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228153758384

    你用盡了歲月而歲月也用盡了你,而你仍舊沒有寫下這首詩。

    每個讀者都是詩人,每次讀詩就是詩的降臨。博爾赫斯的詩句,總是在物我之間,在主客體之間穿透。譬如說這個題目,那句詩讓你在一瞬間心動?你可以說是我動了心。

    同樣可以說,是心動了我。

    你看,他說——

    我也是一把劍的回憶,是彌散成黃金的孤寂的夕陽。

    看到這樣的句子,就是我心動的句子。看到劍和夕陽,也就像看到讓我心動的句子。博爾赫斯有太多這樣的詩句,可以在一瞬間觸動你。詩意 ,是一瞬間的觸動,也是一瞬間的精神成長。

    有人計算了日子,有人認清了時辰,有的人則無關緊要談不上倉促與延遲。時間是遺忘,也是回憶。我曾徒勞地成為那麼多人,我希望成為一個人,我。你的肉體只是時光,不停流逝的時光,你不過是每一個孤獨的瞬間。此刻我感到今夜,回憶要從南方前來。

    博爾赫斯也寫時間,也寫生命。這兩樣永恆的東西,都被他寫成片段,寫成瞬間的心動。

    透過瞬間觸控永恆,正是詩歌的任務。

    “像近在咫尺的大海一樣給我們實際的觸動”的意思在於,當我們站立在海岸線上,迎面撞上海風,嗅到海鹽的味道,遠處水天相交……這樣全知全能的感受,能透過文字達到嗎?

    這是詩的任務。如果某一句詩包含囊括一切的力量和溫柔將你挽起,這就是怦然心動的時刻。

    我會把這些喜歡的句子折成片段,收藏起來。有時候我會在某個瞬間忽然想到一句足夠對應的博爾赫斯,於是我會翻出來讀一讀看一看。

    這個時刻,是詩歌的回眸一笑。

    這應該是熟悉博爾赫斯的人最熟悉的一句。落日,荒郊,月亮。

    我將是眾人,或許誰也不是,我將是另一個人而不自知。

    這就是瞬間過後的東西,我們誰也別妄想擁有瞬間,也別妄想留住瞬間。瞬間,好像什麼都不是。

    那一刻的震顫,我們知道它來過。

    現在。宇宙的歷史之後。我無需說話,也不必佯裝擁有特權;我身邊的人都與我熟識,我的擔憂和弱點他們瞭如指掌。

    對每個讓我們怦然心動的句子,我們同樣沒有特權。因為,每個熟識它的人,也同樣對它瞭如指掌。

    重要的是,你是否真的熟識他,博爾赫斯。以及,你是否真的心動了?

    對我來說,在2018年的夏秋之交,我那唯一的如兄如父的四十多歲的舅舅離開了我。

    後來我喝了一場大酒,一位詩人朋友用了博爾赫斯的《雨》安慰我。

    帶給我一個聲音,我渴望的聲音。我的舅舅回來了,他沒有死去。

    而這,只是博爾赫斯眾多瞬間中的一個。它們猝不及防地潛伏在我們的身邊。

    而我,也希望用這些博爾赫斯的片段,罩住一個讓過路的你觸動的瞬間。喜歡上詩,有時和喜歡博爾赫斯是一個意思。

  • 2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花兒悄悄落下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在那兒欣賞了.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紅旗飄揚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在心潮澎湃了.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小草彎腰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在鞠躬了.

    誰也沒有看見過風,

    不用說我和你了.

    但是竹葉嘩嘩奏樂的時候,

    我們知道風在玩遊戲了.

    指導老師揭麗蓉)

    校的辦公室前有四棵高大

    的桂花樹,一年四季,桂花樹葉都

    是綠綠的,發著亮光.

    開學都一個月了,又到了金

    秋十月.可桂花樹卻怎麼遲遲不

    開花呢 這幾天我都很納悶!天天

    盼著它快點開花.

    今天,我來到學校裡面,忽然

    看見桂花跟往日有些不同,只見

    四棵桂花樹葉中,好像爬滿了"小

    蟲子",走近一看,原來是桂花樹

    開花了!啊!在閃亮的綠葉叢中,

    開滿了星星點點的小桂花.它只

    有一顆小米粒那麼大.別看它小,

    走近樹邊,輕輕一聞,香味撲鼻而

    來,真叫人心曠神怡.

    校園一年四季鮮花飄香,可

    這個時候最美的,還要數這草坪

    中的桂花了.它們有的像一群群

    的小朋友在樹叉中玩著遊戲,有

    的像一顆顆小鑽石在綠葉中發著

    金光,有的又像一小堆白色的沙

    粒聚攏在一起.桂花可真美啊!

    我愛桂花樹,更愛金秋時節

    的校園.

    指導教師:陳泉堂)

    關河冷落,殘照當樓這失意

    時的落寞未嘗不是心靈的迴歸;

    登臨送目,故國晚秋這秋天裡的

    肅殺未嘗不是自然的恩賜;細柳

    垂楊,蘭舟催發這送別時的無奈

    也未嘗不是人性的返璞:自然賜

    予我們的太多,人生賜予我們的

    也太多.而我們呢 卻受不住自

    然的洗禮,人生的考驗,稍有一

    些反常的事,眼睛便異樣地變了

    神,看什麼都覺得無奈,將人生

    的真諦與造化的神巧一併束之

    高閣,卻而不理.

    其實,落寞也好,無奈也罷,

    人生本就是這樣組成的.觸景

    生情,由情既景,這情景交融的

    世界永遠是藝術,不是人生: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家狗吃了感冒藥又抽有吐白沫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