為由阿拉伯志願者組成的阿拉伯解放軍(Arab Liberation Army)提供火炮和後勤支援。 在南邊,五個阿拉伯國家中實力最強的埃及軍隊也越過了巴勒斯坦國境線。埃軍的目標是沿著海岸線北上,攻佔特拉維夫。 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在誕生之後如此短的時間內就遭到了如此多國家的集體入侵。 >> 從5月15日到6月10日,以色列在掙扎中度過了建國後的前四個星期。 >> 哈加納采購的武器正在緩慢地從海外運來, >> 當以色列在掙扎著應付來自三個方向的進攻時,聯合國干涉下的一次停火給了猶太人喘息的機會。 >> 6月7日,貝爾納多特向交戰的雙方提交了為期四個星期的停火計劃。停火的附加條件是在停火期間交戰的雙方都實行武器禁運,且達到兵役年齡的男子不得進入該地區 >> 最後,停火的時間被確定為6月11日上午8點鐘開始,持續28天到7月8日。 >> 對於阿拉伯人來說,在很多年後,他們都會念念不忘地說,接受這次停火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 在6月11日到7月8日這28天的停火期內,以色列開始逐漸扭轉自己在軍事上的劣勢。一船又一船的猶太移民踏上了以色列的土地,一批又一批的武器在以色列的港口被卸下。 >> 到了7月份雙方重新開戰時,以色列國防軍的人數已經從30,000人增長到了65,000人,其中有4000人是二戰老兵。在武器方面,猶太人終於解決了槍支和彈藥不足的問題。除此之外,他們還有了自己的戰鬥機、坦克和火炮。 >> 南線戰場,以色列展開了兇狠的反擊,埃及軍隊經過一番苦戰才勉強守住了防線。雖然以色列最終未能突破對方的防線,但也讓對方徹底放棄了繼續北上的念頭,轉而把重點放在防禦上。在北線戰場,以軍在炮火支援下從阿拉伯解放軍手中奪回了加利利湖西側的大片區域。在加利利湖北側,以軍和敘利亞軍進行了拉鋸戰,雙方各有傷亡。 在中部戰線,以軍奪取了兩個重要的阿拉伯城鎮:呂大(Lydda)和拉姆拉(Ramla)。以軍佔領了這兩座城鎮之後,做了一件令所有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永遠無法忘記的事情。他們把所有的阿拉伯居民從自己家中拖出來,然後強迫他們步行離開。50,000名阿拉伯居民在幾個小時內就變成了一無所有的難民,被迫向東面走去,無數人死在了路上。如果生活在這兩座城鎮的阿拉伯人把以色列人稱作強盜和殺人犯的話,他們是完全正確的。 >> 聯合國曾經在7月15日再次呼籲雙方在7月18日之前停火 >> 。對於聯合國的呼籲,阿拉伯的領導人仍然表現得十分強硬。但這種強硬的態度只是做給國內民眾看的。在猶太人的凌厲攻勢下,每一個阿拉伯領導人都知道他們打不贏這場戰爭了,只不過沒人敢公開承認這一點。 >> 後來發生的事情證明,阿拉伯領導人的憂慮不是沒有道理的。戰爭結束後,五個入侵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裡,有三個發生了政變或暗殺。 >> 在接下來的近三個月裡,阿拉伯國家放棄了主動進攻,但也沒有任何和談的意願,形成了一種「既不講和,也不戰鬥」的奇怪局面。 >> 聯合國調解員貝爾納多特仍然在為雙方的和談而努力。但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分歧是不可調和的 >> 9月16日,貝爾納多特又準備了一份新的和平方案。第二天,他從羅德島飛往耶路撒冷。當天下午,貝爾納多特在自己的車裡被幾名猶太槍手射殺。 刺殺聯合國調解員的四名槍手來自於一個比極端組織伊爾貢還要激進的猶太人地下組織,叫做斯特恩幫(Stern gang)。授權這次行動的幾個人裡包括日後將成為以色列第八任總理的沙米爾(Yitzhak Shamir)。 >> 從10月15日開始,以軍在南線戰場對埃及軍隊展開了一輪新的攻勢。到了12月底,以軍一路打到了邊境線上,並越過了國境線攻入埃及領土。在英美兩國的緊急介入下,以軍才在1949年1月2日撤出了埃及領土。11天后,埃及在希臘的羅德島上開始了與以色列的停戰談判。在經過六週的漫長談判後,雙方於2月24日簽署了停戰協議。 >> 埃及這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倒下後,其他的幾個阿拉伯國家也先後與以色列簽訂了停戰協議。 >> 與敘利亞簽署了最後一份停戰協議後,以色列一共獲得了巴勒斯坦78%的土地,比聯合國181號決議中劃分給猶太國家的面積大了將近40%。 >> 圖81949年以色列與周邊國家的停戰線 >> 至此,這場在中國被稱為「第一次中東戰爭」、在以色列被稱為「獨立戰爭」、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口中被稱為「大災難」的戰爭正式結束了。 >> 1951年7月20日,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在耶路撒冷被一名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刺殺身亡。國王的孫子也被子彈擊中,但他爺爺別在他胸口的一枚勳章彈開了子彈。他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併成為了約旦新的統治者。 1952年7月22日,以納賽爾為首的一群埃及軍官發動了政變,廢黜了埃及國王法魯克。在四年後,納賽爾正式成為埃及總統,開始了他對埃及長達14年的統治。 >> 這場戰爭中,最大的輸家無疑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在戰爭結束時,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有70多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成為難民,佔到了巴勒斯坦阿拉伯總人口的70%。這些難民們痛苦地發現,那個原先叫做巴勒斯坦的地方已經在地圖消失了。他們的家園現在被分割成了三部分,分別是以色列、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統治這三片土地的分別是猶太人、埃及人和約旦人。 周邊的阿拉伯國家並不歡迎這些難民。 >> 在猶太裔導演斯皮爾伯格拍攝的影片《慕尼黑》中,主人公與一名年輕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有過一段對話。他不理解為什麼對方會甘願把年輕的生命浪費在從猶太人手中奪回巴勒斯坦這種毫無希望的事業上。 在電影中,主人公不解地質問這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你真心覺得你們一定回到那片不毛之地上去嗎?一塊貧瘠的土地、幾間簡陋的小石屋,這就是你想要留給你孩子的東西嗎?(Do you honestly think you have to get back all that…that nothing? That chalky soil and stone huts, is that what you really want for your children?)」 想起自己民族的故土,年輕的恐怖分子眼眶溼潤了。他哽咽著,一字一頓地回答說:「絕對是。(It absolutely is.)」

  • 2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1948年5月14日,在特拉維夫,猶太人機構主席大衛·本 ·古裡安宣佈以色列國,建立了。2000年來的第一個猶太國家。在特拉維夫藝術博物館的一個下午的儀式上,本 ·古裡安宣稱“我們在此宣佈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家,稱為以色列”,引起了聚集在博物館的人群的掌聲和淚水。本 ·古裡安成為以色列的第一任總理。

    在遠處,當天早些時候英國軍隊撤離後,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爆發的戰鬥可以聽到槍聲。埃及當晚對以色列發動空襲。儘管在特拉維夫停電以及預期的阿拉伯入侵 , 猶太人歡欣地慶祝他們新國家的誕生,特別是在收到美國認可猶太國家的訊息後。午夜,以色列國正式成立。

    現代以色列的起源於19世紀後期猶太人在俄羅斯帝國建立的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該運動呼籲在忍受迫害後建立一個猶太國家。 1896年,猶太 - 奧地利記者西奧多·赫茲爾(Theodor Herzl)出版了一本名為“猶太國家”的有影響力的政治小冊子,該小冊子認為建立猶太國家是保護猶太人不受反猶太主義影響的唯一途徑。赫茲爾成為猶太復國主義的領袖,於1897年在瑞士召開了第一次猶太復國主義大會。奧斯曼控制的巴勒斯坦,猶太人的原始家園,被選為猶太國家最理想的地方,赫茲爾未能成功地向奧斯曼政府請願。

    在1905年俄羅斯革命失敗後,越來越多的東歐和俄羅斯猶太人開始移民到巴勒斯坦,加入了早些時候抵達的幾千名猶太人。猶太定居者堅持使用希伯來語作為他們的口語。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奧斯曼帝國的崩潰,英國接管了巴勒斯坦。 1917年,英國發布了“巴爾福宣言”,宣佈有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家園。雖然阿拉伯國家提出抗議,但巴爾福宣言被列入英國對巴勒斯坦的授權,該授權於1922年由國際聯盟授權。由於阿拉伯反對在巴勒斯坦建立任何猶太國家,英國統治在整個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動亂持續不斷。

    從1929年開始,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公開在巴勒斯坦戰鬥,英國試圖限制猶太移民作為安撫阿拉伯人的手段。由於歐洲遭遇大屠殺,許多猶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非法進入巴勒斯坦。激進的猶太團體在巴勒斯坦對英國軍隊採取恐怖主義行動,他們認為這些恐怖主義背叛了猶太復國主義的事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1945年,美國開始了猶太復國主義事業。英國無法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將問題提交聯合國,聯合國於1947年11月投票決定對巴勒斯坦進行分治。

    猶太人佔巴勒斯坦人口的一半以上,儘管巴勒斯坦人口在一半以下。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在其他國家的志願者的幫助下,與猶太復國主義勢力作戰,但到了1948年5月14日,猶太人已完全控制了他們在聯合國分配的巴勒斯坦土地和一些阿拉伯領土。 5月14日,英國在其任務期滿後退出,並宣佈承認以色列國。第二天,來自埃及,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的部隊入侵。

    以色列人雖然武器不足,卻設法與阿拉伯人作戰,然後奪取關鍵領土,如加利利,巴勒斯坦海岸以及連線沿海地區和耶路撒冷西部的一帶領土。 1949年,聯合國的斡旋停火使以色列國永久控制著被征服的領土。戰爭期間數十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離開以色列,使猶太人佔多數。

    在第三次阿拉伯 - 以色列衝突 ,1967年的六日戰爭期間 - 以色列再次大大增加其邊界,從約旦,埃及和敘利亞奪取耶路撒冷舊城,西奈半島,加沙地帶,西岸和戈蘭高地。 1979年,以色列和埃及簽署了一項歷史性的和平協議,以色列歸還西奈,以換取埃及的承認與和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組織)於1993年簽署了一項重要的和平協議,其中設想在西岸和加沙地帶逐步實施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然而,以色列 - 巴勒斯坦和平程序進展緩慢,2000年以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之間的重大沖突在以色列和被佔領土恢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司馬懿臨終之際,為何會夢到賈逵、王凌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