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豬呵呵呵

    我以為:司馬政權的建立主要歸功於足智多謀能察善辨的司馬懿。他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戰略家。曾任大都督、大將軍、太傅太尉官居顯赫。然而,當初在曹操手下不過是一小官。曹操陰險狡詐且生性多疑,知其非等閒之人便不予重用。司馬懿已知其然,便稱病歸隱。直到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司馬懿才逐漸得到賞識。

    公元249年“高平陵政變”滅殺曹爽後,司馬懿才開始掌控朝政。其後,二子司馬師、司馬昭也是把政朝綱大權獨攬。再其後,司馬懿之孫司馬炎於公元265年,迫魏帝曹奐禪讓,稱帝於洛陽,國號~晉。

    自此,司馬家族正式取代曹魏政權。

  • 2 # 啦啦啦小小宇

    司馬家奪取政權的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蟄伏期(公元210年以前)。這個時期以司馬懿兄弟的青年階段為主,主要在赤壁之戰爆發之前。這個時期,司馬家依靠河內溫縣司馬氏的影響力結交士族。當時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啟用了大量庶族階層,壓制了士族的勢力。這個階段的司馬家比較低調,但仍和其它士族保持深度聯絡。

    第二,嶄露頭角時期(公元210-216)。司馬懿兄弟開始擔任官職。從司馬懿的大哥司馬朗開始,司馬懿兄弟開始進入仕途。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都先後擔任過曹丕、曹植的屬官。

    第三,強勢上升期(公元216-223)。曹丕被立為世子後,司馬懿頗受其信賴,開始成為曹丕左膀右臂。曹丕稱帝后,司馬懿仍被重用,而後又被曹丕猜忌堤防而慎用。這個時期司馬家逐漸進入權利核心。

    第四,低調發展期(公元223-231)。司馬懿逐漸受曹丕猜忌,被排斥於核心權力圈外。曹丕去世後,司馬懿為輔政大臣,但仍未掌控軍權。

    第五,掌握核心期(公元231-240)。曹真去世後,司馬懿開始掌握兵權並統率軍隊對吳蜀兩國作戰,逐漸在軍中建立勢力。

    第六,蓄積力量期(公元240-249)。曹睿死後,司馬懿和曹爽同時輔政,曹爽鋒芒畢露壓制司馬懿。司馬懿低調蟄伏,準備東山再起。

    第七,重掌大權期(公元249-251)。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誅殺曹爽。實際掌控魏國軍國大政。

    第八,鞏固權力期(公元251-260)。司馬家掌握大權,引起部分士族階層及忠於曹魏大臣的不滿。淮南三叛挑戰司馬家的權威。司馬師司馬昭帥軍東征西討,鞏固司馬家地位。同時司馬家廢立魏帝,進一步鞏固自家權力和樹立權威。從司馬家弒殺曹髦而無人聲討之時,標誌曹魏已經測底名存實亡。

    第九,全面奪權(公元260-265)。廢魏帝,稱帝建立晉朝。

  • 3 # 大汕十

    司馬家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家族。而司馬懿是司馬家族中里程碑式的人物,司馬家族在司馬懿之後開始崛起,把持了曹魏大權。在中國歷史上,司馬家族先後建立了西晉和東晉兩個朝代,人們對司馬家族的一些代表人物都很熟悉,如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司馬睿等。

    西晉建立於265年,280年滅東吳,統一中國,結束了自東漢以來百餘年的分裂局面(這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唯一的全國統一)。但十年之後,爆發"八王之亂‘’全國陷入混亂。316年,西晉滅亡。西晉滅亡後,司馬睿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建立了東晉政權。

    司馬家族如何一步一步奪取曹魏政權呢?首先了解司馬懿以前家族的相關情況。司馬懿的父兄與曹操關係密切。其父司馬防,早在嘉平三年任命尚書右丞時,就推薦了二十歲的曹操為洛陽北部尉。曹操對司馬防的薦舉一直懷著感激之情,四十二年後的建安二十一年五月,曹操為魏王后,專門將司馬防請到鄴城敘舊。司馬懿的長兄司馬朗,自建安元年起便應闢為曹操掾屬,官至兗州刺史,是建安時期曹操集團的重要人物,與曹操關係不錯。

    大約在208年,曹操已任丞相,他決定第二次召司馬懿入仕,二十九歲的司馬懿結束隱士生活,被迫出山,開始走上政治舞臺。

    司馬懿出山,來到曹操身邊,怎麼和曹操相處,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大家知道,曹操這個人猜忌心、防範心很強,他身邊的人能夠與他和平相處、平安無事很不容易。稍不小心,就會引來殺身之禍,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所以,司馬懿處處謹慎小心,進退有據,說話辦事十分注意把握度,善於保護自己,進而贏得了曹操的信任。具體講,司馬懿在以下三個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一、工作勤懇,盡職盡責。

    二、曲意迎合,以求好感。

    三、獻計獻策,展示才華。

    司馬懿不溫不火,韜光養晦,在曹操身邊巧妙周旋了十二年,不僅保全了自己,還展示了不俗的才幹。贏得了曹操的信任,並讓司馬懿擔任太子中庶子——太子的侍從親近之臣,輔佐曹丕。

    曹操死後,曹丕代漢稱帝,是為魏文帝。曹丕時期,司馬懿先擔任丞相府長史,主管丞相府的日常工作。曹丕稱帝后,又擔任尚書、御史中丞等職,還擔任待中(皇帝左右的親信)、尚書右僕射。

    黃初七年五月,曹丕死,其子曹叡即位,即魏明帝。曹叡時期,司馬懿開人始擔任軍事長官。後任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尉,主管全國的軍事,曹魏政權的政事、軍事均由司馬懿掌控。青龍三年,司馬懿升任太尉(最高軍事長官)。

    司馬懿的職位為什麼會不斷提升呢?主要是他在任期間勝任其職,政績卓著,足智多謀,做了不少對曹魏政權非常有益的重要事情,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幹,這對於提高司馬懿的威望和影響起重要作用。

    景初三年正月,曹叡去世前指定曹爽、司馬懿共同輔佐曹芳,當天,曹叡去世,曹芳即位。曹叡沒有兒子,曹芳是他的養子,年僅八歲,不能親政,朝政大事均由曹爽和司馬懿掌管。曹爽,字昭伯,曹真之長子。曹爽和司馬懿並沒有好好互相配合,共同輔佐曹芳,而是各有各的的打算,明和暗不和,矛盾不斷加深。曹、馬之爭從239年到249年整整進行了十年。由於曹爽有意排擠司馬懿,獨攬大權。司馬懿不得已,只好以退卻甚至裝病為掩護,迷惑曹爽,避免了與曹爽的正面衝突。但司馬懿看到曹爽一夥瞎折騰,搞腐敗,喪失人心,逐漸萌生了取而代之的念頭。

    正始八年,司馬懿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開始反擊:

    一、拉攏老臣,尋求支持者。

    二、控制軍隊。

    三、製造輿論。

    嘉平元年正月初六,曹爽和他的幾個弟弟以及一干朝臣陪同小皇帝曹芳到魏明帝曹叡的陵墓去祭拜,司馬懿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乾淨利索地發動了一場政變。史稱高平陵政變。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掌控了曹魏大權,但是反司馬的力量依然很強,司馬懿和他的兒子們為掌控大權,與反對派進行了一波又一波的殘酷爭鬥。251年8月,心力交瘁的司馬懿病死,終年七十三歲。

    司馬懿死後,其長子司馬師接替了司馬懿的職位。司馬師很有他父親的性格特點,遇事沉得住氣,城府很深。司馬師先以撫軍大將軍身份輔佐曹芳,轉年又升任大將軍,同時,加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集軍政大權於一身。

    司馬師執政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注重官吏隊伍的建設。他調整了各級官員的配製,規定了每個職務的職業掌,嚴格管理,很有成效。

    第二、拉打結合。任何執政者用人,都是以擁戴、支援自已為前提的,司馬師也不例外。他對於支持者、有用之人極立拉攏,對反對者則毫不留情地打擊。

    正元元年,司馬師粉碎了李豐、張緝等人策劃的立夏侯玄為新輔政大臣的事件,將參與事件的人員全部殺掉,解了心頭之恨。但司馬師也沒有忘掉參與這件事的皇帝曹芳,對當朝皇帝,司馬師不可能一殺了之,這樣會引起天下人公憤。但有仇必報是司馬家族的性格特點,因此,司馬師只得等待時機到來。

    正元元年(254)九月,司馬懿先下手為強,將曹芳驅逐回到原來的封地。這樣,二十三歲的曹芳結束了十五年的皇帝生涯,無可奈何的離開皇宮,回到了原來的封地。

    嘉平六年十月初五,曹髦正式登基,改年號為正元,這時曹髦年僅十四歲。新皇帝曹髦對司馬師言聽計從,司馬師對曹髦也是順水推舟,兩個人確立了一種雙方都能接受的君臣關係。然而曹髦上臺僅三個月,一場規模空前的擁曹反司馬的鬥爭又打響了。

    正元二年正月,毌丘儉、文欽率領六萬軍隊起兵造反,要把司馬師殺掉。司馬師得到毌丘儉起兵的訊息,親自掛帥,領兵出征,很快就平息了叛亂。但司馬師這次是帶病出徵,丟了一隻眼睛,身心受到極大的損傷。在班師回朝途中,路經許昌,因傷口感染,病情惡化,不治而亡,時年四十八歲。

    正元二年,司馬師的弟弟司馬昭任衛將軍。司馬昭在任上平定了諸葛誕的淮南之叛,鞏固了自己的執政地位。甘露五年正月,二十歲的皇帝曹髦因不堪忍受司馬昭的控制,親自率兵討伐司馬昭,結果失敗被殺。司馬昭不惜以殺戮的辦法擊敗了曹髦,實現了獨掌大權的企圖。自已離皇帝的寶座越來越近了。為了更穩妥的取曹魏,他又立了一個小皇帝為傀儡,他要讓人們明白,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甘露五年六月,十五歲的魏元帝曹奐登基。曹奐是曹操孫子燕王曹宇的兒子,是曹魏的最後一位皇帝。曹奐稱帝后,對司馬昭封官加爵,但司馬昭對此並不感興趣,他現在特別想幹一件大事,即為曹魏擴大聲勢,也為司馬家族取代曹魏鋪平道路。這就是消滅蜀漢,統一西南。263年司馬昭發動了滅蜀戰爭,至此,立國四十三年的蜀漢政權最終滅亡。魏滅蜀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件大事,這場戰爭表明,三國鼎立的局面從此開始瓦解,魏滅蜀,向全國統一邁進了一大步。

    鹹熙二年,司馬昭病死。這年十二月,司馬炎在一批親信大臣的催促下,登基上臺,正式稱帝。曹魏最後一個皇帝魏元帝曹奐下詔書宣佈退位。司馬炎登上帝位,改國號為晉,史稱為西晉。做為西晉開國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實行寬鬆政策,使百姓家安居樂業,任人唯賢,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國力強盛,從而為滅東吳、統一中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司馬炎建立西晉以後,以十五年時間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這是他對中國歷史的最大貢獻。

    290年,五十五歲司馬炎駕崩,兒子司馬衷登上皇帝的寶座。不過由於他的智力有缺陷,不具備管理國家的能力,大權自然落入賈后之手,從此西晉國無寧日,朝廷的權力之爭進一步加劇。最後造成西晉歷史上一場觸目驚心的王室內部大屠殺,史稱"八王之亂"。

    306年,八王之亂告一段落,東海玉司馬越成為勝者把持了朝政,晉惠帝司馬衷成了他的傀儡。306年十一月的一天夜裡,晉惠帝吃了一塊麵餅,中毒而死,終年四十八歲。

    306年,晉惠帝司馬衷死後,他的弟弟司馬熾繼位,也就是晉懷帝。308年自稱漢王的匈奴人劉淵兩次派軍隊攻打洛陽,都沒有成功。310年七月,劉淵突然病死。其兒子劉和繼位,劉和繼位後不久,就和弟弟劉聰打起來,被劉聰殺死,劉聰自已做了皇帝。劉聰繼續派兵攻打洛陽,此時司馬越又帶兵出走,洛陽城裡只剩下老弱殘兵,完全失去了防衛能力,最後劉聰的軍隊攻進洛陽,活捉晉懷帝。不久,普懷帝被劉聰用毒酒毒死,時年三十歲。晉懷帝在位期間的年號是永嘉,晉懷帝被劉聰抓獲這件事為"永嘉之亂‘’。

    晉懷帝死後。西晉安定太守賈下疋等人立即擁立司馬鄴為皇太子。司馬鄴是個年僅四歲的幼年皇帝,無法執政,朝政大權由衛將軍索琳掌管。這時的西晉朝廷已經到了日薄西山的境地,只有苟延殘喘的份了。

    建興四年八月,劉聰派堂弟劉曜再次進攻長安,長安外城很快被攻破,晉憨帝被迫退守內城。

    建興四年十一月,司馬鄴走出長安東門,向劉曜投降,運行了五十二年的西晉朝廷,終於壽終正寢,滅亡了。317年十二月,司馬鄴被劉聰毒死。

    至此,西晉在全國的統治落下帷幕,但司馬家族並未退出歷史舞臺,在長安陷落、晉愍帝司馬鄴被殺後,鎮守建業的西晉宗室、安東將軍司馬睿稱帝,是為晉元帝,延續晉朝的政權,史稱東晉。

  • 4 # 華山灬首徒

    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幾個階段來進行作答,需要對司馬懿的一生進行重現。(史實出自《晉書》) 青年時期的司馬懿,胸懷大志,是有一顆助漢扶漢的心的。當時曹操做司空,想要徵辟他,但是他詐病不從。(知漢雲方微,不欲屈節曹氏,辭以風痺,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堅臥不動)我們可以猜測,這個時候的司馬懿,看到曹操挾天子而令諸侯,對曹氏有厭惡之心,或者說就他的身份而言(他父親司馬防是漢臣),如果被曹操徵辟,與他內心想要恢復大漢之心相悖。同樣的,刺之而不動,足以看出這個時期的司馬懿,已經是個內心堅定,城府極深的人。之後曹操做了丞相,說你小子要是再不來,可別怪我不客氣(若覆盤桓,便收之)。司馬懿知道瞞不下去,之好出來做官,他也很機智,知道曹操對他心懷芥蒂,趁著做丞相主簿與太子曹丕相交甚好。這也有了後來曹操對太子說防著點兒司馬懿的時候,太子經常維護他,這樣他才能在曹操在世的時候一直平安無事。(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欲汝家事。太子素與帝善,每相全佑,故免)這裡有個問題,曹操是怎麼知道司馬懿有非人臣之心,司馬懿在曹操在世的時期又是怎麼做的呢。鷹視狼顧一說,的確是會讓曹操有厭惡之心的直觀感受,但絕不會是讓曹操做出這種判斷的原因。我們來看一下曹操在世這段時間司馬懿都做了些什麼。 討伐張魯的時候,勸曹操拿下漢中,趁機直取益州,這是個機會。被曹操以即得隴右,復欲得蜀之由拒絕了;後來跟隨曹操征討並大破孫權,孫權派人投降稱臣,並說天命在曹,曹操當然是笑罵了孫權,司馬懿趁機一頓馬屁(權之稱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謙讓者,畏天知命也);後來升任軍司馬,對曹操陳述了糧食的重要性(雖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又說荊州刺史不靠譜,不應該在邊疆駐守,後面這一條曹操沒聽進去,後來就有了襄樊被圍,離許昌很近(漢獻帝在許昌),曹操想要遷到河北,司馬懿諫言,遷都就是示敵以弱,民心必不安,況且孫劉兩家貌合神離,聯合東吳使其攻打關羽後方,襄樊之圍可解。曹操聽了他的,後來就有了關羽敗走麥城;這事兒完了之後,曹操覺得荊州遺民和在潁川屯田計程車兵離敵人太近,想要把他們遷走,司馬懿勸到,荊州這塊地兒,動盪難安,關羽新敗,地方上為非作歹的人都藏匿起來伺機而動,這個時候要不把百姓遷走,既不是他們的意願,又使得那些逃亡外地的人不敢回去。曹操覺得有道理,事情也正如司馬懿所料。 從這些事情我們可以看出,其實這個時期的司馬懿,很敬重或者說很怕曹操,同時也很想為國家獻計獻策,得到曹操的重用。但曹操一直對其有防備之心,兩個人也算心照不宣。司馬懿做好本職工作,而曹操也不會過分難為他。同樣的,因為司馬懿逐漸顯露出來的才能,得到了太子曹丕的重用。 下面來看看曹丕在位時期,司馬懿的表現。曹丕即位,司馬懿做了丞相長史,後來升尚書,沒過多久升了督軍、御史中丞(畢竟是曹丕心腹,或者說曹丕一直將其作為心腹)。升官兒的同時,還敲打了下他,說我給你升官,你不要以此為榮,這是讓你替我分擔罷了(此非以為榮,乃分憂耳)。但不可否認的是,曹丕真的很重用司馬懿,經常讓司馬懿坐鎮許昌,並說,若我東征,你司馬懿要總管西邊的事務;若我西征,你要總管東邊的事務(吾東,撫軍當總西事;吾西,撫軍當總東事);等到曹丕病重,託孤於司馬懿、曹真、陳群。曹真自不必說,自己本家,而司馬懿和陳群就是來制衡曹家本族勢力的,這樣的設計很科學。這個時期,司馬懿相當於蕭何之任,也可以說曹丕沒有給他除了資歷以外的其他功績,儘管曹丕說過“曹參雖有戰功,而蕭何為重”這樣的話。也可見曹操的話,曹丕還是聽進去了,但又不能真的廢而不用。而此時的司馬懿,仍然同先前一樣,努力做著自己的本質工作。 明帝曹睿即位,司馬懿才有了上陣刷戰功的機會。東破孫權,西擒孟達,鬥孔明於祁山,斬文懿(公孫淵)於襄平。尤其與蜀漢諸葛丞相對峙期間,頗有養寇自重之嫌。在平遼東叛亂的時候,司馬懿展露出他的野心和狠辣。野心在於,明明可以擒獲公孫淵並押解回京,卻將之斬殺,有功高震主之嫌,狠辣在於,斬首萬餘,名頭是震懾人心。這件事情做的有點不把曹睿放在眼裡,明帝曹睿連下五道聖旨,召司馬懿回京。司馬懿感到了來自帝王的恐懼,日夜兼馳,也是從這個時候,司馬懿可能有了反意。 曹睿病篤,託孤於曹爽和司馬懿,曹芳即位時只有八歲。這個時期,司馬懿可以說是心機深沉。為什麼這麼說呢?曹爽是曹真的兒子,曹真在的時候,司馬懿也只能跟曹真分庭抗禮,而曹爽,顯然不如他老子,司馬懿想玩死他簡直易如反掌,可這個時候司馬懿並沒有任何過激的行為,甚至曹爽將他束之高閣,仍然示之以弱,甚至後來稱病不出,這些都是極不正常的,或者對於司馬懿來說,是極正常。於是,曹爽這個蠢貨先是把郭太后遷回永寧宮,自己專政,安插眼線,多樹親黨,之後更加囂張,不把小皇帝放在眼裡,密謀造反。這正中司馬懿下懷,司馬懿裝病裝的更徹底了,甚至瞞過了前來探查的曹爽親信李勝(也不能怪曹爽不嚴謹,怪只怪司馬懿裝的是真像)。之後,在一個大晴天裡,趁曹爽兄弟陪著曹芳給曹睿上墳,城內空虛的機會,果斷出擊,控制太后下廢黜曹爽的詔書,引私兵控制城內曹爽的兵眾,並帶兵迎接皇帝,屯兵於洛水之畔。曹爽這個智障,還以為自己投降了即使被罷黜也還能做個有錢人(司馬公正當欲奪吾權耳。吾得以候還第,不失富家翁),蔣濟也勸過司馬懿,給曹真留個後吧(曹真之勳,不可以不祀),可是司馬懿根本不聽,直接將曹爽及其黨羽滅族。這就是高平陵之變。此之後,曹魏政權真正落入了司馬家之手。 唐太宗評價司馬懿,天子在外,內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誅戮,忠臣之體,寧若此乎!盡善之方,以斯為惑。夫征討之策,豈東智而西愚?輔佐之心,何前忠則後亂?故晉明掩面,恥欺偽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業。如此而已。

  • 5 # 一貳一橙

    一般認為,司馬家從司馬懿起就開始奪權,到司馬昭時期才結束。其實算是比較片面的,因為我們都漏了在兩人中間,還有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司馬師。

    若無司馬師,則司馬懿打下的基礎不穩,則司馬昭無法繼承曹魏軍權,甚至加九錫,晉升晉公、晉王了。

    司馬懿奠基、司馬師發展、司馬昭延續

    司馬家乃河內郡望族,自司馬鈞時期起就有著顯赫的家聲,司馬懿父親司馬防官至京兆尹(相當於首都市長)。司馬懿得天獨厚的家世,是他能戰勝曹爽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開始掌握曹魏軍事大權,而司馬懿為了架空曹家,所做的最重要一點就是:將曹魏宗室全部遷移到鄴城監視起來,不讓他們暗中聯絡,這也是後面司馬師廢帝、司馬昭殺帝時,曹魏宗室無力反抗的原因。

    不過司馬懿僅僅掌權三年就去世了,長子司馬師接手了撫軍大將軍職位,繼續執掌軍事。

    司馬師掌權雖然只有五年時間,但他基本是年年都沒閒著,每一年都有者不小的作為(對司馬家而言)。掌權之初,就解決了內部矛盾,升任大將軍,正式掌管曹魏的軍事、政治。

    第二年,就想以戰功爭取人心,但在東興一戰中被諸葛恪擊敗,不過司馬師沒有追究諸葛瞻等將領的過錯,而是把戰敗的失誤全部歸於自己身上,這一舉動使他籠絡了不少人心。算是無心插柳的意外收穫吧!

    第三年,吳國權臣諸葛恪率二十萬大軍包圍合肥新城,司馬師安排部署得當,不止諸葛恪無功而返,還損失了數萬大軍,直接導致了諸葛恪的倒臺。

    第四年,廢少帝曹芳,另立高貴鄉公曹髦。司馬師此舉標誌著司馬家已逐漸走向最終的勝利,因為即使是司馬懿解決了曹爽,逼死楚王曹彪,囚禁曹魏宗室,可他依舊還是打著曹芳的旗號,遵循著皇帝的名義。

    司馬師才是司馬家從掌權到奪權的關鍵人物。第五年,擊破文欽、毋丘儉發起的第二次淮南叛亂,此戰中雖然司馬師受驚而死,但他也擊敗了毋丘儉,逼文欽入吳,成功平定了第二次叛亂,並把權力順利地交接給了弟弟司馬昭。

    到了司馬昭時期就簡單地多了,因為在司馬懿時期的策略,曹髦家族在朝中並沒有多大的權力,不像曹芳那樣還有外戚、部將的幫助。

    尤其是司馬師的廢帝之舉,更是讓司馬家直接掌握了後宮的力量。司馬昭殺掉曹髦後,就是靠後宮郭太后的名義壓制了眾怒。

    然後加九錫、升晉公、晉王,一切都順理成章,沒有受到阻礙。接著,平定淮南諸葛瞻第三次叛亂,再於公元263年滅蜀。

    其實滅蜀後司馬昭已經可以稱帝了,不過他在不到兩年就去世了,司馬家改朝換代一事也就交給了他兒子司馬炎了。

  • 6 # 上將噯福斯

    司馬懿能夠最終奪權,一方面是他們一家老謀深算、處心積慮。但是最主要的,是因為曹家自己不爭氣!第一,曹魏接連兩代君王都是英年早逝,活生生被司馬懿熬死了。

    魏文帝曹丕比司馬懿還小8歲,但是他只活了40歲,比司馬懿早死了25年。

    如果曹丕能夠多活20年,以他的文韜武略和狠辣手段,司馬懿根本翻不出任何浪來!

    曹操早就看出司馬懿狼子野心,之所以不殺他,也是自信曹丕能夠把司馬懿壓制的死死的。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曹丕死的太早。

    曹丕一死,他的兒子曹睿即位。曹睿人如其名,聰明睿智。可惜,也是命不長久。

    魏烈祖明皇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還不如他爹,只活了35歲!他比司馬懿小25歲,卻比司馬懿早死了12年。

    曹睿在位期間成功防禦了吳、蜀的多次攻伐。諸葛亮五次北伐,都是在司馬睿在位期間。曹睿還平定了鮮卑,攻滅公孫淵。稱得上一代雄主。如果他能多活20年,根本沒有司馬傢什麼事。

    可惜他也早早掛了。讓司馬懿有了可乘之機。

    第二,曹睿在託孤大臣的安排上出現了重大失誤。

    景初二年(238年)年底,曹睿病危。決定立燕王曹宇為大將軍,欲屬以後事。但是不久,曹叡聽中書劉放、孫資之言,改立曹爽為大將軍,同司馬懿共同輔政。

    這是一個致命的失誤!

    曹宇精明強悍,有他做大將軍輔政。曹家的江山萬無一失。而且只有他一個託孤大臣,司馬懿靠邊站,徹底失勢。

    結果曹睿改變了主義,讓曹爽當了大將軍,還讓司馬懿一起輔政。

    曹爽是個出了名的大草包,根本不是司馬懿的對手。被司馬懿耍的團團轉,最後被夷三族。曹家的天下也被迫改了姓。

  • 7 # 南宮雁門

    這個說起來可能話就有點長!司馬懿這個老小子可是真能活,從曹操一直活到曹操的孫子輩!年紀和曹操差不了太多但是卻壽命很長!要不是趁著幼主年少,先帝託他做輔政大臣的機會,他哪能奪了曹魏得江山!

    司馬懿是什麼時候在曹操手底下做事的不得而知!在曹操手底下做事的時候還算本分,沒有展露出什麼野心!因為曹操手下能人多!他翻不起什麼浪來!後來到了曹丕的時候他也是沒有太大的作為,只是出了一個召集五路大軍攻打蜀國的計劃,但也被諸葛亮黑輕易的破解了!後來曹丕想賦予司馬懿一些兵權,有人就勸說曹丕:司馬懿鷹目狼視,不可付之兵權!後來曹丕聽了那個人意見就沒有給司馬懿兵權!從這裡來看就知道司馬懿當時就很有野心,而且野心很大,大的心裡都藏不住!到了下一位皇帝在位時給了司馬懿兵權讓他駐守一個地方!後來有次皇帝要去哪裡!司馬懿聽說夠把軍隊都調來了,在路上等皇帝,說是要沿途護衛皇帝安全!皇帝聽說後嚇得沒敢去司馬懿那裡!走後下旨讓司馬懿交出那裡的兵權!

    再後來諸葛亮北伐!魏國沒人是諸葛亮的對手!不得已只能啟用司馬懿!諸葛亮死後,司馬懿又交出了兵權!

    皇帝英年早逝,不得已要託孤給司馬懿和曹爽!這樣司馬懿才終於有了奪權的機會!

    剛開始的時候曹爽勢頭正盛,步步緊逼!司馬懿則步步退讓,甚至在家裝病不出!好像命不久矣!

    後來曹爽覺得司馬懿被他給打壓的差不多了便放鬆了警惕!

    有次,曹爽和皇帝去祭祀祖先!司馬懿便抓住了這個機會率兵進宮面見太后,平太后下旨免去曹爽的一切職務!太厚無奈答應了司馬懿!而後,曹爽被奪去了權利,司馬懿大權獨攬!從此皇帝就成了傀儡!

    本來曹爽是有機會保住曹魏江山的!當時雖然有太后的懿旨,但天子和大將軍印都在曹爽手裡!他如果調兵進京勤王也是可以翻盤的!但是他沒有這麼做!因為他惦記著他府上的那些美人兒!司馬懿跟他保證了!只要他投降就不會對那些美人兒怎樣!曹爽為了那些美人兒就乖乖束手就擒了!司馬懿就吃準了他這一點才故意這麼說!在司馬懿大權穩定以後便把曹爽全家問斬!送曹爽和他的美人兒們去陰間快活!

    司馬氏雖然奪了曹魏的江山,建立了西晉,但是卻沒有什麼作為!竟然還出現了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傻子皇帝!導致了八王之亂,之後胡人相繼在中原建立了政權,大肆屠殺漢人!以後幾百年天下不得安生!漢民族到了史上最危險的時候!

  • 8 # 法海縱橫

    司馬懿祖孫三代,經過40多年苦心經營,終於取代曹魏,建立晉朝。

    一、成為曹丕朝骨幹力量

    黃初元年(220),曹丕代漢自立。司馬懿是曹丕陣營的骨幹,因而在黃初時期上升的速度極快,由丞相長史轉尚書、御史中丞、侍中、尚書右僕射。黃初五年(224),任撫軍將軍、錄尚書事,黃初六年加撫軍大將軍,在曹丕率大軍遠征時留守許昌,總掌後方的軍政大權。這正是司馬懿飛黃騰達的開始。

    二、權力巔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黃初七年(226),文帝病逝,司馬懿與曹真、陳群、曹休成為顧命大臣,司馬懿的地位排在四位顧命大臣之末。魏明帝時期,司馬懿的政治聲望急劇上升。他先後出鎮中南和西北戰場,負責對吳、蜀的戰爭,南擒孟達、西拒諸葛亮、東平遼東公孫淵。在這個過程中,司馬懿把他的軍事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成為魏國公認的最傑出的軍事統帥。隨著另外三位顧命大臣以及其他元老重臣的相繼離世,司馬懿的地位實際上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三、韜光養晦,低調避勢

    雖然此時的司馬懿已經達到了權力巔峰,但取代曹魏的時機尚不成熟,皇帝寶座依然是他不敢覬覦的。魏明帝曹睿並非庸碌無為者,在登基不久,便將諸位顧命大臣分派到各重要戰場,命陳群主持政務,而自己總攬軍政大權。

    儘管司馬懿功高蓋世,但魏明帝如果要決心除掉他,下一詔書即可。可當時三足鼎立、連年征戰的情況不允許他這樣做。魏明帝在複雜的局勢下還需要依靠他。而司馬懿本人十分謹慎的心理也幫助他繼續把自己掩飾起來。

    曹睿臨死前,司馬懿又取得了同曹爽共同輔佐8歲小皇帝曹芳的重任。司馬懿在曹芳即位後的前幾年,主要是主持對吳國的防禦。而後朝政逐漸被大將軍曹爽所壟斷。司馬懿偽裝生病,不過問政事,實際上卻在暗中佈置,準備消滅曹爽集團。

    四、發動高平陵政變

    正始十年(249)初,司馬懿乘曹爽陪皇帝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掃魏明帝的墳墓——高平陵時,起兵控制了京都,發動了政變。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

    五、司馬師獨攬朝政

    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沉著堅強,雄才大略,早年與夏侯玄、何晏齊名。高平陵之變後,被封長平鄉侯,加衛將軍。司馬懿死後,以撫軍大將軍輔政,獨攬朝廷大權,次年升為大將軍。

    魏帝曹芳與中書令李豐、太常夏侯玄、光祿大夫張緝等人密謀除司馬師,事情洩露,被司馬師殺死參與者,廢曹芳為齊王,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次年,親自率兵平定毌丘儉、文欽之亂。回師途中病死,年四十八。

    六、司馬昭專攬國政

    司馬懿次子司馬昭早年隨父抗擊蜀漢,多有戰功,累官洛陽典農中郎將,封新城鄉侯。哥哥司馬師死後,司馬昭繼兄為大將軍,專攬國政。

    魏帝曹髦召見王經等人,說“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並親自討伐司馬昭。事情洩露被弒殺,司馬昭立曹奐為帝。

    司馬昭分兵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滅亡蜀漢,受封晉公。次年,進爵晉王。第三年,司馬昭病逝,年五十四。

    七、司馬懿長孫稱帝,建晉朝

    司馬炎為司馬昭的長子,曾出任中撫軍。在司馬昭進爵晉王的第二年被封為晉王太子,司馬昭因中風猝死,司馬炎繼承父親的相國職位和晉王爵位。

    幾個月後,鹹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即位為帝,定國號晉,改元泰始。從此刻開始司馬家族正式登上中國封建王朝權利的巔峰。

  • 9 # 風情侃歷史

    準確的說,司馬家族是靠隱忍得到的天下。

    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無論是武將還是謀士,他們各顯神通,將三國這段歷史譜寫的姿彩萬分說起曹操和司馬懿,、十分精彩。在三國,有兩個家族我們不得不說,那就是曹氏和司家族。

    說起曹氏家族和司馬家族的開創者,曹操和司馬懿我們都不陌生,他們都是亂世三國時期的梟雄人物。

    曹操人稱一代梟雄,就連諸葛亮都對曹操佩服的五體投地,在《出師表》中說

    “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

    在諸葛亮眼中,曹操是類似孫子吳起那樣的奇才,可見曹操能力之強。

    雖然曹操能力很強,但似乎犯下一個錯誤,那就是用了司馬懿。

    司馬懿最初由於曹操出身於宦官家族數次拒絕他的徵辟,這在司馬懿看來,難登大雅之堂。司馬懿出身士族豪門,是不屑與曹操之輩“同流合汙”的。

    後來實在沒辦法,曹操強大了,司馬懿不得不投靠。雖然司馬懿投靠了曹操,但此人依舊野心很大、私心很重,他也並非真心實意投靠曹操,而是有著自己的小算盤。

    所以,曹操也沒怎麼重用司馬懿。但司馬懿演技實在太好,太會裝了,曹操找不到藉口除之,只好讓司馬懿活著,也只好臨死前專門囑咐自己的兒子要小心提防司馬懿。

    可惜,他的子孫並沒有聽他的話,曹操一死,司馬懿就崛起了。司馬懿騙了曹操一輩子,靠著出色的演技、隱忍、圖謀,最終奪取了曹魏政權,奪了他曹操辛辛苦苦打下來的一片江山。

    熬死諸葛亮

    在與諸葛亮的對決中,司馬懿幾乎始終處於下風。最後司馬懿乾脆當起縮頭烏龜,躲起來不和你打了。諸葛亮氣得送女人衣服嘲諷他,可人家偏偏不在乎,臨了還對使者說諸葛亮“食少事煩,豈能久乎”。無奈天妒英才,諸葛亮只活了區區54歲就病死在五丈原。司馬懿別的比不上諸葛亮,但是人家活了整整73歲,他比諸葛亮小2歲,卻比諸葛亮晚死了17年。

    熬死曹操、曹丕、曹睿三帝

    司馬懿把曹操熬死了,又換上個曹丕,曹丕雖然比不上他老爸,但是也算得上一代英主。他重視文教,修復洛陽,營建五都,與民休息,果斷稱帝,結束漢朝四百年統治,開創士族政治之先河。如果多給曹丕二三十年時間,他在司馬懿等一幫牛人的輔佐下,未必不能一統天下。在曹丕手下,司馬懿只能繼續乖乖地跑腿幹活,不敢有啥非分之想。可惜,曹丕也沒熬過司馬懿,39歲就死了。

      曹丕死了,他兒子曹睿也不是個窩囊廢。曹睿剛剛繼位,蜀漢丞相諸葛亮便率軍北伐曹魏,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都叛魏投蜀,一時震動關中,曹睿御駕親征西鎮長安,派大將張郃率軍阻止諸葛亮。張郃在街亭擊敗蜀將馬謖,諸葛亮被迫退兵。此後劉氏集團多次北伐,均被曹魏擊敗,這裡面,司馬懿的出色表現不能抹殺曹睿的功勞,就如同赤壁之戰周瑜的出色表現不能抹殺孫權一樣。面對這麼一個主子,司馬懿依舊不敢有啥非分之想。然而曹睿也是一個短命皇帝,還不如他老爸,僅僅活了34歲,又被司馬懿給熬死了。

      曹睿死,即位的是年僅8歲的曹芳,這個時候,曹氏政權最後被老而成精的司馬懿奪取,就是難免的結局了。

    取勝的關鍵

    盤點司馬懿成功的資本,我感到的是一種啼笑皆非的荒謬。雖然他有自己的真才實幹,可比起其他人,終究還是遜色了一籌:打仗不如曹操,治國不如諸葛亮,識人不如劉備,謀略不如郭嘉、賈詡,勇武不如關羽、張飛,魅力不如孫策、周瑜……之所以能成為最後的贏家,首要原因居然是——長壽。他比66歲的曹操晚死31年,比63歲的劉備晚死28年,比40歲的曹丕晚死25年,比54歲的諸葛亮晚死17年,比34歲的曹叡晚死12年,只比72歲的孫權早死1年,竟一直活到了73歲,居然是曹丕、曹叡父子二人壽命的總和。在人才凋零的三國後期,閱盡魏蜀吳,能出其右者竟都已相繼作古,上天為司馬懿帶走了所有強悍的對手,給他剩下的不過是一個可以玩弄於股掌之上的7歲小皇帝,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草包政敵,兩個一天天走向腐朽沒落的敵國,至於孟達、公孫淵、王凌之流,更是碌碌之輩,不足掛齒。於是我從他身上總結出的最大經驗便是——即使你不如對手強,至少也要比他們活得長。

    主要過程

    公元262年,魏將鄧艾偷渡陰平、奇襲成都得手。

    公元263年,蜀後主劉禪降魏,蜀漢率先滅亡,共歷備、禪二帝,前後42年。

    公元265年,司馬懿之孫司馬炎逼魏主曹奐禪讓,廢其為陳留王,曹魏滅亡,歷丕、叡、芳、髦、奐五帝,前後45年;司馬炎登基,改國號晉,改元泰始,是為晉武帝。追諡司馬懿為宣帝,其叔父司馬師為景帝,其父司馬昭為文帝。

    公元279年,晉大舉伐吳,步騎二十餘萬分五路直指建業、夏口、江陵等地。晉將王浚率水軍自巴蜀順江而下,直逼建業。

    公元280年,晉將王濬破建業,吳主孫皓降晉,孫吳滅亡,共歷權、亮、休、皓四帝,前後58年。華夏曆經將近一個世紀的分裂混戰,至此重歸統一,史稱三分歸晉。

    最終司馬家族贏得這場權力的遊戲,而獎品就是天下!

    結語

    司馬懿在這場遙遙無期的長壽競賽中取得勝利,司馬懿同樣也付出了驚人的代價。他那漫長的人生頗為坎坷,論命運的多舛,恐怕僅次於一生都鬱郁不得志的劉備。73年的生命,44年的仕途,居然絕大部分歲月都在不如意中度過,這樣的人生,是怎樣的晦暗壓抑?面對著如此不公甚至殘酷的命運,換成其它任何人恐怕都會心灰意冷,然而司馬懿卻偏偏是就個例外:數十年如一日地蟄伏隱忍著,藏匿自己的鋒芒,掩飾自己的光彩,甚至泯滅自己的人格,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始終是這樣堅忍不拔地一次次承受住了來自對手,也來自命運的各種各樣的打擊與考驗。割草餵馬的生活沒能磨滅他出人頭地的野心;曹氏祖孫整整三朝四代的猜疑冷淡沒能瓦解他的力量;宦海的潮起潮落沒能淹沒他;疆場的屢戰屢敗沒能擊垮他;政敵的排擠打壓更是沒能動他分毫……最終他成功了,成為這場權力的遊戲的最終勝利者!

    而我們從司馬懿身上總結出的最大經驗便是——即使你不如對手強,至少也要比他們活得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小眾但很不錯的手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