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夾縫中的詠歎調

    古體詩更講究韻腳,而現代詩就沒必要在韻律上下太多功夫了,意境是詩的靈魂,有了意境,讓詩意自然流淌,這樣,詩才是活的,才有生命力。

  • 2 # 手機使用者62357813223

    永遠是意境重要!如果拋開意境,那就從字典裡挑“聲”,“韻”字唄準合乎格律。崔顥的詩為什麼全唐第一,功在意境。毛澤東的詩詞,《沁園春雪》,意境上,令天下所有的文人墨客,望塵莫及!怎敢不服,又怎能不服?意境是“骨”,是“綱”。用毛澤東的話說;叫作“綱舉目張”。詩也罷,詞也罷,文章也罷。都是為了表達人的意境的工具!

  • 3 # 翠竹樓主

    格律”與“意境”誰更重要,有點類似於武俠小說裡常說的“有招”和“無招”的比較,下面假設:“格律”=“有招”;“意境”=“無招”,並試加以分析或更形象:

    武俠小說裡對於武功常說“無招勝有招”,就是代表了“無招”比“有招”佔據更高的武學境界,但此處要辯證地分析:一個不會武功的人,他什麼招式都不會,是100%的“無招”,但如果他和會武功練過招式“有招”的對打,那是贏不了的,因為他的“無招”就是俗話說的“瞎招亂打”;而像金庸先生《倚天屠龍記》裡真正的武學大宗師張三丰所創的“太極拳”,只有拳理而無拳招,但卻比天下任何有招式的拳法更勝一籌,那是因為張三丰早就對天下各門各派所有的拳法掌法都瞭然指掌,成竹在胸了,然後融匯貫通才開創了只有拳理而無招式的“太極拳”,他的“無招勝有招”是從上述量變到質變的昇華。

    詩詞的“格律”與“意境”的關係也同理,如果一個不懂“格律”的人寫出來的詩詞就如同一個不懂武功的人在“瞎招亂打”,這樣的詩詞沒有“格律”如同不會武功的“無招”是比不上有“格律”的詩詞及會武功的“有招”的,這樣的詩詞也難以達到有“意境”。只有當作者完全掌握了詩詞“格律”如同張三丰精通天下各門各派招式了,才能在此基礎上寫出沒有“格律”沒有招式,卻在“意境”上勝過有“格律”有招式的詩詞與武功。

    總結,“格律”與“意境”其實是一個學習創作詩詞的遞進關係,只有精通熟練運用“格律”才能在此基礎上升華到“意境”的高度。

  • 4 # 權謀才智

    意境,是詩詞的終極目標,是每一位詩者的追求。意境,實際上是一種觸感,能觸及則有,觸不及則無。

    有時侯,我們讀完一首詩,會陷入詩人的語境中,或安謐閒靜,或沉鬱悲涼,或明快高曠,或慷慨激昂 ,或莫名其妙,這就是意境。 同一首詩詞,不同的人,不同的際遇,不同的心境,感受都有不同。有些人會感受到,也有些人感受不到。

    而作為詩者,意境往往產生於詩前。所謂觸景生情,有時候,我們看到某一景色,觸及某一物件時,會產生一種莫名的意緒。於是,我們便試圖去捕捉,先是選取意象,試圖還原場景。在我們試圖將這種意緒轉化為文字的過程中,其又不斷在減弱,很多時侯,我們還來不及成句,其便消失無存。只有一些感受強烈的意緒,終於被轉為文字,就有了作品。

    端午節即將到來,在此祝福大家工作順利,身體健康,端午安康!

  • 5 # 萬物皆明

    詩詞的韻律和意境就像一個人的表和裡,不論缺少哪一個都顯得美中不足!

    這兩個我覺得都同等重要!或許和別人的看法不太一樣吧!我每次寫詩、詞的時候,最難的地方就是韻律,我可以不再去管它,可我做不到!因為我會感覺有瑕疵、有遺憾,感覺我沒有盡力去寫!

    詩詞就像我的孩子,如果只有韻律或者只有意境,我會覺得我的孩子是不完美的!

    詩詞自古以來就是以華美著稱,當然也有一部分是樸實的,比如說“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很淺白平實!

    那麼問題來了,這首詩是韻律好呢還是意境高深呢?很遺憾,兩者都不是!經典詩詞不一定是韻律和意境都好的,但是,韻律好、意境好的詩詞一般情況下都很經典!

    或許大家聽起來感覺很矛盾,這麼說吧!韻律就好比一個人的外貌,你說一個人的外貌重要呢還是一個人的內在重要?從古至今我們有四大美人,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這四大美人是誰我就不多說了!當然這四人也是有才的,但是她們流傳至今,是因為她們有才嗎?不是,是因為美貌。。。還有因為美貌而發生在她們身上的故事!

    詩詞的意境就算再好,如果讀起來酸澀、拗口!這樣的詩詞是很難流傳下來的!

    我們再舉個例子,一個人寫了一篇文章,論點和內容都相當好!但是裡面充斥大量的病句,讀起來就是受罪,那麼無疑會讓這篇文章的傳播度大打折扣!

    但是反過來,詞藻華美、韻律通順,卻沒有很好的已經,也同樣沒啥作用,乾隆皇帝一生寫下了四萬多首詩,有名的有幾個?

    所以說啊!不要再爭論韻律和意境誰更重要了!對於詩詞來說,這兩個都同等重要!

  • 6 # 書生墨客

    我認為意境更重要,原因如下。

    詩詞的韻律,大致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平仄,主要是講究平聲和仄聲的協調。二是對偶,在韻文特別是格律詩中,對對偶的工巧是要求比較嚴的,詩詞中一般是句對。三是押韻,指同韻的字在適當的地方(一般是停頓的地方),有規律地重複出現。這三個方面都來自於漢語語音的特點,就是單音節語素佔優勢,有聲調。在詩詞寫作特別是格律詩寫作時平仄、對偶和押韻運用的好,運用的自然,可以使詩作增強音樂感,呈現韻律美。

    從唐朝是詩的高峰期,詩嚴格遵守韻律和工整,到了宋朝,發展為相對沒有唐朝那麼嚴格規範的格式的詞,同樣能表達出豐富多樣的形式,所以我覺得韻律這個東西更多的是一種輔助營造氛圍的形式,讓詩更加有音樂感和節奏感,對於誦讀更容易產生感情。

    詩詞的意境是一種境界和情調,它透過形象表達或誘發,是要體悟的、抽象的。往往作者透過實物或者實物的組合構造一個虛擬的世界,將真實的情感,或者真正想要表達的含義蘊藏其中,簡單說就是給作品加密了,不是內行看不出來。

    而且用這樣虛擬的世界來表達情感可以給人一種美的享受,避免直白的語言所帶來的殘酷現實。

    詩詞的實質是表達情感和反應社會生活,而這恰恰離不開意境,而韻律只是形式上的東西,有助於讀者腦子裡意境的形成。

  • 7 # 詩詞娛樂

    被多數人認同的好的詩詞作品,其韻律和意境同樣重要。

    首先,詩詞就是文字的舞蹈,這種舞蹈,就是潛藏於文字中的優美、和諧的、能夠引起和興起的韻與律。否定韻律,一般連六書都沒有仔細研究過,更別說詩詞的定義及內涵了。

    否定韻律的人,只是在為自己的文字駕馭能力找藉口。你說他的作品差勁,他說不合時宜的韻律限制了他,甚至制約了當代詩詞的進步,拖累了優秀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你還能說什麼?只能默默地掩鼻而去——不值得與之辯解。

    而當你想請他展示一手水平較高的自由詩的時候,他一般依然會捧出一坨屎給你看。

    意境,是透過文字的物理反應生成的一種美麗的藝術境界,它的元素,依然是物與我。抒發自我情懷,是詩詞的目的。意境之美與否,是作者審美、文采的體現和反映。我們翻看一下唐宋作品,發現前人作品多勝於意境。沒有意境的詩詞,如同枯柴。

    韻律和意境,是存在於同一篇章中的兩個元素。無先無後,都是好的詩詞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韻律,也許只是順口溜、打油詩。只有意境,也許只是所謂的自由詩。

  • 8 # 綠野165123487

    關於詩詞的格律重要,還是意境重要問題,兩者為因果關係。即前者是基礎,後者是影響,或到達藝術水準的必然選擇。

    一、格律是傳統詩詞必須遵循的創作法則。前人將傳統詩詞以固定的格式,固定的韻律總結流傳下來。方便後人創作的同時,也會束縛人的思想。有人將傳統詩詞創作比作“帶著枷鎖跳舞”,說的就是這個理兒。

    詩詞創作必須遵循格律。對於新人而言,創作出即合乎格律,又意境上層的作品是較困難的。

    二、格律與意境兩者還存在辯證統一關係。創作出合乎格律的作品,才有可能達意境上層的作品。這是兩者間的因果定律。與此同時,創作出合乎格律的作品,未必能達到意境之美。反之,意境上層,廣為流傳的作品,必然合乎格律要求。兩者為辯證統一關係。

    三、格律是調色筆,意境是畫端景。格律好比調色筆,只有越用越嫻熟。畫端的景緻才會越來越逼真。意境才會更加藝術的彰顯神韻。

    總之,格律與意境,兩者都重要。且格律是基礎,意境是畫卷。只有玩熟了格律,才會有創作出意境大美作品的可能。

  • 9 # 丹青硯遇

    問題有點難度!

    我認為對於一個有興趣學習格律詩的人來說,韻律第一,意境其次。為什麼這麼說,即如同學習京劇、越劇等,你先要取人家的腔調,有了這個基礎,你再考慮是變個梅派還是言派來。

    也許有人會說,那樣寫會過於教條死板,如果這樣,隨你寫個自由體什麼的。不要在這探討!已經沒有了探討的共同基礎!

    其實無論是唐之前古風,還是今詩,乃至於宋詞元曲,講究韻律都是必不可少的。估計當初填詞的人也是這麼想的:覺得寫詩有些些文字的束縛,乾脆來點長短句。不過他們也沒有走太遠,元人的曲算了跨出了很大一步,但不管怎麼跨,還是在韻律的範疇內,不越雷池半步。幾乎所有的中國產地方戲劇,包括現代戲曲,也沒能掙脫這道"束縛"!

    可否說正是這道"束縛"產生了具有特殊印記的美!?至於意境,這永遠都是追求中的動態目標。你可以追求,他也可以有可以無。意境有高低,你不會因這詩意境不高就不寫了吧?對於初學者來說。

    其實許多藝術品類,乃至生活中的事物,一如賣油翁中所述,"唯手熟",技藝與境界總是相輔相成!技高境界才會浮現出來!

    以下圖片由畫家蘭洪海老師提供。這些畫算不算有意境呢?

  • 10 # 初夏染指憂傷151113280

    詩詞裡韻律和意境誰更重要?

    這個問題源於大家對詩詞一直以來的誤解,因為我們從小被語文教材教育,認為學到的所有古詩詞都是必然講格律的,其實並非如此。教材作為普及的工具書,肯定只收錄那些音律優美,意境高雅的文字來給大家學習。其中最多的就是唐詩宋詞。而唐詩宋詞在中國古詩體中的分類就屬於格律體。但是泱泱大國幾千年來,優美的詩詞從來不止格律體。

    中國的詩歌分類分為古體詩,近體詩,和現代詩。其中分野的代表節點一個就是唐朝格律的形成,劃分出古體詩和近體詩。所有合律的就是近體詩,不合律的就是古風。另外一個節點就是白話文入詩,形成現代詩,又分為近代詩和當代詩,這種詩體就更加自由,你能表達自己的感情就好,不在乎格式,字數,平仄,定韻,基本都沒有限制,只要你有一顆詩心。當然,靈活押韻還是要押的,因為詩是韻文,這是總前提。否則和散文就毫無區別。

    所以格律重要還是意境重要?當然是意境。格律只是寫近體詩必須遵守的規定,而意境是所有詩體都必須營造構建併發散給讀者的,否則就不足以稱為詩。

    就算寫得不合格律,但是古意盎然,這是古風啊。文字如飲淡水,通俗易懂,這是現代詩啊。只要你構建好了意境,抒發了你充沛的心中感情,偶爾還押了韻,足稱好詩。

    那我就是要寫唐詩(近體詩)宋詞(比唐詩更嚴格的格律體)元曲(附帶音樂屬性),可不可以認為格律不重要。

    當然不行。格律體的區分標準就是格律,你既然不願意守格律,為什麼一定要往格律體裡面擠呢?這個時候,格律就比意境重要了。一首詩守好了平仄韻腳,這就是一首近體詩,至於意境,手法,那是區分詩詞好壞的標準。

    想寫好詩,並不需要學習格律。但是想寫好格律詩,必須學好平仄韻腳。

    其實格律並不難,作為一個講普通話的華人,要簡單學會平仄韻腳實在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因為平仄,韻腳這些東西本身就是在漢字發音上整理提煉出來的,會說中國話,沒有學不會的。

    為什麼會有人覺得格律難呢?這是因為上千年來語音不斷髮生融合變化,有些發音消失了,有些發音增加了,更多的情況是發音改變了。這個時候再去套古人的韻書,如《平水韻》就會發現有很多地方不合適。

    當然我們也尊重那些研究古音,習慣用古韻寫詩的學者們,畢竟,堅持是世界上最難得的事情。

    順便講一下詞的豪放派,婉約派從及寫詞的技巧。

    豪放派其實是個只是個從簡的稱謂。詞從一開始到現在都是婉約的,只是出了個蘇東坡。蘇軾的詞作大概三百多首,其中跳離了離情別怨風格的作品算下來不過四五十首。我們現在一看到東坡詞,就想起豪放派,其實這都是因為咱們教科書給你看的蘇軾的詞都是這種風格的啊。蘇軾婉約風格的詞可是多了五六倍,只是大家沒有讀到罷了。當然,這也是蘇軾的最大成就,豐富了詞作的寫作範圍,萬物皆可入詞,把宋詞的地位從以前的專寫歌女相思的小情調中拔升了出來,成為可以與唐詩抗衡的重要文體。

    寫詞的技巧,多讀,多記,多填。詞牌經過周邦彥的整理之後,成為比格律詩更加嚴格的格律體。不但字數,韻腳,平仄不能出錯,不同詞牌名的格式演化比近體詩的四種格式多了很多,這些詞牌名和格式,是要死記的。只有多讀,多記,多填,找出自己喜歡用的幾種詞牌名,加上自己的文采,來表達自己的一顆文藝的心,足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MOS管四大選取法則!MOS管該如何選取?