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從何而來
-
2 # 長眉
星系和星球誕生於星雲旋渦,自康德、拉普拉斯、笛卡爾至今,已經成為科學界的共識,主要是星雲如何形成旋渦的,尚無現成的科學理論予以說明。星雲是如何被推動旋轉起來的呢?我看星雲和地球上空的雲,都具有云霧形成的共性,僅僅只是其中所含物質成份多少的區別。地球上的雲,以水分子為主,兼有少量煙塵等凝聚核物質(凝聚雨滴),空間水分子少,我們看不見,就是晴天,隨著陸地和海洋上水分子的蒸騰增多,水分子開始集團,由藍天白雲,而最終出現濃黑的積雨雲。雲是流體物質的分子集團。星雲比地球上只能形成水的雲,多了更多的化學元素分子和化合物分子,故星雲就不止水分子這個單一物質,構成星球的所有物質分子,在星雲裡都具備了。地球上的雲,來自水分子迴圈,宇宙裡的星雲來自哪裡?可觀測的來源有,超新星爆發可形成行星狀星雲,星系中心噴流,也會噴出大量中性氫和其它物質分子云。僅僅這兩個星雲形成機制,似乎還不夠,形成星系和星系團的大面積星雲來自何處?目前主流科學的解釋,是來自宇宙大爆炸,這只是一種科學猜想。微觀粒子物質究竟是怎樣在我們看上去什麼都沒有的空間,凝聚為星雲,尚無科學依據予以支援。是強力、引力所為?物質為何產生強力和引力,科學也沒有真正道出這個因。大道至簡,也許如水分迴圈原理一般簡單,只是人一時還沒有發現而己。星雲的形成,真比地球上的水分子云形成更難嗎?物質從微觀聚為宏觀天體,又變回微觀粒子,也應該是個迴圈過程。至於星雲螺旋旋渦怎樣形成,其原理跟地球上的風雲螺旋旋渦的形成,沒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地球上多了個引力,水分子致雲行雨,是被引力拉回了地面,否則,在臺風螺旋中心,也可形成水球。星雲物質分子在扁平螺旋向心作力作用下,則可形成中心核球,因為外太空形成的扁平螺旋,沒有類似地球的引力作用於颱風螺旋,星雲分子凝聚物,只受扁平螺旋向心力作用。以前文章有詳細敘述,這裡就不細說了。
回覆列表
《易經》認為,天地萬物是從無中生有的。《道德經》說,“有”為一,一生二,陰陽之氣互抱而為太極;二生三,天、地、人出現;三生萬物。宇宙學認為,天地從一個奇點大爆炸開始。人們對於宇宙和地球形成的觀點基本一致。現代科學對生命與天地的形成卻存在嚴重分歧,諸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生命起源之爭、是先有地球而後有生命還是生命先於地球之爭……量子生物學的觀點認為,生命與地球是同時誕生的。
第一節 含鉿的鋯石晶體證明同生論
關於地球的形成,目前主流觀點依然是星雲假說:太陽系原始星雲旋轉、分離,中間形成了太陽,周圍形成了各大行星,包括地球。地球在星雲物質不斷積聚的過程中逐漸壯大,最後,形成了原始地球。原始地球一開始是熾熱的,後來逐漸冷卻,變成了一顆荒涼的、沒有水的星球。再往後,才逐漸出現了水、大氣和生命。地球形成的早期過程至少要持續幾億年的時間,也就是說,從地球開始形成到生命誕生,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歲月。然而,這個假說無法找到證據,因為46億年前地球剛誕生時的岩石等重要資料完全沒有保留下來。因此,地球的形成是否真的那麼緩慢,還缺乏根據。
2006年初,科學家在澳洲西部的傑克山的岩石中找到了一種罕見的礦物,這是一種鋯石晶體,裡面含有稀有金屬鉿。根據放射性同位素測定,那裡的山脈形成於44億年前,這些微小的鋯石晶體就形成於44億年前。含鉿的鋯石晶體形成的條件十分特殊,其形成的溫度恰好是地殼形成的溫度,人們往往把這種晶體作為地殼形成的標誌,而且它的形成必須有水的參與。44億年前地球上就出現了這種晶體,說明當時的地球已經形成了有規模的地殼,已經有了大量水的存在,大陸地殼其實來自於海洋地殼,是從海洋地殼中分離出的產物。因此,海洋地殼形成的時間應該更早。
量子生物學認為,地球在誕生之刻起,水、能量和有機成分這三個生命誕生的基本條件就已經具備。澳洲傑克對“鉿”的新發現表明,地球上的水並非38億年前從大氣中凝結而成,而是地球的地殼、海洋、大氣乃至生命幾乎都同時誕生的,宇宙的創生從一個奇點大爆炸開始,出現了若干個宇宙;瀰漫在宇宙中的物質、反物質、暗物質、正能量、零能量、負能量必然進行符合運動法則的排列組合。有的組合成恆星,有的組合成行星、衛星,有的組成彗星和生命體。無法可用的能量與物質就成了太空中的星塵和光。這樣一來,在行星出現的時候(包括地球),有機物質也進行了符合它們運動法則的組合,形成了生命體。從這個角度理解,生命體的出現是物質世界中自然而然產生的事情,生命體和岩石、水、空氣、光一樣,在宇宙中並非稀少。即使是生命形成中最特殊的一類,智慧生命,也不是地球所獨有。
組合是導致各種生命形式的最主要因素。從基因角度來說,老鼠與人的基因基本一致,但組合排列不同,導致老鼠與人的天壤之別。在宇宙中,當各區域發射出的電磁波互相干涉,產生各種不同的能量時,這些能量又在某些特別的區域交疊,在這些區域中,物質的排列就不同,就會同時出現不同的生命形態。電磁力為何能夠產生強大的力量以造就各種星體和生命體呢?科學研究表明,有一種沒有任何實物粒子的物質狀態“量子真空”,其場的總能量處於最低,這是一切物質運動及能量場的最初始狀態,但這樣的狀態具有無限變化的潛在能力,零點能就是由量子真空中的粒子和反粒子不斷出現和湮滅產生的。據推測,量子真空中,每立方厘米包含的能量有1013焦耳,足以在瞬間燒乾地球上所有海洋的水分。
由於地球和地球生命在創造之初,整個空間都佈滿了零點能。當相當活躍的空間電磁場相互交織和影響時,零點能就被激發出來,把路在各種電磁相互交織地方的物質、反物質和暗物質就會偏離物質各自的軌道,如果其中一個電磁場和頻率與這個物體中某些電子或正電子的電磁頻率相同,形成共振,就會產生一種新的物質狀態。因為引力和電磁力是相連、相通的,就像質量和能量透過質能公式聯絡起來一樣,整個宇宙空間所佈滿的電磁能,促使時間、空間、物質都相互關聯,像一個隱形發生器,把各種物質生命和星球變換出來。道理很簡單:無處不在的電磁能不但能使地球表面發生各種變化(水、大氣、有機物的出現),而且能使千類萬種的生命瞬間爆發。 這種例子不但從地球和生命之初出現,寒武紀生物大爆發、哺乳動物的大爆發、人類的大爆發均是有力的佐證。
天文學告訴我們,在宇宙中有數10億顆行星,有一百多種不同原子的元素。生命的化學組合理論,有傳統的基於電子之間的分與合理論,也有不是建立在元素電子行為上的化學理論;生命體的基本材料,有碳原子作為基本材料的碳基生命,也有矽原子作為基本材料的矽酮基生命,也有錫原子作為基本材料的錫基生命。在元素週期表中,與碳原子具有相同外層電子結構的鍺、錫、鉛等,都可能是宇宙中的“怪異生命”。人類理解生命,主要不是考察它由什麼材料組成生命體,而主要考察生命體對資訊的處理能力,這是對“人體”思維模式的根本否定。 矽原子對資訊處理的能力要高於碳原子,且不講可控矽在半導體上所發揮的作用;矽原子只要與氧原子結合,就可以連成矽—氧—矽交替的、穩定的長鏈,這種矽酮長鏈完全可以成為更為複雜的生物大分子的骨架。這樣的生命繁衍不必依靠DNA,也不依靠蛋白質進行生命活動,而完全可以以含有矽酮長鏈或者環狀為主要結構的高分子活性物質。這種矽酮基生命不像碳基生命那樣脆弱,溫度和宇宙射線對它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想象一下沙子會被高溫和輻射破壞嗎?為什麼佛陀經常提起“恆何沙粒眾生”呢?這裡有數量上的比喻,也有“沙粒組成”的生命體的比喻。因此說,生命的主要特徵,不是以含有碳原子構成基本物質來衡量的,只要是有一定的組織結構與功能,並能夠精確地複製自己的物體,就不能排除那是一種生命形式。
太陽系內圈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均是巖質型行星。矽元素組成了星球,但矽元素也同時組成了生命體,尤其是智慧生命。中國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神勇人物——孫悟空,正是矽酮基生命體。在金星、地球和火星上,包括月球上,都發現了許多由岩石疊起的金字塔。考古學家發現了從寒武紀開始到史前金字塔文明時代,許許多多的動物、植物、人類的化石,這些亙古留存下來的化石也是矽酮基材料組成的。難道與地球同時降生的矽酮基材料組成的人類是統治地球幾十億年而突然在1.1萬年前消失了嗎?人類這些碳基生命是洪荒之後才出現的嗎?對生命的起源考得越深、越遠,就覺得謎團越多,問題越多。我們相信,世界從本質上來說是一個完美對稱的世界,宇宙創造了矽酮基人類也同時創造了讓人們居住的星球,而且一切以矽為標誌。那為什麼現在見不到他們呢?反而由人類這些碳基生命的脆弱之軀反客為主,統治了這個世界?地球上究竟發生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變?
查詢事變的原因,分析1908年7月1日俄羅斯西伯利亞的通古斯地區上空,一個巨大的天體拖著長長煙火尾巴,伴隨著雷鳴般的轟鳴飛過的“通古斯爆炸”,也許可以讓人們明白直接導致“矽酮基人類”滅絕的深層次原因。這次爆炸在地球上製造了三個與月球火山口相似,直徑為90-200米的爆炸坑,爆炸的衝擊波摧毀了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由於現場沒有發現任何隕石碎片,科學家們排除了流星或隕石墜落的事件。目前最新的解釋是反物質爆炸。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的質能公式計算,當1克物質與1克反物質相互碰撞湮滅爆炸時,放出的能量相當於3.78萬千克的TNT炸藥,其威力比原子彈爆炸還要高出10倍。並且,這種極猛烈的反物質湮滅反應還能在物質中引發次級效應,使所有物質化做一道γ射線閃光,隨即湮滅消失。通古斯反物質大爆炸是一次小能量級別爆炸,因為能量穿越茫茫太空來到地球上的反物質極為稀少,再加上反物質一般在高空與大氣分子碰撞就發生湮滅爆炸,所造成的衝擊波火球擊中了地球,而不是反物質直接接觸到地殼。
現在,人類已經能夠透過大型粒子加速器小批次地生產出反物質。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以及美國費米國立加速器實驗室,能夠每年製造出數萬個反氫原子。根據計算,將地球炸碎需要2.5萬億噸的反物質。而6500萬年前炸碎“法艾東行星”的反物質可能有50萬億噸。真的很難想象,在地球形成的46億年間,星系和類星體核心的強烈爆炸有多頻繁,反物質產生的數量有多大?1997年4月,美國天文學家利用先進的γ射線探測衛星發現在銀河系上方約3500光年處有一個不斷噴射反物質的反物質源,它噴射出的反物質在宇宙中形成了一個高達2940光年的“噴泉”。而在太陽系中,反物質也在大量產生。在太陽耀斑期間,被加速的高速粒子同太陽大氣中的慢速粒子間的相互碰撞產生的反物質也不少。據美國航空航天局研究人員於2002年7月23日從拍攝到的太陽耀斑的影象中發現,這次太陽耀斑發生了大約0.5千克反物質。
就像物質是由粒子相聚組成而成,反物質則是由反粒子組合而成的反原子、反分子……進而構成反碳原子、反蛋白質、反DNA。因此,在宇宙中,完全可能存在著外表看起來與人類一模一樣的反物質外星人。如果地球人和反物質外星人相遇,最好只能注目頷首,擦肩而過,千萬不要和反物質外星人握手,否則,地球人的手指或者手掌,就會不翼而飛。一個電子與一個正電子湮滅產生的光子能量為51.1萬電子伏特,這樣高能的光子早已變成了致命的放射線。因此,除了失掉手掌之外,雖然不會看到耀眼的光芒,但是地球人的身體還接受了不少致命的輻射,肯定會因為放射病而很快死去。所有這些並非天方夜譚,也不是科幻小說。從地球望出去,能看到的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因為反物質的光譜和物質的一樣,所以,不能用光譜的觀測來決定一個天體是物質還是反物質。因此,在宇宙中能被人類辨出來的反物質部分就更小了。宇宙中,究竟有多少反物質,在人類科技還不夠發達的今天,一切都有待於繼續探索。
從地球與生命同時誕生的46億年前算起,最具代表性的統治地球的霸主,第一位是恐龍,它從2.2億年前到6500萬年前,統治地球有1.5億年之久,無論天上、海里、陸地均是恐龍的世界。但這些恐龍究竟是“碳基材料”塑成的還是“矽酮基材料”為之骨架,考古界卻無人提起過。恐龍化石究竟說明了什麼呢?第二位是靈長類,它從3700萬年前到800萬年前,統治地球約3000萬年之久。達爾文的進化論,基本研究的是這個時代的“猴子”、“猿人”歷史。但至今同樣無人提起這些靈長類是“碳基材料”構建的還是“矽酮基材料”構建的。化石也沒有向人類提示過這群人類的祖先是什麼材料構建的。第三位就是人類,從500萬-800萬年前出現在地球上並統治地球以來,風風雨雨幾經摧毀,但又挺立存在下來。人類的祖先是完全跟現代人類一樣脆弱嗎?也是“碳基生命”嗎?現代人的出現,是否是地球經歷了一場反物質大爆炸之後,才由焦土中的碳元素“壘起來”的?後面的章節將對此進行更深入的探索。
第二節 引力光量子的本質
反物質的大爆炸在史前也曾經發生過。美國研究人員在2006年6月2日宣佈,他們在南極洲發現了一個直徑300英里(約482.7千米)的大坑。他們認為,這是宇宙隕石撞擊的結果,該次撞擊造成了2.5億年前地球物種大滅絕。但這一推測還需要證據來證實。研究人員說,這個比美國俄亥俄州還大的大坑位於南極東部,覆蓋在厚達半英里(約800米)的冰蓋之下。科學家透過分析衛星圖片確認了它的位置,但卻沒有天外隕石的成分。
反物質的大爆炸,揭開了引力光量子的本質。足夠大的引力拉拽著物質和反物質撞擊,撞擊產生了光,於是能量產生。然而,物質和反物質原先是一個共存體,共存在“虛無之中”,由於共振的“虛無”產生了爆炸,一分為二,陰與陽、反物質與物質於是各行其道,分別形成自己的世界。在這一過程中,引力光量子起初潛伏在“虛無”之中,爆炸之後,引力被反物質和物質撕裂開,光量子卻充溢其間,成為反物質和物質兩個世界中間的“海洋”。這片“海洋”形成了“道”執行,否則,就會相撞而爆炸。
那麼,引力光量子形成的“道”又是什麼呢?就是電磁“旋渦”。電磁旋渦是通向大自然更多驚人現象的大門,它的潛力是無限的。人類應當更深刻地去認識自然界的潛在能量和力量,無論這種潛力對人類有沒有直接的效益,都應當重視它,都應當重視“道”。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引力能夠讓光線發生彎曲,引力還能在宇宙空間中發生作用,產生“引力窟窿”。引力在宇宙空間和大自然中並不是平均分配的,引力窟窿出現在引力比較弱的區域,比如,在太陽系中,引力窟窿的位置處於海王星軌道周圍。太陽周圍的引力場像一個海膽,而產生出的引力窟窿就好象海膽上的脊刺,一根根地伸向宇宙。據估計,海王星軌道附近的引力窟窿是由天狼星引力被彎曲而產生的一個六十多千米寬的引力減弱區域。第二個因素是銀河系中心的巨大黑洞和北極星引力減弱而導致海王星軌道附近的引力窟窿。這“引力窟窿”就是“電磁旋渦”。
在海王星軌道之內,引力光量子所形成的“道”,主要表現在電磁“旋渦”的形式上。其帶動力來自巨大的木星。從太陽到海王星的整個空間,如同一個裝滿引力光的“大哥”,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300多倍,平均密度是地球平均密度的1/4,每立方厘米的物質僅重1.33克,只比地球上的水稍重一點點。是由液態氫形成的海洋。正因為木星的這種電磁旋渦特徵,巨大的影響到地球生命形態和物質構成;由於太陽的核爆以及木星電磁旋渦的作用,使得從太陽得到木星之間的宇宙空間出現連續的震盪,震盪又產生了量子化的渦旋,量子化的渦旋造就了三維和七維較穩定的宇宙生命的演化。宇宙生命的演化正是在這種超對稱的狀態中不斷地進行著。人類是三維生命形態,七維人是什麼樣子目前尚無法知道。弦論雖然揭示出宇宙的實際維度,但無法讓人們察覺到四維時空以外的六個維度。那六個維度以高度捲曲的方式隱藏起來的,並且捲曲到10-33釐米,不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難以覺察,就是目前最尖端的技術也不能進入到這樣渺小的空間王國。怎麼辦呢?
經典的小提琴絃,不管時空的性質如何,都可以振動,而量子弦就挑剔多了,它只在十維空間振動。這十維空間不是簡單的長寬高,而是複雜得多的像更多蠶絲纏繞的繭殼。人的心理狀態非常類似繭殼,所以,煩惱伴隨著人類的一生,因為物質結構如此,人類就註定是“苦海無邊”了!人類心態的量子弦運動模式不受質量的限制,由於存在量子漲落,所以,在質量以零時也可以有自旋為2的角動量。小提琴的一根弦有多種可能的振動模式,這根弦是宇宙物質的本原,一旦把量子力學套用到振動的弦(與小提琴絃沒兩樣,只不過構成基本粒子的振動弦是以光速來傳播的)上面,微觀的粒子物理學和宏觀的宇宙學都從中得到統一。所以說,人在按“道”做事,也可以說成“物質在按規律做事”,或者說成“物質內部的能量在指揮著物質做事”。人們都知道,物質內部隱含著巨大的能量,而且這些隱含的能量可以相互感應,儘管相互感應的程度不一,但這種感應不需要時間。物質內部隱含著的能量一旦被激發,就會有正能量與負能量之分,同性能量相互排斥,異效能量相互吸引。
由於電磁旋渦產生了引力光量子,引力光量子又充溢宇宙之中(當然也包括星球之中),引力光量子同時又是智慧的物質單元,因此,地球與生命同時誕生就有了充分的根據。多少年來,人們一直認為生命誕生於美麗的伊甸園,由萬能的上帝親手締造,而後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現今地球上的生物都是有簡單的微生物一步步進化而來的。然而,他並沒有解決“最初的生命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這一至關重要的問題,並且對千萬年間化石空白無法提出讓人信服的解釋。進化論確立之後的很長一段日子裡,化學家們也一直嘗試扮演上帝“創造”生命,他們模擬想象中的地球初期的環境,創造了一個充滿各類礦物質、沐浴著太陽輻射的“遠古”池塘,希望透過某種複雜的化學反應將一堆無生命的化學物質轉化為原始的微生物。雖然他們也得到了諸如氨基酸之類的簡單生命基團,但卻依然得不到一個真正的生命。
量子生物學認為,地球與生命同時誕生。從地球的環境而言,生命是隨著地球的形成而形成的。因為生命根本不是誕生於地球表面,而是從海底開始出現的。超過100℃的海底熱液從來就是生機勃勃的,直至今天海底火山口周圍還存在著許多不需要Sunny的生命形態。國際海洋鑽探聯合會在海洋深處的岩石中發現,海洋生物可以承受169℃左右的高溫,埋在地下的生物量與露在地面上的不相上下。那些深藏在地底下的微生物化石提供了地球自生命之初就出現的最原始生物種群的充分根據。生命正是誕生於地下如高壓鍋般的環境中,以後才逐步遷徙到比較涼爽的地表。這個過程給人類提供了一條很重要的自然法則:沒有壓力就沒有生命。沒有壓力就不可能出現天地萬物。太陽系誕生已經有46億年,13顆大行星產生後,根據內部壓力的大小,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生命;同時,這些生命又被數不清的小行星和彗星無情地撞擊了將近10億年之久,10億年的壓力足可壓出眾多的人類。這段歷史被清楚地記錄在太空中我們最近的鄰居月亮上,這顆衛星的表面有著無數的大小不一的隕石坑。
反物質的爆炸所施加給生命的壓力,也許是是促使動物最後演化為智慧的最重要的高壓鍋。巨大的衝擊力可能會把動物的嘌呤、嘧啶排列徹底重組。“法艾東行星”毀於反物質大爆炸,這雖然只是假設,但遠古時代表面溫暖溼潤的火星生命毀於反物質大爆炸卻是可以找到證據的。科學家們根據對火星的考察,發現遠古時代跟地球一模一樣,上面有江河湖泊甚至有海洋,生命也十分繁盛;由於反物質大爆炸形成的巨大沖擊力驅散火星表面的大氣層而使整個星球籠罩在白熱化的岩石蒸汽裡,高熱的氣浪令地面乃至地下數千米的生物灰飛煙滅。因此,至今在火星表面岩石中無法找到生物化石。地球的幸運在於“法艾東行星”全毀,火星殘廢;它們的犧牲換來了地球的區域性平安(我們的星球一直到20世紀初也還遭受到反物質爆炸的傷害,如通古斯上空大爆炸等)。地球的物種來自“法艾東”和“火星”,當大爆炸發生時,有很多岩石從法艾東和火星上飛往地球,超級“原蟲”之類的生命從法艾東和火星長途跋涉來地球上定居。目前的證據完全支援這些觀點,而且地球和火星早在40億年前便開始互通往來。所以說,地球上的多人種狀況跟法艾東移民、火星移民、金星移民以及地球土生土長的生物演化過程密切相關。
澳洲一研究小組2006年6月8日發表報告說,在澳洲西部發現的奇形怪狀的古疊層岩堆,實際上是34億年前地球微生物形成的化石。這份報告發表在2006年6月8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報告的主要作者、澳洲天體生物學中心的研究員阿比蓋爾·奧爾伍德的研究小組勘查了在澳洲西部發現的數千疊巖堆(見圖84)。
研究小組將這些巖堆分為7種類型,它們有的像雞蛋殼,有的像沙丘,還有的像起伏的波浪,它們小的如指甲蓋,大的高於一個人的身高。奧爾伍德認為,這些點綴在長條形地帶的疊巖堆是數十億年前的微生物製造的。報告為了證實這個結論,還指出,由微生物產生的黏液將混有細菌所釋放的二氧化碳的土壤沉積物、水和礦物質黏合在一起,隨著時間的流逝而一層一層疊加起來,形成目前看到的疊層岩。接下來報告說,研究小組經過漫長的研究之後發現,這些疊層岩不是由一種單一微生物構成的,而是由多種微生物構造的。他們在這些疊層岩中發現了11種不同微生物標本,在顯微鏡下可見的化石處在很小的礦物顆粒中,那些礦物層顆粒又包裹在34億8500萬年前形成的另一種岩石中。報告最後說,化石顯示這些生物都是單細胞生物,在顯微鏡下呈細絲狀,它們像蟲子似的形狀與某些現代細菌和藍藻細菌的形狀相似,與人類正在尋找的火星生命或者其他形式的地外生命也有相近的地方。科學家們推測,它們可能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祖先。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的布魯斯·朗內加也認為:“這是地球最古老生命的最好證據。”
疊巖堆的發現,無疑是研究地球生命起源的一項很好的證據。但量子生物學對這個發現所得出的結論有如下看法:疊層岩在34億年前是深埋在海洋之中的,因為單細胞藻類正是海洋生物的標誌。由於反物質大爆炸,巨大的衝擊波直衝海底,由於有海水的緩衝,才不至於讓海藻一類生物灰飛煙滅。大爆炸將岩石翻開,破碎成各式各樣:有指甲蓋狀、有雞蛋殼狀。沙丘的波浪起伏正是反物質大爆炸衝擊力才造成的。在大爆炸過後的很長一段時期,疊層岩和單細胞藻類還淹沒在海洋之中,根本不可能是微生物黏液所造成的。
關於地球生命起源於海底,這是量子生物學與澳洲科學家、美國航空航天局專家看法一致的地方。所以說,宇宙生命的起源、地球生命的起源、智慧生命的起源是循“道”而成的。首先,天地之間充滿著引力光量子;由於引力的存在,就有壓力的存在,壓力、引力以“電磁渦旋”的形式體現;電磁渦旋並不單循將物質拉拽進“軌道”進行渦旋運動,它同時也將10-33的超弦“虛”物質或反物質拉拽進“軌道”展開渦旋運動。兩個平行世界的獨立旋轉,形成了兩個世界各自的生命乃至智慧;但當兩個世界受到外來壓力或引力的啟用而有物質或虛物質或反物質飛逸而離開軌道之時,就出現撞擊,第三種物質就會隨著引力光量子的濃度大小而出現不同的形態,使宇宙形成多樣性的超對稱形態。這就是量子生物學對生命起源的新的理解和認識。
第三節 生命與天球同時誕生
今天的南極洲冰天雪地,但2.2億-6500萬年前卻溫暖如春,是從地球窺視天球的重要視窗。美國一名研究哺乳動物的博士生,於2004年參加了一次赴南極洲的科學考察活動。在野外調查中,他在南極半島海岸無意間發現了一具恐龍骨骼化石。這隻恐龍屬於獸腳類肉食性恐龍,類似兇殘的暴龍,但比暴龍的個頭要小,大約高1.8-2.4米。
地質學家與古氣候學家發現,過去的120萬年內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四次明顯的大冰期,其中發生在距今12.7萬-18萬年間的大冰期被稱作里斯冰期。在15萬年前,地球正處於里斯冰期的結束期,當時的平均溫度比現在低10℃;大約13萬年前,氣候開始變暖,兩極地區冰消雪化,使海平面上升,大氣溼度增加,於是,降雨量也上升。12萬年前,地球又開始逐漸變冷;到了7萬年前,情況更加糟糕,氣溫下降的幅度更大。在隨後的5萬年中,艱苦的歲月一直持續到2萬年前,氣溫降低到了最低點。這時的亞洲和美洲之間的白令海峽形成了冰面,連成一片。而世界最南端的南極洲則與南美洲相連。在前面章節中曾經提起過“皮爾雷斯地圖”這張地圖繪製於1513年,屬於當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艦隊司令皮爾雷斯所作的古老地圖,顯示南極洲還沒有被冰雪所覆蓋。 這說明1513年前皮爾雷斯時代之前,就有人掌握了太空航拍技術,因為這張地圖與現代航拍圖片非常相似。從南極地區距今13萬年左右和距今1萬年左右。也就是說,在13萬年左右或1萬年左右,已經有太空人拍攝了南極洲的地圖。這太空拍攝者是史前文明的地球人還是外星球人呢?
地外文明的存在,量子生物學做了肯定的回答。那麼,人類現在的任務是尋找太空生命的“火種”。在太陽系中,幾乎各個角落都存在著液態水:彗星上的冰塊、木衛二上冰殼下巨大的海洋以及火星上殘留的水跡。在地球上,只要是有液態水的地方,無論當地的環境條件多麼惡劣,總會有生命在那裡安家,形成獨特的“利基天地”(該詞來源於法語,又叫“縫隙天地”)。在英語中,“利基天地”的意思是“懸崖上的石縫”,人們在登山時,常常要藉助這些微小的縫隙作為支點。大自然把宇宙天球劃分成無數的“利基天地”,不同的生命在各自的天地中各得其所,並形成生命的不同型別,如地球上的碳基生命、外星球上的規基生命等。宇宙天球透過劃分“利基天地”,再次展示其容納生命的博大胸懷。
生命廣泛存在於宇宙的說法在得到承認的同時,也給人們提出了更為複雜的新問題:地外生命是獨自起源的還是與地球生命有親緣關係?在宇宙中的“利基天地”裡,誰是第一批出現的生物呢?第一批出現的生物是跟宇宙天球幾乎同時出現還是幾十億年後才出現在宇宙天球上的呢?首先把追尋答案的目光落在嗜鹽微生物的身上。藉助最先進的DNA技術,觀察到了嗜鹽微生物自我保護的技巧;研究人員用放射技術將嗜鹽微生物的DNA分解成片斷,結果這些DNA片段能夠在幾個小時內重新組裝在一起,形成一條與分解前完全一樣的染色體,並恢復正常功能。離開了地球的屁護,太空是非常險惡的。太空中的有機生命不得不面對極度寒冷、太陽輻射、太陽風粒子以及宇宙射線的轟擊,還有真空與微重力環境煉獄般的折磨。在高度真空的環境中生理代謝會完全停止,而宇宙射線的穿透力極強,即使厚厚的彗星和航天器,仍然會被打穿。但擁有DNA自我修復技術的嗜鹽微生物卻能抵抗宇宙射線並在太空中流浪。
從19世紀開始,就不斷有學者思考,地球生命是否會在恆星之間傳播。有些人認為,當有生命存在的行星受到另一顆天體撞擊時,濺向太空的岩石中就可能含有生命的有機質,在星系空間遊蕩後,總會找到適合它們生存的地方紮下根來,並進化出新的各自不同的物種。“靈魂”也是如此。富含著引力光量子的記憶基因,在星系空間遊蕩後,一旦在星球上空受到電磁渦旋的影響,便會出現感應,落在適合它們共振的生物上,並演化出新的各自不同的智慧生命。過去,人們總認為毫無保護的生命有機體從一個星系到另一個星系長時間太空旅行時,肯定無法逃過致命輻射而死亡的後果。然而,空間生物學的科學實驗結果卻說明,生命力極強的極端微生物,在太陽系中卻能穿梭來往。這就引出了兩種結果,第一種結果是,生命首先在宇宙天球的某一顆行星或衛星上誕生,然而,不久又傳播到了其他的行星或衛星上;另一種結果是,宇宙大爆炸之後,一部分無機物組合成恆星、行星、衛星和彗星,而另一部分有機物組合成生命的元件DNA、細胞和微生物體,這些種子生命在新的星球家園開始了它們的進化歷程。
就目前科學家所知,在太陽系中,最有能力完成星際穿梭的生命只有嗜鹽微生物。它們可能是這個星系中生命最頑強的火種,是星際生命的共同祖先。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更充分地材料能夠確定,生命的祖先最早在哪個星球上起源,而在外太陽系,如果那裡是一個巨大的環形空間的話,那麼,生命的起源和傳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愛因斯坦認為,引力場大的天體,會造成周圍的時空極度彎曲(見圖86)。在這種彎曲的時空中運動的物質,按直線運動也會不知不覺地走成曲線。DNA組成的微生物顯然不適應在這種極度彎曲時空中濃縮和合成,因為碳基生命體的壽命通常不長,還來不及它們之間碰撞組合就死亡了。因此,在這種多維的環形、彎曲閉合的時空中,只有矽基生命才有可能最後形成生物體,因為石頭的壽命通常是很長的。《西遊記》幾乎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尤其是孫悟空的形象更是深入每個人的腦海。他就是矽基智慧生命體。如果像圖86那種碳基微生物,是不可能在這種極度彎曲時空中飄蕩的。
那麼,在宇宙天球中,什麼地方具備這種強引力環狀彎曲時空的條件呢?首先是銀河系中心,它是任何物質都無法逃脫的黑洞,但黑洞裡有生命存在嗎?目前科學觀察還無法給予是與否的答案。其次是地球內部,地幔羽柱也是具備強引力環狀彎曲時空的特徵。現在的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塊和九個小板塊覆蓋著。這些板塊被稱為洋中脊的海底山脈所分離,板塊在洋中脊附近向兩邊移動,到大大陸附近時,在大陸邊緣的海溝處又深入另一個板塊的下面。板快上的大陸則伴隨著這種板塊的活動而移動。這是20世紀60年代末提出的“板塊構造理論”的主要內容。
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科學家嘗試著建立起三維的地幔立體形象,發現在非洲與太平洋的下面,有來自地幔底的巨大熱羽柱下降流,而在亞洲的下面有沉入的板塊物質落入地幔底而產生的巨大冷羽柱下降流。這中冷熱物質的對流板塊發生運動,這種強大動力使地球內部產生了強引力,並使整個地幔形成環狀大迴圈。因此,自從地球誕生46億年以來,地球與生命不斷地出現演化,使地球與生命的演化緊密相連,出現了生命多樣性的燦爛圖景(見圖88)。
最新的地球科學理論把地球歷史劃分為六個時代階段。
第一階段,46億年前,原始地球在微行星反覆衝撞合併後誕生,在地球成長結束時,一顆火星般大小的行星撞擊了地球,四處飛散的碎片在地球周圍合而為一形成了月球。地球和大氣伴隨著地球的成長基本上同時生成。地球形成的最後標誌是海洋的誕生。
第二階段,40億年前,地球板塊開始運動,在洋中脊出現“熱水噴口”,嗜鹽微生物誕生。
第三階段,27億年前,地球上逐漸形成強大的磁場,形成的原因是由於板塊運動的結果,如同發電機兩個互相旋轉的線圈產生了電磁場,生物開始進入淺灘生活。
第四階段,19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最早的勞倫古陸,其大小與現在的北美大陸相當;出現勞倫古陸的原因正是地幔羽柱的傑作。生物在陸地上出現。
第五階段,6億年前,岡瓦納大陸分裂,引起物種大發展。勞倫古大陸在15億年前和10億年前分別出現分裂與合併,在6億年前形成岡瓦納大陸(見圖89)。當時正是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冰川期,冰向外延伸到赤道地區的海岸。從現在的南太平洋地下湧現出超羽柱高溫的地幔上升流讓生物度過了危險時期。但熱羽柱的上升卻分裂了岡瓦納大陸。分裂時,沿著各自大陸之間形成的裂谷帶落入了海水,形成淺海。淺海是富含營養鹽的溫暖環境,許多大型的多細胞軟體動物急劇地出現,為5.7億-5億年前的“寒武紀生物大爆發”做了充分的前期鋪墊。
第六階段,2.5億年前,泛大陸的分裂引起生物大滅絕。 岡瓦納大陸分裂後,4億年前變成九塊大陸,到了3億年前,現在的亞洲大陸下面發生了巨大的冷羽柱落入地幔事件,像是被冷羽柱下落給拽過來似的,八個大陸急速地以亞洲為中心集中,在北半球形成了勞亞古陸,而南半球則是孤零零的岡瓦納大陸。2.5億年前,北半球的勞亞古陸和南半球仍然繼續分裂的岡瓦納大陸在地中海附近粘在一起,形成了泛大陸。和位於亞洲大陸下面的冷羽柱下降對應,那時的非洲下面有熱羽柱升起,泛大陸再次分裂,這種環境的鉅變使浮游生物和珊瑚大規模絕滅,進而造成依賴珊瑚的許多生物也大量死去,導演了一場生物的大滅絕。
這次地球歷史劇變是從地質學的角度來解釋生命的演變過程。實際情況卻複雜得多。首先,地球46億年,受到外星體和彗星的撞擊而引起的地殼、地球板塊的變遷是巨大的,這方面有充分的資料可說明。其次,月球的形成因素也並非那麼簡單,月球對地球生命乃至對人類的出現和活動影響十分巨大。第三地球生物的多樣性,地球人類和物種的構件材料的雙軌制(碳基生命與大量從地球內部湧出的熔岩元素所構成的矽基生命的交替出現)等,都是映照著宇宙星球與宇宙生命出現、演變的共同規律和軌跡。
生命並非簡化的、直線發展的過程。要理解生命的起源、演化和發展的過程,就必須要把生命和宇宙、星球、動力的綜合因素放在一起來思考。在下一個章節中,將把燦爛的量子生物世界進一步展示給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