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空谷財譚

    誤導人的理財觀念很多,我來列舉幾條:

    第一條,也是最害人的,就是所謂的“負債理財”。網上流傳著一種說法,說“會借款”也是一種理財方法,把很多年輕人引入了歧途。有的用信用卡套現投資,有的借網貸放高利貸,還有借款購買P2P,總之總是想著“空手套白狼”,靠借款投資發財,最後都落得個雞飛蛋打,錢沒賺到,倒欠了一屁股債。

    第二條,是“花未來的錢也是一種理財”。這個說法迎合年輕人高消費的需求,把超前高消費說成是“理未來的財”,因為貨幣貶值,所以越早消費購買力越強,現在不買將來會花更多錢買,這種說法在年輕人群中頗有市場。但實際上,超前消費是透支未來的一種做法,前提是你有穩定並且不斷增長的現金流,以現在年輕人的消費速度,收入哪裡跟得上,最後必定是負債越來越多。

    第三條,是期望透過理財“一夜暴富”。這種心態,會導致人們把所有資金集中投向高風險的理財,但是往往事與願違,投出去的錢血本無歸。很多爆雷的P2P的投資者,就是這種撈一票的心態。實際上,理財只能讓你的財產保值增值,不可能讓你一夜暴富。

    我是空谷寒潭,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 2 # 理財迦

    朋友們好!投資理財人人愛…,但在投資理財中確實有一些觀念,讓我們繞了圈子,走了冤枉路,瞭解他們,理財的路上走得更穩!

    下面就和朋友們分享一些,有待磋商的理財觀念:

    1,風險小收益小!其實,從理財的角度來看也不盡然!例如國債,國家擔保投資國民經濟建設,以惠民為目的,因兒能夠更穩定,更好的,回報廣大支援國家建設的朋友!100元購買,三年就可以達到4%的票面利率!

    2,賺錢快的理財產品好!聽著很有道理,但現實中卻缺乏可行性!眾所周知,某些理財產品收益日結,賺錢很快,收益率很難跑過一些,中短期定期產品!是因為在理財中時間因素,有很大的作用!而且投資理財需要有一個投入,運作,產生收益,收回…的過程!因此週期適當的產品,往往有好的預期收益率!

    3,風險大的理財產品收益差!其實高風險理財產品,收益率不穩定,是一個事實!但從總體上看,這一類理財產品的收益,遠大於它所帶來的虧損!這也是高風險理財產品存在的基礎!同時,高風險的理財產品也有投資的技巧和風險控制方法,例如定投,小額小比例…等等!

    4,借雞下蛋!也是一個缺乏現實可行性的方案!例如貸款理財,作為金融機構既然肯貸款出來,對市面上各種利率也是千算萬算…即使有蠅頭小利,承擔的風險卻是巨大的!

    5,存款利息高,不安全!這個觀點有一定的市場!非常明確的講,只要是正規銀行的正規存款,越高越好!因為所有銀行的正規存款,都受存款保險制度保護!每行戶50萬內,本,息最高保賠!大資金適當的做好分散,安全無憂!

    綜上所述:在投資理財中,有許多看似很對的觀念,也經不起市場的推敲,沒有可行性…投資理財,是一個財富在積累的過程!與時俱進的更新觀念,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有助於走得更穩更遠!

  • 3 # 財經文化評論

    現在普通百姓都在理財,但是理財市場也是魚龍混雜,一些錯誤的誤導人的錯誤理財觀念也對人們正確地理財產生消極的影響,甚至一些非法集資也以金融理財之名進行,嚴重擾亂了人們的生活,並給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那麼,有哪些誤導人的理財觀念呢?

    首先是“理財無風險,投資有風險”的觀念。本質上就是誘導人們購買高息理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隨著中國理財市場的發展,理財規模越來越大,人們就開始認為理財是沒有風險的。

    而一些非法集資和詐騙機構則到處宣傳理財無風險論,認為所有的理財產品是沒有風險的,只有投資是有風險的。

    所以,一些非法集資和詐騙將自己的非法集資和詐騙行為包裝成理財產品,並以高息的方式誘導大家購買,在誘導大家購買時,為了打消大家的疑慮,宣稱所有的理財產品都是沒有風險的,只有那些投資才是有風險的,從而透過理財產品的發行騙取大量的投資。

    在相關部門已經破獲的非法集資案件中,有30%是以理財產品的發行方式實現的,所以,那些宣傳理財沒有風險的人,實際上是誘導人們去購買他們發行的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畢竟都沒有風險,為什麼不購買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呢?這就是他們宣傳這些錯誤觀念的根本原因。

    所以,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進行風險評估和判定,特別是那些高收益理財產品要謹慎。

    其次是“只有銀行存款是安全的”觀念。其實銀行存款也並不都是安全的,本質上是讓人們只存款不進行理財

    曾經銀行存款是人們資金存放的唯一方式,後來隨著股市、房市和理財市場的發展,人們的投資方式越來越多元化。

    但是很多人仍然認為錢只有存放在銀行是最安全的。

    但是,隨著中國銀行破產法的實施和銀行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銀行存款並不是簡單的沒有風險,只有在一家銀行的本息在50萬元以內才沒有風險。

    同樣的錯誤在於,即使將錢存放在銀行,也不能簡單地存放,有的人大量的錢都存放在銀行的活期賬戶裡,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活期存款的收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即使在存放在銀行的定期存款裡,一年的定期存款利率只有1.5%到1.75%,也是太低了。

    所以,如果考慮安全性,國債投資的安全性是最高的,比銀行存款的安全性還高,現在3年期以上的國債收益在4%左右,每半年付息一次。

    還可以適當購買一些銀行理財產品,目前收益率也在4-5%之間。

    因此,銀行存款並不是沒有風險,即使極其厭惡風險的人,也並不是應該全部將錢都存放在銀行裡,存放在銀行裡的錢應該是要進行合理規劃,而且還可以透過購買國債、銀行理財產品等進行多種方式最大限度提高收益。

    第三是“老年人沒有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不需要理財。”實際上老年人更需要理財

    很多人認為老年人不需要理財,甚至很多老年人自己也認為不需要理財。原因無非是以下幾點:

    一是老年人的資金量比較小,不像一樣有錢人那些資金量大,每個月的收入也就幾千元,覺得理財沒有意義;

    二是老年人的錢都是養老錢,是將來賴以生存的養老的錢,因此不能用於理財;

    三是老年人的錢是一生的積蓄,一般也就幾十萬,一旦理財賠了就會影響未來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老年人理財知識不多,對理財市場缺乏瞭解,沒有不能和判斷風險的能力,所以不具備理財的能力。

    實際上,無論是非法集資還是金融詐騙的目標恰恰是老年人特別多,即使那些傳銷人員也都盯上了老年人,雖然有老年人對風險判斷和識別能力弱的問題,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老年人由於收入不高、存款不多,恰恰對資產的增殖需求最強烈,因此也最容易受到欺騙。

    老年人不需要理財是錯誤的,只不過老年人理財有自己獨特的特點,老年人理財要充分考慮風險程度低、資金安全性相對高的理財產品,同時老年人也不要貪圖高收益和投資高收益高風險的理財產品。

    最好的理財方式是安全性相對較高、收益也相對較高的是銀行定期存款、銀行保本理財、安全性最高的國債,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也不要追求高收益,而是選擇收益適中的、穩健型的理財產品。

  • 4 # 萬能的老左

    理財誤區花樣雖多,但總結起來,本質無非就是那麼幾種,今天我就來一次性給大家掰扯清楚。

    1、錢少,所以不需要理財。

    我要亮明觀點——聽多悲劇故事而畏懼,絕不是我們放棄理財的理由。

    錢少亦如此。

    “工資都不夠花的,哪有錢理財?等我有錢了再說吧。”

    我公司裡的年輕人,剛來的時候都這樣。然而,他們不是工資少,是自己太能花。

    我有一個剛畢業的應屆生同事,她剛來的時候,每天早飯去星巴克買一杯咖啡、一個三明治,幾十塊就花掉了;上下班打車來回;去旅遊,最差也得是南韓、日本……月底還要父母再接濟一下。

    一邊叫著沒錢,一邊以此為由叫囂我不需要理財,這在我看來就是一種對自我缺乏掌控的惰性。

    表面上看,理財是對閒錢的規劃,實際上,理財的第一步,就是控制自己。

    從控制自己開始,節制消費,控制和規劃錢的去向,慢慢掌控自己的生活。

    學會了記賬,分析和調整自己的消費,月收入有了結餘並不難。

    2、追求高收益,低風險的理財。

    我要告訴你,除了50萬以內的銀行存款能絕對保本,任何承諾穩賺不賠、收益高還保本的理財產品,都是違規的。

    無論什麼形式的理財,風險和收益都是成正比的。收益越高的產品,本金虧損的風險就越高。

    我們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首先要在持有正規金融牌照機構買。

    這些金融機構都是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批准設計的,銷售的產品都是符合監管的。

    同時要時刻牢記,即便渠道正規了,高收益的產品也一定是高風險的,號稱8%、10%的回報,你就要做好本金虧損的心理準備了。

    3、喜歡當伸手黨,直接抄作業。

    剛開始接觸理財的人,很容易當伸手黨。

    前段時間有位剛畢業工作的粉絲,看我寫了中證500指數基金定投,文章都沒看明白,就拿攢了三個月的收入,全買了中證500指數基金。

    買完後他才發現,原來這個基金跟餘額寶不一樣,是會虧損的,來後臺問我怎麼辦。

    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無語啊。

    就算是抄作業,也要看清楚再抄啊,我給你的是解題思路,不能直接當答案抄啊。

    從別人那裡,你可以獲得你想要的資訊,比如哪個平臺背景真實、哪種資產價格便宜…但正確答案不能由別人來告訴你,是要自己去找的。

    天天抄作業,只會把自己抄成學渣。

    4、認為分散投資就是“分散風險”。

    “我把積蓄60多萬元都分散在20多個平臺。結果P2P平臺集體爆雷,全都沒了。”

    我們常常說,理財要注意分散風險,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

    可是,有人只記住了分散,卻看不見,這些籃子都在同一輛車上。

    那所有的錢都去投了P2P這一個行業,分散在再多平臺上,並不能把風險分散掉,而是在積累風險。

    正確的做法是,要在不同種類之間做分散和平衡,例如一部分買股票,一部分買債券、一部分買貨幣基金……

    5、上槓杆,借錢投資。

    我有一個朋友,自認為聰明,用信用卡套現,把錢投到很多收益高的P2P平臺,空手套白狼,賺了近5%。

    結果好日子沒過多久,碰上了去年P2P跑路和破產,不僅利息收不著,信用卡套現的錢都收不回來。

    他投資的平臺雷了五個,只能四處借錢還銀行,現在還欠著30萬的債。

    除了信用卡套現,我還見過有人抵押了房子出投資、借錢炒股票,都是想用小錢搏大賺。

    但是,借錢投資是要付利息成本的,不管是信用卡套現還是抵押房子,一年都有5%到8%的利息要付。

    如果你一年賺不到10%以上,這些操作基本就是在白折騰。

    所以,他們選的一定都是高風險投資,只有高風險投資,才能讓他們賺到10%以上。

    但高風險同時也讓他們揹負巨大的風險,一個不慎,就本金賠光,甚至背上鉅債。

    在你想賺1萬塊之前,要先想想,能不能承受10萬的損失?

    如果不能,那麼這1萬塊,就是你賺不到的錢。

    理財,在很多人眼裡很簡單,不就是錢生錢、把本金拿出來賺利息嗎?

    而在另一些人眼裡,是去當韭菜,是到處被忽悠,是遠遠躲開。

    都不對,按我理解,理財是一種綜合能力,透過控制自己、不斷學習、識別風險,真正實現掌控生活,掌握財富。

  • 5 # 濤聲依舊Daisy

    在投資中,以下幾個常見的投資誤區,會讓你的投資無法獲利或者獲利達不到預期哦,常見的有以下7種:

    一、理財等於投資

    理財是管理財富,追求一生收支平衡的過程。以資金安全為目標.

    投資就是承擔風險,獲取收益的過程。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

    投資是理財的方式之一

    投資是將錢放在某一渠道或某些產品中追求收益,目的是獲得利潤,而理財除了投資之外還包括更合理地安排收入與支出,以確保財務安全。

    理財方案不僅要考慮市場環境的因素,更要考慮個人及家庭因素,理財規劃要服從於人生規劃,而投資主要考慮收益率與市場風險。

    二、我沒有錢,無法理財

    理財是有錢人的事情嗎?多少錢算有錢呢?理財最需要做的就是從現在開始,理財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和習慣,現在的投資理財門檻很低的了,簡單有效就是做基金定投啊,在網上銀行或者基金的APP上都可以操作,支付寶裡有一些定投的基金每週10元就可以

    這些小錢平時花了也就花了,還不知道花到哪裡去了,一般人一個月100、200元的投資,不會有壓力,日積月累,會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穫,理財從現在就開始吧

    三、一味追逐高收益

    如果你的投資能長期保持在8%-10%,應該已經是非常不錯了,常聽有人在叨叨,一萬的投資,投資了什麼渠道,可以半年一年能賺回2、3萬,最後,本金都有可能拿不回來,如果有人告訴你有這樣的投資平臺,你應該非常警覺,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不正常的高收益的背後有陷阱,常見的就是你以為在投資一個高收益的平臺,最後血本無歸的時候才發現,掉進陷阱裡了

    四、跟風、盲從

    什麼都不懂,也不願花時間去學習、瞭解理財知識,看別人買基金賺錢了自己也去買、別人買股票賺錢了又跟著去買,別人能賺到錢,你跟風就不一定能賺到錢了,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買什麼、買多少,什麼時候追加、什麼時間減持等等,不會有人隨時告訴你,所以,要理財,還是要花時間學習金融理財知識

    五、頻繁進進出出

    即便是做短線,也不要上午進下午出、今天進明天出,這樣耗時耗力,除去交易手續費,自己所剩不多

    六、稍有虧損,割肉出局

    做股票、基金這些投資產品前,可以先做一個心理風險承受力的評估,這樣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

    追漲殺跌是投資大忌

    不能貪,賺了還想多賺,不能盲守,虧死了都抱著票,被逼無奈做了長期股東,最好的方式就是設好止盈點,越漲越賣,資金回籠,沒到止虧點就越跌越買,攤薄成本,到止虧點就馬上出局

    七、理財形式單一

    都說雞蛋不要放一個籃子裡,匹配不同的投資理財方式、高中低風險相結合,長中短期投資相兼顧,有條不紊的進行理財,避開以上7個理財誤區,會讓你的理財進行得更加順利哦

    避開投資誤區,合理規劃、有效組合投資,祝大家都能透過投資理財,達成自己的理財收益目標

  • 6 # 財富公元

    理財產品保本保息?

    當今理財產品雖然被監管約束,不再允許保本保收益,但是在2020年末前,仍然會有保本型理財產品存續發售,但是存量保本產品會越來越少。一旦有理財產品宣傳保本,那就需要謹慎了,極有可能只是對投資者的誤導銷售。

    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並不是利息,只是預期的年化收益率,最終能拿到的收益可能遠低於其宣傳收益。利息僅是針對於儲蓄類的存款產品或者貸款所專用的詞彙,不能用於理財產品表述收益。

    借款理財

    一些理財產品宣傳的收益率都比較高,動輒給出非常高年化收益率。很多人發現有些貸款利率並不高,理財收益率竟然比貸款利率還高,因此就萌生了貸款理財的想法。

    但是,這種方法不可取。

    銀行短期貸款基準利率4.35%,也就是說想能貸款理財賺取利差,理財收益需要在4.35%以上。要知道,當前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也僅在4.3%左右,要想貸款理財,還是賠的。

    還需明白的一點,理財收益越高,風險越大。你貸款成本不會太低,而且需要按月還本付息。貸款理財風險實在太高,不推薦!

    集中所有資金投資同一款理財產品

    很多人投資理財,喜歡把所有資金投向同一款產品。如果該款理財安全穩定,有保障,還是可以的,比如存款、國債等。

    但是但凡理財,都有一定風險。我們不僅要在自己風險承受範圍內,選擇投資標的明確的理財產品,還應學會多元化投資,分散理財風險。

    不要過分追逐高額收益率

    高收益,高風險。很多允諾高收益的理財,前方深坑伺服。你看中的是收益,別人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切勿因為貪圖高收益而忽視了風險。更加不要有天上掉餡餅,以小博大的心態。小心陷入集資理財騙局之中。

  • 7 # 小歐看市

    一、有錢人才理財,沒錢人只需要攢錢

    不管有錢沒錢都需要理財,錢多錢少只是決定本金的多少而已,錢少更需要理財、規劃來實現財富更快地積累。從更寬泛的角度來講,開源也是理財的一部分。就算本金少一點,只要堅持理財,每年都實現一定的收益率,積累下來會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收益。理財有一個著名的72法則,就是用72除以你的複利收益率,就可以算出來,你這筆錢翻倍需要的時間。比如收益率是6%,那就是需要12年。假設07年你10萬塊錢開始投資,第一年賺了6000對吧,08年把這10萬零6000都投進去繼續投資,又賺了6360,又繼續投進去。這樣堅持下去,今年就基本可以翻倍了。

    二、收益越高越好

    凡是跟你說高收益又說沒風險的都是騙子!高收益和高風險就像硬幣的兩面,高收益一定伴隨高風險。你想要低風險的話就別指望高收益。

    收益並不是越高越好,因為你一旦過於追求高收益,就容易忽略風險,投資了跟自己風險不匹配的產品,等到發現虧損了才發現自己根本無法承受這樣的風險。高收益高風險的產品適合風險承受能力很強的投資者,就算你風險承受能力夠強,還要考慮這筆投資萬一發生損失對家庭財務狀況的影響,你要假設萬一這筆投資虧了50%甚至虧了100%對你的家庭財務狀況的影響有多大,如果無法承受你就應該不投或者減少投資金額到你能承受虧損的範圍。

    三、保本沒風險

    市面上大部分的產品都是不保本的,口頭跟你承諾保本絕對是騙子,合同裡寫進保本才有點用,而且你還要考慮它公司會不會倒閉或者跑路。有一部分銀行的理財產品保本,這類產品確實風險比較低,只要銀行不倒基本都會給你做到保本。但是現在一些小銀行風險也出來了,最近包商銀行都被接管了,所以銀行保本也不是百分百可靠,但畢竟是小機率事件,銀行保本理財產品風險還是很低的。其實就算是銀行存款在銀行發生風險的時候也不一定能給你兌付,最好的應對辦法是每家銀行存款金額不要超過50萬。

  • 8 # 陸燕青

    誤導投資者的理財觀念魚龍混雜。主要有“高風險高收益”;給人以“高風險必有高收益”的錯覺。“非法集資”和P2P就是在此背景下產生的激進型理財方式,令投資者面臨極大的市場風險。

    誤導投資者的理財觀念,忽略了風險和收益共存這個最基本的投資之道,只強調投資收益不提示市場風險。某些P2P產品冠以“金融創新”頭銜,實質上是“空手套白狼”。還有一些熟人介紹的金融產品,最後演化成“殺熟”的悲劇。

    又比如各種公募或者私募基金,銷售的時候只會宣傳牛市階段收益高的基金,而那些熊市裡持續下跌的情況卻避而不談。這樣就給人造成假象,就是基金能持續穩定獲利,於是誤導人們去盲目購買各類基金。

    理財觀念中的安全性是很重要的,忽視市場風險以後很“爆倉”;如果只想獲取超額收益而忘記了風險,將使得本來是低預期的理財行為,從而變成加槓桿的激進操作,甚至演變成“豪賭”。

    2018年 6月在陸家嘴論壇上,“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在打擊非法集資過程中,努力透過多種方式讓人民群眾認識到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由此可見,樹立理性的投資理財觀念很重要;其中最基本一點就是降低投資預期,提高投資理財的風險意識。

  • 9 # 杜耶投資筆記

    投資圈內圈外一般都是魚龍混雜,有些人專心幫人賺錢,有些人是專門盯上了你的錢。因此在投資圈裡能真正幫助你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學習理財知識的人也是少數,大部分的人推薦理財產品的人很可能盯上的是你的錢包。

    我們在投資理財產品的過程,首先就要建立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一定形成價值投資,真的是可以少走很多彎路,也可以少交點智商稅。在我涉足投資理財的這些年裡,也見過很多大忽悠,總結下來無非也就這些套路。

    第一坑:梭哈all in,一夜暴富

    剛開始投資的小白,很容易陷入這種思維陷阱,受到一定的知識灌輸之後,理所當然的認為理財可以暴富,可以快速實現財務自由。如果理財這麼輕易就能夠財富自由,那麼全世界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的窮人,世界上的財富為什麼會掌握在20%的人手中。

    理財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如果有人告訴你有一夜暴富的機會,千萬不要信以為真,往往都是陷阱,挖個坑讓你跳。

    第二坑:沒錢先攢錢,錢多再理財

    理財不分錢多錢少,本金少一樣可以實踐理財。就像現在理財產品、基金產品為什麼是1元起投,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能夠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投資和理財中,錢多錢少不重要,能在一項項的投資中學習到真正的本事才是關鍵。

    假如小張同學每月結餘不多,每月定投500元指數基金,從今年初開始定投,那麼在3月份小牛市的時候,至少也能獲取30%的收益,賺取1500*0.3=450元。賺的少不要緊,重要的是參與到了整個市場之中,學習到的經驗是比金錢更重要的。

    第三坑:借錢炒股,槓桿致富

    股票交易過程有一種操作叫做槓桿,什麼意思呢?就是少量資金透過向證券交易所借錢,股票漲了賺的多,然後再把借交易所的錢還了;股票跌了,跌到一定的比例,證券交易所會進行平倉,把你的本經全部賣出,最終血本無歸,翻本的機會都沒有。這就是用借錢的槓桿撬動財富的力量。

    說到底能用槓桿賺錢的永遠是少數,更何況如果你只是個小白,還是省省吧,不要奢求太多,老老實實用自己的本金在股海中學習。

    第四坑:扼死膽小的,高風險高收益

    想要掙大錢就要承擔高風險,這是很多投資的老油條教育小白用的話,但是這樣告訴小白使用者的時候,別忘了不是每個人的風險偏好都是可以承受高風險產品的,一旦投資了高風險的股票、P2P理財產品,就要承受高風險帶來的壓力。

    輕則股票虧損幾十點,重則P2P平臺跑路,一分錢都拿不回來,所以如果你是剛剛踏足理財行業的小白,請評估好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再選擇高風險產品。

    第五坑:聽信他人薦股,成為接盤俠

    “兄弟,再不上車就沒機會了”我相信每個人投資股票的人都聽過這句話,一般這句話都是那些“股神”忽悠小白使用者的套路。很有可能“股神”已經提前幾個月在低成本的時候就買入了該股票,這個時候讓大量散戶買入無非就是讓他們為其抬轎子,成為接盤俠,股價拉昇後股神就賣出獲利了,而套到高位接盤的可能就是你。而如果你想要解套就需要其他的小白再次進場接盤。

    這樣就像是一個惡性迴圈一樣,因此投資過程中千萬不要聽信他人,一定要保持自我的判斷,即便沒有判斷能力,也不要隨便買入就對了。

    總結

    以上分析了5種非常常見的套路,在投資的過程中一定要謹記著5條忠告,切勿梭哈、切勿有僥倖心理、切勿借錢炒股、切勿貪圖高收益、切勿聽信他人。只要我們在投資過程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周圍的人影響了判斷,我們就已經在這個市場上戰勝了98%的人,因為這個市場的韭菜太多了,太多人都是被坑了錢才會長記性,甚至有些人被坑了一次還會上第二次,第三次的當。學會自己判斷,不斷地學習理財知識,這樣才能夠在投資市場中有一席之地。

  • 10 # 立馬財經

    你知道哪些誤導人的理財觀念?

    也不算是誤導,只能說是瞭解上有所無解吧。

    第一:餘額寶保本

    餘額寶的本質就是貨幣基金,雖然風險極低,但是也是不會保本的。這是產品的性質,需要了解的。貨幣式基金是否保本。

    貨幣基金合約一般都不會保證本金的安全,但在事實上由於基金性質決定了貨幣基金是各類基金中風險最低的,而且現實中極少發生本金的虧損。一般來說貨幣基金被看作現金等價物。

    第二:銀行理財保本,會兜底

    銀行理財其實不允許保本的,資管新規的釋出也是要求銀行不能做兜底操作。

    目前銀行理財規模是30萬億的水平,保本理財是7萬億的水平。資管新規規定,金融機構不得開展表內資產管理業務。而保本理財其實就是商業銀行表內理財業務,表內理財業務是表內資產管理業務,這樣按照資管新規的規定未來保本理財可能要消失,銀行不能做保本理財了。

    目前,保本理財規模有七八萬億,個別銀行是有四五千億,未來保本理財不讓做了可能對部分銀行負債造成較大影響。

    2萬億非保本理財將以子公司的形式發行資管產品。銀行資管渠道變革開啟,將加速真資管時代的到來。當前已經有招商銀行、華夏銀行和北京銀行公開表示成立資管子公司。

    第三:理財都是追求高收益的

    這個不是一個正確的觀念,理財要追求的最重要的是安全性。

    如果盲目追求高收益的話,就是變成了本末倒置了、

    在追求收益之餘,也要看到資金的安全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