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勇慧羽
-
2 # 王祖蔭1
自沙俄經蘇聯延續至今的老傳統,想透過印度染指印度洋一一夢寐以求的暖海洋。你可注意一個現象,烏克蘭或波羅的海三小國一有什麼”去俄化”舉指,俄羅斯馬上暴跳如雷,而中亞五國若有此類舉措,俄卻不吱聲。原因在於不可與中亞鬧僵,否則增加與印度交往的困難。
-
3 # 山外山FJH
俄羅斯支援印度其本質上就是俄羅斯外交數十年來一直把印度當作自己的朋友和夥伴,在幾乎任何涉及到印度的問題上,俄羅斯都支援印度,包括如今印度要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俄羅斯也高調支援的。這裡既有俄印在地緣戰略的原因,俄羅斯離不開印度這個軍火進口的大拿。印度買俄羅斯的武器可以說是毫不吝嗇,出手闊綽。俄羅斯軍火最大的客戶就是印度。
還有兩國在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印度和俄羅斯配合的都很契合,相互間沒有隔閡,就算是被坑了,印度也不在乎,所以關係好也就不奇怪,俄羅斯支援印度,實際上對俄羅斯來說就是一筆筆好買賣。可以說俄羅斯與印度的軍火貿易支撐起了俄羅斯的軍費。俄羅斯有什麼理由不支援印度呢?
-
4 # Beepbug
不光是俄國,美國也老是支援印度呢。而且這小哥倆還都是一個品牌:P&G。如果你沒見過這品牌,不要緊,你讀一下就明白了:騙你錢。
-
5 # 張伯泣
俄羅斯為什麼老是支援印度?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其實俄羅斯和印度之間的關係,並不能說特別好,但是印度和俄羅斯卻沒有根本上的利益衝突,這就使得這兩個國家越走越近。並且這幾年,印度發展迅速,綜合國力成為僅次於中美俄的世界大國,因此俄羅斯如果和印度站在一條戰線上,對於俄羅斯的幫助是非常大的,而這只是其一,更是表面現象,下面我便給大家分析一下這背後的博弈,因為這才是俄羅斯支援印度的最大原因。
大家要知道印度現在是非常膨脹的,上到國家領導人,下到普通民眾,他們都覺得現在的印度是世界大國了,想要入聯合國常委,想要讓印度在國際上獲取大的話語權。而印度是南亞次大陸上唯一的大國,更是亞洲第二大國,它的崛起只會挑戰東方大國的地位,而東方大國便是中國,在歷史上中國和印度也有領土糾紛,所以印度和中國就是站在對立面上的。
可是俄羅斯,包括美國在內,他們一直將中國視為對手,例如美國為了在遠東地區擁有話語權,扶持了兩個小弟,這便是日本和南韓,而同時遠東地區一直是俄羅斯的敏感地帶,至於歷史上的糾紛,在這裡我就不多說了,大家也應該明白,所以俄羅斯同印度交好,有百利而無一害。
再者俄羅斯和美國不一樣,美國小弟遍佈世界,可是俄羅斯在西方不受待見,甚至在東歐都被排斥,遠東地區更不用說了,所以印度是俄羅斯一個巨大的盟友,他們對印度的態度好過美國對印度的態度,因為俄羅斯想要一個大國做為盟友,而印度是非常合適的。
其次印度不停的向俄羅斯購買軍火,為俄羅斯帶來收入,從更深層次來講,俄羅斯自身已經把印度當做自己的戰略盟友了,有可能抗衡中國乃至於美國,俄羅斯都會選擇和印度聯手。綜上所述,俄羅斯老是支援印度,實際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
6 # 李建秋的世界
過去冷戰下的殘留。
1947年印度獨立後,獨立當時就和巴基斯坦打了一仗,由於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曾經的英聯邦國家,美國一度想拉攏印度作為亞洲的橋頭堡,但是當時的印度總理尼赫魯想走不結盟運動,不和冷戰任何一方結盟,美國見拉攏無效,這個事情就冷下來了。
印度大,巴基斯坦比較小,巴基斯坦對抗印度有難度,巴基斯坦和美國簽訂了防禦協定,一下子激怒了印度,印美關係急轉直下,為了平衡美國,印度和蘇聯頻繁互動,並且在1955年實現了高層互訪
赫魯曉夫和尼赫魯
蘇聯此後一度援助印度,從工業到軍事,蘇聯對印度非常好,幾乎有求必應,1971年蘇印關係又加強了一步,印度和蘇聯簽訂了《蘇印友好互助條約》,此後蘇聯武器開始全面替代過去的英華人留下來的武器。
蘇聯解體以後,新生的俄羅斯沒有蘇聯時代的豪氣,由於需要本國的軍事裝備創匯,俄印關係其實就是武器售賣關係,由於印度早年因為試驗核武器,一度被西方制裁,印度不得不繼續依靠俄羅斯的武器,目前印度武器庫裡面大多數都是俄羅斯武器。
俄羅斯支援印度很簡單,俄羅斯不希望印度和美國走的太近,同時印度又是最好的武器銷售地-----俄羅斯銷售到中國的武器總是提防一手,主要是因為中國的仿造能力極強,且能在原有的武器上不斷的改進,但是印度工業相對比較落後,仿造也仿造不來。
對於印度來說,印度也是有近13億人口的大國,早在尼赫魯時代確定的不結盟政策一直被延續到今,印度並不願意加入到任何一方,因為印度認為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極”,印度的大國情懷很重,尼赫魯的名言就是:“印度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什麼都不是”。很顯然,加入到美國一方,勢必受到美國的牽制。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美國對於其盟友控制有多麼嚴格,以巴基斯坦為例,美國賣給巴基斯坦的飛機,是不允許巴基斯坦隨意使用的,巴基斯坦比較弱,主要目的是為了對抗印度,捏著鼻子忍了也就罷了,印度怎麼甘心受這個氣?俄羅斯賣給印度的武器,印度向來是隨意使用的,俄羅斯對這方面沒有任何要求。
對於俄羅斯來說,支援印度有很多好處,一方面是普京經常就是“口頭性”支援,比如說支援印度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類的,明眼人都看出來,這本來就是送不要錢的人情,普京一毛錢不花即可以獲得印度好感。
但是印度買俄羅斯的武器,可是要真金白銀的掏錢。
至於印度洋,恐怕現在俄羅斯早就無暇顧及了,俄羅斯不是蘇聯,沒有蘇聯那麼強大的國力。
-
7 # 手機使用者高紳
這樣簡單的問題最好不要問了。要是說白了也傷了俄羅斯當前的付出的“合作”感情。既然人家都懂得“防後”我們努力就是了。
-
8 # 四十五度歷史
不能說俄羅斯老是支援印度,應該說印度老是給俄羅斯送錢才對。俄羅斯有印度需要的一切,而印度有俄羅斯需要的東西,雙方是各取所需。印度是英國之前的殖民地,印度獨立以後發展非常緩慢,沒有建立起自己獨立的工業體系,還被英國一分為二。同時印度國內的資源也很少,但是人口卻特別多。而俄羅斯地廣人稀,資源眾多,工業發達,兩者正好形成了一種互補關係。
俄羅斯對印度的經濟依存這些年來美國不斷的圍堵俄羅斯,導致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很困難,特別是在輕工業方面,國民生產總值還不如廣東一個省。而印度近些年的發展可謂是相當迅速,因為印度的敵人比較少,印度人信奉印度人和佛教,在理念上是一個無公害產品。就連美華人都帶動了印度的電子科技發展,但是印度發展需要大量的能源,而俄羅斯有著源源不斷的能源。所以印度需要大量進口俄羅斯的能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氣等資源。而俄羅斯主要出口能源,所以兩者就一拍即合,在經濟上的關係是印度是一輛公交車負責開車,而俄羅斯負責加油!
印度對俄羅斯的軍工需求由於印度沒有建立起完善的軍事工業體系,所以印度的武器都是萬國牌的,在印度成立初期,整個武裝力量都是靠俄羅斯建立起來的,和軍事技術合作局局長舒加耶夫表示到目前為止的一年中,印度在俄羅斯下的訂單總共是145億美元,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數字,而且實現了真正的突破。
在去年整個一年裡印度面臨著美國製裁的壓力,和俄羅斯簽署了s-400系統訂購,此外還有11356型護衛艦,以及大量空軍和海軍,還有陸軍的彈藥。印度和俄羅斯還合作開發了布拉莫斯導彈,甚至現在最新式的蘇57戰機。印度和俄羅斯的軍事關係是,印度負責出錢,俄羅斯負責造軍火。
俄羅斯政治地位高印度人想升級我們都知道印度人叫阿三,在國際上印度人的地位也不高,但是印度近幾年培養起了強烈的自尊心,所以印度人非常想獲得國際的尊重。因此莫迪總理想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所以希望俄羅斯總統普京能夠支援,當然俄羅斯也是支援印度的。不過這個理想卻有些不切實際,因為其他國家並不支援印度。在聯合國常任理事會中,只要俄羅斯支援的美國就不支援,只要美國支援的俄羅斯就不支援,所以永遠沒有國家能加入這個理事會。還有就是印度人認為和俄羅斯走在一起特別有面子,畢竟俄羅斯總統普京是一個比較成功的政治家,印度總理莫迪看起來像個鄉巴佬,所以印度人感覺當自己的總理和普京走在一起的時候,非常有大國形象。
報哥說印度和俄羅斯是相互依存的關係,應該說是印度總是在討好俄羅斯,不斷的給俄羅斯經濟支援,俄羅斯也適當的給了印度一點小小的關照。俄羅斯對印度的支援是非常昂貴的,印度人非常愛慕虛榮,可能認為越貴的東西越好,所以兩個國家就一拍即合。
-
9 # 花木童說史
俄羅斯長期受西方封鎖,“東向”發展是唯一的戰略出路,相對於東方大國而言,印度是俄羅斯更好的選擇。
雖然東方大國和俄羅斯為了遏制美國,暫時結成戰略合作伙伴,但雙方心裡都很清楚,侵略歷史和領土之爭,未來都是邁不過去的坎。
其次東方大國為打破島鏈封鎖,借道克什米爾西進印度洋,是唯一的選擇。
無論是為了遏制大國崛起,還是防止大國西進爭奪中東控制權,俄羅斯都必須借重印度。
從地緣上講,俄羅斯雖然經過幾百年的擴張,在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都有了出海口,但位置都不是太理想。
北冰洋的摩爾曼斯克出海口,離俄羅斯本土路途遙遠,而且沿途航行長期結冰,北極圈極地氣候也不適合城市發展,所以這個出海口對俄羅斯來說,作用非常有限。
雖然俄羅斯在波羅的海有加里寧格勒和聖彼得堡兩個出海口,但俄海軍出海必須要經過丹麥和瑞典控制的狹窄海域,戰時基本會被封鎖。
而且這兩塊出海口都是從德國和瑞典手裡搶來的,加上和其他歐洲國家的世仇,俄羅斯海軍想在波羅的海有所作為,很難!
俄羅斯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打了無數的戰爭,雖然在黑海奪得了一個出海口,但戰略要塞土耳其海峽還是控制在土耳其手中。
俄羅斯在太平洋從我們手裡奪得了海參崴和彼得羅巴夫洛夫斯克兩個出海口,這兩個出海口每年冰期很長,不利於通航。
由於沒有理想的出海口,俄羅斯海軍很難成為全球海軍。俄羅斯歷史上曾長期努力透過阿富汗進入印度洋,但都被英國擊退。
蘇聯時期也曾發動過阿富汗戰爭,但遭到了美巴支援的遊擊武裝頑強阻擊,還是失敗了。
從現在的局勢來看,印度洋還是俄羅斯唯一的選擇,所以和印度搞好關係是非常必要的。
從經濟利益考慮,能源、武器是俄羅斯的兩大支柱產業,而這兩樣恰好是印度所需要的。
綜合以上種種因素,俄羅斯都必須在國際事務上都必然選擇支援印度。
我認為巴鐵對普京示好沒有意義,無論是自身利益還是考慮東方大國的因素,俄羅斯都毫無疑問的站在印度一邊。
丟掉幻想,提升自身實力,抱緊東方大國的大腿,才是唯一的出路。
-
10 # 鳳凰山觀世界
俄羅斯和印度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俄羅斯支援印度,印度依靠俄羅斯,既是各取所需,也是各自的戰略考量。
第一,印度有求於俄羅斯。這幾年,俄羅斯在美國和西方的嚴厲制裁下,經濟發展非常困難,儘管有能源、軍火兩大支柱產業,但是在農業、輕工業等方面比較落後,國民生產總值還不如東方大國的廣東一個省。而印度幾年來經濟發展比較迅速,以7%的增幅震驚世界。但是資源貧乏,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印度要發展一是需要源源不斷的能源,如石油、天然氣以及石油產品,而俄羅斯資源豐富,一直靠石油等能源出口支撐國家發展,所以兩國互補性很強,相互補充,相互依存,俄羅斯就像一臺加油機,可以不斷地向印度這輛公交車加油。
二是印度軍工體系不完善,所以印度的武器裝備基本上都是買的。在印度建國初期,整個武裝力量幾乎都是依靠蘇聯建立起來的,之後多數武器裝備也是購買俄羅斯的。僅去年以來,印度就花費了145億美元購買了一大批俄羅斯的先進武器,包括S400導彈系統,11356導彈護衛艦以及大量陸海空軍所用的彈藥。俄羅斯還幫助印度發展軍工產業,兩國合作研發了布拉莫斯導彈、卡266——直升機以及最新式的蘇——57戰機,合作生產卡拉什尼科夫輕武器。所以兩國的軍事關係是一個有錢,一個有武器,相互彌補,相得益彰。
三是印度謀求成為政治大國。莫迪上臺後,印度的野心不斷膨脹,非常渴望得到國際上的尊重,因此莫迪很想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這就要依靠俄羅斯出面說話。出於利益的考慮,俄羅斯當然支援,今年9月5日在俄羅斯第五屆遠東發展論壇上,普京專門表態,支援印度入常。但是這個理想很難實現,因為常任理事國有5個國家,實行一票否決制,只要有一個國家不同意就不能加入。首先說美國,美俄兩國是死對頭,俄羅斯贊成的,美國必然反對,美國打心眼裡不希望俄羅斯與印度關係緊密,更不想讓俄羅斯在印太戰略中佔得先機,所以美國必然會制止印度成為常任理事國,另外還有東方大國等都不會支援印度入常,所以印度入常只是一個想法而已。
第二,俄羅斯支援印度也有它的戰略思考。一是俄羅斯有著成為世界大國的夢想,特別是想著透過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走向全世界,讓自己的海軍成為全球海軍。但是當前在大西洋、北冰洋的出口均沒有開啟,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印度洋,這是俄羅斯海軍走向世界的唯一出口,所以和印度搞好關係是非常必要的。二是限制美國佔領印太。目前美國基本上控制了世界,唯一沒有控制的就是亞州,所以美國很早就提出了亞太戰略,而印度是這一戰略的重要支點,也就是說要實現印太戰略首先要控制印度。所以這幾年美國不斷加強與印度的合作交流,並經常透過輸送武器向印度示好。前階段在印巴關係緊張時,特朗普還站隊印度,支援印度,偏袒印度,另外還口頭表達對印度入常的支援。對於美國的用心,俄羅斯看得很清楚,美國一旦控制了印度,俄羅斯就在印太戰略上失去了位置,國內經濟也發展不了,所以俄羅斯必須搶先一步,優先發展與印度的關係。三是遏制東方大國西進佔領印太和中東市場。出於對付美國的考慮,這些年中俄關系發展不錯,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軍事外交,都在友好的交往,相互支援,成為世界大國合作的典範。在東方大國的支援下,俄羅斯經濟社會得以穩步發展,大國地位不斷鞏固。但是俄羅斯也有私心,他不願看到東方大國在亞洲和中東地區成為一枝獨秀、眾國追求的物件,所以想著藉助印度加以限制,為此不斷加強同印度發展關係。
因此,俄羅斯和印度的關係是靠利益紐帶連在一起的合作關係,印度要依靠俄羅斯,可以說,印度一旦失去俄羅斯的支援,政治經濟軍事發展就要嚴重受阻,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更是白日做夢。
回覆列表
明白人問糊塗話,這國與國之間的事兒咱一個農民哪敢妄議?!洗洗睡吧,養好身體為第一要務。前輩們不是早就說了嗎,朋友來了咱有美酒!強盜來了,咱有鋼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