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匠

    如果真要比的話可以看看荀子是怎麼說的:

    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

    意思就是魏武卒遇上秦銳士會敗。

    至於為什麼?要先了解這兩個軍隊的背景和當時國家的背景:

    魏武卒

    魏武卒是當時魏國吳起訓練出來的武裝步兵,魏國是那個時代兵器製造業最為發達的國家,所以他們計程車兵裝備是最為豪華的!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荀子·議兵篇》

    也就是說魏國士兵身上披了3層重甲,能拉開12石的弓弩(古時1石約為120市斤),每人要背50枝箭,手裡拿著長戈或鐵戟,腰上配劍,攜帶3天的作戰糧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

    當然裝備好並不是一定強,士兵一定要優質,所以吳起招兵考核的標準就是戴上以上所說的裝備走一百里路才行。

    當然魏武卒強不強並不是光靠說的,歷史上的陰晉之戰便是魏武卒的成名戰,吳起以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於已的秦軍(當然這個時候秦國還沒有秦銳士)。

    可以說魏武卒在戰國前中期幾乎無敵。

    秦銳士

    秦銳士是在商鞅變法改革後才組織的,司馬錯在魏武卒的基礎上外加全副甲冑、一口闊身短劍、一把精鐵匕首和一面牛皮盾牌,總計約八十餘斤。

    對了值得一說的是這支軍隊的帶頭大哥是有著“人屠”之稱的白起。

    之後的秦銳士伴著秦始皇走完了統一天下的路。

    魏武卒VS秦銳士

    如果要對比的話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比較:

    士兵體質:

    秦華人常年在西戎征戰,開疆擴土,所以秦軍都比較好戰,數位國君在戰爭中為國捐軀,可見秦人勇武非常。

    軍隊強度:

    毫無疑問魏武卒是強大的,但秦銳士卻是以魏武卒為基礎改良的,所以單論強度還是秦國士兵要強上一點。

    兵器材質:

    秦國多以青銅鑄造兵器,而其他六國均以鐵來鑄造。後有專家化驗出土的秦朝青銅劍,秦國使用的青銅劍,銅的比例是76.39%,錫的比例是21.38%,還有其他13種微量元素,組合在一起相當於中碳鋼的硬度,絕對比鐵質武器硬度強上很多。

    最後還有一個綜合國力比較,毫無疑問商鞅變法後的秦國絕對強於魏國。

    所以,我也認為如果真要對比的話肯定是秦銳士更勝一籌。

  • 2 # 青衫有淚

    荀子曾說:"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齊國技擊士打不過魏武卒,魏武卒打不過秦銳士。

    這點從魏武卒和秦銳士的選拔中就可以看出來。

    魏武卒的標準是:手執一支長矛、身背五十支長箭與一張鐵胎硬弓、同時攜帶三天軍食,總重約五十餘斤,連續疾行一百里還能立即投入激戰者。

    秦銳士的標準是:全身披甲、手執一支長矛和一面牛皮盾牌、腰帶一口闊身短劍、一把精鐵匕首、身背五十支長箭與一張鐵胎硬弓、同時攜帶三天軍食,總重約在八十餘斤。

    單體實力來說,秦銳士完勝。

    歷史上魏武卒和秦銳士直接的一戰是伊闕之戰,魏武卒與秦銳士交戰,魏武卒不戰而潰。

    然而這不太具備參考意義,因為這時的魏武卒可以說是名存實亡了。

    馬陵之戰,魏武卒被齊軍大敗,老卒死傷殆盡,以後雖然進行了補充,但沒有了吳起,魏武卒已經不是當年縱橫天下的魏武卒了。

    而馬陵之戰就是孫臏統帥齊國技擊士大敗了龐涓統帥的魏武卒。

    所以,軍隊的強弱在一定層度上還是要看將領的發揮。

    但是吳起和司馬錯生在不同的年代,沒有也不可能交過手。

    因此,青衫不好斷定誰輸誰贏,只能推斷司馬錯的秦銳士勝率更大一些吧。

  • 3 # 見賢超齊

    吳起的魏武卒比司馬錯的秦銳士更勝一籌。

    從在歷史上知名度來講,吳起的知名度要比司馬錯高的多。

    吳起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軍,僅次於孫武,孫臏。

    雖然吳起在軍事上十分厲害,但卻不太善於搞政治。

    吳起為魏國元帥時,立有很多戰功,遭到相國公孫痤的嫉妒,公孫痤經常在魏文侯面前說吳起的壞話。

    由於吳起受不了公孫痤的排擠,就從魏國離職,去了楚國應聘高管,楚悼王素聞吳起的軍事才能,就決定重用吳起,任命吳起為楚國令尹,吳起作為一名空降兵高管,在楚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損害了楚國貴族的既得利益。

    楚悼王死後,楚國貴族發動兵變向吳起發難,將吳起射傷,吳起為了保命,爬在楚悼王的屍體上,但行兇者卻照樣向吳起射箭,吳起連同楚悼王屍體中了許多箭而身亡。

    楚肅王繼位後,將同時射中老爸屍體的人全部處死,受牽連被滅族的有七十多家。

    而吳起的屍體被五馬分屍,吳起變法宣告失敗。

    雖然吳起以很悲慘的方式謝幕,但吳起作為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其《吳子兵法》的兵法戰術,對後世影響深遠。

    司馬錯雖然不是吳起的對手,但也不差,曾率領秦銳士滅亡蜀國。秦昭襄王時期,白起接了司馬錯的班,白起戰無不勝,無堅不摧。

  • 4 # 正史漫談

    關於這個問題,《荀子》中已有了公認的論斷:“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這既是實戰得出的結論,更有其客觀的原因。

    一、秦銳士可視為魏武卒的升級版

    魏武卒是戰國初期由軍事天才吳起創立的,其人員標準為:身穿從頭到腳的制式裝甲,手持長戟、腰掛鐵劍、身背強弩以及50支箭;出戰時,隨身攜帶三天軍糧,在全身負重約50斤的情況下,能在半天內急行軍100裡。這種標準化的重灌步兵,在春秋戰國之交戰,堪稱領先各國的跨時代變革,成為魏國稱雄天下的武力保證。

    而秦銳士,比魏武卒的誕生晚了將近百年,是隨著戰國爭霸的展開、在軍事技術與制度不斷進步的基礎上應運而成的,天生就具有後發優勢。比如,秦銳士的負重比魏武卒多了30多斤,同時還要考核使用各種武器的搏擊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與魏武卒相比,標準更高、更加專業化。

    用現在的語言來描寫二者的差距的話,可以把秦銳士視為魏武卒的2.0版本。

    二、支撐軍事的是背後的國力

    同為農耕為主的諸侯國,戰國時期各國的比拼,說到底還是看綜合國力。戰國初期,魏國的一枝獨秀,建立在其繼承自春秋霸主晉國衣缽的基礎上:地處華夏民族發源地的中原地區,千里沃野、物產豐富;同時,魏文侯又任用法家的先行者李悝,進行了取消貴族世襲制、鼓勵農耕、解放生產力的一系列變法,使魏國的實力進一步領先各國一個身位。

    而秦銳士的創立,是在商鞅變法之後,以農戰為立國之本的秦國,國力早已領先崤山以東各諸侯。再加上陸續奪回河西地區、搶佔富饒的巴蜀,此消彼長之際,秦國以戰養戰,國力與軍力同步滾雪球式的增長。

    三、秦國先進的軍功制度

    商鞅變法帶給秦國脫胎換骨的變化,不僅體現在經濟、法制、國家管理體系上,軍事改革更是家思想的重要基因。

    首先,在商鞅的制度下,秦國所有人的功名爵位,只能透過種地和打仗獲得,其他的上升渠道基本被堵死;

    其次,細緻到恐怖的軍隊管理及爵位提升制度。秦軍推行了連坐制,在戰場上,逃跑退縮面臨的結果,比戰死還要恐怖;每場戰鬥,對於各級將士的斬首數量都有著具體的要求,舉例:攻城戰斬首數量必須8000顆,野戰2000顆,達到此要求所有人員才能升遷;帶領五個人的屯長、帶領一百人的將,在戰鬥中如果不能親自獲得首級,他們自己將要被殺......

    第三,完善的制度監督保障。秦軍的軍功體系極端完善,舉兩個例子:每個在戰場上丟掉性命計程車兵,他的功勞都會如實被其家屬繼承;為了避免冒領、用平民人頭冒充敵人等行為,秦軍在戰鬥結束後,會將所有人取得的首級公示三天,無異議後才按質按量行賞。

    所以,秦國的虎狼之師,是被嚴苛軍事制度逼出來的,也是功名誘惑而來的。作為秦軍的精銳,秦銳士的作戰動力,勢必會更加恐怖。

    四、人才因素

    魏文侯死後,魏國的貴族政治捲土重來,並佔據了統治地位;原本領先於各國的人才資源,一直處於不斷流失的狀態,政治家商鞅、范雎,軍事家吳起、孫臏、樂毅,無一不是自魏國出走他國。帶著魏武卒走向衰落的龐涓,正是逼走孫臏的罪魁禍首。

    而秦國則完全相反,原本貴族的特權被取消殆盡,只要能為國立功,無論什麼出身、來自任何地方,都能在秦國獲得高官厚祿;而且在完善的監督機制下,其獎懲制度極其公正公平,這就是為何秦國百餘年間在各領域一直人人濟濟、毫無斷層的原因。

    總之,秦銳士對魏武卒的碾壓,既有時代的因素,更有制度及國力的原因。

  • 5 # 躍馬吟鞭

    魏武卒和秦銳士都是當時各自國家的特種重灌步兵,在兵源選拔上都是極其苛刻的,身體素質、單兵作戰能力都是超強的,再經強化戰陣聯合作戰訓練後,戰鬥力和殺傷力都是爆棚的,擱現在來說那是特種兵中的特種兵!所以很難說是魏武卒厲害還是秦銳士厲害?如果一定比較得話,那要看由什麼樣的將軍來統領,獅子領導的一群養和羊領導的一群獅子戰鬥力是完全不一樣的。吳起統領下的魏武卒才是真正的魏武卒,在吳起棄魏奔楚後,魏武卒就已經沒有了,雖然兵還是那些兵,但已經沒有了魏武卒的精神!吳起愛兵是出了名的,與士兵同食同寢,所有得到的獎賞都拿來分給士兵,士兵身上長了瘡,他會用嘴幫其吸膿,何況吳起還不光是隻知道體恤士兵、愛兵如子,他還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史書上說他“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著有《吳起兵法》,這樣的兵源素質再加上這樣的將軍能不無敵嗎?所以拋開將領而只談裝備和單兵素質,然後要說哪支隊伍厲害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如果非要切題回答的話,我只能說如果是吳起統領的魏武卒對戰司馬錯統領的秦銳士,我認為是魏武卒贏!

  • 6 # H四月韓M

    春秋戰國時期,群雄割據,戰亂不斷。為了在軍事上擊敗敵國,誕生了好幾支特種部隊:趙國的趙邊騎、齊國的齊技擊、魏國的魏武卒、秦國的秦銳士。

    看到其他人的回答,已經很全面了,在兵的選拔和培養、裝備和訓練都有文獻的記載佐證。但是區別於部隊之間的優劣,其實最重要的還是主將,將軍的重要性甚至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生死,這幾支部隊正是有個好的將軍帶領,才創下赫赫威名。

    1、趙邊騎:趙武靈王所創,一代明君,訓練出了第一支中原騎兵。後面趙邊騎部隊的主將為廉頗、趙奢、李牧,廉頗不用多說,一代名將,大家都瞭解,廉頗帶領6000趙邊騎在戰役“五國伐齊”中大破齊技擊,而趙奢將軍則帶著趙邊騎擊敗了秦銳士,也是秦銳士少有的一敗。

    經典戰役:滅中山國、收復樓煩、五國伐齊、閼與之戰、邯鄲保衛戰、鄗代之戰、破匈奴,滅襜襤,敗東胡,降林胡。

    趙國名將齊出,帶領趙邊騎創下一系列經典戰役,但最後卻亡於內戰,不得不說可悲。

    2、齊技擊:齊莊公初步創立技擊的募兵制。他先設定一些爵位,然後招募一批勇士,透過篩選,專挑牛人,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包括:徒手搏鬥、角抵、游泳、騎術、劍術、射術及各種殺敵技能,然後透過上陣殺敵獲得相應爵位。 由於這些士兵單兵作戰能力很強,而且作戰方式多元化,故稱:“技擊”。

    主將為田忌、孫臏,透過打贏桂陵和馬陵之戰,將戰國第一任霸主魏國拉下馬,成為第二代霸主,孫臏也是用計大敗龐涓帶領的魏武卒。

    經典戰役:桂陵之戰、馬陵之戰。

    後期因齊湣王暴政,窮兵黷武,加上國內對軍士的壓榨,讓軍士成為了奴隸,加上孫臏功成身退後無良將帶領,最終在五國伐齊中敗於趙邊騎並退出歷史舞臺。

    3、魏武卒:戰神吳起創立,“武卒”的選拔條件相當苛刻,據《荀子議兵篇》記載:“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也就是說,士兵身上必須頭戴盔甲,身著保護上身、髀部、脛部的鎧甲,手執長戟,腰懸鐵利劍,揹著強弩和50支弩矢,攜帶三天軍糧,在半天內能連續急行軍一百里計程車兵,才有資格成為武卒。

    而主將吳起更是一代戰神,一生大戰七十二場,勝六十四場,其餘均解。更是在陰晉之戰中,5萬魏武卒對陣50萬秦軍,以一當十,殺敵無數,創造了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蹟。而魏國成功靠這支軍隊當上了戰國時期第一任霸主。

    經典戰役太多,不過多羅列。

    後來上任的魏惠王猜忌吳起,錯用龐涓,導致在桂陵和馬陵之戰中,精銳損失大半,最終遇到了剋星——殺神白起;在伊闕關被白起連同韓魏聯軍在內的二十萬一舉坑殺。

    4、秦銳士:國尉司馬錯在魏武卒的基礎上,創立了“銳士”。但大多時期主將則是殺神白起,也是戰國最後留存的唯一一支特種部隊。

    所以,我覺得主將的作用才是衡量一隻部隊的好壞。以上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可以交流

  • 7 # 史海覓蹤

    荀子在其《議兵》篇中,曾說過:“齊之技擊,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敵秦之銳士”。

    其實,並不是單純地說魏武卒的戰鬥力不及秦銳士。而是指魏武卒招募制的弊端大於秦國的軍功賞罰制度。

    1 選拔條件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個,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

    吳起建立魏武卒,制定了極其苛刻的選拔標準:穿三種依次相連的鎧甲,戴著頭盔,拿著拉力為十二石的弩弓,揹著裝有五十支箭的箭袋,佩帶戈、劍,還有三天的糧食,半天要奔走一百里。

    而秦國並沒有特定的選拔條件,史書上也並沒有什麼記載。

    2 成本

    1)魏武卒

    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是數年而衰,而未可奪也,改造則不易周也,是故地雖大,其稅必寡,是危國之兵也。

    只要通過了魏武卒的選拔考試,立刻就能免除家庭徭役,並且田地住宅都處於便利的地方。重要的是這些待遇,即使該武卒以後體力衰弱,也不可以隨便剝奪,哪怕是重新選取了新的武士,也不會取消對其賙濟。換句話說,一旦入選魏武卒,士兵的待遇幾乎是終身制。

    除此之外,魏武卒也實行軍功賞罰。吳起將軍功分為“上功”、“次功”,根據不同的軍功給予不同獎勵。

    2)秦國

    而秦國實施的是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商鞅規定,凡行伍中人,不論出身門第,一律按照其所立軍功的大小接受賞賜,斬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就越高。

    其實,按照今天的薪酬制度來說,兩國將士的待遇如下:

    魏武卒:高底薪+績效獎金;

    秦銳士:績效獎金

    不難看出,魏國所付出的成本高於秦國,因為無論士兵是否能建軍功,只要入選魏武卒,他就會得到一份不錯的底薪。

    3 優缺點

    1)魏武卒招募制

    ① 對武卒個人而言

    由於魏國免除了武卒全戶的徭役和田宅稅,因此武卒得到百畝土地後,不但要承擔兵役的責任,另外還需自理軍事裝備和服役期間後勤物資。而武卒如果長年陷於征戰,勢必會影響土地產出,也就會影響自身的軍事裝備。時間越長,這種矛盾就越突出。

    ② 對魏國而言

    魏武卒的兵員越多,國家土地的消耗就越大,那麼國家能徵收的稅就少,國家的財政就會陷入困境。

    所以,從長期來說,魏武卒的招募制度對魏國的國力必將是巨大的考驗。如果魏國能夠持續對外擴張,得到足夠的土地,那麼就能勉強維持魏武卒招募新兵的需求。反之,一旦失敗,魏國就將面對因國土減少而難以滿足魏武卒的需求,不用說招募新兵,可能現役武卒的土地發配都難以為繼。

    因此,魏武卒招募制的順利實行必須基於一個非常苛刻的條件,那就是必須要做到逢戰必勝,或者至少戰平。

    事實上,吳起率領魏武卒南征北戰,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戰平”的奇功偉績,奪取了秦國河西之地五百多里,將秦國壓縮到了華山以西的狹長地帶。

    然而公元前341年的馬陵一戰,魏武卒慘遭孫臏指揮的齊軍伏擊,主將龐涓自殺身亡,魏國滑下霸主神壇,魏武卒走向衰亡。

    2)秦國軍功賞罰制度

    秦國的軍功賞罰制度相較於魏武卒的招募制就具有明顯的優勢。

    ① 共贏

    秦國計程車兵想要獲得獎賞,就必須到戰場殺勇敢殺敵,取得敵人的首級來獲得軍功。所以,秦國獎賞的原則是先獲軍功後兌現,於國家而言,剛開始無須付出過多的成本。而且士兵明確了獎賞的原則,才能更積極地殺敵。

    對於國家和個人來說,雙方實現了共贏。

    就這點來說,秦國的優勢遠大於魏國。魏國的武卒已經有了百畝土地,上陣殺敵的決心和勇氣未必有秦國計程車兵大。顯然,魏國從戰爭中獲得的收益也將小於秦國。

    當然,這個比較是基於魏武卒和實行二十級軍功賞罰制後的秦銳士。其實,商鞅參考了吳起的魏武卒,考慮了這些弊端,才制定出了壓制魏武卒招募制的軍功賞罰制度。

    ② 兵源

    魏武卒優厚的待遇限制了魏武卒的發展壯大,入伍後百畝土地立刻兌現的硬性條件讓魏國只能長期依賴於現役的武卒,即使他們老去,魏國也不敢輕易招募更多計程車兵去更替,因為土地兌現成了魏國最頭疼的事情。

    年老的武卒死撐在前線,年輕人無法入伍,失去了新鮮血液的魏武卒猶如一灘失去源頭活水的河流,面臨著乾涸的困境。

    相反,秦國實行商鞅變法後,推崇農耕和參軍,農耕可以保證軍糧的供應,而參軍則可以快速獲得優厚的獎賞。當軍功成為所有人升遷的唯一通道時,秦人就為秦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兵源。

    結語:

    魏武卒大概推行了50多年而亡,秦國的軍功賞罰制度從商鞅變法開始,一直幫助秦國統一天下。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參考資料:《史記》、《荀子·議兵》

  • 8 # 邱宣齊室內設計師

    應該說早期由吳起統兵的魏武卒是天下無敵的,在那個時代秦國差點被魏國給滅國,如果不是後期魏武侯對吳起有所懷疑,讓吳起一直攻打秦國,就是滅了秦國也是有可能的,想當初五萬魏武卒打的五十萬秦兵丟盔棄甲,就是證明,但是錯就錯在魏國用吳起變法變的不徹底,到了一半就停止了。但是秦國用商鞅變法變的足夠徹底,徹底的解放了奴隸,吸引大批的六華人口來到秦國,實行軍功爵制,不管是士族還是平民,一切以有軍功說了算,有了軍功房子田地爵位什麼都有,沒有軍功什麼都不是,這樣徹底激發了老百姓的潛能。然後還有一個秦國善於利用六華人才,自身又出軍事家,像司馬錯,白起,王翦,等等名將輩出,所以魏武卒和司馬錯時代的秦銳士相遇,如果魏武卒是吳起領兵,還是和秦銳士有一站的能力,但是如果是後期的魏武卒和秦銳士相比,那就高下立見了。所以我認為早期的魏武卒和秦銳士還是有可比性,後期就根本沒有什麼可比性了.

  • 9 # 浮沉的歷史

    與其說吳起的魏武卒與司馬錯的秦銳士誰更勝一籌,不如直接對比魏武卒和秦銳士來的好,因為吳起和司馬錯根本就不是一個時代的人。而這個問題答案在當時的荀子那裡就已經給出了答案,荀子在《荀子·議兵》中認為:“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

    魏武卒和秦銳士均是重步兵,都是經過仔細的挑選和訓練而組建的精銳之師,他們的待遇也是比普通計程車兵要高。但是兩者由於其國家的政策不同,最終導致了魏武卒戰鬥力的衰弱和秦銳士始終擁有強勢戰鬥力。軍隊的戰鬥力絕不是簡簡單單來自於將領的能力,最關鍵的其實是對於士兵獎懲的制度。

    魏武卒的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由魏國名將吳起訓練組建而成,在吳起領導的時代,對外的作戰沒有任何的敗績,在魏秦的陰晉之戰中,更是以區區五萬軍隊大破秦國的五十萬大軍。此戰後,魏國得以長期穩定的固守河西之地,壓迫秦國於函谷關以西。而秦銳士在秦國,東出統一天下的戰爭中立下了戰功無數,是秦國統一天下的基石。

    魏武卒和秦銳士戰鬥力的源泉

    魏武卒的強大戰鬥力,不僅是名將吳起的指揮得當,最關鍵的因素還是魏武卒的戰鬥意志。一支被臨時和脅迫組織起來的軍隊是不可能有任何的戰鬥意志的,因為他們一旦上了戰場,如果戰死家中變失去勞動力,沒有戰死也無任何的獎賞。而魏武卒的社會保障和福利那時相當的優厚,一旦被選中,那麼士兵的家庭就會獲得田宅的獎勵和免除徭役,所以魏武卒根本沒有後顧之憂,他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打仗。

    秦國的軍功授爵制度更是逼魏武卒有過之而無不及,商鞅變法規定:秦國計程車兵只要斬獲敵人“甲士”一個首級(軍隊中的精銳士兵),就可獲得一級爵位(公士)、田一頃、宅一處和僕人一個。而且憑藉軍功獲得的爵位還可以免除所犯的罪行,這在嚴刑峻法的秦國是每個人必備需求。巨大的利益驅使和被迫的刑法壓力,使得秦軍的戰鬥力是戰國時代各國中最強的。秦國的秦銳士在秦國的對外戰爭中,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其戰鬥力的來源同樣還是來自於直接的利益刺激。

    魏武卒和秦銳士必然衰亡的命運

    魏武卒的衰亡從一開始的獎勵中,就已經決定了他最終衰亡的命運。因為魏武卒的條件實在是太優厚了,魏國要想培養一直魏武卒需要大量的土地和房屋,而隨著第一批人群的獲利和永久佔用的土地和房產,使得魏國無力在他們死後再次重新補充力量,因為魏國沒有更多的財力來一個滿足的魏武卒的需求了,所以在短短的幾十年的時間裡魏國從強盛一時迅速走向了衰退。

    而秦軍的戰鬥力之所以這麼持久,就是因為秦國的嚴刑峻法,在這個背景下,秦軍的爵位和財產可以用違反法律的名義剝奪。被剝奪了權利後,秦軍的戰鬥力再次被激發起來,如此迴圈流動使得秦軍的戰鬥力持久不衰。不會出現魏武卒衰亡的命運,但是在統一天下後進入和平時期,秦國內部的壓力自然就爆炸了,出現了犯法者數以數十萬計的情況。秦國的百姓沒有了在軍功後,成為了一個囚犯的國家,秦國也在高壓的政治環境中走向了滅亡,曾經強大的秦軍也無法挽救秦國都命運。

  • 10 # 小小小百科全書

    伊闕之戰是秦國對戰魏國南韓和東周王室的關鍵一戰。伊闕之戰中是魏武卒和秦銳士的第一次正面交鋒。結果就是魏武卒不敵秦銳士被擊潰。韓魏聯軍被斬首二十四萬,魏國武卒正式退出歷史舞臺。當然了此時的魏武卒已經是昨日黃花了。根本不負巔峰時期的強大。如果巔峰時間的魏武卒和秦銳士對陣,那麼勝負還猶未可知。

  • 11 # 橫笛文士

    個人覺得,單從單兵作戰能力上講,魏武卒和秦銳士沒有太大的軍事素質差別。能揹負一定數額的箭簇,拉一定難度的弓弦,還要攜帶好幾天的乾糧,身穿兩三層厚重的鎧甲,一晝夜急行軍幾十裡,其實這就是古代特種兵的訓練方式,淘汰制,剩下來的都是身體素質好,抗病力強,耐力好,能吃苦耐勞的特種兵。關鍵在於領導他們的軍事將領以及國家綜合實力的比拼。魏文侯時期,魏國一枝獨秀,國力強盛,在魏文侯的大力支援下,由吳起訓練出來的魏武卒也是衝鋒陷陣,所向無敵,這不僅僅是考驗魏武卒的作戰能力,背後還有魏國經濟實力,農業生產水平,後勤保障能力以及軍事統帥的謀略和武略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我們比較軍隊的作戰能力強弱,不能僅僅看軍隊這一單一因素,還要綜合比較。後來由於魏文候駕崩,魏國君主一代不如一代,導致人才不斷流失,比如吳起被迫投奔楚國,商鞅投奔秦國,這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魏國已經沒有了魏文侯時期的開放包容之心了,包括後來的範睢,張儀,孫臏這些都是能力出眾,舉足輕重的賢才,都被魏國給逼走了,連魏國宗室,戰國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無忌 都經常被國君猜忌,為了去救援趙國,還不能名正言順的去調兵,只能夠竊符救趙,成功之後,害怕回到魏國被追責,留在趙國十幾年不敢回去。最後還是不受國君信任,鬱鬱而終。戰國中後期,魏武卒先後在桂林之戰和馬陵之戰中慘敗,魏國從此一蹶不振,魏武卒喪失殆盡,魏國短期內很難選拔出像文候時期那樣數量眾多的魏武卒了,軍隊素質明顯下降了。而經過商鞅變法崛起的秦銳士依託秦國不斷強大的經濟、政治、經濟實力、加上秦國君主的任人唯賢、才能主動出擊、各個擊破山東六國。這其實並不是秦銳士的作戰能力比魏武卒強大多少,而是兩國綜合實力的逆轉導致的。此強彼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去美國留學,有哪些熱門專業可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