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島男爵
-
2 # 心無止境ghyo
伯邑考,姬發,周公旦跟周文王當然是一個姓,伯邑考叫姬考,伯是兄弟排行的意思,伯邑考排行第一,邑可能是他的封地,所以史稱伯邑考。周公旦叫姬旦,周公是他的爵位,史稱周公
-
3 # 南雷霆峰
伯邑考,姬發,周公旦都是周文王的兒子,為何不是同一個姓?
我認為他們還是同一個姓。西伯侯姬昌,後來自立為王,國號周,諡號文,史稱周文王。而他兒子當然也都跟著他姓姬了。
因此伯邑考,周公旦全稱應該叫姬考和姬旦。
“伯”字應該是排行,古代兄弟排行從大到小應該是伯仲叔季。如老大叫錢伯昌,他三弟弟應該叫錢仲昌,錢叔昌,錢季昌。而邑應該是他封邑。
周公旦也是同理,姬發是周王,姬旦只能是周公,爵位低一等嘛。
周朝直至春秋戰國,王也稱天子(和秦漢以後王朝不同,帝才稱天子),居最高統治者地位。以下為公侯伯子爵四等,“公”也是周武王姬發以下最高爵位了。
其他諸候國也是如此,如秦穆公,秦是封的諸候國名稱,穆是諡號,公是說明秦在諸候國中爵位是第一等的,是公爵。象鄭國是第三等了,國君就只能稱為鄭某伯。
先秦的姓和後世不是一回事,先秦沒有【姓+名】這種稱呼模式
現代人有【姓·名】,而古人有【姓·氏·名·字】,姓氏合流成為了現在的姓,名字合流成為了現在的名,前者是家族代詞,後者是個人代詞。
一、先有姓後有氏,氏是姓的分支古人為了識別家族身份,創造了姓,隨著家族的壯大,家族成員的成就地位高低不同,姓無法體現自身的身份,於是有了氏。
二、男稱氏女稱姓,姓別婚配,氏別尊卑氏一般取自官職和封地,官職如司馬氏,司馬原因就是一個管理馬匹的官,不要小看馬,馬可是古代的戰車,你可以理解成裝甲兵司令。
而封地,比如封地在趙的為趙氏,在秦的為秦氏。
因為氏取自官職和封地,官爵有高有低,所以氏是反應家族地位的一個詞,所以男稱氏的說法,比如秦非子(秦國第一個國君)。
而女子稱姓,主要基於同姓不婚的原則,比如文嬴(晉文公的妻子,秦國公主)。
秦非子和文嬴同樣一個家族——嬴姓秦氏,因為男女之別一個稱氏一個稱姓,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三、國君無氏,不稱氏稱國國君是指周天子和直屬於周天子的諸侯,國君其實是無氏的,因為他們已經是天下最頂層的人物,不需要一個詞專門去區分,所以他們是無氏的,這一點可以參考日本天皇,實際上天皇家族就沒有姓氏。
國君如周武王,可以直接叫大王、上,死後可以叫諡號武王。
趙武靈王在世的時候可以叫趙王、趙王雍,死後叫諡號。
四、排行+名先秦沒有【姓+名】這種稱呼模式,無論是姬發還是姜子牙,都是後人叫的,當時沒有人這麼稱呼,那麼如何去稱呼先秦之人呢?
周武王姓姬名發,無氏。你不能叫他姬發,這是大不敬行為,搞不好要砍頭。
可以稱呼排行+名,
先秦有排行字伯仲叔季,分別對應一、二、中間、最小。
比如周文王幾個兒子,可以這麼叫:
伯邑考(長子)、仲發(次子)、叔鮮(三子)、叔旦(四子)、叔度(五子)、……(中間還有好幾個兒子)、季載(幼子)。
網上流傳一種錯誤的說法——伯仲叔季分別對應一二三四,正確如上所說其實是一、二、中間、最小,所以我們看到有幾個叔,最小的叫季,所以劉季是第三也叫季,因為他是嫡幼子。
在先秦之人沒有爵位的時候你可以這麼稱呼。
五、官爵+名周文王的四子是周公旦,姬姓名旦,但沒有【雞蛋】這個說法,因為他排號中間,所以沒有官爵的時候可以叫叔旦。
但是有官爵之後,為表尊重就要長湖官爵了,周公旦封在周,位列三公,所以叫周公旦。
而上面的叔鮮、叔度分別封在管和蔡,於是又叫管叔鮮、蔡叔度。
周武王當太子的時候可以叫太子發,稱王后叫周王發,事實上當時也沒這麼叫的,直接叫太子、大王就行,帶名是後世人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