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96112696161

    基辛格說了,誰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世界各國。美國是以美元,綁架世界石油交易控制各國的。美國強行要求,世界各國石油交易,必須使用美元,為了獲得美元,一是買商品給美國,二是用本幣兌換美元,美國從中獲得利益。用美元交易石油時,又一次割人羊皮。美元量化寬鬆,石油降價,美元提息回收,石油提價,藉此打擊別國經濟。美元己經與黃金脫鉤,如果美元石油交易劇弱了,後果非常嚴重,故百計千方懲罰非美元交易,這涉及美國的命根子。

  • 2 # 查理II世

    現今的美國石油藏量世界第一,且石油已不再是明星產品,世界未來的走向是朝代替能源邁進,美國不會再為獲取原油而大動干戈了。

  • 3 # 楚歌391

    這是由美國的霸權思維決定的。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控制和壟斷。一旦資源缺失或資源會影響其實施霸權的能力,它就會發起戰爭。

  • 4 # 王半仙最靈

    這個你要了解一下石油美元體系。

    石油就是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基礎,而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可以剪全世界的羊毛。簡單來說,有了這層關係,美國印出來的美元才會被全世界當成錢,而脫離了這層關係,美元印出來可能會被當成紙。

    為了把紙變成錢,發動戰爭很值吧?

  • 5 # 張發章

    美國發動的歷次戰爭都是為美國霸權石油美元。這不是有人認為而且美國確實是這麼做的。美國為了霸權不惜傷害全世界。

  • 6 # 狼煙火燎

    美國確實可以為了石油不惜對別國發動戰爭,但是其目的並非去侵佔石油資源,而是保住石油美元的地位,美元在世界的霸主地位才是美國真正要維護的東西。

    2003年美國為首的聯合軍繞開了聯合國,以一罐“洗衣粉”對薩達姆興師問罪,結果戰爭結束後,美國軍隊在伊拉克沙漠到處開挖“寶藏”,將伊拉克的沙漠翻了個遍,也沒有挖除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化學武器”這些發動戰爭的理由來,而且在整個伊拉克美國從出兵到撤軍,歷時8年多,傷亡5萬多人,其中死亡就超過5000人,軍費開支高達7500億美元,將伊拉克打回原形至今都恢復不過來了。

    很多人在最初提到伊拉克戰爭,都認為美國的最終目的就是侵佔伊拉克豐富的石油資源。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戰爭後,美國卻在伊拉克一滴石油都沒有動,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美國真正要保住的不是石油,而是石油美元。眾所周知,美元自從與石油掛鉤之後,讓全球的石油結算全部用美元結算,這讓美國嚐到了天大的甜頭,整個世界石油市場何其之大,世界的石油商品全部都以美元為結算。美國的市場就這麼大,相當於世界有多少石油交易,美國就可以多印刷多少美元。就像沙特這種石油國家,它為什麼能買美國那麼多先進武器?因為他的美元儲備實在太多了,多得沒什麼用了,要麼在美國回購商品,要麼就購買美國國債,這不又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嗎?

    眾所周知,美元自從於石油掛鉤之後,“水漲船高”,價值不斷飆升。但當時伊拉克領導人薩達姆有些不甘寂寞,一意孤行,當時伊拉克已經被經濟制裁了很多年,已經不是91年以前的伊拉克了。這時候正值歐元在02年上市,而美國對其制裁讓伊拉克石油賣不出去,於是為了拉攏歐洲,薩達姆宣佈石油不再使用美元結算,而是用歐元,這要成功了不但能分化歐洲和美國的關係,而且一旦被他國效仿,美元的地位將從此不保,這才是美國不能容忍的地方,也是發動戰爭的關鍵。其目的就是告訴世界,任何威脅石油美元霸主地位的國家,下場就和伊拉克一樣了。

  • 7 # 司契178

    在施壓之後不見成效,而對方又完全不是對手的話,強大的國家總是習慣訴諸武力,從古至今皆是如此,區別只是現在需要找一個看起來冠冕堂皇的理由。

    在國家利益面前,正義和道德往往是可以被忽略的,或者在本華人看來,使用武力就是正義。古代的羅馬帝國是這樣、後來的西班牙、葡萄牙、大英帝國是這樣,甚至古代中國也是這樣。美國現在有碾壓全世界的實力,為什麼不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和平的外交手段是弱國的期盼,強國可不一定這麼想,如果雙方實力不在一個量級上,它會在必要的時候跳過繁瑣耗時的外交手段,這是很簡單的邏輯。

  • 8 # 相忘江湖71941665

    石油被譽為"工業的血液,"經濟的血脈,外交的武器,國防的武器"。

    特別是1867年人類世界進入石油時代,直至當今的資訊化時代,沒有任何一種資源能向石油這樣左右著世界各國及國際間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如果當今人類失去了石油,地球上的交通將陷於停頓,工農業將無法正常運轉,整個國民經濟將因此陷入癱瘓狀態…。因此石油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是當今文明社會得以生存和延續的最基本物資之一。

    而美國以及當時的西方發達國家,在1973年和1978年的兩次石油危機打擊下,不僅結束了經濟高速的增長期,並且由此進入“滯脹時期”。

    在當時任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格林斯潘曾經說下了這樣的一句話,"如果通貨膨脹繼續持續下去,當今的體系難以保全。

    格林斯潘這句話,無疑表明,如果當時美國高達15%的通貨膨脹率得不到遏制,並且繼續惡化下去,也許美國熬不到蘇聯解體,自己已經先倒下去了!

    而這二次的中東石油危機教訓,也使美國收穫了兩個最寶貴的財富經驗。一是美聯儲把治理貨膨脹做為自己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二就是從此建立了“戰略石油儲備機制”!,

    當時的美國,在二戰後同蘇聯爭霸的過程中,已經比前蘇聯認識到了中東石油資源的重要性,在上世紀50年代的初期便在中東進行了戰略佈局,扶持當時的伊朗親美政權,把目光描向了最大的產油國沙特,並且採取各種手段支援中東的親美勢力,包括資金投入,軍事支援等,而對反美國家則毫不留情,透過軍事打壓,經濟制裁等方式威逼利誘,不給蘇聯可乘之機。

    但是經過石油危機滅頂之災打擊之後的美國,開始重新制定了自己的中東戰略,就是必須打掉中東國家的"石油戰略同盟",所以此後的美國以戰爭的形式加大了對中東的干預力度。

    1980年,由於美蘇爭霸導致了中東內部矛盾激化,再加上宗教衝突和民族糾紛等因素,兩伊戰爭終於爆發。而當時發動宗教革命成功的伊朗和蘇聯關係緩和後,令美國十分難受,於是主動向伊拉克伸出援手,以伸張“正義”為名,把美國的軍隊理由充足的開進了海灣地區,從此中東便成為了火藥桶,開始戰爭不斷。

    而在這過程中,美國開始教唆沙特增加產量,因為這樣一方面利好美國的經濟,另一方面又能打擊自己的競爭對手前蘇聯。但此時的美華人也同樣沒閒著,利用低油價的天時地利之機,開始瘋狂的進行戰略油儲備,具說連當時美國被廢棄的油井都灌滿了戰略儲油,當時便儲備了7億桶原油!

    而此後爆發的海灣戰爭,以及伊拉克戰爭,都是其維護石油美元的霸權主義延續結果,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美國的戰略目的還是達到了,如當時的阿拉伯聯合同盟中最強大的伊拉克,和埃及,都已經成功被美國給"肢解"了。

    而國際石油以美元報價機制的確立,對於美國來說好處也太多了,它不僅強力支援了美元世界基軸貨幣地位,確立了大宗商品的美元結算貨幣地位,更是透過美國戰略儲備油對油市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用和石油美元的特殊地位,透過期貨市場,藉助庫存,地緣等因素,釋時釋放影響油價的訊息,在低點買入,高點賣出,對沖操作抵消高油價,弱美元給美國的石油進口帶來的損失而大量獲取利益,美國主要投資銀行每年此項收入在百億美元之上。

    而高油價形成:的鉅額石油美元,又源源不斷的迴流市場較為規範完善的美國期貨,證據,房地產等行業,在美國爆發金融危機時,迴流美國的石油美元已達數千億美元之多,有力地支撐了美國就業,消費和投資。

    而當時的薩達姆和卡扎菲為什麼必須的要去死,就是因為他用歐元結算石油的做法觸碰了石油美元的利益,所以他們因此而不能善終!

    所以說,在石油利益如此巨大的誘惑面前,成為了美國為石油而發動戰爭的主要原因!

  • 9 # 華哥170694843

    歸根結底,美帝是想保住美元霸權,從而確保美帝的世界霸主地位。

    自從美元的兌換脫離與黃金掛鉤,改為以大宗能源商品石油掛鉤,美帝就牢牢掌握了金融命脈,世界的金融支付體系就由美帝說了算,時不時從各國薅羊毛,來支撐美帝的霸權的政治體系。

    因此,美帝一旦失去了對石油的控制,也就會危及金融霸權體系,美帝也就會因以往過量的美元消耗造成金融崩潰,美帝如不干預就會分崩離析,國家會滅亡,所以,美帝會不惜一戰……這就是帝國主義的夲性,遲早是會滅亡的。

  • 10 # 江淮聖手

    二戰結束後,美國在中國周邊相繼發動了北韓戰爭和越南戰爭,結果都沒有撈到多大好處,還造成了自身巨大損失,以至於國內怨聲四起,不滿情緒與日俱增。鑑於此,美國開始尋思不透過戰爭手段就能隱形地對別國乃至對整個世界進行控制的方法。

    在總結兩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和教訓後,他們赫然發現,德國本來想透過戰爭手段實行對全球統治的目的不但沒有實現,反而差點丟了自家性命,再聯絡朝戰和越戰的失敗經歷,他們越發明白,戰爭方式已經行不通,必須使用非戰爭的手段來謀求對全世界的統治。那麼,這種手段是什麼呢?

    如果我們將目光投向世界的每個角落,就會猛然發現美元無處不在。不錯,這就是美國想到的對世界的隱形殺手,他們要試圖利用金融手段將全球的財富搜刮進來,以便坐享其成。那麼如何做到這點呢?

    首先將自己的垃圾產業、夕陽產業即瀕臨淘汰的產業轉移到他國去,諸如中國這樣的新興國家,這樣就可實現其七成的就業人口來搞金融以及與金融有關的服務工作。這就叫金融殖民系統。

    相比古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法蘭西帝國以及日不落帝國等透過戰爭手段謀取、積累和消耗財富的殖民帝國模式,創造性地設計出有別於傳統型卻又能完全享受帝國種種好處的嶄新帝國模式就擺到美國政治家、戰略家議事日程來。

    還記得“關貿總協定”“佈雷頓森林體系”這樣的新鮮詞語嗎?這都是美國精英們殫精竭慮的成果。所謂“佈雷頓森林體系”,就是將整個世界的貨幣與美元掛鉤,而美元與黃金掛鉤。那時的美國政府曾信誓旦旦地向世界保證,只要有35美元就能兌換一盎司閃閃發光的黃金。之所以敢於誇下海口,主要是當時美華人已從兩次世界大戰中撈取了全世界八成以上的黃金。彼時,美國也是全球無敵的生產大王和軍事巨無霸。

    “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後,美元霸主地位隨之得以確立。從1944年到1971年的27年間,美國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社會穩定、國家繁榮、經濟發展最為強勁的國度。1971年,越戰(1959-1975)快要結束時,美國已損失了相當於現在3萬億美元的0.8萬億美金,黃金儲備大為減少,日子過得捉襟見肘,由此陷入前所未有的窘迫境地。為此,美國高層面面相覷,急得團團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請專家預測一下美元不與黃金掛鉤的可能性結果。一位名叫邁克爾·赫德森的年輕經濟學家稱,短期內利好顯著,但不能過長,否則無異於自掘墳墓。美國智庫一聽,喜不自禁,他們並沒有將年輕人的警告銘記在心,卻反其道而用之,將短期利好變為長期利益,以便長久從中牟利。於是他們著手解決美元與黃金脫鉤的一系列問題。其中首要的就是要保持美元堅挺,信用,這樣才能捍衛美元的霸主地位。為此,他們認為必須擁有無與倫比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戰無不勝的軍事打擊能力,唯如此,美元才能以硬通貨的形式暢行於全球。從而美國也就能為所欲為地透過印鈔機源源不斷地換取實物財富。

    不過在美國智庫看來,科技與軍事兩方面的能力不足為慮,如何名正言順地推廣美元結算倒是一個問題。要是美元能與人們息息相關的大宗商品掛鉤,具有難以撼動的地位,全世界才會接納它。恰巧1973年埃及與敘利亞聯手攻擊以色列的第四次中東戰爭打響,在美國等國的幫助下,戰勢逆轉,以色列逐步佔據上風。伊斯蘭諸國無奈,只好以停戰收場。不過,他們很快就想到了手中的石油,決定成立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以石油為武器,透過漲價來痛擊西方諸國。果然,效果出乎意料地好,以美為首的西方諸國馬上叫苦連天。

    還是美國佬厲害,他們偷偷派財政部長西蒙前往沙特,警告其要想不被打擊,必須答應用美元來結算石油交易。沙特沒有多想,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自此以後,美元信用便與整個世界的能源需求纏繞在一起。這就是史無前例的金融殖民帝國模式。該模式神不知鬼不覺,無需一槍一彈,便能不費吹灰之力將財富吸納過來,更“難能可貴”的是,還不會產生仇恨。既然石油交易已用美元來結算,那為何美國還要兩次打擊盛產石油的伊拉克呢?

    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一桶石油為38美元,戰爭結束後,一桶石油接近150美元,相當於一場戰爭助推美元需求近3倍。產油國很高興油價漲了,美華人當然也偷著樂,他們藉資金週轉為由,大開印鈔機,於是花花的美元鈔票流向市場,進入石油賣方與買方手裡。然而持有過多的美元也不是好事,儘管可作為財富的象徵引以為傲,但要是貶值怎辦?於是只好按照美國佬早已鋪好的路走下去,購買他們的國債。這樣海量美元又回到了美國手中。由於美國的儲蓄率極低,每天需要淨流入20億美元方能保證日常經濟的可流動性,不然透支過日子難以承受。鑑於此,美國就要不惜動用戰爭手段,去攻打別國,以使美元迴歸。由此看來,美國發動的兩次伊拉克戰爭表面上與石油有很大關聯,其實更與美元有著根本的利害關係。只要產油區爆發戰爭,油價就會猛漲,美元需求就會隨之走高。這樣美國佬便可將印鈔機晝夜不停地轉動起來,讓不計其數的美元鈔票滾滾流入全球市場,然後再把實物財富從整個世界換回來。

    凡事皆有因果,需要靜下心來追本溯源,還原真相。就像美國發動的對石油生產國的戰爭,其實並非真正為了石油,因為其根本就沒有搶走一滴油,“醉翁之意不在酒”,關鍵目的就是為了美元霸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女孩說“我們不合適”的時候,就這樣放棄了嗎?還是繼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