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朗月星空書畫工作室

    中鋒用筆是毛筆垂直於紙面,筆桿直衝鼻尖,特點是寫字用筆單一,寫字速度節奏慢,比較穩健。側鋒用筆是毛筆按壓下去毛與筆桿產生了角度,筆桿傾斜,手腕扭轉,用筆多樣,可以八面出鋒,寫字速度快,比較靈活。下面用兩幅作品說明一下。第一幅是中鋒用筆多一些,第二幅是側鋒用筆多一些。

  • 2 # 中州耕牛堂主

    不知提問者是書法家還是書法愛好者?提問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是考驗書友的能力,還是對自己提出的問題一無所知?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的,凡會寫幾個毛筆字的人都知道。

    正常情況下,凡學過書法的人,對書法作品中的中鋒用筆和側鋒用筆,就會一看便知的。篆書和隸書是沒有側鋒用筆的。寫篆書和隸書都是中鋒用筆,這些書寫規則都是遵循篆書和隸書筆法的。楷書、草書和行書,既有中鋒用筆,也有側鋒用筆。而且中鋒和側鋒用筆表現得都非常明顯,道內人法眼一辨便知。

    關於中鋒和側鋒在書寫過程中各起什麼作用,很簡單的,用十四個字可以概括:中鋒取的是厚重,側鋒取的豔逸。

    在書法學習中,無論是臨帖還是進行書法創作,該用中鋒時就用中鋒,不能用側鋒;該用側鋒時就用側鋒。但是,在某些時候,為了考慮章法佈局,中鋒也可以代替側鋒,而側鋒絕對不能代替中鋒。寫篆書和隸書時,一定要用中鋒而不可用側鋒。有人誤認為隸書的方筆就是中鋒用筆,這是完全錯誤的,因為隸書的方筆也是中鋒用筆。

  • 3 # 禿筆書生

    中鋒與側鋒是書法中常用的兩個概念。

    我們先搞清楚什麼叫中鋒,側鋒。中鋒,古人有語“常欲筆鋒在畫中,則左右皆無病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在行筆的過程中要讓筆鋒在筆畫的中間,這樣筆畫寫的沉著,有入木三分的感覺,筆畫兩段不會出現病態。

    與中鋒相對的“側鋒”其實是一種病態的筆法,意思了就是說在筆執行的過程中,筆鋒總是在筆畫的外側,如橫畫便是上邊和下邊。這樣了寫出的筆畫總會有一側顯得很毛糙,而且在書寫過程中也體會不到那種筆鋒殺入紙的感覺。

    但是了,側鋒的存在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你無論怎麼樣如何下筆,總是先以側鋒入紙的,而後利用各種調鋒技巧轉換成中鋒再硬筆?

    可以說中鋒與側鋒是相輔相成,是一堆矛盾,確有彼此有著關聯。

    最後上幾張拙作,請老師門多指導

  • 4 # 悠然書法

    作為練習了一段時間的書法愛好者,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古人對用筆十分重視,明豐坊在《書訣》中說:“古人作篆、分、真、行、草書,用筆無二,

    必以正鋒為主,間用側鋒取妍。分書以下,正鋒居八,側鋒居二,篆則一毫不可側也。”不過

    ,這亦僅大概而言。

    根據筆鋒在筆畫中所處位置的不同,用筆方法有中鋒、側鋒、偏鋒之分。用筆的技巧就在於調節筆鋒,使其恢復、保持圓錐體狀態。

    中鋒,亦稱正鋒,指運筆作書時筆鋒處於點畫中間。

    為使點畫圓潤,歷來書家多主張“筆筆中鋒”。因筆鋒在點畫中間執行時,墨汁順筆尖流注而下,均勻滲開,達於四面,點畫也就無上重下輕、上輕下重、左重右輕、左輕右重等缺點。因此,中鋒乃書法之根本筆法。

    偏鋒,即運筆時將筆之鋒尖偏在點畫之一面。

    寫出的點畫往往有輕重不勻,一邊光一邊毛等弊病。一般書家以偏鋒為敗筆。

    側鋒,指運筆時筆鋒所處的位置在中鋒與偏鋒之間的一種用筆方法。

    這時,接觸紙面的筆毫方向與筆的執行方向呈約45°左右的夾角。這個夾角越小越接近中鋒運筆;越大,越接近偏鋒運筆。側鋒運筆時所書線條的形態和質感效果介於中鋒與偏鋒運筆之間,中鋒用筆的必要補充。

    朱和羹《臨池心截》說:“正鋒取勁,側峰取姸,王羲之書蘭亭取姸處十代側鋒,餘每見秋鷹

    搏兔,先於空際盤旋,然後側翅一驚,翩然下擢,悟作書一味執筆直下,斷不能因勢取妍也。

    ”這段話強調了側鋒用筆的重要性。

    但馮武在《書法正傳》中卻指岀:“今以側鋒取妍者,皆異端也。學書斷乎不可使邪魔外道盤踞胸中,使終身陷於妖俗而不自知也。戒之哉!戒之哉!”馮武對側鋒加以否定,把他說成是邪魔外道。我想,這種異議的產生,追根尋源,在對於“側鋒”這一名詞的不同理解。簡言之,就是將側鋒與偏鋒混為一談。其實,偏鋒和側鋒完全是兩碼事,偏鋒絕不是側鋒。

    所謂“偏鋒”即是運筆時,筆杄傾斜,筆鋒在書的一邊,而筆身在書的另一邊行走,產生的效

    果是一邊光滑另一邊如鋸齒,墨不入紙,線條扁平而浮露於紙上。運筆最忌偏鋒,故稱為“敗

    筆側鋒,《永字八法》論中注:“側不得平其筆,當側筆就右為之。”我想,側鋒就右,便包含

    以側取勢的意思。當然,側鋒運筆,往往是筆鋒由偏轉中的過渡,它的優勢就是用筆能臥能起。從運筆來說,並非是筆筆中鋒,有時會不知不覺地使用側鋒,能將筆臥而起,這就是側鋒助以中鋒的作用。

    若從側鋒來說,不僅僅是把“點”成為“側法”而已,如“天”、“運”、“扣”等字的挑捺,甚至鉤

    撇等,均是“側筆”。確切的說,“側筆”方勁犀利,神采外耀,故凡出鋒的點畫,多用“側筆”

    。一句話,“側鋒”與“正鋒”各有各的優點,又有相得益彰之妙。

    那在書法中怎麼辨別中鋒與側鋒呢?

    一般來說,寫篆書純用中鋒;

    寫隸書、楷書以中鋒為主,側鋒為輔;

    寫行書、草書以中鋒、側鋒為主,偏鋒偶爾為之。

    初學者首先怎麼來辨別三者的區別,

    【中鋒用筆】毛筆在紙上執行時,筆腹處於執行的前方,筆鋒緊隨其後,始終處於筆畫的中間,覆蓋筆腹所形成的墨跡,為中鋒運筆。中鋒運筆時,筆鋒到筆腹的方向,與毛筆的執行方向一致,且執筆應當儘量使筆桿垂直於紙面。

    寫出的筆畫,兩邊輔毫鋪開受力相等,線條圓渾而飽滿。中間墨色略濃於兩邊,出現如錐畫沙的立體感。

    當然運筆書寫中,也會出現偏左偏右,需要及時調整筆毫。所以中鋒運筆的關鍵在於會調節筆鋒,令其保持中鋒運筆。

    【側鋒運筆】筆鋒的指向與運筆方向呈135°夾角,即筆鋒中心線與筆畫中心線呈45度左右的夾角。夾角小於45度時,筆畫的質感接近中鋒效果;大於45度時,筆畫的質感接近偏鋒效果。

    【偏鋒運筆】筆鋒不在筆畫的中間,筆鋒與筆腹並列行走。筆鋒一側的筆畫光潔平齊,筆腹一側枯澀不平。因偏鋒行筆筆豪躺紙,如同鐵鍬平地,難以入紙,也就不會產生力度。偏鋒寫出的線條,一個邊緣受力,另一個邊緣純為副毫擦出,兩個邊緣受力無法構成力量的均衡,筆畫扁平、單薄,容易出現散鋒等。歷來被書家視為病筆。

  • 5 # 羨之書院

    您可以拿一根如筆粗細木棍,在沙地上比劃。垂直於地面為中鋒行筆,時兩邊有翻出沙子,名日錐劃沙。與地面40度左右的夾角就是側鋒了,行筆後只會一邊起沙土,即是側鋒用筆了。

    中鋒取勢,側鋒取妍(取巧或取美)。

    您照著我這樣說的。做試驗一下。明白了給我個贊。不明白我給您發影片。

  • 6 # 如石書藝

    古人的法帖以及書法大家的中鋒和側鋒通常難以分辨,原因如下:

    中、側鋒不是靜止狀態下的理性分辨,而是在運筆狀態下的筆法,透過提按、節奏、速度和方向等的變化完成的點畫結體。古人法帖或大家作品,其筆墨功夫的修煉程度, 如入化境,一切皆從心出,例如,王羲之在蘭亭序裡寫的二十餘“之”,究竟哪一筆是中鋒,哪一筆是側鋒,難以分別。

    這個在執行中的筆法,古人稱之為筆勢。筆法是基本法則,好比做廣播操,每一節都有具體的動作要領,是為規則,但每人的理解和做法有別,是為體勢。筆勢就是這個道理,每個人書寫的筆勢都不一樣。

    可見,中、側鋒是筆勢概念。如蘭亭序的二十餘“之”,筆法並沒有不同,之所以各具形態,是筆勢所致。王羲之的書法雖多以側取勢,這裡的側,也並不是靜止狀態下的側鋒,而是筆勢所致。

    普遍認為齊白石的大篆,筆力雄厚,一定是中鋒用筆。其實,也不一定,看齊白石的毛筆時常倒在一邊。

    如果為了分析一幅作品中的中、側鋒關係,一定要從筆勢角度理解,才有助於理清真正意義上的中、側鋒關係。

    回到題主的問題,就不明而喻了。

    但對於書法基本功不紮實,或者是書法初學者而言,書寫的作品缺乏筆勢,很容易暴露出中、側鋒用筆特點,即中鋒用筆圓厚流暢而沉著,如古人所言:“膚肌之力”。而側鋒則相反,點畫線條單薄、漏側、平扁、漂浮以及鼠尾狀等,這種側鋒是書法大忌,為敗筆。

  • 7 # 楊炳升66

    真的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了。

    各人根據自己的審美觀點和書寫習慣將字寫好看了就行了,有些人理論上說的一套一套的,其字則寫的爛糊糊的,有意思嗎?

    什麼事都是相對的,這裡面的有位老師說的就很好,筆鋒指的就是筆尖,請問,筆尖怎麼側?不弄倒你怎麼寫字?至於筆鋒在哪個位置,你拿管毛筆,蘸上水,在紙止畫一下不就都知道了嗎?

    碰見死腦筋可能就非常可怕。

  • 8 # 文藝—青年

    1.對這個問題我先做一個解釋:

    中鋒——中鋒就是在行筆寫字時,筆鋒經常在點畫當中執行。這樣順著使用筆毛,筆毛平鋪在紙上,寫出的點畫看起來渾厚圓潤,有立體感;

    側縫——側鋒即偏鋒,側鋒行筆就是在寫字時,筆鋒不在點畫中間執行,而是偏在點畫的一側,寫橫畫時常偏在上邊,寫豎畫時常偏在左邊;

    2.中鋒與側縫的作用如下:

    中鋒、側鋒也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兩種用筆方法,只用中鋒或只用側鋒都顯得單調,中鋒取勁、側鋒取妍,中鋒為主,側鋒為輔方能燕瘦環肥,各盡其美,因此筆筆中鋒實無必要,況且筆筆中鋒也不可能,如果寫字時,尤其在寫流速較快的行書、草書時,總是斤斤計較是否中鋒行筆,肯定會影響到行筆的疾徐,章法的錯落,氣韻的生動諸方面。

    給大家舉個例子,可以看看懷素的《自敘帖》,基本是筆筆中鋒,但也有兼用的側縫。

  • 9 # 周桂春

    謝邀。中鋒運筆,筆心行在點畫正中線上,由於鋪毫後,點畫二旁受力平均,故運墨勻稱,其效果則圓潤而穩重。側鋒,就是用筆時,筆頭的中心鋒芒在點畫的一側。中鋒取勁,側鋒取妍。總之,中鋒側鋒有一圓一方,一藏一露之分,鋒正則立骨,涵蘊氣味,鋒側則神揚,外耀鋒芒。一正一側有相得益彰之妙。中鋒寫出的筆劃有力度,書寫時儘量用中鋒,以中鋒為主。

  • 10 # 翰墨書道

    中鋒用筆多在點畫的中段部分,就是點畫起筆調鋒以後之回鋒收筆之前,也就是所謂的中鋒運筆,中鋒運筆是書法中最經典的筆法。

    側鋒用筆多在起筆調鋒轉入中鋒之前,存在側鋒,非常短的用筆過程。我們知道,書法用筆上有橫畫豎起筆,豎畫橫起筆的技法,就是在逆鋒落筆後至調直中鋒前,毛筆有側鋒的動作。在橫畫的收筆部分也有側鋒用筆動作,就是中鋒形之橫畫收筆之前,筆鋒已經鋪開,這時候的有個略提筆向上然後向下的的提筆下頓的作,這時毛筆的筆鋒就由中鋒進而轉為了側鋒下頓,是非常微妙的,並且是毛筆筆鋒的右側輪廓線略重,左側略輕,這時的線條形狀是右圓勁左粗糙,但由於出於橫畫線條之內,是無法看得到的。之後略做頓挫提筆收回畫中,毛筆的筆鋒就又恢復到了圓錐形的圓狀,以做好下一筆畫起筆的蓄勢準備工作。可以這樣說,只要點畫不是偏鋒病筆,在中鋒運筆點畫中段的起筆收筆處,都有側鋒用筆的出現,如撇畫和捺畫中,撇畫的起筆,捺畫的起筆和收筆捺出之前。還有就是轉折處,其基本原理和點畫的起筆收筆處用筆技法同。

    在用筆技法中,主要是中鋒用筆最普遍,側鋒用筆為輔助性的技法,因為中鋒運筆獲得的線條形質最自然,富有圓活的生命力和飽滿的情感性。關於兩種用筆的藝術效果和形質感覺,最經典的說法就是“正以取勁,側以取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孩子過了18歲還能再長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