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故事終末

    隆中對作為宏偉規劃,本身經典不可否認,但是也有致命缺陷。作為後人,有很多歷史經驗為參考,分析起來比孔明要容易得多,並不是比孔明高明。

    最致命的一條,是聯吳抗曹不成立。且以史實反推,關羽大意失荊州,其實是形勢使然。孫權畏其勢,曹魏懼其鋒,舉兩家精銳合力做掉關羽,很合理的安排,很正常的結果。有荊州,會被夾攻,沒荊州,也就沒有了希望,所以還是死局。

    說沒荊州沒希望,是因為當時的益州不足以支援統一。漢高祖劉邦的先例有特定條件,劉備並沒有。這不光是兵力人口對比懸殊,曹操集團的實力和背景不是項羽可以比的,還不用考慮孫權玩陰招。劉邦出川,正逢全國一致反秦,多受支援,待楚漢爭霸,雙方大致相當,項羽更有六國遺老怨念糾結,內部政見分離之憂。三國鼎立,與演義小說有別,現實中曹魏已奪正統,天下人視蜀吳為叛逆,阻礙國家統一,怎麼才能贏一把勒?不信的想想為什麼劉禪要投降,為什麼孫權北伐沒勁頭?

  • 2 # 解密歷史館

    首先,諸葛亮的《隆中對》對於當時的劉備來說是最好的計劃了,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太過理想化,劉備所謂的正義感,關羽的目中無人以及張飛的嫉惡如仇都是這一計劃的阻力,其原因主要歸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劉備取西川的時候犧牲了鳳雛龐統,那時候他一昧覺得出師無名,龐士元瞭解他真正的想法之後選擇了犧牲自己來換取他的師出有名,如果龐統不死,那麼諸葛亮就不用離開荊州,不離開就不會有後面的關羽大意失荊州了,也就不會為後面劉備為他們報仇而全軍覆沒。

    第二,關羽太過自信,諸葛亮把荊州交給他的時候一再叮囑萬萬要防備江東,但是關羽太過目中無人,硬生生讓孫權取了江東不說,還被吳下阿蒙取了性命,直接導致了張翼德的死以及後面劉備對局勢的誤判。

    第三,劉備執意復仇喪失幾十萬大軍,當時西川穩定下來之後劉備的心思就不在北伐上面了,他一心只想要為兄弟報仇,當時諸葛亮阻止,但是沒能勸住,甚至他為了能加快出軍的日期不惜加重人民的賦稅,連趙雲都明白此時不是攻打江東最好的時機,但劉備已經聽不進去任何話了。另外除了一直跟隨他的老將敢於說真話之外,其它蜀中官員無一不贊成他伐吳,這就間接導致了劉備的兵敗。

    第三,無天時地利人和,這個原因可能說起來比較縹緲,但是也可以作為參考,諸葛亮出山之前水鏡先生就說過他不得其時,這也暗指了蜀國的結局。自古都是從北伐南,很少有北伐能夠成功的,除了迷信的說法之外還有險惡的地勢,變化無常的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所以《隆中對》中的理想境界未實現也正常。

  • 3 # 雲子落

    隆中對,終究演變為一個美麗的神話!

    作為一個“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秀才,諸葛亮無疑是傑出的,稱得上“上下五百年”才出一個的優秀博士!正是基於這樣的歷史亮點,極度贏得了千百年來“唯有讀書高”的儒生青睞!他們不斷地將自己夢想,疊加到諸葛亮這個神奇讀書人身上,漸漸鑄造出千古智者的神奇形象!此情此景下,《隆中對》便成了儒生入世必須膜拜的聖經教條,似乎不容置疑,逐漸演變成美麗的神話!

    一、任何戰略,都有極強的時效性

    《隆中對》最大的現實價值,就是為劉備集團指出了“趁機崛起”的可行路徑,給當時嚴重感染“當局者迷”綜合症的劉備集團開出來極具療效的藥方!這對漂泊流浪、迷茫顛簸大半生的劉備而言,諸葛博士的研究課題,非常契合自身需求,極具現實意義!

    劉備三顧茅廬的動因,其實並不是什麼“自比管仲、樂毅”,抑或“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之類流言,而是徐庶推薦諸葛亮時理由充分:諸葛亮專門研究“劉備集團如何崛起”,相當有見地!

    劉備初嘗徐庶轉來的《隆中對》梗概,便著了迷,無論幾顧茅廬,都要得到當面聆聽諸葛亮深談的機會,這比今天中國商人花錢與巴菲特午餐來得真實與理智。一番暢談,劉備茅塞頓開,便將諸葛亮這位當時最頂端的“劉備集團”研究專家,請到營中。

    畢竟是學生兵,缺乏實戰,劉備並非像後世知識分子期許那樣,大膽放手讓諸葛亮發揮,那不是培養人才的辦法!而是實事求是從成長角度,安排與使用了諸葛亮!也就是說,借用諸葛亮“隆中對”思路,具體落實還是自己帶兵踐行,只是讓諸葛亮在戰略規劃上發揮作用,兼有慢慢熟悉團隊,逐步介入軍政!這一點,極是後世亮迷不願接受,極度反感,極力否認,代表人物是羅貫中!

    事實上,諸葛亮在託孤之前的政治排位並不是太高。劉備稱帝時,諸葛亮也只排名在五六位左右。由此可見,諸葛亮的軍政之路,是有個相當長的“成長期”的!

    早期西蜀發展,確實按照《隆中對》實施,等到實現真正意義“三分天下”,花了十幾年光陰。此時關羽手中的荊州只有半壁江山,而且曹魏反“隆中對”措施也武裝到牙齒,而且“借荊州”扯皮也導致吳蜀貌合神離,實現《隆中對》的最佳時期已經過去!

    二、隆中對軟肋,最大的不確定性是聯吳

    隆中對,作為一項軍事戰略,被公開定位與施行二三十年,也就是說,被對手研究二三十年,你說其現實價值還能剩多少!孫權蒙羞,與曹操攜手,認賊為父,甚至承受巨大的道義與自尊的損失,向著昔日戰友劉備刺出致命的一擊!曹操強嚥赤壁苦果,甚至玩出“群眾演員”境界,助攻孫權,合謀荊州,不要半寸土地。為什麼?

    原因就是劉備集團死抱《隆中對》不變,也不做升級與微調,將本來很好的軍事戰略,因時過境遷,變得僵化與固執,竟然成為劉備集團發展軟肋!劉備與諸葛亮,至死都沒有想到,自己嚴格執行隆中對的“聯吳打魏”,孫權竟然會偷襲荊州,殺掉關羽!

    其實,道理很簡單!三國鼎立,局勢相對穩定;任何一方改變,未有談好條件,極易同時遭到另外兩方一致反對!隆中對,無論前提“三分天下”,還是過程“聯吳抗魏”,結果“一統天下”,其實都是將老二東吳排在次要或者挨宰位置,這必然讓“名不副實”的吳國感覺自己沒有前途,這種合作非常尷尬!況且還有借荊州未有理順,之前只是靠關羽一把老刀支撐著!

    也就是說“隆中對”戰略的最大軟肋,就是“聯吳”的理由與條件不充分,也就是說東吳成為西蜀盟軍,沒有充足合理的利益分配,連事後是否實行“聯邦制”或“劃江而治”等都未談過,這的確造成了東吳成為影響西蜀“隆中對”成敗的最大“不確定性”!

    三、後期隆中對,有違軍事理論

    毛澤東說過: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這是以弱擊強的最佳策略!後期再堅持隆中對,就顯示了軍事冒險主義思想!將有限的兵力,分成兩路,一出秦川,一指南陽。兩路夾擊,看起來很豐滿,其實幾無可能,甚至犯了軍事大忌!

    孫子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魏軍至少五十幾萬軍隊,裝備及技戰術毫不遜色;蜀軍僅有十萬餘人,按隆中對兵分兩路去進攻魏軍,似乎不符合《孫子兵法》的用兵原則!唯一取勝可能,就是“集中優勢兵力”,那要出奇兵才是!可你高喊“隆中對”二三十年了,天天要從秦川、荊州出兵,哪還有出奇兵的可能!

    為什麼七千魏軍駐守的合肥,吳魏糾纏幾十年未果。其實在魏吳心中,都對“隆中對”感到梗堵,彼此便有了默契,那就是先合力毀掉隆中對!隆中對太狂太正,太不尊重對手,造成吳魏江淮佯攻,荊州玩命!

    四、隆中對實踐,證實幾無可能

    蜀國成立了,天下也未必就是三分!西邊東邊北邊,有很多類似吳國那樣名義稱臣、實際獨立的諸侯國!諸葛亮出祁山,姜維北伐,只是為了表明“隆中對”還在,聯吳抗魏還在,剩下來的勞民傷財,再也沒有什麼現實意義!

    假使將“隆中對”表面隱去,蜀國一心進攻涼州雍州,經營南部及西南各郡,堅持以經濟發展為中心,加強騎兵及山地兵建設。騎兵拱衛荊州,這是北伐或東征的最佳途徑!山地兵堅守西疆,確保大後方不受干擾!坐等吳魏出亂,抓住機會,一舉反攻!比如曹爽司馬相爭,孫權後期吳宮內亂等政局不穩!一旦出兵伐吳或伐魏成功,其實就是“隆中對”的升級與翻版,殊途同歸!

    戰略戰術必須隨時調整,這在三國屢見不鮮!郭嘉建議曹操從建鄴退兵至江南,讓袁尚與袁譚火拼,兩虎相爭,最後一舉拿下北方四州!曹操打完烏丸後,力排眾議回兵鄴城,斷定公孫康會砍袁尚袁熙人頭送來!這些都是“欲擒故縱”的戰略變通,不戰而勝!類似戰術,其實更適宜弱蜀施行!

    結束語

    隆中對,是諸葛亮在208年根據當時東漢形勢對劉備集團的軍事發展所作出的戰略規劃。短期內,有助於劉備集團的迅速崛起。十年後劉備佔領漢中,基本完成隆中對的前期規劃,足見隆中對的前瞻與科學!

    但是,由於隆中對是根據當時的客觀情況制定的,經過十多年的軍事變遷,“隆中對”執行所需的主客觀條件,均發生鉅變,這個本身就註定隆中對的現實時效性降低!

    更由於西蜀堅持隆中對太正,初心不改,未作適時調整,就造成曹魏的反制戰略修正為“聯吳抗蜀”的“反隆中對”策略,這也是當初諸葛亮設計“隆中對”時未曾預想的到的。憑西蜀的力量,去對抗1.5個曹魏,幾無可能!

    還有“隆中對”當初對如何“聯吳”,未作詳細規劃,後續也未有突破性發展續補,這就造成“隆中對”中“聯吳抗魏”對吳國沒有明顯好處!甚至都不如魏國“聯吳抗蜀”實惠,至少曹操答應打敗關羽後,保證將劉備荊州轄地全給東吳!

    此時的“隆中對”,由於吳魏聯手反制,已成死棋,無論怎麼折騰,都是做不成兩個活眼,根本無有成功的可能!西蜀屢次出祁山北伐,只是在獨自表演“隆中對”,上演著英雄落寞的悲劇!

  • 4 # 寶劍鋒

    三國時期,諸葛亮的《隆中對》的主要戰略思想是要求劉備先佔領荊州,後取益州,最後進取中原平定天下。這個戰略思想的第一步和第二步都實現了,但是最後一步平定中原失敗了,實在是可惜。

    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友好並聯合東吳,共同抗擊曹魏”的戰略沒有成功

    在劉備打天下的前期,是很好地執行了諸葛亮的“友好並聯合東吳,共同抗擊曹魏”的這個戰略思想。赤壁之戰的勝利,很好的說明了這個戰略的有效性。到了後來,這個有效的戰略思想,沒有被很好地貫穿執行。圍繞荊州的歸屬問題,劉備和東吳的關係嚴重惡化。

    關羽尤其沒有執行諸葛亮的“友好並聯合東吳,共同抗擊曹魏”的戰略,相反還得罪了東吳,最後大意失荊州,關羽被殺。

    2 大意失荊州,實力嚴重削弱

    在魏蜀吳三國中,劉備的蜀國實力最弱,並且由於關羽沒有意識到聯合東吳抗擊曹魏戰略的重要性,得罪東吳。被孫權的東吳打敗,失去荊州,蜀漢政權的實力被嚴重削弱。在古代,土地的丟失,意味著兵員補充和糧草等巨大損失。

    3 蜀華人才匱乏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個問題恰恰反映蜀國的一個大問題。人才選拔機制有嚴重缺陷,精英人才難以脫穎而出,這點和北方的曹魏相距甚遠。

    4 出兵北伐,勞民傷財

    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諸葛亮5次領兵北伐曹魏,都失敗,最後病死在五丈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北伐嚴重削弱了蜀國國力,人口損失和經濟財產損失嚴重,加速了蜀國滅亡。諸葛亮的北伐,也有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無奈。

    以上的這些原因,最終導致《隆中對》中描述的宏偉戰略沒有實現。

  • 5 # 上策視覺

    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典型的計劃遠遠趕不上變化。但其中也暴露了《隆中對》戰略本身就有很多缺陷,這主要表現在:

    一,荊州屬於四戰之地,各路勢力都虎視眈眈,如同虎狼望肉;加上荊州的人口和戰略資源主要集中在長江以北的江漢平原,一馬平川,幾完全無險可守。所以就算得到了,也很難守得住。

    二,成都平原和江漢平原之間的交通非常艱難,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造成荊州告急時,川中很難出兵支援,首尾無法相呼應。這點就像上世紀60年代的中印邊境戰爭,中國軍隊已經完全收復了達旺和整個藏南地區,但後來中央評估形勢後還是下令撤回實控線,據險固守。

    三,錯誤高估了孫吳政權對聯合抗曹的重視程度。蜀漢駐吳大使沒有掌握吳國高層的決策動態並及時彙報,嚴重失職。

    四,最後,當然是關羽的剛愎自用,過高估計自己的實力,低估了對手了。

    隨著荊州的丟失,《隆中對》戰略基本宣告失敗,而三年後的夷陵之戰更完全使蜀漢政權成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方,只能苟延殘喘了!

  • 6 # 長城說歷史

    諸葛亮的《隆中對》為何不能實現?

    說起《隆中對》就想起了劉備三顧茅廬,那時的諸葛亮才27歲,劉備為了完成自己的宏圖霸業,三次都來茅廬之中請諸葛亮出山。第一次和關羽、張飛一同前來沒有見到諸葛亮,第二次來的時候又沒有見到諸葛亮,到第三次來的時候剛好諸葛亮遊玩回來。

    這一次見到了諸葛亮,張飛還放了一把火,把諸葛亮燒醒了。劉備見到諸葛亮,想讓他出山,可是諸葛亮只說自己的山野村夫。從這裡看出諸葛亮非常謙虛,後面劉備讓他拯救蒼生,諸葛亮才肯定給他講以後的事。

    這個時候,兩個人在茅屋中的交談,後來被稱為《隆中對》。講述了天下三分之後再合併之事。那麼諸葛亮給劉備講的《隆中對》為什麼沒有實現?主要有這幾點原因:

    一:曹操佔天時,奉天子以令諸侯

    曹操使用了奉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讓很多謀士,以及精兵強將都投靠了曹操,讓曹操一下子發了家,在加上曹操保護漢朝皇帝,讓整個漢朝都在他的手裡面。

    最早跟隨他的有荀彧,可算為一等的謀士,從此之後,曹操可算是得到了寶貝疙瘩,讓他的從打仗方面,有了很好的商策之人。後面有很多謀士都從袁紹哪裡離職,前往曹操處投靠,讓曹操集團逐漸的擴大,眾多能人異士的投靠。

    讓曹操多了很多人才,戰將大概有一千多名,使曹操兵多將廣。相對於劉備來說,還在居無定所,只能靠仁義之心達到得民心的地步。

    正是曹操得了這麼多大將以及謀士,讓劉備造成了巨大的壓力,曹操此人又善用兵法,所以劉備與諸葛亮等人,想消滅曹操沒有那麼容易。這也讓諸葛亮忽視了曹操的整體實力,從而讓蜀國很難統一天下的目的。

    二:孫權佔地利,精兵將廣

    東吳從孫堅起步,都有很多大將跟隨,孫堅死後,孫策接手,又出現周瑜、張昭等能人,讓東吳逐漸擴大開了。周瑜此人可以說是文武雙全,兵法謀略,樣樣精通。張昭此人對朝內軍需調配,以及內政治理都有很好的策略。

    這兩個人為東吳的開創立下很多功勞,後面孫策被人所刺殺,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孫權繼位掌權。此人比孫策更加厲害,年紀輕輕,可以利用好周瑜、張昭、魯肅等人,為東吳繼續效力。

    從東吳的地利位置上看,非常好的位置,打仗的時候易守難攻,當地物產豐富,老百姓都擁戴孫權,平時老百姓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

    從這些方面來看,東吳想攻佔下來的都是非常困難的,所以諸葛亮給劉備說的統一天下,直到劉備去世也沒有實現。只能帶著遺憾而走。

    三:蜀國缺乏人才,司馬懿的崛起

    未建立蜀國之前,從人才上來講有趙雲、張飛、關羽、馬超等大將,給劉備立下的很多汗馬功勞。讓劉備逐漸的擴大實力,諸葛亮也能運用自如。

    隨後關羽被殺,張飛被殺,劉備由於傷心以及操勞而去世,託付了劉禪以及所有事務給了諸葛亮。諸葛亮答應了劉備的臨終遺言,故而開始了北伐之路,此時人才就慢慢的匱乏,最後諸葛亮達到沒有將領所派。

    北伐之路真的是老命傷財嗎?筆者認為不然。

    諸葛亮從北伐起初是想完成劉備臨終的遺言,可是很多認為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想架空劉禪,這是錯誤的看法,那是諸葛亮才執行劉備所留下的遺言。

    從北伐開始諸葛亮都老百姓都非常好,讓老百姓大力的發展生產力,減少所繳納的賦稅,讓老百姓的生活過一點,並非損失經濟。

    北伐的時候,司馬懿慢慢的開始崛起,諸葛亮與司馬懿那真可謂有得一拼的。這兩個人的較量,讓整個三國都熱鬧起來。自從司馬懿掌權之後,諸葛亮就很少打贏過仗,後面幾次要除掉司馬懿,可是都沒有被司馬懿逃脫了。這也是天意之命。

    這也是導致《隆中對》未完成的原因之一。

    品史公曰:從曹操佔天時,孫權佔地利,劉備占人和,讓諸葛亮給劉備的勾勒的天下統一的藍圖,慢慢的失敗了。沒有佔到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要素,在加上曹操集團,孫權集團,這些都是比較強的對手,蜀華人才逐步匱乏。因此就無從實現統一天下的大業。

    文:長城品史

  • 7 # 羽書遲

    為近乎白手起家的劉備謀劃未來,不但高精,而且高難。《隆中對》讓諸葛亮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之勢,非常高明,但不代表沒有漏洞和硬傷,而這些漏洞和硬傷反過來擊碎了諸葛亮構畫的夢想。

    首先,《隆中對》出臺的時候,社會嚴重割裂,這種割裂自東漢中後期以來延續了幾十年,有延續下去的慣性。當時曹操統一北方,強大而穩定,孫權也穩固割據一方,劉備起步晚,底子薄,年齡又大。要完全統一,幾乎不可能。

    其次,《隆中對》本身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把本來就不多的兵力分兵,對孫權和劉備在荊州的戰略競爭關係漠視等等,這些問題反過來造成了劉備集團一系列首尾難顧的問題,阻礙了劉備實現統一。

    其三,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劉備輕視曹操的反彈能力和孫權背盟的殺傷力,處理極端矛盾時抱僥倖心理等,最終只能吞下苦果。

    實際上,諸葛亮的《隆中對》並不算失敗,因為諸葛亮有最低理想一三國鼎立,實現統一是最高理想,是有前提的,就是“天下有變",很明顯天下有變並沒有出現,劉備完不成統一也不算失敗,能實現三國鼎立已經很成功了,稱之為奇蹟也不為過。

  • 8 # 上善若水36526

    《隆中對》,是諸葛亮出山的軍事戰略分析,劉備以此為戰略方針,先後據荊、益,佔漢中、取川蜀,進而成都稱帝。

    劉備集團在取了荊州之後,拜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協同關羽鎮守;又拜龐統為軍師中郎將,隨劉備大軍攻取益州。

    軍師,亦即參謀,中郎將,統兵領將,指揮作戰。劉備封龐統、諸葛亮兩人為軍師中郎將,為什麼?

    為了《隆中對》:…“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也就是說諸葛亮、關羽率荊州之軍攻擊南陽、洛陽。另一路:“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劉備、龐統統領一路兵馬出秦川攻擊曹魏。

    這就是諸葛亮的戰略構想。那麼,《隆中對》的結局是不盡人意的。到了後期基本上是一紙空談!

    《隆中對》,本身是沒有毛病的。但要具體實施,就必須符合幾個條件,否則就只能說是紙上談兵!

    1:西和諸戎,南撫夷越。這一點劉備還是做得比較好的,比如任用馬超鎮守西涼。諸葛亮降孟獲征服南中之地等等。

    2:內修政理。對於內政的治理,諸葛亮是功不可沒的。即使是在劉備夷陵慘敗之後,諸葛亮全力輔佐劉禪,也在短短數年之間將益州打理得風生水起。

    3:外結好孫權。我把這一條從中間提出來,是因為這個是蜀漢立足之根本。

    魏國強大,吳國弱,蜀漢更弱。以弱抗強,吳蜀必須聯盟!好三國者都非常清楚,自是不必多言。

    古往今來,任何一個同盟都必須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

    蜀漢要想和東吳搞好關係,憑什麼呢?荊州賴著不還?當初,狼追你的時候,我幫你打狼,狼打跑了,肉卻讓你吞了!你TM厚著臉皮說等你養肥了豬,殺了豬才還我肉!

    孫權對荊州之地非常看重,作為東吳的第一屏障,孫權可謂是用盡心機也想得到的。

    劉備既想賴著荊州不還,又想聯盟東吳共拒曹魏,同時也沒有什麼協商承諾,比如成功之後封地管轄、劃界而治,這些,都沒有!

    孫權,他想的不是一統天下,而是力求自保!東吳勉強和蜀漢聯盟,主要是怕被曹魏吞併。以東吳一家之力,是沒有資本和曹魏抗衡的。

    沒有利益均享的政治結盟,基本上都是扯蛋的!

    《隆中對》實現的最重要一點就是:結好孫權。未能實現正是因為蜀漢沒有“有效”的結好孫權!

    題外說幾句。要如何“有效結好孫權”,荊州就是最大障礙,如果蜀漢沒有荊州,那麼諸葛亮的《隆中對》就是空談!

  • 9 # 東方京川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諸葛亮的計謀那能每一次都成功呢?否則那有司馬懿的事。《隆中對》沒成功,乃是天意,諸葛亮不承認失敗。

  • 10 # 赤旗插遍天下

    嚴格來說沒有絕對完美的規劃,諸葛亮在草廬對劉備畫出隆中對這幅畫卷時也不免俗。

    一個計劃的成功條件。 是靠計劃優點的可行性。 還有缺點的容錯率的高低。

    從結果來看,隆中對容錯性是很高的因為靠三分之一的荊州,使曹魏集團幾乎有滅國之災。

    大家都有個錯覺,隆中對是軍事戰略規劃,其實不然。 隆中對是軍事外交政治立體式的戰略部署,並不只是單純的軍事戰略規劃。

    譬如偉大的毛主席就指出隆中對的缺點,否定其鉗形攻勢,以“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 但筆者卻不認同,孫武伐楚,三軍輪流攻楚,數年之內,楚國忙於奔命,顧此失彼。吳國趁其弊,一舉攻入郢。若無申包胥求救於秦,楚國即使不亡,恐國祚不久。

    隆中對規劃其戰略思想大概如此以荊、益兩路兵馬輪流出擊,互為奇正,調動曹軍主力千里奔命以逸待勞,承其弊害。 而且大家似乎都忘了隆中對最重要之處:天下有變!打的是以軍事行動為媒介的政治仗。

    不細說背景條件,不說這些都是空談。都是瞎扯淡~~ 從建安十三年,曹操大敗於赤壁,眼見一統無望,並不如他所寫“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建造漳水三臺,中原大兵大役,百姓本苦不堪言,內外交徵更將草民走向窮途。

    《魏略》:時太子在鄴,鄢陵侯未到,士民頗苦勞役,又有疾癘,於是軍中騷動。群寮恐天下有變,欲不發喪。

    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早已無人臣之禮,君臣之分!激起了保漢派的強烈不滿。曹操寫出《讓縣自明本志令》以其安撫,轉眼功夫這大漢徵西將軍,先進公,後稱王,建安二十二年四月,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中原之勢,大有天下有變的形式。

    在建安二十年,孫劉達成湘水之盟,平分荊州,兩家雖各打算盤,終究把酒言歡,至二十三年春正月,漢太醫令吉本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恃關羽強盛,起事於許昌。他們打算殺掉曹操的親信王必,由此可見有志保全漢室的擁漢派計程車人還普通的民眾,早對曹操集團不滿但都勢單力薄,需求外援,於是準備和有仁德之名,扛起復興漢室大旗又有宗室劉備聯合,共討曹操。

    《三輔決錄注》:時有京兆金禕字德禕,自以世為漢臣,自日磾討莽何羅,忠誠顯著,名節累葉。睹漢祚將移,謂可季興,乃喟然發憤,遂與耿紀、韋晃、吉本、本子邈、邈弟穆等結謀。紀字季行,少有美名,為丞相掾,王甚敬異之,遷侍中,守少府。邈字文然,穆字思然,以禕慷慨有日磾之風,又與王必善,因以間之,若殺必,欲挾天子以攻魏,南援劉備。

    曹操只能痛下殺手才能平息此事,但不久南陽郡也不堪徭役,聚眾造反。尋求關羽援助。

    《曹瞞傳》:南陽間苦繇役,音於是執太守東里袞,與吏民共反,與關羽連和。

    不知何種原因關羽沒有支援,導致宛城民眾死於曹仁的刀口之下。

    《曹瞞傳》:南陽功曹宗子卿往說音曰:“足下順民心,舉大事,遠近莫不望風;然執郡將,逆而無益,何不遣之。吾與子共戳力,比曹公軍來,關羽兵亦至矣。”

    《三國志·武帝紀》:(冬十)月使仁圍宛。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斬音。

    曹仁手中握的屠刀之血未乾,宛城民眾的冤魂未散之時。漢中戰局又開始對曹家不利。夏侯淵命喪定軍山,南部防線開始崩塌,西部防線開始動搖,眼見經營多年的防線有全面崩潰之危。只得親率大軍救急。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感。

    此時劉備跨有荊益,已經完成隆中對最基礎的一步,準備開始戰略反攻。這不與隆中對關係莫大的襄樊之戰已經開了。

    襄樊之戰

    關羽兵力,史書沒有描寫,只能從史料猜測大約三萬左右。

    《三國志·先主傳》: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

    《三國志·甘寧傳》:後隨魯肅鎮益陽,拒關羽。羽號有三萬人。

    關羽湘水之盟拉出三萬兵力,和談結束,關羽可能動員不了這麼多兵力,據此推測不滿三萬。 關羽自江陵長驅六百里,將襄陽圍困。曹仁只能死守樊城。

    《三國志·溫恢傳》記載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攻合肥。 據此溫恢於是時預言水淹七軍之事,當近秋八月。 如上述孫權也率軍進攻曹魏東線巨防合肥,東線張遼也自顧不暇,也無力救援事態危機至此,襄樊危局也只能曹操調撥救兵解困。 曹操當時在西線無法抽身只能遣帳下愛將於禁率諸軍赴援,又徵發壯丁,讓徐晃湊了只軍隊駐紮宛城。

    至於軍隊質量嘛……

    《三國志·徐晃傳》:太祖遂自至陽平,引出漢中諸軍。復遣晃助曹仁討關羽,屯宛……晃所將多新卒。

    如上述貨真價實的雜牌軍,八成抓壯丁的來路。

    建安二十四年秋,曹操西線退軍,但劉備也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局面,雙方都喘了口氣。 關羽軍情有利,于禁率軍在南線,於是在七月庚子,稱王於漢中,留守魏延於漢中,自率大軍回成都。

    水淹七軍

    漢水在秋季氾濫,果然八月連降暴雨,引起山洪暴發,漢江猛漲,就是出了名的水淹七軍。

    《三國志·于禁傳》: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

    關羽鎮荊州,屯江陵,其至襄樊,若要水陸並進,可能要經下游江夏郡。江夏自曹操南征,已南北分治。北邊由文聘鎮守。南境是孫家。

    從事後看關羽率軍入孫權地盤對孫權背盟埋下了種子。

    建安二十四年八月,關雲長水淹七軍,虜于禁三萬人,襄樊一帶,曹軍主力乎被關羽一口吃掉,只餘下曹仁領著殘兵敗將困守孤城。徐晃雜牌軍懾於關羽軍威勢,不敢正當鋒銳。 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二人相繼稱降,由此引起連鎖反應。

    荊北本苦徭役,關羽兵鋒指向荊北,便倒戈一片。曹氏在荊北的統治土崩瓦解。 早在建安二十三年,曹軍鏖戰漢中,大加徵調民丁,百姓不堪其苦,陸渾民孫狼揭竿而起,南投關羽。

    關羽見其可用,授印給兵,使返回故土,破壞曹操統治。若樊城攻破荊北必失,關羽的兵鋒直逼中原。外加劉備的人望便大有作為。

    而今苦於苛政的眾百姓群起響應,一時間,中原“盜賊”縱橫,許昌以南曹氏號令不行。

    屋漏便逢連夜雨,魏諷案發生了。曹丕只能殺的血流成河,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都絕了嗣,比他老爹曹操有過之而無不及。

    曹操準備遷都,因為樊城易主,許昌暴露無疑。若是被劉備搶來皇帝,那曹操真是悲劇,曹魏也是真有亡國之危。

    此時間陳壽評威震華夏,真是名副其實。 而劉備也準備從漢中出兵,或襲取涼州,關中 或策應關羽分擔壓力。

    此時應是這樣關羽的想法。

    但命運就是無常在曹魏最動搖那一刻,隆中對功虧一簣 。 原因孫權背盟,後方投敵,導致兩弱相攻。擁漢派反曹派最大行動,因為關羽兵敗麥城,導致隆中對破產。

    結語

    筆者認為隆中對和關羽之敗,於劉備集團來說非因“跨有荊益”,而當歸咎關羽無外交之才,乏馭人之術,雖無意製造邊境摩擦,但也沒有外交補救,關羽雖名將之才,但政治才能匱乏,才有麥城之敗。

    只能說,劉備還是低估孫權的節操下限。

    從建安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十年間天下形勢,不出隆中對之料。曹劉兩方激戰漢中,關羽兵鋒直指襄樊,荊州軍馬得勝,又逼曹軍雲集中原,為益州主力兵出秦川得到機會。曹軍若保關中,則不得不棄襄樊,這就是為何兩路出兵發動鉗形攻勢,誰知在兵勢背後卻是政治鬥爭的風風雨雨?

    劉玄德身為帝胄,打起匡扶漢室旗幟,有信義於四海,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諸葛亮照方抓藥用隆中對描繪了一出百姓簞食壺漿以迎勤王之師的景象。

    翻開諸多史料,關羽北伐,百姓雲集響應,乃至自許縣以南,或獻城投軍,或揭竿而起,如諸葛亮所料,分毫不差。 終歸到底,隆中對的大方向沒有問題,也如綜上所述此策為閃耀千古,只能說執行的方式有問題。 隆中對的最後的部署,可能是興復漢室最佳的時機,但襄樊之戰的失敗,讓其破產。

    諸葛亮和劉備在益州得知關羽兵敗身亡痛失荊州的訊息時,我想他們的感想是什麼?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

    近千年後,另一個人北望黃河說出了同樣的話……

  • 11 # 針砭時弊客

    如果關羽沒有大意失荊州,諸葛亮以荊州為根據地,北伐中原,完成統一是可能實現的。孔明規劃的宏偉藍圖/並沒有錯。只不過是計劃沒有變化大。失去荊州劉備不聽孔明苦苦勸阻,一心為彰顯兄弟大義情深,舉國之力,伐吳,而又遭到陸遜溫水煮青蛙的算計,從而喪師殆盡。讓本就弱小的蜀漢大失元氣。後又屢次取道漢中北伐中原,路途遙遠,艱難跋涉。導致沒有成功。若劉備顧全大局,聽從孔明規勸,以東和北拒為指導方針,統一大業是可能實現的。

  • 12 # 米粒閒聊

    “隆中對策”,是諸葛亮為劉備“量身制訂”的興復漢室的計劃、藍圖,也可以理解成“建國偉業”。而且約一半的藍圖(基本上擁有了荊、益兩州),已成了現實。可是,最終蜀漢政權並沒能統一天下,興復漢室。簡單的解釋,從公元220年曹丕篡漢起,到公元264年蜀漢政權的滅亡,曹魏、蜀漢和孫吳三國間的力量對比,始終是曹魏最強、孫吳次之,蜀漢最弱。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劉備的家底薄、起點低(在諸葛亮為劉備制訂隆中對策時為起點)。另外,僅從三國曆史的結局來看,歷史程序中存在著不少的不確定性和偶然性,因為,最終的天下,既不姓曹,也不姓孫或是姓劉,而是姓司馬。如果,只從“隆中對策”來分析,其中的一點,值得分析,因為這一點與隆中對策,未能實現有較大的關聯。:“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在諸葛亮制訂的計劃中,是聯合孫權對抗曹操的。這個策略是正確的,因為弱弱聯合,才能抗強、勝強的,而弱弱相殘,是兩敗俱傷的,特別是在沒有根本改變與強敵的實力對比的情況下。可是,劉備、諸葛亮等人,對孫吳的瞭解太少、戒備心太弱。對孫吳的政策應是,不圖、為援和戒備,這樣才算穩妥。從事實中可以看出,孫吳傷害劉備集團最深,兩次偷襲荊州、消滅關羽集團,夷陵大敗劉備,這幾近使“隆中對策”不可能實現了。真可謂,“最親、最近的人,傷我最深”。

    以上的分析,僅是從“隆中對策”來分析,“隆中對策”為何不能實現。而未能實現“隆中對策”的更多的原因,是岀現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隆中對策”是堪稱夠嚴謹、全面的大戰略。

  • 13 # 劉坤忠120

    答,隆中對實是求是地論述漢未諸侯紛爭的複雜局面,客觀地闡述劉備集團要以荊州為劇點,發展兵力,佔據地盤為大本營,東聯孫權,內加整理,共同對付曹操。主觀上確定以荊州根據地,西取益州,北定漢中,待時機成熟,劉備親率將士北出秦川,關羽率荊州之軍北出宛洛,雙關其下,荊益二州都是久經殺場的將士,加上老百姓的支援,曹操實難抵擋,復興漢室,還於舊都指日可待。隆中對條理請析,目的明確,有條不紊,循序漸進,最終達到目的,實乃是一席有字天書。最終隆中對策劃不能實現,是有兩個原因。一是劉備盲目自大,用人不當。二是關羽狂妄自大,丟失荊州,隆中對策劃胎死腹中。說諸葛亮沒有軍事才能,那可是大錯特錯,開始博望一把火,聯合東吳赤壁之戰大敗曹操,把荊州劉備兵士訓練得人強馬壯,士氣高昂。把文韜武略,文彩飛揚的東吳大都督周瑜在荊州地區玩弄於股掌之中,只能哀嘆,既生瑜,何生亮。自劉備得到鳳雛龐統,認為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那只是世人瞎說,龐統一生只出過一個連環計,確實為曹操好。劉備有二位天下奇才,認為天下垂手可得。龐統為了建功,建議劉備進取西川,正合劉備之意。以龐統為軍師,黃忠魏延為將軍,劉備親率一萬五千士兵進川,在落鳳坡龐統身死,劉備進退兩難。只能派人請諸葛亮帶張飛趙雲領兵入川攜助劉備。問題就出在這裡,,龐統的才華謀略德行與諸葛亮相比相差不只一丁半點,二人不能相提並論。說龐統為了劉備找藉口取西川,寧願犧牲自己,這怕佔不住腳,劉備當時有何德何能,值得龐統去犧牲。只有策劃者變成實施者才有最理想的效果,取西川諸葛亮的謀略軍事是無二人選。當時劉備應該安排龐統關羽趙雲守荊州,可保無失。劉備諸葛亮張飛黃忠魏延取西川可加快進度,早日成功。劉備定漢中也不應當用法正,法正的才能遠不及諸葛亮,用諸葛亮定漢中最少少用半年以上的時間,這樣就有時間聯絡援助荊州了。關羽地處曹操孫權的夾擊之中,本應謹慎防守,責任重大。但他見同僚在益州漢中之地多有建功,自己又傲視天下,待我關夫子露兩手給你們瞧瞧,發起襄樊戰役,最後兵敗身死,丟了荊州。你不打人家尚可自守,只是關公沒看好時機,過早動手了。荊州已失,後面一連串反應與操做,至使隆中對無法實現。

  • 14 # 清晨如風195

    自赤壁之戰後,劉備拿下荊州益州並建立蜀漢政權。但關羽於吳國戰死之後,劉備不顧群臣勸阻,下令進攻吳國最後兵敗,於白帝城託孤。到劉禪這即便劉禪有治國之能,面對無可救藥的蜀國,也是無力迴天。

  • 15 # 五聖之鄉

    隆中指的是南陽臥龍崗上的隆中,襄陽所謂的古隆中是1893年扒了老朱家的祖墳克隆出來玩藝,毫無價值,隆中≠古隆中。沒有什麼隆中對,應該是草廬對。

    為什麼沒有實現草廬對,那是諸葛亮沒有考慮到蜀國的國力,沒有韜光養晦。

  • 16 # 姬付文

    諸葛亮火燒葫蘆谷,天忽降大雨,司馬懿父子三人僥倖逃竄之後,諸葛亮哀嘆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做任何事情,事前計劃不論如何的周密,在實施過程中,還須要外在的客觀條件輔助,才能獲得成功。如果沒有外在客觀條件的輔助,獲得的成功也許達不到預期目的。這個外在的客觀條件就是天時。

    古人講做事成功,需要有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天時似乎比地利、人和更重要些。比如職場上,德才兼備的人往往困頓失意,而無德無才的人往往春風得意。

    諸葛亮的隆中對也是如此。隆中對的戰略方向與計策都是切實可行的。劉備在四川、荊州之所以能夠穩固下來,都是按照隆中對的指導方向逐步實施的!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承想關羽北伐在節節勝利之時,卻後院起火,失了荊州。這其實不是關羽一個人的錯,諸葛亮也有推卸不掉的責任!荊州在當時屬四戰之爭地,關羽北伐,後方空虛,諸葛亮應派遣趙雲坐鎮荊州。絲亳的疏忽,白讓孫權揀了個大便宜。這也許是諸葛亮一生的痛!以後諸葛亮抱著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的心態來報效劉禪,也許想用這種辦法來彌補自己的過失,麻痺心中的痛楚。接著陸遜又火燒劉備連營,將一個國力鼎盛的國家,弄得元氣大傷,以至於蜀國多年都無力爭伐。真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以後諸葛亮以及手下得力戰將,大都短命,最後剩下姜維,獨木難撐。

    隆中對的正確路線,之所不能夠成功,只能按宿命的觀點來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 17 # 戶仁

    諸葛亮生於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要比劉備小了整個二十歲。

    劉備於建安六年(201年)入手之荊卅,六年後他才去:三顧茅廬的。那年劉46歲,孔明26歲。經隆中對,遂成忘年交。

    赤壁之戰發生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至劉皇叔公元223年永安託孤的十五年間,劉備入蜀帶的是龐統,進攻漢中,帶的是法正,而諸葛亮的工作,要麼是:調其賦稅,以充軍實。要麼是:鎮守成都,足兵足食。似乎與退在二線無異。

    劉備稱帝后,雖任命亮為丞相,但卻不讓其開府。確實有點讓人猜不透的犯暈。

    公元223年,劉備託孤亮與李嚴,表面上說讓亮可以自立,實則是逼亮發咒表忠心。

    亮是個言必信的好人,從228年至234年,共六次北伐,為一諾千金地為蜀漢鞠躬盡瘁,是年八月積勞成疾54歲病亡於五丈原。

    劉禪在位41年,是個大智若愚的花花公子,他對亮妒而積怨,亮以身殉職,禪不足惜,屢屢不準各地為亮建廟祭祀,最後才在眾人的不斷勸說下,才勉強同意不在成都而在定軍山為亮建廟,同時決定任何人不得私祭,要祀就去定軍山。

    終上述,亮隆中對就根本無法實現,劉氏父子說了才能算數。所以蜀漢忘,事有必然。劉禪樂不思蜀於洛陽,享年65歲,此諸葛亮多話了11年。就是這個被封為安樂公的阿斗,隱忍有木,比賣草鞋的他老爸還多活了兩年。

    "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幫我搜一下肉牛如何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