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區域拒止
-
2 # 兵工科技
圖注:美國DDG-1000驅逐艦
差是從何說起,雖然美國DDG-1000隱身驅逐艦因為採用了太多的新技術,如先進艦炮系統,整體隱身化艦橋,以及先進電子裝置與感測器等,這些系統基本都是首次上艦,整合到一起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再加上下水時間還不長,還處在試驗階段,難免會發現一些設計不到位需要修改的地方,但還遠遠不能說是差。事實上,該艦是目前世界上技術水平最高的軍艦,在艦體設計上的突破性以及使用的新概念技術,甚至超過了中國最新研製的055驅逐艦。
DDG-1000驅逐艦採用造型前衛的全隱身艦體設計,隱身效果達到了目前水面艦艇的最高水平,雷達反射截面積僅相當於一艘小漁船的水平,是“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的1/64。全艦採用整合式全電推進系統,既提高了電能利用效率,也提高了負荷餘量,可供該艦未來換裝電磁炮或鐳射武器等高能耗武器系統。
資訊化作戰方面,DDG-1000驅逐艦使用TSCE(全艦計算機網路系統)對艦船各系統(指控情報、平臺控制、武器系統、動力系統)進行資訊整合,形成一個統一的“網路中心戰”節點,讓該艦在未來的網路中心戰中擁有絕對的資訊優勢。武器配置上,該艦裝備的MK57周邊垂直髮射系統可混合裝載80枚各種導彈,包括“戰斧”對陸攻擊巡航導彈、“標準”系列艦空導彈、“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和ESSM近程防空導彈。
總的來說,DDG-1000不僅具備不俗的遠洋作戰能力,還能在近海作戰,能夠憑藉其出色的隱身設計和強大的火力輸出,隱蔽進入敵方的近海海域,對岸上目標實施突然打擊,綜合作戰能力很強。
-
3 # 厲兵
新玩意被罵很差是正常的。很多人總是無法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不願意去接觸未知,接收跟常識有偏差的新事物,也不願意改變角度去學習,凡是理解不了的,直接開噴,是成本比較低的事情,還能在已知的領域彰顯自己的博學。回過頭來看看?人類第一型隱身攻擊機F-117被罵得慘不慘?
圖一:DDG1000可以說是海軍版的F-117。它肯定不是完美的武器,而是偏重探索。
DDG1000的性質跟F-117差不多,探索的性質比較強。水面戰艦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基因突變跳躍式進化,從船堅炮利的鐵甲艦進化為無畏艦,再進化為具有精密火控和雷達的火炮戰列艦,再到以導彈為主要武器的導彈驅逐艦。真正敏銳的軍迷應該注意到,海軍的水面戰艦有多少年沒有發生過這樣的進化了?
F-117當年的處境比現在的DDG1000還慘。載彈量低,飛行速度慢,沒有空戰格鬥能力,打擊能力連F-111都比不上。按照小朋友玩軍棋的玩法來看,這樣的F-117吃不掉蘇聯任意一型戰鬥機,不是垃圾是什麼?但F-117開創了隱身戰機的先河,從F-117開始,美國空軍走向了全面隱身化的道路。
圖一:DDG1000遇到各種技術難題一拖再拖,成本飛漲。這種情況也是正常的,畢竟要吃的是全世界第一隻螃蟹。
沒有當年的F-117研製裝備、服役上戰場,美軍就理解不了隱身戰機的玩法,更不用說造出F-22和F-35。DDG1000在某些方面確實非常渣,一萬四五千噸的艦體,才裝了80個垂直髮射單元,而南韓的世宗大王號,就裝了128個垂直髮射單元。按照這個思路,跟拿F-117和F-111是一樣的比法。
DDG1000的先進之處很多,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外形的科幻沒有內裡重要。它採用了綜合電力系統,這為武器和動力升級提供了足夠的平臺。可以裝備更強大的相控陣雷達,也可以升級安裝鐳射武器,還可以裝上電磁炮。軍艦對抗隱身飛機的辦法之一,是自己也要隱身,非隱身平臺對抗隱身終究是吃虧的。
圖三:從平臺的角度出發,隱身化的水面艦隊是早晚要出現的,跟空軍的隱身化主力戰機機隊是一個道理。DDG1000是一次堅實的探索。
從實用的角度來說,美國海軍現有的伯克級和提康級兩型主力艦,艦體技術非常陳舊,噸位不夠大,艦體潛力已經吃幹榨盡,這些年都不在艦體上做文章,只是增加一些CEC能力方面動腦筋。美軍這兩型主力艦終究要面臨著全部替換的那一天,也終究需要一個新的平臺。DDG1000未必是下一代新平臺的最佳選擇,但一定是至關重要,不可缺少的探索那一步。
-
4 # 聯合防務
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在技術上不僅不差,而且很先進。例如在隱身設計上,DDG-1000所採用的綜合隱身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隱身效能非常好。從外形上看,DDG-1000除了一體化設計的上層建築和2個155毫米炮塔之外,再無其他突出物,而且巨大的上層建築、隱身炮塔還都採用了很徹底的隱身技術,所以全艦十分簡潔,雷達反射截面積很小。至於說雷達反射截面積像一艘小漁船,純屬隨口一說,很多描述現代軍艦雷達隱身效能的時候都拿漁船來形容。實際上,小漁船的外形各異,在雷達上的反射截面積並不一定小,而且雷達特徵也與軍艦不同,所以這種形容只是說DDG-1000能夠讓雷達的探測距離大幅縮短。
DDG-1000採用了綜合射頻技術,全艦沒有其他軍艦那種林立的天線,而且上層建築壁面大,也便於安裝整合化的天線陣面。DDG-1000還採用了技術很先進的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全艦噪聲水平大幅降低。
但是,DDG-1000在技術上先進,作戰定位卻已經不適用於美國海軍的需求。該型艦原先設想的作戰任務是在對方瀕海地區進行對岸攻擊,而且是艦炮攻擊,這也是該型艦加裝2座155毫米艦炮的主要原因。然而,155毫米艦炮的制導炮彈太貴,單價達到80萬美元,快趕上“戰術戰斧”巡航導彈了,於是被砍掉了。結果,該型艦的艦炮只能發射普通155毫米炮彈,攻擊距離從設想的185公里急劇縮水到40公里左右,精度也大幅降低。預想中的電磁炮、高能鐳射武器等也是遙遙無期。至於MK57垂直髮射裝置,是貼邊安裝,單元數量只有80個。雖然MK57的直徑比MK41更大,但是每個單元也只能裝填1枚“戰斧”。此外,DDG-1000沒有反艦能力,也缺乏區域防空能力。這要是放到對方瀕海作戰,無異於送死。所以,美國是用高技術、大價錢造了不合時宜的軍艦,原先計劃的32艘一路被狂砍到3艘也就不奇怪了。(S)
-
5 # 海事先鋒
是啊,決定武器好壞有一個重要的標準,那就是他是否適應了戰爭發展形式的變化,他是否具備價效比。
現代“炮艦”DDG1000。
遺憾的是,DDG1000並沒有適應戰爭發展的變化,而且也沒有具備價效比。這款驅逐將設計的時候來源於SC21,也就是美國的21世紀驅逐艦計劃,該計劃開始於上世紀90年代,經驗來源主要是海灣戰爭,而設想的背景就是美國海軍在完全不用發愁制海權的情況下,如何利用海上單位實現對地的攻擊,畢竟海灣戰爭中美國海軍大量的軍艦和士兵實際上是處於無所事事狀態,他們能幹的事情就是發射巡航導彈。
DDG1000在非常好的艦體平臺上,搭載的卻是不太合適的武備。
美國決定建造自動化水平高,巡航導彈搭載量大,採用隱身設計,遠航能力和適航性不是那麼重要的一種軍艦,於是美國研發了DDG1000,並且不給他裝備遠端對空搜尋雷達,也不給他裝備區域防空導彈,只具備中近程的點防空能力,其餘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了對地打擊,兩門AGS艦炮,大量的巡航導彈發射裝置,先進的自動化設計,較少的艦員。
走了一圈,美國還是回來繼續造伯克級了。
但是美國回過頭來看一看,原來制海權才是海軍需要重點奪取的,DDG1000完全沒有適應時代和戰爭的發展變化,於是美國決定裁剪建造量,一路裁剪到3艘,轉而重啟了以海空作戰為主的伯克2A級驅逐艦的建造,並且啟動了伯克3驅逐艦的研製工作,這些實際上就是對DDG1000是否很差的最佳註解了。
-
6 # 戰壕
其實DDG1000並不是差,而是其實在是一款生不逢時的武器,其很多效能雖然堪稱強大,但是並不適合如今美國海軍的現實作戰需要。
DDG1000的設計研發背景是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一家獨大,不再有任何強有力的對手的威脅。此時美軍作戰更需要應對的是敵軍的陸上目標,如何清除敵方陸上目標成為了美海軍的首要任務。此時DDG1000專案應運而生,其目標就是為美國海軍提供強有力的近海對地打擊能力。
DDG1000最吸引人的就是其裝備的兩門155毫米電磁炮,具有射程遠、初速高等特點,可以說是對陸打擊的優秀武器。此外就是MK57垂直導彈發射系統,能夠適用多種型號的導彈,但是發射井數量很少,只有80個,還不如很多不到1萬噸的驅逐艦發射井多。
因此可以說DDG1000並不是常規的多用途導彈驅逐艦,而是一款專為對陸攻擊而生的導彈驅逐艦。可問題是美國海軍如今的作戰需要已經發生了變化,其曾經一家獨大的海上力量開始受到很多國家的衝擊,美軍更為需要的是阿利伯克這樣的多用途導彈驅逐艦,而不是DDG1000這種用途十分單一的驅逐艦。
同時,加上DDG1000造價過高,採用了過多新技術導致可靠性不佳,都導致美國海軍對DDG1000態度發生變化,最終僅僅建造3艘便停止建造。
-
7 # 戰爭之王
其實DDG1000並不是差,而是其實在是一款生不逢時的武器,其很多效能雖然堪稱強大,但是並不適合如今美國海軍的現實作戰需要。
DDG1000的設計研發背景是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一家獨大,不再有任何強有力的對手的威脅。此時美軍作戰更需要應對的是敵軍的陸上目標,如何清除敵方陸上目標成為了美海軍的首要任務。此時DDG1000專案應運而生,其目標就是為美國海軍提供強有力的近海對地打擊能力。
DDG1000最吸引人的就是其裝備的兩門155毫米先進艦炮系統,具有射程遠、初速高等特點,可以說是對陸打擊的優秀武器。此外就是MK57垂直導彈發射系統,能夠適用多種型號的導彈,但是發射井數量很少,只有80個,還不如很多不到1萬噸的驅逐艦發射井多。
因此可以說DDG1000並不是常規的多用途導彈驅逐艦,而是一款專為對陸攻擊而生的導彈驅逐艦。可問題是美國海軍如今的作戰需要已經發生了變化,其曾經一家獨大的海上力量開始受到很多國家的衝擊,美軍更為需要的是阿利伯克這樣的多用途導彈驅逐艦,而不是DDG1000這種用途十分單一的驅逐艦。
同時,加上DDG1000造價過高,採用了過多新技術導致可靠性不佳,都導致美國海軍對DDG1000態度發生變化,最終僅僅建造3艘便停止建造。
-
8 # 蝸牛沒腹肌
美國的隱身武器知名度自高的F22、F35、F117、B2等,無一例外都存在載彈量少、成本超值造價高昂的問題,這似乎是隱身武器的通病,不過不知道為什麼中國的殲20卻把握得很好。美國發展隱身戰機總是遇到上述問題,海軍發展隱身戰艦也同樣是麻煩不斷,著名的科幻戰艦DDG1000就是這樣一種失敗的產品。
面對隱身飛機的空軍力量,非隱身的水面的軍隊是很吃虧的。現今,美國推出包括濱海戰鬥艦和DDG1000在內的戰艦,就是打算打造一支隱身化的水面艦隊,它的出現同樣是戰艦發展過渡時期的標誌,所以不管是就導彈的發射單元個數,還是價效比它都可以算得上很渣的。即便如此美國海軍對它已經痴心不悔。
DDG1000,採用的是綜合的電力系統,為美軍隱形的水面艦隊的打造提供了發展的平臺,由於它的強大的電力動力系統,使得一些功能更加強大的雷達,甚至是鐳射武器、電磁炮的裝備也成為了可能。嚴格來說這是以後總實驗意義巨大的戰艦。
作為水面艦隊隱身化的先行者,DDG1000的問世本身就是海軍戰艦進化的發展方向,它的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它的實際使用意義,這和當年的F-117有點類似,相比較美軍已有的主力艦來說,它的艦體技術顯得非常新穎,更有發展性了。
面對陳舊的主力艦技術、噸位的瓶頸,DDG1000獲得了美國軍事高層的認可,或許這也意味著,隱形戰艦的時代快要來臨了。
-
9 # 吾評武願
DDG-1000說不上真的很差,但是專案經過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評估,是“虎頭蛇尾”,具體的過程,就要追溯到1990年代初了。 當時,美國海軍啟動了DDG-1000專案,最初稱作DD-21專案,意為“21世紀驅逐艦”,原本是希望這驅逐艦在21世紀能夠挑起大梁。但是,到了21世界了,也就是2001年11月,美國海軍又把專案改名為DD(X),意思是用個X表達對於專案不確定性的無奈。 美國海軍本意是發展先進的驅逐艦設計,於是在2006年4月定名為DDG-1000,比阿利伯克的100以下的數字一下子提升了一個數量級。其實,軍艦的命名很有學問的,能夠反映美軍的心理活動,研究起來也挺有意思的。 DDG-1000被設計成多工驅逐艦,但是它更強調的是水面火力支援,也就是NSFS,但是在瀕海地區作戰這個理念,現在看來已經不適應美軍的新軍事戰略調整了。儘管DDG-1000能夠引入未來海軍艦艇必需的新技術,但是一體化電傳推進系統等自動化技術,要其他型別艦艇上同樣適用,反面是DDG-1000,不如海軍老式的“依阿華”級戰列艦的大口徑艦炮火力,更適應未來面對強大作戰對手時急需的支援能力。 DDG-1000驅逐艦滿載排水量15482噸,比“阿利·伯克”級的9500噸增加了63%,艦員從“阿利·伯克”級的300人減小到142人,降低了艦艇的作戰和支援成本。2007年最初兩艘DDG-1000驅逐艦開始興建,2013年海軍預算提案評估兩艘建造成本77.952億美元。或許是因為太貴了,2008年7月美國海軍宣佈希望停止生產DDG-1000驅逐艦,恢復生產DDG-51 Flight IIA,第二年就取消了採購3艘DDG-1000的計劃。 美國海軍30年造艦計劃顯示,DDG-51Flight I/II壽命週期35年,Flight IIA壽命週期40年,透過升級所有的DDG-51驅逐艦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提高成本效益,也能滿足美軍未來的作戰需求。 2011年,美國海軍讓“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繼續擔負彈道導彈防禦任務,前年採購的最後一艘DDG-51Flight IIA型,第一艘Flight III型都戰力不俗。Flight III型採用全新的上層建築設計並攜帶新型武器系統,安裝了功能強大的新型“空中導彈防禦雷達”,AMDR雷達直徑4.2672米,比目前使用的SPY-1相控陣雷達具有更大的陣列。 可以說,DDG-51專案的起死回生,就證明了DDG-1000的失敗,儘管朱姆沃爾特已經列裝到美國海軍,但是建造速度基本上是小蝸牛,與“阿利·伯克”Flight III沒法比。
-
10 # 思遠防務
DDG1000是美國海軍最新銳的一級驅逐艦,可是這型先進戰艦卻在研製建造的過程中鬧出了很多問題。先是成本超支,導致建造數量和武備配置一減再減,然後海試過程中各種出故障,現在又是被移除作戰序列。看起來,DDG1000似乎已經淪為了笑柄,難道這型驅逐艦就真的那麼差嗎?
這就要從這型驅逐艦的定位說起了,原來這玩意的用途是美國進行對外登陸作戰時提供火力支援的。因此,這型軍艦配備了兩門高效能155毫米艦炮,其可以發射的增程型制導炮彈,打擊100公里以外的目標,且持續射速較高,火力相當於一個陸地上的榴彈炮營。除此之外,還安裝了80單元的MK57型垂髮,可以攜帶戰斧巡航導彈,打擊陸地縱深目標。高隱身性是這艘戰艦的另外一個特點,以便躲避敵人的探測,儘可能接近敵方的海岸線進行火力支援。
可現實是骨感的,美國造著造著發現,這個專案成本超支十分嚴重,尤其是其中配套的制導炮彈,每發的造價超過80萬美元,幾乎等於一發戰斧導彈的價格,而且後者的射程和威力可強多了。因此,美國國會大刀一砍,這型戰艦的建造數量被減到三艘,連同制導炮彈也一起砍掉了。當然,這不意味著DDG1000就一無是處了,也就算退一萬步,在垂髮裡裝上防空導彈,也能當個伯克級用。美國海軍現在已經為DDG1000找到了新用途,那就是搭載反艦型戰斧導彈,充當反艦作戰平臺。所以其被暫時移出了作戰序列,重新進行相應的改進。不管怎樣,DDG1000最大的貢獻就是為美國海軍留下了一個大型水面艦艇的平臺,美國正在考慮以此為基礎來建造替代提康德羅加級的新巡洋艦。
回覆列表
DDG1000不差,可以說是集美軍先進技術於一身,綜合電力推進,超遠距離炮擊,綜合桅杆,隱身外形,說他是超級戰艦一點也不為過,只可惜,這是在有海向陸戰略下設計的,當時的定義就是使用艦炮對陸地進行火力支援和打擊,當時這一戰略提出的時候正是美軍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時候,這一戰艦的設計也就激進得多,連尚未研製成功的電磁炮都想搬上艦,而且想用永磁電機,可惜這倆到現在都沒研製成功,也就作罷了。
圖為DDG1000上的AGS隱身艦炮
所以這兩門155還是陸軍炮改了搬到船上的,打擊用的是增程炮彈,一枚五十萬美金,這是主要武備,還有幾十套垂髮,來說就是個大炮艦,而且原來想裝的x和s雙波段雷達都砍成了單波段,防空能力也一般,所以總的來說相對於現代海戰的主戰艦艇比如伯克2和052來說,海戰能力可以說很弱,與他一萬多的排水量很不相符。畢竟美軍的提康德羅加可是能塞128個垂髮的。
圖為DDG1000
而且這一型軍艦由於工期和新技術的投入已經耗費了太多資金,已經遠超當時預想的經費,海試又出了很多問題,成本控制的失敗和新技術相容的失敗造成了其規模被壓縮,戰鬥力遲遲無法形成。
圖為阿里伯克級
所以說,這一款戰艦是失敗就失敗在設計的時候就不是為了海戰而設計的,所以說這一型戰艦即使堆了再多先進技術,也不適宜現代海戰。可以說這一型艦艇作為技術驗證,以後還會在美軍發揮作用,但是其要是作為作戰艦艇,恐怕作戰實力還不如美軍現在的阿里伯克和提康德羅加。當然,要是拉到世界上,這一款戰艦還是排得上名號的,畢竟全世界能獨立設計建造大型驅逐艦的國家還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