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鵬程高考
-
2 # 大盛談
高學歷,思想道德修養確實不一定高
這觀點我認為是很有道理,近日,高鐵霸佔座位男的行為在網上引發熱議,引來網友的痛罵。我們再來看看這個男子的惡劣行為和醜陋的嘴臉。
據說該男子是在讀博士,但是其行為確實是令人髮指,其言行再次重新整理了大眾的觀念;其思想道德修養確實非常的差,在網上也引來網友的討伐。
雖然該男子隨後發表了道歉影片,但是廣大的網友並不買賬,隨後該男子的各種資訊也被一一曝光,引來網友的人肉搜尋;最後是該男子被迫發表影片道歉。
最後,網友也配上一張很搞笑的圖片,來看看:
-
3 # 白墨文化
首先,高素質和高學歷完全是兩回事。高學歷未必高素質。
什麼是高學歷?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211/985/中科院/社科院,留美/留英/留法,哈佛/滕校/牛津/麻省。了不起。
中國的教育說是素質教育,實際上,只有知識的堆積。考試內容一直是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生物/地理,哪一個科目和教養素質有關係?素質是待人接物、是怎麼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是品性、思想、綜合素質的結合體。一個高學歷的人,只能說他有很多應試知識,他有很豐富的考試成功的經驗,卻不能說他是一個高素質的人。
我們國家現在沒有評價高素質的標準,也沒有辦法對一個人的品性進行考試。素質是與學歷無關的。
目前我們常常看到高學歷的人鬧笑話,可能豐富的考試成功經驗,讓他們誤以為自己擁有很多知識,自己很了不起,很成功,實際上。想要成功地做好一件事,需要別人的支援,需要這個人用有素質的方法去做這件事。
考試不強調素質,考試無法考出素質,就讓高學歷的人,都忘記這回事了。
-
4 # 老北京黃根下
素質與學歷有關,但不絕對。從規律來講,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群體,一般會養成較高的素質,這是教育的教化和去除愚昧的結果。缺乏教育沒有獲得高學歷的群體,學校教育的經歷會有缺憾,那素質的養成主要靠家庭和社會二個方面的影響和自我提高。二者不完全對等。
那麼什麼是高素質呢?為什麼有些高學歷的人卻素質不高?例如高鐵佔座的孫博士。這裡不說大道理了,就說實實在在的大實話:
文明、禮貌、微笑、有風度、不自私、不狹隘、不偏見、與人交談時既不固執也不強詞奪理、生活習慣良好、不衝動、用語文明、不吐痰、不高聲大笑、不亂擤鼻涕、不插隊、不在談話中的二人間穿行、不抬腿從別人的行李上方跨過、不打斷別人的發言、不在別人發言沒完時插話、不做損人利己的缺德事、跳廣場舞不發大音量噪音擾民、坐車不脫鞋、坐飛機不脫鞋、坐高鐵和飛機不將座椅調到後仰最大化、遛狗牽狗繩掛狗牌撿狗屎擦狗尿戴嘴套、不在居民小區內養大型犬和烈性犬、不挑撥離間中傷別人、不無中生有汙衊、不在人背後嚼舌頭、不結黨營私拉山頭、不佔別人便宜、不罵人不打人不偷竊、不貪汙不受賄、不放火不殺人不姦汙、不行賄不跑官、不亂扔垃圾、不亂扔菸頭、不在樓道里小區裡電線杆上亂貼不乾膠小廣告、公共場合不光膀子、公共場合不說髒話、公共場合不抽菸、開車不往車窗外亂扔垃圾、停車不佔別人車位、停車不佔非停車位、停車不擋道路、開車不壓實線不跨線不亂變道、拐彎變道進隧道超車都開啟車燈、騎電動腳踏車不搶行、騎電動腳踏車等紅燈時不越線、行人等紅燈時不越線、行人不闖紅燈、電動腳踏車人不闖紅燈、電動腳踏車人不逆行、吃自助餐適量不多拿不最後浪費糧食、在飯店吃飯不大呼小叫、在飯店吃飯喝酒不划拳不抽菸不高聲談笑......,這都是素質高的特徵。
對照一下吧,以上58條,你符合哪些條?無論是什麼博士、碩士、學士、專科、高職、中專、高中、初中、小學還是打工仔,你看看你究竟是不是符合上述高素質的人?
-
5 # 歡樂每一天4009
高素質不一定高學歷,高學歷更不會高素質了。這樣的例子不少的,大學教授人民教師,個別人民公僕,素質低的沒法說!
-
6 # shanlidewazi
學歷與素質不能劃等號,目前這個社會,高學歷學歷≠高素質比,如說前段時間出現的一批高鐵座霸,和攔截高鐵的…………
-
7 # 手機使用者5867359504
學歷主要是教育機構教的,如各種學校,素質主要是社會學校教的,且家教起主要作用,素質差主要責任是家庭,從小受教三觀不正,長大是很難改的。
-
8 # 聞魯生
歷練出素質,權錢得學歷,兩條道上跑的車,豈能混為一談?
此處並非輕侮怠慢學歷,已經腐爛變味,褒貶了無意思。
真正值得憂患的卻在於,距離學歷益遠,距離素質亦然。
-
9 # 畔青
高學歷不一定高素質,只說對了一部分,應補上一句,高素質絕不是低學歷。
如果有興趣,翻翻歷史,看看現實,似乎可以得出定論。
既使不談歷史和現實,不妨打個比方自娛一下。
拋開科研崗位和技術密集型企業一般崗位,小學畢業學歷在技術崗位存留下來的有幾人?稍高學歷的人找不到工作的有幾人?學歷不足,僅有先天的素質稱不上素質,更稱不上高素質。
原因是社會發展需求所致。再高的天資素質,缺少學歷也一定會在求職的門檻上跨不過去。
-
10 # 老百姓136405527
一個人的素質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綜合結果。其中家庭教育佔相當大的比例。學歷高只能說明接受教育的程度高,而素質是家庭教育留下的痕跡。
-
11 # 滌盪塵埃
素質:有心理素質,身體素質,道德素質,技能素質,合作素質,審美素質,,,等,狹義理解為道德素質有些偏頗,,,高學歷在技能方面有很強的發展性,,,
-
12 # 阿惠3119
學歷是國家對你學習的肯定,而素質是家庭教育和自身修養的結合體。這兩者是沒法並聯的。別看有些人長得人五人六的,其實一肚子壞水,好事不幹壞事不知道幹了多少,特別是有些企業的頭,自從企業改制後,他們認為從此以後企業就是他私有財產了,想要幹麼就幹麼,工人的工資都多少年不漲了,說沒錢,可背地裡跑到澳門去豪賭,一輸就是幾個億。真是連畜生都不如。南通州。
-
13 # 泰山尖
高學歷不等於有超高的素質,中國的科學家素質都比較高,能自覺的爭分奪秒的忘我工作。都想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但也有個別的科學家科學素養比較低,一心一意向錢看,分不清自己在國家建設中的重要性,甚至為敵人賣力。我想這些人的大方向有些錯誤,但是回頭視岸還不遲。
-
14 # 毋雲格格祺
同意,尤其是在中國目前這樣教育環境下,一味求分,沒有重視德育教育,使之素質與學歷成了沒有必然關鍵的兩個體系,失敗。
回覆列表
高學歷,的確不一定高素質。學校教育賦予人的更多的是文化、學識,相對而言高學歷的人,學識一般會更豐富。
我們日常交往中,對一個人作出評價時,“素質”這個詞所指的往往不止是文化、學識,而更多是指一個人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方面的教養。畢竟,人與人交往過程中,我們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對方在為人、處事方面的教養,而其文化、學識是一般交往所不容易瞭解到的。
高學歷的人,在為人、處事方面未必就有教養。如一些人雖然高學歷,但在做人上斤斤計較、自私自利甚至損人利已,或者不注重社會公德等等,這些行為給人的印象往往就是“素質低下”。而一些雖然學歷不高的人,但在為人處事上通情達理、尊重他人、遵守社會秩序和規則、懂得為他人著想,這些有教養的行為往往是我們所認為的“高素質”表現。
而一個人教養,或者說是為人處事的文明程度,主要是家庭教育所給予的,早期家庭教育缺失的人,學校教育往往也難以彌補其教養的缺失。一個缺乏教養的人,無論學歷多高,都無法給人“高素質”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