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364316064609

    青蝦學名為沼蝦 ,主要分佈於中國和日本淡水水域中,具有繁殖力高,適應性強,食性廣,肉味鮮美,可常年上市等優點.其生活習性具有以下特點:

    1.沼蝦屬雜食性水產動物,偏食動物性飼料,人工養殖以商品飼料餵養為主.

    其最適生長水溫為18-30℃,當水溫下降到4℃時進入越冬期,當水溫升到10℃以上時活力加強,攝食逐步加強.

    2.營底棲生活,喜歡棲息在水草叢生的緩流處.棲息水深從1-2米到6-7米不等.夏秋季青蝦在岸邊淺水處尋食和繁殖.冬季則移到較深的水區越冬,很少攝食和活動.

    3.水溫18℃左右,性成熟青蝦開始交配產卵,青蝦的交配往往在臨近產卵時才進行.

    4.青蝦具背光性,白天隱伏在暗處,夜間出來活動.生殖季節卻一反常態,白天也會出來進行交配活動;還有投料時,白天也會出來爭食.

    青蝦是雜食性動物,生物。幼蝦階段以浮游生物為食,自然水域中的成蝦主要食料是各種底棲小型無脊椎動物、水生動物的屍體、固著藻類、多種絲狀藻類、有機碎屑、植物碎片等。人工養殖的青蝦能攝食各種商品飼料,如酒糟、豆腐渣、豆餅、蠶蛹、蚌肉、麥粉、魚肉粉、大米飯、螺螄,尤其喜歡食蛆躬。

    青蝦主要靠嗅覺或觸角尋找食物,覓食時,青蝦的觸角不停地在水中探索,當找到食物時,即用第一、第七對步足將食物鉗起送人口中。青蝦的消化道直而短,因而常常需不停地進食。在極度飢餓時,還會出現同類相殘擄食的情況。

    青蝦平時喜居於安靜的角落,或藏身於洞穴中,或棲息在水草從中,它對食物的佔有、空間的佔有和配偶的爭奪有領域行為,不容他蝦入侵,一旦發現入侵者,即舉起第2對步足奮力驅趕。

    青蝦通常棲息在水草叢中,因而養蝦池中必須種植適量水草或設定人工蝦巢,一般可就地取材,利用現成的樹根或用塑膠網等物。

    它白天潛伏在陰暗處,夜間出來活動,因而對青蝦投食飼養應在傍晚為宜。只有尋找配偶時,它白天才出來活動。

    青蝦喜逆水遊動,遇敵時先用第2對步足防禦,臨危時,則藉助腹部屈伸、尾扇撥水而急速退縮避敵。

    青蝦游泳能力差,只能作短距離的遊動,常在水底草叢中攀緣爬行。但是在受驚或受到敵害時,能用腹部急劇收縮、尾扇撥水後退,然後身體突然伸直一彈便從水中逃遁。

    青蝦具有廣鹽性,可生活於淡水和低鹽度河口水域。多叢集於水草叢生、水流緩慢的近岸水域。一般是夏秋季在沿岸淺水處攝食及活動,冬春季移動到較深的水域越冬,適溫範圍較廣,可自然過冬。

    青蝦的游泳能力較弱,只能作短距離的遊動,多數時間攀附於水草或其他水中物體上,在遇敵害時,依靠腹肌驟縮向後彈跳。

    青蝦的攝食強度主要取決於水溫,一般3月當水溫上升到14℃ 左右時開始攝食,4-10月攝食強度最大,12月低溫期進人越冬階段,很少攝食,只有氣溫略有回升時才少量攝食。

    青蝦是一種廣泛分佈於淡水水域的主要經濟蝦類,它營養豐富,肉嫩味美,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名貴水產品。它廣泛生活於淡水湖、河、池、沼中,以河北省白洋淀、江蘇太湖、泗陽縣、興化市、山東微山湖出產的青蝦最有名。

    青蝦喜棲息於江河、湖泊、池塘、 溝渠沿岸淺水區或水草叢生的緩流中,白天蟄伏在陰暗處, 夜間活動,常在水底、水草及其他物體上攀緣爬行。 ⒈水質

    要硬度較高的淡水,水質清新,溶氧豐富,偏鹼性,符合漁業水質標準。

    ⒉水溫

    水溫不可過高或過低,其最宜水溫為20~25度,繁殖盛期為26~30度

    ⒊溶氧

    青蝦不耐低氧環境,其耗氧率和窒息點都比一般魚類高,當魚池缺氧時,青蝦會最先浮頭,最先死亡。

    ⒋光照

    青蝦的繁殖季節在每年4~8月份,以6~7月份為盛期。繁殖水溫18℃~29℃,最適22℃~27℃。當年蝦可達性成熟產卵。一般每尾親蝦每個繁殖季節可產卵2~3次。產卵活動多在夜間進行,交配24小時後即產卵。產卵量的多少與體型大小有關,4~6釐米親蝦產卵量在600~5000粒,一般1000~2500粒。卵附著於腹肢上孵化,一般約需20~25天孵出蚤狀幼體。

    人工養殖青蝦目前有網箱養殖、池塘養殖和魚蝦混養幾種方法。網箱養殖產量較高,能取得一年二熟的收成。青蝦是一種在水底棲息的甲殼動物,與魚一塘共養,可以充分利用水體潛力,增加經濟效益。 青蝦屬純淡水產,生活於江河、湖沼、池塘和溝渠內,冬季棲息於水深處,春季水溫上升後,始向岸邊移動,夏季在沿岸水草叢生處索餌和繁殖。

    產卵期自4月至9月初,盛期為6、7兩月。適宜的水溫是18-28℃。越冬後的母蝦,在4-7月間可連續產卵二次。當第一次所產的卵孵化時,卵巢又已成熟,接著進行蛻皮、交配和第二次產卵。兩次產卵所隔的時間約20-25天左右。當年的新蝦群中,有部分蝦(體長一般在24-35毫米間)在8月份性成熟並抱卵,而它們所生的後代在當年是不能產卵的。

    雌蝦的卵巢發育成熟後,卵巢呈褐綠色,腹部側甲的邊緣呈淡黃色,且向兩側張開。交配在雌蝦產卵前進行。交配前,雌蝦一般都要先蛻皮。交配時,雄蝦將雌蝦抱住,身體的腹面與雌蝦的腹面相貼,側臥水底或水草上,隨後雄蝦排放精莢。交配的時間很短。交配後的雌蝦,一般在24小時內即產卵。產卵的時間多在黎明以前。卵巢內所有成熟的卵一次產出。

    抱卵數與體長成正比,體長45毫米以上的雌蝦,抱卵數在1,500-4,000粒之間;體長45毫米以下的,抱卵700-2,000粒;在當年新蝦群中的抱卵蝦(體長24-35毫米),抱卵數在200-500粒之間。

    雌雄蝦的比例平時約為10:7,而在產卵盛期,由於雄蝦在交配不久即死亡,因而雌雄的比例可降為10:4。雌蝦在繁殖結束以後也陸續死去,因此,青蝦的壽命一般僅為一年左右。 生殖腺位於頭胸部消化腺的上方。精巢白色微黃,表面皺摺不平。它的前部分兩葉,後部合併,有一對輸精管長而迂曲,最終開口於第五對步足基部的內側(圖1)。精子呈圖釘形。頭部的寬約11.5-16.1微米,長約5.75-6.9微米。尾部長約10.35-16.1微米(圖3)。精子在精巢和輸精管內均不活動。成熟的精子當經過輸精管時,被輸精管的分泌物包被成精莢。精莢為乳白色半透明膠狀體。交配後精莢粘著在雌蝦的第3-5對步足基部之間。

    卵巢呈橢圓形,前端略尖,分兩葉,後端鈍圓,不分葉。成熟的卵巢呈褐綠色,表面較光滑,兩側有一對短而直的輸卵管,

    開口於第三對步足基部的內側(圖2)。卵巢背面有藍色和桔紅色的分枝狀色素。成熟的卵巢很柔軟,膜薄,解剖時很容易破碎。

    卵巢在10月至翌年1月間均不發育,2月份以後隨水溫的上升開始發育,3月份大部分卵開始積累卵黃,卵徑不斷擴大,4月下旬已有少數雌蝦卵巢成熟併產卵。

    卵呈橢圓形。卵產出後附著在雌蝦第1-4腹足上(腹足上出現許多剛毛以附卵)。卵剛產出時,其卵徑為0.55-0.57×0.65-0.68毫米。孵化前的卵徑為0.65×0.80毫米左右。發育早期的卵,顏色較深,為黃綠色或褐綠色,以後隨著發育越來越淡,由黃綠色或褐綠色變成淡黃色,即將孵化的卵,除兩複眼外幾乎透明無色。卵與卵連線的牢固程度在發育的不同時期也不相同,起初連線牢固,晚期的則彼此很容易分離,而且容易從母體上脫落下來。 青蝦的卵為中黃卵,卵黃很多。1963年5月12日晨,作者捕得帶精莢的雌蝦一隻,養在培養缸裡。至13日5時10分檢查已抱卵。卵柔軟,易碎,無分割面,充滿卵黃。卵的長短徑為0.65-0.68×0.55-0.57毫米左右。核位於卵的中央,周圍有輻射形的原生質部。此卵為受精卵,估計是在1-2小時前產出的(圖4)。此後,每隔適當時間摘取少數卵粒進行觀察,其胚胎髮育的概況如下:13日6時,核分裂為二,並沿卵的長徑方向彼此分離。原生質部在核分裂之後亦分為二部,並隨核移動。卵的表面看不到明顯的分割溝。此為第一次卵裂,二細胞期。

    8時,核分裂為四,但四個核不在同一平面上。卵表可見不甚明顯的分割溝。胚胎具有螺旋分割的特點(圖6)。9時30分,卵分裂為八,此為第三次卵裂,八細胞期。此時,8個核及其周圍的原生質已接近卵的表層,分別居於各分割面的中心,清楚可見。從第三次卵裂起,由於螺旋分割的影響,分割球的排列很不規則,同細胞期的卵,分割球的排列方式也往往是不同的。隨著卵裂的進行,細胞核逐漸移向分割球的表面,分割球也愈來愈小,且因相互擠壓而呈多角形。15時10分完成第四次卵裂,為十六細胞期。

    17時完成第五次卵裂,為三十二細胞期。14日7時檢查為囊胚期(圖8)。20時分割面變小,且不甚清楚。15日20時10分原口出現,

    原腸期開始。此時卵的一側向內凹陷,其形如口(圖9)。3-4小時後,原口消失。

    16日10時出現無節幼體期(Nauplius)。此時卵的一端出現透明無色的一塊,該處有二個較大的突起,分別為上唇和胸腹部原基,

    中間的三對小乳頭狀突起呈單肢形,為大觸角、小觸角和大顎的雛芽(圖10)。

    自無節幼體期之後,胚胎的變化十分複雜,且發育得較緩慢。多數胚胎在17日進入後無節幼體期(Metanauplius)。此時的胚胎,

    卵黃比上期減少,上唇和胸腹部原基增大,腹部出現,但不分節。附肢約5對,為雙肢形,但都為原始的乳頭狀突起。在最後一對附肢的後方,有一小堆似油點狀物,心臟不久就在這裡出現。頭胸甲已具雛形(圖11)。大約在20日複眼出現,先為條形,後逐漸擴大為新月形。在複眼的附近有二顆大的分枝狀桔紅色色素。不分節的腹部延長,彎向頭部。附肢5對,雙肢形。尾部(體末端)分叉。心臟做不規則跳動。此時之胚胎仍為後無節幼體期。

    ⒋胚後發育 青蝦於前溞狀幼體期孵出,而後自由生活,在整個胚胎髮育過程中,自第一幼體期到完成變態約經過9次蛻皮。本文僅描述到第8次蛻皮以後的幼體情況。

    從1963年6月8日,卵孵化而成為第一期幼體,6月10日第一次蛻皮而成為第二期幼體。以後約每隔3-4日蛻皮一次,到7月9日總計蛻皮八次而成為第九期幼體。

    第一期幼體(圖14):體長(複眼後緣至體末端)約2.2-2.4毫米。複眼無柄,不活動。額角短小,上下緣無齒。

    第一觸角柄部不分節;外肢粗短,末端有4-5根羽狀毛;內肢為細長的1根羽狀毛。第二觸角外肢扁平,內緣排列著7根羽狀毛和2根短刺;內肢較短,呈棒狀,末端有1根長的羽狀毛和1個短刺。

    大顎呈弧形,有4-5個齒,不分切齒部和臼齒部。

    第一小顎基肢的末端有刺,內肢短小,無刺。第二小顎基肢有3-4個突起,每個突起的末端有刺毛2-3根,內肢小,

    末端有1根刺毛;外肢寬大,亦稱為顎舟片,它的前緣有3-4根長羽狀毛,後端突出有1根長羽狀毛和1短刺。生活時,由於顎舟片的不停波動,能使鰓室內的水川流不息,有利於呼吸。

    第一顎足內肢短小,不分節,末端有1根刺毛;外肢長,末端有4根羽狀毛和2根短羽狀毛;基肢分2節,內側略膨大,在第一節的外側有個小突起,為肢鰓的雛芽。第二顎足內肢分4節,末節呈爪狀,其基部有3-4根短刺;外肢和第一顎足同。基肢內側有3-4根短毛。第三顎足和第二顎足相似,但較大。

    第一、二步足雙叉形,不分節,無刺毛。第三、四、五步足及腹足尚沒出現。尾節與體軀不分開,呈三角形,後緣有7對尾毛。

    幼體在水中活動的姿態是頭部向下,尾部向上,做倒退運動。具有趨光性,喜群集於水面,尤以容器的邊緣處為最多。靠卵黃營養,不攝食。

    第二期幼體(圖15):體長2.5-2.6毫米。眼有柄,能活動。頭胸甲前緣有1對眼上刺。第六腹節後緣兩側有1對刺。

    第一觸角柄部分2節,內側有刺毛。大顎前緣有齒部分增大。第一、二小顎略有增大,刺毛數增多。第一顎足內肢末端增加1根刺毛;基肢內緣出現4根刺毛。第二顎足無明顯變化。第三顎足內肢分5節。

    第一、二步足內肢分5節,每節上都有1-2根刺毛,末節呈爪形。尾肢仍沒出現。尾部的形狀與上期相似,僅在後緣中央凹陷處增加了2根短小的刺毛。

    幼體的運動情形似上期。運動器官主要是顎足的外肢。營養仍以卵黃為主,但已開始攝食少量食物。攝食的物件主要是低等藻類。攝食器官主要是大顎和小顎,顎足和步足具有輔助作用。

    第三期幼體(圖16):體長2.7-2.8毫米。額角基部有1個齒。

    第一觸角柄部分3節,內緣有羽狀毛4根,第一節的外側稍彎曲。第二觸角外肢增大,有16根羽狀毛;內肢分3節,末端有刺毛4-5根。大顎、小顎和顎足無顯著變化。第一、二步足增大,末節增長。第三步足出現,呈雙叉形,不分節,無刺毛。

    第五步足為單肢,較大,不分節,無刺毛。尾節與體軀分開,後緣有7對尾毛。尾肢出現,外肢有羽狀毛6根,內肢小,無毛。

    卵黃消失,完全靠攝食營養。攝食的物件除低等藻類外,也吃死水蚤及同類幼體等動物性食物。該階段的營養極為重要,

    如果缺乏足夠的適口食物,在下一次蛻皮時將造成幼體的大量死亡。幼體的活動範圍擴大了,趨光性減弱。

    第四期幼體(圖17):體長2.9-3.1毫米。第一觸角柄的內側有羽狀毛7根,第一節的外側向外擴大。第二觸角內肢分3節,外肢有羽狀毛15-16根。大顎、小顎和顎足無顯著變化。

    第一、二步足內肢增長,掌節較上期粗大,指節較短。第三步足內肢5節,和外肢約等長;外肢不分節,末端有4根長羽狀毛。第四步足具雛芽。第五步足最長大,分5節,無外肢。尾節變狹,似梯形,後緣有4對尾毛和2對短刺。尾肢的外肢有羽狀毛9-11根,內肢有6-7根。

    第五期幼體(圖18):體長3.4-3.6毫米。第一觸角柄的內緣和前緣有羽狀毛11-12根。在第一節的外側,柄刺已形成,

    其附近有許多細毛。第二觸角內肢仍為3節,長度約與外肢相等;外肢寬闊,邊緣有羽狀毛18-19根。第一小顎發達,

    二片基肢上各有粗刺6-7個。第一、二步足較粗大,掌節較粗。第三步足的內肢長度超過外肢。第四步足出現,呈雙叉形,

    不分節,無刺毛。腹足的雛芽已具備,形似瘤狀突起。尾節的兩側有2對短刺,後緣有4對尾毛。尾肢的外肢有羽狀毛15-16根,內肢有11-12根。

    第六期幼體(圖19):體長3.9毫米左右。觸角和大小顎無明顯變化。第一顎足的外肢短粗;內肢末端和基肢內側的刺毛數較上期增多。

    第二、三顎足及第一、二、三步足的變化甚小。第四步足成普通形,內肢分5節,較外肢長。腹足雙叉形,無刺毛。尾肢的外肢有羽狀

    毛19-20根,內肢有14-15根。

    第七期幼體與上期相似,無顯著變化。

    第八期幼體:體長4.9-5.1毫米。第一觸角有3鞭:內鞭、外鞭和副鞭。但都很短小,不分節。柄刺很大。

    第二觸角鞭分8-10節,末2節超過鱗片的前端。第一顎足外肢基部向外擴大,邊緣有刺毛;內肢短小,

    不分節,有5-6根刺毛;基肢分2片,甚寬大,有許多刺毛。第一、二步足粗大,呈原始的鉗形。

    其他各節都有1-3根刺毛。第三、四步足與六、七期相似。第五步足顯著的增長,掌部內側增加了兩個刺。腹足均無毛,除第一腹足外都有內附肢。尾節尖細,在後半部有2對背刺;末端有1對後側角刺和4對尾毛,其中以外側的一對尾毛為最粗長。

    幼體在水中活動的姿態仍是頭部向下倒懸著。

    第九期幼體:體長5.5-6.5毫米。額角稍彎曲,上緣有11-12個齒,下緣有1-2個齒。幼體已轉入底棲,可以爬行或水平游泳。

    第一觸角內鞭10節左右;外鞭約為內鞭長的1.5倍;副鞭粗短,分3節。第二觸角鞭的長度超過鱗片的2倍。

    第一小顎與成蝦完全相似,基肢二片的末端具有8-9個刺,內肢末端有1個突起和1個短刺。第二小顎基肢二片細長,稍向內彎曲,與內肢遠離;內肢1片,無毛;外肢(顎舟片)十分發達,有很多刺毛。第一顎足基肢發達,內肢細小,無毛。第二顎足外肢短小,向內彎曲;內肢粗短,分4節;肢鰓發達。第三顎足外肢短小;內肢分3節。第一、二步足仍留有殘餘的外肢。第三、四、五步足的外肢消失。第一腹足內肢短小,末端有2根刺毛;外肢寬大,有12-13根羽狀毛。第二、三、四、五腹足的外肢與第一腹足相似,但內肢較大,邊緣有羽狀毛多根,內側有內附肢。

    自繁自育苗種,是搞好養蝦生產的根本途徑,而正確掌握繁殖技術是自繁自育的基礎。

    (一)產卵期 選留親蝦產卵所需的水溫在18℃以上。長江中下游地區在4月中旬到9月中旬,6-7月是產卵盛期,6中旬到7月中旬為最盛期。

    (二)產卵和孵化 在產卵群體中,6-7月產卵的親蝦,個體較大,這是經過越冬的老齡蝦;7月以後產卵的親蝦,個體較小,這是當年繁殖後長成的蝦。產卵和孵化的全過程,都在網箱中進行。網箱分培育箱和孵化箱兩種。培育箱用網目為196目/平方釐米的聚乙烯網布製作,規格為10米x 667米x 1.7米,箱底和箱上口各裝一根聚乙烯槓繩,網箱為敞口浮動式,安裝時使網箱有0.3米露出水面,防止逃蝦。箱內放置用於孵化的木染小網箱1-2只,用網目為12目/平方釐米的聚乙烯網布製作,規格為1.7米x 1米x O.5米,安裝時使網箱露出水面5釐米,並在箱底四角各系一小磚塊。

    親蝦宜在產卵前移到培育箱中育肥。當水溫達到18℃時,親蝦即進行交配,一般交配後24小時內產卵。雌蝦臨產時,腹部時伸時屈,背部聳起。

    產出的卵呈橢圓形,卵黃很多,併成團附著在雌蝦有剛毛的腹部l-4對附肢上。越冬後的老齡蝦可連續產卵2次,第二次產卵是在第一次產出的卵孵化以後,青蝦的產卵數和親蝦的年齡及體長有關係,越冬後的老齡

    齡蝦,產卵最多可達5000粒,而當年繁殖成熟的蝦,體長3釐米,產卵最多隻有700粒左右。

    當卵出現複眼時,應將抱卵雌蝦放進孵化小網箱中,每隻網箱放700-1000只。6-7天后,幼體即能破膜脫離親蝦並落進培育箱中。此時應把孵化箱連同產過卵的親蝦,一併拿出網箱。

    青蝦的繁殖與苗種培育

    一、蝦池清整和消毒

    蝦池要求通風向陽,水源充足,面積667——1334平方米(1——2畝),水深1——1.5米。在實際養殖中,一般應有2——3口這樣的蝦池以便配合利用。繁育前,首先對蝦池進行清整,除去過多的淤泥,加高加固池埂,並使池四周淺,池 青蝦

    中深;其次對蝦池消毒,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0——150公斤化漿趁熱全池遍灑,或每667平方米1米水深用15——20公斤漂白粉或五氯酸鈉1.5——2公斤化水全池遍灑,殺滅池中的病蟲害。

    在放養抱孵蝦前,離塘邊1米處,種植水花生或其它水生植物,用繩或網片固定,形成水草帶,水草帶面積佔水面20%——30%。

    二、孵化方法

    抱卵蝦採用網箱培育較為理想,且可收回親蝦。孵化網箱用聚乙烯網片製成2米X1米x0.8米的小網箱,網目0.8釐米,固定在池塘中,每平方米放抱卵蝦0.5——1公斤,每667平方米放4——5公斤。抱卵蝦應選擇在無汙染的外河水域捕獲的,體長5釐米以長,卵子發育程度比較接近的雌蝦。孵化的具體方法是:將2——3倍抱卵蝦先放入第一口池塘孵化,等1/3或1/2的抱卵蝦產空後,將剩下的抱卵蝦連網箱一起移入第二口池塘繼續孵化,然後移入第三口池塘讓全部抱卵蝦產空。

    三、蝦苗培育孵化出的苗種在培育階段要做好如下幾項工作

    ⒈基礎餌料培育

    孵化期間,定期取樣檢查抱卵蝦,受精卵顏色從橘黃色變成灰褐色並出現眼點時,表明即將孵化,應向池中施有機肥,培養浮游生物,供青蝦幼體攝食。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消毒發酵過的畜禽大糞150——250公斤,新開挖的池塘加大量,老池塘酌情減少,以後透過換水、施追肥等措施,促進餌料生物繁育,保持適口餌料密度,保證青蝦幼體期鮮活餌料的供應。

    ⒉注換水

    幼體出膜後每天或隔天注新水1次,每次加高水位5——7釐米,使水質保持清新,溶氧量高。10天以後,一般5——7天注水1次或換水1次,換水量為塘水的1/4;高溫季節,隔天換水1次,池水不宜太深,否則影響浮游生物的生長,且易引起塘底缺氧,最高水位控制在1——1.5米。進水口60——80目的篩絹雙層包紮,防止有害生物隨水入池。

    ⒊施追肥

    視水質情況而定,一般5——7天追肥1次,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畜禽類糞75——100公斤或無機肥加磷酸鈣1——2公斤,保持水質肥、活、爽,水體透明度保持在30——40米之間。

    ⒋投餌

    蚤狀幼體脫離母體後第2天開始就要攝取外界營養來維持自身生長和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從蚤狀幼體到幼蝦這段時間,主要以天然餌料(浮游生物)和人工投餵豆漿、蛋黃為主。在培育了基礎餌料供幼體食用的同時,每天還必須輔以適量的人工餌料。初期,每天每667平方米投餵用篩絹過濾後的豆漿1——1.5公斤或捏碎過濾的熟蛋黃4——6個。投餵蛋黃時速度要慢,因蛋黃易沉。投餵時間,1晝夜分3次投餵,上午8時,下午4時,晚上12時各投1次。大多數生產單位都是1天投2次,即上午8——9時,下午5——6時。池中可設定數個罾作食品臺,以便檢查吃食情況。

    ⒌水體消毒

    幼體培育期間,每10天每667平方米1米水深用生石灰15——20公斤化漿趁熱全池潑灑,在調節pH值的同時還可起到水體消毒、補鈣的作用,並有助於蝦的生長蛻皮。

    ⒍及時分塘

    經20——30天培育,幼體多次蛻皮,胸部和腹部的附肢已發育完全,外形與成蝦一樣,體長達到1釐米左右,游泳彈跳力較強時,應及時起捕、分塘,進行成蝦養殖。拉網時動作要慢,以防幼蝦貼網窒息死亡。

    透過以上管理方法,一般來說,每公斤越冬抱卵蝦,可育出體長1釐米左右的幼蝦10萬尾左右。

    青蝦網箱高效養殖技術

    青蝦是中國淡水水域中分佈廣、食性雜、生長快、繁殖力強的經濟蝦類,以往多為野生,許多地區已開展人工養殖。網箱養殖青蝦具有養殖週期短、成活率高、收效快、效益好等特點,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養殖方式,也是開發利用大水面資源的重要途徑。筆者指導農產利用河道、湖泊、水庫等大水面,發揮其水體的水質清新、溶解氧充足的優勢進行青蝦的網箱高效養殖,取得較好成績,現總結如下,以期對青蝦養殖有所幫助。

    一、養殖水域的選擇

    選擇水面開闊,水流緩慢,風浪小,環境安靜,Sunny充足,避開主航道,水深2m--4m,水底平坦,汙泥少的水面。要求水質清新、無汙染,水體pH值為7.0--8.5,溶解氧在4.8mg/L以上,硝酸態氮和亞硝酸態氮的含量分別不高於20ppm和0.1ppm。一般庫灣、湖汊、河道、外蕩或面積較大的池塘都可設定養蝦的網箱。

    二、網箱與設定

    ⒈網箱要求。一般用聚乙烯網布縫製而成,箱體以長方形為好,用毛竹做箱架,裝成敞口浮動或木樁固定式網箱。網箱規格有大、中、小三種類型,大型網箱規格為40平方米--60平方米,中型網箱規格為20平方米--30平方米,小型網箱規格為1平方米--10平方米。實際生產中,青蝦網箱面積以30平方米--40平方米左右為宜,規格以6mx4.5mx1.5m或7mx3mx1.5m為最好,此外,箱底、箱壁的網目選用20目/平方釐米--30目/平方釐米為好。

    ⒉網箱的安裝。網箱最好安裝成浮動式,可以隨水位變化而自由升降。安裝時,用毛竹4根,扎製成與網箱規格一致的長方形框架,並在竹架四角各打一個直徑約5cm的圓孔,每個孔內插入長1.4m--1.5m的竹梢一根,插入孔下0.9m--1.0m;竹梢下端裝上一個簡易滑輪,箱底四角繫繩分別透過滑輪拉緊後固定在竹架上。防逃網四角繫繩與竹梢拉緊固紮在竹梢的上端。網箱四周網壁每隔2m綁一根長1.4m--1.5m的竹杆,竹片下端與箱底槓繩繫縛,上端與防逃網上口槓繩拉緊後繫牢。緊靠箱四角各打毛竹樁一個,下端入泥,上端露出水面,然後將固定在網箱上的毛竹梢頂端與竹樁用繩套縛,並使網箱沉入水下0.9m--4.0m,網布露出水面0.3m--0.4m作防逃網。網箱佈局為每5只網箱排成一行,箱距4m--5m,行距5m--6m。

    ⒊蝦巢設定。為了提高網箱養蝦的水體利用率,網箱內應設定蝦巢。在放養青蝦後設置,每箱內放養3平方米--5平方米的水葫蘆、浮萍等水草,用繩索整合條狀按網箱縱向排列,不能貼網壁,以防青蝦以水草作梯沿箱壁攀逃。蝦巢的作用:一是為青蝦提供棲息場所;二是水草長出嫩根可作為青蝦的青飼料;三是水草可作為飼料投餵時的天然餌料臺,四是有遮陽防曬、避光降溫作用;五是入冬後水草受霜凍下沉,可作為青蝦的越冬保暖場所。

    三、青蝦的放養

    ⒈規格及密度。網箱養蝦在蝦苗充足的情況下,1年可養二茬。第一批為春季養殖,通常在3月中旬放養越冬蝦苗,放養規格為1000尾/kg--2000尾/kg的幼蝦,放養密度為400尾左右/平方米;第二批在7月底以前、第一批青蝦起捕後進行夏秋季養殖,放養當年繁殖的幼蝦,放養規格一般為3000尾/kg--5000尾/kg,放養密度為500尾左右/平方米。

    ⒉放養。幼蝦下箱前4天--5天,網箱下水浸泡,待網衣上附著泥漿或藻類後開始放養蝦苗。幼蝦要過秤、計數,帶水操作,不能曝曬,否則影響成活率。操作過程中,幼蝦不能堆壓,離水時間不能超過5分鐘,同一網箱中放養的幼蝦應規格一致,一次放足。下箱時間一般選擇在陰天或晴天的早晨、傍晚進行,操作要細心,動作要輕,切勿使蝦體受傷。經過運輸的幼蝦需暫養1天,剔除死蝦和帶傷蝦體後才能放入箱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遙控飛機好還是遙控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