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佳小蝦米
-
2 # 軍武資料庫
來張未來世界五百年後的圖,代入你們。
按現有人類模式來看,運用戰爭理論解釋。宇宙攻擊作戰會消耗大量的資源,星球間的攻防雙方採用艦隊互射能量炮是不大可能的。因為長航程的星際旅行和太空環境都不適合人類的體質,如果跨越遙遠的星系去攻擊星球,宇宙戰艦的能量和資源攜帶會是非常驚人的負擔。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星際航行的能量和各類資源補充點就會是首選攻擊目標,可能是空間站,太空城,中轉星球。這些才是攻擊的節點,核彈,中子彈那種大規格的群傷武器可以成為攻堅武器。因此,太空戰導彈還是必要的武器單元儲備,不論進攻方的遠征艦隊還是防禦方的星際要塞。
這類空間能源物資補充節點才是摧毀重點
外太空的遭遇戰如果開打的話,絕對不是動畫片科幻片裡的攻擊樣式(飛上去就互擼)。以誰先發現對為主要考量指標,太遠的就無視,近的說視距外都是胡扯(估計星際間航路距離個幾光年也正常)。能探測到也不會攻擊,假象用鐳射雷達光束武器攻擊的想法真的弱爆了,單說宇宙飛船能量儲備的消耗就不經濟,動輒以光年計算的距離發射後打得到打不到不說,即使攻擊上了會不會是撓癢癢?所以我更傾向於太空遭遇上了(或者說是偵測到了敵人的方位)雙方也不會攻擊,只可能是在星球的外層空間進行攻防戰。
地面戰還會存在,所以機甲戰車類武器,近地支援類武器也有必要。外骨骼類的輔助裝備也會有。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大量運算交由計算機完成。無人飛船也是一種攻擊手段,而且隨著能量的透徹研究,未來單體攻擊武器和飛行動力會融為一體。也就是說某些動力原理也是傷害來源。比如粒子束噴射技術。
光波類武器也會和飛行方式結合,全能量傷害與飛行距離有直接聯絡,這些都是人類無法決斷的事情只能交給人工智慧去完成計算,攻擊,戰果的計算。
最後像黑洞,泯滅原子,重力毀滅等等涉及自毀的攻擊模式就不考慮了,因為已經是想象之外了,這個宇宙能不能承受這種傷害都不知道的情況下,人類是不會使用的。
-
3 # 紫楓Gerry
無論哪種戰爭,戰爭的方式都取決於攻擊武器和防禦武器的技術等級。
現代戰爭,為什麼航母徹底取代了曾經的戰列艦?因為攻擊和防禦的差距被進一步拉大,龐大的戰列艦不再需要大口徑的火炮才能摧毀,一架飛機搭載的數枚導彈在殺傷力上即可滿足。當價值數億的戰鬥機即可造成價值幾百上千億的戰列艦同等殺傷力時,任誰都會選擇前者。
未來的宇宙大戰究竟是像銀河英雄傳說一樣的叢集艦隊對轟,還是像星球大戰一樣靠航母戰機對戰,也取決於攻擊技術和防禦技術的差距。
如果動力源的出力大小和體積成正比,攻擊出力和防禦強度都和動力源的功率成正比,相同出力的情況下防禦手段可以抵消攻擊威力,那麼戰鬥單位大型化將不可避免。
簡單說就是戰艦更大,動力就越強,防護罩就更堅固,武器威力就更大,比我小的打不動我,而我可以秒殺他。
如果攻擊和防禦的差距還是和現今一樣,那麼一定是往小型化發展,在無人技術更加發達的未來,現在種種處於人道主義保護的東西都將被拋棄,成本更低才是追求的目標。
所以說高達的世界其實不會存在,如果一臺高達就可以輕易擊毀巨大的戰艦,那麼比高達更小更便宜的戰鬥機在搭載武器後一樣可以(作戰單位小型化);如果一臺高達的盾牌或者裝甲可以擋住戰艦主炮,那麼這個技術一樣可以應用在戰艦上,在充足的能源供給下甚至覆蓋戰艦全身(作戰單位大型化)。而高達,恰恰處於中間的尷尬地位,即便我是資深的高達迷,也無法無視這個事實。
-
4 # 允明極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高能量武器或者主艦對射都是決戰階段的打法。最經濟高效、人員損失最小的方式就是在探測範圍內、近戰防禦圈外,派無人機叢集偵查或作戰。就如同現在的航母,它是整個作戰單元的中心,同時也是作戰平臺。敵方進入作戰範圍,先派戰機介入,將來很大可能性用無人機替代。真到了航母要用近防炮了,那就是決戰了。
-
5 # 使用者50763567573
人類小目標是爭奪小行星帶需要以月球為前線基地,建立和維持月球基地需要控制地月軌道,而控制地球一側的近月軌道的方法就是在停泊軌道部署大量載有能量武器的無人空間站,統統在地基武器的打擊範圍之內。。。
-
6 # 素月墨羽YH
不可能,自己想想現在的飛船外殼多脆,就是現在的海軍艦隊,中一發導彈直接癱瘓機率都是極大的,在外太空可不只癱瘓這麼簡單的,防護罩那些都只是幻想
-
7 # vrkids
介紹二起已知星際文明之間的戰爭,銀河系旋臂級別的超級文明使用能摧毀星球破壞其磁場進而導致星球解體的行星級戰艦,一發即可摧毀一顆星球,星球上的生物瞬間老化而死亡,星球解體。另外一起發生在遠古太陽系,距今有6700萬年左右,發生在今天的火星和金星之間的星際大戰。由於二大星球的對峙,火星科技超前發展,發明了量子級戰艦,使得戰艦能小型化但威力巨大,相比金星還處於鉅艦時代優勢很大。雙方還建立了推動隕石攻擊星球的平衡威懾武器,最後仍然派上了用場,火星剛剛能頂住金星的隕石攻擊,但金星由於處於劣勢,星球遭到破壞。火星人還不肯放過金星,偷偷的在金星二極安置兩個對地面產生相當於小型核彈推力的機器,經過兩邊不斷的定向爆破放大共振效應,數月就可以將金星切為二半,金星到處地震,越來越頻繁和劇烈,最終金星文明抵擋不了,金星地殼被掀翻,所有生物拋向太空,金星毀滅,但有條加密資訊傳送到太陽的日冕層,裡面隱藏著金星一個尚處於發展不成熟的一個靈態級審判武器,報告金星毀滅進而報復,這個武器能收集27萬平方公里的Sunny產生7公里左右的圓柱形黑色死光,於是向火星發射,火星在攻擊截面上被死光到處刻畫,黑死光降臨,文明成碎片,山嶺城市之間切割成一道道深淵,海洋被蒸騰,火星自然迴圈系統遭到徹底破壞,表面成員不久後將全部死亡,火星文明滅亡不可避免。該超級武器欲攻擊火星在地球上的殖民地時,火星人在地球上的某塊大陸被擊沉,地球進入生物大滅絕時期,只攻擊了幾分鐘就被火星人發現並摧毀。
-
8 # 醬黃瓜G8
應該不會是對轟,以飛船能速度你根本不可能打的中,設定宇宙飛船本身速度就可能比炮彈快的多。 所以宇宙戰爭應該是多維度的電子對抗,炮擊可能是最後的選擇
-
9 # 這些歷史要讀
現代海軍開戰都不會艦隊艦隊之間的對射了,更何況是宇宙戰爭?
現在的各大國的主流軍艦,都裝備先進的雷達系統和各類導彈,有艦對艦的,也有艦對空的,一旦雷達鎖定,一顆導彈射過去就完事了,還需要費勁去用艦炮對射麼?
艦隊之間互相用艦炮對射,那還是重炮鉅艦時代的戰術。到二戰,美日英等主流海軍強國的航母戰術和運用都已經相當成熟,艦隊對射的局面其實已經不復存在了。現代海軍的艦炮,已經從主攻武器轉變為防禦武器了。
同理,如果人類都能進行宇宙戰爭了,那麼科技水平已經相當高了,還至於沿用落後的艦隊對射的方式來作戰嗎?
當然,我們今天還是能看到不少科幻作品,宇宙艦隊的大戰還是沿用艦隊對射的形式。其實,這主要是為了營造宏大的戰爭場面而已。因為,大規模的艦隊對射,能讓我們感受到戰爭場面所帶來的震撼,所以才會有這樣的一種表現……
-
10 # 韋格蒂烏斯
文明程度發展太低都達不到對射的要求,高了也不會是我們理解的對射。
文明等級在K1級以下的都不會有星際旅行的能力,但在行星系條件下恰好構成了短兵相接的條件,導彈、鐳射照射、電磁炮對轟,交戰距離百公里計,大概和某些電影的情節類似,不過由於能力有限,有沒有組建艦隊的能力都兩說,而且這些破爛武器的毀傷能力有限。
文明等級K1.2到K1.5,由於K1級的能量需求門檻,這個水平的文明必然是掌握熱核聚變的。這種文明就有能力造些很厲害的武器,比如把重的原子加熱成離子態,然後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幾,利用相對論增加它的質量,擊中目標後又把質量以能量的形式爆發出來,科Phantom視裡所表現的等離子武器跟這個比威力弱小多了。這類文明也有能力輕易的製造星艦,艦隊也成為了可能。不過這並不是說艦隊交戰成了可能,相反這類文明反倒不會有什麼艦隊交戰。宇宙是空曠的,依靠聚變堆提供動力的等離子發動機能實現光速1%到20%的航行能力,過長時間的星際航行,物資就會變得極其緊俏,不可能為了相距幾百光秒的“近距離遭遇”花費巨量資源去改變航向迎擊敵人,像刨石頭一樣扔幾個電磁炸彈消耗一下敵人的儲備噁心一下人就是唯一的反應。激烈的交戰只會在進入恆星系後發生,而且完全是圍繞物資補給點爆發的,依靠小行星補充金屬及水資源,依靠氣態行星補充聚變材料,我想這樣艦隊的中工業設施一定比武器還要多,這種戰爭只是激烈的陣地攻防戰,而不是艦隊交戰。至於超光速航行,一來我認為核聚變提供不了所需的能量,二來即便能實現在這種技術條件下也沒有手段發現或者攔截敵人,更不會有艦隊交戰了。
文明等級K2級的文明可能會掌握大一統水平的科技,把星際旅行弄成向我們進行海上航行一樣容易是可能的,他們可能有把質量大部分轉變成能量的辦法,物資也變得不那麼緊俏,艦隊的遭遇戰也就成了可能。可在敵人身邊創造奇點,讓敵人變成一團中子星物質,刷掉敵人的電磁力,讓敵人的原子結構瓦解這種衝突手段真能被稱為對射嗎?
回覆列表
那是科幻電影的橋段,艦隊對射,太空是真空,阻力小,攻擊距離大太多,根本無需對射,只要科技能讓戰艦到太空,攻擊距離估計就是幾個光年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