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蘇什麼__

    個人覺得和基因沒關係,有關係的應該是原生家庭和個人經歷有關。不管是異性還是同性我都支援。愛是美好的,不分性別。

  • 2 # 焱峰無涯

    基因裡有沒有的無所謂,即便同性戀和異性戀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但是可以井水不犯河水。我在此只針對喜歡汙染公眾視聽環境的同性戀,喜歡同性戀去自己人的地盤愛幹啥幹啥跟我沒卵關係,跑出來整天瞎幾把叫喚“同性才是真愛,異性只為後代”諸如此類的腦殘用語,嚴重引起異性戀群體噁心並可能會對未成年造成嚴重影響,我們就沒法對這種人太客氣了。

    我之前喜歡使用極端思維定位同性戀,也支援“同性戀病態”這種說法,後來回想,之所以反對同性戀完全是被某些同性戀腦殘言論激怒,不應當遷怒於整個同性戀群體,很多同性戀處於比較卑微的狀態,屬於“弱勢群體”,不瞭解同性戀的內心心理不應妄下論斷。異性戀即便是不認可同性戀,也可以做到相互尊重。

    要說艾滋病的攜帶和傳播,男同性戀的感染率的確不低,但是艾滋病的頭號傳播者是嫖客婊子、以及約炮濫交人群,反對約炮比反對同性戀更具有社會意義。

    每當我想正視同性戀群體,就有213跑出來亂吠一番,指望同性戀病人嘴裡說出人話還真是難比登天。

  • 3 # 我不能接受惹

    我覺得沒有必要探討這樣的問題,對於人類本身而言就有無限的可能性,沒誰規定一定只能喜歡異性,把感情這種事歸咎於基因實在過分膚淺

  • 4 # 無藏南即951W

    同性戀跟吸毒一樣。青春期萌動好奇,偶然一試就上癮了,是一種變態行為。吸毒是後天染上的,與基因無關。同性戀也同樣。

  • 5 # 彩虹指楠

    首先,熊sir認為同性戀很大程度上是和基因相關的。具體的科學層面的解釋和分析,我想大家網上都能查到,我這裡就不在贅述了。其次,這道題換個通俗的問法,就是,同性戀是天生的嗎?以及隱藏的一個問題,同性戀可以變直嗎?

    作為一個合格的基佬,這些年也是閱基無數,出於職業習慣,如果對方願意和我分享他的成長史,入圈史、感情是,我還是十分樂意去傾聽的,畢竟,基佬們總是孤獨的。總的來看,除了少數因為誤看gv或者被身邊親戚朋友“性侵”開始對同性感興趣以外(側面來看,為什麼只有部分人在看了gv或者受到親戚朋友的影響而變彎,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這些人其實是有相關同性戀基因的,只是沒有被“喚醒”),大多數人都表示自己從學生時代就發現自己對同性感興趣,只是由於資訊的閉塞和不對稱,大家不知道要給自己一個“同性戀”的身份。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去百度自己的“症狀”,發現自己原來就是同性戀。或許有人會說,是因為現在“腐”文化流行,很多人不是基也想嚐嚐鮮,其實不還是因為他們有基佬潛質嗎?身邊有太多朋友,到了適婚年齡,選擇結婚,但是改變不了內心自己同性戀的那個部分,變得痛苦糾結。這種與生俱來的東西,想要簡單地從大腦裡去抹掉,談何容易?想要變直又談何容易?

    如果你是基佬,看到這個回答,請你一定正視自己,積極擁抱世界。如果你不是,你又看到這個回答,恭喜你,你可能已經彎了……

  • 6 # 高維宇宙觀

    同性戀究竟是怎麼產生的?生物學家對此已經開展了數十年的研究,有許多研究發現某些基因位點與同性戀相關性很大,因此也被認為是“同性戀基因”,這也就意味著,由於基因影響了性取向,所以大部分同性戀人士都是天生如此的。

    但是有很多人對此也表示了懷疑,按照《自私的基因》作者道金斯的看法:基因為達到生存目的會不擇手段。比如,動物照料它的後代,從生物個體的角度來看,這也許是一種利他行為。但是正是因為基因控制著這種行為,它才能透過動物照料後代的這種利他行為完成自身的複製,從而使其自身得以生存。顯然,所有在生物個體角度看來明顯是利他行為的例子,均是基因自私的結果。基因唯一感興趣的就是不斷重複地複製自身,以便在進化過程中爭取最大限度地生存和擴張。由於基因掌握著生物的“遺傳密碼”,所以一切生命的繁殖演化和進化的關鍵最終都歸結於基因的“自私”。

    既然基因的本能驅動力是透過生物繁殖來爭取自身的永生、最佳化和擴張,而同性之間顯然不利於繁殖,那麼為何會有這樣的基因出現呢?這不是與其目的相悖嗎?

    近日,最新發表在《科學》上的研究已經明確說明:不存在“同性戀基因”,也不可能利用基因來預測和“治療”同性戀。

    那麼,“同性戀基因”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呢?

    2011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專門研究性取向的威廉研究所綜合分析了9項有關性取向的調查研究後,認為美國非異性戀人群大約在3.5%左右,而全球各地的樣本比例也在1.2%~2.1%之間波動。之後2014年,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也印證了之前威廉研究所的資料。如果按照美國3.27億的人口計算,僅僅美國的非異性戀群體就有近1100萬。那麼,如此龐大的非異性戀群體為什麼會存在呢?

    眾多生物學家開始探索不同性取向背後的生物學因素。

    一開始,科學家關注的重點主要是:是否有基因影響了性取向。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研究中,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一些研究證據指向了X染色體上的Xq28位點,他們認為這個位點出現突變與同性取向相關;而隨後在2005年,又有另外一些研究認為8號染色體上某段區域也可能與性取向存在聯絡,並將這段位點標誌為8q12。

    這兩段區域在2014年美國北岸大學的一項分析中得到了印證,當時研究人員分別比較了數百名同性戀與異性戀的基因組,找到了這兩個區域上的一些單鹼基突變與性取向存在聯絡。不過,當時該項研究沒有找到特別的哪一個基因會與性取向相關。

    而2017年,同樣來自北岸大學的研究擴大了調查樣本數量,鎖定了兩個基因。包括13號染色體上的SLITRK6,這個基因會在間腦的部分割槽域活躍表達。這部分腦區中含有一個關鍵部位——下丘腦,而實際上在1991年,已經有研究指出,同性和異性取向的人下丘腦大小不同。這似乎能一定程度上將性取向和基因聯絡上來。另一個基因被稱作TSHR,主要與甲狀腺功能相關,也能間接地和同性戀扯上關係。

    不過,這些研究也並非直接找出了所謂“同性戀基因”。而且很多實驗都無法重複,也不能說明哪一個基因位點突變就決定了個體成為同性戀或者異性戀。研究者由於樣本數量的限制,最後也會總結出一個複雜的結論,即性取向會受到基因、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甚至認為出生順序,孕期激素都會影響下一代性取向。

    因此,在性取向生物學中一直存在著懸而未決的問題,那就是基因在性取向中起到了多大作用,到底有哪個基因讓個體成為了同性戀?

    現在,最新發表在《科學》上的新研究幾乎可以對這個問題下一個定論:不存在“同性戀基因”,更加不要妄想透過基因來預測、“矯正”和“治療”同性戀。這次由麻省理工博德研究所、哈佛大學和劍橋大學聯合開展的醫學和人類基因組專案,涉及了近50萬名有同性取向的人,包括了曾經與同性發生過性關係或者同性關係次數遠超異性關係的人。

    目前,想要找出個體間表型差異基因層面原因的最好手段,就是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該技術可以在全基因組範圍內檢測出樣本的單核苷酸多型性位點(SNP),透過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就能找出所有的發生變異的等位基因頻率。這種方法有一個優勢在於,它是非假說驅動的,因此科學家不需要先做出預測,然後再開展實驗。相反,它是直接分析樣本,給出基因差異,從而可以避免假陽性的產生。因此在對性取向研究時,可以避免研究人員先入為主造成誤差。

    從2005年開始,已經陸續有研究嘗試利用GWAS尋找與同性性行為相關的基因位點,2005~2016各研究找到的可能相關基因位點數的平均值為13.6。而在這次以Andrea Ganna為第一作者的研究中,他們發現了5個基因位點可能和同性性行為存在聯絡,2個主要集中在男同性行為,1個集中在女同性行為,另外2個男女都有。不過,Ganna發現的這5個位點都沒有位於X染色體上。

    這次研究找出的5個相關位點

    在5個位點中,與男同性行為相關的一個位點上游有著嗅覺受體基因TCF12,TCF12負責調控睪酮和雌激素,並且會影響人對特殊氣味的敏感性。另一個位點,在Y染色體性別決定區域基因(SRY)的下游,而SRY決定著男性性特徵的發育。看起來似乎能將基因和同性性行為聯絡起來,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Ganna利用特殊的位點遺傳分析技術對這5個位點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從基因層面來看,每一個基因位點對同性性行為的影響程度上限也就維持在8%~25%之間。而當Ganna將GWAS產出結果綜合起來分析時,基因能解釋同性性行為的可能已經降到1%以下。因此Ganna在論文中寫道,“影響率是如此的低,因此不存在任何方法可以從基因中去預測同性性行為。”

    哈佛大學社會學家Melinda C. Mills在該篇論文的評論稿中同樣指出,低於1%的這個數字說明,想要利用這些遺傳學的結果,從而去預測、干預或者“治療”同性戀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人類的各種複雜社會行為,都不可能利用一個基因位點去解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處暑到了,俗語“處暑下雨萬人愁”啥意思?處暑下雨有啥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