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財富公元
-
2 # 郭一鳴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透過《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即業內俗稱的“資管新規”,這也意味著新規即將落地。業內指出,新規一旦落地,在百萬億的大資管業中佔據大頭、規模接近30萬億元的銀行理財無疑將受到最大沖擊,而習慣投資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也將受到影響。淨值化理財將取代預期收益型理財
長期以來,銀行理財基本靠預期收益做大產品規模。但是,資管新規倡導打破剛性兌付,對產品實施淨值化管理。淨值型理財產品,其運作模式與基金類似,非保本浮動收益,投資者購買產品前無法預知產品實際收益率,而是根據產品實際投資運作情況定期在產品開放申購或贖回日公佈產品淨值,投資盈虧由投資者自負。
我們的保本型理財產品新規對銀行理財產品帶來的另一影響,是銀行表內理財部分未來將取消,轉而調整為結構性存款。結構性存款的基本結構即為“存款+期權”。對於投資者來說,收益也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存款所產生的固定收益,另一部分則與標的資產的價格波動掛鉤,因此有在基礎收益之上獲得較高投資報酬率的可能。
無風險產品的收益率會下降資管新規施行後,銀行理財產品除了要打破剛性兌付,無風險產品的收益率還會下降。也就是說,銀行打破了剛性兌付,我們在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相對應的風險很小的固定類收益就會降低;
大眾理財或考慮替代品無論是銀行還是投資者,都將會考慮新的理財產品,尤其是那些風險因素較小,受眾程度較高的產品,或者不在新規範圍內的產品,或將受到新的關注。
總體上,新規對於理財產品帶來無形的打擊,但同時也將進一步規範理財市場。只不過,對於日後大眾的理財來說,又會多一項考慮,到底把錢放在哪裡呢?
-
3 # 奇葩財經說
銀行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保本型理財產品退出歷史舞臺。銀行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
以前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多為客戶做出保證本金和收益的承諾,按理說是應列入資產負債表記作表內業務,但銀行一般都將其劃作表外業務,不佔用資產負債總額。
隨著《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獲得透過,銀行資管業務將發生大的變革。作為資管業務佔比最高的銀行理財產品來說,剛性兌付已經成為過去,以後客戶購買理財產品真真正正的變成了風險自擔,新的資管業務逐漸向權益類產品、淨值類產品轉變。
資管新規下銀行該如何應對?受資管新規的影響,招商銀行已率先成立了自己的資管子公司,正式與券商、私募機構展開業務競爭。目前,規模較小的地方銀行業務主要集中在理財產品一塊,當剛性兌付被打破以後,必然會受到較大的衝擊,損失一部分風險承受能力較弱的客戶。未來,以城商行為代表的商業銀行要想繼續頑強的生存下去,必須將這部分客戶資金轉向存款、淨值類產品,甚至會直接成立自己的資管公司,從而大大減少向私募等資管機構的委託投資。
對於使用者來說,尋找保本理財產品的替代品才是重中之重,大額存單、結構性投資產品、淨值類產品都是比較不錯的選擇! -
4 # 每日經濟新聞
近年來,中國資產管理業務快速發展,在滿足居民和企業的投融資需求、改善社會融資結構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部分業務發展不規範、多層巢狀、剛性兌付、規避金融監管和宏觀調控等問題。
自去年11月一行三會聯合外管局等多部門起草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之後,史上最強資管新規的監管導向也浮出水面,引起了機構投資者的廣泛關注。而實際上,資管新規也與普通人密切相關。
3月28日,習近平主席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會議指出,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要立足整個資產管理行業,堅持宏觀審慎管理和微觀審慎監管相結合,機構監管和功能監管相結合,按照資產管理產品的型別統一監管標準,實行公平的市場準入和監管,最大程度消除監管套利空間,促進資產管理業務規範發展。通過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這就意味著,推動資管產品向淨值管理轉型、打破剛兌的重大監管政策即將落地。
而就在《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透過之後,國務院辦公廳昨日又釋出了《關於全面推進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的意見》,全面部署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由人行統籌,牽頭成立統籌金融業綜合統計管理工作小組。掌握金融家底,最終要建立國家金融基礎資料庫。
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的推進,說到底還是與資管新規相配合的,根據新規中對這一系統的設計,所有資管產品(包括銀行、券商、信託、基金等一切開展資管業務的金融機構發行的所有資管產品)都要把資訊彙總到央行的這個綜合統計系統中。彙總的資訊非常齊全,至少要包括投資者資訊、投向資訊、基本資訊等。當央行收集完資訊後,如果統計功能足夠強大,那麼便可以透過程式碼等訊號,自動識別同一巢狀鏈條上的資管產品。真正實現資訊彙總、一穿到底後,金融業務將被暴露在Sunny下。
資管新規出臺後,公募基金在投資範圍、投資比例、產品分類、產品分級、質押融資等方面將面臨諸多調整。如分級產品或將面臨轉型或強制清盤可能。此後公募基金不得進行份額分級,該規定限制了公募基金重新發行分級產品的可能。從某種意義上看,資管新規對公募是利好。因為此前較之其他金融機構,公募基金被管得最嚴。現在金融機構監管都是一樣的,公募基金的主動管理能力優勢就顯現出來了。
在信託、私募基金、資管計劃、基金專戶等產品中,其合格投資者門檻多為100萬元-300萬元,而《指導意見》則直接將其提至500萬元。這
會直接減少合格投資者數量,相關產品規模也會受到牽連,對一些業績相對平庸、品牌效應偏弱的機構或將遭遇較大壓力。
剛性兌付一旦被打破,則意味著銀行的理財產品將不再保本,市場的無風險收益率只有國債收益率,整個市場的無風險收益也將會下降。投資者需要增強風險意識,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和流動性管理需求,選擇風險等級和產品週期符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需求的產品,切勿被一時的高收益矇蔽。
市場的無風險收益率的降低,催生投資超多元化方向發展。未來投資者要做一些區分,自身投研能力比較強,可以自己做一些直接投資,如果投研能力不足,可以委託給專業銀行機構,做銀行投資管理。
-
5 # 電商報
最近幾天,大家可能都只在關注某某理財平臺又暴雷,有多少多少人損失慘重,但卻忽略了一件大事。
而這件大事的背後更是整個投資理財行業的重新洗牌,涉及千千萬萬個飯碗。
資管新規出臺 網際網路理財玩完
從去年開始,國家就一直在說要嚴控金融風險,為此,上層的金融監管機構還來了個大調整。
近期,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已經正式掛牌成立,銀監會、保監會隨之成為歷史,“一委一行兩會”的新格局也將取代“一行三會”。
而此次新成立的銀保監會的監管使命,劍指影子銀行。
那麼何為影子銀行?通常所說的影子銀行是指一些信託、證券公司,以及相關的其他輔助企業。它們不是銀行,但是組合在一起發揮了類似銀行的收錢和放貸的功能。
而跟我們普通老百姓接觸比較多的各種網際網路理財平臺大都也在扮演著這類的角色。
儘管對“影子銀行”存在的風險的爭議已經很久,但現在國家終於真正動起手來扼殺這種風險。
3月28日,備受期待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獲深改委審議透過。
進入4月,互金小組又下發了29號檔案(《關於加大透過網際網路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整治力度及開展驗收工作的通知》)。
有人將新規的核心總結為兩條:
1、依託網際網路公開發行、銷售資產管理產品,須取得中央金融管理部門頒發的資產管理業務牌照或資產管理產品代銷牌照。
2、“未經許可,依託網際網路以發行銷售各類資產管理產品(包括但不限於“定向委託計劃”“定向融資計劃”“理財計劃”“資產管理計劃”“收益權轉讓”)等方式公開募集資金的行為,應當明確為非法金融活動,具體可能構成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發行證券等。”
而29號文更是措辭嚴厲,核心內容也是針對透過網際網路渠道發行的嚴管嚴控。
1、資產管理業務作為金融業務,必須納入金融監管;如果想要發行、銷售資產管理產品,必須驗收備案成功,有牌照,才可以展開相關業務;
2、無牌照依託網際網路發行、銷售的資產管理業務,剩餘存量業務最遲於2018年6月清零。否則會被封禁網站、下架APP、吊銷工商營業執照,有可能被定性為非法集資,承擔刑事責任。
3、對於將網際網路資產管理業務剝離出去,分立為不同實體的網貸機構,應當將分離後的實體視為原網貸機構的組成部分,一併進行驗收!
上面第三條可能有人不太懂,再補充解釋一下:前兩年,一些公司透過把資管業務和網貸業務拆分、分屬於不同公司主體的方式實現合規化。很多大牌P2P都是這麼幹的, 比如,陸金所把網貸業務拆了出去,成立了陸金服; 宜信旗下擁有多個網際網路理財平臺,包括投米RA、指旺財富和星火金服,宜人貸則在去年末推出了宜人財富。 螞蟻金服發起的網金社,公開發售非標資產,沒有任何金融牌照。但以後這種打“擦邊球”的行為就不再那麼簡單,任何一個出了問題,其他都別想跑。
這些新規的出臺將堵死很多網際網路理財平臺,而這些平臺並沒有相應的牌照。有無牌照的界限就在於是否持有“金融許可證”。但現在市面上的大部分草根金融平臺應該都是沒有相應許可證的。
這就意味著之前我們在各種網際網路理財APP上經常看到的什麼資管計劃、定期理財寶、持有滿多久就能轉讓等這類產品將統統被叫停!
而那些之前已經發行的非法的存量業務也必須在6月底前清零。
眾多網際網路理財產品被下架
不要小瞧此次的新規,它的“殺傷力”已經逐漸顯現。
據悉,受新規影響,百度理財、樂視金融(即樂為金融)等平臺的產品緊急下架,蘇寧金融旗下的多類定期理財頁面也變為“即將上線,敬請期待”。
近日有媒體發現,百度理財旗下的產品出現重大變動,在新規釋出當日(3月28日),一則公告顯示,從這一天開始多出個產品暫停申購服務。
上方的百度理財的官方公告顯示:尊敬的百度理財使用者,您好!據監管要求,百發100、百發直通車、百發精選、中證500、百發價值於2018年3月28日起暫停申購服務,持倉使用者可以繼續贖回,收益不受影響。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
同樣的,樂視金融也緊急下線保理產品。
4月9日中午,中國基金報發現,之前在樂視金融APP上的尊享理財頁面還有3個樂享其成產品,收益率還不錯,都有7%或以上。但是當天再次開啟相同的頁面時,已經沒有了產品的蹤影。疑為公司在清明節前一天或清明節期間下架了相關產品。
▲4月3日還有3款理財產品
▲4月9日已經全部下架
此外,另一家實力較強的金融平臺蘇寧金融也有多類產品已經“不線上” 。
不過,據中國基金報報道稱,蘇寧金融還在偷偷賣旗下的一種叫“變現通”的產品,該產品屬於“收益權轉讓專案”,而在清明前釋出的網際網路資管新規中,名列表明瞭無中央金融監管部門的對應牌照,“收益權轉讓專案”屬於非法金融活動。
不過,明知是違法還賣,這就是平臺自身的責任欠缺,是在鋌而走險,我們普通投資者就不要碰了。
目前,有很多像此類的產品面臨下架的風險,實力較強且自覺遵從法規的品臺還好說,而那些抱有僥倖心理,拒絕執行新規的還真有可能按照非法集資來處理。
普通投資者應該小心謹慎
最近,我們應該看到已經有不少理財平臺暴雷,有的是因為管理違規被封,而有的卻是以非法集資的罪名被查處。本來好好的平臺變成了“非法集資”,肯定會有不少投資者在叫冤。
有很多人說這線上理財太不安全,我們去線下那些理財公司吧,就安全很多。其實未必。
事實上,渠道對理財而言倒是其次,理財的核心在於避免風險,既有信用風險也有合規風險。
所以,理財平臺的運營首先得要符合國家制定的法規。挑選合規的平臺才是應該考慮的,而起規則一直在變,要隨著關注國家的新規。
錢永遠是跟風的、趨利的,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能夠掌握錢流動的方向,抓住一次上車的機會足矣。但是,當所有的機會都開始變少時,我們該想的不是怎麼抓住機會,而是如何及時抽身。
在當前的環境下,大家都知道國家要對某一領域監管趨嚴,我們就應該更加小心謹慎的去應對。
-
6 # 莊莊家私藏好物測評
資管新規落地,主要針對互金平臺代銷的資管產品進行排查,合規化。政策要求以往的P2P網貸平臺不能再兜售資管產品,只有清空了才能進行備案。而前期剝離P2P業務出來的互金平臺,該公司需要獲取《經營證券期貨許可證》才能進行銷售經營。
除此之外,政策下需要合規的還包括:部分銀行理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險計劃、委託定向投資、委託定向融資、信託計劃等。
所以政策落地,我們買的理財會更加合規和清晰,P2P平臺只賣純借貸產品;大型的互金平臺也會嚴選資管類產品。從產品的選擇層面更有利於投資者抉擇,但同樣也需要投資者承擔風險。
最後在整改階段,我給予您一些建議:
1、剛兌不存在的,所有的投資渠道都是有風險的,代銷平臺、發行機構是不給於任何的收益承諾;
2、對於互金平臺巨頭,如螞蟻金服、理財通、陸金所這樣近乎全牌照的,可以放心投資;
3、針對其它互金平臺,特別是前期P2P平臺剝離出的“定向委託計劃”、“某某金融交易中心”等資管類的產品,一律不碰;
4、針對P2P,建議只選擇資質雄厚、風控保障嚴謹,處於積極備案中的平臺,並且只選純借貸的散標、自動標產品。
雖然投資了並不一定就有風險,但跟著監管層的步伐走,一定不會有錯。
-
7 # 速讀財經
4月27日,資管新規落地,大方向沒變,但過渡期延長了一年半,從2019年6月30日延長到2020年底。
這意味著,大家在2020年之前,還可以按照之前的思路去理財,但在過渡期內,各種理財產品肯定會主動擁抱監管的,老式理財產品只會越來越少。
你的理財思維,能跟得上時代的轉變麼?
一、老產品可能需要搶
除了延長過渡期外,資管新規落地和之前最大的一點不同,是允許金融機構“發行老產品對接”。
這相當於給金融機構開了一個口子,大為緩和了它們的整改壓力。因為之前靠發行理財產品,拿著客戶的錢買的資產,好多還沒有到期,要是突然不允許再發行老產品,它們一時還真不知道怎麼辦。
但新規也說了,允許你發,但不允許你多發,必須“有序壓縮遞減”規模,這也就意味著,老產品的發行只會越來越少,你如果想繼續買老式理財,可能得和現在的餘額寶一樣,得搶。
二、別再奢望保本保收益了
新規這次明確要求打破剛性兌付,理財產品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
最直觀的一個例子,是銀行理財以後都和基金一樣了,搞淨值化管理,預期收益可能真就只是個預期了。
如果有哪家金融機構還敢承諾保本保收益,等待它的將是嚴厲的處罰。
在不保本保收益的情況下,你還會選擇銀行理財麼?我個人感覺基金業可能要迎來一波大發展,連A股說不定都能跟著喝點湯。
三、高槓杆產品大幅減少
如果你是激進型的投資者,喜歡高槓杆產品,那麼很不幸,以後應該很難再買到高槓杆產品。
公募基金的負債比例上限,最高是200%,私募的負債比例上限略高,因為可以搞分級,但分級比例最大也只能是3:1。
體會一下,這說明資管新規擔心理財產品投資失敗的話,高槓杆爆倉會帶來金融風險,所以索性規定了槓桿不能太高。
總之,資管新規釋出後,如果不再保本保收益,大多數固收類理財產品將對投資者失去吸引力,理財資金大概只能選擇存銀行、投股市或者買基金了。
-
8 # 立馬財經
資管新規落地之後,我們買的理財產品會發生什麼變化?
第一: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變成淨值化管理。
什麼是淨值化管理呢?其實經常買基金和股票的客戶會清楚一些。以基金來說,基金淨值就是基金單位淨值即每份基金單位的淨資產價值,是當前的基金總淨資產除以基金總份額。那麼到時候的理財就會像是不斷變化。
舉個例子:
今天某理財產品的淨值是1,你申購100份額,那麼就是價值是100.當他上升的時候,淨值變為2,你擁有著100份額,那麼價值就是200。跌的時候同理,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所以沒有預期收益率,只有歷史業績可以進行參考。
第二:有20個月的過渡期,任何不符合新規的產品,過渡期內不能有新增量;但可以新發新產品來滾動對接舊資產。
在過渡期內,你還是會看到老式的產品,但是隻會越來越少。未來的理財說不定也是需要搶才有以前的產品了。不過還是需要儘快接觸和;瞭解新的理財模式,因為未來的發展就是這樣的。
第三:風險程度會與收益率相呼應
少了銀行為客戶兜底,風險就會與收益相呼應。就是好的,低風險的產品收益較低,高風險的產品會進行利率的補償,所以收益率會較高。未來就是風險自負的了。
那麼,未來應該怎麼去應對呢?
1、選擇正規的機構,儘量少接觸P2P的理財。
2、放銀行存款賬戶-無風險儲蓄
3、委託給專業機構-基金公司、保險公司,進行長期投資
4、保本理財轉換定期/大額存單/淨值型產品/基金/保險/國債/信託
-
9 # 楊小羊0223
2018年4月27日下午,四部委(央行 、證監會、銀保監會、 外管局)聯合釋出資管新規,主要層面的意思包括: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打破剛性兌付;嚴格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投資要求,禁止資金池,防範影子銀行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分類統一負債和分級槓桿要求,消除多層巢狀,抑制通道業務;按照“新老劃斷”原則設定過渡期,確保平穩過渡,過渡期為至2020年底。
本次資管新規的釋出其實市場早已醞釀、發酵已久,早在2017年11月17日,央行同銀、證、保監會、外管局等部門就起草釋出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受涉及和影響最大的銀行理財業務為主的各大資管機構一片譁然乃至萎靡消極,一直在焦慮地等待這沉重的一鐵錘。
通俗意義上講的資管產品,大體主要包括銀行表外理財、信託計劃、證券公司資管計劃、公募基金及子公司(基金專戶)資管計劃、保險資管計劃、以及私募資金等資管計劃產品。在上一輪經濟大行情的驅使和帶動下,各類資管產品已經歷了一輪爆發式增長。以基金子公司設立的專戶產品為例,2012年剛出現並起步的基金子公司專戶產品在2013-2015年經歷了瘋狂的規模突進,截至2016年底,存續產品1.45萬隻,規模增至10.5萬億。而其中主要是作為了銀行表外理財產品的投資通道,透過多層巢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規避監管。
目前,整個資管行業早已具備百億的規模,據非官方統計,截至2017年底,銀行表外理財產品規模近30萬億、68家信託公司受託管理的信託計劃約25萬億、券商資管和基金專戶產品約各佔12-15萬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產品各10萬億左右。這些資金有的直接來源於市場上大量的合格投資者等高淨值客戶、機構,但最大額的是來源於銀行理財產品(上述分類裡提到的券商資管、基金專戶也有大量的委託人為銀行理財產品),來源於最廣袤的中國式銀行理財購買者——以50後、60後、部分70後為主的廣大的銀行儲蓄投資者們。
資管新規出臺以後,作為一名資管行業從業人員,對業務的推進和執行上的深度影響不言而喻,在此僅從“如何保護自身財富”的角度進行簡單梳理分析。
新施行資管新規的一個重大要點,就是打破剛兌,要求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淨值化管理,淨值生成應當符合公允價值原則,及時反映基礎資產的收益和風險。打破剛兌和實現淨值化管理的關鍵在於估值和流動性管理。此前市場對這一條爭議較多的一個問題是估值,或者更進一步說,是非標資產如何估值的問題。熟悉會計準則的都應該瞭解,金融資產(具體到資管計劃上多指交易性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即不再以成本法計量後,採用淨現值估算,很多面臨風險因素影響的產品價值將被市場公允折損,即不存在保本兌付的安全屏障了。雖然監管給予了延至2020年的緩衝整改期,但從長遠來看,監管的態度很明顯,金融機構僅履行管理義務,收取固定管理費(以前管理人還可收取業績報酬,但現已禁止),在盡職披露風險的前提下,市場裡的投資人要在獲取投資收益的同時,自擔風險(此項的另一個角度是,投資人獲取的收益將提升)。即曾經市場上風險係數R2-R3的產品與R4、R5的產品預期業績比較基準相差不超過3%,但未來中高及較高風險的產品的收益率可能將較多地超過中低風險產品,個人預期差額將可能逼近年化5-6%。
從宏觀經濟的層面,我們的市場長期無疑將面臨持續通貨膨脹的壓力。在過去三十年GDP高速增長,較多地依靠了三駕馬車裡的“投資”拉動力,與之帶來的加槓桿資金驅動力尚未完全消解,地方政府債務居高不下,為消解債務發行貨幣帶來的通脹壓力長期存在。廣大的中低產階級的財富面臨著縮水,但即便如此,本次資管新規還進一步提高了合格投資者的投資門檻,由以前的300萬金融資產提升至了500萬元。私募產品的投資門檻提高,公募產品的規模有望增長。
-
10 # 首席投資官
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各家金融機構在2020年之前肯定會逐步的按成新舊轉型,現有的剛性兌付產品將會慢慢退出市場,取而代之的是浮動盈虧的淨值計算法。
那麼為什麼要這麼做的,這其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防範金融風險的發生,以前理財產品不管是否達到預期銀行都會剛性兌付在購買時候的預期收益,但是理財產品本質上是投資行為不是儲蓄是具有風險的,以前銀行的剛性兌付就可能造成沒有達到預期的收益然後用新發型的產品去底前邊的口子的情況,這樣時間長了就會產生很大的缺口從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很多事情都是由量變產生質變的。那麼我們在過度期後購買的理財產品將不再承諾剛兌,賺了就是賺了,賠了就是陪了,這樣虧損缺口就不用再由金融機構填補。但是在2020年之前銀行還是可以發行以前的理財產品的監管機構主要採取逐步退出的策略以免產生斷崖式效應。
還有一個比較的重要是資管新規對合格投資者做出了明確的界定,也就是說以後購買理財的時候金融機構就要看客戶的界定等級來發售理財產品。資產管理產品的投資者分為不特定社會公眾和合格投資者兩大類。以後有些產品僅針對合格投資者發售,而風險係數較低的產品面向大眾發售。
資產管理產品在規定中也作出了明確的劃分按照投資性質的不同,分為固定收益類產品、權益類產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和混合類產品。並對每種型別產品作出了嚴格的規定,固定收益類產品投資於存款、債券等債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於80%,權益類產品投資於股票、未上市企業股權等權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於80%,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投資於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不低於80%,混合類產品投資於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資產且任一資產的投資比例未達到前三類產品標準。並且在以後購買的時候金融機構必須按照上述分類標準向投資者明示資產管理產品的型別,並按照確定的產品性質進行投資。
回覆列表
目前全國銀行理財產品的規模在30萬億左右,其中保本理財產品佔比25%,也就是有7.5萬億規模的保本理財產品,而這部分的投資者主要是我們普通的老百姓。
而吸引我們購買這些理財產品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銀行對於我們的保本承諾。
新規下發之後,銀行以後將不會有保本型理財產品,對於我們極度厭惡風險的人來說,理財產品的高收益吸引力也會大大降低。
監管新規的會將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大大降低,而我們普通人的理財渠道也會減少,我們也沒法從銀行買到保本型理財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