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樓市觀察家
-
2 # 冷孝洪
1.開發商?
2.佔地面積多少?
3.建築面積多少?
4.容積率多少?
5.小區綠化率多少?
6.物業管理公司?
7.物業管理費?
8.交樓時間?
9.公寓還是住宅性質?
10.是否帶裝修?
11.產權年限?
12.拿地時間?
13.均價多少?
14.首付幾成?
15.月供多少?
16.在售戶型、棟數、幾期?
17.幾梯幾戶?
18.車位比列?
19.交通路線,日常購物?
20.片區未來規劃?
-
3 # 廠長打爛個蒸缽
謝邀,隨便說幾句吧,現在的情況有點亂,熱點城市基本都是靠搶,可以提供給購房者選擇的機會不多。因為限價的因素,各專案售價相差不大,而且去化週期短,所以出現泥沙俱下,專案之間差異被弱化的現象。開發商推盤熱情並不高,個別專案還會有捂盤惜售的現象,而且目前貸款利率上浮,所以目前來說並不適合新手買房,不過剛需的話,第一是無論什麼時候都是上車的時機,第二是目前的情況價格倒掛明顯,一旦放開限價,可能會漲得讓剛需失去最後的機會,所以,還買還是買吧。
新手去售樓部,首先應該瞭解本專案的基本情況:五證齊全否,開發商實力,口碑,小區規模,是否有配套(學校、商業、公園、地鐵等,其中學校和地鐵對於剛需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切記),開發商的購房政策,需要準備的資料和銀子,專案合作銀行。還有就是專案近邊是否存在高架橋,加油站,高速,鐵路,寺廟,汙水處理廠,變電站等不利影響(更講究的人還會考慮附近有沒有大型超市,橋樑,隧道,大型寫字樓,會展中心,步行街等因素)。
專案基本面瞭解後,該瞭解的就是專案技術指標了,比如總樓高,樓層數,容積率,綠化率(和綠化覆蓋率有區別),車位比等方面(日照率在專案規劃審批的時候就會審查,不滿足的戶型應在銷售中予以公示)。最後該瞭解的就是目標戶型所在專案區域位置,樓棟結構,樓層,朝向,得房率,電梯數,電梯速率,轎廂大小等資料。
買房絕對是個系統工程,綜合以上各資料得出來結果,完全完美的房子我根本沒見過,就算是得分比較美好的專案,價格一定不美好,如果連價格看上去都很美好,那很可能就是坑或者騙局了,所以購房者特別是新手一定要端正心態,量力而行。
最後,按目前這行情,目前買房以上因素都不重要了,很多城市熱門專案已經是無論位置,朝向,戶型,面積,樓層,價格,只要能搶到就心滿意足的狀態了,新手剛需們還是要端正心態,忍受煎熬,最後還要一點點運氣吧。
祝大家都能買到滿意的房子!
-
4 # 壺城房姐姐
去售樓部按以下“十問“瞭解,帶你買房不迷路。
一問價格我們大多數的購房者買房時,價格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商品房的價格根據不同樓棟、不同朝向、不同樓層的房子還是存在很大的差價,要多問問樓盤均價、單價和總價,多瞭解不同方位的房子,儘量擴大自己的選擇範圍,買到更合意的房子。
二問面積我們大多數的購房者問房子多大時,一般都是使用面積,殊不知售樓總的小姐姐回答你的都是建築面積,所以我們要詢問的面積是房屋的建築面積還是套內使用面積。建築面積是包括公攤,公攤越大使用面積越小,公攤越小使用面積越大。當然,使用面積100%也不是什麼好事,因為這會意味著你公共部分會被分攤,比如,上個樓梯是隻能容得下一個人,出自家大門後,都是羊腸小道就難受了。一般得房率在75%~80%之間比較合適。
三問規劃因為是期房,所以來到售樓部,你不可能有現房看的,只能看沙盤模型,但沙盤實際上也僅是一個臨時性的展示模型而已,所看到的比例未必是真實的,所以想要了解小區的規劃,不妨看一下設計規劃圖,因為房地產開發商施工時是需要嚴格按照規劃圖施工的,所能做的改動較少,哪怕有改也是需要報當地的自然資源部門報備稽核才可以的。
四問戶型戶型是關乎著我們購房者的居住體驗舒適度的,但戶型圖是不能真實反映房屋實際建築格局。所以除了看平面戶型圖以外,還可以看看戶型模具和樣板間,樣板間有開發商按1:1的比例做的樣板間和實體樣板間,儘量看有實體的樣板間,這樣你看到是什麼樣的將來入住也是什麼樣的,比較放心。
五問年限商品房分住宅與非住宅,住宅的產權年限是70年,非住宅的有40年或者50年,要問清楚房子的產權年限是多少年的,因為如果是掛學區的,需要70年產權的住宅才能夠掛的。而且這裡我們要知道,70年產權的使用年限是從開發商拿地就開始計算的,不是你拿到產證的時間開始算的,這點要問清楚喔。
六問開發商的資質進入售樓處首先要看的就是開發商的資質。一定要看是否有企業的營業執照,其次要看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證書,資質分為三級,一級最好。另外一定要看“五證”“二書”。這些證件開發商通常會將這個貼在售樓處的顯眼處,但是如果在售樓處詢問後接待人員找了半天都找不到,這樣的開發商,就需要再三考慮了。
七問物業物業的好壞關係著我們購房者入住之後的生活品質,我們購房者要了解小區的物業公司是哪家、是幾級資質的物業,物業一般分為五級,最高級別為一級資質的物業,還包括小區內的車位數,車位是地上還是地下,車位配比及收費標準等等都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
八問周邊配套周邊配套主要包括交通配套、教育配套、商業配套、醫療配套、金融配套、文化休閒配套等等。因為周邊配套是否成熟也直接影響購房者的居住體驗以及升值前景。要問清楚現周邊或市政規劃中是否有嫌惡設施(如將建火葬場、垃圾站、變電站等)這些一定要詢問清楚。
九問入住時間房子什麼時候能住進去,對於購房者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買套房子等待的時間過長,遲遲不能入住的話最擔心就是怕爛尾,所以一定要問清楚入住時間,一般期房都是兩年左右可以入住,如果延遲交付,會出通知告知購房者,同時會有違約金。
十問銷控表銷控表是直觀展示樓盤專案哪些房源在售的表,它是最能反應該專案的真實銷售情況的。無論銷售多火爆,銷控表才是真正反應銷售的實際情況,除此之外也可以到地方的房產交易管理網查詢。
其實我們購房者很多都是第一次買房,到了售樓部後一定要看仔細、問清楚,儘可能的瞭解該樓盤的更多的資訊,以免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
也可以找當地的中介帶你,因為售樓部的置業顧問僅對本樓盤熟悉,而且也只會推服務的樓盤,中介可以根據你的需求帶你走幾個樓盤,最終鎖定心儀房源。
總之,不管是自己售樓部瞭解還是找中介帶去,自己都要提前做一下功課,畢竟房子合不合還是自己講了算,也祝每位購房者都能買到心儀的好房。
回覆列表
作為房地產從業者,我給你一些建議吧。
新手買房也不用擔心,一般案場都會有自己的接待流程,首次來訪的話置業顧問一般會給你詳細講解區位、交通、配套以及專案自身規劃,再透過諮詢你的家庭情況和需求給你推薦產品。期間可以向置業顧問提出問題或質疑。需要注意的是,新手購房也需要梳理清楚自己的需求,起碼對基本的購房知識和購房流程有所瞭解,不要讓置業顧問認為你是一無所知的小白。
另外,買房畢竟是大事,買房之前最好透過踩盤、訪談、網路等渠道對自己意向區域的樓盤做一個多維、詳細的瞭解和比較,從比較中尋找符合自己的房子,掌握市場行情避免被坑,同時可以從多角度瞭解到樓盤彼此更加真實的資訊,以免資訊不對稱帶來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