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鵬鵬看視界

    為什麼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呢?我們可以把這句話當作兩部分來解讀。

    第一,少不讀水滸。為什麼人年少的時候不要去讀《水滸傳》呢?因為人年少的時候年少氣盛、血氣方剛,水滸中講的打打殺殺的事太多,少年因為心智不成熟又愛模仿,容易像書中那樣去拉幫結派,幹一些違法之事。

    第二,老不讀三國。為什麼人到老年了就不要去讀《三國演義》了呢?因為人老了,就要做一個慈祥和藹的老人,讓年輕人覺得你有親和力,三國裡有很多計謀,一句話就是算計太多。你說你一個老人還一天成天想著怎麼算計人家,給人一種老奸巨猾的感覺,這樣不好吧。其實這也只是一家之言,我們有自己的自由,愛看啥看啥,三觀正就行了,對吧?

  • 2 # 聞而思之

    名著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和施耐庵的《水滸傳》。

    俗語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

    俗語不俗。

    少看水滸多義氣、老讀三國徒悲傷!

    一.少看水滸多義氣

    《水滸傳》是本男人的書,裡邊打家劫舍落草為寇,磕頭拜把子、拳頭說話、結盟起義造反,佔山為王都不是什麼值得讚揚的,就算是英雄好漢,現在也都不提倡反.政府武裝。糟粕太多,雖然是“四大名著”也有其時代限制。

    青少年在學習成長階段,精力旺盛意氣風發,需要獨立自立的脫離父母的視線、脫離掌控,他們自理能力還不足,看了《水滸傳》拜把子磕頭兄弟,講究江湖義氣,歃血為盟,這樣的成長,家長擔心、學校煩心、社會鬧心。

    和這個相印的是《少林寺》播出以後,青少年習武成風,街鬥頻出。

    這也是“知識的力量”!少不看水滸別走歪路。

    二.老讀三國徒傷悲

    《三國演義》一本權謀之術,謀權謀利、爾虞我詐、陰謀詭計,“三氣周瑜”也不是善良之人所為,“草船借箭”空手買賣,“苦肉計”、“反間計”、“空城計”不過是互相算計;豐富的經歷閱歷,老了再讀三國,你算計別人別人算計你,權謀之爭為了啥?

    縱是當年金戈鐵馬縱橫四海,位極人臣決定歷史的發展,也不免“到老空空”,縱有八荒之志,也被年齡甩出外圍冷落自傷自滅,英雄遲暮老淚一把。

    就說我只看劉關張,桃園結義也未能同年同月同日死。青年的義氣、老來的喪氣。

    正如電視劇《三國演義》所言: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3 # 家園居士1

    對於對小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我從個人觀點是這樣看的:水滸是一部爭強好鬥,打家劫舍的小說,而且宋江是一位愚忠的人。少年讀水滸,可能萌發爭強好鬥的心理,不鬥則已,鬥必有傷,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當然也就不讓青少年去讀水滸。

    再者,老不讀三國,因三國是一部計策性的書籍,老年人經過世事多,閱歷深,如果再加上三國裡面的計策引導,有可能就會利用計策去害人。俗話說,三國是一部殺人不見血的刀。故老不宜讀三國。

  • 4 # 海上的航行者

    謝邀。首先說一下,水滸傳我看完。三國演義看了一部分。我的理解是,年輕人看水滸,很容易被那種江湖義氣感染,會變得容易衝動,犯錯誤。三國演義都是描寫爾虞我詐的事情,如果老年人看了,可能會想起以前的人生經歷,會有後悔的感覺,對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利。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忘記了我們讀書的本來目的,只是想要增加知識或者消遣時間。不管是故事還是傳說,我們都應該有自己的見解。

  • 5 # 夢歸秦淮

    這個問題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要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要知道《水滸傳》和《三國演義》的具體內容,只有對這兩本書認真閱讀過,並且深刻理解過的人,才能準確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1、《水滸傳》強調書生義氣,江湖豪氣,有點率性而為,任性行事的風格。

    《水滸傳》整本書裡,很多好漢都有一怒之下殺人劫財的做派,比如武松殺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孫二孃的人肉包子、為了朋友不惜殺人等,這些行為放在今天的社會,是萬萬行不通的,各個都是不輕的罪名。這些行為如果被今天的年輕人看見效仿,將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會引發社會動亂,更會給家庭帶來悲劇。

    2、《三國演義》書裡面計謀多端,處處都是陷阱,與《水滸傳》不同,書中人物的行事風格都是謀定而後動,而不是衝動行事,這種行事風格可以說是一種成年人做事的方式,而《水滸傳》的行事風格更像是一個未成年孩子的行事風格,因此兩本書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3、少年易衝動,老年多智謀決定了少年和老年的行事風格是不同的。

    少年易衝動,老年多智謀,決定了少年讀《水滸傳》,會加劇其衝動的行事風格,而老年經歷的世事多了,各種陰謀陽謀都經過了,再看三國也學不到更多的東西了。

    綜上筆者認為,“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是有其深刻道理的,絕不是說說而已。

  • 6 # 亦文亦物

    民間有句俗話“少不讀水滸 老不讀三國”,這句話自古至今一直流傳,應該說是語重心長的一種勸告,應該認真對待。這句話的字面意思非常好理解:人在青春年少時最好不要讀《水滸傳》,老了以後更不要讀《三國演義》,不管是水滸還是三國,都是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可以說是文學經典作品,很多人從中汲取到生活的養分,但為什麼年輕人不讀水滸,上了年紀的人不讀三國?這背後的原因可謂深刻。

    《水滸傳》裡講的故事是一百零八位好漢聚義梁山,說是好漢,實質無異土匪強盜,名為殺富濟貧,實為殺人越貨,裡面主要描述的是熱血男兒的這種英雄氣,青少年十幾二十歲,正處在一個思想上的叛逆期,看多水滸就會特崇拜暴力,腦子衝動起來,後果可真是讓人難以預料,為防止年少的人一味模仿產生衝動,年少人要少看水滸。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大量播出的古惑仔電影,就形成了很惡劣的影響,葬送了許多年輕人的命運。

    《三國演義》講述的是魏蜀吳三國相爭的故事,其中也有大量的英雄豪傑,但其核心無外乎是如何以權謀贏天下,如果一個人深諳世故,本身對人情世故就已非常瞭解,他還要更多的去看其中的爾虞我詐、陰謀詭計,難免會人會變得越來越陰暗,城府會越來越深,這樣的人它不是為社會增加一個禍害嗎?有的人一生起起伏伏,回想自己來路,覺得自己被三國當中的某種計謀所坑害,悔恨終生,反而容易引起更大的傷心。所以說英雄遲暮,還不如不看的更好,免得心潮澎湃,傷心不已。

  • 7 # 黃蜂二師兄

    不《水滸傳》講的是在民不聊生、官逼民反的環境下的一幫好漢們的故事,其中有不少因為歷史原因留下來的糟粕,野蠻、粗暴、任性,像武松殺嫂、孫二孃人肉包子、為了拉人入夥栽贓玉麒麟、把扈三娘包辦給矮腳虎等,青少年血氣方剛,容易衝動,分辨能力差,所以等有了社會歷練,有基本判斷力再看。

    現在社會公民都有參政議政的權利,法律保護每個人基本權利和家庭的穩定和延續,所以水滸傳中很多東西都不合時宜,但是也有好的地方,比如講團結,利用集體智慧和能力,現在靠個人研發出成果的可能性太小了!還有就是個人要有本領,有一技之長,才能加入團隊利用平臺發揮自己的最大價值。

    老不讀《三國演義》有很多說法,我認為什麼時候看都合適,唯一老來看三國難受的地方是看到人家賣草鞋的都能建功立業,自己有好條件也混的一般,感覺後悔和慚愧罷了!還有一點,兩部書裡不講原則的哥們義氣要不得!

  • 8 # 傑哥000

    少不看水滸意思是:因為裡面講的都是義氣,少年人喜歡以義當頭。

    老不看三國意思是:因為裡面講的都是奸炸,陰謀算計,老年人沒事做你算我窗機他。

  • 9 # 平安190430786

    那是因為水滸傳裡都是打打殺殺。對年輕人來說是不好的教育。三國裡面都是用心計算計人的,所以上年紀的人不能看這些書。

  • 10 # 張老三擺水滸龍門陣

    少不讀水滸,是因為少年鑑別能力不強,只會片面的理解《水滸傳》。老不看三國,是因為知命樂年的老人,完全沒有必要替古人擔憂。

    施耐庵寫《水滸傳》時,是戴著有色眼鏡的。對於大部分的主角都是用褒揚的口氣進行描寫的,完全忽視了這些所謂的“好漢”非法、違法乃至十惡不赦的罪行!書中道德、人情、法紀完全糾纏在一起,少年人是無法進行甄別的。

    宋江為了保守秘密而殺死閻婆惜、武松為了報仇殺死潘金蓮和西門慶等等情節可以理解,但至法紀何存?林沖火拼王倫,王倫何其無辜?梁山水泊為了發展,屠滅祝家莊和曾頭市,難道是替天行道?一個人有情有義沒有過錯,問題在於底線是什麼。梁山“好漢”毫無底線的做法,對於三觀尚未建立的少年人,將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就像九十年代的古惑仔電影誤導了很多少年人一樣。

    俗話說:看三國流眼淚,替古人擔憂。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同樣也是戴著有色眼鏡的。書中對於劉關張桃源三結義大書特書,對於劉備雄心壯志、關羽赤誠忠心、張飛無敵神勇、孔明神機妙算予以了最高的讚譽,對於關羽戰死、張飛陣亡予以了無限的同情,對於蜀國未能一統天下予以了深沉的痛惜。故事大喜大悲,很容易讓人代入其中,但對於老年人來說卻是不合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辭掉月薪8000的工作後第一天就開始慌了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